第一篇:60年湖北交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
60年湖北交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
林志慧
2009年第10期 ——经济篇
60年来,湖北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勉强通车的997公里,发展到目前的188366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3278公里;全省营运车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1100多辆公私营破旧汽车,发展到目前的36万辆中高档客货汽车;全省船舶总运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100余艘小轮船,发展到目前的船舶运力500万载重吨。60年来,全省广大交通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团结拼搏,锐意改革,为服务和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一曲华彩乐章。
60年湖北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回顾
60年湖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通运输的恢复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支援解放军南下和恢复公路运输,各地人民政府大力组织沿线人民群众抢修公路,重点修复了汉(口)小(界岭)、长(江埠)孟(家楼)、汉(口)宜(昌)、襄(阳)沙(市)等主要干线公路和1000余公里的支线公路。长江、汉江航道开始清理恢复、增设航标,逐段开放夜航。运输业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交通工作开始起步并积极发展。
第二阶段:交通运输的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1956年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交通运输业得到高度重视。期间,湖北掀起了三次公路建设高潮:第一次修路高潮是1958年至1960年,修建永久性公路大桥8座、公路7374公里;第二次修路高潮是1969年开始的三线公路建设;第三次修路高潮是1976年省委提出三年全省社社通公路的要求,共修建公社公路5000余公里。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交通运输事业受到严重干扰,形成在曲折中前进的局面。
第三阶段:交通运输的改革振兴阶段(1979-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湖北交通运输事业进入了改革振兴的新时期。大规模开展出口路和公路主骨架建设。1991年1月,湖北第一条、全国第四条高速公路——武(汉)黄(石)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行。大规模开展公路客运站建设,“山东的路、广东的桥、湖北的站”,在全国交通系统受到广泛赞誉。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1979年开征公路养路费,1984年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并收取车辆过渡费,1985年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1986年征收客运附加费,交通运输事业形成了改革振兴、繁荣发展的局面。
第四阶段:交通运输的加快发展阶段(1993-2002年)。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央作出了扩大内需的对策,为湖北交通加快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开展,1998年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公路建设会议,交通建设投资大幅增长。1999年开始分4段建设汉十高速公路,同时开工建设6座长江大桥。全省公路客运线路大幅增长,跨省线路从零起步,出租汽车客运行业迅猛发展。1995年4月,我省第一部交通规章——《湖北省港口管理办法》发布;1996年11月,我省第一部交通地方性法规——《湖北省公路规费征收管理条例》颁发,全省交通地方法规规章体系起步建设。
第五阶段:交通运输的科学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5年8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期间,听取了省交通厅关于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汇报。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湖北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确立和落实了“六个并举、六个统筹”的科学交通发展观,即:坚持高速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并举,统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各层次路网建设协调发展;坚持水陆并举,统筹公路建设和港航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建设和运输并举,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客货运输协调发展;坚持建养管并举,统筹交通建设、养护和管理协调发展;坚持交通建设与生态环保并举,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科教兴交和依法治交并举,统筹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举为推进湖北交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近年来,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湖北交通运输步入了科学发展轨道。
60年湖北交通运输发展成就辉煌
经过60年的发展,一条条泥泞的土路变成宽阔便捷的沥青水泥路,逐渐密织成网;一条条高速公路在城市间贯通,缩短了时空距离;一条条运输班线辐射全国各地,方便了千家万户;一艘艘巨轮遨游长江黄金水道,货物通江达海„„60年的建设和发展,铺就了湖北交通运输的腾飞之路。
一是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60年增长187.9倍,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全面形成。200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8366公里,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7.9倍。二级以上公路20328公里,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2位。公路网密度101.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1位、中部第3位。国省干线基本达到二级以上公路,全省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均得到极大提高。
二是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内畅外联的大骨架大网络基本形成。1991年1月,全长70公里的武(汉)黄(石)高速公路通车,标志着我省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此后,高速公路建设高歌猛进,连创新高。到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700公里,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到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278公里,“四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络辐射全省94%县(市、区)。
三是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成绩斐然,湖北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桥梁艺术走廓”。1957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后在万里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全长1670米的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此后,我省规划建设的长江大桥达24座,其中已建成14座,在建4座,规划建设6座,湖北的长江江面上平均每隔62公里就有一座长江大桥,湖北长江段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现代桥梁艺术的走廓”。截止2008年底,全省公路桥梁达到23865座、109.3万延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4.7倍和7倍,其中特大桥梁92座、19.6万延米,大桥1751座、37.4万延米。
四是农村交通变化翻天覆地,交通建设成为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全省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83.3%、通客车率达到88%、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90.7%,广大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的交通问题得到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被广泛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五是全省内河航运通江达海,长江黄金水道新一轮大开发方兴未艾。全省船舶总运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100余艘小轮船发展到目前的船舶运力500万载重吨。集装箱、滚装船从无到有,2008年底吞吐能力分别达到80万标箱、272万辆,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位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全省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840个,港口吞吐量达到1.6亿吨;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8385公里;境内长江通航里程1038公里、占长江干线通航里程36%。全省交通发展史上第一个航电枢纽工程——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年底将实现三台机组并网发电。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中石化80万吨乙烯码头工程等项目相继开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建设正如火如荼。
六是营运车辆60年增加326.3倍,全省道路运输蓬勃发展。2008年,全省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2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522.57亿人公里、货运量5.28亿吨、货物周转量789.37亿吨公里,分别较1949年增长2.75万倍、1.89万倍、332倍、7838倍。共开通客运线路7458条,共有客运站715个,货运站51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公路客货运站场网基本形成。
七是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交通体制机制充满生机活力。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交通行业积极推进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形成了运转规范、充满活力的交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2年以来,我省全面开放交通建设市场,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资金322亿元;全省已建成的2795公里高速公路中,经营性项目占44%;在建的1280公里高速公路中经营性项目占35.7%;正在招商引资的高速公路达1323公里。2009年6月26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正式挂牌运行,标志着湖北交通运输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八是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升,交通法制服务、支撑、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省共有地方性交通法规12部,地方政府规章9部,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涵盖公路、运输、征稽、港航等各个管理门类的交通法制体系,湖北成为全国交通行业立法最多的省份之一。
九是“科教兴交”战略深入实施,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交通支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近30年全省交通行业开展了725项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奖419项,国家、省、部优秀设计奖7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10亿元。
十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为促进湖北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交通厅历届党组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相继开展了以“弘扬奉献精神、创立交通新风”、“三学一创”和“学刚毅精神,创文明新风,建和谐交通”为内容的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了湖北交通职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良好精神风貌。
60年湖北交通运输发展的宝贵经验
湖北交通运输的巨大变化,是我省经济社会强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真实写照。60年来,湖北交通运输在实践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集中表现为“六个必须”: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经济社会发展当好交通先行。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交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交通生产力。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交通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交通改革发展依靠人民、交通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质量安全第一,坚持依法治交、科教兴交、人才强交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交通质量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交通,努力提高交通执行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六是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真正变部门办交通为政府、社会办交通,合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展望未来,湖北交通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方兴未艾。2009年6月5日,省政府在东湖宾馆召开全省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了加快建设全省高速公路“五纵五横二环”的新目标,到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5500公里、力争6000公里,96%的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密度达到3.01公里/百平方公里,较2008年翻一番。届时,湖北将形成以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为主干的高速公路网、高等级国省干线网和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形成以长江为主干,以汉江、江汉运河为两翼,以江汉平原五级航道为主体的全省内河航道网,“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武汉新港初具规模;建成以武汉为半径1000公里的客货运输网、交通物流网和管理信息网,现代交通物流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实现湖北交通现代化。■
(作者系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第二篇:“十三五”时期我国“三农”发展辉煌成就与经验总结
“ 十三五 ” 时期 我 国 “三农”发展辉煌成就与 经验总结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积极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坚持抗灾夺丰收,集中力量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稳住了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显著,“三农”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为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基础支撑。
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0.88 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基地,推动良种良田良机良法配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2019 年产量达到 13277 亿斤,今年粮食产量
有望高位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 470 公斤,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线,14 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 100%,玉米自给率达到 95%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足,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技术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2019 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9.2%。完成 8 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 95%以上,主要畜禽核心种源的自给率超过 70%。“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提速。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新发展,全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超过 320 万家,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 万人,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比例达到 35.9%。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合作积极推进,2019 年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2300 亿美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 7.6%,多元开放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加快形成。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加快推进。全国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 3 年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5%,秸秆综
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 86%和 8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 97%以上。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启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稳步推进,全国耕地质量较 2014 年提高 0.35 个等级。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59。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水平提升,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自 2021 年起将实施为期 10 年的禁捕,内陆七大重点流域和主要江河湖海休禁渔制度实现全覆盖。
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9 年突破 1.6 万元,增速连续 10 年高于城镇居民,提前实现比 2010 年翻番目标。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达到 22 万亿元,加工转化率提高到 68%。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 2019 年达到 8500 亿元,2015—2019 年平均增速超过 10%,直接带动 1200万人就业。建成 3200 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11 个农业产业强镇、5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县镇村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2019 年农民工总量达到 2.91 亿人,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41.1%。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 9348 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 0.6%,780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960 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
搬迁摆脱“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 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扶持。今年底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全胜,贫困群众将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 65%,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95%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6—2019 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120 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 100%通硬化路,行政村光纤和 4G 网络覆盖率超过 98%,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移风易俗加快推进,“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金字招牌,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党组织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中央先后出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重要文件,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构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2 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农村土地征
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等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逐步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初步建立,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创新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服务,政策精准性普惠性明显提高。农垦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协同推进,农村改革系统性集成性不断增强。制订修订 25 部农业农村领域法律法规和 25 部部门规章,完成 95%的市、90%的县农业综合执法改革。
深刻总结“三农”工作经验,科学把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规律 “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亿万农民群众和广大基层干部辛勤工作的结果。回顾发展历程,经验弥足珍贵,需要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长期坚持。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管农村工作的传统,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
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保障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作为“三农”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农村改革发展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注重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始终以农民愿望和诉求为依归,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坚持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亿万农民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和乡村发展的规律性,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结合实际深化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党中央始终强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土地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做好新时代
“三农”工作,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农村创新创业,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创造力。
坚持城乡统筹、融合发展。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向工农互促、城乡融合转变。近年来,中央着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渠道,促进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把城乡融合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现代化的城市和美丽宜居的乡村协同共进、相得益彰。
第三篇:60年湖北环保事业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启示
60年湖北环保事业的发展成就与经验启示
李 兵
2009年第10期 ——生态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3年10月湖北省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湖北环境保护事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奋力前行,激流勇进。全省环保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服务经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宗旨,积极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环境保护发展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湖北环保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生态保护、污染减排效果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止2009年上半年,全省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长江、汉江断面干流水质均达到I-Ⅲ类,总体为优良;长江、汉江支流水质明显改善,Ⅲ类以上水质断面较2005年分别提高24.5%、25.7%;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较2005年提高5.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百分率达到94.5%,较2005年提高7.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15.9%,酸雨频率下降6.6%。
——自然生态保护势头良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我省将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的方针纳入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明令制止乱砍乱伐和围湖造田,发动群众植树造林、退田还湖,森林生态环境和湿地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全省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和环境优美乡镇。自1981年以来,全省已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个,其中6个已通过国家验收;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5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建立自
然保护点7个,自然保护小区184个;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2008年,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规划,全面开展“两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此外,我省还大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了农村环境现状调查工作;编制了全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申报武汉市东西湖区、宜都市、远安县、神农架林区、恩施市等地为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的试点地区);建立了全省农村环保机制,推进农村“两清”、“两减”、“两治”、“两创”示范工程。省政府还先后发布了《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湖北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名录》等,珍贵物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目前,全省上下正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污染减排工作卓有成效。我省环保事业从起步之时就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对污染企业管理从以污染物浓度控制为主向浓度和总量双控制转变。1988年,我省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污染负荷大的敏感地区,实行有限范围内的排污总量控制。1995—2000年,在废水中,对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等8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2006—2008年,坚持以总量控制为目标,认真分解落实“十一五”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在推广总量控制的同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从工艺过程中防止污染,对重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计,淘汰落后工艺和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从源头控制污染。据统计,“十一五”以来,我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共关闭“九小”企业(生产线)621家,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749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876个,形成化学需氧量减排能力13.5万吨、二氧化硫减排能力10.6万吨。两项污染物指标分别完成国家 “十一五”任务的99.03%和99.29%,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环境空间。
——环保法制建设不断增强。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启动以来,就十分重视环保法制建设。1982年4月3日,湖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环境保护暂行条例》,该条例是我省第一个环境保护综合性地方法规。此后,省人大陆续颁布了《湖北省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条例。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北省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大纲》等文件。环保部门印发了《湖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规定》等近80项规章。全省建立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统计年报制度、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污染源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发放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如今,环境保护法规已成为强化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环保目标责任不断强化。1989年,湖北省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决定,在全省推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省政府与8个省辖市签订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对省辖市环境保护目标考核责任书》。1991年,在全省县(市、区)全面展开。1999年,省政府授权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对各市、州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考核。2005年,我省将流域水污染防治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我省汉江流域内县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目标责任。
——公众环境意识大大提高。1973年10月,全省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首次对全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环境保护启蒙宣传教育。1984—1985年,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在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知识》、《水污染防治法》、《生态农业》等讲座(共27讲),并决定从1984年起每年开展纪念“6·5”世界环境日活动。“十一五”以来,全省环保宣传工作结出累累硕果,环保系统在各级媒体发稿7500多篇,在全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保护舆论氛围。在唤醒社会环境意识的同时,全省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到2008年底,我省各级绿色学校已达1500多所,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18所;全省创国家级绿色社区5个,省级绿色社区已表彰三批共36个;举办环境教育培训班共7期,受训人员700多人;历年“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受众人数达5000多人。
湖北环保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回顾我省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四条基本经验。
——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决策,努力探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要求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小越好,产生的财富越多越好。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尊重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融为宗旨,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引导全社会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坚持从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努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寻根源、找办法、求出路。要将保护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和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手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淘汰落后产能,既大幅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又有力地提升经济质量。实践证明,只有将环境保护政策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努力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才能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科学发展。
——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发达国家的环保历史表明,在积重难返的环境污染面前,必须实施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让不堪重负的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我省的实践证明,改善水环境质量,必须大力削减污染排放总量,严禁
向水体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快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步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让江河湖泊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坚持把环境保护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环境公平与社会公平密切相关,环境不公平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平。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着力解决环境不公平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做好环保工作的重要启示
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生态环保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下几条重要启示,值得我们思考与遵循。
——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和社会广泛参与是环保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环保工作启动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如总量减排、环保专项治理能够顺利推进,关键是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为做好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推动环保工作的有效模式。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是环保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实现科学发展。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始终把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放在首位,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寻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最佳结合点,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大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并以环境保护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服务民生、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环保工作中将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环境保护的“本分”和“天职”。实践证明,只有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价值判断的最高准则,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才能有效促进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是推进我省环保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创新环保体制机制,创新环保政策,更多地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是强化环保监管职能的关键,是落实污染减排、实施环保为民行动、维护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滞后、环境预警应急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之
一。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苦练内功,让各级环保部门具备必要的能力和手段,不断强化环境监管,全面有效履行职责。
今后,我省环保系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加强环境保护与“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以污染减排工作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力争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主要江河湖库水质不断提升,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让湖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物更安全,人民更健康。■
(作者系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
第四篇: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综述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综述
我国小城镇建设正步入加快发展的进程,已获得的成就和经验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动力和向导。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化服务中心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国小城镇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伴随着农民的日渐富裕和乡镇企业的成长壮大,中国的众多小城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拥有小城镇最多的国家。截至1998年底,我国包括台湾省在内小城镇总数超过5万个。城镇规模结构和布局有所改善,辐射力和带动力增强。建制镇平均规模扩大,小城镇开始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城市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进一步完善,一些多年滞后的领域得到加强,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城镇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小城镇建设类型多样,其中既有为农业服务的农业基础型小城镇,也有以商品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为主要功能的商贸型小城镇,以工业生产和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型小城镇,还有依托大中城市促进自身发展的城郊型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全国小城镇实有道路长度已超过三十二万公里,其中次高级道路长度超过十一万公里;通电率接近百分之一百,绝大部分人口使用自来水;还建设有三十多万公顷的绿化面积,二千三百多个公园。
为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些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规模已超过了内地的一些中、小城市;在中部地区,小城镇已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小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工业产品流向农村、农副产品流向城市的纽带,它以乡村为腹地,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乡镇工业、改变城乡人口分布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城镇还是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小城镇拥有了发展资金和固定的就业群体,同时成为周围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加速了农村的城市化、现代化。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小城镇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料表明,近十年来,小城镇已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近一亿人。
小城镇建设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从92年开始,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全国先后确立了111个综合改革试点镇,对小城镇的体制、财政、户籍等制度进行了改革。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又确立了“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我国小城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小城镇加速发展的政策已经制定。小城镇建设已被列为“十五”重要战略之一,国家还制定了“小城镇建设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加强了对全国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宏观指导。在各省“十五”计划中都专门就小城镇建设问题作了专项研究和阐述,各省都有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战略、特色及相关措施。如四川省规定了“提升特大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加快培育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政策。贵州省制定了“培育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小城镇”方针。云南省坚持“合理发展特大城市,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道路。河南省坚持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发展方针。云南大力推进有特色的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培育产业支撑体系,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中心以及当地的信息、技术服务和文化中心等等,各省都分别在自己省情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小城镇加速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
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也成为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支持研究的一个项目,前不久,项目专家与官员对实施两年多的小城镇试点项目进行了评估。在湖北省武汉市滠口镇,专家对于科学规划我国小城镇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考察,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系统是用科学的方法将小城镇的社会、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地质地貌综合起来,形成小城镇规划的最佳方案。
二、我国小城镇建设已取得了可贵的经验
推进小城镇建设,一方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并取得了上述重要成就;另一方面也由此产生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实际上也是我国进一步建设好小城镇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要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
城镇化道路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回顾英、法、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可以看到,每次城镇化都带来了生态严重破坏、资源过度利用、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以及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我国土地资源少,耕地更少。城市用地与耕地、水资源之间的矛盾突出。我国的国情迫使我们走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此外,中国的城镇化不是初级工业化阶段的城镇化。我们的城镇化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因此,我国的小城镇建设道路,决不能步西方发达国家对资源破坏的后尘,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蔓延后整治的弯路,必须走城市与生态,城市与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道路。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原则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要求来看,大城市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中等城市唱主角,小
城镇星罗棋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不同,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是全球的,中等城市服务于整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起领头羊的作用,小城镇的功能则是服务广大农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各自的服务功能,且不能相互替代。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促动是不能替代的,所以必须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哪一个都不能放松。小城镇的发展要有重点,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相对集中,使一个县、一个地区成为经济的凝聚点,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应走不均衡的发展道路,不能搞平均主义。
走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发展道路
小城镇建设应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水平和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要优化小城镇发展布局,对经济发达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区,以内涵集约式发展为主,控制小城镇数量,引导过近过密的相邻镇区合并;对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包括中西部地区的平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边缘地区,以内涵集约式发展与适度外延扩张式发展相结合,加强对小城镇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监督与引导,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包括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部分经济落后区域,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这类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人口流出相对较多,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在这些地区,要在扶持和巩固大、中城市的同时,积极培育条件较好的县域中心城镇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要完善小城镇功能。注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形成本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一定幅射范围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小城镇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实施的基本原则,首先搞好小城镇的规划。一是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镇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各地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必须用市场经济思路把城镇作为巨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我们要总结各地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用市场经济思路推进城市土地资产经营,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广泛吸引企业、私人和社会单位投资小城镇建设。三是必须进行城镇建设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增强绿色意识,增加绿色空间。四是必须把完善和提高小城镇服务功能作为中心环节。重点是搞好小城镇的道路、排水、绿化、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从根本上奠定小城镇的发展基础。五是必须走体制创新的路子,排除阻碍城市化进程的障碍。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大中城市引进人才户口迁移的限制。六是必须大力推进小城镇管理的法制化和社会化。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依法抓好小城镇管理,认真落实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法规。
定位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小城镇功能的定位应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充分发挥卫星城和中心镇的“发展极”作用。在这方面,京郊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比如昌平县小汤山镇旅
游和休闲、度假功能的确立,以及在此基础上旅游度假主导产业的形成,带动了大东流、百善、沙河、兴寿等乡镇的出租汽车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以及周边城镇经济、农村经济的繁荣。这种带动就是一种市场型带动,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确立主导产业,用主导产业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鼓励一定经济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出现,并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极”,真正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实践证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崛起,能够有力地带动一般产业和各项配套建设,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建制镇甚至集镇都要有明确的主导产业,而是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可以是一个镇一个主导产业,也可以是多个镇一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确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以资源条件为基础,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合理布局,必要时可以跨镇跨县,冲破现有的行政区域,并且尽可能使相临或相近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互为发展条件,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就必须加强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主要是: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小城镇建设多头管理的体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合理而高效的小城镇投融资体制以及建立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体制。
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结果,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避免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和盲目扩大城镇规模。这就要求要做到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不能削弱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既要促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又要防止人口过度聚集的“城市病”;既要支持农村面向城镇调整结构,开辟市场,又要鼓励城镇加强对农村的辐射。要形成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的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科学规划,调整和优化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必须统揽全局,因地制宜,优化布局。要完善各类城镇规划及相关规划,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防止城镇建设中不切实际,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要突出重点,积极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发挥潜力,走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充分挖掘城镇现有潜力,发挥规模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体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逐步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逐步形成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着眼未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镇化要重视保护资源和生态,搞好环境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建设和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促进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小城镇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的城市化必须要走有别于其他多数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我们现在还不具备发达国家和地区曾拥有过的条件和机遇,甚至对于大多数中西部地区来说,已不再具备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的机遇。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努力探索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条件的城市化路径。小城镇建设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尽最大努力,认真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所体现的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小城镇建设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科委从1992年开始,会同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20多个部委通过在部分省市的城镇开展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现已改
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为探索我国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实验,积累了一些经验。小城镇建设除了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外,无论是在规划的制定,经济的发展,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等方面,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第五篇:县乡镇企业改革开放30年工作成就与经验
县乡镇企业改革开放30年工作成就与经验
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乡镇企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的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
成就方面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员117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3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8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69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7万元;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8786个,增长2.68‰;从业人员25735人,增长2.1‰,乡镇企业总产值66187万元,增长28.19‰;其中工业总产值27596万元,增长28.06‰,乡镇企业增加值19856万元,增长28.68‰;其中工业增加值8554万元,增长31.58‰。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县经济的一大支柱。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零;到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发展到45家, 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15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4家。
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加大了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县发(1998)20号、(2000)11号、(2000)24号和县通字(1998)37号文件出台后,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产权界定、优惠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全县90%以上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多种所有制的改革,实现了产权制度、投资主体、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产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县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在所有制结构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2%,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在产业结构上,工业企业发展较快,比重达到42%;在产品结构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增加,开发的新产品中,创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名牌产品5个。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即以水泥、石材、建筑等为龙头的建材业;以煤、锰、铁合金等开采和冶炼为龙头的采矿冶金业;以药材、茶叶、猪、羊、鹅等为龙头的种养业;以食品、肉类、野菜、茶叶等加工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社会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实交税金178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9.8%;吸纳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8.6%,安排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1120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5%。乡镇企业成为了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乡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农民增收的稳定渠道。
主要经验
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乡镇企业是一个多行业的综合部门,30年来,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带动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加工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建筑建材业:提高了综合性工程投标能力,工程质量保证能力和机械化施工能力及工程管理水平。采矿冶金业:煤、锰、铁合金、硫铁矿等系统产品的开采和冶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控制环境污染。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把乡镇企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国家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机遇,鼓励乡镇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一是不断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比重。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大幅度提高我县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三是引导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四是乡镇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乡镇企业技术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注重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坚决关闭和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二是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保证投产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开发环保产品和技术,使环保产业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矿山、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业。
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全县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