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经 》心得体会 姜坤景
学习《孝经》的心得体会
周庄学校
姜坤景
以前因为课业负担重,早就对《孝经》有所耳闻,却一直没能深入的去读。今年暑假,假期时间长,正好拜读了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真有茅塞顿开之感,并且受益颇多。从内心深处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先贤由衷的敬佩,心中充满了感激、收获、充实、震撼。
现代人对于“孝”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恭敬。我感觉这一见解很是精辟。
《孝经》书中写道“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都非常强大。自古以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所有的祠堂都写着“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中国的二十四孝。
“孝”要从爱父母开始,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我们都知道,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无怨无悔。
对于别人,请我们吃一顿饭,或者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或一块面包,我们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生我养我,从小到大把我们养大,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与我们多少吃的,用的,给我们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给孩子,这一切的一切,又有谁来计算过。
动物界里的动物,我们不喜欢的乌鸦,难看遭人嫌弃,但小小的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人又怎么能不孝呢?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用毕生经历去完成的使命。百善孝为先,它是我们对父母最真切的报答,对体会爱的一种最最朴实的表现。孝心无价,唯在心灵深处才能感触。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君,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五千年一脉相承,无论中国的体制怎样的变幻,中国人民历经了多少的磨难,孝道,依然是中华民族的结晶,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时,注定我们将来要承担这份责任。我们无法体会母亲在一天天衰老,从黑发到白发,从紧绷的皮肤到渐渐变得粗糙的脸,岁月将这份见证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脸上。身为儿女,我们不能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啊。
可能有人会想: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我们将不再需要父母,甚至会认为他们很烦。有时候看看这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社会,你很难再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他们盼望着子女能早点回家,可是他们的子女却不知在哪里彻夜狂欢,古人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被忽略了,扬名后世彰显父母也被遗忘了,只有个人主义的安逸和享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和对生活的得过且过。有时候我总是看着这个有着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宽敞的纵横马路的城市发呆,总是在发问自己:这个社会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可能也有人会说,哪一天等我有钱了,我要大把大把的钱塞给爸爸妈妈,让老人家坐在钱堆儿上随便花;等我有时间了,我就带着爸爸妈妈,游完国内,游国外,吃香的喝辣的,让爸爸妈妈在有生之年潇洒个痛快!
我觉得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等你把钱挣到手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牙还能咬得动那些好吃的吗?等你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
父母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呢?他们吃不了多少,也穿不了什么,他所缺的应该是与子女们其乐融融的相处!他们所缺的是在他们难于动身时的一个代步,在他口渴时的一杯清茶,在他寂寞时候的陪伴,在他生病时的一次次问候,儿女在外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每周按时和父母聚在一起……这些都是老人内心所渴望的!
实在抽不出时间回家的,咱就每天,或者最少三天给爸妈去个电话,问问好,拉拉家常。父母不求别的,就希望年老时子女能惦记着……有句歌词唱的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多么质朴的心声,多么朴实的话语。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但“孝”的天平上,它们都是等值的。
枝叶繁盛的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浩浩荡荡的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于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中,将人性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宗族,传承了代代的伦理之爱,稳固了人类生活的秩序。
再看看父母头上的丝丝白发吧,再摸摸父母脸上的条条皱纹吧,再听听父母颠三倒四的话语吧。世事沧桑,岁月无情,而人有情,你的关爱会抚平父母额头上的皱纹的,你的关爱会让父母焕发青春的。然而“最美不过夕阳红”,呵护这份美吧!用心去碰撞出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敬老乐章吧!让歌声在广袤的天地间永远回荡!
第二篇:心得体会姜景双
教学心得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提高教学水平与思想理论水平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热爱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在教书育人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思考,以促进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在思想方面,我忠诚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歧视、挖苦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的参加政治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其次,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做到了早出晚归,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积极学习钻研名师、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班级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向身边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同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新思路;与此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授课后及时记载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能够比较真实地从教法的选择、教师的备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加以分析,寻找问题出在哪里,并能提出今后的改革措施。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第五、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首先注重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其次抓好学习方法的转变。三是搞好班级卫生,树良好形象,四是积极稳妥地展开班级竞选活动,将竞争纳入工作轨道,同时借鉴班级的先进经验,对学生进行量化,分组竞争,给个人加减分,期末总评。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感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成绩代表过去,未来还须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与事业中,自己将再接再励,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迎接全新的挑战。
姜景双
2015年1月5日
第三篇: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姜仕坤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松林中学吴义彬
姜仕坤同志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忠诚无私、执著追求,用对党的赤子之心、对人民的公仆情怀,践行着时代的使命和担当,在贵州高原上谱写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生命壮歌。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认真践行了“三严三实”,履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他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个党员,一定要学习姜仕坤同志信念坚定、忠于党忠于事业的政治品格。心中有党,对党忠诚,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学习姜仕坤同志,首要的就是学习他信念坚定、忠于党忠于事业的政治品格。从他的事迹中,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他的一生都在同贫困落后和晴隆的发展及百姓的小康努力工作。他的拼劲儿来源于姜仕坤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坚定信念。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惟有信念坚定,思想才不会动摇,行动才不会止步,才会从骨子里透出一股韧劲,从血管里流出一股舍小家顾大家、忘记个人心系群众的热血;惟有信念坚定,才能做到对党无限忠诚,才会赢得组织上的信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中去。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姜仕坤同志为榜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忠诚于党,尤其是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更要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坚定政治立场,强化党性修养,对党绝对忠诚。
我们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百姓对领导干部的期许,能否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为了兑现“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辜负组织的重托,要做对得起农民的事情”的诺言,怀着“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晴隆县的全面小康”的朴素信念。姜仕坤同志通过深入农民调研,多方寻找合作,开拓销售市场,让养羊“晴隆模式”实现多次升级换代,种草养羊成为了农民的一大致富产业;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450元上升到2015年的6329元,贫困人口减少8.6万人,小康实现程度达86%,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真心为民解困、真情服务群众、为群众谋真利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
学习他只争朝夕、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在晴隆的6年,姜仕坤同志除了在外出差,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基层调研、发现问题,晚上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常态。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病魔缠身依然战斗在一线的务实作风,无不让人肃然起敬。他呕心沥血为晴隆撑起加速发展的晴空,直至蜡炬成灰的敬业精神无疑是对“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学习姜仕坤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种夙夜在公、只争朝夕、毫不懈怠,为县域发展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这样才能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伟大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学习他敢作敢为、善做善成的责任担当。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这是姜仕坤同志用心灵深处的力量喊出的铮铮誓言。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把一个极度贫困的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带上了高速的发展之路。他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书写了“晴隆模式”,把石漠变成绿洲,把“土拐拐”打造“二十四道拐”的旅游景区,带领晴隆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对标姜仕坤同志,我们看到的是他身上的敢作敢为、善做善成、造福于民的责任担当。因此,作为一个党员,一个教师,我们学习姜仕坤同志,就是要去学习他不畏困难、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的精神,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学习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拟写人:宋斌
2016年11月28日,我校领导胡征礼组织我们向姜仕坤同志学习,学习后。我颇有些心得,现总结如下:
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百姓对领导干部的期许,能否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姜仕坤以一个农民儿子的身份感到自豪。“要把利益让给老百姓,只有老百姓发展起来了,大家才有发展。”这是他的心里话;“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晴隆县的全面小康。”这是他的朴素信念;“羊书记”、“农民书记”、“算账书记”这是他在群众中的口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的意识,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优秀党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缅怀姜仕坤同志,一位农民深情回忆:“姜书记是我家的好朋友好亲戚”。话语朴实,却是对一位共产党人的最高褒奖。把群众当亲人,赢得群众发自肺腑的支持,我们党就有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注视姜仕坤同志不长的人生年轮,眼前总会跃动一幕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大情大义,耳边总会萦绕“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铮铮誓言。这是一位共产党人交出的人生答卷。这份沾满泥土、刻在大地的答卷,因为写满“要做对得起农民的事情”的信念与忠诚,而无比厚重。
“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这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回答的重要命题。姜仕坤同志用一曲生命壮歌,唱出了鱼水深情,唱出了血肉情谊。党群同心,其利可断金,其力可移山。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同人民共患难、心连心。这是我们党95年历程给予每一位党员干部最深刻的启示。
学习姜仕坤,就要学习他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姜仕坤同志生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要时刻做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准备,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贫,耐得住工作艰苦,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五篇:学习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
26个年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26年,可以使人风生水起,亦可使人一败涂地。然而,贵州省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同志,用了他人生中的26年,诠释了什么是心中装着家国,却没有自己,什么才是共产党员;或许,对于为群众办实事,在寻常百姓心中,风生水起已成为姜仕坤同志的日常;然,笔者感到,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尽职尽忠,肝脑涂地就要以姜仕坤同志为标杆,报效祖国!晴隆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区,,山高谷深,地少土薄,群众贫困,石漠化严重。改变城市现状告急!交通建设告急!农民致急!······道道难题,像一只又一只拦路虎,在他履职晴隆县委书记伊始,摆在了他的面前。而,他并没有被难倒,几年的时间,晴隆风貌日新月异,老百姓尽开颜。可惜的是······
天妒英才。由于长期奋战在第一线,积劳成疾,无情的病魔将他的斗志、激情、誓言带到了没有病痛的天堂,他带着对工作、对责任、对家人的无限眷恋,撇下可爱的孩子、相濡以沫的妻子、年迈的父母,以及挚爱的晴隆大地,倒在了脱贫攻坚的征途中。他曾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要做对得起农民的事情。”是的,服务于群众的他,好比二氧化锰的催化功效,毕生都在加速到群众中去,兑现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奉献、追求和共产党员情怀的深刻内涵----如何当好人民的公仆,在我国,有许多类似姜仕坤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困难和危险面前理想信念不动摇,冲锋在前,用坚强的党性和人格魅力,诠释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正如习总书记讲“接接地气充充电”。只有心里装着老百姓,才能真正体现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本色
如邓小平同志讲,“‘忠诚’就是要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事业。”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向优秀学习,把纪律作为带电的“高压线”,任何事情都要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视组织监督为护身符、视自警自律为防火墙,切实在火热的党内生活熔炉中拷问党性、锤炼党性,不闯红线、不触底线,踏实做人、清白从政、干净做事,以实际行动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拥护,真正做好人民的公仆。
二、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精气神
“我的心头凝结着一份庄严的使命,肩上挑起一份重大的责任,我将继续为晴隆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汗水。”这是姜仕坤同志在就任时的誓词。
在此后的时间里,他实实在在践行自己的誓言,忍着疼痛的胸口、瘸着痛风的双脚,“踏破青山路一条”,大步奔走在晴隆山间的脱贫攻坚路途上,为当地的建设与发展,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智慧、汗水,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