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博士生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总结[范文]
一个博士生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总结
2011-03-30 11:23:38| 分类: 教学资料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个博士生学习感受和经验的总结
博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众的眼中,被认为是一群佼佼者,博士头衔在别人眼里是光环。但在博士自己眼里那是煎熬与自豪的糅杂,博士的生活是艰辛的,不管他生活优越还是学业顺利,读博士是非常痛苦的。体力痛苦不算,精神受折磨,如果顺利毕业,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过痛苦的煎熬和奋斗。自我感受生活形成的精彩观点会对在读的、或者即将进入者都是很好的经验和借鉴,对于本科、硕士等也有很多借鉴的地方,毕竟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求学的过程中,都会越到类似的问题。
一、关于学习与生活
一般而言,读博士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爱情、家庭、小孩、父母等等无不给博士学习带来的很多学习负担。博士很难一个人独自读书,在学习的过程中,固然会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但是家庭责任也是约束博士前行的一种不小的负担,养家糊口,拖儿带女,赡养父母,报答亲人。
一般而言,学历高的人比学历低的人具有较高的能力,道理是这样的:上学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这种成本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理上的;读博士既需要信心又需要恒心,同时要耐得寂寞,抛弃社会的诱惑和思想的杂念。
读博是赌博还是修行?更多的观点认为:读博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对父母,对自己未来的孩子………也是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平时的努力,是为了有所创新,而这样的创新最好是可以直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人一生就那么短,能为他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知识财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哪怕多年以后我们的名字已经变得无人可知………有了这样一种责任感,读博再苦再累,多年之后想起来,也是值得的。
博士阶段学习也算是人生中一笔难得的财富,一段难忘的经历吧。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当别人花前月下,当别人纸醉金迷时你需要放得下一切来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但对于对学术、读书、研究有兴趣的人,读起来会轻松些,因为有成就感、有乐趣!
二、博士成长过程
博士生的成长过程要经历三个重要的环节:挑选关、培养关、考核关。
(一)挑选关
学术研究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更依赖于研究者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行发现的能力。能力辨识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综合考察过程,针对导师与素未谋面的“准博士”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复试环节的面试应当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
(二)培养关
新的思想和方法绝非仅靠读文献就能完全复制的,而且文献往往存在一定的时滞,很难把作者最新的思想点表现出来。学术会议提供了另一条与不同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特别是争辩或者“头脑风暴”往往更能激发不同人之间的思想火花,产生新的创作灵感。不管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闭门造车对于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因而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对于完善思维习惯、提升学术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应当和撰写论文、多研读文献一同成为提升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环节。
(三)考核关
现在的博士培养单位,一般都有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有学者认为应当取消这一要求,引导博士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完成毕业论文上。从期刊发展的路径看,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越来越规范,在高质量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一个研究者学术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通过专家盲审对作者研究能力的考察,同毕业论文盲审对研究能力考核的内容是存在差异的。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能够考验作者在一定文字数量限制下对某一专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而毕业论文则更侧重于作者对某一研究课题是否有系统、全面、动态的掌握。对一个研究者而言,两种能力都是必须的,缺一不可。
三、学习方法
(一)文献阅读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
(二)怎样读文献
1.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2.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3.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
4.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阅读10篇文献,总结100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
5.动态的科学。科研靠积累,文献要追踪,记录要复习。
此外,读博时常去看国外大学的课程网页。找资料的话,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作品、某作品、某类别的学术网页,给出现成的bibliography、Googlescholar,想必大家常用。Google家还有一个伟大产品叫Googlebook。涵盖很强大,可以预览,比如输入croxtonplay,就跳出一大批讨论了这个作品的书。国内图书馆没有的书,可以通过Googlebook看。一些过了版权期的旧书,可以在Googlebook大大方方地阅读和下载,还可以网站广播,对学英语很有益。
四、科研与学习
开始觉得做科研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东西和工作,能推动该方向发展的。博士阶段主要做课题,写论文。做课题还是很关键的,尽管很多人不愿意给老师做课题,但是做课题可以学到别人的研究方法,从中取其长。很多人遇到老师课题多,给的任务多,就骂老师。我觉得是不可取的,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想着是去学习的,就可以乐在其中,也可以学到更多。
五、论文和毕业论文
(一)论文选题
如果没有前辈踏好的路,不要着急选题,多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并不断延伸,知道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博士最最重要的就是早点把研究方向定下来,研究方向的来源不外乎三种:老板指定、自已前期研究、当前热点问题。
第一种最省事,不要自己动脑筋,问题在于可能老板要你做的和你自己已经在研究的相差很多,可能你对老板的研究基本是门外汉,这时候最好是寻找能和你原来研究结合的结合点。
第二种也是很好的,但可能老板和周围的师兄弟姐妹的没法给你什么指导——你做的他们也不懂,那就要孤军奋战了,也是一种痛苦。
第三种就是自己也没什么研究方向,老板也不太管你,没什么具体的建议,那这是最痛苦的事情了。因为你必须要找到一个自己就能做得出来,有是有创新的话题,这个话题要有一定热点,又没什么人研究过——而你往往发现你觉得没人研究过,结果很多人研究做得都很好了,于是你郁闷了,那就要再找。我的看法还是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己会的,先发散性得找,然后有一些点自己有兴趣,在看别人做的研究,反正就是要广泛的浏览资料,最后找到一个话题,再去和老板商量,老板有时不太懂你的研究,但老板从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出发肯定会给你很好的建议,要不人家怎么是老板呢。
(二)写毕业论文
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专业课要求课程论文,逼着自己先写写,然后再反复改,估计这样能早见成效。光发论文还不行,还要参与导师的课题,我觉得这也不错,挺锻炼写作的。
学术论文一般在5000字以上。做小论文要专一,做好一篇再做另一篇,尤其是文科性的,否则会顾此失彼,那篇也做不好。国内文章太难发,关系文章、金钱文章等等,不如做好直接发国外的,至少是你真实水平的体现。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会有15000字左右。当你围绕一个主题发了N篇文章后,你的毕业论文也就出来了。
(三)计量的应用和理论功底对比
计量的缺点是对于有些人很难学好。优点是在结合数据的时候有很强的说服力,只要我们的结论能被自己的数据和计量分析结果有力地证明,就不会别人轻易地攻破,不过这存在一个前提就是模型的正确性。至于如何学好计量,首先我觉得计量知识工具而已,没必要太过看重,不过要想用好这个工具,方法是必须的,重要的是要有好数据。
关于模型的内容:
(1)数理模型。在数理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特点:把经济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经济学的内容。使用数学公式表述经济学概念,使用数学定理确立分析的假定前提,利用数学方程表述一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得到分析的结论。
(2)计量模型。在计量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特点:把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结合在一起,来确定经济关系中的实际数值。
(3)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模型、估算参数、检验模型、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第二篇:一个博士生的心路历程
一个博士生的心路历程(转载)
作者: xinzhu100发布日期: 2006-11-20查看数:出自: http://emuch.net
今天恰好有点时间,打点字打发时间;一方面回顾一下走过的路,另一方面也许小木虫上有想考博的同学,我的经历给大家一点点参考吧!
嗯,从头说起吧!我现在学的是理科,但其实我不喜欢搞理科。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的语文都是最好的,作文课上老师总念我的作文当范文。中考的时候数学、化学是满分,但是我还是喜欢学文科。上小学的时候看《少年文艺》、《长袜子皮皮》、《十万个为什么》这些读物的时候我就一直想,将来我自己写书给别人读一定是件挺爽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是三年级的时候看了第一本武侠小说,金庸的《书剑恩仇录》,看不太懂但是觉得特有意思;从那时候起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妈不让看,就躲到厕所里看。虽然如此,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还是选了理科,因为受老爸“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思想影响太深;我当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觉得男生学文科总有点怪怪的,再说我的理科成绩虽然比文科差点,用心学也未必就考不上大学。
后来我被第二志愿录取的时候,老妈一个劲的劝我复读,连高中宿舍的阳面寝室都给我安排好了。我觉得一是丢不起那人,二是浪费一年时间怪不值得的。好歹是个本科学校嘛,不行我可以考研考博嘛!于是在老妈的抱怨声中,我独自一人提着行李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老爸说要送,我死活不让。就这样我在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度过了七年。
本科的时候和大部分人一样,上那些老掉牙的课,偶尔逃课去看晒太阳,上网灌水,玩电脑游戏。大一军训的时候在校刊上发了一篇文章,就被抓到院团委跑龙套。后来也当上了官;不过和那些狐假虎威的垃圾不同,我自认还是在大多数时候站在同学的一边的。起码我手里边的通报批评之类的回单一般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私下处理掉了;我们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很BT的,有一个处分整个学期的奖学金就无条件CUT掉。大一大二的时候为了过四级好好学习了一阵子,大三的时候突然感到,如果现在到社会上去谋生,我除了干体力活之外竟然无以谋生:编程序,数据结构、离散数学之类的基础不扎实;搞行政,没有深厚的背景;教书,没有学历;去打工,没有任何经验。
所以我决定考研。但是虽然有想法却一直没有付诸实践。在1999年10月26号那天(我记的非常清楚),我在广场坐了一个晚上,抽掉了半包烟,终于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其时院团委、学生会已经换届,我除了继续上那些老掉牙的课程之外就开始准备复习。当时的形势是,我的外语刚过4级,两次六级58分;专业课也马马虎虎;保研的事情本来只要成绩过线我肯定灭有问题,因为院里的上层早就给过我信号:我能否保上研只取决于平时成绩能不能过学校每年都要重新划的分数线,只要过线,肯定有我一个。各位不要874我,这是生计所迫,我从来没有给上层送过钱物,这个待遇是为院里卖命的补偿。后来的事情就富有戏剧性了:我的平均分差两分。
我没有想太多,既然不能保,就自己考。考名校的是来不及了,就考本校的。按部就班的报了个政治班,买了几本书,然后就开始看书。那时候开始抽烟抽的很凶。每天早晨到自习室坐到晚上,看书累了就到窗户看马路上的人来人往,还有漂亮MM。一般来说一条烟抽完大概就看完了一门课程。不过英语用了两条烟,政治只用了半条。因为专业课和英语占用了太
多时间,政治只看了大概半个月。直到考政治的前五分钟我仍然在看毛泽东思想。不可否认,大学四年锻炼了我突击应付考试的能力。我用一个晚上就可以应付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两个晚上就可以达到80分以上。虽然现在很为当时的做法后悔,因为其实放弃了很多学习的机会,但是已经不能挽回了。
考研的结局毫无悬念,我的成绩全部过线,排在前五名。面试成绩第一,一方面因为我在院团委主持工作锻炼了口才,另一方面有上层维持。研二那年突然觉得应该换个环境,同时也觉得硕士找工作也很难,于是打算考博。当时考虑到自己是应届生还有冲劲,工作以后想再考就可能比较难,所以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当时上网搜索了一下,再跟师兄师姐取经,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条件和当前的考博形势:自己硕士阶段的基础知识学的比较扎实,所欠缺的可能是专业外语;另外招收博士生的单位里面,高校的博士生待遇较差(分导师和学校),而且相当一部分博士生需要自己交钱(多的要每年交1.3万),相比之下中科院之类的研究所不仅不收钱而且发的补助较多,所以为了不交钱决定考科学院的博士生。其实在读本科的时候一直是伸手向家里要钱,我们家是工薪阶层不是很宽裕的说;读硕的时候自己打点工赚点钱不过有时候还是要家里接济;想想如果读博士还要家里出那笔自费的钱觉得很难开口,于是更坚定了考科学院的决心。不成功,则成仁。
决定了以后就开始搜集资料,看专业课,学外语。其实大学里读研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不仅没有学业压力,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玩,我研一的时候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黑格尔,钱钟书,晚上去打帝国时代。现在看着其他的同学去通宵CS,泡MM,自己要每天起早贪黑K书,就觉得真是自讨苦吃;不过当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想法就改变了。
每天在图书馆里到晚上快关门的时候,人大部走光了,能坐几百人的大自习室里头只有几个同道中人零零星星的散落在不同的角落,天花板上的扩音器放着《回家》的萨克斯曲子,突然感觉很幸福。回宿舍的路上看着橘黄色的路灯和飘落的雪花,心里想着,即使考不上有过这段历程也值了。研三的冬天去北京见了导师,转过年三月份就考试,面试。等成绩。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非典。
因为我当初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考博,根本没有考虑找工作的事情。在赴京考试的前三天才做好简历,考完笔试和面试就匆忙去北京一家单位面试。也许是得益于本科时学生工作的锻炼,感觉发挥的很好。那是一家一百多个老师的学校,党政一把手和人事处长给我面试。开始人家打算半个小时结束,可是后来四个人谈了两个小时。最后院长问我:你的硕士论文做完了么,要不你就先过来工作,其他的手续都是小事情,慢慢再办!我当时那个寒啊,只好说学校还有事情暂时过不来。到现在我仍然想起来就觉得很对不起人家。SIGH。
后来成绩就出来了,最后都过线了。当我六月底到收发室取那封挂号信的时候,看着信封上的落款,我暂时没有拆开;因为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来到操场,望着运动场周围的看台、环绕的垂柳和谈恋爱的同学们,我的心底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知道,从此之后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多一点自信。到北京报到以后,虽然不是事事如意,但我最高兴的有两件事:一是老板人很好,二是终于彻底经济独立了,虽然依然很穷。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我罗里罗嗦说了一通,但是缺了点什么?对,是女人。我本人属于那种不令人讨厌的类型,个子(180CM)、样子都还过的去(虽然太瘦了),也会装深沉;所以追求没有失败过;一共有过两个GF,后来都分开了。一个是因为异地,也
可以说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一个是因为误会而相识,因相识而分手。从那以后我得出了几个结论:
1、校园里的爱情是水晶,晶莹美丽却经不起现实的撞击;
2、两个人相处,最难的是沟通。她对我说:我们都没有错,我们的错误是因为想让两条平行线相交。虽然那场风暴已经过去了,但是一想起来还是心底隐隐作痛。算了,这段不写了。
现在我每天按部就班的做研究,每月领一点钱,闲的时候上小木虫逛逛,闷的时候抽几支烟,期望能早出成果,早发文章,按时毕业,找到工作;至于女友,结婚,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也许将来到工作单位,几个热心的大妈一撮合,相亲,吃饭,约会,领证,买房,生子,上班,老死(病死),一切都已经注定。也许事情不应该这样,但是我能够决定的事情确实很有限。一个26岁的男人,没房子,没车子,没老婆,只有还没到期的学位和勉强算的上学问的学问,这确实很令人失望。
不过,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我会给老人让座,抽烟的烟头我会握在手里走200米去扔到垃圾筒里,单位洗手间的水龙头我会每次拧紧,看到乞丐我会给他一些零钱,不管他是真的乞丐还是假的。我相信道德,相信爱情,相信付出会有回报,我想,这就足够。有许多人象我一样活着,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他们很努力的活着,为了亲情、友情或者爱情而奔波,为了一点收获而兴奋不已,为了一点失误而耿耿于怀,在现实与尊严面前做两难的抉择;因为,我们都是小人物。
我想用许巍的两句歌词(记不起是他的歌还是别人的歌)来结束:
要笑的灿烂,让世界黯然;
就算忧伤也要无比鲜艳......
第三篇:一个高校研究生的高中学习经验总结
一个高校研究生的高中学习经验总结
——写给妹妹的一封信
从来没有给你写过信,严格的讲这也不算是信,更像是一番学习总结加论文。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受你爸妈的委托分享学习经验,而在分享的同时其实我也在总结学习,正如高校名师上课从来不说“今天教给大家某某知识”,而是说“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某某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一些高中的学习技巧:
一、影响学习的两个要素
学习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花费一定时间去学习指定的内容。抛开一些小的影响因素,假设在集中精力的前提下,学习的效果取决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学习的能力,二是学习的时间。打个比方,我们花钱买东西,要想买的东西更多更好,要么花更少钱买更好的东西,要么赚更多的钱。
若要评价两者哪个重要,我更偏向后者。因为在大家智力情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花费更多的时间就能获得更多收获,而且在花费时间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还可以逐渐提高。反过来讲,一个天资聪明的人,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够反倒不如踏实学习的普通人,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记忆和做题经验为重的高考制度下。
所以学习其实很简单,就好比游戏中的任务一样,只要你能够花费足够的时间在学习上,即使一个普通人也能够得到应有的收获。当然,这里说的花费时间是指的精力集中的有效学习。
二、如何把握好时间
围绕着时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把握好时间。这个把握有两个含义,一是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就是赚更多的钱;二是在花时间学习时,能提高效率,就是花更少钱买更好的东西。这里,就涉及到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评价一个方法优劣的时候,看中的往往是它的效果,却往往忽视了它能不能吸引人们去使用它。一个再好的方法,大家不去用,结果还是零。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经常说,背单词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每天早上起来背半个小时的单词。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天都坚持这么做太难了,所以大部分人放弃了。那么对于大部分的人,这就不是一个好方法。换一个角度,为什么游戏会吸引大家废寝忘食。回忆我们玩过的游戏,会发现好的游戏无一例外会提供奖励机制,比如争取好的游戏排名获得认可感,完成任务获得相应的奖品。是的,奖励机制是能有效吸引人的方法。把它和学习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你可以说考个好的成绩就让爸妈口头奖励或者买个心爱的礼物,这是个好方法,可以和爸妈商量,但不在我讨论的范畴。我想说是以下几个方法。
1、记笔记
关于做笔记我之前跟你提过,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做错的题目或者经典的题目记在笔记本上,认真做一遍,然后在最后写下总结和收获。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最后的总结和收获,一开始记的时候可能写不出太多,甚至只有“注意审题”一
句话,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写的得心应手。除了这个核心,其他都能省略,比如题目如果不想抄题,完全可以把卷子或者书上的题目撕下来用胶水贴在笔记上,千万不要因为抄题的事影响你对这个方法的兴趣。
做笔记的习惯我高中坚持了三年,效果很好,直到今天也还在使用。为什么能够有效果,我后来分析过。首先就是它提供了一种奖励机制,通过白纸黑字的题目整理,你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得到认可感。这个机制还可以通过做笔记时候使用精美的本子,认真写漂亮整齐的字来强化,让你切实感受到学习的美好成果。同时,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它强化了你的思考,并且能很方便的查阅,便于复习。至少我觉得在一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任何一次考试的错题是一件很酷的事,为了这样我甚至给自己的每个笔记都标了页码,做了目录。。
随着笔记的增多,就需要一个再整理。虽然是一样的题目,但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很可能会有新的感悟和新的方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再整理一次这个题目。整理的最高境界,我感觉应该是把这个知识点所有类型的题目都列在一块,然后区分好每种题目应该怎么做。相信你到了高三的时候也会经历这个阶段。
2、其他奖励机制的方法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人越是学的好的学科越是喜欢去学。仔细观察,这些人会因为自己的优势学科获得老师和同学肯定和赞赏,获得优异的成绩带给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学科本身,而是由于它受到的认可,而这种认可会和这门优势学科结合在一起,让人爱屋及乌。
所以,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请尽力学的更好,在前进的过程中,你会获得更多的肯定,更喜欢去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广这个思想,对于自己不强势的学科,请通过与成绩类似同学的横向比较或者与原来的自己的比较,在取得进步时积极的鼓励自己,获得认可感。
另外一种奖励机制就是兴趣,喜欢一个学科,在去学习的时候就会因为做了喜欢的事而获得满足感。如果说数学这种理科确实让人难以提起兴趣的话。相比较而言,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更容易让我们发生兴趣。去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就常常激发起我对熟练掌握英语的兴趣;阅读文学作品,背诵经典的诗歌名作,让我感受到中文的玄妙;了解全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去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观,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酷的事。所以,如果可以,把学习的科目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原本枯燥的事就生趣盎然。
3、关于辅导书
单独说这条也是因为它对学习影响很大,选择一本好的辅导书可以有事倍功半的作用。因为课程、辅导书的改版,我当时用的辅导书对你应该是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了。不过有些建议还是可以遵循的。
首先是买的时候要慎重,可以多参考下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看他们在使用什么辅导书,特别是到了高三的时候选择题库更要精挑细选。二是我感觉一些比较薄的书反而比较经典,这种书往往没有机械的罗列知识点,而是是以题目和题目讲解为主,因为书薄,本身题目就经过了挑选和淘汰,往往有代表性。总之,选择一本好书,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观察思考,可以与成绩优秀的同学讨论,请他们推荐。
4、学会总结
这里的总结是指的总结知识点。比如数学,第一节讲了什么知识点,有哪些经典的题目。随着学习的深入,你就可以逐步总结出来。这个总结的过程主要是在做足够题目的基础上,结合我之前说的记笔记的方法,把题目和知识点联系起
来,分清楚每个题考的是哪些知识点。总结最后的效果就是,你拿过一本书,只需要看着目录上每一节题目就能想起这一节都讲了什么东西,有哪些经典的题目。直到今天,当我去考场的路上,只要能在脑子里把每一节都讲了什么回忆起来,我就知道这门考试八九不离十了。
三、保证足够的时间
之前讲的一些方法大多是关于怎么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除了这点,保证足够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我相信,在高中,你会把时间的重点放在学习上。不过还是有几点想说一下:
1、要避免太分神的事。
比如玩游戏和谈恋爱。游戏当然是可以玩的,我当时也有玩,但是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而谈恋爱,我还是举我班的例子吧,高三的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在班里并列第三,就按第四算吧,很有意思的是,排在我前面的三个人高中都谈过恋爱。我这么说可不是鼓励谈恋爱,因为他们三个人在高三的时候都没谈,至少我从没见过他们因为男女朋友而耽误学习时间,排名第一的同学甚至连课间十分钟都在做题。所以,谈恋爱对很多人影响了学习,而那些没影响的,也是因为他们控制好了自己的时间,没有受到影响。所以不管怎样,若有事情开始明显的影响自己的学习时间时,就要敲响警钟了。
2、没有必要去熬夜学习。
我见过的成绩很优秀的人,大家作息都很有规律。反倒是我当时经常早起晚睡的同桌,最后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想问题的原因不是熬夜没用,而是天天熬夜就代表了白天时间利用效率太低,达不到效果。所以如果需要熬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你就需要考虑是不是时间的利用出现了问题。养成合理稳定的作息习惯,保证午休对高效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学会制定时间计划。
简单的计划比如心里至少明白今天自习需要学习什么,比较科学的计划方法推荐“番茄时间法”,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毕竟我也是到了大学才学会的,有兴趣可以自己了解下。
上了大学以后,反而越是发现学习的重要。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活,虽然比较单一,但并不后悔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而当年班里面成绩靠前的同学,今天也都在过着精彩的生活。我相信这不是偶然,优秀的人就是能做好该做的事。把时间有效率的花在学习上,是该做的事,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自己家庭的负责。前途漫漫,精彩的人生之路正在你脚下展开。
最后以一首北岛的诗结尾,与你共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以上。
2014.8
第四篇:一个博士生学位论文致谢部分
一个博士生学位论文致谢部分(挺感人的)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 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27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 开窗户,白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过得 浑浑愕额。十年前,我身高170cm,十年后,我身高还是170cm;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 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 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 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 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是知识?不是。是美 女?不是。而是钱。在我的脑海里,钱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
币,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把它们找出来,目的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 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了。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钱就好了,我抬起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 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钱就好了,我低下头,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钱,也从没在地上捡过钱,所以我不相 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 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他在承担10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 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 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衷心感谢学院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苦难岁月。
衷心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我在这十年之中不忠不孝,没有让他们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他们还不停的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经常问我“缺钱吗?”所以我相信亲情。我从不要他们的钱,我不想看到一百块钱,就想起几百个鸡蛋,几百担猪草,几千个红砖。
衷 心感谢我的五个姐姐,是她们陪我度过快乐的童
年。她们美丽纯真的少女时代唤起了我对异性的尊重与渴求。她们在我求学的十年中,不停的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 身体,生活,要我多吃点,给我寄钱,我也一直拒绝她们。这十年里,她们在广东的毛织厂、制衣厂过着非人的岁月。我不想看到那种用血、肉、生命、青春换来的 东西。十年前,她们还是花一般的容颜,十年后,当她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已经不相信她们就是我的姐姐了。
最后,我要感谢 与我相茹以沫的女友×××博士,我们以总共不到600元的月收入,在上海和杭州这两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生活了5年。这5年里,我没有给她买过像样的礼物,而她却无数次在我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给我寄来她省吃俭用的钱,我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我相信爱情。我无法明白她以275元的月收入,居然还可以救济我,或许 她那纤细、苗条的身材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苦难中的学子们
第五篇:一个博士生的毕业总结
“事在人为,成就自我”一个博士生的毕业总结(转)
[ 2007-4-1 12:53:00 | By: freckle ]
本人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没有参考过已有文献,可能有些观点过于偏颇和激进看了大家的讨论,看了企业家的观点,感触良多。培养是一个过程,培养的结果是分化,好的变得更好,坏的变得更坏。书读的越多,培养的结果就越分化。
问题1: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南辕北辙,知道方向比距离重要。但是,我想问每一个想要读博士的人,你读博士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的回答是只想拿个学位,我想你在骗人;如果你回答你想赚更多的钱,那么你的方向错了;如果你想毕业后去外企赚很多钱,那么你的方向也许错了;如果你想解决你的亲人的户口,那么你真可怜;如果你觉得研究是你的兴趣,如果你觉得为之可以牺牲,那么不错;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目前科学技术很落后,你还怀着满腔的科技报国的心愿,而且你觉得你的智商不错,那么很好;如果你还知道自己的情商不低,你还怀着更家远大的理想,并且清楚你和你的朋友可以通过努力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创业实现你的理想,那么非常好。不想吃天鹅肉的青蛙,不是一个好青蛙。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读了博士又如何。想清楚,三思而后行。
问题2:你认为读博士会有哪些收获?
我个人认为,一般在学校读书的目的有三个:学知识,交朋友,拿学位。但是博士不同,博士是一个在某一科学领域发现新问题、定义新问题以及解决新问题的系统培训。如果你完成了这一过程,那么你差不多可以毕业了。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发文章毕业,那么你就偏离了你的方向,那么这样的博士不是一个好博士。博士不仅仅是在科学方面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强烈的人格的培养过程。如果你认为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你知道了什么是认真、务实、创新、合作,那么你差不多可以毕业了。重复一遍,认真、务实、创新、合作,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人不都有第一篇文章被导师批的体无完肤的经历么?很多的博士毕业论文仍然小错误比比皆是,那么这样算掌握了什么是认真、务实么?八个字,真正的学会要八到十年,我们在博士期间只能学会最多一半,有的人甚至只是一点点。
如果还在抱怨实验室条件不好,抱怨导师不给指导,抱怨经费不足,抱怨待遇不好,抱怨没有事情可做,抱怨论文写不出来,我告诉你这叫“浮躁”,这叫不务实,不认真,不合作。Graduate版上有一些这种人,估计我该挨骂了。
问题3:你认为你选择的导师这个人怎么样?
如果你发现一个老师拿到国家项目后只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交差,我劝你不要去读他的博士,我看这个老师有些井底之蛙鼠目寸光,我遇到过这样的老师。跟这样的老师在一起,你的干活冲动就会很快被消耗,你的未来也将被你的错误选择所惩罚。
如果你发现一个老师非常的Active,知道未来永远是重要的,对学生要求极其严谨,每一件事都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拿到国家项目总是力求做到最好,那么请选择这样的老师,跟他一起成就你的未来吧。BTW,我导师就不错。
问题4:你的研究方向?
选择研究方向很关键,务实没有什么不好,对于我们这个工业和科技都不发达的国家,应用价值大于理论价值。要搞深入某一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而不是看到大家在研究什么我们就去研究什么,看老美在做什么我们就跟什么!我们能跟的上么?别人走什么路我们就跟什么有时候是对的,但是我们有时候也
要想想是否需要走另外的路。
我就特别感慨国家在超宽带技术方面的路线,美国人在搞100Mbps以上的短距离超宽带技术,我们863就跟着搞,我们真的没有这个条件。超宽带最有价值的应用,而且技术难度相对简单的是低速率远距离保密通信,比如海事通信上超宽带可以在800Kbps上较大发送功率下通信60海里,在陆地上低功率通信3公里,这些都是美国人在搞搞100Mbps以上的短距离超宽带技术之前搞的,对于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不去搞,偏偏去搞我们几乎搞不出来而且应用价值也不是很大的10米以内的高速率通信。
看看电子系杨老师、丁老师,为什么他们可以申请院士,为什么他们的学生就业好。如果你的研究没有应用价值,你的前途就不那么明亮。
问题5: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
找工作真的很难,难的是钱和前途很难两全,甚至是加上个人理想不能三全。年轻人很需要钱,比如我,太需要钱了,写这个的时候我的卡里只有不到50元了,本科毕业的时候的卡里有10K多,都是自己赚的。
去外企,为了钱,虽然外企未必没有前途不去外企,很多时候为了前途,基本上放弃了钱。当公务员,为了权力。一个刚刚毕业的穷疯了的抑郁了很久的汉子拥有了权力而正式收入又很少,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忍是贪,抑或其它?
很多人感慨,去外企虽然眼下钱多,但是学的东西都用不上,人家也不让你涉及核心技术,博士写代码的速度也不如本科和硕士,而且博士对自己的待遇期待要比硕士高,人家为什么要要你。如果不做技术,我敢说,很多博士没有经过社会上摸爬滚打,没有体验过尔虞我诈,输的概率、输的代价很高。
博士毕业了,我看还是要继续做技术,选择需要这个技术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否则你又回到了类似读博士前的起点,IT领域里叫做复位(Reset)。我很支持选择国企和事业单位。选择自己的祖国没有什么不好。一个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投身了伟大的事业;选择了祖国的人,祖国最终会选择他们。看看李国杰老师做的龙芯,外国人不是已经坐不住了么?有时候是要放弃眼前利益的,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利益结合在一起。
中国是大陆法系社会,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教育培养出来的叫精英,没有经过教育培养的叫做混混。我看兼有这两个血统的人才能才是最适合这个社会的。博士是100%精英血统,最好的选择是在精英族这个社会子集里继续做你的精英,最最真正的精英。
问题6:选择什么样的地方读博士?
当然是选择北大清华了,很多人如是说,你们选择的对。但是我在这里想讲的是大学与研究所的区别。首先我们首先来看一段胡主席近期的讲话:“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要强化激励机制,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当前,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国家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目前中国走到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核心问题中我关心的有三个,一是“三农问题”,二是自主创新问题,三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是电子系的,就说电子相关的事情,我们来比较一下中科院和清华。总体上我的感觉是:这两个单位的定位不同,一个是世界一流大学,一个是服务于本国工业。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拥有一流的研究?那么什么是一流的研究?只有发最多最好的SCI才算一流的研究?最符合国情的和最能够服务于本国工业的算不算一流研究?我看两者都算。我了解的清华的博士,很多博士生为了毕业,最最关心的是如何发更多更好的文章,然后个别发达国家把你的东西实现了卖给中国,因为很多研究国内根本没有条件实现的。毕业条件是数量较多的文章,最好有SCI。学生待遇较差,但是校园建设很好,楼很大,设施很完备。相比之下,我了解的一个实验室的研究目的是“我们就是要做国内工业届做不了的东西”(实验室主任语),博士毕业条件是东西做出来,2篇Ei。学生待遇较好,但是校园比较破,很多楼较旧。昨天去中科院,看到了2个通知,一是做出了基于国内AVS标准的音视频芯片,二是同时做出了GPS基带的精细定位,打破了国外垄断。中科院现在有了完全自主的200Mhz的MCU和DSP。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说,清华这边是很多在研究,基于混沌,基于蚂蚁的算法,中科院那边在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芯片组,因为国内现在这块市场全部是国外占领的。拿经费来说,据我了解,清华微所的经费远小于中科院相关单位。
中科院和清华的现状不同,源于两个单位的定位不同。一些人认为:SCI=stupid Chinese index, EI=expensive index。有一定道理,我并不完全同意。写文章本身不是目的。
话快说完了,话还要说回来。学弟学妹,清华的科研条件是非常好的,要抓住宝贵的青春,发最多最好的SCI也好,做工程也好。抱怨是不成熟的表现。我相信一个优秀的青年在哪个舞台上都能作出出色的表演。切忌浮躁。给你机会做研究,你偏偏想去做工程,让你去做工程,偏偏又想去写文章。
博士们,未来博士们,事在人为,成就自我,方显博士与众不同又与众同行之英雄本色。没时间了,要去学拉丁了,回来继续写和改正其中的bug。
欢迎拍砖。
一个清华应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