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时间:2019-05-12 01: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第一篇: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及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心得体会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如不及时引导,这一时间的学生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据调查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出现许多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如自杀事件、终日沉迷于网络、终日无所事事、患有忧虑症、强迫症等,给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埋下隐患。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因:是指来自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因素,是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心理断乳期的来临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们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度的关键时期,心理上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但从生理来讲又没有发育成熟,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心理学上把这种想象叫做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在一些行为活动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成人”的特征,在心理上渴望别人把他们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他们不愿接受父母和老师过多的照顾或干预,有强烈地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事情往往会提出过激的言词。但由于年龄不够以及社会经验的局限性,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和幼稚性。这就使他们常犯一些错误,心理往往出现挫败感,这样就会导致情绪低落,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时间长了,很可能造成心理问题。

2.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和逆反情绪的出现

中学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会慢慢成熟,这时的中学生往往表现为情绪比较敏感,易于冲动,注重其他同学尤其是女同学的评价,并且对异性渐渐产生好奇和向往,有可能对某个异性产生强烈的倾慕心理,这就是老师们谈虎色变的“早恋”,其实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另外,由于其生理激素发生的变化使得他们对待事物总是表现为对抗、不服从父母长辈或教师的说服和命令,有时还会对一些事熟视无睹,漠不关心。产生强烈的逆反情绪,跟父母老师无话可说,或者说话就表现为不服父母老师管教,轻者,对父母老师的话不理不睬,重者会顶嘴,大吵大闹,再严重的会离家出走或轻生心理。他们觉得父母老师管的太多,跟他们无话可说,宁肯相信虚无的网络世界。这就导致父母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使他们越来越走极端。

3.人格因素。人格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人格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巨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一撅不振;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或积极对待,加倍努力,奋发图强。中学生由于人格方面的原因,很有可能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基础。例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等。

(二)外因:是指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对中学生的影响。包括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父母完善的性格、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教育指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性格暴躁、缺乏耐心、文化水平的局限性,使家长与子女疏于沟通,对子女的心理缺乏正确的引导,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畸形发展。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行为异常。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 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心理阴影,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的最为重要的生活场所,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现在的中学生在学校压力过大,每天经受着上课、考试、作业、老师家长的时时监督,使他们身心受到束缚。灌输式教育又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多数学生并未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是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枷锁下挣扎,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有的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教育内容回避现实和热点问题,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没有把理论联系实际,把认识转变为行为,自然会出现高分低能。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进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3.社会人文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由于中学生还没真正步入社会,对社会上一些现象还不能很好地区分其良莠,特别在当前,高科技飞速发展,网络、不良信息、不健康读物、歌厅舞厅充斥学生的视听,它们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再加上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中一些暴力、凶杀等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关心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提高家长心理素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家长宣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优化家庭育人环境,目的在于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家庭气氛宁静愉快,孩子便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易于形成良好的性格。相反,如果家庭气氛紧张、长期不和谐,这种家庭的孩子则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长期忧心忡忡、对人不信任、易发生情绪行为问题。因此,父母心理品质的好坏对子女的心理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应该及时把学生在校情况和价值沟通,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2、优化学校教育这块主阵地

(1)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优雅、洁净、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无声”的心理暗示。感受学校人文环境的熏陶也可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另外,学校应该尽量开设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要面对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知识理论课和活动训练课相结合,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在知识渗透和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扬长避短的灵活心态,随时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给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使学生自己释放一部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就新生入校时的适应不良,旧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升学填报志愿等心理冲突与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个别与团体咨询、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现场咨询,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同时要注意自身形象,真诚关注学生,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对此,我们帮助分析考试不好的原因,让其认识到成败乃是常事,提高自我认识,鼓励其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同时,我们指导他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多听轻快的音乐,多活动,多与人交往等等,从而使之克服抑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净化周边社会环境,可以和周围社区和治安管理部门联系,加强社会文化市场管理,消除社会上各种丑陋现象,集中整顿不良网吧和手机上网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以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付重担,和家庭、学校、社会通力配合,及时改变我们陈旧的教育理念,和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身边存在的隐患问题无处藏身。

第二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调查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从儿童走向成人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将面临着社会化的任务,学习和经历的事物是大量的,许多东西和事情都是第一次接触和经历,纷繁的世界常使他们目不暇接,难以适应,也常常使他们要承受多种精神负荷。上学、考试、交往、长高、青春发育等等许多在成年人眼里普通而简单的事情,对中学生而言却是一个个人生的重要关卡。他们缺少相应的知识,缺乏经验和阅历,人生的每一步对他们来说可能都是考验,他们在这诸多的考验中长大和成熟。面对考验,他们并不一定都能够跨越过去,出现心理问题是极为正常的。这些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各种内外在原因就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提供一 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茂名市某初中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本文绝对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A、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11%,从中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32%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5%和第四种类型3.07%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

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B、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习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C、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2%的学生人际关系一般;有42.8%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 ”80.67%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 ”70.3%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D、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茂名市部分初中生人格倾向的比例

人格倾向 百分比

学习焦虑 42.6%

对人焦虑 36.4%

孤独倾向 12.8%

自责倾向 9.0%

过敏倾向 2.1%

身体症状 8.6%

恐怖倾向 1.3%

冲动倾向 7.0%

3.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1、9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压力,4%的学生不确定。事实上,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学生多用好烦、太沉重、好辛苦等字眼来形容心理压力,这表明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了。

2、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人际关系及环境方面。

首先,学习方面造成的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考试;成绩排名;学习方法。

(1)当谈到考试时,73%的学生的反应是:紧张、害怕、厌烦、讨厌、想逃避等消极情绪,1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平常心。考试时适当的紧张是有益和正常的生理反应,但过于紧张或害怕等情绪容易形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在考试中发挥正常的水平,树立自信心。

(2)考试结束后,60%的学生认为最关心的是成绩,58%的学生认为最不想知道的是成绩排名。成绩是学习效果的反映,学生对于成绩的关心和获得高分的愿望自然十分强烈,却畏惧成绩排名。成绩排名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固然是激励与肯定,同时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必须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否则,被师长视为不正常;而成绩排名于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击败,受老师冷落同学歧视家长责备,背上沉重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可见,成绩排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沉重的心理压力。

(3)是否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造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没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感到苦恼、无助,带来心理压力。

其次,人际关系方面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紧张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目标过高与孩子的实际差距太大;父母平时对孩子过问很少,一旦出问题却沉不住气,采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方法对待;父母不愿倾听孩子的诉说,而以家长权威压服孩子;父母爱将孩子与他人比较……41%的学生认为这些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继而带来心理压力,59%的学生则认为与父母的关系是和谐的。

(2)难以处理好同学关系也会给中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中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30%的学生表示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为此深感烦恼。

(3)相对而言,82%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较为和谐,而老师的批评、老师不公平对待、评价不当或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真诚则容易在师生关系上造成学生心理压力。

再次,环境方面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

(1)父母离异或突然死亡,父母经常争吵,父母性格不良,经济困难等家庭变化和不良环境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2)学生是基本认同并能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41%的学生则对如校服里的衣物穿着、发饰等仪表方面的规定持有异议,在行为中形成个性的张扬与学校制度的冲突,造成心理压力。

四、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把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练习操纵部分。

(二)设立静静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实,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往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题目。

(三)设立心理服务试冬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进步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摸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四)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题目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题目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4、优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是促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起重要作用.总之,第二课堂应当努力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第三篇: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影响粮食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1)人口增长。人口是影响粮食需求的直接因素。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人口增加将推动粮食消费量刚性增长。

(2)消费结构升级。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生物质能源需求增加。

(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1)耕地数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

(2)耕地质量。耕地质量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3)水。水是农业的命脉,水的供需矛盾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4)气候条件。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种粮成本。农药、化肥、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3.粮食价格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从我国的情况看,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价呈加速上涨态势,使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4.影响粮食安全的其他因素

(1)外贸依存度。当我国的粮食供不应求时,必须依赖进口解决,而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从而对粮食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

(2)粮食储备能力。受粮食生产和粮食进口限制的影响,我国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备不测。

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

1.严格保护耕地,遏制耕地的减少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

4.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保证土地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5.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储备粮调控机制

6.建立粮食生产能力的“蓄水池”,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7.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为调节国内粮食市场服务

8.逐步建立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救助制度,保证他们对粮食的基本需要

9.引导科学节约用粮,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第四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这不仅得益于大型企业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容忽视。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制度都有所调整,同时也让各国经济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依赖的程度渐渐降低。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中小企业也面临融资难这一问题,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由于中小企业应变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导致企业业绩下降,现金短缺,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因此,分析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采取适当有效的应对措施,调整企业融资方式极有必要。

一、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研究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也称为中小型企业或者中小企,是指与同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中小型企业一般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投入资本构成,企业在雇用人数与营业额方面都不大,在经营上也大多是由投资者直接管理。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并且有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主力军的趋势,在经济结构中也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资金的投入小、管理模式简单、规模较小,促成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主要因素。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缓解我国的就业难问题,这也有利于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和缩短贫富差距,建设基层民主制度。同时,中小企业对促进大型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是大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和助手。“十二五”计划中提到:“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从中不难看出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注,保障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刻不容缓。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广泛,它的爆发也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重大影响。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市场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随之有了新的变化,这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近年来,各种资源价格的上涨,从而使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持续攀升,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的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小。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至使生产成本中的人工成本空前增长,造成企业生产负荷加大。一直以来靠廉价劳动力完成流水作业的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对产品进行升级。大多中小企业仍然忍受高价的人工费、低水平生产管理、低技术含量作业的折磨。使企业陷在这种越是没钱,生产环境越是恶劣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像这样低收入高成本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危机市场大幅萎缩、大量人口失业、物价持续下跌、出口成交量下降的情况下,很难不陷入产品过剩、大比例资金被存货套牢、资金回笼慢的困境。对于以低价维持销

量的中小企业来说,即便保证大量低价商品的输出,但各种成本的增加,获利机率的缩减也将会使企业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企业的减产,甚至倒闭。越是在这种企业发展困难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融资业务受理越是谨慎,在对企业的信用评估方面也不敢大意。要想得到资金,维持经营,企业就不得不负担高额的中介费、担保费等融资成本。中小企业经营中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一旦企业无法得到资金支援,就会造成中小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最终导致企业的倒闭。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影响因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贷款难、融资难近年来一直都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探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可以从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出发。

1、自身因素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太单一,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但这种直接融资难度较大,效果也有限。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控制,对中小企业上市的资格与条件的申请也严格把关,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难度。再看中小企业,企业自身资产不足,就直接导致了企业寻找贷款担保难,再来是企业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力差,管理制度不健全,竞争力差,还有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也促使了中小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境地。

2、外在因素

(1)银行加高贷款要求

在世界金融萧条的背景下,银行不敢随意放款,且借贷成本高,这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原因。由于中小型企业具有流动资金较少的特点,使得企业在融资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银行,贷款渠道有限。然而银行在贷款业务上,向来都是嫌贫爱富,重大轻小。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在抵押贷款中不具优势,加上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的贷款要求不断严格,再加上中小企业信用度低,银行需要保障自身的稳定发展,常会有“恐贷”的现象出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达56%。然而,贷款程序的复杂化、融资成本的增加,贷款审批期较长,也让大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被迫放弃向银行贷款这条路,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张程度,中小企业贷款无门。

(2)专向担保机构的稀缺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能够在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地县级以下中小企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和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我国缺少正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像北上广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这类担保机构也是不多见的,更何况是二、三线城市。当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时,迫于生产压力,就不得不使用互相担保方式申请贷款。结果其中企业经营只要一有不慎,就会带来连锁反应,导致系统崩溃。

(3)专向金融机构的稀缺

我国保险业,证券业起步较晚。而现下,真正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稀少。以民生银行为例,最早针对各行中小企业市场而建立起来的,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有限,不能带来较大利益,银行从减小提供资金支持的风险考虑,最终放弃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4)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并不完善,虽然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却没有为此出台正式专门针对统一的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中小企业怎样实现融资、实现资金回笼以及资金周转等问题,中小企业管理者时刻都被这些问题所围绕。

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应对措施

面对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我们也并不是束手无策。据了解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种类就二十八种之多,包括国内外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金融租赁、境内外上市等等。但这些模式不是所有都适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我们需因地制宜地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创新。

(1)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应该应向多元化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深化、拓展,使中小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融资选择,从而化解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融资所设的难题。一般企业融资渠道以内部融资渠道和外部融资渠道为主。企业可以从拓宽直接融资的对象,增加企业融入资金入手。引入风险投资就是拓宽直接融资对象方式的一种,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直接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2)借助金融专业技术

笔者认为创新融资方式可以从借助金融工程技术做起,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利用工程学和数学方法来解决金融问题,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将金融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这种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国际贸易融资

再者,可以使用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建立国际保理和福费廷,使中小企业规避一定的风险,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并与国际上其他公司对接起来,进行贸易来往,增加出口额。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开拓新的市场,获得最先商机非常重要。其次,还可以对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但在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排列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从而获得资金。

(4)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

在企业实行融资活动中,中小企业除了办理合法、有效担保外,还可增加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为连带责任承担者,承诺当企业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时,连带责任承担者要承担无限责任。通过双重担保,可增加信贷资金按期偿还的可靠性。例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就是让几个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集合起来,一起申请发行债券,实行“捆绑发债”。这种融资方式既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有利于提高整体的信用度,使企业在投资者面前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形象,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5)实现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这一融资方式,与国内上市不同。程序上,海外上市没有国内上市复杂,办理条件也相对宽松,而且在名额和数量等方面也没有限制,同时办理时间和等待时间也都较为短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上市更能得到到海内外的资金支持,且有利于中小企业向国际发展,提升企业国际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我们不可避免。不少中小型企业面临融资难上加难等问题,甚至走向倒闭。这是困难,也是机遇。我们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加强对国外成功融资经验的学习,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加大对融资渠道的拓宽力度,提高自己企业产品品质和资金利用率,实现“弯道超速”!

参考文献

[1]孙晓媛.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中国商贸,2011(6):122~123

[2]郭周飞.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J].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242~247

[3]章冉.没听过高利贷这么高,浙江民贷疯狂[J].经贸实践,2008(6):45

[4]谭倩岚,王倩.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8):127~128

[5]张百顺.经济危机的根源:一种历史的考察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0(8):155~156

[6]刘斌.金融危机下的融资渠道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13~15

[7]邹匪.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67~68

[8]朱传华.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870~873

[9]王婵.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硕博学位论文,2007

[10]陈文标,阮兢青.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J].企业经济,2009(2):11~13

[11]赵孟鑫.突出特点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N].黑龙江日报,2009-03-16第012版

[12]吕东,周静林.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究[J].财会通讯,2010(10):11~13

[13]吴光亚.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3):77~79

[14]王晓玲.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4

[15]袁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策略[J].审计月刊,2009(6):54~55

[16]钟双双.张亚斌.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财政监督.2009(6):76~77

第五篇:影响工期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对影响工期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影响工期的因素

1、业主因素

如因业主使用要求改变而进行设计变更;应提供的施工现场条件不能及时提供或所提供的场地不能满足工程正常需要;不能及时向施工承包单位或材料供应商支付工程款等。

2、勘察设计因素

如勘察资料不准确,特别是地址资料错误或遗漏;设计内容不完善,规范应用不恰当,设计有缺陷或错误;设计对施工的可能性未考虑或考虑不周;施工图纸供应不及时、不配套或出现重大错误。

3、影响建设工程进度的不利因素

如施工影响建设工程进度的施工工艺错误;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不可靠技术的应用等。

4、自然环境因素

如复杂的地质条件;不明的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处理;不可抗拒的天气条件如大风、暴雨、冰雹、霜冻等影响苗木生长及种植的条件等。

5、社会环境因素

如其他临近施工单位对苗木种植的干扰;节假日交通、市容整顿的限制;临时停水、停电、断路;外界社会分子的扰乱等。

6、组织管理因素

如向有关部门提出各种申请审批手续的延误;合同签订时遗漏条款、表达失当;计划安排不周全,组织协调不力,导致停工等料、相关作业脱节;项目经理领导不力,指挥失当,使施工各部门、各环节之间交叉作业、配合上发生矛盾等。

7、材料、设备因素

如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供应环节的差错,品种、规格、质量、数量、时间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需调换;特殊材料及新材料的不合理使用;施工设备不配套,选择失当,安装错误,机械故障等。

二、对影响工期因素的因对措施

1、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管理部工程作为管理的核心部分,针对工程特点,在项目经理下设各部分。分工要明确,责任与义务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项目经理为全权负责人,明确对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等各单位之间及其内部原因,以及项目机构内部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均由项目经理承担协调不力的责任。

2、施工管理中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

网络计划方法不仅仅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而且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首先要制定一种合理的计划与方法,严格控制关键工序,关键分项、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工期。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没有达到目标或是没有做好计划从而可能引起工期的拖延需要施工人员采用因果分析图、影响因素分析表、工程量、劳动效率对比分析等方法,详细分析工程施工拖延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量的大小。采取积极的赶工措施,以弥补或部分地弥补已经产生的工期拖延。主要通过调整后期计划,采取赶工措施,采用关键线路分析的方法确定各部分拖延对总工期的影响,并采取修改网络等方法解决进度拖延问题。

3、合同的签定以规定工期的各个细节

既订施工合同不仅要明确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对量、质量中的一项或几项同样要有确定的具体时间。以及每个环节完不成所导致的损失由谁承担以什么方式承担承担多少等等。要求细节。中间环节要加以规定并要求规定得具体,要有过程控制条款,用来保证工期最终目标的实现发挥合同作为最终目标控制的依据作用。

4、对工程进度的监督

安排监理工程师定时巡查施工现场,密切注视工程的进度与开展的程度。审阅监测日报,如有异常,立即汇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建设单位共同研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5、各部门的协调

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材料设备供应部门、运输部门、水、电供应部门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工程的进行中各个都起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要将他们串联起来,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对于工程的开展大有益处。协调工作主要包括:协调各

承建单位的关系,使其互相配合,搞好工作衔接,保证建设进度按计划实施。协调业主与承建单位之间的关系,在合同条件的履行中应公开地维护双方的利益,确保工程的进度。

6、施工条件变化的对策:

首先要求施工人员养成每天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如果是由于恶劣气候原因导致的停工,需要施工者在气候转变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追赶工期。例如增加资源投入。增加劳动力、材料、周转材料和设备的投入量。重新分配资源。

施工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有预见性,计划订立时,要相对严谨、周密和具体,使计划工期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具备可操作性。不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尽量不去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加强对施工者的管理以及加强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工程人员与设计人员也要进行交流,促进后期因需要所做的图纸的改动。在工程进行中要多次检查,看是否有不安全的隐患存在。尽可能避免火灾暴雨等完全可以避免的现象。

下载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研究及应对措施

    影响实习效果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后,在带......

    全球变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5篇]

    物理与人文结课论文 目 录 摘要·································································......

    影响内部监管工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5篇模版]

    影响内部监管工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加强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是要在专卖体制下解决行业自身存在的规范经营问题,真正发挥专卖制度的优越性,为行业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

    论述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论述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 一、 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和疾病。 心理学家们曾用家谱分析的方法研......

    浅谈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谈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明花乡团委 李祯珍 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随着社......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摘 要: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更多精彩内容请详询武汉都市学堂——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监护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