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学习赵克志同志的讲话心得
学习赵克志同志的讲话心得
通过学习2014年9月21日赵克志在遵义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9月9日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时指出,我省教育与全国教育的差距,要为我省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与师生代表座谈中,总书记特别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讲话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赵克志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要迅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举全省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
赵克志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解决教育问题,则需要用两个十年时间。特别在第二个10年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十二五”规划的几个主要指标都可以超额完成,只要“十三五”再加一把力,就可以基本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着力发展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教育,让我省教育实现后发赶超。教育作为改变贵州、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来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作为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根据产业发展、市场和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加快培养产业振兴和社会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真正形成不重视教育就是失职、发展不好教育就是渎职的评价体系。
努力缩小与全国教育发展差距,用两个十年时间基本解决贵州教育问题。要抢抓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有力的要求,在“十三五”规划中既全面体现我省教育中长期规划,又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各类指标,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均衡普惠,通过调整优化、突出特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教育转型跨越。
坚持在均衡发展上下功夫,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改善农村教育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全省教育发展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需求。要建全省级奖助学金体系,确保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让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广大教师要涵养为师之德,力行笃学之风,常存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让人生在奉献教育事业中更加绚丽多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紧扣促进教育公平这个目标,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改革,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核心,要抓住理顺教育管理体制这个关键,深化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改革,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赵克志书记的讲话从贵州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切的讲了五个着力点。作为贵州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振兴贵州教育,要以总书记的在教师节的讲话精神为宗旨,以赵克志的讲话指导,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刻苦钻研业务水平,用满腔的赤诚之心培育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崇高的师德塑造学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教育之中,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第二篇:赵克志7.20讲话
赵克志7月20日在省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 巩固好发展好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过去两年,以栗战书同志为班长的省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奋发进取,开启了贵州加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时期。要倍加珍惜当前良好的发展局面,以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总抓手,继续保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既要“赶”又要“转”,把提速转型的势头保持下去。要倍加珍惜良好的稳定局面,落实全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平安祥和的环境保持下去。要倍加珍惜良好的工作局面,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的“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把干事创业的氛围保持下去。
二、要坚持、完善和提升两年来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思路,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和“两步走”目标不动摇,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不动摇,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发展路径不动摇,把保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稳投资、调结构、抓创新、增活力、惠民生,把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工作中,要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强省,继续抓好工业十大产业振兴和产业园区发展,大力推进资源深加工“四个一体化”,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酒、烟、茶、药、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工业经济在西部地区的位次。又好又快地推进城镇化,坚持同城化发展,抓好贵阳至市、州中心城市的城镇带建设,抓紧启动贵安新区,集中抓好一批城市新区和100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在大规模调整结构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发展传统优势农产品,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山地高效立体农业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区。强力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在省域省际铁路建设和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谋划推进一批项目,切实降低商务成本,改善发展环境。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贵州以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矿产资源配置体制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多办企业、多办实体。二是坚持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十六件民生实事。统筹抓好三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建设国家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产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保基本的安全网织得牢不可破。高度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各种防灾抗灾措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人才工作摆在省委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保持全省人才总量稳定增长。三是坚持从严治党,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鼓励和提倡埋头苦干、有所作为,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雷厉风行、说了就做,求真务实、一心为民,建设群众信赖的干部队伍,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坚强保障。加强省委班子自身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坚决维护省委班子的团结,维护省几大班子的和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省委班子,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示范、作表率。
三、中央关心贵州发展,人民期待贵州崛起。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全省之智,聚全省之力,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三篇:赵克志8.3讲话
赵克志8月3日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当前,我们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坚持落实主基调、实施主战略,进一步提升共识,凝聚发展合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
●充分估计贵州发展的艰巨性,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善民生、坚持从严治党,进一步把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拉起来,保持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社会稳定大局持续向好、干部精神状态持续向好,凝聚后发赶超的强大合力
●把提高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城镇化率、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作为坚持“三化”同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来抓,加快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创业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切实转变干部作风,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为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精辟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奔向什么样的目标这些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是为十八大胜利召开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对研讨班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指出要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我们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当前我们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牢牢把握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方向,深刻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 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立足贵州实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落实主基调、实施主战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
三、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进一步提升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力量,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推动持续向好,重点把握好六个方面。
(一)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估计当前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艰巨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省委明确了“两加一推”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大幅前移。但我们仍要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和影响我省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落实“两加一推”主基调还面临着诸多艰巨性。要在进一步增强自觉自信自强、不断提升各族干部群众精气神的基础上,充分估计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畏缩不前,增强信心、迎难而上,轰足油门、勇往直前,奋力开启贵州发展的新征程。
(二)是继续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凝聚后发赶超的强大合力。我省两年来发展进步的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基调、主战略符合中央要求、符合贵州实际,是完全正确的。要进一步提升共识,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善民生、坚持从严治党”的重要指示,坚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之路不动摇,把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拉起来,保持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社会稳定大局持续向好、干部精神状态持续向好。进一步奋力追赶,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团结,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形成协力争先、后发赶超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争取中央支持,毫不松懈地抓好国发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交流合作和经济协作,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坚持“三化”同步,加快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围绕提高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城镇化率和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打造白酒、烟草、茶叶、特色食品和民族制药“五张名片”,加快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抓好黔中城镇群规划建设,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不 断发展壮大各市(州)中心城市,统筹谋划市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空间布局,重点扶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落实“3个15万元”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多办企业、多办实体。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改革开放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用好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和酒博会这两个对外开放平台,做到常办常新、一年比一年更精彩、更有成效。把产业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作为扩大开放和推进产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和重要载体,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入园率,吸引和支持更多中小企业入园创业。加强对外开放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建设,大力构建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早日组织启动贵安新区建设,规划建设城际快速铁路,加快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突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的命中率和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贯彻“同心”思想、推进“同心”实践、打造“同心”品牌,抓好毕节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
(五)是抓好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站在战略、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善待人才、培养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统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制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遏制人才外流的政策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六)是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为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凭发展实绩配班子、用干部,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稳定第一责任”,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赶超进位、创先争优。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切实保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集中 心思、尽职尽责、全神贯注、廉洁勤政抓发展,把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勤奋专注地抓好落实。在各级干部中培养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精神,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深入开展会议文件、检查评比、行政收费、节庆活动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驻村制度。
四、下半年,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稳投资、调结构、抓创新、增活力、惠民生”的思路,着力保持工业稳定较快增长,扩大固定资产有效投资,推进城镇化,加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四篇:省长赵克志的讲话
赵克志同志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颁布的《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了未来十年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蓝图,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战书同志关于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和方针和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体现了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主要就贯彻战书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实施好我省《教育规划纲要》,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动我省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长期以来,我省由于开发较晚,信息闭塞,教育事业十分落后。1949年,每万人口中仅有小学生543.7人、中学生17.2人、大学生0.9人。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两基”,而我省“两基”人口覆盖率仅3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个百分点;在全国未实现“两基”地区的人口总数中,我省约占七分之一。因此,对于我省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必须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 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过去十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经过艰辛努力,我省“两基”工作在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检查,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2009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4%,比2005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48.9万人和13.3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115%和49.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4%,比2005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贵州大学被国家批准进入“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省属各高校及地方高等院校竞相发展,各具特色。民族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实现了较快发展。二是财政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2009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56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2%,是2005年的2.75倍。通过加大投入,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三是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确立,调动了县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非义务教育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民办教育得到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省际和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教育开放程度明显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这一判断,明确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中的重大战略地位。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要贯穿“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第一,只有加快教事业发展,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壮大全省经济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一所好的学校,可以带动一个片区发展;形成一个大学 园区,可以带来一座新城的崛起。同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不仅能够有力地拉动相关产业投资,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力地促进地方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据省统计局测算,“十一五”前四年,我省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增长0.33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加6800人。“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大教育投入,也可相应增加就业岗位。第二,只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省人口素质总体偏低,各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专业人才更为紧缺。这就要求既要积极引进人才,更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智力和人才的需求,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第三,只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求。我省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要解决就业问题,既需要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也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市场竞争力,使他们能够从事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或顺利外出务工。第四,只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我们都要把以教育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在我省,交通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教育发展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从现在起,我们要再用一个五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用两个五年的时间把教育搞上去。这就要求在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时,要立足于鼓劲,立足于赶超。教育是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事业,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教育事业必须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为此,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 度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目标是省委、省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提出的,我们要通过未来五年的加速发展,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然后再经过五年的努力,进一步缩小同全国的差距,到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跨越发展。用两个五年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新跨越,我们也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要求未来十年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并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这为我们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二是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工作大力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都明确,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这为我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是过去十年我省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两基”目标的实现使我省教育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长期积累的师资力量、办学基础和工作经验,增强了教育发展的后劲。四是我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更好地支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按照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教育总投入高于255亿元,未来十年高于690亿元。随着财力的不断增强,对教育的投入完全有可能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五是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对各类人才都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将有力拉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各地加快教育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也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们既要认识到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实践,需要不懈的努力;又要围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现实紧迫需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举全 省之力促进教育发展早日实现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
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提出了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突出特色、促进公平、实现跨越”的总体思路,是指导未来十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推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公平发展。按照这一要求,组织实施我省《教育规划纲要》,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调整教育结构、突出贵州特色这两个关键,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着力突破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优化高等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经过努力,到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40%,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65万人以上和26万人以上,比目前增长32.9%和95.5%,从根本上改变我省教育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逐步向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这里,我着重谈一谈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
第一,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我省“两基”虽然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检查,但由于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义务教育一些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为此,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意见》,省教育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今年还在10个县(市)开展了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试点。下一步,要继续加强入学率、巩固率等几个核心指标的监控,健全“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将初中和小学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和2%以内。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开实施义务教育新标准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新标准,所有县(市、区、特区)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要抓好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努力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l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并采取民办公助、评估奖励等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
第二,着力突破高中教育。我省高中教育资源缺乏,在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高中阶段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如果不能保证,将严重影响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用4年时间集中力量攻坚,实现以县为单位,基本解决初中毕业生能够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要坚持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大并举,多渠道推动高中学校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采取新建、改扩建、联办等形式,扩大高中阶段的办学规模。要鼓励省内名校实行集团化办学和联合办学,引进省外名校、优秀民营教育集团等优质资源到我省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加快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优质高中。
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我省每年有23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使他们能够摆脱贫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让他们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只要是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年轻人,一般都能够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2009年我省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3.5%,远远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今后十年,要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确保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要抢抓国家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机遇,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建设一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每个县确保到2020年建设完善一所达到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发展旅游产业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组建和完善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吸收企业参加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增加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的评聘办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探索在一些重点专业开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开通中职升高职的“直通车”,使更多的优秀中职毕业生更为便捷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工业和城市,而且要面向农业和农村,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支持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四,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调整发展的思路是: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就是要围绕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扩大办学规模,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要统筹考虑贵州大学校区扩建二 期工程、花溪高校聚集区和贵州民族学院、遵义医学院扩建工程,按照确保五年、力争四年的要求,尽快完成省属高校新建或改扩建任务,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快进度,争取三年完成。省有关部门、贵阳市政府和入迁的5所高校要抓紧做好花溪高校聚集区规划、项目报批等工作,确保基础设施在今年底开工。为支持高校新校区建设,省里将采取贷款贴息、按生均经费标准拨款、对部分高校资产进行置换、实行以奖代补等措施。调整结构,就是要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调整优化高等院校.布局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我省现有普通高校47所,其中师范类院校比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特别是工科、城建、旅游类专业严重缺乏。针对这一情况,要加大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学科结构调整力度,紧紧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需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培育优势学科,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加强重点院校建设,鼓励贵州大学作为我省高校领军型大学加快结构调整,率先发展,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方面继续给予倾斜。积极支持贵州民族学院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突出特色,就是要立足省情、面向未来、扬长避短、明确重点,体现高等院校的差异性和地方特色。以服务发展为目标,支持高等院校与特色优势产业相对接,同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人才需求相配套,与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制定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规划,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组建特色学科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以服务建特色,以特色作贡献。提高质量,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要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估体系。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要充分 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支持和帮助高校加强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重点实训基地建设。
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省份,民族教育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民族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要增加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建立扶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民族中小学、民族职业学校和民族高等院校的建设,全面改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突出民族文化教育特色,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和民族中小学普遍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
三、坚持统筹推进,努力实现我省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公平发展
在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立足现实需要、着眼长远发展,用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办法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公平发展。
第一,大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为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一直把贫困学生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比如,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我省贫困人口多,仍有相当数量孩子在完成学业上面临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我们要继续将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和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发展。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和倾斜,使我们能 够拥有更多的资源去帮助困难群众公平地享有教育机会。二是要健全教育资助体系。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对实施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奖学金制度,以及相关学费减免制度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三是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在我省,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大,留守儿童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2009年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学生超过100万人。对于这些留守儿童,要通过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使他们有学上、上好学,同时,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在感情上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爱护。四是要切实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需要。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解决他们随迁子女入学的任务越来越重。各地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实施城镇化中小学建设工程,确保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五是要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使30万人口以上的县、残疾儿童较多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六是要在国家的支持下实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
第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素质教育又是培养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一是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切实纠正重分数、轻育人的倾向。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要坚持能力为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多的体验空间和更广的实践空间,着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三是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对学生实行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性、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省今年已开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点工作,今后将实行高考自主命题,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推动素质教育顺利开展。
第三,大力加强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要坚持人才强教理念,进一步完善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化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了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薄弱的问题,我省连续5年实施了特岗教师计划,为50多个边远贫困县近2000所农村学校补充了2.6万余名特岗教师,对加强我省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绝大部分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仍然留任在农村教师岗位上。下一步,要继续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关心特岗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三是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和住房优惠政策,依法保证教师工资平均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的教师,要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农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四是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
第四,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要解放思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到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都应该鼓励探索、鼓励试验、鼓励创新,充分激发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改进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创新学校领导干部和人才选拔机制,让讲政治、懂教育、会管理的人办学校。二是要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正确处理好强化政府职能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对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样化格局。要深入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依法落实民办教育平等的法律地位,完善扶持措施。三是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四是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坚持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围绕我省实际需要,积极引进国外、省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省教育发展水平。支持和 鼓励省内外合作办学和建设中外友好交流学校。继续办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积极参与国际性、区域性教育合作。
第五,大力整合各方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全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落实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教育是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做到“三个优先”,就是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二是要在教育改革发展上倾注更多精力。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不断提高领导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每年都要安排专门的时间研究教育工作,扎扎实实为教育改革发展办实事、办好事,做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省里将把教育改革发展列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主要指标之一。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立足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要加大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教育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发展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投入作为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无论财政怎么困难,都要切实保障教育支出。在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支持的同时,各级政府要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 长,确保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与此同时,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非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费用的投入机制。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强化监督约束,确保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四是要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大力宣传接受教育是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切实消除“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使所有家长都能自觉地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使全社会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同志们,在我省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光荣的使命,也是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组织实施我省《教育规划纲要》为新的起点,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4
第五篇:学习赵克志书记教师节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赵克志书记9月21日 在遵义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
新寨农业中学:严磊
2014年9月21日,在遵义调研座谈会上,赵克志书记说,在9月9日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为我省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情真意切,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赵克志书记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要迅速传达学习、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举全省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
赵克志书记讲话中强调,解决教育问题,则需要用两个十年时间。特别在第二个10年中,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十二五”规划的几个主要指标都可以超额完成,只 要“十三五”再加一把力,就可以基本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着力发展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教育,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高质量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一,把教育作为改变贵州、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来发展教育,把教育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作为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根据产业发展、市场和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加快培养产业振兴和社会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考核标准,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真正形成不重视教育就是失职、发展不好教育就是渎职的评价体系。
第二,努力缩小与全国教育发展差距,用两个十年时间基本解决贵州教育问题。要抢抓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有为的要求,在“十三五”规划中既全面体现我省教育中长期规划,又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各类指标,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均衡普惠,通过调整优化、突出特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教育转型跨越。
第三,坚持在均衡发展上下功夫,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以改善农 村教育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全省教育发展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需求。要建全省级奖助学金体系,确保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四,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广大教师要涵养为师之德,力行笃学之风,常存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让人生在奉献教育事业中更加绚丽多彩。
第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赵克志书记说,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紧扣促进教育公平这个目标,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改革,研究制定生均拨款标准,完善各级财政对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核心,抓住国家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机遇,逐步完善招生考试制度。要抓住理顺教育管理体制这个关键,深化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改革,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赵克志书记的讲话情真意切,从贵州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切的讲了五个着力点。作为贵州人,作为一名人民 教师,为振兴贵州教育,我要以总书记的在教师节的讲话精神为宗旨,以赵克志书记的讲话指导,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用满腔的赤诚之心培育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崇高的师德塑造学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农村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