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狠抓关键 合力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创建
狠抓关键 合力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创建
领导、同志们:
今天党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暨“进村入户”工程动员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兆顺村党总支就“加快小康村建设步伐,扎实开展“进村入户”活动作个简要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狠抓关键 合力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创建。
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区镇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开展“进村入户”工程是为了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广大群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知晓率、认可度。刚才听了 动员报告,作为推进这项宏伟目标和受益最多的基层农村,我们兆顺村既感压力大,更信心满怀,我们将以今天的大会为强劲动力,动员全村广大干群迅速行动起来,紧紧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要求,认真落实抓推进,突出创建惠民,确保创建达标。
一 广泛宣传发动,造浓氛围,推进创建。今天会后我们将召开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会议,迅速将今天的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和贯彻,同时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大张旗鼓开展宣传,以组召开各户家长会,宣传创建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指标要求,活动内容。特别是进村入户“听呼声、办实事、搞宣讲”的目的意义,增强广大村民对创建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度、感知度,造浓创建工作氛围,使广大村民积极投入、主动参与推进创建工作快落实、达成效。二 强化工作措施,紧盯目标抓创建。我们村是一个由原水产村渔民和兆顺村农民合并的村,村民的居住及人员情况皆比较复杂,“进村入户”工作面广,难度大。我们将严格按照“家家到”的部置要求,组织村组干部,抽调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组成强有力的班子,集中精力、深入到户,认真“听呼声”、积极“办实事”、精心“搞宣讲”。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认真统计归纳,村组能解决的问题定时间、定要求、快落实,不能解决的请示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帮助解决。确保群众的呼声有回音,承诺的实事有结果。赢得广大村民的支持和认可。
三 坚持富民强村,合力推进小康创建。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它既是造福于民、惠及百姓的现实要求,也是检验我们村级班子的发展本领,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切入点在村,促进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社会稳定关键在村,就我村而言对照小康社会创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田水系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二是村庄环境赃、乱、差,河道污染、河水不洁、河岸杂草丛生,不少农户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淡薄;三是村庄沿河而建农户分散,存在“富建设、空规划、有建设、无规划、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我们将乘“创建小康社会”开展“进村入户”工程这项活动的东风,争取政策和上级各级领导支持,动员全村广大干部群众全员参与,切实解决上述存在问题,举全村之力,集全民之智,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围绕创建要求,全力以赴抓推进,一着不让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小康建设“进村入户”工程任务。
领导、同志们。小康建设“进村入户”时不待我,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是全镇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将乘今天会议的东风,大张旗鼓宣传,迅速形成全村人人参与、个个有责的浓烈氛围,以激情干事业的豪情抓落实,以千挫不回头的锐气抓推进,认认真真推进“进村入户”工程,实实在在落实创建惠民举措。为建设幸福步凤作出更大贡献。
2011.12.15
第二篇: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全府办发〔2011〕15号
全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
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属、驻县有关单位(公司),茅山林场: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印发
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四日
全南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
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省关于广播电视“村村通”精神和《赣州市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作实施意见》赣市府办字[2010]132号文件精神,为解决农村群众收听收看本地广播电视节目难问题,加快构建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减灾预警应急广播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信息需求,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科技兴农措施宣传到千家万户,决定在全县全面实施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有效覆盖,为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服务“三农”、及时发布公共突发事件,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送舆论引导平台,为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
2011年12月底完成县广播电台和全县9个乡(镇)及86个行政村的广播“村村响”
工程建设。
(二)有线电视联网“村村通”工程
在目前已联网53个行政村的基础上,2011年完成15个行政村的联网,到2011年底使全县8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有线电视联网。
三、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一)功能作用
1.县本级广播无线覆盖。通过改造提高县本级广播覆盖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采用调频收音机收听调频广播的需求。
2.减灾预警应急广播。以安装无线调频广播为技术支撑,利用多模双频智能可寻址无线调频广播技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控联播的广播系统,实现一个系统,一套设备两个功能。平时,播出市、县、乡(镇)的调频广播节目。公共突发事件中,作为减灾预警应急广播,实现县、乡(镇)、村对点应急广播,成为预警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抢险救援空中指挥平台。
(二)建设模式
县城设立县广播中心机房(县广播电台),广播节目信号通过县广电网络公司有线电视传输光纤传送至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广电光缆网络未到的乡镇由电信系统的光缆网络负责传送。各乡(镇)政府设立发射机房(乡镇广播站),节目信号通过智能可寻址无线调频发射传输到各行政村。各行政村通过寻址调频功放接收乡镇广播信号,安装4-8只高音喇叭,保证声音基本覆盖全村,村级不自办广播节目,但应急时可插播广播。
(三)资金筹措
1.全县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总投资:约88.39万元。需规划建设县广播中心、9个乡(镇)广播站和86个行政村的广播终端及县城街道广播终端。其中县广播中心(县广播电台)需资金15.6万元;每个乡(镇)广播站需资金3.628万元,9个乡(镇)计32.652万元;每个行政村终端需资金0.297万元,86个行政村计25.524万元。每年设备维护管理费用需5万元。
2.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式:全县9个乡(镇)每个自筹10000元,其余由县财政解决;设备维护管理费和光纤租用维护费每年由县财政列入预算。
3.广播“村村响”工程所需设备实行政府采购。各乡(镇)自筹资金统一划入县政府采购办。
(四)广播节目设置及播出时间
广播栏目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开设,具体开设“时政要闻、农情要事、致富标兵、新村新风、农技服务、市场信息、工作吹风”等栏目,依据农情情况可增设栏目。每天重点播出时间为三个时段:早上六点半至七点半转播中央省市台新闻节目,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一点转播全南新闻及播放自办节目,晚上六点至七点播放农技知识、乡镇自办节目和天气预报,其它时段转播省、市台节目。
(五)维护管理
为便于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完成后节目采编制作和日常维护管理,县广播电台的工作由县广播电视台承担,工作人员在县广播电视台调剂解决。乡(镇)广播由所在乡(镇)广播站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乡镇广播站应设站长1名、采编员1名、播音员1名、机线员1名,人员在本乡(镇)事业编制中调剂解决。县广播电台和各乡镇广播站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管理规范、播出安全、内容科学、播出定时。建成后各乡镇广播站和各行政村的广播终端维护及以后的设备更新由各乡镇负责。县文广局保证在技术方面给予各乡镇指导与培训。
四、有线电视联网“村村通”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一)有线电视联网村村通工程由县广电网络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在广电光缆网未联通的乡(镇)村,租用电信系统的光缆网络传送节目。
(二)要认真贯彻执行广电行业管理相关规定,做到有网没有锅、网到要拆锅、有锅要注册。文广、公安、工商等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有线电视网络范围内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打击力度,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有线电视正常运行。
五、组织领导和广播喇叭“村村响”工作时间安排
(一)成立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全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纳入民生工程考核指标和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黄圣勇任组长,县政府办主任叶韶华、县文广局局长陈辉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水勇、县委农工部副部长钟志勇、县文明办主任郭忠敏、县财政局局长钟志平、县发改委主任吕波、县编办主任王胜祥、各乡(镇)乡镇长、县广电网络公司总经理袁长生、县电信公司总经理刘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局,办公室主任由陈辉同志兼任。各乡(镇)乡镇长为各乡(镇)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第一责任人,各乡(镇)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工程的建设工作,并安排专门人员做好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协调工作。
(二)召开全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会议
召开全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在9个乡(镇)86个行政村实施广播“村村响”终端建设工作。
(三)举办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培训班
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全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培训班,具体由县文广局承办,参训人员为各乡(镇)分管领导、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广播站长)及有关业务人员。
(四)组织实施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由县文广局会同各乡(镇)制定具体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并对工程建设所需设备实行政府采购。同时,由县文广局会同有关乡(镇)抽调技术骨干,组织精干队伍,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进度组织实施,确保在2011年底前全县86个村的广播终端投入使用。
(五)验收考核
广播“村村响”工程在2011年12月底建设完成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规定的建设内容、资金使用、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相关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凡未按规定时间完成广播喇叭“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的乡(镇),一律取消其当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评先评优资格。(全南论坛)
第三篇:进村入户调查报告
补兔村村情民情调查报告
张二冬
自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百户”活动以来,我镇积极响应活动号召,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及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结合实际,迅速展开活动,成立活动工作组,安排工作组包村驻点。根据活动安排,3月初开始,驻村干部开始进村入户走访,为到户宣传了国家惠农、计划生育、土地整合等政策。近一个月来,我们驻村干部挂片领导及气象部门首先到村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等方式深入农户,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了解群众真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
补兔村位于马合镇西北5公里,西与脑冒海则村、北与郝家伙场村、男与西马合相邻。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全村5个村名小组,528户,1754口人,农村低保户30户,中共党员45名。耕地面积4442亩,总占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村级公路贯通脑冒海则,沙石路贯通各小组。人均居住面积22.5平方米,住房多属砖瓦平房和楼板房。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少数农户发展养殖业,其中养羊百头以上有2户。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群众生活水平中上等。
二、群众反映的情况:“三喜”、“三忧”
通过座谈、走访、调查,把群众反映的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归纳,可以用六字“三喜”、“三忧”来概括。
“三喜”:一喜国家坚持科学发展的方针、政策、惠农政策好,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通村公路硬化,为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家电下乡、农机农资补贴、粮食直补、农村低保和救助、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和资助等惠民政策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改水改厕,修改了农田水利设施,让群众用上了清洁能源;农村医保让群众就医方便、实惠。二组村民王虎虎成立起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给全村节省了劳动力,省下来的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发展第二产业。村书记周海军发展了活畜交易市场。屠宰场等。他通过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二喜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近几年来,不论是区里的干部,还是镇里的干部、村里的干部走访的次数多了,态度好了,为民办实事的作风实了,党群、干群关系很融洽,群众感到很满意。三喜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较好。农村社会风气淳朴,很少有赌博、抢劫、暴力纠纷等现象,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忧”一忧儿童教育状况不理想。全村仅仅一所幼儿园,给孩子上学带来不便,特别是现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令人堪忧,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缺少关爱,缺少成长指导,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误入歧途。二忧农业生产中没有资金支持,缺乏适用科学技术指导。想干点事,点子有,却没有钱,干不成;想致富不知道从何入手,怕技术要求高,畏首畏尾。一组村民高海清,在家搞起了生猪养殖,想规模标准化养殖投入几幢猪舍,却因资金不足,只能养上10来条母猪和70条商品猪。配套设施跟不上,目前他迫切需要
政府给予资金支持或希望银行给与资金信贷。三忧年老无生活保障,看病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出外打工或搬到城区了,村子成了空心村,老人缺少关爱,缺少保障,平日小毛病没问题,生大病就负担不起。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三需”、“三望”
在走访调查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很多,渴求解决的问题也很多,目前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需”、“三望”。
“三需”:一需解决村级公路维修问题,主要是缺乏资金
维修。二需解决信用社贷款难的问题,主要是老百姓遇特殊困难或生产自救时,信用社门难进,条件太苛刻。
。三需处理有损村容村貌的垃圾。现在农村,房子好了,水利设施建起来了,路通了,环境却没有很大改善,村口垃圾堆很不美观,影响环境。
“三望”:一望政府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让想多种田的有
田种、有活做,不让田地荒芜。二望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扶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让村里人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便利的生活。三望农村的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更丰富。多指导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织文化活动下乡等让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群众的精神需求。
四、今后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一支为农民谋利益、深得群众信任的干部队伍
1、建议镇委组织村干部和村里有经济头脑的能人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参观学习。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帮助村两委查找问题,完善领导班子建设、党员教育和村务公开和村物管理等各项制度。
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按照党章要求,帮助村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党员在脱贫致富中的带头作用,动员党员掌握致富技术,同时对贫困户进行帮带。
(二)、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1、努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争取合理调整地块实行蔬菜连片规模种植,筹建一个高标准、规范化的蔬菜大棚基地。
2、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和农业技术员传授种植技术。适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为村民讲授有关种植业、林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实施科技扶贫,提高现有劳动者的致富能力。争取给村里配备一台电脑并负责技术培训,为村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技、法律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在全村开展创建文明农户活动,举办科普知识展览,逐步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科技素质。
2、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认真排查热点难点问题,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3、争取资金,购置书籍,添置设施,将村部大楼改建为办公、娱乐、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公建项目,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五、入户调查的主要收获和感想
(一)主要收获
1、区委、政府发起的“千名”活动政策是英明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广大干部真正了解到群众的心声,找到了
村级工作及每个家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存在的困难,为今后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这次活动,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调解了一些家庭间、邻里间、村民与领导班子间的关系,为促进村级和谐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
(二)感想
1、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我们感受到:只要我们的党和政府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有感情的。
2、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对区直特别是长期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受教育的机会,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的中坚力量,有责任、有义务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
总之,通过入户调查,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倾听的不仅是群众的心声,更重要的是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到了农户家中,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扎实工作,向领导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补兔驻村调研
2012年3月15日
第四篇:进村入户工作方案
马井小学2018年春教师进村入户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打好红安县脱贫攻坚战,落实红安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年春资助政策宣传和各项学生资助资金发放工作的通知》及太平桥镇中心校的工作要求,切实完成资助对象信息准确,资助资金按时到账,教师进村入户政策宣传等相关工作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二、成立专班
组 长:柯红文
成 员:张菊珍 金红霞 刘红霞 张晓春
三、工作任务
1、核对,确认包保村,即马井村,毛岗村,平安栈村,张长冲村等4个村学前、小学、初中三类资助对象共计116人的信息;
2、进村入户:了解2018春资助资金是否到账;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填写学生资助告知单、教师帮扶手册;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四、明确责任
1、包村责任人:马井村--张菊珍,毛岗村--金红霞,平安栈村--刘红霞,张长冲村--张晓春
2、包保教师确保对本村资助对象入户,联系到位,不缺少一户,不漏掉一人。
3、确保时间节点完成三类资助对象工作任务
4、相关表册(另见),数据如下:
学前 小学 初中 小计
马井村 8 17 8 33 毛岗村 3 13 10 26 平安栈村 5 18 8 31 张长冲村 5 11 10 25 合 计 21 59 36 116人
五、实施步骤及完成时间节点
1、核对2018春新增资助对象数据信息 4月30前
2、填报四个村资助对象信息,5月3日--17日
3、核对资助对象持卡人、账号等相关信息 5月14日--20日
4、向上一级报送2018春四个村非寄宿生和寄宿生、乘坐校车对象信息 5月21日--23日
5、更新、完善资助对象相关信息 5月24--25日
6、核对2018春资助资金发放对象相关信息 5月26--29日
7、包保教师和“一对一”帮扶教师进村入户 5月30-6月3日
8、工作小结及整理相关资料报中心校和学校备存。
马井小学
2018年4月23日
第五篇:进村入户
“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宣讲材料
一.关于“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
1、指导思想:开展“千名干部进千村入千户”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构建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2、主要任务: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这项活动总体要求,要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工作组覆盖每个行政村、工作队员足迹覆盖每个农户;突出“四个在一线”: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做到“五个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使党员干部下基层成为农村政策的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队。
(1)宣传政策。采取召开村民大会、举行形势政策报告会、走访农户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重点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省委一号、二号文件精神,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等,促进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
(2)走访民情。深入农户,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重点了解农村政策落实、农村民生改善情况,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等,为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和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社情民意调查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与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代表座谈)、走访调查(全面走访和调查农户)、典型调查(有重点的调查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村能人、外出务工及返乡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农村特困户、上访户等各种类型的群体和各类农村问题)、问卷调查(每个工作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不少于50个农户)等方式进行。
在民情调查中,每个下派干部都要记民情日志,活动结束后写出一篇民情调查体会报告。市直单位每个工作组都要完成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综合调研报告(5000字左右),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有条件的可以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工作撰写若干篇专题调研报告。对县市区(屈家岭管理区)工作组采取属地管理的办法,以县为单位,写出一份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充分运用好社情民意调查成果,民意调查结束后,组织专家对调查中提出的共性问题、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提交有关部门拿出改进工作、改善民生的办法和意见。在民意调查基础上,整理各级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提供依据。
(3)兴办实事。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农民群众多办解民忧、谋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重点促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帮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整治以及农民群众安全饮水、就医、上学、务工等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基层、送到农户,重点对基层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和扶贫济困。派出单位和党员干部要实行“一帮一”或“多帮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信息、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各县市区都要以乡镇(街办、办事处)为单位,开展有声势、有效果的“几送”活动。帮助查找和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协助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促进发展。帮助制定、完善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春耕备耕,促进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增收致富,帮助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总结和推广农村能人致富门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种养殖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关于惠农政策
1.2011年粮食最低收购价,2011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7元。
2.农作物良种补贴,早稻10元/亩、中稻15元/亩、晚稻15元/亩、小麦10元/亩、玉米10元/亩、棉花15元/亩、油菜10元/亩、花生10元/亩、花生良繁基地10元/亩、马铃薯原种100元/亩。3.粮食直补,从省级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专项资金,按耕地面积和粮食面积等指标测算到各县市,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到农户。4.农资综合补贴,从2007年开始,国家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每年从中央财政列支农资综合补贴专款。2010年补贴我省27.42亿元,直接补贴到农户,由财政厅操作。
5.农民负担,(1)按照鄂办发[2002]27号文件规定,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2)按照鄂政办发[2005]97号文件规定,每个劳力每年承担10个工为上限,农民愿意出资的,折资标准为每个标准工日5元至8元。(3)按照鄂办发[2002]35号文件规定,县乡两级易涝地区排涝水费每年每亩不得超过11元,村组排涝水费每年每亩不得超过5元。目前我省11县(市、区)县乡排涝水费已经取消,分别是松滋市、石首市、公安县、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洪湖市、监利县、仙桃市、潜江市、沙洋县。
6.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用电,(1)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2)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3)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管理和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设施、饲料储藏用房、硬化道路等附属设施,按照农用地管理,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4)畜禽养殖场、规模养殖小区用电统一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7.农机具购置补贴,实行定额补贴,中央财政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农机具价格的30%。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由“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公布。
8.油价补贴,油价补贴的对象是拥有机动渔船的渔民。当国家确定的成品油出厂价汽油高于4400元∕吨,柴油高于3870元∕吨时,启动油价补贴机制。可向县级渔业主管部门申请补贴,由县级渔业主管部门核算后拨付。
9.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按实施退耕还林面积进行补助:粮食210元/亩,现金20元/亩,种苗50元/亩;完善退耕还林政策125元/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5元/亩,荒山造林200元/亩。实行“谁耕退、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政策,直补到退耕户。
10.户用沼气池,新建8-10立方米农村户用沼气池,中部地区每户1200元,享受西部政策地区每个1500元,省级每户配套300元。11.高致病性生猪蓝耳病等扑杀补贴,每头扑杀生猪核定价格600元,由中央财政承担300元,省级财政承担90元,县市级财政承担90元,养殖户(场)负担120元。市、县政府在组织扑杀时,按照每头480元的补偿政策给予先期垫付,然后再按程序申报,确保养殖户(场)利益。
1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扑杀补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扑杀补贴标准及分担比例:鸡、鸭、鹅等禽类按10元/只的标准予以补偿,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担负5元。
13.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2011年补助标准: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将分别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以上,对100人以下的农村教学点按100人的规模补助公用经费。补助免费教科书资金标准小学年生均90元、初中年生均180元。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
1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16周岁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年满60周岁,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15.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年满60周岁后,每年各发放720元奖励扶助金。
16.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夫妻,女方满49岁后,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的扶助金;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夫妻,女方年满49岁后,每人每月给予80元的扶助金。
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9年,中央和地方对参合农民补助标准不低于80元/人,2010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150元/人,并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
18.新农合即时结报,在全省、市(州)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方便参合农村居民医药费用报销。
官垱镇驻花园社区工作组
2011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