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贤解读16字“新疆精神”内涵

时间:2019-05-12 01:0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春贤解读16字“新疆精神”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春贤解读16字“新疆精神”内涵》。

第一篇:张春贤解读16字“新疆精神”内涵

张春贤解读16字“新疆精神”内涵

10月26日下午,参加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各代表团分组讨论党代会报告。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参加昌吉州代表团的讨论,对报告中提出的“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16字“新疆精神”一一解读。

爱国爱疆。张春贤说,“爱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阐释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在核心价值体系中,主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新疆是边疆地区,“爱国爱疆”首先是热爱国家,然后是热爱新疆和边疆。“这个新疆精神的第一条是站得很高的,贯彻中央‘国之魂’的价值观。”

团结奉献。张春贤说,“团结”,是在全疆征求意见时听到的最集中的反映,“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就有的新疆精神”。新中国建立以来,新疆鲜明的特点就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新疆追求团结,团结是新疆的生命线,哪个时期做得好,哪个时期就发展。而说到“奉献”,“我已经把新疆的所有县(市)都看完了,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各级基层干部,他们都有吃苦奉献精神,都能顾全大局”。

勤劳互助。张春贤说,邻里之间、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学习,“勤劳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特征,也是全世界共同的稳定基础”。

开放进取。“新疆不开放不行,不创新不行。”张春贤说,进取标志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时代精神和世界文明的结合。

张春贤说,这次的党代会报告始终贯彻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新疆的战略选择。一年多来,昌吉州积极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部署,在“三化”中走出了新路子、迈出新步伐。希望昌吉州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中,在“三化”进程中,进一步弘扬好“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倡导新疆效率,提升新疆能力,树立新疆形象。昌吉州要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树立思路,发挥主体作用,努力实现“三个率先”。

新疆精神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新疆精神是这样阐述的:要大力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新疆精神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反映,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新疆精神源自于对中华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源自于新疆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源自于新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新疆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把新疆精神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使之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动力。

诠释新时期的新疆精神

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是新疆精神的较早研究者之一,今年我区开展新疆精神大讨论后,他积极建言献策,对新疆精神提炼过程有着详细的了解,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具体了解新疆精神,在此,戢广南认为,新疆精神中的“爱疆”,应该特别讲一讲。

“新疆地大物博,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新疆人民开发新疆、建设新疆,适应并喜爱这块辽阔大地。不仅是新疆人,来疆工作的援疆干部、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普遍对新疆有着特别的好感,有着‘新疆情结’。于是就有了‘我走过许多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这样的歌词。这是大家的心声,也体现了新疆人的自豪感和建设好这里的信心。在爱国、爱疆的旗帜下,把不同人的心凝聚起来,也是凝聚新疆人民的一种旗帜,具有感召力量。”戢广南说。

党代表们认为,爱疆,不仅是要爱新疆,更是爱边疆,这更是一种超越地域界限的大爱,是爱国主义的更高境界。

戢广南进一步解读说,团结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稳定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新疆稳定,就要增强各族人民大团结。团结才能和谐,团结就有力量。不团结,关系紧张,内耗不止,就会妨害事业,就容易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就会危及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历史已一再证明,这是新疆各民族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解放以来,我区把民族团结作为关系全局的重要大事来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

而新加入的“奉献”一词,也始终贯穿在开发建设新疆的过程中。“奉献精神在我区有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又一批干部、大学生、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复转军人等支边人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一心一意改变边疆贫穷落后面貌、为各族人民办好事的信念,离开家乡和父老乡亲,离开比较优越的环境,从祖国各地奔赴边疆。他们热爱边疆、扎根边疆,与各族人民一道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为开发建设我区奉献了青春和生命。‘献了青春献子孙’是许多支边人员的生动写照。”戢广南说。

让新疆精神弥漫在生活中

“对于新疆精神,我们要倡导、弘扬、发扬光大已经有的,培育新疆没有的。让新疆精神成为弥漫在我们生活中的空气,外地人到新疆处处都能感受到这种精神。”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认为。

“新疆精神在简洁、凝练、生动的表述中,深刻反映现代文化的精神实质,应该成为‘新疆标签’。”自治区党代表、自治区党校副校长牟振江说。

戢广南认为,倡导新疆精神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我区各项实际工作的有效结合点,支撑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奋发图强;在目前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亟需用新疆精神凝聚人心,构建起各族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亟需用与时俱进的新疆精神引领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运用创新力创造力,实现两大历史任务。

倡导、弘扬新疆精神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全社会努力。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一般性的学习讨论中,要把相对抽象的精神落实到生活中、具体行动中去,要生动地诠释他,比如,年年评选新疆精神典型人物,要有载体,大家学有榜样,要通过动漫、图书等具体形式,传播到每一个群众的心里。

同时,16个字的新疆精神中,不是所有精神我们都是完全具有的。如勤劳,新疆人是有勤劳精神,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也有部分人有小富即安、等靠要、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思想。对于这些人,是需要培育勤劳的精神的,要深刻领会张春贤同志强调的“两个努力”(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会改变)的哲学理念,苦干苦熬,艰苦奋斗,改变面貌,勇创奇迹。

当前,尤其要大力破除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怕担风险的旧观念,树立抢抓机遇、敢想敢干、敢于担当的新精神;大力破除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甘于人后的旧观念,树立争先进位、雷厉风行、敢为人先的新精神。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弘扬新疆精神活动,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工作状态不佳、惰性较重的问题,缺乏激情、安于平庸、不思进取、工作不扎实的问题等等。

新疆精神为什么从12字变为16字

一个地方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区域精神,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全疆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介绍说,新疆精神是新疆人民所创造,主要体现在区域先进成员事迹上,并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能够调动各族人民积极性的先进思想意识,它体现新疆人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新疆精神,是新疆人守望的坐标和新疆对外形象的写照。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新疆优秀传统的总结概括;二是时代精神的要求;三是新疆人民的精神愿望。

实际上,总结、提出新疆精神是我区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大讨论的基础上,自治区党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吸收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积极建言献策,在这次党代会上最终将新疆精神表述为“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16个字,在原有“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12字基础上做了充实完善和调整。

“以伟大精神创造辉煌业绩,同时不断丰富、升华伟大的精神,这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新疆精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这16个字的新疆精神是新时期的新疆精神,以后随着发展进步,还可能有新的内涵。”戢广南说。

党代表、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韩子勇也认为,“对新疆精神内涵描述的变化,也是变化、变革、创新的生动体现。新疆精神从发轫到实践再到如今的高度概括,其过程,就是一个集民心民智、形成共识、凝聚人心的过程。”

戢广南说,新疆精神新加上去了“爱疆”、“团结”。“爱疆”,这是很有新疆特色的一个内容,既有新意,又非常符合新疆实际,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如果没有爱疆,就少了新疆特有的内容,爱疆反映了我区各族人民热爱新疆、扎根边疆的情感和行为。

“团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新疆鲜明的特点就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新疆追求团结,团结是新疆的生命线,哪个时期团结做得好,哪个时期就发展。而用“奉献”精神替代感恩,是因为感恩之后必然是奉献,而且奉献精神确实反映了新疆优秀传统,也是当前新疆长期需要的时代要求。

“现在的16个字更加完整、准确地表达了新疆精神的丰富内涵。”戢广南说。(据天山网)

第二篇:阳光少年十六字精神及内涵解读

阳光少年十六字精神及内涵解读

苏州高新区白马涧小学 晏建华

十六字精神:

谦恭有礼

纳己悦人

唯真唯善

向上向美

内涵解读: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是需要阳光的,同样他们也应该用自己的健康形象去感染他人,让世界充满阳光。

1、“阳光”的内涵解读。

阳光是暖暖的,适宜的温度能驱散生理和心理的寒冷;阳光是亮亮的,给我们友谊和希望,是黑暗中的灯塔;阳光是无私的,只付出,不奢求回报;阳光是公平公正的,沐浴一切,不分贵贱。

阳光少年应形成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仅拥有精良的学业,灵敏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开阔的视野,更拥有良好的教养,高雅的情操,健康的体魄,美丽的心灵!

2、阳光少年精神的解读。

什么样的孩子能够拥有阳光人生?阳光少年应具备如下精神气质:

谦恭有礼 纳己悦人

待人谦虚,彬彬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一种优秀的品质。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有点自私化倾向,他们应该首先真正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优缺点,做到真正接纳自己。只有真正接纳自己,才会从心里接纳他人,愉悦的接受他人,与人愉快相处。阳光少年应保持微笑,微笑是阳光儿童最美的表情,也是阳光儿童开在别人心中最美的花。让微笑成为谦恭有礼,纳己悦人品质的外在标记。

唯真唯善 向上向美

求真、求善、向上、向美,是阳光少年的追求。真善美是阳光少年最可贵的品质。说真话,做善举,学习生活积极进取,使得自己更方面趋于完美,这是阳光少年的努力方向。阳光少年应该是好学善思的,是勤奋刻苦的,他们能够专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感受着学习的乐趣,不断地得到艺术的滋养,大众场合有露一手的自豪感。阳光少年还要有强健的体魄,阳光少年的心里更应充满阳光,他们的内心种植的是快乐的种子,乐观的种子,坚强的种子,因为有了这些种子,他们的人生才能充盈着欢笑和希望,而他们的阳光人生更可以感染他人,传递正能量!

第三篇:解读新疆精神

解读:新疆人的精神——爱国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川土地和传统文化的眷恋,对国家的荣辱兴衰和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作为祖国一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从一定视角看,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一定政权独立行使主权的范围。但这只是国家的外部直观形态,并不是国家共同体的本质。真正的国家共同体,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形成的“凝聚力”,可以称之为“爱国文化”。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之所以延续了5000年以上没有中断过,中国之所以成为聚集起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原因是综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爱国文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既体现在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中,也体现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国意识”中。例如:公元1865年,浩罕军官阿古柏在英国的怂恿下,率军侵入新疆南部。当地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仅和田一地就有5万多人在反抗中被阿古柏军所杀。据维吾尔文献《伊米德史》记载,当时南疆的人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着汉人就要回来的消息,互相宽慰。书中还记录了伽师两个正在种地的农民风趣的问答。一个问:“老兄,你在种什么?”另一个回答说:“我在种汉人。”春种秋收,百姓们都盼望着在秋收的季节有大批汉人来到,与他们并肩战斗,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国土。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强烈表现。

在近代,列强入侵和民族危亡刺激新疆大地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新疆各地成立了各种类型的抗日救亡组织和团体,举行各种抗日募捐和宣传活动,以支援抗日战争。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族民众踊跃捐款捐物,出现了很多感人肺腑的场面。当时迪化裕丰隆商号拍卖三天货物,货款全部捐作抗日经费。温宿县妇女阿提克汗,将丈夫生前遗留下来的27个元宝全部捐出。不少劳动者更是将自己微薄生活费中节省出来的钱捐出来。一位泥瓦匠在给募捐机构的信中这样写道:“爱国有心,捐款无力,仅将今天给人下苦力所得省票3500两,捐3000两,留500两买两个馕充饥。”温宿县西大庄维吾尔族农民巴海巴临终前嘱咐儿子沙海将其准备赴土耳其朝觐的2500银元,一半捐助前线抗日将士,一半留作家用。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农民艾沙,因家贫无力捐助,便将自己18岁的儿子玉素甫送往抗日前线,并称“倘不忠实抗战,宁可不见子面”。据统计,仅从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新疆各族人民共捐款合计322万余元。1939年8月,新疆各族民众利用捐款152万余元(法币)购买了10架战斗机送往前线,命名“新疆号”,这些飞机参加了武汉保卫战。与此同时,又有10万封由新疆各族人民用各种文字写成的慰问信翻过千山万水送到抗日前线,新疆各族民众对抗日前线将士的支持所体现出来的对于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决心和勇气。这表明,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传统是很浓厚的。新疆是中国内陆边境线最长的省区,“爱国护边”是新疆人民爱国主义特殊重要的内容。边境地区的护边任务固然靠边防战士,但更多还靠边民。例如,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楞村哈萨克族的斯拉木和马合沙提哈父子,他们不是兵,也没穿军装,却与共和国的边防军人一样,用满腔的赤诚,忠诚履行了30多年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30多年来,他们与风雪做伴,与烈日同行,与孤独为伍,策马扬鞭在边境线上,走过30多万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5倍还要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斯拉木在村里墙上写了一条护边标语:“我家住在界河边,祖**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反映了这个边境村民以守边护边为己任的真实心情。马合沙提哈在日记上这样写道:“我要像父亲一样把边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装进心里。”这实际上是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情怀。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

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了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正女口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在他的诗中所写道的:“任何时候祖国都无比神圣庄严,植根祖国才能实现抱负和理想。先哲圣贤早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没有祖国的人憔悴枯槁、抑郁彷徨”’。他以维吾尔族诗歌特有的语言诉说:“失去母亲的孤儿是多么不幸和悲惨,远离祖国的人好似迷途羔羊般长叹。”要正确认认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真正懂得任何一个人都必须生存于一个具体的国家里,依附于一定的国家形态,有了这个实体,个人的幸福才能得到保障,任何时候、任何个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这是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是法律概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是法律关系。民族是社会历史文化概念,人们与所属民族之间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心理关系。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反映在人的意识上,就是国家意识高于民族意识,在对各种身份认同中,国家公民身份认同高于其他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努力促进国家的强盛,从而实现民族的发展。

丰富的现实内涵在今天,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繁荣边疆、巩固边防,建立牢固的西北屏障,是最现实、最生动的爱国主义。中央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19个省市大力帮助新疆,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作为做好新疆工作的主体和中央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将国家的支持同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真正把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把加快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变成实实在在的美好现实,真正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目标,也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体现。必须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统一起来,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疆的伟大实践中,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最本质的时代要求。爱祖国,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户党的历史上矗立着一座座爱国王义的丰碑。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热爱祖国,必须讲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最大的爱国主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新疆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保卫、建设着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共同缔造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你”、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我们要发扬这种可贵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

进入新阶段新时期,按照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提升“新疆能力”,创造“新疆速度”“新疆效率”,推进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社会和谐,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也是新疆精神永恒的魂魄所在。

我们讲“四个认同”,首先是对祖国的认同。我们讲“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有个前提是共同的祖国,精神实质是爱国。“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这几个字的核心是爱国,其中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爱国意识深植于各民族成员心中,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安全就坚如磐石,跨越式发展也必定实现。

解读:新疆人的精神——感恩

感恩知报的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诗经》里就有“投桃报李”之说,古语还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名言。

感恩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现。感恩滋生了传统社会浓郁的亲情、友情和乡情。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能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感恩精神有密切的关系。

感恩是一种情感。它集中反映了一种反哺之情和回报之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你才会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伟大祖国关系的正确认识。正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所说的,感恩是崇高的义务,我们反对功利主义的感恩,但是每个人必须怀有感恩的心态,珍惜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

感恩是一种回报。当今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我们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受惠者。作为受恩者,理应感恩。

感恩是对社会生活积极回应的方式。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就是笑对生活。

感恩是理性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感恩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并不是单向度的付出。感恩,让我们在施予的同时分享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

我们需要感恩祖国。历史清楚地昭示世人:新疆各族人民的命运从来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不可分割。国家发展强盛,新疆各族人民就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国家落后衰败,各族人民就会陷入颠沛流离的悲惨境地。是新中国把我们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封闭落后,带到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普天同乐的幸福家园。

我们需要感恩党。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位于祖国边疆的新疆更是成为侵略者觊觎蚕食的对象。解放前,偌大的一个新疆,竟然不能生产一根铁钉,没有一公里铁路,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党把老百姓从地主巴依的终身农奴变成了新中国的平等公民,是党使老百姓过上了温饱富裕的生活,把新疆引入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发展快车道。

我们需要感恩全国人民。“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许多在新疆生活的双鬓斑白的老人,听到这个口号依然会激动不已。建国之初,为了支援新疆的建设,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响亮的号召,无数风华正茂的青年告别家乡,来到新疆,他们修通了公路,开挖了沟渠,建起了工厂,于是,戈壁荒原上,崛起了一座座年轻的城市;大漠瀚海中,翻卷出一片片金色麦浪。在新一轮援疆大潮中,“新疆效率”时时处处得以体现。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一结束,国家机关、各部委及19个援疆省市热情高涨,一批批高规格的考察、调研团纷至沓来,试点、示范项目纷纷上马,行动之迅速,态度之务实,投入之倾情,前所未有。从各援助省市规划来看,至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10年内兄弟省市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至少超过千亿。与此同时,中央还将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投入,且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的规模。

新疆各民族需要相互感恩。我们今天各民族享受的本民族的丰富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之中大量蕴含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关系,是新疆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中相互吸收彼此优秀部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十分注重吸收中原的儒家思想,他在序言中说,“此书极为尊贵,它以秦地哲士的箴言和马秦学者的诗篇装饰而成。”这里的“秦”指北部中国,“马秦”指南部中国。

感恩需要知恩,知恩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可以使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的概念具体化,成为可感知、可操作的东西。越是深刻学习认识到其他人和自然的帮助对我们的珍贵,对感恩对象的理解就越具体、越生动、越深刻,对其他人和自然的爱就越具体、越生动、越深刻。有情感专家实验证明: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感恩思维,一般能将人的“幸福定位点”提高25%。由此观之,感恩更需要学习。

感恩需要叙说。历史是由一个个生动鲜活故事构成的,当故事广为流传时,故事所包含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就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感恩文化的传播需要我们以故事为载体进行传播,弘扬感恩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叙说自己的感恩故事。故事越是具体、生动,我们的感恩文化才会被越全面地展示。

感恩需要教育。持久健康的感恩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阐述感恩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开展感恩教育、建设感恩文化、培植感恩沃土、催发感恩激情、深化感恩行动。需要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舆论媒体营造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

感恩需要行动。感恩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只有践行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到心灵与心灵的真诚,才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才会充满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当感恩之心弥漫我们的心灵、弥漫我们的社会,相互感染、相互传导、相互激荡,汇成精神的巨大暖流时,我们的心灵会更加阳光、社会会更加和美、民族会更加和睦、生活会更加幸福。

解读:新疆人的精神——勤劳

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

勤劳是道德之本。以往的哲学家常把道德的本源归之于人性,其实抽象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原始的人性毋宁说更近似动物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道德的根源仍然来自实践,勤劳实为道德之本,唯勤劳者最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常思耕夫之苦;一丝一缕,恒念织女维艰。”道德观念难道不是由此而生?因此,“勤劳”总是与“勤俭”相连。古语云:俭以养廉,廉则清正,清正无私,乃有大勇大仁。因勤劳而爱惜劳动果实,由此扩展,则爱学习、爱科学、爱艺术、爱人民、爱乡土、爱祖国、爱和平、爱大自然、爱大好河山和一切优美的事物和行为。勤劳与强取豪夺是对立的,以强取豪夺为能则必然以勤劳为愚。反之,以勤劳为生、崇尚勤劳者也必然憎恶强取豪夺。由此而反对欺诈奸诡,反对骄奢淫逸,反对损人利己,反对损公肥私,反对贪污腐化。因此,勤劳精神中往往蕴含着反剥削、反压迫等革命精神的因素。

温州人的“四千”精神,即: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经过千辛万苦,“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其基础是勤劳。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精明、最勤劳、最坚忍。他们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例仅为0.3%,但却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获得了17%的诺贝尔奖,赚取了世界上30%以上的财富。他们是谁?他们就是犹太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格林斯潘、巴菲特,红色资本家哈默„„这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都是犹太人的杰出代表。他们成功的奥秘在哪儿?

发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当农一师推行机械化采棉的时候,从以色列引进了大型机械化采棉机,同时以色列的犹太机械师也来到当地进行示范指导,他们每天从清晨6点钟工作到晚上11点钟,每天工作时间达17个小时以上,并且效率是当地职工的3倍。他们的信仰是“劳动自身必须被当成绝对的目的,当成一项天职去执行。”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曾经崛起过的国家,其国民品格中都突出地含有“勤劳、储蓄、学习、协作、创新”这五种人格品质的几种。

中华民族以其勤劳精神创造了足以夸耀于世界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直到唐宋时代一直居于世界各民族的前列。然而,明清以后却长期停滞,至鸦片战争前已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难道说,明清以后中国人民就不勤劳了吗?

十五、十六世纪是全世界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的转折时期,西欧各国逐步形成民族国家取代了分裂割据的封建领主制,随着基督教的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近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勤劳、学习、协作、创新等成为这些国家公民新的品格特质。也正是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却恶性发展,压制反映民间工商业发展要求的进步思想,压制科学技术和勤劳精神的发展。这种专制统治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勤劳精神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及时融入学习、创新、协作等现代民族所应具备的品格。

如今新疆已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除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和19个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外,我们更主要还是需要充分发挥我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这样一种时代新风,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完成历史任务。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有的人一生充实地度过,收获累累硕果;有的人只是平庸地存活于世,一生无所作为。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如此。

效率就是命运。慢人一步,最后就会慢人一百步。办事效率低在很多部门都能感受到,制度的不完善是原因之一,但更多是人为的因素。要改变,首先要从人的理念入手。任何人都有提高效率的潜力,有意识地去做,就会真正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新疆速度、新疆效率、新疆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真正的勤劳是既劳力又劳心,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结合,知识和才能是把劳动转变为财富的转换器。李嘉诚先生曾深有体会地说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都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

勤劳是一种人格资本,是一种主体生产力,这种生产力能产生和放大其他的生产力,没有这种主体生产力,就没有一切生产力。焕发勤劳精神也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还能鼓励养成各种美德。

解读:新疆人的精神——互助

人们要实现未来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合力量,而联合力量的本质就是互助合作。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互助,是基于互敬、寻求互惠与同生共赢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更丰富的机会、财富,是更加美好的共同未来。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温州模式”其实就是互助合作、互利共生的典范。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付出,每个人都得到回报,可以说“共同奉献、共同幸福”。

互助就是互相帮助,现代文化中互助意味着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意味着团结合作、同生共赢。

互助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根基。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作出互助选择,是基于人生存的一个严峻事实:每一个生命个体,既没有钢牙利爪,又没有非凡的体力和速度,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事。于是当原始人从蒙昧状态中醒来,便从自然独居生活结成了更紧密的组织生活模式,“组织生活”基本含义就是互助原则。尽管今日的人类已不复为原始时代的人类,但是这一原则的根据今天依然是存在的,并且它将一直存在。因为人的现实力量相对于人的未来理想(欲望)而言,总是弱小的、力不从心的。人们要实现未来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合力量,而联合力量的本质就是互助合作。这时的互助已经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相互关爱、共同幸福的心态和精神。

比如,美国就是一个互助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比尔·盖茨为公益事业已捐助200多亿美元,他还承诺,自己财富中的90%以上将用于慈善公益事业;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约1/4的美国人当过志愿者,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的大约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一半,美国的志愿者组织达100万个,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包括志愿者在内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企业,共同构成了维持美国运转的三大支柱。美国的互助文化,既是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相对平衡稳定的有效支撑,又是联结、凝聚美国人意志和精神的重要纽带。从新疆来看,十九省市对口援疆,是互助;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广义上的互助;各民族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更是互助。

现代文化需要弘扬互助合作精神。现代文化中的互助是一种整合思想和智慧资源的态度和精神。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当我们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当我们交换之后就会有两个思想。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互助,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与同生共赢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更丰富的机会、财富,是更加美好的共同未来。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温州模式”其实就是互助合作、互利共生的典范。当面临发展机遇,单个人的资金、智慧难以获得机会时,多个人的资金、智慧的联合加入,其合力远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付出,每个人都得到回报,可以说“共同奉献、共同幸福”是温州精神的重要内容。现代西方国家的互助文化,形式上是富裕者通过帮助贫困者,客观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其结果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代西方国家的互助,其精神内核同样是“共同奉献、共同幸福”。相对而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互助,更多地是在血缘、亲缘之间进行的再分配,其调节社会的功能就小得多了。因此,现代文化中的互助,既非损人利己,也非损己利人,关键是要学会用“我们”而非“我”、“整体”而非“部分”的观念共谋发展。

时代列车已驶进21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这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与团体绩效双赢的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需要团体内每个部分团结协作,需要每个部分勤勉敬业、创新进取。正如张瑞敏在《海尔是海》中描写的那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正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浊浊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其实互助的重要性,在于团体力量的体现。每个人都要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是否有发展前景,看什么?理念、资金、科技含量、科技人员等都很重要,但都不是决定因素,关键还是企业是否有团队精神。衡量一个地区是否有发展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性因素是我们每一个人是否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生命力的新疆,正是具备了一种具有凝聚力的互助精神的新疆。

新疆人的精神——开放

开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种文明的气度。在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核里,开放意味着敞开心扉,意味着尊重、包容和理解,意味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智慧。

新疆的文化中,从来不缺少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新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内在品质是开放包容。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的四个文化体系(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希腊—罗马)汇流的地方,新疆地区各民族在保持游牧、狩猎文化优长之处的同时,还积极吸纳中原农耕文化因子和西亚地区的商业文化成分,从而构成了开放性的草原文化。“马绢互市”“茶马贸易”,特别是横穿整个古代新疆地区的“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种开放性、包容性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生动阐释。此外,新疆历史上形成的各民族间在血缘关系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在文化上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都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上新疆各民族的开放包容性。草原文化留下的开放型心态的丰富遗产,不但曾在历史的天空光辉耀眼,时至今日仍然显示出智慧之光。

开放体现在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上。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体现着民族特有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有自身的价值,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每一种文化都生长于一定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既构成了一定文化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构成了文化自身的局限性。只有认清传统文化的优长和短缺,才能自尊而不自傲、尊重而不迷信、谦虚而不自卑。还要认识到,热爱民族传统文化,捍卫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一些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当作宝贝去欣赏,并不加鉴别地一律全部继承下来;而是要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广泛吸纳营养、新陈代谢,使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断成长、充满活力。这才是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捍卫传统文化。

开放体现在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上。世界文化存在的样态是多元。如同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是必不可少的一样,文化多元对维护人类“生态平衡”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多元是进步的酵母,消灭了文化多元性,就堵塞了文明进步的道路,熄灭了文化繁荣的希望。新疆文化,包含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等多个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看到文化多元性,承认多元文化的事实,就不能只喜欢相同的东西、排斥不同的文化;就要防止把自己的文化视为最优秀的文化,防止把自己信奉的价值体系看作普遍适用的价值体系。

从历史上看,人类文化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不同文明的独立发展,更依赖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传递和融合。推进不同文化之间和谐相处,关键是要通过努力发掘不同文化中共有的东西,并通过相互交流去扩大这种共同的因素。应该看到,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彼此交往的增多,各种文化之间的先进经验会得到传播和模仿,于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会不断得到扩大和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交流会更加方便,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

现代文化的开放精神,集中体现在价值观的开放上。开放与思想解放是息息相通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集中地看,反映了价值观的变化。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应当说,这种价值观的开放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新疆看,实现新疆的现代化,就要弘扬现代文化的开放精神,在思想解放的广度和价值体系的深层变化上求突破。

在新疆,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文化。真正解决好对待宗教文化的价值观问题,解放思想才真正有所突破,现代文化才可能真正深入人心。

新疆人的精神——进取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精神——进取。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内涵,进取意味着奋发有为,意味着顽强拼搏,意味着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生活在古代新疆的各民族,长期处于“地涸泽碱卤,不生五谷”“木皮三寸,冰厚六尺”的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又常常相互争战。这种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新疆各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进取自强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内核和精华,至今仍然是新疆各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源泉。

进取体现在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目标、道路、模式的选择上。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历程,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文化适应过程。如同一个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人很容易迷失方向、丧失动力一样,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确定方向和目标,也会陷入盲目和停滞。想得到才能做得到,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如果只看到过去和眼前的辉煌或困境,没有对未来美好梦想的勾画,就难以找到当前行动的依据。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的背后都隐藏着梦想,如果没有人类对飞行的梦想,就不会有人顽强拼搏、百转千回地为“飞”而探索,也不会有今天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文化的重大创新背后同样有对未来的种种设想和规划,这些设想和规划激励着人们确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一往无前不畏艰难的毅力,引领着人们着手现在、付诸行动。新疆文化的未来走向和发展目标,同样需要我们共同谋划和描绘,自觉、合理的新疆未来文化选择一定能够鼓舞和凝聚更多的人为之而勇猛精进、不懈奋斗,促进文化创新的步伐,加快新疆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进取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上。一般来讲,适应于农业社会的文化形式,如果不经过改造就很难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当前全球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问题,经典的思想理论、既有的文化模式都很难提供现成的说明、规范和引导。因此,一个地区、国家的文化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实现突破。生物界的适者生存法则在文化领域里一样通行,文化的基因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实现现代转型。否则,文化不仅会阻碍一个地区或文化群体的现代化,而且在竞争的文化“市场”上,终有一天会被淘汰。完全可以说,文化只有经过不断创新,才能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扎根于社会,扎根于不断成长的人的心灵中。从新疆看,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其他文化,并把学来的经验和优秀的文化转化成适合本地需要的东西,还要根据自身文化资源和自己现代化建设经验创造出具有现代化的文化来。

当前,新疆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近些年来,新疆文化的现代转型已在社科界引起讨论、研究热潮,一批研究这一问题的专著的出现,使一批专家学者成为引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先行者。新疆文化的创新发展、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深入研究探讨,继而形成新疆各民族的、与推进新疆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疆现代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转变。

文化创新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创新和文化思维方式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念创新。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社会实践的转型发展要求价值系统的转型和重构,新的社会实践也规定新的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新疆文化价值体系创新的总体方向是:在新疆文化精神上,培育和丰富新疆文化中平等、竞争、创新、诚信、民主、法治等精神;在新疆文化价值上,实现由重视群体价值向既重视群体价值、也重视个体价值的转变;在新疆文化体制上,实现由缺乏活力的高度统一的模式向多样化的模式转变。

知识体系的创新。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近代以来知识的极大发展,就没有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追赶上知识革命的大潮,创新和更新新疆文化的知识体系,使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自然科学体系和人文知识体系能为更多的新疆人所掌握、所运用,就能为新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

文化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方式是文化体系的骨架和框架。要反思和突破“自我中心论”,形成开放整体思维,即:改变那种以自我价值为最高价值,忽视、否定和排斥其他文化价值的封闭性思维。要反思和超越“两级对立论”,形成共存互补思维,即:改变那种不分具体时代片面强调对立和对抗,强调一方战胜一方的思维方式。要反思和超越“线性发展论”,形成多元发展思维,即:改变那种把全球化看作同质化的思维方法,尊重新疆文化的多元性,并积极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共同点。

第四篇:新疆精神解读

解读新疆精神

什么是新疆精神: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新疆人的精神——爱国

爱国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川土地和传统文化的眷恋,对国家的荣辱兴衰和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作为祖国一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从一定视角看,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一定政权独立行使主权的范围。但这只是国家的外部直观形态,并不是国家共同体的本质。真正的国家共同体,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形成的“凝聚力”,可以称之为“爱国文化”。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之所以延续了5000年以上没有中断过,中国之所以成为聚集起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原因是综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爱国文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既体现在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中,也体现在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国意识”中。例如:公元I865年,浩罕军官阿古柏在英国的怂恿下,率军侵入新疆南部。当地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仅和田一地就有5万多人在反抗中被阿古柏军所杀。据维吾尔文献《伊米德史》记载,当时南疆的

人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着汉人就要回来的消息,互相宽慰。书中还记录了伽师两个正在种地的农民风趣的问答。一个问:“老兄,你在种什么?”另一个回答说:“我在种汉人”。春种秋收,百姓们都盼望着在秋收的季节有大批汉人来到,与他们并肩战斗,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国土。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强烈表现。

在近代,列强入侵和民族危亡刺激新疆大地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新疆各地成立了各种类型的抗日救亡组织和团体,举行各种抗日募捐和宣传活动,以支援抗日战争。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族民众踊跃捐款捐物,出现了很多感人肺腑的场面。当时迪化裕丰隆商号拍卖三天货物,货款全部捐作抗日经费。温宿县妇女阿提克汗,将丈夫生前遗留下来的27个元宝全部捐出。不少劳动者更是将自己微薄生活费中节省出来的钱捐出来。一位泥瓦匠在给募捐机构的信中这样写道:“爱国有心,捐款无力,仅将今天给人下苦所得省票3500两,捐3000两,留500两买两个馕充饥。”温宿县西大庄维吾尔族农民巴海巴临终前嘱咐儿子沙海将其准备赴土耳其朝觐的2500银元,一半捐助前防抗日将士,一半留作家用。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农民艾沙,因家贫无力捐助,便将自己18岁的儿子玉素甫送往抗日前线,并称“倘不忠实抗战,宁可不见子面”。据统计,仅从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新疆各族共捐款合计322万余元。1939年8月,新疆各族民众利用捐款152万余元(法币)购买了10架战斗机送往前线,命名“新疆号”,这些飞机参加了武汉保卫战。与此同时,又有10万封由新疆各族人民

用各种文字写成的慰问信翻过千山万水送到抗日前线,新疆各族民众对抗日前线将士的支持所体现出来的对于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决心和勇气。这表明,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传统是很浓厚的。

新疆是中国内陆边境线最长的省区,“爱国护边”是新疆人民爱国主义特殊重要的内容。边境地区的护边任务固然靠边防战士,但更多还靠边民。例如,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楞村哈萨克族的斯拉木和马合沙提哈父子,他们不是兵,也没穿军装, 却与共和国的边防军人一样,用满腔的赤诚,忠诚履行了30多年卫国戍边的神圣使命。30多年来,他们与风雪做伴,与烈日同行,与孤独为伍 ,策马扬鞭在边境线上,走过三十多万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5倍还要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斯拉木在村里墙上写了一条护边标语: “我家住在界河边,祖**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反映了这个边境村民以守边护边为己任的真实心情。马合沙提哈在日记上这样写到:“我要像父亲一样把边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装进心里。”这实际上是新疆所有民族人民的共同性格和情怀。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 3

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了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正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自治区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在他的诗中所写道的:“任何时候祖国都无比神圣庄严,植根祖国才能实现抱负和理想。先哲圣贤早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没有祖国的人憔悴枯槁、抑郁彷徨‟”。他以维吾尔族诗歌特有的语言诉说:“失去母亲的孤儿是多么不幸和悲惨,远离祖国的人好似迷途羔羊般长叹。”要正确认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真正懂得任何一个人都必须生存于一个具体的国家里,依附于一定的国家形态,有了这个实体,个人的幸福才能得到保障,任何时候、任何个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这是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

爱国就要正确处理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国家是政治共同体,是法律概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是法律关系。民族是社会历史文化概念,人们与所属民族之间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心理关系。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反映在人的意识上,就是国家意识高于民族意识,在对各种身份认同中,国家公民身份认同高于其他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肩负起对国家的责任,努力促进国家的强盛,从而实现民族的发展。

丰富的现实内涵

在今天,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繁荣边疆、巩固边防,建立牢固的西北屏障,是最现实、最生动的爱国主义。中央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19个省市大力帮助新疆,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作为做好新疆工作的主体和中央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将国家的支持同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真正把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把加快发展、造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变成实实在在的美好现实,真正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目标,也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体现。必须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统一起来,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疆的伟大实践中,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最本质的时代要求。爱祖国,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

裕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矗立着一座座爱国主义的丰碑。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热爱祖国,必须讲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最大的爱国主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新疆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新疆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保卫、建设着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共同缔造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我们要发扬这种可贵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

进入新阶段新时期,按照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提升“新疆能力”,创造“新疆速度”、“新疆效率”,推进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社会和谐,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也是新疆精神永恒的魂魄所在。

我们讲“四个认同”,首先是对祖国的认同。我们讲“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有个前提是共祖国,精神实质是爱国。“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这几个字的核心是爱国,其中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爱国意识深植于各民族成员心中,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安全就坚如磐石,跨越式发展也必定实现。

新疆人的精神——感恩

感恩知报的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诗经》里就有“投桃报李”之说,古语还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名言。

感恩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现。感恩滋生了传统社会浓郁的亲情、友情和乡情。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能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感恩精神有密切的关系。

感恩是一种情感。它集中反映了一种反哺之情和回报之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你才会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伟大祖国关系的正确认识。正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所说的,感恩是崇高的义务,我们反对功利主义的感恩,但是每个人必须怀有感恩的心态,珍惜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

感恩是一种回报。当今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我们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受惠者。作为受恩者,理应感恩。

感恩是对社会生活积极回应的方式。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就是笑对生活。

感恩是理性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感恩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并不是单向度的付出。感恩,让我们在施予的同时分享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

我们需要感恩祖国。历史清楚地昭示世人:新疆各族人民的命运从来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不可分割。国家发展强盛,新疆各族人民就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国家落后衰败,各族人民就会陷入颠沛流离的悲惨境地。是新中国把我们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封闭落后,带到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普天同乐的幸福家园。

我们需要感恩党。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位于祖国边疆的新疆更是成为侵略者觊觎蚕食的对象。解放前,偌大的一个新疆,竟然不能生产一根铁钉,没有一公里铁路,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党把老百姓从地主巴依的终 8

身农奴变成了新中国的平等公民,是党使老百姓过上了温饱富裕的生活,把新疆引入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发展快车道。

我们需要感恩全国人民。“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许多在新疆生活的双鬓斑白的老人,听到这个口号依然会激动不已。建国之初,为了支援新疆的建设,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响亮的号召,无数风华正茂的青年告别家乡,来到新疆,他们修通了公路,开挖了沟渠,建起了工厂,于是,戈壁荒原上,崛起了一座座年轻的城市;大漠瀚海中,翻卷出一片片金色麦浪。在新一轮援疆大潮中,“新疆效率”时时处处得以体现。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一结束,国家机关、各部委及19个援疆省市热情高涨,一批批高规格的考察、调研团纷至沓来,试点、示范项目纷纷上马,行动之迅速,态度之务实,投入之倾情,前所未有。从各援助省市规划来看,至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10年内兄弟省市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至少超过千亿。与此同时,中央还将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投入,且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的规模。

新疆各民族需要相互感恩。我们今天各民族享受的本民族的丰富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之中大量蕴含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关系,是新疆各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中相互吸收彼此优秀部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十分注重吸收中原的儒家思想,他在序言中说,“此书极为尊贵,它以秦地哲士的 9

箴言和马秦学者的诗篇装饰而成。”这里的“秦”指北部中国,“马秦”指南部中国。

感恩需要知恩,知恩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可以使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的概念具体化,成为可感知、可操作的东西。越是深刻学习认识到其他人和自然的帮助对我们的珍贵,对感恩对象的理解就越具体、越生动、越深刻,对其他人和自然的爱就越具体、越生动、越深刻。有情感专家实验证明: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感恩思维,一般能将人的“幸福定位点”提高25%。由此观之,感恩更需要学习。

感恩需要叙说。历史是由一个个生动鲜活故事构成的,当故事广为流传时,故事所包含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就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感恩文化的传播需要我们以故事为载体进行传播,弘扬感恩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叙说自己的感恩故事。故事越是具体、生动,我们的感恩文化才会被越全面地展示。

感恩需要教育。持久健康的感恩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阐述感恩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开展感恩教育、建设感恩文化、培植感恩沃土、催发感恩激情、深化感恩行动。需要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舆论媒体营造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

感恩需要行动。感恩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只有践行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到心灵与心灵的真诚,才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才会充满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当感恩之心弥漫我 10

们的心灵、弥漫我们的社会,相互感染、相互传导、相互激荡,汇成精神的巨大暖流时,我们的心灵会更加阳光、社会会更加和美、民族会更加和睦、生活会更加幸福。新疆精神——勤劳

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

勤劳是道德之本。以往的哲学家常把道德的本源归之于人性,其实抽象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原始的人性毋宁说更近似动物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道德的根源仍然来自实践,勤劳实为道德之本,唯勤劳者最知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常思耕夫之苦;一丝一缕,恒念织女维艰。”道德观念难道不是由此而生?因此,“勤劳”总是与“勤俭”相连。古语云:俭以养廉,廉则清正,清正无私,乃有大勇大仁。因勤劳而爱惜劳动果实,由此扩展,则爱学习、爱科学、爱艺术、爱人民、爱乡土、爱祖国、爱和平、爱大自然、爱大好河山和一切优美的事物和行为。勤劳与强取豪夺是对立的,以强取豪夺为能则必然以勤劳为愚。反之,以勤劳为生、崇尚勤劳者也必然憎恶强取豪夺。由此而反对欺诈奸诡,反对骄奢淫逸,反对损人利己,反对损公肥私,反对贪污腐化。因此,勤劳精神中往往蕴含着反剥削、反压迫等革命精神的因素。

温州人的“四千”精神,即: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

方百计、经过千辛万苦,“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其基础是勤劳。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精明、最勤劳、最坚忍。他们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例仅为0.3%,但却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获得了17%的诺贝尔奖,赚取了世界上30%以上的财富。他们是谁?他们就是犹太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格林斯潘、巴菲特,红色资本家哈默……这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都是犹太人的杰出代表。他们成功的奥秘在哪儿?

发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当农一师推行机械化采棉的时候,从以色列引进了大型机械化采棉机,同时以色列的犹太机械师也来到当地进行示范指导,他们每天从清晨6点钟工作到晚上11点钟,每天工作时间达17个小时以上,并且效率是当地职工的3倍。他们的信仰是“劳动自身必须被当成绝对的目的,当成一项天职去执行。”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曾经崛起过的国家,其国民品格中都突出地含有“勤劳、储蓄、学习、协作、创新”这五种人格品质的几种。

中华民族以其勤劳精神创造了足以夸耀于世界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直到唐宋时代一直居于世界各民族的前列。然而,明清以后却长期停滞,至鸦片战争前已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难道说,明清以后中国人民就不勤劳了吗?

十五、十六世纪是全世界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的转折时期,西欧各国逐步形成民族国家取代了分裂割据的封建领主制,随着基督教的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近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勤劳、学习、协作、创新等成为这些国家公民

新的品格特质。也正是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却恶性发展,压制反映民间工商业发展要求的进步思想,压制科学技术和勤劳精神的发展。这种专制统治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勤劳精神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及时融入学习、创新、协作等现代民族所应具备的品格。

如今新疆已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除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和19个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外,我们更主要还是需要充分发挥我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这样一种时代新风,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完成历史任务。时间就是生命。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有的人一生充实地度过,收获累累硕果;有的人只是平庸地存活于世,一生无所作为。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如此。

效率就是命运。慢人一步,最后就会慢人一百步。办事效率低在很多部门都能感受到,制度的不完善是原因之一,但更多是人为的因素。要改变,首先要从人的理念入手。任何人都有提高效率的潜力,有意识地去做,就会真正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新疆速度、新疆效率、新疆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真正的勤劳是既劳力又劳心,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结合,知识和才能是把劳动转变为财富的转换器。李嘉诚先生曾深有体会地说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

乏知识,没有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都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

勤劳是一种人格资本,是一种主体生产力,这种生产力能产生和放大其他的生产力,没有这种主体生产力,就没有一切生产力。焕发勤劳精神也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还能鼓励养成各种美德。

新疆精神——互助

互助就是互相帮助,现代文化中互助意味着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意味着团结合作、同生共赢。互助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根基。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作出互助选择,是基于人生存的一个严峻事实:每一个生命个体,既没有钢牙利爪,又没有非凡的体力和速度,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事。于是当原始人从蒙昧状态中醒来,便从自然独居生活结成了更紧密的组织生活模式,“组织生活”基本含义就是互助原则。尽管今日的人类已不复为原始时代的人类,但是这一原则的根据今天依然是存在的,并且它将一直存在。因为人的现实力量相对于人的未来理想(欲望)而言,总是弱小的、力不从心的。人们要实现未来理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合力量,而联合力量的本质就是互助合作。这时的互助已经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相互关爱、共同幸福的心态和精神。

比如,美国就是一个互助文化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比尔·盖茨为公益事业已捐助200多亿美元,他还承诺,自己财富中的90%以上将用于慈善公益事业;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约1/4的美国人当过志愿者,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的大约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一半,美国的志愿者组织达100万个,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包括志愿者在内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企业,共同构成了维持美国运转的三大支柱。美国的互助文化,既是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相对平衡稳定的有效支撑,又是联结、凝聚美国人意志和精神的重要纽带。从新疆来看,十九省市对口援疆,是互助;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广义上的互助;各民族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交流和共享,更是互助。

现代文化需要弘扬互助合作精神。现代文化中的互助是一种整合思想和智慧资源的态度和精神。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当我们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当我们交换之后就会有两个思想。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互助,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与同生共赢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更丰富的机会、财富,是更加美好的共同未来。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温州模式”其实就是互助合作、互利共生的典范。当面临发展机遇,单个人的资金、智慧难以获得机会时,多个人的资金、智慧的联合加入,其合力远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付出,每个人都得到回报,可以说“共同奉献、15

共同幸福”是温州精神的重要内容。现代西方国家的互助文化,形式上是富裕者通过帮助贫困者,客观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其结果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代西方国家的互助,其精神内核同样是“共同奉献、共同幸福”。相对而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互助,更多地是在血缘、亲缘之间进行的再分配,其调节社会的功能就小得多了。因此,现代文化中的互助,既非损人利己,也非损己利人,关键是要学会用“我们”而非“我”、“整体”而非“部分”的观念共谋发展。

时代列车已驶进21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这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与团体绩效双赢的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需要团体内每个部分团结协作,需要每个部分勤勉敬业、创新进取。正如张瑞敏在《海尔是海》中描写的那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正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浊浊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其实互助的重要性,在于团体力量的体现。每个人都要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是否有发展前景,看什么?理念、资金、科技含量、科技人员等都很重要,但都不是决定因素,关键还 16

是企业是否有团队精神。衡量一个地区是否有发展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性因素是我们每一个人是否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生命力的新疆,正是具备了一种具有凝聚力的互助精神的新疆。

新疆精神——进取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精神——进取。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内涵,进取意味着奋发有为,意味着顽强拼搏,意味着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生活在古代新疆的各民族,长期处于“地涸泽碱卤,不生五谷”“木皮三寸,冰厚六尺”的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又常常相互争战。这种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新疆各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进取自强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内核和精华,至今仍然是新疆各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源泉。

进取体现在对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目标、道路、模式的选择上。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历程,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文化适应过程。如同一个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人很容易迷失方向、丧失动力一样,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确定方向和目标,也会陷入盲目和停滞。想得到才能做得到,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如果只看到过去和眼前的辉煌或困境,没有对未来美好梦想的勾画,就难以找到当前行动的依据。人类发展的历史告

诉我们,每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的背后都隐藏着梦想,如果没有人类对飞行的梦想,就不会有人顽强拼搏、百转千回地为“飞”而探索,也不会有今天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文化的重大创新背后同样有对未来的种种设想和规划,这些设想和规划激励着人们确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一往无前不畏艰难的毅力,引领着人们着手现在、付诸行动。新疆文化的未来走向和发展目标,同样需要我们共同谋划和描绘,自觉、合理的新疆未来文化选择一定能够鼓舞和凝聚更多的人为之而勇猛精进、不懈奋斗,促进文化创新的步伐,加快新疆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进取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上。一般来讲,适应于农业社会的文化形式,如果不经过改造就很难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当前全球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问题,经典的思想理论、既有的文化模式都很难提供现成的说明、规范和引导。因此,一个地区、国家的文化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实现突破。生物界的适者生存法则在文化领域里一样通行,文化的基因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实现现代转型。否则,文化不仅会阻碍一个地区或文化群体的现代化,而且在竞争的文化“市场”上,终有一天会被淘汰。完全可以说,文化只有经过不断创新,才能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扎根于社会,扎根于不断成长的人的心灵中。从新疆看,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其他文化,并把学来的经验和优秀的文化转化成适合本地需要的东西,还要根据自身文化资源和自己现代化建设经验创造出具有现代化的文化来。

当前,新疆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近些年来,新疆文化的现代转型已在社科界引起讨论、研究热潮,一批研究这一问题的专著的出现,使一批专家学者成为引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先行者。新疆文化的创新发展、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深入研究探讨,继而形成新疆各民族的、与推进新疆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疆现代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转变。

文化创新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创新和文化思维方式的创新。

文化价值观念创新。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社会实践的转型发展要求价值系统的转型和重构,新的社会实践也规定新的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新疆文化价值体系创新的总体方向是:在新疆文化精神上,培育和丰富新疆文化中平等、竞争、创新、诚信、民主、法治等精神;在新疆文化价值上,实现由重视群体价值向既重视群体价值、也重视个体价值的转变;在新疆文化体制上,实现由缺乏活力的高度统一的模式向多样化的模式转变。

知识体系的创新。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近代以来知识的极大发展,就没有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追赶上知识革命的大潮,创新和更新新疆文化的知识体系,使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自然科学体系和人文知识体系能为更多的新疆人所掌握、所运用,就能为新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

文化思维方式的创新。思维方式是文化体系的骨架和框架。要反思和突破“自我中心论”,形成开放整体思维,即:改变那种以自我价值为最高价值,忽视、否定和排斥其他文化价值的封闭性思维。要反思和超越“两级对立论”,形成共存互补思维,即:改变那种不分具体时代片面强调对立和对抗,强调一方战胜一方的思维方式。要反思和超越“线性发展论”,形成多元发展思维,即:改变那种把全球化看作同质化的思维方法,尊重新疆文化的多元性,并积极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共同点。

第五篇:北京精神内涵解读

意涵解读

北京精神的表述语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北京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核心爱国

是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精髓创新

即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近年来,北京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建设世界城市,北京仍将以创新赢得机遇和未来。

特征包容

即宽容、容纳。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京腔京韵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

品质厚德

源自《周易·大壮》:“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年的建都史不仅赋予了北京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培育了北京市民胸怀坦荡、文明有礼的优秀品质,孕育了这座城市德泽育人、容载万物的独特城市品格。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北京也必将继续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不断彰显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3]

彰显爱国

北京是一个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城市。不管是五四运动、卢沟桥事变,还是新中国成立掀起的建设热潮、奥运会北京市民的参与精神,都显现出这座城市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品质。

将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反映出首都的担当和责任,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球化时代必须强化的价值坐标,保证我们认清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时,将会把人们的爱国情感导入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之中。

诠释创新

千百年来,北京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科技和文化成就,这座城市也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向世界诠释着一个城市的创新和进取精神。今天的北京,是全国最有创新优势、最具创新实力、最富创新潜质的活力之城。体现包容

作为城市意识的最高形式,包容是北京最具异质性特征的城市精神之

一。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也是市政建设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北京作为首都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独特品质。

参照联合国人居署提出的“包容性城市”概念,北京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地域开放性最高的都市之一,体现为积极评价外来人口的贡献和影响、对困难群体给予保障性社会关怀、多元人才选择相对理性与包容,包容力与成长性使北京在国际都市序列中地位稳步上升。

提倡厚德

厚德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之魂,也凝练在北京人的精神品格之中。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注重日常道德修养,拥有高远博大胸怀,是厚德的主要内涵,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特别需要提倡的精神品格。

2011年11月17日“北京精神与北京青年特质”青年沙龙活动中,共青团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发布了践行落实北京精神的活动规划:

第一:厚德以行。厚德养人,厚德养团队。核心成员坚持不断学习,注意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学者为己,先让自己丰满起来。

第二:包容有信。包容有爱,包容有亲。不断开辟老百姓国学讲坛,让国学深入社区,让国学深入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提倡文化的包容,提倡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包容。

第三:创新与时。把握时间,把握时代,把与时俱进的国学网络电视台节目坚持不懈搞下去。

第四:爱国扎根。让国学走进校园,让国学走上课堂,让国学走进孩子、学生的心中,让国学落实在年轻一代人的行为实际中间。

下载张春贤解读16字“新疆精神”内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春贤解读16字“新疆精神”内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解读

    新源党校梁可君干部轮训讲稿 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解读 一、深刻认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大意义 1.中央历来重视新疆工作的最新体现:建国以来的援......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解读

    新源党校梁可君干部轮训讲稿12010年8月18日星期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解读 一、深刻认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重大意义 1.中央历来重视新疆工作的最新体现:建国以来的援......

    学习张春贤书记关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体会

    学习张春贤书记关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体会 今年,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近年来首次召开新疆工作会议,通过对新疆地区分税制的调整,出台新疆地区招商引资优......

    新疆精神

    “新疆精神”就是主人翁精神。朱德同志曾在“记南征诸将”一诗中写道:“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说的是:我们一定要把祖国的锦绣河山建设得更加美好,因为我国劳动人......

    新疆精神

    跨越式发展,需要有物质文明的大跨越,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大跨越,需要各族人民精神和思想的大跨越。自治区党委决定从今年5月起到年底,广泛深入地开展“新疆精神”大讨论活动。各地......

    新疆精神

    今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它预示着新疆将迎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做为新疆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兵团将在这次历史性的发展机......

    新疆精神

    地中海有一种鹦鹉鱼,当它们中的一条鱼发生了不幸,其他同伴会奋不顾身地赶去相救,这种动物用行动为诠释了什么叫互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

    大庆精神内涵

    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内涵: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