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MBA逻辑备考的5个阶段及复习策略

时间:2019-05-12 01:4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MBA逻辑备考的5个阶段及复习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MBA逻辑备考的5个阶段及复习策略》。

第一篇:2012年MBA逻辑备考的5个阶段及复习策略

一、逻辑备考中我们在做什么?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碰过逻辑的人来说,拿出一套题来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能做对50%左右的题目。通过看教科书和听老师讲课,一段时期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套题正确率一般能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正确率到达65%以后,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虽然继续付出努力,但是逻辑成绩提高并不快,在自己感觉不到逻辑成绩有效提高的紧张备考中,不知不觉就放弃了逻辑。事实上,在MBA考试的科目中逻辑是见效最快、复习效率最高的科目。首先,逻辑有很强的规律性,但是它的规律性的复杂程度远比数学低,掌握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其次,逻辑的题目种类极为有限,只要分类总结各种题型比较细致,绝大多数题逃不出这些框架,而且逻辑的解题规律,无须记忆,做题多了,题感就来了;再就是,在数学、语文、逻辑三科合并之后,快速做完逻辑的意义,不仅仅在逻辑的本身。

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逻辑备考中我们追求两个东西,一个是提高做题的速度;一个是提高做题的准确度。通俗一点说,逻辑备考的目标就是做逻辑题做得又快又准。对于做题的速度,做题多了,自然就快了。而对于做题的准确度的提高,源于两点:第一点是,多做题,这一点很多人都能做到;第二点是对各类题的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当然这两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组合在一起才有用,做逻辑题与弹钢琴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在正确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才能有真正的提高。

一般来说,按照学习的进度,逻辑学习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初学阶段;应用总结阶段;熟练提高阶段;查缺补漏阶段;逻辑高手阶段。

初学阶段:刚开始接触逻辑科目,对于逻辑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很投入,并开始了一些做题,但是不知道题为什么做对,也不知道题为什么做错,做题大多凭直觉。

应用总结阶段:开始应用所学的逻辑基本知识解题,高手开始总结各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并开始寻求快速解题的诀窍,这时候每一到错题都是提高的机会。

熟练提高阶段:开始掌握大多数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并在实践中慢慢领悟到正确解题的感觉,开始形成自己做题的口诀。

查缺补漏阶段:开始完善各类型难题规律的总结,并开始注重训练做题的速度。

逻辑高手阶段:所有逻辑题都做得又快又准,到达做逻辑题的最高境界,尽管这时候做题也是凭直觉,但是这时候的直觉与初学阶段的直觉有本质的区别,这时候的直觉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而以前的直觉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

当然这五个阶段是人为划分的,实际当中并没有这么明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五个阶段的。

二、不同阶段逻辑学习的方式与时间分配

学习逻辑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功的逻辑学习方法应该是成一个体系的。现实中,大多数同学学习逻辑凭感觉去学,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了就去做什么,这种方式很自然,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常常不可避免地要走一些弯路,浪费了宝贵的备考时间。下面就我在逻辑中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初学阶段:

目标:正确认识逻辑和逻辑学习的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基本知识,时间15小时。学习任务:刚开始接触逻辑,有必要将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教材阅读一遍过去;重点掌握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它们的逆否命题的变化(每年必考);其次是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和三段论(做假设题的基础);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的概念和区别有清楚认识。学习方式与巩固:制作充分必要条件对照表,并将历年充分必要条件考题复印附在对照表下面,总结历年考充分必要条件题的特点与方式;制作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必然性推理与或然性推理特点对照表。应用总结阶段:

有一句名言:要么你发现一条路,要么你创造一条路。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探索和创造一条路是以许多次失败和花费更多的时间为成本的;而相对来说,发现及跟随别人走过的路要轻松得多。目标:在已经将各类题型归好类的基础上,学习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并应用,时间40小时。

学习任务:将基本推理、削弱、支持、假设、解释、逻辑应用的解题规律认真阅读并细细总结;将每一类题的历年考题全部做完。

学习方式与巩固:每总结完一类题,做50道左右的题予以巩固,对做错的题细致总结,弄清错的原因,找出防止再错的措施。熟练提高阶段:

目标:强化训练,保持状态,提高做题的速度,时间:60小时。

学习任务:学会读题的结构,快速找出题干中论据和结论,识别论证方式的特点。每一类型题训练100道以上,寻找适合自己快速做题的方式。

学习与巩固:开始限时间做题,发现自己强项类型题和弱项类型题,并找出为什么强、为什么弱的原因。查缺补漏阶段:

目标:完善自己的逻辑知识体系。时间:30小时

学习任务:开始做模拟题,并对自己觉得生疏或费时比较多的题进行总结。

学习方式与巩固:在到考试前每天做50道模拟题,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和自己的弱项的完善。高手阶段: 目标:做逻辑题就象算1+1=2一样,每道逻辑题像一个小游戏,时间没有限制。一般同学达到查缺补漏阶段已经足够。

第二篇:申论备考辅导: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申论备考辅导: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导语】在事业单位申论写作中,越是临近考试,考生的心态和复习策略越发重要!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申论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一、端正态度,并审视对申论的认识

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越是临近考试,考生越应该平静心态,稳住阵脚,切忌浮躁,做好对申论考试的审视工作。一是要审视清楚自己对申论的认识程度,如:申论是什么、申论怎么考、以及相应的阅卷规则等;二是要审视一下自己的知识积累情况,如十八大报告、十二五规划等官方材料里的一些常见问题和常见、常用短语,以及两会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三是审视清楚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复习,复习效果如何,等等。

二、注重实际操作,进行实战式备考

申论考试材料很长,字数很多,要通过手写文字进行作答,加上申论阅卷中对卷面质量要求很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考生的申论备考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套题,并动手写出答案,进行实战式备考。实战备考意义重大:一是可以不断熟练阅读技巧,找出关键词和采分点;二是能培养和提升语言组织能力;三是可以练字,能提高书写速度的同时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清洁。在具体试题的选择上,要选择考试真题,因为真题是基调。尽量不选择模拟试题,因为模拟试题的科学性不足,特别是对得出答案的规律性把握不够。对于没有进行系统学习的考生来说,要在冲刺时间段里尽量熟悉真题,了解申论考试的题型、内容和作答要求、作答形式等基本情况。而对于参加过系统培训学习的考生来说则重在反复做题,保持好考试的状态,也可以达到熟练阅读技巧,找出关键词和采分点,培养和提升语言组织能力,达到字迹工整、卷面清洁等理想效果。

三、加强对热点焦点问题的了解,储备官方语言

申论考试,角度的具体性和变化性很强,很难进行预测。但是,从大主题的角度来看,都是些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考生有必要增强自己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同时记住一些常见、常用的和新出现的短语、短句,这些词往往会成为申论小题的采分点,同时也有利于写作。提醒广大考生,特别需要关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查看更多请点击http:///shanxisheng/

第三篇: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一、重视研究,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第一,是研究高考考试说明,特别是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试卷。

众所周知,高考说明是高三复习备考的指南针。认真研究、揣摩高考考试说明,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命题的原则、特点和走向,了解高考对知识、能力、热点的考查方式和考查重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果在分析研究当年高考试题的同时,也回顾当初我们的复习备考情况,两相对照,还可帮助我们发现过去复习备考中的缺失,从而改进现在的做法。

我们知道,这些年的高考试卷总的走势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稳中求进”。因此,从纵向的角度看,对近几年的广东高考题特别是2010和2011年的高考题,既要分析研究其中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东西,甚至是规律性的东西;又要分析研究其中的变化,并寻找其变化的依据、方向和趋势。从横向的角度,则应该研究高考试卷的五个方面:①涉及的考点,特别是其中的常考点;②涉及的能力点;③涉及的热点;④题型及对前述三个方面的考查方式;⑤主观试题答案的形成、组织和表述。我们学校在制定高三政治总体复习计划时,首先针对2011年的高考说明以及2010和2011年的高考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根据去年备考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今年的复习备考中做了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备考的针对性,争取做到复习有针对,复习有效率,复习出成绩!二,研究学情和教法。

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情况不良,层次差别很明显,接受知识的态度以及能力差别很大,对于整个高考备考来说,研究学情是非常难的事情,但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研究学情,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后者似乎更重要。研究前者固然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但如果能在研究后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也许将产生四两拔千斤的效用,更大程度上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至于教法的研究,我们学校实行每周公开课制度,公开课有五个步骤,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教师说课、集体评课、教学反思。在公开课的演示中,整个高三备课组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以及对高考考点的深入了解,也通过公开课的演示,让同事对自己的教法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个人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实行师徒结对活动,由学科骨干、高级教师和科组长与新上高三的年轻教师结对,老教师在复习备考中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徒弟每周都必须听师傅至少两节课,以此来提高徒弟的教学水平,也对老教师个人提出新的见解。

三、重视基础,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以知识为载体。高考无论怎么改革、怎么突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学教学实际,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脱离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事实证明,文综考试中综合能力的考查正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及教学目标为依据。而且,知识越基础,其运用的范围和适应性越广,在考查综合能力时涉及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必须强化主干知识,夯实基础。这是争取高考胜利的基本前提。

但是,强调主干知识并不意味着鼓励学生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而是要通过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提炼和构建有机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的主旨,做到“准、全、活、精”。

所谓“准”,就是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身的意义和规定性,能区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必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再认知识。所谓“全”,就是既能从微观上对知识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又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宏观上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能抓住教材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督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建立知识结构图,形成对知识的全面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了解。所谓“话”,就是学活用活,既能在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随时提取,灵活重组;又能对知识进行迁移、转化或提炼概括,用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相对来说,学生在活学活用这点上,能力就相对差一点,但这也是提升学生解读材料,提取知识信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帮助学生来理解材料,以及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解答相关的问题。我们在备考中非常注意这方面的讲解,通

常会联系一些时政材料,或者找到一些最新的热点材料,让学生来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题目,在考试的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相关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在掌握考点的同时,力争做到活学活用。所谓“精”,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平均用力,而要突出重点。这既包括近年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或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也包括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为此,在复习备考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中,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知识点进行立体分析、纵横比较和练习讲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二是通过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整理教材主线,帮助学生编织知识网络;三是在研究高考考题、说明和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知识重点,正确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般来说,高考常考或重要知识与热点结合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点知识与新热点结合的问题不宜讲得太深太广。四是通过渗透热点、科学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四、重视落实,加强复习备考的实效

复习备考,贵在落实,落实才能真正出成效。那么,需要怎样去落实呢? 第一,要循序渐进。“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复习中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对学生要求太多太高,使之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从第一轮复习到第三轮复习应统筹兼顾而又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让学生明白每一阶段复习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以便其自我观照,及时跟进。第二,要抓好常规。即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和完成练习,制定好计划,建立错题集等。

第三,要讲练结合。从掌握知识,到知识内化为能力,能力升华为素质,光靠讲是做不到的,每一步都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练习,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训练出来的。必要的练习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一般而言,高三复习备考中,除每节课课堂上要有针对性的练习之外,每一课书复习结束后也需做一次系统的练习。此外,还可通过月考、周考和适应性综合性训练来进行练习。但不可搞题海战术。当然,无论那一种形式的练习,选题都须尽量科学规范、合理适度,并针对疑点、突出重点、折射热点;讲评必须及时精炼,有的放矢,多讲方法和过程,多点拨少包办。

第四,要加强辅导。这主要包括学法指导、考法指导、心理辅导。采取的形式,既应有集中辅导,更要有个别辅导;既要渗透在平时的上课、值班的过程中,也要抽出一定的专门时间进行辅导。不仅要辅导其学习,还要关心其生活、心理;辅导的内容,不仅要帮助其提高学习水平,还要帮助其改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总之,要通过老师的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在高考前达到自己应有的学科水平高度,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使政治学科的弱者不弱,强者更强。

五、重视信息,认清复习备考的走向

我们知道,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对于高考复习备考,信息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将可以引领我们穿过复习备考的迷雾,似拨云见日般让人豁然开朗。而在这个方面,我们应注意两点。

第一要尽量扩大信息面。信息包括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种高考信息和其他地方复习备考的动态及相关资料,这些都应该尽量地去了解、关注,我们会适时的放映一些有关广东、国内、国际的新闻视频,让学生对时政材料有了更深的体会。当然还要分析高考考试说明,及时了解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考试说明,特别是其中的变化,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备考的重点,明确备考的方向。在2012高考说明还没有下发的时候,可以根据2011届的高考说明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二要注意对信息的取舍和整合。比如,在四、五份里,对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高考信息,便要善加甄别、科学取舍。对来自各地的模拟题或信息题,不能照搬照用,而有必要研究它们的共性,即它们的聚焦点是什么;同时,也要换位思考,寻找焦点之中的盲点,即热点中的冷点,进而发掘冷点中有可能进入命题者视野的东西,即冷点中的热点。另外,还需研究它们各自的个性,即每套试卷的特色,特别是在选材、角度、命题形式上的创新,并加以借鉴。这样,既有取舍,又有整合,更有推陈出新,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复习才会更有成效。

六、重视协作,形成复习备考的合力

学科间客观上存在的内在联系和交融、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和要求,必然要求政、史、地三科在整个复习备考中加强合作。而且越接近高考,这种合作就越

有必要,越要加强,也越重要。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也可以采取联合讲座形式,联合辅导弱科对象;还可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但是,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必须统一组考,集体阅卷,形成复习备考的合力。

第四篇: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人们常说:一轮夯基础,二轮练技法,三轮定乾坤,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加之考生的心理压力大,身心疲倦,因此这阶段讲求复习的策略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跟同学们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第三轮的高考物理复习。

第三轮的复习要求:在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基础上,综合训练,回归课本及第一轮复习资料,回归已做试卷,提高 应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考二十天左右,以模拟训练及其讲评为主要形式,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应试能力和训练良好的竞技状态,进一步强化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对题型、题量、难度的控制通过不同层次要求的试卷来训练;使同学们有多种心理准备,从而能从容地走进高考考场。

一、夯实基础知识、凸现主干知识、兼顾新增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 的基点。从考试的角度看,它是重点,热点、也是难点,要求同学们在备考中,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有: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牛顿运动定律;

3、动量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

4、动能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5、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及焦耳定律;

7、串联、并联电路及电压、电流、电功率分配;

8、安培力、左手定则;

9、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10、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等。

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知识,近几年高考要求变化比较大,虽然有新增内容,却删去了难度大的内容,总体难度呈下降趋势,考试题型多为选择题,有关题目变化小,自然比较容易,要争取得满分,建议同学们采用回忆式复习法,回归课本和已发的知识提炼,能够整理知识,使之网络化。

对新增知识点,应用性较强,与新课标的理念更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对新增知识点要有意识地强化理解、落实训练内容,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多普勒效应,热力学定律,示波器及其应用,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应用,回旋加速器,光电效应及其方程,粒子物理等等。

二、强化审题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训练,规范解题习惯。

1、审好题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下面介绍几种物理审题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1),由“粗”到“细”,多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粗读”再“细读”,即先粗略将题文浏览一遍,了解题目叙述的概况,如描述了何种物理现象,何种物理过程,需要求解什么物理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和图象的关键之处,要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且会从附图中挖掘,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

(2)咬文嚼字,捕捉有用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至多”,“至少”,“恰好”,“缓慢”,“迅速”,“瞬间”,“变化”,“光滑”,“轻绳”等等。审题时就边读过想,读到关键词语处,作好标记,反复咀嚼,从中捕捉解题信息。

(3)剔除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往往并不都是解题 所必须的,有些正是命题者有意识设置的干扰因素,要准确地判断哪些条件与解题有关,哪些是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对这类问题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跟平时做过的相似题进行简单类比,而不注意两者的不同之处,要正确地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抓住物理模型的特点,大胆地摒弃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4)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有的题目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图、表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含的条件,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初始条件、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等等,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剖析题意,细心地把握物理情景,反复推敲关键词语,有机结合现实生活常识,无遗漏地将隐含条件挖出。

(5)借助示意图,再现解题信息: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境,可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实践证明,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许多物理问题只要画出了示意图,待求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2、规范解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表述的完整性,书写的规范性,这是提高高考物理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物理解题表述的总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解题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公式。

(1)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

A、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

B、对物理 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C、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所描述的过程;

D、说明作出判断或列出方程的依据,这是展示 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E、说明计算结果中正负的物理意义;

F、对题目所所求、所问的答复或说明结论或对结果的讨论。

(2)解题中的方程书写要规范

A、要用字母表达式、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B、要写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C、要写方程,不要公式(公式中的字母常要备注);

(3)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A、注意延用习惯用法 ;

B、尊重题目所给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另立符号;

C、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达一个物理量,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

D、用好脚标;

(4)解题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A、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B、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结论不必证明;

C、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5)题目答案的规范表达;

A、文字式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

B、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文字的系数是可以的),注意带单位;

C、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到3位有效数字;

D、如果题目所求量是矢量,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

3、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做练习与看课本的关系,强调同学们必须重视课本和第一轮复习资料。

(2)、处理好做新 练习与看原来练习的关系,一方面要做一定量的新练习,另一方面要重温以往练习、考试做过的题,做错的固然要再订正,原来做对的典型题也要求再重新熟悉思路;

(3)高考的热点与冷点,尤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的科技问题的动态。如与2005年诺 贝尔物理奖、“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关的物理问题等;

(4)、注意总结前面考试的经验教训,调整好考前情绪,不要急躁、扎扎实实地复习,有关知识要加强记忆,考前不做过难的题,要有平静的心情、稳定的情绪。

三、高考临场应试策略

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解题技巧和较强的解题能力,固然是取得高考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但正常的心态,良好的临场发挥,也是在高考中能否取得最佳成绩的重要因素。

为了使自己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同学们应该做到:

1、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

尽管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 的知识进行处理和讨论,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仍是中、低档居多,占到全卷的百分之八以上,高难度题目仅仅是少数,所以应相信自己的实力,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念。

2、优化顺序,发挥潜能;

接到试卷后,勿忙于做题,应快速通览试卷,大体了解试卷的概况;

(1)坚持“三先三后”,优化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即解题时应从易到难;先熟后生,即解题时要先些内容、题型熟悉的题 目,再做陌生的题目;先高后低,即在浏览试卷中,若发现两题都会做,解题时先做赋分高的题目,再做赋分低的题目。

(2)坚持“两快两慢”,保证万无一失:阅读要快,审题要慢;书写要快(但要工

整),计算要慢且要细心。

3、仔细审题,把握信息;

审题是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的前提和关键,通过阅读题文和题图,观察分析图象图表,弄清题中的物理情境,明确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应用哪些物理规律,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4、规范答题,稳中求快;

物理解题的规范化前文已谈。解题时要稳中求快,切勿前松后紧,对容易题要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对较难题要知难而进,力争做前面的一、二问,尽量多得分。

5、一次成功,重视复查;

高考时间一般不会很充裕,解题后不可能做到大量而细致的复查,所以要立足一次成功,如果有时间,应复查解答疑难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有误以及简单问题解答中有无粗心大意和笔误现象。

总之高考第三轮复习,就是应试能力的复习,在最后冲刺的二十几天中,要紧扣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走向,通过连续多次的实战模拟考试,强化规范答卷,提升解题速度,调配应试心理,从而增强综合变通能力和应试能力。

第五篇:高三散文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散文复习备考策略

杨春霞

长葛市一高

语文

摘要:散文品类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考查考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想必在未来几年又会成为命题人的新宠。高三散文复习备考从三个方面入手:掌握散文的基本类型,牢记散文的常考题型,无法替代的散文阅读。

关键词:散文

题型

阅读

散文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文体。但是从课标卷2007至2016年的高考命题中看,全选的是小说文本,没有散文文本。根据这一考情,近几年各地对散文教学及复习采用淡化处理。可是2017年新课标二卷选的是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2018年高考命题趋势预测,散文版图将会进一步的扩大,那些关注人,关注现实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散文佳作会成为考察重点。在高三最后一百天的复习中,如何弥补散文教学的缺失,进行有效的散文复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散文的基本类型

散文是在叙述描述时,融进自己的感动、感想、感情,熔事、情、理于一炉,体现出时空的流动,体现对社会、人生、宇宙、自然、历史、文化、文明等的深刻思考。散文一般分为五种类型: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例如: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

2.写景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写作手法,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例如:范烟桥的《太湖碎锦》,熊久红的《湖殇》。

3.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例如:迟子建的《谁说春色不忧伤》,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龙应台的《目送》。4.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例如: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林清玄的《柔软心》

5.文化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例如:祝勇的《水乡戏台》,冯骥才的《四堡雕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

在这些散文类型中,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文化散文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例如:2017年新课标2卷选的是林徽因的哲理散文《窗子以外》,2015年山东高考卷选的是冯骥才的文化散文《四堡雕版》,2013年天津高考卷选的是刘之薇的叙事散文《胡杨人家》,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应该重视这些散文类型。

二、牢记散文的常考题型

散文是高考第二大题,分值14分,有1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组成。第1小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2、3小题重点围绕散文在主旨、语言、写作手法等散文文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考查。

现在散文一般具有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笔法灵活,情文并茂的特点,考点非常多,每个考点又对应很多题型。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总结了散文主观题中常考的三种题型:

第一种题型:理解(赏析)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

理解(赏析)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是高考散文常考的题型,也是2017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考点要求。

1.理解(赏析)文中重要词语答题格式:词语本义+语境义(手法,修辞等)+在结构、情感、主旨等方面作用。

例如:2017年新课标2卷选的林徽因的《窗子以外》,第5题,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参考答案:窗子既是指具体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窗子又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2.理解(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答题格式:表达形式(手法、结构)+表达内容(情感)+表达效果,即:抓技巧+析内容+明效果

例如:2018年许昌第三次模拟考试选的是迟子建的《听海的心》,第5题,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的含意。(5分)参考答案:该句采用比喻(暗喻)的修辞方法,用“灯”来比喻人感悟烛照自然的各种身体感官,揭示出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3 分)无论是肉体的残缺,物质生活的贫困,还是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尘世生活的虚伪表象,都无法阻断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1 分)只有拥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自然才会向我们敞开它的怀抱,从而展示它全部的瑰丽和神奇。(1 分)

理解(赏析)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要牢牢的掌握一种方法六看法。句内三看,看关键词、结构、表达,句外三看,看相邻、段意、主旨。

第二种题型:结构线索题

叶圣陶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把握好散文的结构线索,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立意。

寻找线索的方法:(1)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者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2)是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3)是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4)是要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分析线索的作用:(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2)结构清晰,情节集中;(3)揭示主题;(4)使行文富于变化。其实作用题主要考虑结构上的作用和内容上的作用。

例如:2015年江苏高考卷选的王安忆的《比邻而居》,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参考答案:⑴线索:气味。⑵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第三种题型: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题是散文阅读中考查最多的题型,高三最近两次考试中都出现这种题型,让学生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步骤。

1.标题含义类答题步骤

①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②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和象征义等)。③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④提炼整合答案。

2.标题作用类答题步骤:

①明确标题含义:表层义、深层义。②分析文章结构:与开头结尾的照应、文章的线索

③标题与文章中心关系:本身的点题作用、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 ④分析效果:注意题目本身特点(比喻等修辞、特定句式等);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思考及兴趣。

例如:迟子建《听海的心》第6题文章以“听海的心”为标题,有何作用?(6分)

参考答案:(1)“听海的心”构成全文的行文线索,将母子、童年的“我”、美国环保先驱蕾切尔·卡森有机串联起来,从而使文章首尾呼应,收放自如,一气呵成。

(2)“听海的心”有力揭示了散文的主旨,人只有用心感悟自然,聆听自然的脉动,才能抗衡尘世生活的倦怠和幻灭,从而为人类的前行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物质至上的现代文明的痛苦反思,表现出作者重构人类精神家园的美好愿望。

(3)“听海的心”将“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观海者”连接起来,塑造了盲人老妪和蕾切尔·卡森这两位女性形象,展现出“她们同样的清癯、内敛,同样的骄傲和高贵”,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三、无法替代的散文阅读

牢记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些并不能保证拿高分。唯有读懂散文才是根本。

1.关注散文中常考主题。2018年的考生应该关注以下十个话题: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中西文化、经济发展与精神境界、传承文化精华、反思自我和忧患意识、关注弱势群体、抱负与成就事业、价值观和个人精神。这些话题也是散文经常涉及的主题。

2.关注散文名家的作品。高三备课组给学生推荐散文名家的作品,每天课前阅读一篇散文,培养“散文感”。例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梁衡的《梁衡散文》、冯骥才的《冯骥才散文》、林清玄的《心美,一切皆美》、史铁生的《史铁生散文》,尤其是女性作家,例如:迟子建、张抗抗、林徽因、毕淑敏、赵玫、张晓风、韩小蕙、卢岚、龙应台、三毛等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名家的作品经常在中高考的试卷中出现。

3.阅读时要有分层意识。阅读现代文最好的方法是分层并概括内容。尤其是“形散神聚”的散文,分层便于把握散文结构和主旨,而且能够准确答题。例如:九校联考选的蒋方舟的《人活在世上的品相》第6题“文中写了哪几类人的不同生活品相?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如果学生有分层意识,这道题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4.阅读时重点关注议论、抒情的句子。散文是熔事、情、理于一体的作品,写景、状物、叙事是手段,是依凭,抒情、言志、析理才是归宿。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是散文的线索,把握了议论、抒情的句子,也就把握住了线索和主题。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散文品类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考查考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想必在未来几年又会成为命题人的新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共读散文,去品读美、鉴赏美、创造美!

下载2012年MBA逻辑备考的5个阶段及复习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MBA逻辑备考的5个阶段及复习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最新MBA英语备考

    MBA英语备考 英语学习是一个点点滴滴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大家就需要努力做到系统,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首先,大家目前要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做一个客观的评估,一个准确的定......

    MBA备考心得

    MBA备考心得 2012年管理类硕士联考初试成绩公布后,得知自己考了个高分,欣喜之余,却也并不十分意外。并非先天基础好,而是一年来的备考之路,在华是学院各位优秀老师的指导下,每一步......

    MBA备考经验

    备考经验 一、确定目标 我把三个目标和06年MBA考试大纲贴在墙上。结合自己的情况分析了各个科目,确定了奋斗目标:综合:240分, 英语80分。 考试各项分解:数学:19*3=57分(问题解答:11*......

    高考复习四个阶段及备考重点

    高考复习四个阶段及备考重点在适合的时间去做适合的事情,这是更多人的追求的,我们按照时间,并且根据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高考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还记得2012年福建高......

    MBA逻辑基础知识+题型总结

    MBA逻辑基础知识总结 1. 演绎推理: a) 联言推理:p并且q b) 选言推理:相容、不相容 c) 假言推理:充分、必要 d) 多重复合命题推理:假言连锁(充分、必要)、假言易位、反三段论 e) 直言......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黄顺葵 班级:清远市生物1班 学校:清远市华侨中学 发布时间: 2011-11-18 21:46:14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备考目标 当高考复习已进......

    高二学考复习备考策略(大全5篇)

    祁阳四中高二学考复习备考策略 生物教师:刘阳波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考试,各普通高中学校都非常重视。学考成绩不仅是学生毕业、升学......

    高三复习备考的策略和想法[定稿]

    高三复习备考的策略和想法 高三复习备考的策略和想法2010-3-30 9:13:00 阅读 5774 次 参与讨论 收藏 今天是 “一模”成绩分析会,根据会议要求要交流高三复习备考策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