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校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线。有人曾说:“不管教学质量的校长是一位不务正业的校长”。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校长必须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抓好教学。那校长如何抓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师德学习,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1、校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校长,不但要有较高的思想品格方面的修养,还要有业务素质方面的修养。首先在思想品格方面,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襟怀坦白,任人唯贤,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克已奉公,无私奉献,要像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次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修养,要系统的专业知识是打开校长工作之门的钥匙,校长应学习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学、教学法规等基本知识,还要了解本地的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采取适当措施,使学校教学质量适应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李岚清副总理曾说:“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教课书。“可见教师的师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反之,如果教师师德水准不高,就不能承担起教师的基本职责,必然对教学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业务素质也不可能不断提高,这就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加强老师的师德修养。学校主要通过师德讲座,确定师德考核细则,努力营造爱岗敬业的氛围,规范老师行为,从而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掌握信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掌握教学信息是校长进行教学管理的指向标。美国专家认为,教育管理不仅要有一个畅通的指挥系统,还要有一个灵敏的反馈系统,为指挥系统提供可靠的信息,使指挥者能够决策和合理地调整教学工作。管理者的瞎指挥往往出于缺乏足够的、准确的信息。要掌握信息,校长必须要“直接接触”和“亲自观察”,进行调查研究和听课。因为调查研究和听课都是为了掌握教学的真实信息,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没有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就不会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就会重分数,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忽视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尽管我们一直在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导者与合作者,但“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仍然存在,有时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干脆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自觉学习,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被埋没,成了装知识的口袋,这些都是陈旧的教育观念所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在转变观念上下大力气,让教师通过学习了解了自己认识体系中的缺陷和落后,不断改造自己旧观念,并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减轻学生负担,优化教育质量。在教法上,灵活诱导、不拘一格;在课堂上,敢于开放、适时整合;评价上,激励赏识、关注发展;作业上,设计精简、注重层次;在课余时,各班可根据实际安排适时的报刊“导读”活动,丰厚积淀,力求“减负不减质”,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调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国外管理学家认为,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有五种类型的校长。第一种类型的校长,对教师工作和教学工作几乎都漠不关心,称之为“虚弱型”的。第二种类型的校长,抓教学工作浑身是劲,对教师工作却不起劲,称之为“任务型”的。第三种类型的校长,只关心教师不关心教学,称之为“老好人型”的。第四种类型的校长,抓教学工作既不先进,抓教师工作也不落后,称之为“中间型”的。第五种类型的校长,对教学工作和教师工作都十分关心,富有进取精神,所以校长与教师、校长与学生都很协调,称之为“协调型”校长。“协调型”校长才是理想型校长,这样的校长才能调整好教师,校长不但要了解教师的特长和爱好,还要了解家里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调整分配工作,使每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理想的位置上工作,同时也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舒适的岗位上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学校要通过对教师加强业务培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成长,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1、“教师素质提升”全员培训
学校可以结合《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实施规划》,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全员培训、校本培训;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学习以及计算机三级培训学习,实现教育专业水平和学科水平同步提升。
2、“新教师” 上岗培训 对刚跨入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还提出“过三关”的要求:熟悉教材,确定重点,过好备课关;认识教育规律,提高管理水平,过好组织教学关;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过好讲课关。
3、“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
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要求全体学员在工作之余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艺术、课件制作知识等;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专著,坚持写教学日记或案例反思;积极参与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训;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学校可以组织部分学员分批外出听课学习,了解最新教改信息,拓宽知识视野,回来在组内进行汇报。通过学习培训促使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质量。
4、“骨干教师”研究型培训
学校可结合教研室的外出培训学习活动,定期派骨干老师参加培训活动,吸取外地老师超前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教师转变,通过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各学科的带头人,引领其他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些培训都切实提高了教师业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业务培训工作中,还通过抓名师、树典型,激励教师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业务水平,提炼教学思想,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局面,逐渐形成一支业务精湛、教学质量高的教师队伍。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加强常规管理,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加强课堂常规管理
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全面了解教学现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协同合作,掌握课改的进展动态,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通病,知道师生的迫切需求。校长室、教导处要经常性地对课堂进行突击听课,了解教师上课的信息,促使教师平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对待课堂教学。
2、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
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加强集体备课管理,提高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实现师资的最优化。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体备课实施方案》,在落实区学科培训的基础上,每个年级组或学科组有计划地开展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每次活动,在各年级组长或学科组长的引领下,先确定一位主讲人,其他老师采取“看、听、议”的方式参与。做到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统一性和创造性相结合。通过共同研讨,解决问题,最后结合实际,形成精品教案。活动内容、参加成员要有记录。学校教导处要定期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侧重于课后反思,并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要求。
3、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营造更加良好的教研气氛,努力为教师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促进教学业务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教研组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可以把教研组活动分若干组进行:第一学段(简称低段组),第二学段(简称高段组)。教导处负责督促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各学科教研活动由各年级段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学期初,各年级段教研组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研计划,每学期要求有50%以上的教师开课,并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及时做好资料积累:执教者的教案及自我反思材料;听课者的听课笔记及评课意见汇总等。
(2)设立教研日。
良好的教研气氛形成,有助于广大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确保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应确定教研日,各位教师应按计划上研究课,如有变化需经得教研组长的同意,并在时间上作合理安排,使组内活动能有序进行。
(3)制定教师外出学习制度。
为了更多地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制定教师外出听课汇报制度。每次外派教师听课后,应在两周内以汇报课或反思讲座形式向其余相关教师汇报,扩大学校投入的收益面。
4、营造科研氛围,走“科研兴教”之路
树立“质量立教”意识,实践“科研兴教”之路,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课改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各个教研组根据本学科存在的课堂教学现象,构建问题中心;每位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的困惑点确立一个教学研究主题;教师们针对主题,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做一定量的学习札记。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科研论坛等活动。引导持续关注某个“教学问题”的教师,周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选题”、“撰写研究方案”;对于正在研究中的课题,教科室随时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科学性。每位教师要做到“研究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的态度审视日常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交流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深层的思考,有思考才有提升。学校应每学期组织举办片级、校级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或举办教学沙龙及和种形式的比赛等,为教师搭建课堂教学艺术的展示平台,创设教师间和谐的合作研讨气氛,提供广大教师交流研讨的机会。让教师们在愉悦的气氛中交流自己或他人见解,促进了教师的有效反思。这样,让教师在合作互助中共同进步,也为课改实验迈上新台阶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五、联系家长,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三方面的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因此,校长要有系统、有计划地去做学生家长工作。如在学校中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卡和家校通等。校长的任务,一是借助联系家长的机会与家长讨论、研究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为青少年开展活动提供方便。二是借助班主任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提高学习成绩。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善于教育子女,因此,我们要先做家长工作,通过做家长工作来做学生工作,从而间接地帮助学生学习,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在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并能全身投入到教学中去,同时也得于家长、学生的密切配合。
第二篇:小学校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校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校长必须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抓好教学。现就我校如何抓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1、校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率先垂范。
2、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活,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反之,如果教师师德水准不高,就不能承担起教师的基本职责,必然对教学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业务素质也不可能不断提高,这就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加强老师的师德修养。学校努力营造爱岗敬业的氛围,规范老师行为,从而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没有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就不会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就会重分数,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忽视学生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教法上,灵活诱导、不拘一格;在课堂上,敢于开放、适时整合;评价上,激励赏识、关注发展;作业上,设计精简、注重层次;在课余时,各班可根据实际安排适时的报刊“导读”活动,丰厚积淀,力求“减负不减质”,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舒适的岗位上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学校要通过对教师加强业务培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成长,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1、“教师素质提升”全员培训
学校可以结合《区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实施规划》,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全员培训、校本培训;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学习以及计算机三级培训学习,实现教育专业水平和学科水平同步提升。
2、“新教师” 上岗培训
对刚跨入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还提出“过三关”的要求:熟悉教材,确定重点,过好备课关;认识教育规律,提高管理水平,过好组织教学关;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过好讲课关。
3、“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
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要求全体学员在工作之余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艺术、课件制作知识等;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专著,坚持写教学日记或案例反思;积极参与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训;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学校可以组织部分学员分批外出听课学习,了解最新教改信息,拓宽知识视野,回来在组内进行汇报。通过学习培训促使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质量。
4、“骨干教师”研究型培训
学校可结合教研室的外出培训学习活动,定期派骨干老师参加培训活动,吸取外地老师超前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教师转变,通过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各学科的带头人,引领其他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些培训都切实提高了教师业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业务培训工作中,还通过抓名师、树典型,激励教师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业务水平,提炼教学思想,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局面,逐渐形成一支业务精湛、教学质量高的教师队伍。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加强常规管理,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加强课堂常规管理
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全面了解教学现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协同合作,掌握课改的进展动态,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通病,知道师生的迫切需求。学校经常性地对课堂进行突击听课,了解教师上课的信息,促使教师平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对待课堂教学。
2、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
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加强集体备课管理,提高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实现师资的最优化。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体备课实施方案》,在落实区学科培训的基础上,每个年级组或学科组有计划地开展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每次活动,在各年级组长或学科组长的引领下,先确定一位主讲人,其他老师采取“看、听、议”的方式参与。做到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统一性和创造性相结合。通过共同研讨,解决问题,最后结合实际,形成精品教案。活动内容、参加成员要有记录。学校
教导处要定期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侧重于课后反思,并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要求。
五、联系家长,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三方面的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卡和家校通等。校长的任务,一是借助联系家长的机会与家长讨论、研究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为青少年开展活动提供方便。二是借助班主任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提高学习成绩。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善于教育子女,因此,我们要先做家长工作,通过做家长工作来做学生工作,从而间接地帮助学生学习,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在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并能全身投入到教学中去,同时也得于家长、学生的密切配合。
第三篇:小学校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校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是学校的生命线。有人曾说:“不管教学质量的校长是一位不务正业的校长”。
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校长必须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抓好教学。如何抓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师德学习,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1、校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校长,不但要有较高的思想品格方面的修养,还要有业务素质方面的修养。首先在思想品格方面,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襟怀坦白,任人唯贤,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克已奉公,无私奉献,要像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次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修养,系统的专业知识是打开校长工作之门的钥匙,就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让阅读陪伴我的业余时间,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真切的感受读书的乐趣。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用《论语》治校成了今后的梦想——打造校园内下课楼道无声响,校园墙壁无脚印,试验台上无涂鸦,课间跑步无队形,考试无教师监考,洗碗池里无米粒的现象。
2、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
李岚清副总理曾说:“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教课书。“可见教师的师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想方设法让老师们有效读书,使每位老师都能成为演讲者,一则读完书要聊书,二则要专一,专注于一类书认真研读。
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用真心对待学生,关注的就是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控力,进而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老师对孩子要接纳,不能因为孩子考了低分就批评抱怨,而应换个心态从孩子的现实情况去看孩子是否有亮点,收藏让人有惊喜之处的试卷。
学校主要通过师德讲座,确定师德考核细则,努力营造爱岗敬业的氛围,规范老师行为,从而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掌握信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要掌握信息,校长必须要“直接接触”和“亲自观察”,进行调查研究和听课。因为调查研究和听课都是为了掌握教学的真实信息,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没有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就不会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就会重分数,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忽视学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的人,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在转变观念上下大力气,让教师通过学习了解了自己认识体系中的缺陷和落后,不断改造自己旧观念,并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减轻学生负担,优化教育质量。在教法上,灵活诱导、不拘一格;在课堂上,敢于开放、适时整合;评价上,激励赏识、关注发展;作业上,设计精简、注重层次;在课余时,各班可根据实际安排适时的报刊“导读”活动,丰厚积淀,力求“减负不减质”,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调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要通过对教师加强业务培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成长,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1、“教师素质提升”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全员培训、校本培训;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学习以及计算机技能提高培训学习,实现教育专业水平和学科水平同步提升。
2、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
要求全体学员在工作之余自学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艺术、课件制作知识等;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专著,坚持写教学日记或案例反思;积极参与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训;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学校可以组织部分学员分批外出听课学习,了解最新教改信息,拓宽知识视野,回来在组内进行汇报。通过学习培训促使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质量。
3、定期派骨干老师参加培训活动,吸取外地老师超前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教师转变,通过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各学科的带头人,引领其他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培训都切实提高了教师业务,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业务培训工作中,还通过抓名师、树典型,激励教师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业务水平,提炼教学思想,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局面,逐渐形成一支业务精湛、教学质量高的教师队伍。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加强常规管理,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校长、教导处要经常性地对课堂进行突击听课,了解教师上课的信息,促使教师平时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对待课堂教学。
2、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在落实学科培训的基础上,每个年级组或学科组有计划地开展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每次活动,在各学科组长的引领下,先确定一位主讲人,其他老师采取“看、听、议”的方式参与。做到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统一性和创造性相结合。通过共同研讨,解决问题,最后结合实际,形成精品教案。活动内容、参加成员要有记录。学校教导处要定期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侧重于课后反思,并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要求。
3、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1)学期初,各年级段教研组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研计划,每学期要求有50%以上的教师上公开课,并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及时做好资料积累:执教者的教案及自我反思材料;听课者的听课笔记及评课意见汇总等。(2)制定教师外出学习制度。
每次外派教师听课后,应在两周内以汇报课或反思讲座形式向其余相关教师汇报,扩大学校投入的收益面。
4、营造科研氛围,走“科研兴教”之路树立“质量立教”意识,实践“科研兴教”之路,各个教研组根据本学科存在的课堂教学现象,构建问题中心;每位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的困惑点确立一个教学研究主题;教师们针对主题,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做一定量的学习札记。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科研论坛等活动。引导持续关注某个“教学问题”的教师,周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选题”、“撰写研究方案”;每位教师要做到“研究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的态度审视日常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交流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深层的思考,有思考才有提升。学校应每学期组织举办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比赛等,为教师搭建课堂教学艺术的展示平台,创设教师间和谐的合作研讨气氛,提供广大教师交流研讨的机会。让教师们在愉悦的气氛中交流自己或他人见解,促进了教师的有效反思。这样,让教师在合作互助中共同进步,也为课改实验迈上新台阶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五、联系家长,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三方面的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因此,校长要有系统、有计划地去做学生家长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联系卡和家校通等。通过做家长工作来做学生工作,从而间接地帮助学生学习,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在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并能全身投入到教学中去,同时也得于家长、学生的密切配合
第四篇:农村小学校长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金塔乡右二坝小学 陈斌礼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根,发展之本。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在稳步提高,但比起城区小学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是教师配备、教学设备、学生家庭的文化底蕴相对薄弱。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树立质量意识,切实抓好教学工作。
1、确立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中心工作的认识。开学初,学校要立即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学生家长会、班级质量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质量观。校长要亲自抓教学质量,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主要日常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学期至少安排二次以上的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结合学校实际,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办法。校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教研第一线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2、确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认识。学校各级领导及全校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生存、质量发展的观念,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校长要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观点。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典型。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
3、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根据学校学困生帮扶计划及“联校联生、强教为民”活动方案,把班级优等生、学困生的本次考试成绩作为起点,用下次考试成绩提高幅度量化考核教师教学工作,这将极大地推动学校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
1、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档案。要求全校教师认真及时填写《教师常规工作记录手册》。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学随笔等,不断总结经验。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向学校递交1篇结合学校、班级实际撰写的教学论文,并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研讨(不在学校教研活动上研讨的论文学校考核不加分),在不断地研讨中使全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
2、规范日常教学行为,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学校要严格执行新课标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制定“教师一日常规工作制度”,校长要巡视各班教师的上课情况,对随意调课、空堂、拖堂、不备课上课等违纪违规行为做严肃处理。同时,要求教师重视平时的自查、互查,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以整改,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3、抓好教学五认真工作。学校领导要对教学五认真工作严查,细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整改意见,以此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重视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坚持教研活动制度。教导处根据学校的要求,指导教研组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保证每周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2.坚持听课制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教师互相听课15节以上。在听课、观课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3.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学质量分析会。查找学校质量问题,研究对策,总结教学经验,树立学校质量典型,让大家学习,推动全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4、倡导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反思的目标必须指向今后的教学行为,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5、学校要定期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每学期不少于2次。不断改进管理办法和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师生提高质量的积极性。
6、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校要分期分批派教师外出观摩优质课,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培训。外派学习教师返校后必须汇报学习心得、上汇报课,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四、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优良校风、学风、班风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学校要加大学风建设力度,营造健康向上学习氛围,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师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读书活动、摄影活动、美术活动、音乐活动等。组织学生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丢沙包、跳绳、踢毽子等,在这一过程中,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习,喜欢钻研。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松树中学文科教研组
每位教师的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都想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都在研究,都想努力做好的一件事。我觉得,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
一、反思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习惯培养
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在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一个因素,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反思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去观察:
1.每当下课以后,学生是否围在你身边问这问那,使你离不开教室?并且学生都是在争先恐后地企盼着你的解答?
2.你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学生有没有用一些难题来考考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做的?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去请教老师?还是遇到问题不经思考就匆忙地向老师发问?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问题?有没有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
5、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达到“从教”到“不教”的效果。这些习惯主要体现在:
1、能在家里自觉控制自己,从完成作业到自己预习、复习;
2、在自习课上,完成老师的作业后,能自觉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经过教师本身的观察与思考得到答案的。如果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超过半数以上的问题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就说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就需要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几个方面查找自己的原因了。
二、反思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也是学习主动性的升华,如果没有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那么教师无论怎样努力,也是难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对这方面应该怎样去反思呢? 1.在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某一个问题,采取的是怎样的指导思路?是不是二名以上的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了?
2.有没有具体措施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满意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是继续把问题进一步分解,还是转换了话题?
3.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是积极地旁观还是时常打断学生的回答?
4.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了吗?尤其是在布置背诵的任务时你是否告诉了他们怎样去背诵?
以上每一项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学习能力培养而涉及到的反思内容,在对自己是如何对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表现进行反思时,可以参照上面所列出的条款展开自我检查。
三、对自己进行教学水平的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最清楚的就应该是学生了。如果我们学会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中发现自己教学水平的不足,那么教学一定会前进一大步的。我们在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反思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观察。
1.在教学时,学生是以怎样的表情来听课的?是不是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面部表情是不是有一种满足的微笑?
2.每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后,是不是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响应?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还是处于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学生不为教师的焦急所动?
3.课堂上你为学生留下的有效时间是多少?能不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活动?
4.你在备课的时候,是否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问题?是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题? 当然,反映一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外在表现还有许多,这里仅仅对一些比较容易把握的现象作一些简单的说明,透过这些现象,可以折射出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深得学生欢迎。对教学的反思,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反思,可以寻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进而寻求到更加符合提高教学质量要求的方法。当然,批判自己,审视自己,尤其是当别人对自己作出批判的时候,有时也是很痛苦的,这就需要我们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真正从内心中去思考一下,我们一天天上班、一节节讲课、一分分拼搏,几乎每天都是在紧张劳累的状态下疲于奔命,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什么比只是付出见不到收获更痛苦的吗?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学校成功的关键。或者说,“以质取胜”是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明天”。这样看来,认真地分析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因素及积极地寻找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对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长资源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一、管理队伍建设 问题分析:
问题一:理念上缺比较完整的思路
绝大多数管理者在教学管理上缺乏能引领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由于缺乏生成的理念,管理中少有看得远、防范于未然的系统思维,还停留在遇火灭火、遇水堵水的被动工作状态。问题二:工作上缺比较成熟的套路
具体表现为:对困难和问题的估计不足,而一旦碰到困难又少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对策,往往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重视对管理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实行岗前、岗中的培训制度,给每一个即将走上教学管理岗位的人提高相应的待遇。
二、常规建设不太到位 问题分析:
问题一:有制度但落实不够到位。
目前各校均有各项学校日常管理的制度。制度是死的,重要的是对制度的落实,在这一点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问题二:制度建设创新不够。
光有制度,不重视制度建设的创新,那么制度也必定会失去生命力、失去约束力。看来,作为管理者要不断打破常规,又要不断建立新的常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建立制度落实的一系列检测和调试机制,培养管理者的系统思考和预设能力。
二、教师发展 问题分析
问题一:教师的发展意识不到位(心智模式)
教师中普遍存在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意识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关注度不够。(2)对待周围同事发展的排斥性。(3)对待教学效果的反思角色欠缺。当教学效果不理想时,教师不是多去寻找自身原因,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和改进,而是习惯性地推卸责任,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将教师个体发展规划作为教师自我发展和校本培训的重要抓手,相应地跟上与之配套的考核和聘用。并搭建各类平台提供给教师们展示自我,提高教师的展示能力,增强教师的自信心。问题二: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够均衡 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以研讨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评比等模式进行课堂生成和预设能力的讨论和培养。加大对教师学习力的培养,首先让学习成为一种制度,继而成为一种氛围。三、学生成长 问题分析:
问题:学习兴趣的减退
学习兴趣的减退会很快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业成绩下降,两极分化严重。分析学习兴趣减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中碰到的困难缺少心理准备和面对的勇气。(2)家庭教育没有给孩子良好的熏陶,未能致力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3)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教给家长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争取取得家长最大的配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学生相处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层面得到有效的保护。四、家长资源 问题分析:
农村学校家长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相对较少,相当部分已经无法辅导,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劣势。但同时也证实了我们现在主抓学生学习习惯,让家长抓回家作业、配合检查笔记等的紧迫性;我们也发现家长对孩子寄寓较高的期望,这也是学校可以把握的优势。
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鼓励教师们进行家访,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利用已有的资源改善办学的周边氛围,为学校的发展创设更好的条件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