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书心得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书心得
洪泽县东双沟中心小学 谢芳
当刚拿过张洪亮老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来读时,一点也没有兴趣,因为我本身就不是好读书的人,但当我翻开目录时,我觉得看过以后我肯定不会后悔。书中说目录说到了好多的国内外大家的教育思想,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杜威的道德教育、还有一些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名家。我读这本书并不快,也并不急,但每次捧起它,总会得到许许多多新的启迪,总会忍不住玩味再三,当然,用书里面好多的教育思想来看今天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也会感觉很多很多的遗憾与无奈;用书里的大教育家来看自己昨天的教育,也会感觉更多的不安与后悔!
我自是没有能力来整体地评价《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但我努力地思索,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印象最深刻,尤其是他的一篇“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何以能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众多教育管理理念中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这就让我想起了现代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不读不引起很多的忙碌而无为的教师低首沉思,教了十年、二十年、几十年的书,逐渐会对教育产生了厌倦,对孩子产生了厌倦,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学习后进的学生关注的就少,在上学期间,在实习期间,总能听到身边老师在抱怨:某某学生怎么怎么苯,怎么怎么成绩差,每个班里总有几个问题学生,面对这种学生,总是很无
奈,跟本无从下手,只能放弃,我也是这样,总是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很讨厌那些问题学生,曾幻想要是班里没有那样的学生有多好。
自从读《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里的“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后,我的思想改变了:正象实际上书中所说的世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是呀,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只不过成功的道路不同而已,老师就是带领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领路人。通过这个思想我就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赏识,用赏识教育学生,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教育”也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更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但是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赏识存在着过度的倾向。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比如,在数学方面,一个学生计算8加5的算术题,却解得12,教师倘若不是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这样表扬他:“你的答案很接近正确答案。”或像有的教师那样,对做错题的学生表扬说:“你错得很
有价值,你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谢谢你!”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其结果恐怕只能与表扬者的初衷相反,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对于赏识说了这么多,也无非是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多关注,多鼓励,多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必胜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的人,让他们表现的坚强又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相信自己,能够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平等的教育,在学习上达到“平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挺直腰板,抬头走好自己今后的人生。
这本书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我也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让孩子保持孩子天赋,快乐的生活与学习,轻松愉快的完成任务。
第二篇:《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
一、多个教育理论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理论指。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在校园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触,都是教育。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真谛,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要从根本上出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去努力。那样,我们的教学相长才可谓落到实处。
二、教学实例给我们切实的实践指。
在《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中,除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的不同教育理论外,还展示出许许多多真实的教学实例、案例。这无疑在教学实践方面,给了我们一些丰富的宝贵经。比如有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实例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的困惑。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点评得到解决,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成就感,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课堂效果好。从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现代新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讲授知识。而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接受能力、兴趣导向等方面的关键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着老师走,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办法。才能通过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学习的层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然过渡而来。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再一次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增强了我们下一步继续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辉。
第三篇:《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1一、多个教育理论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理论指。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在校园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触,都是教育。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真谛,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要从根本上出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去努力。那样,我们的教学相长才可谓落到实处。
二、教学实例给我们切实的实践指。
在《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中,除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的不同教育理论外,还展示出许许多多真实的教学实例、案例。这无疑在教学实践方面,给了我们一些丰富的宝贵经。比如有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实例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的困惑。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点评得到解决,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成就感,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课堂效果好。从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现代新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讲授知识。而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接受能力、兴趣导向等方面的关键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着老师走,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办法。才能通过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学习的层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然过渡而来。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再一次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增强了我们下一步继续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辉。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2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热爱人民,胸怀改造社会的理想,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躬身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年轻的陶行知先生从小热爱祖国,志向高远,他曾在学堂楼的卧室墙上,题写自勉的铭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陶行知先生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先生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德的来为中国一百万个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
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先生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为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而得不到培养的机会。于是,1939年7月,陶行知先生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为抗战建国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1946年4月,陶行知先生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先生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后来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造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教育为公”“甘当骆驼”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遗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他还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1]陶行知先生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他曾对当时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作过调查研究,认为有相当多的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他,记他,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也就是说,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陶行知先生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改革。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学校与社会脱离、生活与教育分家的“死教育”,构建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生活与教育联系的“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盲目抄袭外国教育的“洋化教育”,构建了切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脱离人民大众,为少数人服务的贵族式的“小众教育”,构建了面向人民大众,符合人民大众需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众教育”;生活教育改造了“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的“超然教育”,构建了密切联系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实践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教少数人升官发财”,培养人上人的“升官教育”,构建了能“从老百姓中来”、“回到老百姓中去”、与老百姓“同甘苦”的人民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改造了“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的“残废教育”,构建了能使人“手脑双挥”、“在劳力上劳心”的健全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认识和改进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许多启示。
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生活需要教育,正如教育需要生活一样,教育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条件下为人设计和实现理想的、完全的生活,这应是教育本身的追求。教育联系生活的目的,就在于不仅仅使学生掌握可怜而有限的书本知识,而是使学生体验和构建理想的生活。教育不应设法使学生去适应书本,而应设法使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并努力去创制生活的新规则或创制新生活的规则。狭隘的、封闭的书本教育无法适应丰富而多变生活。
2.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应发挥对教育的动力作用,要将整个社会作为儿童生活的现实背景来设计儿童的教育,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教育应为了生活,儿童应为了生活而受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源,回归生活世界,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生活应成为教育的素材、手段。
3.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生学”,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的做法,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只管“教”,是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3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学习我了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现在就摘录本书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我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在新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我们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我们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做’;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针对这一点,再对照自己的教学,以往我在教学中,总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因此常常出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有时还为此想不通。现在我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使用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要注重交际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交际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程计划,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二)我对“互动的师生关系”的认知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就是师生,生生的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该书指出“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且是多边的整体的交往。”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上这些内容都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要站在民主平等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亲情,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他们作为知心朋友,去关心爱护,这样交往才会真实而富有情趣,才会很好的和学生沟通,才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知道“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放手给学生交往的空间,充分的给他们交往的自由,让他们多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到交际之中,从而达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我对“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认识
我们总在强调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进行素质教育,在读这本书前,我的认识并不是那么深刻,例如我们问‘学习为了什么’的时候,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归宿。在我们的教育概念中,学习就是教师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掌握确定无疑的知识;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导致了我们所讽刺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必须由过去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我们想到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以学生的抄写为教学中主要手段,忽视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愿意让学生从被动的亦或是盲动的接受和服从中解放出来,不愿意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以学生考试中得到多少分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却不愿意和学生去沟通和交往,不愿意考虑学生是否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表白,是否愿意去理解体悟别人的感受,一句话学生的素质是不是得到培养和发展,却没有很好的去研究。
为此该书也为我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重视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文章指出“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学科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完备,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教学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所谓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以上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的结论,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论,更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2、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该书指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我们知道“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该书还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由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做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必须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必须体现学生的情感取向,认知态度和正确上网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小学教学,特别口语教学才会体现出新课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思想。
(四)我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立体体系”的理解
该书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记住和把握的原则,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懂得“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由以上各点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绝对不可以把学生看作教师上课的配角,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要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各点,我们必将培养出符合21实世纪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后体会,他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自己现代教育理论的缺失,也学到了更多的理论,我今后一定会更加深入学习,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上心得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4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究性、全员性。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看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文章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行六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5作为教师,最急需的就是理论的指导。本不愿读一些过于抽象的理论专著的我在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后感触颇多,我作为一个新教师,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科学,为什么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类老的话题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领悟。
现代教育就是研究在动态的环境下教育主体的一种创新活动。每个学校的教育环境都是动态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发挥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新理论。
首先,“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反映到教育领域表现为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因此,教师必须用平等的原则尊重善待学生,不偏爱某些学生,嫌弃另一些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每个人的发展可能性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无疑是素质教育中整个师生关系系统内最为坚实,最必不可少的基础。
其次,书中提到的几位代表现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学说的教育家,虽然在理论基础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上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无不是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这种强调唤醒与弘扬人的主体意识的趋势反映到素质教育中来,便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推行民主的工作方式,以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在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勇于各抒己见,积极表现其个性,展示其才华。
其三,在传统教育中,对学生情感的刻意教育与培养一直是处于一种被遗忘与冷落的荒芜境地。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因此,今日素质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与推行情感教育。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对教师天生有一种信赖与依恋心理的学生,会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当他们得到老师真挚的爱与关怀,得到理解与重视的时候,心里就会感到快慰与满足,同时产生乐于学习,愿意听从教诲的倾向,就会把对老师的爱移情至老师所教学科目。与此同时,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强化与升华。当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须在情字上狠下功夫。我认为,教师应该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应爱护,了解学生,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其次应信任学生,对其充满”爱的期待”;最后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见情,严中见爱。
最后,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出拥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这是因为创造性素质是现代和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中具有统御作用和最大时代适应性的一种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教学的重头戏,我国的素质教育也不应例外。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最能发挥创造力的条件就是民主。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敢于发挥创造力,当自己的新颖创见被人接受,赞赏时,会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做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行扶植和帮助,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前人,超越前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综上所述,我认识到: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在工作中应力争尽早建立这种师生关系,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广泛,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除了要认真分析教材做好课堂计划之外,还要注意研究如何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现在教学中出现的倾向是老师一讲就一棒子打死,这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篇:《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1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一书中有关教学媒体的一节,印象非常深刻。
教学媒体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有些稍难一点的知识,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识,我们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用书。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2
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学生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怀揣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提出了“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的主张。他一贯重视学生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在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后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有幸拜读之后深受启发,现就此谈谈一点体会。
一、“活动”乃重中之重。
陈鹤琴先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做”,“做”即活动。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学生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好动”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学生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学生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学生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学生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学生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学生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学生“做”,学生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学生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学生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学生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
二、大量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多样化。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学生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源泉,环境对学前学生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学生走出学生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学生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学生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学校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三、突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给学生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学生的世界是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学生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学校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学生教学生”。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学生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精彩独到的思想是指引我们在教育之路上前进的灯塔,让我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思路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我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逐渐完善,提升自我。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3
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急速发展。有时还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想想我刚从师范毕业、踏进小学大门时,学校采用的还是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
整堂课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好奇、探究的内在动力就减退了。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我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文章,利用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现代教育理论》一书感触颇深: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做一名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组织者、共同学习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过去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过去,一名教师只要他工作踏踏实实,具有奉献精神。人们便会给予他”优秀教师“的称号。而新型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必备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现在,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的超越自己、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
过去,我总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唯一渠道。现在想想:我完全错了。其实,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只是诱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是服务学生的学。我们时常埋怨学生怎么了?想象力哪去了?创造力哪去了?其实,这完全是被我们的传统教学一步步的抹杀了。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味”包办“,学生成了旁听者。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争论、学会学习。课堂上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设计,与同学合作解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广泛深入的被应用到各科教学中,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拥有两间电脑房,建成了校园教学网络,教师的控制电脑不仅可以控制学生使用的电脑,还可以解除对学生的控制,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的不同层次问题或CAI教学软件放入网上,让学生共同研讨。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给予我们的硬件设备,不断创新、创造出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新型教师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断进取,不断反思,争取做一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4
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后感触颇多,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科学,为什么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类老的话题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领悟。教育就是增长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的活动。现代教育就是研究在动态的环境下教育主体的一种创新活动。每个学校的教育环境都是动态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学生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发挥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创新性的学习方法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新理论。
1、”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反映到教育领域表现为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因此,教师必须用平等的原则尊重善待学生,不偏爱某些学生,嫌弃另一些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每个人的发展可能性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无疑是素质教育中整个师生关系系统内最为坚实,最必不可少的基础。
2、书中提到的几位代表现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学说的教育家,虽然在理论基础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上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无不是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放在中心地位。这种强调唤醒与弘扬人的主体意识的趋势反映到素质教育中来,便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推行民主的工作方式,以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在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勇于各抒己见,积极表现其个性,展示其才华。
3、在传统教育中,对学生情感的刻意教育与培养一直是处于一种被遗忘与冷落的荒芜境地。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因此,今日素质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与推行情感教育。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对教师天生有一种信赖与依恋心理的学生,会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当他们得到老师真挚的爱与关怀,得到理解与重视的时候,心里就会感到快慰与满足,同时产生乐于学习,愿意听从教诲的倾向,就会把对老师的爱移情至老师所教学科目。与此同时,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强化与升华。当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须在'情'字上狠下功夫。我认为,教师应该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应爱护,了解学生,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其次应信任学生,对其充满”爱的期待“;最后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见情,严中见爱。
4、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这一点已为国际教育界所公认。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出拥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这是因为创造性素质是现代和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中具有统御作用和最大时代适应性的一种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教学的重头戏,我国的素质教育也不应例外。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最能发挥创造力的条件就是民主。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敢于发挥创造力,当自己的新颖创见被人接受,赞赏时,会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做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行扶植和帮助,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前人,超越前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综上所述,我认识到: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在工作中应力争尽早建立这种师生关系,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5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有着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所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主要包含三个基本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对于先生的教育理念,我有几点启示:
一、教育要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我们也更应该明白我们所要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背书只会知识的学生,而应该是会学习,会思考,会生活的学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
二、教育方式多样化,要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求知欲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大教育家,他的教学方法论十分明白。首先,教育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做“的内容特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来决定。
陶行知极其重视实践,他由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而改”知行“之名为”行知“。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了长期纠缠于中国教育史的”劳心“和”劳力“的问题。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并由此得出学习方法的论断:运用知识,”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柳斌同志说:”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提倡的是个性。陶行知把腐朽思想称为”裹头巾“,提出”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继续创造。“号召人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讲的也是个性、创造,一切陈腐的、机械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是错误的、有害的,必须坚决抵制
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所谓”学生“首先要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的问题。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决新的问题。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6
囫囵吞枣般读了半本了(想先浏览一遍全书,再作细读),觉得看云真不愧为一位有意思的老师。原想从此书中了解同行是如何读教育理论,如何写读书后感的,可看了半本,越看越对封面上那句话感到有意思了——”个性化解读教育经典“!
呵呵。”个性化解读“似乎成了20xx年读书界的一个有趣现象了。于丹教授读《论语》,个性化地读出了”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心灵之道“、”天地人之道“,几篇演讲稿组合成一本书,卖二十元人民币,还高居博库图书排行榜前几名;如今,看云也来个性化读《民主主义与教育》、《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后感写得文采飞扬,行云如水。不可否认,看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读完《童年的秘密》,就一口气写了二万多字的读后感——《回归之路》,实在让人钦佩!
读到一半,也突然笑出声来,脑子里不知怎地浮现出了女人入厨房时的身影。听于丹的演讲、看看云的书,突然觉得这两个女人都是在为我们”煲汤“——用孔子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杜威教育思想作主料,然后加入两位女子对人生、对教育的感悟,为我们捧上了一锅”精神美味汤“!
于丹教授作为一名学者、一名传媒学教授,她的言语显然比看云更具学术味,表情也更显理性化。而一直闲适地看文学书籍的看云,写起读后感来,也是信手拈来,不求正统,散得开却也收得回。这不,每隔几段都会出现几行用楷体字记录的教育理论原文,然后,便是作者”天马行空“地谈感想,这些感想会说到自己的儿子,当然更多地说到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教育教学片段。于是,我的脑子里又浮现出了我那中师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论老师,也是一个女的,也是从小学语文教学讲坛上走出来的,她也会讲理论,但一会儿,她就会引发开去,讲她的儿子,讲她的教学生涯。女性的思维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特点?呵呵,这不是质疑,而是同为女性对自身性别所产生的思维特点的好奇,很有意思。
不过,在一向来以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学术界,突然有几个小女子斗胆出来发表自己对艰涩枯燥的学术论著的见解,实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女性的”煲汤艺术“绝对强于男性:没有文化的村妇无事时会家长里短地跟你聊上一天,看到一个人能从眼前这个人拉扯到他(她)的四亲六眷;有点文化的女性知识分子能把男性学者创造的理论研究作为”盐“,再加入”花椒“、”葱“、”姜“、”味精“,给你做出一锅”百味汤“。但谁敢肯定,女性的话语就逊色于男性的理性思考?这不,《教育漫话》、《给教师的建议》、《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里也有”家长里短式“的语言,作者讲教育问题犹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道理简单明了,意义却十分深刻,因其深入浅出,不也给学术界增添了一抹鲜活亮丽的绿色?
书读了一半,也突然觉得,女性的思维也不仅仅是感性,女性之美里还蕴含着一种宁静之美。在读着这些学术著作的时候,她们的脑子里除了理性的思考,往往也会联想到婴儿酣然入睡的宁静,联想到小溪潺潺的宁静,联想到星光点点的宁静。而宁静,正是当前学术界所稀缺的一种精神追求。《薛瑞萍读教育理论》封底最后一句话:”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的成长的快乐,无以言表。“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7
这个暑期我阅读了《现代教育理论》这本书,通过这次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也有了一些自已的心得体会,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云行流水的效果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
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8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一书,,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其中有关教学媒体的一节,印象非常深刻。
教学媒体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有些稍难一点的知识,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识,我们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用书。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这些教学理念由从抽象到具体,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这些新的理念:
一、终身学习
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不断实践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慢慢品味的,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特别需要板书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在课后慢慢消化。这就对老师的板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先设计好板书,不但简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无须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现代教育理论》的读书心得体会9
魏书生思想席卷中国教育界,但始终也没能真正去读一些关于他的教育理念这方面的著作。前段时间去书店看到了魏书生写的专著,顺便买了本,这几天也一直在翻阅,从中我发现书中他写到的并不是纯理论的东西,而更多的是那些特别实实在在的,在他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的一些具体教育方法。粗略拜读了以后,我从书上真实体会到了魏书生的人格魅力。在这教育改革的年代中,魏书生的教育理论无疑就是一盏启明灯,为教育大潮中的师者们指明了航向!同时也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教育思路。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一昧的盲目付出并不能得到预想中的回报,照本宣科换来的只是下面学生晕晕欲睡的结果。如何让学生重视这门学科?如何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这门学科?可能比备课教学更为重要。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精辟地归纳为:一句话;两本书;三个魅力;四字精髓;五点启示;六步教学法;七个一分钟。全面且简洁明了地涵概了魏书生的基本教育思想。其中的”三个魅力“让我的内心蓦然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魏书生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成就魅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催化自己发奋图强而更加卓越,他以自己的经历勉励着取经者要做到”天人合一,解放自我“,正是这种解放才使魏书生有能力有勇气去创造一般人难以创造出来的奇迹。做为一个师者,不能用狭隘的人与人之间权与利争夺禁锢自己的聪明才智,歪曲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自己的心灵主人,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发扬光大自己内心的大智慧,真正的将生命付于教育事业,真正地做到燃烧的蜡烛,在发光发热中不断思考、学习与进步,自强不息,真正做到博学为师,厚德为范。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课堂艺术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而是体现在课前、课后和课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上,而是体现在育人上;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师的如何教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如何学上;不仅仅是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而是看学生在课前学的怎么样。所以,魏书生的课堂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的检测上。 因此,纵观魏书生的教学全过程,魏书生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的互存关系,而存在着一种普普实实的教学组织环节和组织形式。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学会学习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在他的教育理念中,使学生会学,促使差生转化一直是他努力 的方向。要使学生会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总是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这样学生的 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极大乐趣。培养学习兴趣,还应注意既要有广泛的兴趣,又要有中心兴趣。学习兴趣与老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则视为乐园。魏书生上课,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
综观魏书生的教学,方法灵活是他的特点。魏书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教师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对兴趣培养都有极大的意义。并对一堂课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堂课应当激发出真正的激动心情。魏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种教法找到兴趣的源泉,他认为,教师讲课,寡淡无味,平铺直叙是教学的 大忌。他总是力图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趣事,乐事层出不穷,学生思维可以驰骋,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对他教的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爱上了他并迷上了他。
新的事物,学生会有兴趣。变换教学方法从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 魏书生老师在校或外地讲课,课前总喜欢用气功冥想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魏书生常说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制定一些语文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一些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一些方面让学生猜的透,但在具体一堂课的安排上,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的半透不透,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教师感情越进,对教师所讲的理解的 越深。
民主平等是魏书生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两个字--商量。魏书生在全国乃至香港、中国台湾出公开课事先从来不告诉学生学习内容,有时还要学生猜猜看学什么。这与我们许多教师出课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往往要提前预习、认识学生、提前试讲等等,待到了课堂也只是在学生的配合下把预案十分精彩的表演一次罢了。
魏书生敢于上真课,不惧怕学生不熟、教材不熟所带来的”预案“无法进行。尽管我们不能说魏书生心中就没有预案,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魏书生心中的预案与我们的预案相比在本质上是大不一样的;我们的预案是让学生当演员把课堂教学过程一步步表演下来--学生的学从属于教师的教,为教师的教服务。而魏书生的”商量“型预案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并且千方百计的去适应学生的学。
魏书生的”商量“教学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高深莫测的,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起惊雷“来形容是不过分的。其一、用商量的教学策略主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师生共同处在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用魏书生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产生强烈的师生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其二、在商量教学策略氛围中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因为”商量“的那根弦始终在拉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你无法拒绝它而走神,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其三商量教学策略极大的遵从了”因材施教“原则,摆脱了出课教师最担心的因师生不熟而启而不发,对不同个性特点和学习特长的学生也顾及到了,顺应班级基础状态和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同时魏书生还注重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魏书生经常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我们不缺乏学习的学生,但缺乏具有想象力的学生,学习离不开想象,而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茅以升说”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而只有学而知之的天才。“前汽车大王福特说”不创新,就灭亡。“魏书生自己对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 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他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经验是很丰富的。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艺术,已经不是教育教学所能概括的了。他用自己的人生体味,用个人的性格魅力,用深厚的学术修养,在教育和影响着学生。 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人了门,师生双方都有无穷的乐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魏书生说:”我只是在人口处,悟到了点滴激发学生兴趣之法,更有效的方法,还在前面等着我。"
第五篇:名著导读读书心得
名著导读读书报告
《论法的精神》读书心得
学院名称:XX学院
班 级:xx
姓 名:xxx
学 号:xx
成 绩:
201x年月 xx xx 日
作为大三学年实践环节的学科名著阅读,这次我所阅读的是由18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著,张雁深所译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学术名著《论法的精神》。该书被誉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这本书篇幅较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孟德斯鸠对法的观点,读后令我感触很深,让我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前叶,当时正处于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巅峰走向没落的时期,统治专制阶级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压迫广大人民。而《论法的精神》的诞生更是在法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残暴的统治导致民众起义此起彼伏,众多思想家、政治家们激烈抨击封建主义的残暴统治,这些社会现象和言论都为《论法的精神》的诞生打下了基础。该书共分为上下两册,六卷,三十一章。主要包括法律的定义;政体的种类和各自的原则;法律与防御、进攻力量的关系;建立政治自由的法律同政体、公民、征税的关系;法律与气候、地理的关系;法律与贸易、人口的关系;法律与宗教的关系;罗马和法国法律的变革以及关于封建法律学说等内容。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最著名的理论便是他所提出的分权原则。该原则最早起源可以追朔至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的政体三要素,亚里士多德将国家的政权划分为议事权、行政权和审判权。而孟德斯鸠则在本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正式提出了该原则,即将国家权利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将三种权利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法律”,“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农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利,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通过这段文字表达出三权分立的重要性,专制主体就是“专”有了国家权利,所有的权利掌握在特定人的手上,其他人已经没有力量与其抗争了,才导致这些人滥用其权利为所欲为。而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这些权利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各权利间可以相互制衡相互监督,若某一主体滥用了其中的某一项权利,则他人可以依据其他权利对其进行纠正或处罚。该原则对后来各国的立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美国就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国会则享有立法权而司法权掌握在联邦最高法院手中,每个部门又掌握着影响其他部门的权利,三者间相互制衡。当然,从现代社会现实上看,三权分立原则也是存在不足的,所以并非每个国家都适用这种体制,如我国就不适用分权原则而是适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不适用三权分立制度的原因如下:第一,三权分立制度虽然避免了权利的滥用,但其实质上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其提出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阶级的冲突问题,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中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来自各种职业、各个民族,其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帮助人民实现其所享有的宪法赋予的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二,三权分立将导致三个权利机关间矛盾重重,难以统一,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保障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以及各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所以三权分立原则既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也存在局限性。
在本书中孟德斯鸠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地理说”,他认为不仅是人文社会或政体制度与法律有关,还包括气候、土壤等能影响人们的性格、感情、道德观念的客观因素,因此,法律还应考虑这些因素。“如果精神的气质和内心感情真正因不同的气候而有极端差别的话,那么法律就应当与这些感情的差别以及这些气质的差别有一定的关系”,“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各类不同的法律”。孟德斯鸠重视气候对法律的影响,认为不同的气候会对人们的生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心里,如生活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人们比生活在炎热气候下的人们有更充沛的精力,较强的自信,但在想象、趣味、敏感性等方面则要差于对方。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必须考虑到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于正面的影响立法者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认定,而对气候缺陷则应加以抵御,如在寒冷的国家饮酒是不应进行限制的。孟德斯鸠在书中还说“人类受多种事物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所以,地理环境对法律起到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是决定性的影响。孟德斯鸠的这种观点在我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地幅辽阔,从北到南,从沿海到内陆气候差异极大,导致人们的生理情况、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法律的制定应当考虑到这些差别。如少数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少数民族人民在生活上具有特殊的习惯,立法时应当汲取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合理部分的内容,使国家制定法律有更坚实的社会基础。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地理说”的一大体现。考虑到地理差异等造成的人民生活习惯差异,国家允许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等法律进行变通或补充。
孟德斯鸠在本书中还对宗教和法律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宗教是唯一能约束不惧怕法律的人的头衔,它能把像口吐白沫,四处狂奔的烈马一样的帝王牢牢地勒住”,“宗教和法律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因此其中一方若偏离了这一宗旨,另一方就应更加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努力。也就是说宗教的约束力越少,法律的约束力就应更多”。法律着重于支配和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宗教则侧重支配和约束人们的内心观念,二者相辅可以达到支撑国家的政权,规范人们的生活的效果。宗教是人们的精神需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控制系统,是一种稳定社会的力量。世界各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法律与宗教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从历史来看,法律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可以追朔至西方文明的源头——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法与宗教是分不开的,而后许多国家的法律也都很大程度来自于宗教,如《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又曾是伊斯兰国家的法典。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而宗教的本质就是人们心中的信仰,法律与宗教存在着相同点,所以即使是在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宗教对其法律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宗教的观念在法律中仍然有所体现。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经典的言论和理念,如他对于法的意义的理解:“法是源于客观事物性质的必然关系”,“所有的存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法”;对于政体的划分:他将政体划分为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共和政体,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的法律执政的君主政体和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专政政体三种还阐述了各种政体的各自不同的原则。他还提出了保障公民自由、反对酷刑、量刑适度等法律理念。而我在这篇心得中只是就我感触最深的三点谈谈谈我的体会。《论法的精神》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的地位独特而重要,在某些方面是无可比拟的。虽然正如本书翻译者张雁深所说,孟德斯鸠在社会理论上仍然是一个唯心论者,其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而非广大人民,所以在其理论中还存在局限性,但这也没办法掩盖本书的价值及它对后世各国立法的巨大影响。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法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使我对法有了更深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