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之第五章考点精细总结材料分析

时间:2019-05-12 01:3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之第五章考点精细总结材料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之第五章考点精细总结材料分析》。

第一篇:毛概之第五章考点精细总结材料分析

1.材料分析1: 材料1 “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摘自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材料2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体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3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摘自2009年10月31日 《人民日报》第1版 请回答:

(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提出这一任务的依据。(2)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案: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这一任务的依据是:①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③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④发展生产力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特征的需要。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①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②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③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材料分析2: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 月30日)请回答: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答案:(1)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前提和来源。毛泽东思想离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毛泽东思想体现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中,这些著作和文献,有的是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有的是深入实际斗争、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有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而作的指示和决议。可见,中国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础,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他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上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莫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第二,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第三,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探索是一种开拓,总会有成功和失误,探索本身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毛泽东在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为后来者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正如邓小平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3.材料分析3: 材料1 “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2 “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摘自邓小平1978 年 3 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答案:

中国建国三十年来,不论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耽误了时间,生产力的发展太慢。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的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的更加强盛一些。在这一方面我们经过了几次曲折。

中国是一个大国,他应该起更多的作用,但现在力量有限,名不副实。归根到底是要使我们发展起来,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所以,现在我们要摸索比较快的发展道路。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

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

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4.论述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答案要点: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诊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分)

2、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不完全,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要把两个讲全了。(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5分)

3、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5分)

4、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5分)

5、论述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案要点:

(一)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4分)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分)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3分)

(二)1、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3分)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3分)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成就,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4分)6.材料分析题: 春天的故事

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开始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视察,一个春天的故事由此传遍整个神州大地。深圳:你们要搞快一点

1992年,时隔8年之后,邓小平的足迹又一次踏在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这块土地上。看到深圳8年来的巨大发展,邓小平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了新的事业。”

针对姓“资”姓“社”的干扰,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最后离开深圳时,向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叮嘱说:“你们要搞快一点!” 珠海: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

在开往珠海的快艇里,邓小平谈兴正浓。“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万古长青!” “邓小平再次抨击极‘左’,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他对珠海市长梁广大说:“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 上海:遗憾这里没搞经济特区

邓小平对上海一往情深,他在驾驶中国改革开放航船时,总是善于抓住这个龙头,带动全国这个龙身。邓小平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坦荡胸怀,开诚布公地指出:回过头来,我的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邓小平谈到这里不免带有一种遗憾的心情,但是他同时指出,上海在人才、技术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目前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他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1、邓小平为什么会在1992年春季以88岁高龄毅然视察南方?

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和极其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答案要点: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否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避免来自“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面临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例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国内强烈反响,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1)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3)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要坚持两手抓,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第二篇:毛概之第六章考点精细总结材料分析

1、联系邓小平“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2、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内涵: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

2、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断。这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教兴国战略是根据我国国情及其它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提出来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产力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赶上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全局的大事。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以保护环境为重要内容,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忽视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人的需要不构成危害,要争取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资源利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帮后富,协调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到20世纪末,第二个大局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这是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求,是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不仅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全国经济更大发展,实现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都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57页。材料Ⅱ: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0页。材料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5页。材料Ⅳ:

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坚决抵制西方多党制和三权鼎立等政治模式的影响。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2001年7月2日《人民日报》。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在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2)我国应该怎样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1)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之所以不适合中国国情,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第二,中国也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历史前提。所以,中国绝不能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4.材料分析 材料1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自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久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2 江泽民在 “七一” 讲话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很长历史过程”,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2)分析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答案:(1)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国情思想决定的。第一,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 上搞社会主义的,因此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社会化、现代化;第二,我国的现实国情是我国的生产力还很落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三,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的标准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化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

(2)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有助于理解和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能够促使我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分析 材料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 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 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材料2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 20 世纪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引自奚洁人主编 :《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请回答:

(1)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答案:(1)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两者的联系表现为:同处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战略阶段,同处于小康阶段。

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其一,“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其二,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6述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答案要点: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B.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二,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7.分析题 材料1: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页。材料2: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很长历史过程”,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试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说明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决定的。

(2)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在我国至少需要一百年。党一再强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坚持这一论断,才能使我们队这个阶段的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科学的判断,有效避免犯“左”的和右的错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正确地认 识,才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8.如何理解邓小平让少数人、少数地区先富,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目前出现的贫富差距的问题

一、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重要内容。

在邓小平的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共同富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实现共同富裕途径就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部分先富是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劳动者能力不同,生产发展水平不同,也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这并不会助长剥削思想的产生,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的中国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富裕起来,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历史实践证明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这种以先富为基本手段,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的非均衡发展观。

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搞平均主义,那就只能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再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发展和先富裕起来,可以起到鼓励、示范和帮助的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和群众更快地发展和富裕起来。

三、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共同富裕与防止两极分化,在邓小平的思想中始终是辩证的统一。部分先富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允许和鼓励先富,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富,是邓小平制定的一项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允许和鼓励先富,不是无条件无原则、不择手段的先富,而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先富,因而暂时悬殊的收入不会造成两极分化。

贫富差距的原因:

1、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没有真正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根据有关专家粗略计算,各种非法收入在全国范围内大约使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31%。

2、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毋庸置疑,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除了合理的税收制度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缩小贫富差距:(1)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

(2)私有经济的发展有助于降低贫富差距。不少人认为私有经济的发展拉大贫富差距,但国际经验和实证分析支持相反的结论。

(3)政府公共政策影响贫富差距。

(4)贪污腐败拉大贫富差距。国际透明度机构表明政府官员越清廉,贫富差距越小。总而言之,贫富差距只是暂时的,绝非经济改革之过。相反,私有经济比重的提高有助于缩小收入差异。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行为乃贫富差距之祸根。中等收入国家贫富差距较大属国际普遍现象,而经济增长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当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公共开支以缩小贫富差距。

第三篇:毛概高频考点总结

毛概高频考点总结

本节重难点导学:

(1)毛泽东常考著作顺序及主要内容。

(2)毛泽东主要理论贡献及意义:三大改造和新民主主义。(3)顺带以毛泽东为主线串串历史。毛泽东主要著作汇总

1925 年:《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分清敌我友。一大成立党,二大建立纲领,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正式决定国共合作。考查形式:一是历史排序,二是书的名称和年份对应关系。敌:国民党反对派、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我:共产主义和工人。友:农民(天然的同盟军和联盟。)

1927 年:《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党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主要内容是党领导农民。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27 年8 月7 日毛泽东提出枪杆子出政权,组织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去井冈山。

1928 年:《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主观和客观原因。主观:先进理论武装(马列)。客观原因:当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相当正式的红军存在、农民运动高涨、井冈山山大沟深,国民党不易攻打。

1930 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能够获得抗战胜利,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很重要标志。

1930 年:《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王明是左倾冒险主义的代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主要是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1937 年:《实践论》《矛盾论》--唯物辩证法。在30-37 年间,毛泽东以诗词居多。37 年7 月份《实践论》,37 年的8 月份《矛盾论》。《实践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解决农民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理论要应用于实践,巩固统治地位。《矛盾论》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既对立又统一。

1938 年:《论持久战》--胜利属于中国。1937 年抗战爆发,1938 年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出现亡国论和速战论,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抗战不是一朝一夕取得成功的,最终的胜利属于中国,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驳斥了亡国论和速战论。方法:听课、课后总结。

1939 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三大法宝: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体系的完整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体系的完整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

1942 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双百:百花争鸣、百花齐放。

1945 年:《论联合政府》--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王稼祥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刘少奇在七大正式提出。

1949 年:《论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共和国行不通。

1956 年:《论十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49-56 年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

1957 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是政治生活的主题。54 宪法是毛泽东亲自起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萌芽时期(1921—1927)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大革命的失败。27 年《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形成时期(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反对本本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3.成熟时期(1935—194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矛盾论》、《实践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4.继续发展(1945—195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以后:《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法:杂乱多的知识点要形成知识体系图。

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主义对应旧民主主主义,分界线是领导阶级是否是无产阶级领导。政治纲领: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纲领:两没收,一保护。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现在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归集体所有。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化三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 年确立。1954 年宪法确立,1949 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两弹一星”

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7 年爆炸氢弹。1964 年自行设计制造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1960 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文革时期)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03 年10 月15 日“神舟”5 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南优2 号)(杂交水稻之父)。针灸是两种东西,分为针和灸。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83 年研制成功“银河1 号”。现在称为天河。生物技术的发展: 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不在文革时期)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人工合成蛋白时代。京剧:主要表现形式念唱打作,生旦净末丑。毛泽东常见诗词排序

1925 年:《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长沙)

1928 年:《西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关口之一)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反革命围剿时期)

1931 年:《渔家傲》,第一次反围剿,前头捉住了(张辉瓒)。(反革命围剿时期)

1935 年2 月:《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

1935 年7 月:《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过岷山。(长征时期)1935 年10 月:《清平月·六盘山》(山脉,山脉主峰是六盘山,横跨甘肃、陕西和宁夏)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征时期)

1936 年2 月:《沁园春·雪》北国风光(陕北)秦皇汉武。(陕北时期)

1949 年4 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解放时期)

1920 年以前的毛泽东

1893 年12 月26 日,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02 年-1909 年,在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1911 年,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当列兵半年后退出。1913 年春季,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读书。1914 年秋季,编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1918 年4 月14 日,同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

1918 年6 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1918 年8 月,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得到李大钊等人帮助,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课下补充阅读材料

1919 年5 月,响应五四运动,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1919 年12 月,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第二次到北京。在京期间,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 年11 月,同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1920 年12 月1 日,致信给蔡和森、萧子升和其他在法会友。信中表明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长沙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杨开慧结婚。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1921—1927)1921 年7 月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

1922 年9 月至12 月,组织领导粤汉铁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 年6 月,在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 年9 月,回到长沙,筹建湖南国民党组织。1924 年1 月,出席国民党一大,年底回湖南。1925 年10 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5 年12 月,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1926 年3 月,反对广州中山舰事件。1926 年9 月,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7 年3 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1927—1935)

19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爆发。7 日汉口紧急会议。1927 年9 月9 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927 年10 月,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 年4 月,朱毛会师。

1929 年至1930 年春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1930 年6 月,到闽西休养并指导地方工作。12 月,古田会议。1930 年1 月,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5 月,撰写《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1930 年12 月30 日至次年1 月3 日,同朱德等指挥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

1931 年1 月7 日,王明进入中央政治局。同年粉碎两次围剿。1931 年11 月,毛当选为苏维埃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1932 年4 月15 日,发表《对日战争宣言》。10 月,前往福建长汀养病。

1933 年1 月下旬,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 年7 月15 日,同项英等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1933 年10 月18 日傍晚,带领警卫班踏上长征的路途。1933 年11 月底,湘江之战中红军遭受惨重损失。

1933 年12 月12 日,在湖南通道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上,力主红军放弃原定向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被采纳。

1935 年1 月15 日至17 日,出席遵义会议。

1935 年3 月,同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1935 年3 月至5 月,同周恩来等指挥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 年6 月,率红一方面军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会合。不久,即同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分裂主义进行斗争。

1935 年10 月19 日,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延安吴起镇。红军胜利完成长征。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1935—1945)

1935 年12 月,出席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36 年12 月7 日,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年12 月中旬,双十二事变。

1937 年1 月13 日,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驻延安。

1937 年4 月至7 月,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授辩证法唯物论,其中的两节后来整理成《实践论》和《矛盾论》。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1937 年8 月22 日至25 日,出席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7 年8 月25 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1938 年5 月26 日至6 月3 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讲演。

1939 年2 月2 日,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

1939 年10 月4 日,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

1939 年12 月1 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1940 年1 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1940 年3 月6 日,提出实行“三三制”。

1940 年3 月11 日,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总结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经验,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思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1941 年1 月上旬,皖南事变发生。

1941 年5 月19 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反对主观主义,阐明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1942 年2 月8 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讲话。

1942 年5 月,在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并作结论。1943 年3 月20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

1944 年9 月8 日,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1945 年4 月,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1945 年10 月,双十协定。

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时期(1935—1945)

1946 年6 月26 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6 年8 月6 日,会见美国记者斯特朗,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7 年3 月18 日,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1947 年3 月至8 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8 年4 月1 日,在山西兴县蔡家崖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 年9 月至次年1 月,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将国民党军主力聚歼在长江以北。

1948 年12 月30 日,为新华社写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 年3 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4 月23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 年6 月30 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1949 年9 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0 年10 月上旬,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第四篇:毛概考点总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重点总结

20***11112013.5.151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a.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化、本土化。b.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改革中的实际问题。c.要将我们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升华为理念。(防止经验主义)

d.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即用民族语言表现、阐释马克思主义内涵)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以十八大报告为准)

a.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是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b.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共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c.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3.实事求是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主要类容: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总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团结力量和革命对象)

a.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确定了革命的对象为帝国主义(主要敌人)、封建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官僚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阻力)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动力,工农联盟是主要的依靠对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主要的团结对象,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从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

科学内涵(两层含义)

a.(从社会的性质)我国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坚定走社会主义方向。b.(从社会发育程度)我国所建设的社会是一个不完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

a.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依旧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模式)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虽已建立,但不够完善

c.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分配不够合理,中等收入以下人群的比例较大 d.农业发展滞后

e.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不相适应

f.随着改革开放不断不加大,面临的国际压力风险就越越来越大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结合十八大报告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81~1990)b.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进入到小康水平(1991~2000)c.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的文明发展之路。8.改革开放的的背景和性质。

背景:(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和国家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国际)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距离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性质:是一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人民运动。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容和基本要求)

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客体),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要求、重点任务.(结合十八大报告)

两点依据:

a.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规律的重新认识的成果。b.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六个要求:

a.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b.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始终。c.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d.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e.形成合理的空间格局

f.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四个任务:

a.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e.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3.加快推进以加快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结合十八大有关民生的的建设内容)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a.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的就业 c.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d.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e.提高人民健康水平f.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4.党建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以及党建的具体要求。(结合十八大报告)

1.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有: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2.具体要求如下:

一条主线: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两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三型目标: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

四个自我: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五个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注意: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总结过程中不免有错误之处,望大家慧眼多加甄别„.(易水寒)

第五篇:毛概考点

2011年秋季黄寿松老师毛概课考试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 意义:

 指导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 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 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主要内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 党的建设理论。

 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 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理论。

 意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纠正拘泥于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

特征的描述倾向,从目标层次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最高最稳定的层次)

 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作用的做法,明确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属于人民。

 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方向。

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做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5、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

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基础)和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物质基础)决定的。

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 坚持安老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实质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一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二是人的劳动。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们被排他性的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主要有一下三种形式:

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等参与分配。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

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前进。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9、民族精神

 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 民族精神的当代体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 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 不仅要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也要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要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

感召力。

10、时代精神

 什么是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基于历史和时代要求而形成的崇高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它是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发展趋势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体现,并代表和反映着所处时代历史的中心主题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怎样弘扬时代精神

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不但是弘扬时代精神的前提,也是弘扬时

代精神的必要条件。

 必须勇于实践,实践是弘扬时代精神的最重要基石。实践是激发、产生时代精神的最重要动力之源。

 必须勇于创新。时代的进步、社会变革,无不以创新为基础和先导。

 必须大力弘扬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这是我们把我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中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

然要求。

 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的关系。

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

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

和发展。

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重要的组成成分。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 有利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

下载毛概之第五章考点精细总结材料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之第五章考点精细总结材料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考点

    1、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2、如何理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特......

    2018年毛概考点整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提纲 2017—2018年度第2学期(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

    毛概期末考试考点

    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8分)二.辨析题(共2小题,每题10分)三.材料辨析题(20分)四.论述题(20分)l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历史必然性P2-3和重要意义P7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11l 中......

    毛概期末考试考点归纳

    八章1计划经济体制积极作用: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企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

    毛概材料分析

    材料辨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1 和材料 2,说明陈独秀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所犯的错误。 (2)参照材料 3,评价王明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试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毛概大题重要考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

    毛概考点及答案大全(五篇范文)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

    毛概期末复习考点(最终定稿)

    毛概期末复习考点 一、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