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与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1:5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与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与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与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就是在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青少年的发展打牢文化基础的同时,帮助广大青少年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家庭、学校、社会的肩上。校外活动基地作为青少年学习的 操作使多数的课堂教学只成了理论上的传输,令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校也深知学生走出校门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社会原因,诸如学生人身安全问题、家长社会意识形态等严重束缚了学校的手脚,使多数学校的多数学生成为了笼中之鸟,棚中之花。

3、社会原因

近年来,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主旋律自上而下得到了深入的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促进群众增产增收作为了主要的日常工作,在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的建设和规划上投入的精力和物力有所欠缺,导致效果不佳。

三、当前解决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匮乏的策略

1、学习榜样,总结经验,不断增强工作动力。

近几年,从规模上到活动效果上比较出色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也屡见报到,说明办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在不断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像有些活动基地,一般可同时接待1000-2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住宿和用餐,以便进行数天到1周集中的校外实践活动。如:上海市政府投资10多亿元,建设了占地5000多亩、能同时容纳数千人开展多种体验性实践活动的大型校外教育活动基地“东方绿舟”;已建成的广州市校外教育基地,设有国防教育、消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基地,有百花园、百草园、百果园、小动物园,有30多亩的菜地、60多亩的鱼塘和存栏上百头猪的猪场,有动植物800多种;市在活动场所建设和活动项目设置上,不局限于过去简单化的传统做法,更不局限于学校现有的和已立项的项目中所能开展的活动,积极开展“安全救护、烹饪、大棚种植、野外生存技巧、生命见证”等丰富的实践活动。

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成功的典范,也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榜样。

2、通力协作,因地制宜,不断形成教育合力。

在当前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下,广大青少年的文化需求日趋强烈,社会文化环境也日益复杂。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应本着积极引导青少年文 化活动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作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开展。搭建好这个社会实践平台,做好家庭、学校、社会三点一线教育连接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全社会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扎实的组织活动让广大家长逐步看到校外活动基地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从而让广大家长明确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会各种技能和能力,进而争取到家长对孩子参加活动的支持,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已不断渗透各方面教育,但力度不够,尚需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例如综合实践课可以让学生进行收集落叶制作堆肥、给农作物施有机肥、割草喂鱼等活动,让学生领会到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辨认植物、学习栽种、观察花鸟虫鱼等各种自然物体,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不合理的耕作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让学生更加珍惜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宣传、评比等各种手段教育学生保护自然,节约能源;作为农村孩子懂农时、明农事可谓天经地义,而现在的孩子对此可谓知之甚少,学校可利用实践课让学生走进农田,向身边的老农学习农事,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享受收获的快乐。

作为社区和当地政府,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除了在土地划拨、政策倾斜、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外,因地制宜协调发挥好双管单位的积极作用更加重要。镇司法所可为青少年提供法制教育基地的资源,模拟法庭案例审判以及禁毒教育、法律知识网络测试等,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刑事案例”、“侵犯知识产权案例”、“违反交通安全案例”等多种案例的审判,让学生扮演法庭中的各个角色来体验案件的审判过程,从案例审判中受到的启发,再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和讨论相关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体会到法律的严肃性,认识到知法守法的重要性,提高法律素质。镇派出所可为青少年提供安全自卫教育基地。定期参观派出所或邀请警员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法律常规教育和简单自卫方法培训等。镇卫生院可为青少年提供自救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或邀请医护人员到校对青少年进行一般性损伤的处理和急救教育,增强学生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的建设不拘一格,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今后还应不断探索,依据当地的条件和情况建设更多、更高水平的基地,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沃土、更多的乐园。

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

目录

清洁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部分村率先而起,带领村民整治生活垃圾。近两年,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以社区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综合整治的村相继出现。xx村中心社区XX年投资近2万元统一购臵20个垃圾桶,一部垃圾车,新建垃圾堆放点,聘请了一名垃圾清洁工,在xx区按照门面和住户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每月收取垃圾清理费,至今卫生保洁保持正常,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姚河村是乡政府所在地,XX年建立中心社区以来,姚河集镇卫生一直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来管理,投资近5万元购臵了40个垃圾桶和一部垃圾车,每月同样由社区向集镇住户和商业门面以及单位收取环卫费,采取每天清扫,定时搬运,卫生保洁正常,受到群众拥护;梯岭村社区XX年新建40座沼气,卫生环境得到很大改善,XX年投资34万元对社区住户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了公厕,拆除简易厕所28个,同时新建了绿化带,环境卫生进一步得到改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乡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臵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 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四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我乡在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 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

倒在圈外。

2、“四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乡还有3个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3、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据 调查,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农户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在沟渠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民焚烧垃圾、秸杆现象也比较普遍。农户在办完红白喜事后均将烟花鞭炮的残留物化为灰烬,大部分农户对破旧衣物、鞋及部分橡胶、塑料制品均选择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每年xx月底至xx月初收获茭白后,农户秸杆均要焚烧,不仅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并对森林防火造成威胁。

4、大部分农户尚未改厕,粪污较为突出。随着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少数农户已用上卫生厕所,实现了“即冲即净”,但污水大多随下水道流入沟渠,导致水污染。尤其是大部分未改厕的农户,其粪便污染更加突出。据调查,全乡xxxx多农户还有50%以上仍在使用过去的简易厕所,成为了蚊虫的繁殖与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有害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5、畜禽粪便治污仍未到位,污染比较严重。据 调查,我乡仍有一部分养猪户没进行粪污整治,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牲畜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

当地农民生 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同时,大部分农户家禽均是散养,禽粪房前屋后到处都是,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目前,我乡大部分农民烧沼气的积极性 也不高,故全乡建设、使用沼气池的农户不多。据统计,全乡xxxx多户农户,已建成的沼气池只xx座,仅占2%。沼气池的冷落,从而对畜禽粪便及废弃物的无害处理率极为低下。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一是农民认识不足,部分村引导不力。调查时发现,一些村干部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村管不过来。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哼着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其中既有 无奈,也有无所谓。所以大多数地方呈现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调查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垃圾池(圈)的习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为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也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

三是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随 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态。过去,农村垃圾主要 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

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 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据专业人士介绍,其中塑料制品就占1/3。随着无法降解的垃圾越积越多,农村垃圾正呈现出毒害化发展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农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更加增添了乡村治理垃圾污染的难度。

四是管理机制建设滞后,农村整治垃圾缺乏刚性。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几乎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缺乏管理办法和机制。

三、几点建议

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体。农村垃圾处理作为村容整洁的一个方面,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程度,解 决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以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1、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 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利用农村人口学校及广播、宣传栏

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保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农村环保工作,要实行村民门前三包、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好的表扬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纠正和改 进。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小垃圾、大文章。处理农村垃圾决不是一件小事情,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这是治理农村脏乱问题最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的 方法。要尽快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污水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 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3、要加大投入,落实农村环保和村容村貌建设资金。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近年来,随着旧村改造、村庄绿 化、户户通等的不断深入,县委县政府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资金项目比较分散,效果不明显。为此,建议政府将各项资金捆绑使用,把用 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统筹列出一部分,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划拨到乡镇,专门用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户户通、改水改厕等工程,加强环卫

基础设施 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 行。

4、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建 议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垃圾分拣后,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等有机物垃圾,通过打热水凼进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由村或乡(镇)就地集中填埋;对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有害垃圾及不可 回收、分解的垃圾,由乡镇运送到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各村与农户要将柴草、杂物统一、有序地堆放,努力做到村容整洁;同时,不要随意焚烧秸杆,以免造成空 气污染;另外,各养猪大户与各农户要圈养好畜禽,并及时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污染当地的水源与土壤。乡(镇)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奖惩的 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农户整治好房前屋后及责任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确保乡(镇)村整洁、卫生。

5、要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要 加快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 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加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 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

系和环 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4、建章立制、运行规范。

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相继制定了《xx乡环境卫生管理办法》、《xx乡农村清洁工程村规民约》、《xx乡门前“三包”责任书》、《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xx乡保洁员职责》、《xx乡垃圾处理“3+5模式》、《xx乡环境卫生评比制度》。清洁工程档案资料健全,制度上墙,长效管理机制已建立并完善。

5、各施其职、全面铺开。

全乡93名保洁员全部上岗到位,2名清运员每日拖运垃圾,x村x场全面展开,x名联络员各负其责,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经常下到各村点督促检查。

二、农村清洁工程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针对措施

1、保洁员工资缺乏安全保障。

有钱好办事,这是我们大家都认同的事实。然而,全乡自XX年12月份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除了12月份发了工资外(并且12月份工资还是从民政方面解决的),1---6月份一直没有发放工资。这让很多从事农村清洁工程方面的同志心有余悸,保洁员更是如此,有的干脆不干了。要想保洁员履职到位,首先要解决资金保障,并且及时发放。

2、村级组织没有高度重视。

村级组织的日常事务也很多,对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视力度普遍不够,这就造成了在选聘保洁员上马虎,管理上粗放的局面。要想解决好这种不良局面,一定要实行书记负责制,并纳入全年考核范畴。只有这样,他们在选聘保洁员上会慎重,对不合格的保洁员也会重新筛

选。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定期下到村组检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3、村民环境意识淡薄。

自从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以来,村民的环境意识有了一些改变。他们知道,垃圾要倒入垃圾桶内,每周清运车辆会来拖垃圾。除此之处,他们依然会随手乱丢垃圾,门前屋后杂草丛生,柴棍乱堆乱放,根本没有门前“三包”意识。有的村庄破旧烂屋到处都是,一片狼籍。还有很多村民把乡里下发的户垃圾桶拿去当水桶,或洗衣服用。这些都是村民环境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而环境意识的改变非一朝一夕,它需要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共同支撑才能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群众的文化教育,特别是环境卫生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三、工作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卫生意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环境卫生的有生力量还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要想改变淡薄的环境意识,就要广泛宣传,扎实开展以农村清洁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改善,提升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向上争资,确保工资发放有保障。

农村清洁工程能否运作下去,资金是关键。如果资金没有保障,运作不下去,不是我们的事。资金有保障,我们不仅做,而且要做好。

3、加强管理,让保洁员和清运员履职到位。

在保洁管理方面,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聘,二是监

督。保洁员选聘一定要责任心强的,有的村为了应付了事,随便报个保洁员,这是不行的。选好了保洁员,乡、村两级要进行监督,好的可以扩大他的业务范围,增加他的工资。不好的,要及时进行更换。全乡2个清运员总体来说,做得较好,只是偶尔做点其它副业。

4、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乡、村两级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出现保洁员放羊的现象。

5、明确职责,让上下各施其职。

农户的职责是做好门前“三包”与垃圾分类入桶,保洁员的职责是清扫道路、河道两旁等公共场所的垃圾,清运员的职责是及时拖运垃圾,联络员的职责是保洁员选聘与监督,乡清洁办的职责是日常事务管理与检查及工资发放。

6、上下动员,开展一次村庄卫生环境大整治。

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乱堆乱放、杂草丛生、破旧烂屋等狼籍景象。建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起来,[莲山 课~件]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各村、场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各挂点单位,蹲村干部一定要下到村组督促落实。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XX年起,用2年时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为了获取最新的农村的清洁状况信息,我实地的探访了几个村子。而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很多的村庄都在村子里铺起了水泥路,无论是从村子的环境卫生考虑还是从村民的出行考虑都是极好的。首先水泥路便于清扫垃圾,不再是垃圾满地,也使得整个村子的村容村貌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不再是泥泞的小路,让人寸步难行;其次呢,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得各种机动车行驶起来更加安稳,村民的生活过得也更加的舒心。

另外呢,我还发现村子里都已摆放垃圾桶装垃圾,同时建了很多沼气池,各家各户也都建了自家的卫生间,化粪池。垃圾桶的作用不言而喻,为处理生活垃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呢,沼气池也极大的解决了处理禽畜粪便问题,解决了农村清洁的难点之一。卫生间呢也解决了个人原因而产生的卫生问题。然而,探访中呢也有些特别的问题,有一个村子竟然没见到垃圾桶!细问后才明白,原来这个村子的

村民把它们搬到的自家的院子中。因而给整个村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我了解到垃圾桶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能分配到,而是要几户人家公用一个垃圾桶。将垃圾桶拿回自家的话,会对其它几户家庭处理垃圾产生影响。两一方面,这些农村家庭的化粪池出口很多都是排往河中或者沟里。问题不止这些,下面我列出其它的不足之处。

二、不足之处 及其产生原因

我发现在我探访的村子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臵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我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其次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再者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最后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倒在圈外。

2、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农户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在沟渠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民焚烧垃圾、秸杆现象也比较普遍。大部分农户对破旧衣物、鞋及部分橡胶、塑料制品均选择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每年11月底至次年1月初收获甘蔗后,农户秸杆均要焚烧,(请您支持)不仅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

区,并对森林防火造成威胁。

3、“三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乡还有很多村处于“三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我认为产生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户户通、改水改厕等工程,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小 垃圾、大文章。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 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3、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应该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垃圾分拣后,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等有机物垃圾,通过打热水凼进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就地集中填埋;同时,不要随意焚烧秸杆,以免造成空 气污染。

一、基本情况

x村位于xx县北部,全村共有2970人,耕地面积1484亩。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人口2970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有45名,55岁以上的32名。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6人,全部40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两委干部大都在50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四是农村干部

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

3、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课三会”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了。

三.农村党员状况

农村党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他们有的是低保护,有的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流动党员外出流向难以掌握,关系难以接转。有的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接受党组织管理的意识起来越淡,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也不转组织关系,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也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挂名党员”和自由党员;也有的党员在外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一直自己装着组织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袋党 ”,2、流动党员不能按时缴纳党费,基数难以把握。3.是流动党员中预备党员转正难。近年来,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预备党员由于一时无法安臵工作,经常到异地寻找工作,成为流动党员的一部分。由于党组织无法了解他们的日常表现,支部内其他党员也因为不了解情况而难以发表意见,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4.是织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流动党员在外务工期间,无法正常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又不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两边组织生活都不参加,成为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有的个别党员在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后,生活、工作作风比较散漫,相对缺乏自

我约束力,党性意识淡化,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我村人多地少,主要以在县城务工为主。在教育方面,由于我村在xx镇,孩子们上学都比较方便。医疗卫生方面,我村2970人全部参与。

社会保障方面,国家现在很重视民生问题,关注的不仅仅是一家一户、一时一事的小民生,而是包括了大到发展战略、小到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大民生。对此,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村在社保方面存在以下问题:①广大农民群众缺乏社会保障的意识,对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②家庭保障能力下降。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的家庭保障面临威胁,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抚养、赡养、教育等受到了很大冲击,传统的“养儿防老”保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家庭“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将给未来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③农民享受到的实惠少.,农村社会保障门路很多。有民政、卫生、农业、扶贫办等部门承担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从表面上看,好像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多部门负责,易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决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对此,农民心存顾虑。多部门管理还造成农村社会保障苦乐不均,操作不规范,短期行为多。逢年过节,各有关部门倾巢出动,发钱发物,好不热闹,其它时间则不闻不问。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没有统一部署,各部门各行其是,造成部分贫困户接受多家接济,而有些贫困户则什么也没有得到,救助效果不明显。

五、热难点问题

1.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 建设是农民所盼

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举办一些类似“科技之冬”活动。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2.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农民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乡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我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过去,在农村发生的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现象已明显好转,社会风气也越来越纯正。邻里之间、干群之间比较和协。在农村赌博现象较为严重,红白

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

针对我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委班子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切实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做创先争优典型。

济基础较差。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来源,村级积累基本为零,在加上前几年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外债几十万。

2、常驻人员老弱严重。村内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或因为子女入学到集镇和县城租房或买房居住,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3、致富手段相对单一。村民收入主要是外出打工、烤烟等产业,而烤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靠天收。XX年因为连阴雨导致很多农户的烟叶烂在烟地,损失惨重。

4、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几年来鱼塘村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各组之间的道路有的还是土路,影响群众通行,并且位于山沟里,农产品的外运受到严重的影响;四个村民小组在吃水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四组尤为严重,很多村民依旧是老式的浅井水。

5、贫困户发展难。在了解情况中发现四个村民小组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户,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表现:一是家庭人口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二是家庭劳动力少,文化水平低。三是就业、从业门路窄,本身没有一定的技能,导致非农就业比例低,并且一部分的贫困户多数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把经济来源限制在农田收入上。

6、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

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7、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

三、应对措施

1、认真贯彻各级党委政府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建设。协调新一届两委班子关系,加强班子的凝聚力;深入各家各户,及时了解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并配合村两委班子给予合理解决,保证小的矛盾不出村,大的矛盾不出镇,从而切实搞好农作稳定工作;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每个月至少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一次、召开民主生活会一次,通过不断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各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及时维修和清扫,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持交通畅通,物资运输安全便利。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好通往太平山旅游风景区的公路。

3、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重点做好烤烟产业的发展,力争全面完成政府下达的650亩、1XX0斤烟叶的任务。同时,积极争取镇政府政策和信用社资金的支持,大力发展鸵鸟和生猪的养殖,力争郑荣平的养猪场实现现代化和生猪存栏量100头,招商引资项目鸵鸟养殖落户我村。

4、“两费”收缴摆脱落后局面。农作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两费”收缴工作一直是鱼塘村的大难题。XX年度必须提前准备,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作用。力争实现两

个收费项目的100%缴纳。

5、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由于鱼塘村人口大量外迁(人常年在外地,没有办法联系),计划生育三查率一直达不到政府的要求。XX年度前两个季度的三查率和手续率仍然不够理想,今后加强宣传,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联系外出人员,力争实现三查率达到95%。

6、民主法治进步。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现无赌无盗,无斗殴等违法行为。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

7、倡导文明新风。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8、搞好双创工作。实现“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同时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也非常重要。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鱼塘村、建设鱼塘村、美化鱼塘村。

推荐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第二篇:农村建设活动调研报告与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建设活动调研报告

目录

**镇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全镇辖6个村民委员会,80个村民小组,3892户,18106人,有党员498人(女党员84人),其中农村党员390人,占党员总数78%,下设12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6个,机关党支部1个,学校党支部3个,企业党支部1个。

(二)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体工商户的不断增加,出现了新的党建工作点。为加强新社会阶层党建工作领导,我镇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一是帮助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二是按照“五好五带头”目标要求,对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重点,先后对丰泉村等村党支部进行整顿,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基层党支部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能力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双带”作用,我镇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一是按照各村的经济产业优势,走“支部+协会”、“党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引导建立石灰石运销、农产品销售等民间协会,并在协会会员之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保障农户的权益,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化

运作;二是根据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明确职责、量才定位的原则,在全镇50岁以下的农村无职务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分别设置了经济发展、政策宣传、村务监督、技术服务、科技示范、环境卫生、治安管理、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等多种岗位。目前,全镇共有48名党员参与设岗定责,使农村党员丢掉“无事牌”,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同时,在党员工作岗位上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岗位,共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6个,以此来增强农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党员的有效机制。以“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为标准,明确考核评议内容、标准和方法,对党员进行监督考核,并把考核评**果作为各类评先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我镇以“三级联创”为载体,按照“五好五带头”和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一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精心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群众参与面,选准和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建立村帐镇管的长效机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堵塞开支漏洞,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坚持村务、政务定期公开制度,增加村级债务管理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对所有的村集体大事均召开群众会或群众代表会共同协商决定,不搞“一

言谈”和个人说了算,进一步扩大村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

(五)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一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在坚持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群众参与面的基础上,在部分村委会实行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委员交叉任职,充分体现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解决班子人员分工重叠问题。二是按照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以初高中毕业、退伍返乡人员为党员发展重点,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为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保障;三是坚持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采取党课教育、素质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每一位农村党员、干部都能熟练掌握2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种植技能,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在各党支部中深入开展“支部共建、党员互帮、建设小康”活动,以支部为龙头、党员为骨干,带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推进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建设。建立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机关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实施党建联系点制度,要求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到基层党支

部指导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定期到联系点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三是实行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基层党组织必须自觉地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和新要求,努力组织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积极体察民情、倾听民意,排除民忧、解决民难,为民谋利、帮民致富,拓宽基层党员干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渠道,使社会管理由传统的单一治理向多元化综合服务转变。同时,要精心打造基层干群沟通的制度平台。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推进党员服务站、民情意见箱、网络平台的建设。把民意收集与反馈纳入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党员干部值班考勤制、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跟踪督查制、绩效挂钩制,坚持通过提高制度化水平实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各党支部必须结合实际,在农村党员、在职党员和社会中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困难党员帮扶制度,用于对困难党员帮扶救济、看望生病老党员、慰问病故老党员家属和重大节庆日对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以互助的形式帮助困难老党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不顺,给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带来不便。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从总体上看,全镇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稍显偏大,总体素质不高。

三是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无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的关心和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四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存在软弱涣散现象,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部分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责任分工不明确,一部分村党支部遇事统包统揽,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而另一部分村委会干部又片面认为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以村民自治说了算,事事包揽,未体现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着力点

(一)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按照“扩大履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研究,从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当前我镇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研究、制定和完善各类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体现成效的工作评价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要从严管理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继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对传统领域的领导,同时大力开拓新领域党组织建设。

(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制定村“

两委”工作规范,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明确村“两委”职能,强化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加快我镇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本职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为我镇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纪律作风保障。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党支部中的主心骨作用。

(三)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党建和基层政权物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关键是集体经济要有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强化对“发展”这一 制度,重点落实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积累制度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加强村级集体生产增值,逐步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善党员结构。按照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以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退伍返乡青年为重点对象,重视在优秀青年、优秀妇女、高知识群体和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性强、有文化、素质高、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中;乡党政班子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在股级干部中推行竞争上岗,加强村级班子及全体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整体素质。一是抓培训、高标准、严禁要求开展好每年一度的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就党务知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依法普法治理等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抓好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评出的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对不合格党员分类处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弘扬正气,克服党内消极因素,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三是抓好发展,按照党员发展“十六”字方年,本着入党自愿,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重点优先发展有文化、思想好的青年,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提高队伍素质,改善党员结构。

3、克服困难,打攻坚战,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到xx年底实现了村村有综合办公用房的目标,积极为村级解决办公桌椅、会议桌,各种制度规范上增,村办公用房建设得到逐步加强,功能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同时,积极争取县直部门的支持,划地基协调宅基地,现农业服务中心已于1999年建成,派出所、林业站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改善乡村两级的办公条件。

4、以政务公开为重点,深化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乡11个村建有村务公开栏,分期分批对计划生育指标、民政救济、财务收支,重大活动事宜向人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乡七所八站,有

效地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小康社会建设。xx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3750亩,把抹村仔猪基地已发挥经济效益,投资8万元建成了尧并、把抹2500多亩速生马尾松基地,方村乡人民政府村大坝反季节蔬菜种植,十种植初里雏形,红坭村 综合开发起步实施,各村均已拟出了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想。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改造了方村乡政府进出口公路,方梅公路

3、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出台《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作风的补充规定》、《关于双休日上班有关问题的通知》、《群众来访问答制》等,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抓党建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干部考勤制度,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关心群众不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人,从而形成以乡党委为核心,以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党支部管理机构为基础的管理服务体系。

4、进一步落实干部联系村制度。实行干部入村记时制,每周每个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入村工作时间不少于3天,主要对党建、群众生产生活、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作用调查了解,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要求每季度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所联系村组实际,写一份深入基层调研工作报告,努力提高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的效率和水平。

5、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乡党委重点对创“五个好”党支部、创“基层群众满意站所”、创“文明村寨”活动进行跟踪服务和督查指导,对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力,连续三年不发展党员的支部以督查专报的形式向全乡通报,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1、工作整体水平进展不平衡。目前全乡仅有2个村达到“五个好”党支部,仍有9个村未实现,公路沿线、基础好的村抓得快些、好些,交通落后、基础差的村抓得慢些、差些。

2、由于乡财政困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是难(请你支持:)点,有经济收入或积累的村还是低水平的,有些村集体经济实体虽创办了,但短期内未产生经济效益。

4、部分村办公用房建得早,较狭窄,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5、部分村支部党员活动开展不正常,农村党员素质整体素质不高,需加强培训,改善党员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四、下步打算

1、在年底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中,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真正把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强、有文化、群众拥护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

2、根据全乡各村地理位置及情况,实行并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干,特别是主要干部的报酬,调动和发挥好村级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继续加大“按章办事”的工作力度。一是完善议事、管理、监督制度;二是切实抓好乡、村两级政务公开,提高公开质量,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

4、进一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提高标准、保证质量、上下联动、扎实工作,计划在XX年4个村实现“五个好”村党支部,XX年5个村实现“五个好”党支部,达到“五个好”乡党委。

5、抓好交挠村集体办公用房的扩建,完善各村室内配套设施,办理好各村的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书。继续抓好文明村寨建设和“四引”活动的开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暑假时间,我到zz市xx县农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农村医疗保障、农村经济、农村教育的调研。经过调查,我发现了xx县农村建设的进步与不足。

xx县农村建设的不足(一)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村发展观的转变,近年来,随着领导班子的改进,经济措施的施行,沂水县农村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尤其在团组织建设方面。农村的团支部建设存在四大问题:

一、从农村基层团干部队伍状况来看,村级干部队伍中存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兼职过多的问题。

二、从农村团员队伍状况来看,农村团青比例偏低,团员意识淡薄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从农村团的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存在活动阵地少且利用率低的问题。

四、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徘徊不前。调查发现,农村团员流失严重,发展团员困难,团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特别是对流动团员的管理日渐弱化

总结各省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领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1、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真心真意为人民办事。作为党就应该为人民服务。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道理。

2、能够领导群众,具有发展的眼光,能够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带领大家向前走。

3、具有宣传和号召能力,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只要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而我村缺少的正是这些,“三个代表队”提出后,村支部对自己的行为应有亲的要求,只有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才能彻底地脱贫。

(二)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

经过统计,90%的村民自愿上了农村医疗保险,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能够得到国家及时地帮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医疗费用。但所采访的村民均一致表示虽然政府的政策很好但由于有钱数的限制,没有达到制定的钱数或没有生病住院就不能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医疗保险的根本用意,就是为了能减轻农民的负担才制定政策,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或家人生大病住进医院,也不希望因为有大病需要买价值昂贵的药来治病,所以村中几乎没有人真正通过医疗保障解决缺钱的问题。这样看来,政府的一片好心好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落实到老百姓的身上。

(三)农村经济

从经济的发展上来看,农民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些村子

主要靠种植蔬菜,有些村子主要靠发展旅游,开农家院。另外,沂水镇、黄山铺镇、龙家圈乡是最相对比较富裕的村子比较多,主要靠发展旅游和食品工业等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近几年姚店子镇通过发展地下大峡谷发展很快。通过调查,了解到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1、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急需加强。近年来,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危害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2、村干部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急需更新。部分村干部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同样没有现实“资源优势”的前燕窝村和扎拉营村,却能立足乡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强服务,建市场,搞外联,使蔬菜和旅游产业成为富民立乡的主导产业。这说明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努力不够,发展观念不新不活。

3.增收措施不增收

为了使农民增收脱贫,提出并实施了诸如调整农业主为结构,推动农业主业化,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措施,都是提高质量,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这些举措实际却不能解决农民增收。近年来当地村支部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

然灾害的能力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政府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从国家采取了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税政策以来,“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1、农民收入的增长仍然依赖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收入来源渠道依然狭窄。

2、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XX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政策效应。免征农业税不仅使农民减轻了负担,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根治了农村乱收费的痼疾,使各种巧立名目的搭车收费失去

其依附的载休,广大农民群众可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直补、良补给了农民一条稳定的政策性增收渠道,减负和增收使农民在长期的“高负低收”的恶性循环下解脱出来。

农民增收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农民增收的空间非常有限。

2、农民增收的风险性系数大。

3、农民增收的自主性非常有限。

透过涨价现象可以看到一些不可忽视的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近年来,舆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宣传有失偏颇。农业和农村经济刚有转机和起色,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把农村形势说得天花乱坠,片面宣传和夸大成就,对仍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或是忽略不计,或是轻描淡定,给人以“三农”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已经富裕的舆论误导,各行各业,特别是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也就争先恐后来分“蛋糕”,为农资涨价埋下伏笔。二是农民对农资生产成本、进零差率等生产经营信息全然不和,涨不涨价、为什么涨价、涨多少,全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一面之词。三是国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产前”补贴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但真正的“好处”往往落到了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手中,他们一方面享受国家的行业政策优惠,一方面叫苦不迭,大呼亏本经营,一次又一次提高农资市场价格,最终受“挤榨”的还是农民。

(四)农村教育

在农村教育调查中,安子沟小学是一所12年前由村子里所有村民经过三年的筹款时间所建的小学校,这里只有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教育三个不同年级的约30名学生。这里设有半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共学习数学、语文、美术、音乐、体育五门课程,但这一所学校只有

教师一名。这就是电视台曾报道过的在同一个教室有多个年级一同学习的复式教学。这里的房屋破旧不堪,一间屋子只有一个很小的灯泡,木质的桌椅板凳也已磨得不成样子。同时,在与一些家长的交流中,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的不多。可见,农村教育急需进一步得到改革,加强硬件设备及学生家长的教育。

现在一些村民认为农村孩子读了大学没有用了,大学生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荣誉感,一些人甚至对孩子读书失去了信心。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的青少年不可胜数。甚至出现了3个人打工才能供一个孩子读书的局面。夏青的姐姐本来还在读书的,由于成绩不是很理想,就退学去打工挣钱,为的就是供学习成绩较好的弟弟上学。村里的人家大多有2个孩子,在完成义务教育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有的只好让其中1个孩子继续上学。我发现,村里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逐渐分成了3类:80%以上的孩子在读完初中后就随大人一起到外出打工了,另外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漂一族”,只有极少数的孩子经过努力能够上大学。城市里的孩子几乎都能上大学,即使不能上大学,也能接受大学以外的职业教育,而在农村,如果考不上大学,孩子们只能继续父辈的生命轨迹,务农、打工。

想发展,农民才是主体,但是我村农民阶级的文化水平低,意识跟不上来。农民闲期间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而大多数村民都沉溺于赌博等活动,社会风气较差。由于村民平时活动较少对于全国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了解不足,易于满足,所以没有强烈的求知未定心理。

对于此次社会实践,我对农村发展现状有了更胜层次的了解,我得出了以下几点总结:

1、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创新农村基层团的工作环境。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应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以此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以服务青年需求为中心,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在活动时间、方式、内容上灵活考虑,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避免为活动而活动。重点做好青年创业致富工程的服务工作,加大青年科技培训力度,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政策和市场信息,从而为农村青年的增收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2、当前社会农民的进步就是农村的进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必须积极开展普及全民教育的工作。

3、学知识、求发展,坚持以繁荣文化塑造人。继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为与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配合,应努力建立规范健全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建立培训基地。根据实际,努力做好追赶城市发展的工作。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对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营造和倡导良好的社会时尚风气,引导青年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向有利于该镇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从而抑制发展中传入的不良思潮的影响。

4、民主管理。用科技化的手段实现文化重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以下是一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浏览借鉴!

近年来,我市把抓村村通公路建设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回报农民兄弟,服务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行动,“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从领导到群众抓村村通公路的劲头不断提高,使全市农村公路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通达深度逐步提高。

一、全市城乡公路现状

截止XX年底,全市拥有公路394条,通车里程1159.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5.13公里,其中列养公路250.713公里;省道3条,75.57公里;县道139.61公里;乡道乡道327.01公里。全市411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现有通车里程722.6公里,其中101个村(含沿省、县道路边的村)已建油路(水泥路)路面里程64.94公里,未建油路(水泥路)路面的村310个,里程657.66公里。目前,应城市已基本形成了,两横、三纵,一外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内早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一条路带动一个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人民,一条路激活一片人心。依路建市场、沿路开园区、借路跑运输……在城乡公路上,当地农民因路制宜辟财源,XX年全市现实国内生产总值89.5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9元。

二、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经验

1、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爱民工程”实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各处、镇、场和开发区也

相应成立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市交通积极配合做到了指导勘测设计到位,工程质量监督到位,验收合格后申报补助资金到位。截止XX年底我市通乡公路已完成了上级下达三年通乡油路计划的80%,通村公路已完成120公里。

2、多法筹资,政策配套,把村村通公路作为“亲民工程”落实。XX年,在通乡公路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采取“城市支援农村,机关支援基层,干部支持农民”的方式,号召全市干部职工为通乡公路建设捐物捐款,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17000多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630多万元,为市通乡公路全面启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继续发挥这一光荣传统,积极向在外的知名人士、私营业主发出“月是故乡明”捐款修建通村公路的倡议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直部门通过支援农村小康建设纷纷向驻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矛盾。于此同时,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积极出台了优惠政策,做好了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要求,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3、精心施工,保证质量,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示范工程”建设。一是大力推行“双五个一”的工作方法,即实行一条通乡油路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交通局班子成员、一个工作专班、一名专业监理人员,一条通村公路一名乡镇主要领导、一名交通局技术顾问、一个筹资和建设专班、一块质量公示牌的工作方法,做到建一条通村公路,在人民群众中树一座丰碑。二是建立工程建设、廉政建设双合同制。在签

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建设合同,确保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三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城市从公路部门抽调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派驻各施工合同段,对工程所用的材料,各工艺流程现场监督检查,并挤出资金购置了回弹弯沉仪、铅孔取样机等检测设备,及时纠正工程质量问题,同时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经常到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质量隐患,限期整改,不留后患。四是采取投标的方式和应城市广宇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作为通乡公路建设的社会监理,监理公司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五是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不断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为使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中保证质量的义务,应城市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并提出了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三个到位”(路槽处治的深度、土质、辗压),“确保五度”(宽度、厚度、平整度、拱度、密实度)及“严把六关(备料、配比、拌和、摊铺、辗压、养生)的工作要求。因此,各施工单位都建立了质量自检机构,在监理公司的)督办下,每个施工合同段工程完工后都按规定出具了自检资料。六是加强村村通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为保证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应城市对国债资金的使用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单独建帐,专人管理,单独核算,同时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

4、建管结合,大胆尝试,把村村通公路作为“长效工程”管理。

一是采取“谁受益,谁养护”。农村公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应城市以此为原则实行市、乡、村三级负责制,即县道由市政府负责,乡道由乡政府负责,村道由村委会负责,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和广大农户养护的积极性。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对农村公路实行分段招标,分村组、分户承包,以承包养护、委托养护形式,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全市目前退休、退养的公路部门养护人员20余人,在行业改革中被清算的曾经长期在公路养护岗位工作的协议工40余名。通过引导,让有劳动能力的退休退养人员、协议工、下岗人员继续到农村发挥技术优势,再找岗位,解决农村养护技术力量问题。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速度上不来,差距大。在XX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明确提出,到XX年,全省5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到XX年,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我市,是全省经济强市、文明城市,我们的规划应高于这个平均水平。然而,我市目前只有24.6%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差距很大,任务艰巨,按上述标准衡量,我们的建设速度明显滞后。

二是配套资金上不来,启动难。据测算,市通村公路的平均造价是每公里12万元,除上级交通部门每公里补助5万元外,其余均需自筹,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启动十分困难。

四、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建议

为加快应城市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尽早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标,我们建议如下: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计划、财政、交通、建设、国土、农业、供电、林业、广电、电信、移动、联通、公安、水利)和各乡镇场、办事处、开发区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资金补助政策是每公里5万元(路基宽度6米,路面宽度3.5米),工程竣工后,经省、孝感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

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每公里1至2万元,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建议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给村村通公路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各处、镇、场、开发区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做好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各行政村要完成通村公路的路基、桥涵等配套工程,国家和市政府“以奖代补”的资金只能用于路面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占用土地,以处、镇、场、开发区为单位统计,按程序报国土部门审批。国土部门要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涉及供电、林业、水利、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拆迁工作,由各部门自行负责解决,原则上不予补助。涉及乡镇村的拆迁工作一律由所有地乡镇解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推诿、阻挠。

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全县××处乡镇,乡乡有党校、文化中心、广播站。××个行政村,村文化大院、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拥有一种以上阵地的占95%,三种以上的占73%。阵地建设装备逐步实现现代化。尤其是随着农村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乡镇党校基本实现了电化教学,配备了电教室、电视机、录象机。大部分村庄也达到了“两机一室”,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向多功能、综合性发展。

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元旦”、“五一 ”、1 “七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都举办晚会、街头汇演等文艺活动,年年办年年新,戏剧、小品、歌舞百花齐放,干部群众同台演出,演自己身边的事,唱自己身边的人,寓教于乐,鼓舞人心。

三是文化下乡深得民心。送戏下乡。每年从正月开始,文化部门都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古装传统戏和自编自演的曲艺、小品、歌舞等节目,组织下乡演出,为广大群众送去了精神食粮。送图书下乡。每年都组织送图书下乡5000余册,义务为农村、企业、学校培训图书管理员500余人次,形成了县、乡、村图书管理网络。送电影下乡。县电影公司四支流动电影放映队常年活跃在山区,服务于农村,年放故事片、科教片达600 余部、XX余场次,观众达20万人次以上,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通过组织开展“文明乡镇”、“文

明村”、“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创新生活,逐渐在农村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特别是从去年开始,为满足当前农民对优美生活环境、文明生活习惯的渴求,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目标,大力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活动。活动提出了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标准,坚持示范带动,连片创建,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与两个文明建设还不适应。影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制约,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化意识淡薄,重经济轻精神文化。在经济欠发达乡镇,人们为生活而奔波劳碌,无暇顾及物质生活以外的事。但是在个别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文化意识也不是很强。在有些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不但在决策上不能把文化同经济同等对待,而且对农村出现的封建迷信、烧香拜佛、打架斗殴、赌博等歪风邪气也不闻不问,缺乏正确的引导,致使一些负面文化抬头。

二是基层文化站机构萎缩,功能发挥下降。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有些文化站的职能大大降低。有的文化站形同虚设,文化站工作人员不干文化工作,整天忙于其它事务,出现了“种他人的地、荒自己的田”的现象。有的文化站没有经费,没有设施,活动开展不正常。

三是阵地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设施利用率不高。个别村的图书室刚建立时是什么样,七、八年之后仍是“容颜未改”,甚至是门

可罗雀,书架尘封。有些村每年花近千元订的报纸,不是进了阅览室,而是成了村领导干部的生火纸。个别村甚至把文化阵地当成了仓库,导致文化阵地的“失守”。

三、对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提高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曾经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目前,大部分农民素质相对低下,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建立相应的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督促检查机制,把文化建设成效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站建设。文化站是城乡文化结合部的枢纽,是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搞好乡镇文化站建设对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情况下,全面加强文化站建设,必须强化人员、经费、设施、工作四到位。

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设施利用率。文化阵地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没有一定的阵地,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因此,要增强“阵地”意识,巩固和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对于那些已经流失的阵地要尽快恢复,对于文化设施尚不健全的村,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资建设功能齐全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为农民创造一个学习、娱乐的场所。同时,要随着经济的

不断发展,逐步加大文化投入,真正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建设文化阵地的目的在于服务农民,否则,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落实文化阵地管理责任制,专人专管,定期开放,使思想文化阵地真正成为农民增加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良好场所。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作用。民间艺人大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专长,是农村文艺活动的活跃分子,又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他们熟悉社情民意,了解农民的喜怒哀乐,知道农民的文化需求。对此,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走出来,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同时,要加大对他们的培养,不仅在业务上多培训辅导,生活上多关心照顾,而且在思想上加强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者。

五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发展的趋向。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确立市场意识、产业意识、商品意识和效益意识,积极研究和探讨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思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发展思路上,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比例逐步增加,文化产业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发展。在人员配备上,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充实文化队伍。同

时,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按照干部“四化”标准,通过选聘、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和文化意识、经营意识的年轻干部充实文化领导岗位。在发展方向上,要正确处理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以扩大社会效益为前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支柱,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回应文化市场需求为轴心,不能只有产业没有文化。只有这样,文化产业才能持久蓬勃的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亟需加强,但不论采取何种措施、何种方式,都不能急功近利,流于形式。要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可承受的程度,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扎根农村,蓬勃发展。

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

目录

清洁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部分村率先而起,带领村民整治生活垃圾。近两年,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以社区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综合整治的村相继出现。xx村中心社区XX年投资近2万元统一购臵20个垃圾桶,一部垃圾车,新建垃圾堆放点,聘请了一名垃圾清洁工,在xx区按照门面和住户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每月收取垃圾清理费,至今卫生保洁保持正常,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姚河村是乡政府所在地,XX年建立中心社区以来,姚河集镇卫生一直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来管理,投资近5万元购臵了40个垃圾桶和一部垃圾车,每月同样由社区向集镇住户和商业门面以及单位收取环卫费,采取每天清扫,定时搬运,卫生保洁正常,受到群众拥护;梯岭村社区XX年新建40座沼气,卫生环境得到很大改善,XX年投资34万元对社区住户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了公厕,拆除简易厕所28个,同时新建了绿化带,环境卫生进一步得到改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乡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臵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 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四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我乡在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 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

倒在圈外。

2、“四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乡还有3个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3、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据 调查,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农户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在沟渠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民焚烧垃圾、秸杆现象也比较普遍。农户在办完红白喜事后均将烟花鞭炮的残留物化为灰烬,大部分农户对破旧衣物、鞋及部分橡胶、塑料制品均选择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每年xx月底至xx月初收获茭白后,农户秸杆均要焚烧,不仅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并对森林防火造成威胁。

4、大部分农户尚未改厕,粪污较为突出。随着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少数农户已用上卫生厕所,实现了“即冲即净”,但污水大多随下水道流入沟渠,导致水污染。尤其是大部分未改厕的农户,其粪便污染更加突出。据调查,全乡xxxx多农户还有50%以上仍在使用过去的简易厕所,成为了蚊虫的繁殖与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有害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5、畜禽粪便治污仍未到位,污染比较严重。据 调查,我乡仍有一部分养猪户没进行粪污整治,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牲畜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

当地农民生 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同时,大部分农户家禽均是散养,禽粪房前屋后到处都是,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目前,我乡大部分农民烧沼气的积极性 也不高,故全乡建设、使用沼气池的农户不多。据统计,全乡xxxx多户农户,已建成的沼气池只xx座,仅占2%。沼气池的冷落,从而对畜禽粪便及废弃物的无害处理率极为低下。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一是农民认识不足,部分村引导不力。调查时发现,一些村干部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村管不过来。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哼着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其中既有 无奈,也有无所谓。所以大多数地方呈现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调查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垃圾池(圈)的习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为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也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

三是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随 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态。过去,农村垃圾主要 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

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 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据专业人士介绍,其中塑料制品就占1/3。随着无法降解的垃圾越积越多,农村垃圾正呈现出毒害化发展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农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更加增添了乡村治理垃圾污染的难度。

四是管理机制建设滞后,农村整治垃圾缺乏刚性。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几乎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缺乏管理办法和机制。

三、几点建议

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体。农村垃圾处理作为村容整洁的一个方面,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程度,解 决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以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1、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 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利用农村人口学校及广播、宣传栏

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保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农村环保工作,要实行村民门前三包、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好的表扬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纠正和改 进。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小垃圾、大文章。处理农村垃圾决不是一件小事情,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这是治理农村脏乱问题最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的 方法。要尽快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污水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 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3、要加大投入,落实农村环保和村容村貌建设资金。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近年来,随着旧村改造、村庄绿 化、户户通等的不断深入,县委县政府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资金项目比较分散,效果不明显。为此,建议政府将各项资金捆绑使用,把用 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统筹列出一部分,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划拨到乡镇,专门用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户户通、改水改厕等工程,加强环卫

基础设施 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 行。

4、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建 议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垃圾分拣后,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等有机物垃圾,通过打热水凼进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由村或乡(镇)就地集中填埋;对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有害垃圾及不可 回收、分解的垃圾,由乡镇运送到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各村与农户要将柴草、杂物统一、有序地堆放,努力做到村容整洁;同时,不要随意焚烧秸杆,以免造成空 气污染;另外,各养猪大户与各农户要圈养好畜禽,并及时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污染当地的水源与土壤。乡(镇)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奖惩的 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农户整治好房前屋后及责任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确保乡(镇)村整洁、卫生。

5、要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要 加快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 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加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 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

系和环 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4、建章立制、运行规范。

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相继制定了《xx乡环境卫生管理办法》、《xx乡农村清洁工程村规民约》、《xx乡门前“三包”责任书》、《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xx乡保洁员职责》、《xx乡垃圾处理“3+5模式》、《xx乡环境卫生评比制度》。清洁工程档案资料健全,制度上墙,长效管理机制已建立并完善。

5、各施其职、全面铺开。

全乡93名保洁员全部上岗到位,2名清运员每日拖运垃圾,x村x场全面展开,x名联络员各负其责,乡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经常下到各村点督促检查。

二、农村清洁工程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针对措施

1、保洁员工资缺乏安全保障。

有钱好办事,这是我们大家都认同的事实。然而,全乡自XX年12月份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除了12月份发了工资外(并且12月份工资还是从民政方面解决的),1---6月份一直没有发放工资。这让很多从事农村清洁工程方面的同志心有余悸,保洁员更是如此,有的干脆不干了。要想保洁员履职到位,首先要解决资金保障,并且及时发放。

2、村级组织没有高度重视。

村级组织的日常事务也很多,对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视力度普遍不够,这就造成了在选聘保洁员上马虎,管理上粗放的局面。要想解决好这种不良局面,一定要实行书记负责制,并纳入全年考核范畴。只有这样,他们在选聘保洁员上会慎重,对不合格的保洁员也会重新筛

选。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定期下到村组检查,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3、村民环境意识淡薄。

自从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以来,村民的环境意识有了一些改变。他们知道,垃圾要倒入垃圾桶内,每周清运车辆会来拖垃圾。除此之处,他们依然会随手乱丢垃圾,门前屋后杂草丛生,柴棍乱堆乱放,根本没有门前“三包”意识。有的村庄破旧烂屋到处都是,一片狼籍。还有很多村民把乡里下发的户垃圾桶拿去当水桶,或洗衣服用。这些都是村民环境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而环境意识的改变非一朝一夕,它需要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共同支撑才能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群众的文化教育,特别是环境卫生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三、工作建议

1、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卫生意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环境卫生的有生力量还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要想改变淡薄的环境意识,就要广泛宣传,扎实开展以农村清洁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改善,提升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向上争资,确保工资发放有保障。

农村清洁工程能否运作下去,资金是关键。如果资金没有保障,运作不下去,不是我们的事。资金有保障,我们不仅做,而且要做好。

3、加强管理,让保洁员和清运员履职到位。

在保洁管理方面,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选聘,二是监

督。保洁员选聘一定要责任心强的,有的村为了应付了事,随便报个保洁员,这是不行的。选好了保洁员,乡、村两级要进行监督,好的可以扩大他的业务范围,增加他的工资。不好的,要及时进行更换。全乡2个清运员总体来说,做得较好,只是偶尔做点其它副业。

4、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乡、村两级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出现保洁员放羊的现象。

5、明确职责,让上下各施其职。

农户的职责是做好门前“三包”与垃圾分类入桶,保洁员的职责是清扫道路、河道两旁等公共场所的垃圾,清运员的职责是及时拖运垃圾,联络员的职责是保洁员选聘与监督,乡清洁办的职责是日常事务管理与检查及工资发放。

6、上下动员,开展一次村庄卫生环境大整治。

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乱堆乱放、杂草丛生、破旧烂屋等狼籍景象。建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起来,[莲山 课~件]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各村、场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各挂点单位,蹲村干部一定要下到村组督促落实。

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XX年起,用2年时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为了获取最新的农村的清洁状况信息,我实地的探访了几个村子。而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很多的村庄都在村子里铺起了水泥路,无论是从村子的环境卫生考虑还是从村民的出行考虑都是极好的。首先水泥路便于清扫垃圾,不再是垃圾满地,也使得整个村子的村容村貌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不再是泥泞的小路,让人寸步难行;其次呢,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得各种机动车行驶起来更加安稳,村民的生活过得也更加的舒心。

另外呢,我还发现村子里都已摆放垃圾桶装垃圾,同时建了很多沼气池,各家各户也都建了自家的卫生间,化粪池。垃圾桶的作用不言而喻,为处理生活垃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呢,沼气池也极大的解决了处理禽畜粪便问题,解决了农村清洁的难点之一。卫生间呢也解决了个人原因而产生的卫生问题。然而,探访中呢也有些特别的问题,有一个村子竟然没见到垃圾桶!细问后才明白,原来这个村子的

村民把它们搬到的自家的院子中。因而给整个村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我了解到垃圾桶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能分配到,而是要几户人家公用一个垃圾桶。将垃圾桶拿回自家的话,会对其它几户家庭处理垃圾产生影响。两一方面,这些农村家庭的化粪池出口很多都是排往河中或者沟里。问题不止这些,下面我列出其它的不足之处。

二、不足之处 及其产生原因

我发现在我探访的村子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臵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我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其次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再者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最后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倒在圈外。

2、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农户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在沟渠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民焚烧垃圾、秸杆现象也比较普遍。大部分农户对破旧衣物、鞋及部分橡胶、塑料制品均选择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每年11月底至次年1月初收获甘蔗后,农户秸杆均要焚烧,(请您支持)不仅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

区,并对森林防火造成威胁。

3、“三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乡还有很多村处于“三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我认为产生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户户通、改水改厕等工程,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小 垃圾、大文章。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 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3、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应该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垃圾分拣后,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等有机物垃圾,通过打热水凼进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就地集中填埋;同时,不要随意焚烧秸杆,以免造成空 气污染。

一、基本情况

x村位于xx县北部,全村共有2970人,耕地面积1484亩。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人口2970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有45名,55岁以上的32名。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6人,全部40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两委干部大都在50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四是农村干部

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

3、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课三会”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了。

三.农村党员状况

农村党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他们有的是低保护,有的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流动党员外出流向难以掌握,关系难以接转。有的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接受党组织管理的意识起来越淡,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也不转组织关系,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也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挂名党员”和自由党员;也有的党员在外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一直自己装着组织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袋党 ”,2、流动党员不能按时缴纳党费,基数难以把握。3.是流动党员中预备党员转正难。近年来,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预备党员由于一时无法安臵工作,经常到异地寻找工作,成为流动党员的一部分。由于党组织无法了解他们的日常表现,支部内其他党员也因为不了解情况而难以发表意见,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4.是织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流动党员在外务工期间,无法正常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又不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两边组织生活都不参加,成为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有的个别党员在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后,生活、工作作风比较散漫,相对缺乏自

我约束力,党性意识淡化,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我村人多地少,主要以在县城务工为主。在教育方面,由于我村在xx镇,孩子们上学都比较方便。医疗卫生方面,我村2970人全部参与。

社会保障方面,国家现在很重视民生问题,关注的不仅仅是一家一户、一时一事的小民生,而是包括了大到发展战略、小到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大民生。对此,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村在社保方面存在以下问题:①广大农民群众缺乏社会保障的意识,对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②家庭保障能力下降。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的家庭保障面临威胁,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抚养、赡养、教育等受到了很大冲击,传统的“养儿防老”保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家庭“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将给未来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③农民享受到的实惠少.,农村社会保障门路很多。有民政、卫生、农业、扶贫办等部门承担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从表面上看,好像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多部门负责,易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决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对此,农民心存顾虑。多部门管理还造成农村社会保障苦乐不均,操作不规范,短期行为多。逢年过节,各有关部门倾巢出动,发钱发物,好不热闹,其它时间则不闻不问。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没有统一部署,各部门各行其是,造成部分贫困户接受多家接济,而有些贫困户则什么也没有得到,救助效果不明显。

五、热难点问题

1.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 建设是农民所盼

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举办一些类似“科技之冬”活动。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2.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农民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乡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我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过去,在农村发生的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现象已明显好转,社会风气也越来越纯正。邻里之间、干群之间比较和协。在农村赌博现象较为严重,红白

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

针对我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委班子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切实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争做创先争优典型。

第三篇: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趋势,已凸显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为此,我乡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于XXXX年XX月中旬结合“书记带头大走访” 活动的开展,就全乡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情况,深入全乡6个村进行了认真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我乡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如曙光初露。乡村治污仍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现将具体情况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乡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的工作已经启动且初见成效近几年来,全乡各级围绕“加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加强对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领导。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乡长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部分村率先而起,带领村民整治生活垃圾。近两年,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以社区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综合整治的村相继出现。XX村中心社区2008年投资近2万元统一购臵20个垃圾桶,一部垃圾车,新建垃圾堆放点,聘请了一名垃圾清洁工,在XX区按照门面和住户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每月收取垃圾清理费,至今卫生保洁保持正常,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姚河村是乡政府所在地,2009年建立中心社区以来,姚河集镇卫生一直由社区卫生监督站来管理,投资近5万元购臵了40个垃圾桶和一部垃圾车,每月同样由社区向集镇住户和商业门面以及单位收取环卫费,采取每天清扫,定时搬运,卫生保洁正常,受到群众拥护;梯岭村社区2008年新建40座沼气,卫生环境得到很大改善,2010年投资34万元对社区住户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新建了公厕,拆除简易厕所28个,同时新建了绿化带,环境卫生进一步得到改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乡在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臵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 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二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四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我乡在调查时发现,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 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倒在圈外。

2、“四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乡还有3个村处于“四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3、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据 调查,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农户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在沟渠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民焚烧垃圾、秸杆现象也比较普遍。农户在办完红白喜事后均将烟花鞭炮的残留物化为灰烬,大部分农户对破旧衣物、鞋及部分橡胶、塑料制品均选择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每年XX月底至XX月初收获茭白后,农户秸杆均要焚烧,不仅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并对森林防火造成威胁。

4、大部分农户尚未改厕,粪污较为突出。随着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少数农户已用上卫生厕所,实现了“即冲即净”,但污水大多随下水道流入沟渠,导致水污染。尤其是大部分未改厕的农户,其粪便污染更加突出。据调查,全乡XXXX多农户还有50%以上仍在使用过去的简易厕所,成为了蚊虫的繁殖与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有害于农民的身体健康。

5、畜禽粪便治污仍未到位,污染比较严重。据 调查,我乡仍有一部分养猪户没进行粪污整治,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牲畜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当地农民生 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同时,大部分农户家禽均是散养,禽粪房前屋后到处都是,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目前,我乡大部分农民烧沼气的积极性 也不高,故全乡建设、使用沼气池的农户不多。据统计,全乡XXXX多户农户,已建成的沼气池只XX座,仅占2%。沼气池的冷落,从而对畜禽粪便及废弃物的无害处理率极为低下。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

一是农民认识不足,部分村引导不力。调查时发现,一些村干部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村管不过来。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哼着一句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其中既有 无奈,也有无所谓。所以大多数地方呈现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调查中还了解到,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垃圾池(圈)的习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为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也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

三是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随 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态。过去,农村垃圾主要 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 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据专业人士介绍,其中塑料制品就占1/3。随着无法降解的垃圾越积越多,农村垃圾正呈现出毒害化发展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农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更加增添了乡村治理垃圾污染的难度。

四是管理机制建设滞后,农村整治垃圾缺乏刚性。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几乎没有一部法律法规硬性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缺乏管理办法和机制。

三、几点建议

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体。农村垃圾处理作为村容整洁的一个方面,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程度,解 决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以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1、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 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利用农村人口学校及广播、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保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农村环保工作,要实行村民门前三包、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好的表扬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纠正和改 进。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小垃圾、大文章。处理农村垃圾决不是一件小事情,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这是治理农村脏乱问题最简单易行又立竿见影的 方法。要尽快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污水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 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3、要加大投入,落实农村环保和村容村貌建设资金。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虽然近年来,随着旧村改造、村庄绿 化、户户通等的不断深入,县委县政府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资金项目比较分散,效果不明显。为此,建议政府将各项资金捆绑使用,把用 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统筹列出一部分,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划拨到乡镇,专门用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户户通、改水改厕等工程,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 行。

4、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建 议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措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垃圾分拣后,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等有机物垃圾,通过打热水凼进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由村或乡(镇)就地集中填埋;对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有害垃圾及不可 回收、分解的垃圾,由乡镇运送到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各村与农户要将柴草、杂物统一、有序地堆放,努力做到村容整洁;同时,不要随意焚烧秸杆,以免造成空 气污染;另外,各养猪大户与各农户要圈养好畜禽,并及时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污染当地的水源与土壤。乡(镇)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奖惩的 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农户整治好房前屋后及责任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确保乡(镇)村整洁、卫生。

5、要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要 加快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环境污染 防治纳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安排,加紧制定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和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将环境整治纳入市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乡村环卫队伍 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村规民约,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步建立适应农村环保工作需要的监管体系和环 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农村残疾人贫困现状调查报告与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残疾人贫困现状调查报告

县委、县政府提出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远安县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城乡建设、生态文明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为全县人民奔向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是残疾人。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相对来说、农村贫困人口不断下降,农村残疾人贫困问题逐年减少,解决民生问题已是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西山区,是一个山区小县,有各类残疾人17000人,占总人口的8、6%,平均每四个家庭有一个残疾人,全县残疾人按类别划分具体情况为:视力残疾2876人,占16.92%;听力残疾3716人,占21.85%;言语残疾269人,占1.58%;智力残疾1541人,占9.07%;肢体残疾4736人,占27.86%;精神残疾1361人,占8.01%;多重残疾2501人,占14.71%。其中农村残疾人15300人,约占残疾人总数9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大部分残疾人分布在边远山区,越是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残疾人比例越大。从经济收入上来看全县残疾人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一是达到小康和正在向小康发展的。这部分残疾人素质较高,有职业、有技术、有自己的产业,多集中在城镇,生活富裕接近小康。在县残疾人中约占20%;二是基本脱离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的。他们残疾程度较轻,辛勤劳动,从事庭院种植养殖、或是手工业修理服务、或是在外打工,能够维持温饱但仍徘徊在贫困线边缘。他们约占50%;三是长期贫困残疾人约占30%。多是重残人或是一户多残或老养残,他们或是看不见、或是不能行走、或是智力障碍,丧失了劳动能力,多年积贫,常年靠救济。

从数据显示、自然分布、自身条件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一般健全人相比,差距比较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贫困数量大。据统计纳入农村低保5001人,其中残疾人1726人,占30%。随着小康进

程的加快,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相对贫困的人逐渐增多,残疾人受自身综合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返贫都会加大贫困残疾人数量。二是贫困程度深。全县1000元收入以下的家庭可以说全部为残疾人家庭。尽管各级逐年加大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帮扶力度,但对一些无任何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维持基本生存。

二、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生活生存质量差。首先最直观的是住房质量差,农村住房有三种类型,一是预制楼房,二是土木结构的新房,三是多年的老土房。残疾人大都是居住在旧土坯房里了,“危、破、陋”是其特点。近几年来、在全县残疾人危房改造中,已解决了近200户,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改造。其次是生活质量差。按我国贫困线标准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来测算,我县十分之一的残疾人处于极度贫困,十分之二的残疾人处于一般贫困,此外,还有生活虽然有了改善,但脱离了外界的帮助无法实现自我发展仍然徘徊在贫困边缘。走进残疾人家庭,多数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电视、电话、家庭影院这些当代已普及的文化生活家常电器,对残疾人来说是奢侈品,因为温饱尚未解决的他们,最有吸引力的是柴米油盐。它们所考虑的是不挨饿,不受冻,如何能吃饱穿暖的问题。其三是看病难。残疾人是不能得病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余钱看病吃药。得了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这残疾人是家庭主劳,那么又病又残的他们就只能等着救济了。

2、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差。1.7万残疾人中文盲占三分之一,大多是老年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在中青年残疾人中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还占不到半数;适龄的残疾少年儿童我县统计约250人,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只有230人,入学率占92%,但辍学率高,能接受大中专教育的,15300人中约有大中专学历的也就是近百人,大多是自学成才,而且其中有些是健全人转为残疾人的。真正能够考上高中接受大中专教育的残疾人寥寥无几。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普遍封闭、保守、落后,整体素质低下造成精神贫困。这样因物质贫困造成了精神贫困,又由精神贫 困反过来加深了物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束缚了残疾人,长期不能挣脱贫困。

3、残疾人社会就业难、且面窄。首先是因为残疾人素质低下,又有身体功能缺陷的企业技术残疾人中,实现就业的不足60人,且以自谋职业为主。其次是社会存在偏见,不少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安排残疾人就业,有的单位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将法定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因此,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保障金收缴率都低。

三、消除贫困的途径及对策

要消除残疾人的贫困状态,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来统筹规划,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组织、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化解各种难点,带领残疾人共同致富。途径及对策如下:

1、强化残疾人基层工作。发挥残联的组织作用,作为“代表、管理、服务”的基层组织,要强调“理念人性化、职责规范化、工作制度化”。必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好务,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操作性强,职责明确,工作体系完备,网络健全,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目标。

2、加强投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着力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是改善其生存生活状况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看不见,不能行走,你能叫他做什么?要解放他们的生产力必须首先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恢复一定的身体功能让他们自食其力。而康复是有时效性的,是一项抢救性的工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那么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永久的负担。按照“十五”计划纲要,康复经费应按人口总数0.5%预算,我县只有0.1%,比例偏低。政府应加大投入,培养康复技术人员,建立基层康复网络,逐步使康复社区化,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

3、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就业是解决残疾人贫困的根本出路。一要坚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巩固已就业的残疾人的岗位,适当调节一些公益性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让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建立社区残疾人就业基地,鼓励和扶持残疾人积极自主创业、个体开业。二要加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和管理,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和扶持安残单位和自强残疾人典型。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网络,每年有计划,定期培训服装缝纫、家电修理、计算机、盲人按摩和各类种、养殖业的技能,不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三是以收促安,对部分单位或企业既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又拒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收残保金,达到以收促安的目的。

4、要加强残疾人文化教育。治穷必先治愚,残疾人文化素质低,必须加强教育提高其文化层次。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没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在竞争中只能处于弱势。必须从青少年残疾人抓起,一要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加强对特困残疾学生的救助和生活补贴,对考入高中和大中专的残疾生实施奖励。二要加强特教工作。扶持扩展特教项目,发展手语教学、语言培训、智力培训、家长培训,扩大就学面,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进学校接受教育。

5、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缺乏基本生存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纳入低保救济。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如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需要家庭成员护理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探索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志愿者、社会各界合力扶残。再次,积极探索对精神病患者、智力残疾及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以解除残疾人家庭负担,减少社会危害性。

总之,改变残疾人贫困落后的现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那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才会做得更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我县残疾人一定会摆脱贫困和全县人民一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五篇:农村清洁报告

农村清洁报告

一、农村清洁现状

根据我的了解,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趋势,已凸显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因此,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用2年时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

为了获取最新的农村的清洁状况信息,我实地的探访了几个村子。而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很多的村庄都在村子里铺起了水泥路,无论是从村子的环境卫生考虑还是从村民的出行考虑都是极好的。首先水泥路便于清扫垃圾,不再是垃圾满地,也使得整个村子的村容村貌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不再是泥泞的小路,让人寸步难行;其次呢,为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得各种机动车行驶起来更加安稳,村民的生活过得也更加的舒心。

另外呢,我还发现村子里都已摆放垃圾桶装垃圾,同时建了很多沼气池,各家各户也都建了自家的卫生间,化粪池。垃圾桶的作用不言而喻,为处理生活垃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呢,沼气池也极大的解决了处理禽畜粪便问题,解决了农村清洁的难点之一。卫生间呢也解决了个人原因而产生的卫生问题。然而,探访中呢也有些特别的问题,有一个村子竟然没见到垃圾桶!细问后才明白,原来这个村子的村民把它们搬到的自家的院子中。因而给整个村子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我了解到垃圾桶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能分配到,而是要几户人家公用一个垃圾桶。将垃圾桶拿回自家的话,会对其它几户家庭处理垃圾产生影响。两一方面,这些农村家庭的化粪池出口很多都是排往河中或者沟里。问题不止这些,下面我列出其它的不足之处。

二、不足之处 及其产生原因

我发现在我探访的村子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虽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垃圾处臵不当,乱丢乱倒的现象依然严重。据我调查了解,农村垃圾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废纸;其次是有机质垃圾,如剩菜、菜根菜叶、杂草等;再者是有毒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等;最后是其他垃圾,如砖瓦搪瓷、建筑垃圾等。大部分村和群众根本就没将垃圾分类,而是胡乱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农户不将垃圾倒入垃圾圈里,竟将其乱倒在圈外。

2、柴草与杂物堆放无序,焚烧现象严重。不少农户堆放柴草、杂物呈杂乱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农户柴草、杂物随意堆放在沟渠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另外,农民焚烧垃圾、秸杆现象也比较普遍。大部分农户对破旧衣物、鞋及部分橡胶、塑料制品均选择焚烧,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每年11月底至次年1月初收获甘蔗后,农户秸杆均要焚烧,不仅严重污染当地的空气,且严重影响到周围地区,并对森林防火造成威胁。

3、“三无”村较多,村级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还处于缺失状态。据调查,全乡还有很多村处于“三无”现状:无专职(或兼职)的环卫人员、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处理垃圾(或填埋或沤泡)的专用场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运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运不及时,致使很可观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虚设。

我认为产生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是农民认识不足,部分村引导不力。一些村干部认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琐事,村管不过来。另外,许多村民还没有定点投放垃圾的观念,也没有垃圾池(圈)的习惯,更没有为垃圾分拣的意识。这为乡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难度。

第二是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趋势,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难度。随 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在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的趋势,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态。过去,农村垃圾主要 是一些容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的农村垃圾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的混合体,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 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

第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还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垃圾处理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环卫设施建设也随之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

三、解决方法

1、要加大投入,落实农村环保和村容村貌建设资金。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政府应将各项资金捆绑使用,把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统筹列出一部分,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划拨到乡镇,专门用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户户通、改水改厕等工程,加强环卫基础设施 建设,切实做到每村有专(兼)职的环卫人员、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垃圾清运工具、有处理垃圾专用场地”,以确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小 垃圾、大文章。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 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3、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应该采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全民参与、就地消化”的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垃圾分拣后,对金属、纸、塑料等进行回收;对厨余垃圾、落叶杂草、瓜果等有机物垃圾,通过打热水凼进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对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就地集中填埋;同时,不要随意焚烧秸杆,以免造成空 气污染。

下载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与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活动基地建设调查报告与农村清洁工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情况的 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难,探索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XX年关于农村清洁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年关于农村清洁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X年关于农村清洁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

    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温江区天府街道办事处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温民发[]33号文件的精神,我街办组成专门调研小组对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调研报告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指政府财政通过预算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对村级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成的公益事业项目进行奖励或补助的行为。xxxx年,我县被省综改办确定为全省村级公益......

    农村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

    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xx州基本概况xx省xx州地处xx省东南部,辖1市15县1个开发区,共206个乡(镇),3549个行政村,总人口438.4万人。全州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绮丽,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素以苗家的吊角楼、......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曾指出“农村信息化不仅是能打电话、能上网,更应该满足农民获得、交换信息的需求。除了农村通信实现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