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优质课山东预选赛》听课体会
It’s a long long journey 很多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飞逝,而且一去不返。所以,每次遇到生命中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机会,我都会倍加珍惜。这次德州市举办的“全国优质课山东省预选赛”听课活动,我当然更是兴高采烈地积极参与。
三天的时间,在17位选手的全心投入和精心演绎之下,显得如此地短暂。但是,如此短暂的时间却在我的脑海中引起了一番汹涌澎湃的思考。
首先,我需要肯定的是:这17位老师的敬业精神都是无可匹敌的。从课堂的开始到课后的最后一分钟,他们没有一秒曾经懈怠过。他们在整个课堂中所呈现出的兢兢业业的精神,足以证明整个山东省教师的优秀师德和对职业的无限忠诚和依恋。我为他们的精神所折服,更为他们为了教育事业倾尽全部力量的切实行为所感动。通过他们的授课,我暗自在心里忖度:一个人,也许他(她)此刻不是最为优秀的,但是,只要他(她)具备了这种忠于职业、不竭进取的精神,他们的发展将是无可限量的,他们的未来也必然是一片阳光灿烂!!
另外,给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国内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瓶颈。通过17位老师的授课,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采用了“大阅读教学”的模式。每个老师在课堂上都几乎没有停歇的空间,他们快马加鞭地赶着每一个教学环 节,以至于我们这些听课教师都感受到了紧迫感和压力感。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到学生们当时的感受。我们无可否认,“大阅读教学”从极大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学生汲取信息的能力和策略。但是,我们是否也应该意识到:这样快节奏的阅读,这种流于形式的阅读,这种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阅读,又是否能够真正地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叫做情感的东西。我们一直在讨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是培养灵与肉相结合的完整的人!这里的“灵”应该是指那种具备丰富情感因素的真正的人!到底我们今天的英语教学能否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做个类比: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我们此刻还有多少人可以经常地回家看看?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我们中间又有多少人在情感的沟通中产生了问题?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有多少缓解压力的宣泄方式正在应运而生?社会大潮已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再去剥夺和毒害那些本应该充满幻想和童趣、处于生命萌芽期的孩子们?
所以说,我个人认为:教学材料的处理必须有所区别。到底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到底为了唤醒孩子们生命之中的哪一个美好的情感因子?弄懂了这些,日常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处理就应该朝着那些方向努力,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应该依据那些方向去设置,但是,这些活动设置的前提都不应该是剥夺孩子们对于新知的期待和憧憬,换 句话说,知识的习得绝对不应该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负担!如果教育真的成为了这样一种压抑学生“幸福和快乐因子”产生的载体,那么,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更加地喜欢语文教学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语文课本中有太多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的文字,他们和学生内心之中的某种隐形存在的情感因子产生了绝妙的共鸣。而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却很少甚至从未触及到这一重要的领域,相反,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功利性地提取信息去回答问题。更确切地说,我们更忙于去完成一项项早已由他人设定好的阅读任务。这种全方位的任务性阅读,何来快乐和幸福所言?
再者,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应该成为老师“个体高额度劳动”的空间。老师应该是一个引领者,而不能成为一个发号指令的领导者。这样的教学,不仅仅让老师们筋疲力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很不经意却非常残忍地剥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自我发挥空间。其实,孩子们的大脑里面珍藏了太多太多与众不同的东西。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贵存在。他们的生活和教育背景让他们的脑海早已变得五彩斑斓。我们教育者所应该做得就是让这种多姿多彩的世界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不应该让他们都成为统一标准的样板图。这样的教育是对个性空间的扼杀,更是对人性发展的阻滞。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放开孩子们思 维的双翼,他们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可能伴随自己的学生一生一世,我们所能做得就是:教孩子们如何练就坚强的双翼,然后顽强地去旅行!!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并不应该有模板可言。因为,教育本质上就应该属于一种灵动的东西。它应该像河流中的流水一样,遇到礁石便转弯,遇到平坦则疾速,只要不停止前行的脚步,最终它必然可以归依大海。其实,学生的成长亦是如此,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经历一些问题和难题,其实对他们的成长并不是坏事,相反他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当他们需要帮助时,老师应时给予的指点,可能更加可以推动其发展。教育是灵动的,它不应该是在一个模板的掌控之下,让老师们代替学生去设计和完成很多项任务,它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险,自己去历练。有句话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铿锵有力地揭示了正常阅读的最终效果。所以,让教学灵动起来,用心去设计和演绎好符合教学目标的多形式的阅读课组织形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今后应该倾力去研究和探索的事情。
笔者认为:如何实现英语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中“灵与肉”的结合,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值得反思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但是,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去驾驭英语课堂,由于经验有限,我个人也没有独到且精辟的见解。但是,我想说的是:教育需要改革,英语教学 需要改革。中国的教育应该去除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适合其自身发展的高等教育,让这个世界上每个珍贵的存在都实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需要社会、政府、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社会人的共同努力!
显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但是,这段路程的探索却意义深远、价值非凡!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贡献自己的全部心力和智力!为了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巨大工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都能够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第二篇: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2014年10月13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赴平顶山参加全省初中化学第十二届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安排三天,12日报到,13日上课。我聆听了32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精心的课堂设计和专家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三天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宴。总体的特点有: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并根据图片描述二氧化碳的用途,由此转到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哪些?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②实验导入:利用魔术——神奇的手帕引入课题《燃烧与灭火》。③动画导入:投影火的动画,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化学原理引出《燃烧与灭火》。④实物展示导入:展示“八王寺”汽水,并检验汽水中冒出的气体引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⑤歌曲导入:未上课之前,几乎每位老师都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我聆听的32节课中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32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
5.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32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的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防止了环境污染。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教育专家总结了现在的教学形势。强调这次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和研究的视角来观摩课。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 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优质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②教师在课中为什么不愿意偏离自己设计好的轨道?
③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④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观摩学习
第三篇:优质课听课体会
优质课听课体会
放假前夕,学校布置我们全体教师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在网上观看优质课。因此,假期里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网上学习,期间我聆听了崔峦的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报告和几位大师和专家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活动,聆听了崔峦的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报告,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2位大师级人物王崧舟,于永正和3位优秀的年轻教师的示范课例。几位教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崧舟的一课同上《与象共舞》,两节课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却是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引人入胜,令人惊叹。然而认真反思,却又发现两节课的设计又同样都是抓住重点段而引领全篇,构思巧妙,处处都是亮点,学生学习积极热情,真正做到了教学的无痕无为。另外,同样为于永正这位花甲老人的精神状态所折服,满头白发,雄心不改,课前一曲国粹《春秋配》选段,那韵味无穷的反派唱腔惹得满场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四篇: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体会2012-10-30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2002年10月17日我们化学组一行四人赴大连参加全国初中化学(东北大区)第五届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安排三天,17日报到,18日上课评比(分两个会场进行,每个会场8节课,共16节课),19日说课评比(分两个会场进行,每个会场说15节课,共30节)。张老师和秦老师在主会场,赵老师和我在分会场。我聆听了8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精心的课堂设计和专家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一天半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宴。总体的特点有: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并根据图片描述二氧化碳的用途,由此转到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哪些?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②实验导入:利用魔术——神奇的手帕引入课题《燃烧与灭火》;找两名学生分别用普通小刀和玻璃刀切割玻璃引入《金刚石、石墨和C60》;“火箭升空”——注射器插入可乐活塞弹出引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还有大象的牙膏、神奇的粉末等。③动画导入:投影火的动画,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化学原理引出《燃烧与灭火》。④实物展示导入:展示“八王寺”汽水,并检验汽水中冒出的气体引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⑤歌曲导入:未上课之前,几乎每位老师都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我聆听的8节课中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例如:沈阳43中黄燕老师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不是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而是就学生们根据已有知识提出的获取二氧化碳途径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步淘汰一些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来掌握知识;还有大连育文中学的康洁老师用捉迷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完成“燃烧”这一概念的形成。
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如大连理工大学附中邵继光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时同一张幻灯片上链接的巧妙使用,使内容的呈现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如吉林大学附中姜雪梅老师的《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和吉林通化五中刘艳老师的《燃烧和灭火》这样的例子每一课都有。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8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有的教师在下课时还不忘把课堂作为逃生演练场,让学生在课堂上了学会逃
生本领。
5.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8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的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防止了环境污染。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教育专家总结了现在的教学形势。强调这次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和研究的视角来观摩课。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优质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②教师在课中为什么不愿意偏离自己设计好的轨道?
③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④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观摩学习。
第五篇: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体会
潍坊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
听课体会
2012年10月23日---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潍坊临朐北苑中学举办的“潍坊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地市出类拔萃的化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共13节课,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抽象”,有“听头”,个人受益匪浅: 本次优质课选用的是人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课本,评选内容包括:化合价与化学式,自然界中的水复习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两节课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是初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最难讲的内容。因为难讲,所以平日教学就积累了许多疑惑,如:如何让学生想象出元素的化合价?这个概念怎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等等,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机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这次活动,对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来讲,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相当期待。对我个人来讲,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解决了我的疑难,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这个新化学老师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教材解读深刻,老师引导非常到位:
讲课的教师大多是各市层层选拔出的优秀教学骨干,他们理念新,特色多。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来开启学生智慧大门。如:《化学式和化合价》这节课的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一是昌乐二中的张海港老师:放视频看昌乐蓝宝石的加工,引出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再就是潍坊广文中学的张凤俊老师,她先放化合价之歌。让学生在歌中学化学。潍城实验中学的丁丽丽老师一开始放水污染新闻,让大家看到后触目惊心。这样的导入新奇、有趣又富有鼓动性,很快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问题设置的人性化、具体化、。
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每个教师都精心设置了自己的问题,基本都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氧元素或者氢元素为例,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元素的化合价的概念。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以及化学式三种计算。课堂中几乎都是先练习复习,再导入新课,然后对前面练习的进行总结,层层递进。达到了温故知新。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相当不错。
四、课堂总结实用性强
这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参评老师的课堂小结不再是具体知识的小结,而是学生对知识的交流回顾。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能迅速回顾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疑问等等,不仅如此,老师们还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会,如有学生说:我懂得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怕困难和失败,要敢于创新等等。
五、注重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贯穿着对学生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学习元素的化合价,由化合价学化学式,练习物质组成,向学生教授的是元素观。正如专家点评所言的:“这节课帮助学生建立元素化合价的元素观: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一种最基本的成分。再就是分类观:通过对元素的分类、以及物质分类的学习都是帮助学生形成元素观。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到物质就要想到物质的组成。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将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来认识世界、认识物质。”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六、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而板书在黑板上,就会在45分钟内一直在线,我们不能总让学生瞬时记忆,一看而过,有的东西需要在学生视线里反复出现,才能增强印象。这次评选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几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一节好课必须具备的东西是:
1、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要准确、到位要主次分明,有所侧重。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学了什么,课堂中要温故知新,要复习。譬如在学习元素的概念时,很多孩子不知道核电荷数是什么。要能真正理解元素的概念,必须理解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引导要适时、适度:教师的引导,要能在探究,分析后把学生引到正路上,引到点子上,引到关键处,即使出现学生走偏,也要耐心的引回来,不能生硬的灌输。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问在学生需要思考处,问在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处,提高思维的有效度,一定要避免问的不明确,学生无法回答,问的太广,学生无法收放,结果没有办法只能是自问自答。
3、讲课要有激情。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感情丰富,要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通过他们的课,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奉献自己的全部激情去鼓励和激发学生,教师有了激情,就会显得神采奕奕,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呼唤起一个个充实的灵魂,让你的课堂热情洋溢、激情飞扬。
相反,如果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
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每堂课都有很多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几天听课也让我体会道了听课的辛苦,也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辛苦!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青州职工子弟初级中学
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