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支教实践新闻稿
湘雅社会实践团参加2014暑期支教活动
2014年7月,湘雅社会实践团组织暑期支教志愿者前往张家界市龙山县湾塘乡尖峰村进行为期2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十六个大学生在山村里共同生活20天,不仅仅要安排自己的生活,更要作为一名老师,安排学生的教学,这在出发之前,在我看来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几乎不可能完成,但在20天后,我们做到了,而且我们做的很棒!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坐了27个小时车,火车转大巴,再转小巴才在深夜到达青峰,在小巴车上,大家没有人为了长途的跋涉而抱怨,而是一路吐槽,吐槽路远,吐槽颠簸,在吵吵闹闹中,我们到了,大家也吃上了第一顿正式点的饭。在20天里,我们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从最开始的互相不熟悉到最后的不顾形象,吃剩饭也不嫌弃,我们变成了真正的家人。早上,我们在“吃饭啦~~”的声音中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每天一起备课,一起在办公室、楼梯口聊天;一起对于每一顿饭赞叹不已;一起在饭后期待那被分成16份的西瓜,一起每晚九点开会„„我的20天记忆是跟我的每一位队友共同完成的,很感激这20天,让我收获了这样一群家人,他们就好像永远活在阳光下,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能量。
最重要的当然是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刚开始由于不熟悉,他们只是一直追问上一届的队员,这让我们吃了好久的醋,后来慢慢接触,陪他们玩耍,他们也开始依赖我们,几乎每个小孩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一下课就会跟老师粘在一起,问东问西,还会亲昵地抱抱你,这些都让大家超级开心。后来,有一个夏令营来待了三天,我们从心底里觉得我们的孩子虽然是农村孩子,但是跟那些城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许是心理因素,当我们看到他们有些并不能很好的相处的时候,就会心疼孩子们,到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把他们都看作最亲的人了。我们教给中班的孩子们《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理解我们的苦心,在我们看来,他们就是最棒的,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阳光下的我们,希望带去正能量,我们希望留在孩子们眼里的永远是拥有如阳光般灿烂笑容的我们,有些事,只能以梦想的名义去完成,我或许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青春,还在路上,我们必将会继续追逐梦想,追逐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暑期支教新闻稿
难忘三日缘
暑期支教回来数天了,但每每看到几日的照片,心里总还是留恋与欣喜。尽管只是短短的三天支教,但那群孩子给我的却是一生的回忆。
支教地点在*************,尽管云和的木制玩具很有特色,但当地很多人还是并不富裕的,我们所在的***小学中孩子的家庭或为一般,或是贫困,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一次活动,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而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收获了很多体会与成长。
4号我们做汽车到了丽水市,晚上大家一起做出租车来了云和**小学,结果司机也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城里打听着终于找到了学校,老师们还在等。集中一下,简单介绍了一下老师和学校以及本次活动的一些情况后,便带早已饥肠辘辘的大家到校外找了个小吃店吃了个便饭,路上顺便告诉我们附近小吃店较多,我们可以在附近吃饭也比较方便……结果,回想起曾经包吃住的承诺,大家心里一股凉意,回寝室睡在只垫有席子的床板,没有任何床上用品,要不是因为这要命的天气,还有那完全完全不给力的空调加电扇,真不知道大家会心寒成什么样啊?
吃得苦必然会有收获。
与这群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们在一起,也让我们觉得好像回到了那时候,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新奇问题,会给我们的课堂搞各种乱,会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当然了,也会很积极的参与我们的活动,会和我快快乐乐的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充满童真的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拘谨,不需要那么的秩序,他们有的是天真无邪,是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气了就撅起小嘴,高兴了就大声的笑,和他们在一起仿佛忘掉了一切,会让我们感到一种难得的轻松与愉悦。
最后是一个采访老党员的,我们一起去的。不过看的出来,这群大学生的交流技巧还是不够,在那里有的很不知所措,不知该说什么。不过那个老爷爷在朝鲜战场上的牺牲受伤事迹还是令我们很感动的,尤其是那一只被炸去半个脚掌的脚。可能那些日子过去太久太久了,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那段日子到底有多么难过。随着那些老人的慢慢离去,记忆也渐渐的淡去。不过每每拾起一点一滴,都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回味,好好咀嚼。感谢他们曾经的牺牲,感谢他们的无私。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短短的实践活动似乎成为了一种形式,水水过去,其实不然,这样一种经历,慢慢去思考便会发现,我们收获的其实很多,不知道我们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了多少帮助,但对于我们,他们给予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去收获一种经历,去收获这样一群年轻的朋友。就像回来之后和那些小朋友们在qq上聊天,依旧觉得很轻松,很愉悦。
可能这样的经历以后很难有了,不过我们好好珍惜这样一次的。感谢那些小朋友们。感谢那位老军人。
第三篇:暑期实践新闻稿
电子航海 意在实践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赴如东京华变频厂体会电子魅力
7月12日至7月25日,由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专业的十名同学组成的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如东京华变频厂,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暑期专业实践。
针对现在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低,理论知识又不过硬的情况,特别是电子这样的行业。信息学院提出了“走进车间,体验电子”的口号,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实践。在校院领导和厂方的大力支持下,暑期社会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到达当天,京华变频厂的张京华总经理给同学们简要介绍了“何为变频”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实践中,每个同学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实践了生产线中的技术和经验,并强化了自己的专业素质。同学之间也采用了互帮互助学习方式,共同完成了任务。经过两周的学习实践,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在厂方的肯定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暑期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南京工业大学多年来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积极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第四篇:新闻稿——暑期实践
格物致知 学以致用
——记2012年XX学院“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暑期实践报告会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燃情九月,收获无限。2012年9月13日晚,XX学院团委在主楼304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暑期实践报告会。校团委副书记XXX老师,校团委办公室副主任XXX老师,管理学院团委书记XX老师以及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XX老师,XXX老师和XXX老师出席了本次报告会。校志愿者总队和青年通讯社的同学代表也到现场观摩。来自XX学院的七支实践小分队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展示与2012级大一新生分享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段激动人心的开场视频之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XX老师首先表达了对校团委长期以来对我院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的感谢,介绍了管院2012年开展“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开展情况。接着,校团委副书记XXX老师对各支实践队伍的付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鼓励包括大一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X书记强调实践出真知,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踏实认真的态度创造美好人生。滑书记的精彩讲话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
踏着青春的节拍,舞动青春的奇迹。在精心的组织和充分的准备下,管理学院的七支实践代表队,分赴石家庄、保定等地,通过深入了解当地情况,挖掘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为村民排忧解难。实地调研,走家串户,走访座谈,文娱演出,赴涞水扶贫调研代表队用实际行动为当地旅游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奉献青春,服务基层,反映农村文化最真实的状态”,村头书香小分队用文字记录下农村文化的点滴发展。“还大地一抹绿,还天空一片蓝”,碧水蓝天小分队在行动„„,报告会现场,随着主持人宣布全体师生起立,右手放至胸前,大家用响亮的口号,发出共同的倡议,用有力的行动实践环保,喊出了志愿环保的最强音,展示了志愿环保的最强姿态。硕果累累,一路收获颇丰;欢声笑语,一路有苦有泪。七支小分队精彩的报告展示着他们丰硕的实践成果,赢得了在场老师和2012级新生的阵阵掌声。
带着最灿烂的微笑,最温暖的拥抱,最真诚的态度和最炽热的心,管理学院的各个实践分队在此次“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暑期实践报告会中,积极响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口号。同学们纷纷走向农村,直击社会热点问题,用行动支持着农村发展,见证着新农村建设,感受着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同学们身体力行的深入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展现了管理学院学生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这不仅是继“第一
目击者”安全教育知识讲座之后的第二课,同时也将鼓励新生以更加严谨务实的态度,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喜迎中共十八大,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的号召下,应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XX学院学生会
撰稿人:XXXXXXX
2012年9月14日
第五篇:暑期实践新闻稿
7月学子热情似火 践行科教兴国中国梦
——记“替代”创新暑期实践小分队
炎炎夏日,也敌不过一批大学生的热情,当大部分学生正窝在家里避暑时,他们却开始忙碌起来。从策划案的提出、问卷设计、填写,实地采访,到数据分析、研究,全部的重担都落在了替代学院的6名大三学生身上。原来,他们正在开展“替代”创新暑期实践活动,旨在探究不同专业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上具有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各种因素对介词使用的影响,为以后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这个项目以去年和本学期的创新项目作为研究基础,项目不仅创新性地利用了本校的留学生资源,而且研究的形式多样,包括课堂教学调研、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研究文献、教师指导、交流研讨等等,由于研究任务繁重,所以今年这个创新暑期实践团队增加了2名新成员,新鲜血液的加入,让这个团队更具生命力。
从6月开始,团队成员就已经对本次暑期实践的内容及主题进行了初步的策划与安排。为了让明确策划方案中的具体细节,团队成员不仅要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还要联系各个高校和培训机构,争取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对于团队成员来说,忙碌的6月是如此的短暂,当7月来临时,他们又要投身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当中,为了能设计出一份好的调查问卷,他们常常为了一些问题争论得面红耳热,问卷也进行了反复性的修改,所以,仅仅是问卷的设计,就花费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当忙碌的准备工作接近尾声时,暑期调研活动才刚刚拉开了序幕,在滴汗如雨的7月,每到中午,趁着学生和教师休息的时间,他们就会活跃于江苏各大高校和培训机构,让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很多被调查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知为何,有些问卷在发下来的时候就已经皱巴巴的了„„
为了弥补调查问卷“浅尝辄止”的弊端,他们还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实地的访谈,以此作为案例分析材料。当然,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团队成员在调研的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都会向导师和其他教学工作者请教,纠正错误并找出问题的关键。
酷热的暑假,正是大学生们挥洒青春的时候,截稿至今天,他们的暑期实践活动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除了要继续进行调研工作外,还要对回收的问卷和相关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最终成果将以论文、报告等形式展现。在项目结题之后,拟将此项目成果运用在教育实践之中,检验成效的同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提升综合国力,关键是人才,而下一代的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莘莘学子投身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同时,我国的教学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正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中国梦的关键性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