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术总结
参加学术活得报告总结
当今中国学术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各位专家学者在各地讲学,就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理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术的蓬勃发展。重庆师范大学为了促进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开阔创新的目的,营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每年都要邀请很多学术大师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这些活动有跨区域、跨校、跨专业层次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学好本方向课程的同时,更应该好好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学习这些专家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以下是我参加学术讲座的总结:
2010年九月刚入学,学院就请来了四川大学的博导王晓路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文化研究与人文艺术》的讲座。王教授的学术涵养很快就征服了每位同学。他语气平和,措辞得当,既易懂又不失学术含量。他首先自然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关系,再到社会发展、法律规约。接着又探讨了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包括文化的流变与更新。讲座的第二部分讲了新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国民素质(国民教育的普及与提升)。最后他讲到了文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如:文化解读、理论把握、信息处理、资料收集等。他将大学生活与人生理想进行了解读。并给同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2010年11月4日,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晓钰在我校开展的关于如何建构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的讲座。杨教授针对当前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主要从两个方面做出了分析和阐述: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有效性。讲座上,杨教授明确指出了教学的有效指标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有效教学的指标,是否建构较强的学生意识。她指出,在新课标中听说课主要应从考虑话题的意义、词汇的分层教学、语法知识的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及关注语言教学来开展和实施教学。教师的课程设计中应包含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及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听说课应在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杨教授还就此要点展开了案例分析,学员们从疑惑到豁然开朗。不少学员感慨:真正的好老师是教给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而并非给学生灌输语言知识。其本身就是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性教学的设计与案例分析。在分析阅读教学目标中,杨教授首先解答了阅读目标的内涵—词汇的扩展;愈大的呈现于巩固;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阅读本身应为写作作铺垫,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实施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呈现有效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杨教授从基层实验报告中利用现身说法给学员们提供了阅读教学的新概念:阅读分为读前、读中、读后,在每一个环节利用启发式教学。她强调教师在有效的组织教学中,应将教学资源整合,给予学生的认知发展一个脚手架,从而推动教学的有效性。她还提出:一个好的教师是永远不让孩子知道你今天教什么?给予学生一种期待,善启善诱是有效阅读教学另一个重要因素。
2010年11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院长程晓堂教授莅临我校,并在我校陈姓初报告厅举行了外语教学讲座,为国培计划学员以及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程教授的演讲中流露出的直率和亲和力令现场气氛轻松活跃,这次讲座主要围绕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他对国培计划这个项目做出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分别对2001年,2003年,2010年的新课程理念做了讲解。他指出开始的理念不清,以及落实不尽人意的原因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让所有人达成共识。并且也对一个耳熟能详的问题:究竟学外语有没有用做了一个积极的判定,他举例阐释了不能从有没有用来判断一门学科有没有价值,肯定地指出没有语言,人类就没有精神世界。也从某一方面推翻了外语无用论的观点。在强调新课程理念的同时,他也教导咱们的学员,作为老师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不能以学生回答错误就被归类于笨学生。在英语教学当中,他特别强调实际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还以自己在法国的亲身经历为例,在学习语言时只要把它应用到实际中去,就很难忘记。最后再次强调新课程理念,结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作出讲解。当然,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责任也就落在了咱们的老师和即将成为老师的身上。整个讲座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大家普遍感到眼界开阔了许多,对于未来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类似的讲座。
2010年11月我参加了我的导师吴念教授的讲座。他的题目是词汇与词汇学习。对每一个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来讲,学好英语的基础是学好词汇,然而很多同学对词汇的学习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以至于走了很多弯路。吴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英语词汇的特征、词汇的理据、心理词库等。接下来他介绍了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如语料库法、词典法等。吴教授的讲座让同学对词汇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为以后的词汇学习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对教学方向的同学有了很大的启示,为以后的词汇教学也提供了帮助。
2012年4月1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王克非教授应邀来到我校外国语学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科研项目及其申请和评审”的讲座。讲座在学校弘德楼17404举行。王教授的讲座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特点以及历年来外语类社科基金的申请情况展开,重点介绍了社科基金项目申请的流程、时间以及申请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在讲座过程中,王教授还以具体的实例展示阐述了项目报告书的撰写要求。整个讲座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使老师与学生们对国家社科基金的申请与评审程序有了深刻的认识。针对有些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在讲座即将结束时,王教授还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鼓励大家。王克非教授从小因病致残,拄着拐杖求学,凭着顽强的毅力,获得了今天的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其身残志坚的人生经历,对师生有着很大的触动,特别是对于青年学生的学术精神、价值追求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感化、引导作用。讲座赢得了听讲师生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王教授的讲座令大家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一些学生还意犹未尽,围住王克非教授咨询、讨论有关问题。
4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军老师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中国翻译学科建设:回顾与前瞻》。文老师的讲座分两大部分:
一、国内翻译学科现状,二、翻译学科的发展。他从学科建设、机构与组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学术丛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口笔译职业发展以及研究领域等维度介绍国内翻译学科的现状;紧接着,文老师又从学科建设、翻译实践、理论研究、翻译方向、翻译师资等方面展望翻译学科的发展。文老师特别指出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和国际化的问题,以及由外译汉向汉译外的翻译方向的转变。文老师还耐心回答了师生的提问,详细回答有关MTI培养模式以及该专业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四种可选择方式,即1.翻译报告(每翻译一万字原文,报告撰写一千字);2.学术论文(与学术型一样);3.实验报告(结合翻译软件);4.实践报告(结合翻译公司)。这次讲座,对于师生,尤其翻译方向以及MTI的研究生来说,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对各自今后的学习研究大有裨益。
5月1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行了“外国语学院博士论坛系列讲座”第一讲,由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雪梅博士和吴小晶博士主讲。他们分别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文字,文学,教学与生活”和“语义复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的精彩学术报告。
在题为“文字,文学,教学与生活”讲座中,曾雪梅博士首先对自己艰辛的学术生涯进行了回顾,殷切希望学生们要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不畏艰险,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她分享了做学问及生活的感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老天会根据你努力的程度考虑是否照顾你”。接下来,曾博士分析了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及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认为要想获得文学的敏感性,首先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她希望同学们能“享受写作、写诗的乐趣,诗意生活,感受生活和自然之美”。
吴小晶博士讲座的题目为“语义复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吴博士分析了汉语词汇中存在的语义复制现象,例如“牛犊,犊牛;羊羔,羔羊;马驹,驹马”等。由此,他构建了语义复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来对此现象做出解释。吴博士指出,语义复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不仅能用来解释汉语而且也能用来解释英语中存在的此类语言现象。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看似复杂的语言学理论讲解得透彻清楚,使学生们明白了做学问除了具有创新意识外,还要具备“不仅要让自己明白,而且还要让别人明白”的能力。
以上只是对部分讲座的总结。通过这些讲座我有两个感悟:1.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激发了做学术的灵感。2.我也深深为每位大师在学术生涯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而感到无比钦佩。
第二篇:学术总结
工商管理学院 学术活动总结
工商管理学院在认真总结去年学术活动的基础上,精心筹划了本一系列学术活动。首先,本院成立了学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我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组成。在本中,学术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负责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
本的学术活动从内容上看,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广应用;从参与面上看,参与面广,不仅工商管理学院全体师生参与,而且其他院系部分师生参与;从辐射面上看,不仅本院师生受益,而且其他兄弟系部师生也从中获益;从活动形式看,既有课题报告,又有专题讲座,还有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教案评选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等等;从主讲教师的年龄和职称上看,初、中、高级职称的教师都有参与。
2011年,我院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法律教研室分别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举办了许多讲座,具体如下:
一、2011年3月5日,国际商务学科建设办公室全体成员在郑海波主任的主持下,开展了关于国际商务专业学科建设问题学术讨论。会议议题为: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我们怎样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前沿理论的讲述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更好的将国际商务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2011年5月9日,市场营销学科建设办公室全体成员在张建玲主任的主持下,开展了关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建设问题的学术讨论。会议议题:顺应时代新潮流树立绿色营销观。讨论内容:
一、我们怎样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前沿理论的讲述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更好的将市场营销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2011年10月20日,物流管理学科建设办公室全体成员在李祎主任的主持下,开展了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会议议题:谈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讨论内容:
一、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对于我们教学有何影响?
二、如何更好的将第三方物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研发展,我院组织了两项学术评选:一是评选优秀论文,二是评选优秀教案。经过我院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评选小组的认真、严格、公正的评选,共评选出优秀论文23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3篇)和优秀教案7份。
为了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建设,强化教学质量意识,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我院还精心组织了五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参赛教师由教研室推荐,组织全院教师听课,课后认真点评,既指出其优点,又指出其不足,有利于参赛教师认清自我,不断进步。
总之,工商管理学院本的学术活动既延续了以前的固定活动,又增添了新的活动项目,活动的面更广,影响面更宽,延续时间更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专业研讨和专业建设的力度不够,教研室的教研和科研作用发挥不明显,没能有效开展更高层面、更高水平的专业研讨,这也成为本学术活动的缺陷之一。我们将认真地深入分析和总结本各项学术活动,把教研和科研的主动精神融入到系部的各项工作中去,形成良好的、全院教师参与并高度重视的学术氛围,并使之焕发为一种持久的内在动力。
第三篇:学术总结论文
如何让学生在体感中获得真知
作者:蔡全坤 地址:山东省莒县夏庄中心初中 邮编:276514
体感法就是通过学生的自身练习,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刺激学生产生一种本体的身体感知觉。体育课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从事各种身体练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利用体感法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帮助学生产生自身的体感效应,加深对动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能够快速掌握并独立完成动作,对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体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从大量的实践教学中我觉得在讲明动作要领,完整准确示范之后,应该在分解动作练习中渗透体感法,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让其自身产生体感效应。这样就能提高动作质量,学生能够高效完成动作,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同时,体感法也可以用来改正错误动作,下面我就从实际教学中,应用体感法的事例来论证这一点。
1.体感法在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中的应用:
我在教授起跑和起跑的加速跑中,运用了体感法,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很高,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家都知道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不应过分强调身体前倾,以免影响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动作的连惯性。技术熟练后,应要求前倾有利于完成加速跑。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大部分同学起跑后身体前倾不够,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无法前倾而是坐着跑。在《体育教学》杂志中有作者论述在学生起跑处后面斜放一标枪,以限制身体过早抬起的错误。这样改正了部分同学的错误动作,但又造成了部分同学的新的错误动作,跑出后还是身体抬起。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体感法来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让学生感知动作,产生体感效应。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按照动作要领做好各就位、预备、听到信号后突然撤离支撑手双脚不蹬起跑器,让蹬起跑器的脚自然跑出,且须落在事先定好的点上。这样就造成了上体向前的压力,迫使脚向前迈出,同时跑出,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感知了身体前倾对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有利影响。增强了本体切身体验,加深了对动作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挖掘了学生的感知觉能力,获得了体感效应。在做整个动作练习中,全班同学基本上能够独立正确完成动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新授课的班级,进行起跑和起后的加速跑教学中,我做了一下尝试,在新授课时,就渗透体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做上面的练习,经过反复练习,做完整技术动作练习,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错误的动作的出现率很小。
2.体感法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
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学生做腾空步后,部分同学摆动腿下放不充分,挺身动作不明显。针对这种现状,我应用了体感教学法,让学生做了一个分解练习,在踏跳线处放置一助跳板,以增强踏跳后的腾空高度,学生助跑踏跳后,做出腾空步,摆动腿积极下放和起跳腿并拢,做出挺身动作,保持此动作在空中滑翔。此时让生动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如:“我们像雄鹰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待将要落地时,稍屈膝,收腹落地,这样让学生寻找腾空的身体感知觉,从而控制学生的感知觉能力,以达到获得体感效应的目的。通过练习学生对挺身式跳远再也不觉得神秘和抽象了,因为他们确实感知到了动作。做起动作来得心应手,准确无误。实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感法在标枪教学中的应用:
我在教授掷标枪时,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两腿左右开立面墙而站,手持标枪顶在相应高度的墙上,做转身和翻肩动作,同时投掷臂后引且用力向前抵枪。让学生体验感知转身翻肩,投掷臂后引,以及投掷臂的用力方向和标枪的出手角度等,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产生体感效应。
4.体感法在铁饼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授铁饼时,让学生两腿前后开立,用投掷臂牵住拴在固定物上的皮筋,做蹬地、转身、投掷练习,让学生体验蹬地、转身、投掷、胸部先行的动作要领,避免出手过早和含胸的不良动作。加大投掷的做功距离,这样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体感效应,有利于动作的分化。
5.体感法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授学生爬泳时,常出现下肢打水的幅度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为了尽快掌握正确的动作幅度,可用一个限制圈控制下肢打水的幅度,通过这样的练习,消除了下肢动作幅度过大或过小的错误动作。形成了正确的体感效应,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6.体感法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推铅球时,常出现铅球出手的瞬间容易出现左肩后撤的错误动作。这时教师可在学生推球出手的瞬间,用手顶住学生的左肩,以帮助学生体会正确的动作,从而获得正确的体感。二.结论:
实践证实体感法在实际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本体对动作的体感效应,学生能够高质量的掌握动作,教师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搞好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但是体感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讲解法”、“示范法”等其他教学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把体感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在体育教学中高质量的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
第四篇:学术造假总结材料
“学术造假”案例分析 ——以浙大“论文造假案”为例
组长:杜佳琳
组员:沙莎冯洁朱利珍冯文源 沈程程洪李呈成 “学术造假”案例分析
——以浙大“论文造假案”为例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近几年中国高校学术界形成了有目共睹的“繁荣”,有人总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者特别是享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名学者以及拥有各种奖项获得各种称号的“专家”级学者教授越来越多。二是高校论文、学术专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大学教授,中国的专著、论文数量名列世界前茅,但中国有国际影响的大学教授,或者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却不多,这从每年全世界自然科学的三大检索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学术水准中有“注水”现象。
从前一些孜孜以求的学者一年也就发表一两篇论文,一辈子只出那么两三本专著。现今有些急功近利的青年学者,在学界混了几年就敢称“著作等身”,有专著三四十本,论文好几百篇。
更有甚者,有些人连百万字都羞于出口,因为现今学术界有种说法:十万字原地踏步,百万字才起步,千万字水平才算数。
学术界,特别是高校,一直被人们誉为“象牙塔”,几乎是公众心目中唯一的一片净土。然而,近十几年来,当国人进一步看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差距和巨大价值后,科技和学术领域堆积了前所未有的金钱和优惠政策;但《科学》杂志在其文章中说,在这场科学跃进的风潮中,前所未有地大量出现科研人员被指责造假。出于换取名声或职位的目的,他们造假的方式从伪造简历直到伪造数据,太多的诱惑让某些科研人员模糊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
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向政协委员们公布了他们的一个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80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当中,60%的人承认他们曾经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相近比例的人承认曾抄袭过其他学者的成果。他表示,若学术腐败弥漫,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会损害人们对学术界的信任。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说,在论文、著作中抄袭别人的成果是很不明智的,也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但在论文中夹杂假数据,假结果是非常容易的。“对一个问题有思路但是做不出来是常有的事,为了出论文,编一个假结果出来,不需要什么仪器和经费,而且很难被人发现。”
北大前副校长王义遒说,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成果,经费要被取消。这促使一些科学家在没有成果的时候编造成果,凑论文数量。不少粗制滥造、拼凑甚至编造的论文因此得以发表,让来自中国的论文只见数量不见质量。根据中科院的统计,2004年中国发表的论文总数是世界第九位,但是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仅排在世界第124位。
2006年5月4日,120名在美国和中国工作的生命科学教授和其他科技工作者,联名致信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科院等机构,表达他们对中国科学研究诚信问题的关切,并呼吁有关部门能采取行动妥善处理。这封信的联系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傅新元说:“中国现在缺乏对学术不端指控的适当处理机制。这会导致造假者未能得到适情处罚,或无辜的被指控者得不到合法保护,正常的研究招致困扰。这种情形不仅毁坏有关被指控的科技工作者的声誉,也会影响正常的科学研究和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信任。”
有学者指出,学术造假至少产生了四大危害:阻碍国家学术事业的发展;妨碍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危害社会风气;损害我国的国际学术形象。对待学术造假,最可怕的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处理态度。而从现在对学术造假的处理情况来看,并没有严格的法律制裁,这实际上是在为造假者或者未来的造假者“前仆后继”打气。
对于学术造假,全国政协委员王旭东曾开出一个“药方”———引入司法途径,涉嫌抄袭剽窃的由检察机关介入进行调查。因为,剽窃行为违反了知识产权法,且造假骗取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也涉嫌诈骗罪等罪名。王旭东认为,用司法途径来处理学术腐败问题,力度应该会更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的最为原始最为巨大的发展壮大自己的驱动力就是科学,而科学的终极追求就是对自然与社会原生态规律的真实探求、真实表白、真实运用,在科学学术方面的作假无疑就是我们自戕国家肌体、自毁民族命运,我们常说某个自诩比我们中国处处时时优秀的邻邦“一个靠整容而美丽的民族是内虚的、无力的”,那我们揽镜自照、反躬自省,我们自己在举世都不敢丝毫懈怠的科学与学术上又是个什么样的作为状态呢?一个浙江大学是一个个案也就处理过去引以为鉴罢了,但我想在所有大学里面此类事件或多或少惑重或轻地存在着,这就是我们明知而又不敢明言的一个冰山一角。
第二部分案例介绍
63岁的祝国光博士至今还记得,当初在海外顶级医学期刊上看到有关中药和西药对治疗心肌梗塞疾病具有同等疗效的学术论文时,那种难以言状的兴奋之情。
时隔数月,他却惊讶地发现,那些看起来水平非同寻常的学术论文大都是编造的,而且论文的作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著名中药药理学家李连达、浙大药学院药理实验室主任吴理茂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大约在2009年10月底,旅居荷兰的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祝国光教授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揭露浙江大学中医学院博士后贺海波论文造假的消息,立即上网搜集了与贺海波相关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发现这些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具有明显的造假痕迹。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文章的“奥秘”——2008年5月,德国《NSA药理学》杂志刊登以Haibo He(贺海波)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慢性心肌梗塞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其他作者包括Limao Wu(吴理茂)、Lianda Li(李连达),其中,吴理茂是李连达主持的浙江大学药学院的药理实验室主任。
根据文章所揭示的实验过程,课题组人员对小鼠进行开胸,人为地造成小鼠的心肌梗塞。然后,将这些小鼠分成若干组,分别服用中药丹酚酸B(SalvianolicacidB)和西药贝尔普力(Benazepril)数周时间,采集药理实验数据和病理切片。实验结果显示,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理作用是相同的。
对于中医学界而言,这篇文章所揭示的药学理论令人振奋,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它使得饱受非议的中医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地位。
2008年5月,德国《NSA药理学》杂志刊登以Haibo He(贺海波)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慢性心肌梗塞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其他作者包括Limao Wu(吴理茂)、Lianda Li(李连达),其中,吴理茂是李连达主持的浙江大学药学院的药理实验室主任。“两个不同的实验,对小鼠用药的剂量不同,时间不同,获得的数据却相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祝国光向本报分析说,“要么是只做了一个实验,一篇论文原封不动地拷贝了另一篇论文的数据;要么两个都是假的。至少其中一个是假的。”
《NSA药理学》杂志主编米歇尔(Martin C.Michel)教授和《药理学通报》杂志主编拉森(WladyslawLason)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剽窃和一稿多投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应该严肃处理,因此,我们对贺海波等人发表在我刊的剽窃文章,给予撤销。” 进一步的调查,祝国光还发现,2008年3月,荷兰《人种药理学》杂志发表Haibo He、Limao Wu、Lianda Li等7人联合署名的文章《丹酚酸B对于大鼠大面积心肌梗塞的心脏保护作用》,单独论证丹酚酸B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理作用。但这篇论文也是假的,其数据完全是从上述以贺海波为第一作者、发表在《NSA药理学》和《药理学通报》上的两篇论文中克隆的。荷兰莱顿大学生物学系主任、《人种药理学》杂志主编Rob Verpoorte教授给本报记者的书面复函说,该篇论文已被撤销,并且就此与浙江大学进行了交涉。
此外,2008年3月,由Haibo He、Limao Wu、Lianda Li等7人共同署名的发表于英国《本草疗法研究》的文章,所用的数据也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于上述三篇文章中有的数据。《本草疗法研究》发现这篇论文的造假事实后将其撤销。主编伊丽莎白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作者使用了其他科学家的数据,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撤销这篇文章。我们对这起事件非常认真,因为它是科学的欺诈行为。”
据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介绍,贺海波2006年6月进入浙江大学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合作导师是学校聘任的药学院院长李连达院士。他所在的研究室主任为吴理茂副教授。2008年7月,贺海波出站后被浙大聘为副教授。2008年10月16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收到反映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学术不端的邮件。收到该邮件后,在院、校两个层面相继组成了调查组,当天即着手调查此事。2008年10月23日,在学校着手调查贺海波学术不端行为一周后,“新语丝”网站披露了其一稿多投行为。今年春节后,“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
杨卫说,在整个“贺海波论文事件”处理过程中,学校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除作为合作作者的1篇论文外,贺海波作为第一作者的8篇论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擅自标注基金资助、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有鉴其问题确凿,本人供认不讳,学校当即作出了处分:去年11月决定撤销其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合同。
据了解,贺海波8篇有学术造假内容的论文的通讯作者均署为吴理茂。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他直接参与了上述论文的写作和最初投稿;但他在贺海波的部分问题论文录用或刊出后,作为通讯作者将其用于申报项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人也存在重复发表学术论文等问题。此外,中药药理研究室的学风监管失范,吴理茂作为研究室主任也存在严重的管理失职。浙江大学决定撤销吴理茂副教授担任的中药研究所所长助理及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职务,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解除其聘用合同。
对于担任药学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和合作导师的李连达院士,浙江大学认为,虽然根据所有相关人员的陈述、笔迹鉴定和目前掌握的其它材料来看,涉及贺海波8篇有学术造假内容的论文中李连达院士的署名,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贺海波擅署的,没有证据说明李连达参与了论文造假、剽窃和抄袭等。但是李连达院士作为院长、学术带头人和合作导师,对贺海波事件负有疏于管理、教育不力、监管督察不严的责任。因此,现院长任期届满,学校将不再续聘。杨卫表示,论文造假事件揭示了学校在学术道德建设与学风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给浙江大学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浙江大学已向所有研究生导师发出了“五不准”通告:即不准代通讯作者投稿,不准擅入通讯作者的期刊账户和电邮,不准设立公共投稿账户,不准代签版权转让页,不准泄露投稿联络信息。
“这一事件也向我们警示,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学术道德建设。”杨卫说。
最早向浙江大学反映相关情况的是贺海波在中国药科大学时的博士生导师戴德哉教授。博士后造假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后,他一直不愿接受采访。2月9日,戴德哉在某网站注册的博客开通,当日发表了《关于浙大药学院贺海波科学论文造假事件的发现》。
戴德哉在文中表示,2008年10月11日他接到《国际心脏病学杂志》(简称IJC)副主编的致函,该函表示发现戴的实验室投至该刊的一篇论文与另一本期刊《植物治疗研究》上已发表的论文十分相似,希望得到说明。信中附有这两篇论文的全文。
戴德哉审阅后发现,先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自己已毕业的博士生贺海波。贺海波“2003年至2006年在我实验室读博士,在我实验室时,我均核对原始数据,未发现造假不良行为”,但在仔细审阅两稿后,他确定,贺海波“直接抄袭我们研究结果。剽窃资料来自我实验室,„„造假论文中张冠李戴,拼凑伪造。科学不端行为危害严重。”
据了解,贺海波博士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7月出站时被浙大留校聘为副教授。10月15日,戴德哉将《国际心脏病学杂志》的函件与两篇论文的pdf格式全文,一并转发给浙大药学院常务副院长,“请他们分析事件的性质”。
浙江大学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曾苏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收到邮件后,学院立即组织调查,并向学校作了汇报,学校随即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
浙江大学调查发现,贺海波剽窃论文情况属实。他在进入浙大博士后流动站后共发表了8篇论文。其中,有两篇剽窃戴德哉的研究数据;有两篇部分是自己实验数据,部分是剽窃内容;有一篇是一稿两投,实验数据是自己完成。这些论文还存在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文等学术不端行为。2008年11月,浙江大学决定撤销其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据了解,这些造假论文均以贺海波为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贺海波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的合作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以及浙江大学药理实验室主任吴理茂等人。论文还分别标注,研究经费得到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等支持。
向外界公开曝光这一造假事件的祝国光,是一位旅居芬兰的医药学界人士。祝国光称,据调查和统计,已发现李连达院士课题组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14篇。2008年11月起,他给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发去两封邮件,并在网络上公开了其中的一份邮件,称“我们认为浙江大学药学院贺海波副教授造假案的水可能很深了!李连达院士及李连达院士所领导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个别负责人在科学道德、科学诚信上确有严重缺陷!”
据了解,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收到祝国光的第一封邮件后便给他回了电话,将调查掌握的情况告知对方,但质疑声没有停止。
2009年2月3日,有媒体以《学术造假被国际期刊撤销院士课题组深陷丑闻漩涡》为题,报道了祝国光对“院士课题组涉嫌学术不端”的质疑,引起了广泛关注。浙江大学随即发表声明,称经过调查,造假是贺海波个人行为,与李连达院士无关。
浙江大学介绍说,贺海波承认造假为个人行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能够凑够文章数目,实现能够顺利留校的目的”,擅自加上他人名字是为了便于论文发表。学校提供的贺海波于2008年10月26日上交的“检讨书”中写道:“我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李连达院士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偷偷地进行,而且在没有取得李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他的名字放在我所有的文章上。我文章的通信作者吴老师由于工作忙,加上一直对我非常信任,我就利用这一点为所欲为,剽窃我原来导师的实验数据,抄袭我博士导师的文章。在文章完成后,没有经过吴老师审查,也没有征得他的同意,直接投往国外,甚至将一稿投往不同的杂志。” 浙江大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网民对浙大“院士课题组学术造假”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正是目前社会民众在近年来多次学术腐败曝光后对学术界产生“信任危机”的反映。
近年来,中国多所名校不断传出过学术丑闻。高等院校缘何风气浮躁、“泡沫”堆积?有分析认为,其源泉在于当前高校过于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与管理机制。
浙江大学教授朱淼良两年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曾解释说,这种科研评价体系类似于地方经济发展GDP指标式考核,最大弊端就是重量不重质。如科研被量化成项目的数量多少和经费多少,论文看的也主要是发表的数量。有的重点大学要求高一点的,要看发表国内一级论文和SCI检索(即科学引文索引)、EI检索(即工程索引)以及被引用的论文次数的多少。
据了解,为了寻找“加分”因素,追求量化分数最大化,许多教研人员根本不把精力放在科研上,反而放在如何发表文章上面。他们常年在外跑科研项目、找关系发表论文,个别人员甚至伪造成果、抄袭剽窃,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排名,通过高额资金来诱使教师多发文章,只重短期效益,不注重学术质量的提升和学术队伍的长期培养。
有分析人士指出,浮夸风气已经使高校偏离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硕士生导师带二三十个硕士生、一个博士生导师带一二十个博士生外加五六十个硕士生的现象并不少见。
事情曝露之后,校方调查发现整个中药药理研究室涉及到学术道德问题的一共有20篇,其中涉及到贺海波的有九篇,这九篇其中八篇左右都是联合的错误,不光是一个“联合”那样的简单直线的错误,不光是“联合”那样单纯意义上的抄袭,还涉及到滥用其他人的署名而让人怀疑“联合”作假、“联合”猫腻等等很多“惊世骇俗”的因素,这个“联合”的内里掩藏的东西的确是特别耐人寻味的!兴许院士的确是不知道,因为经过笔迹鉴定,那个署名不是院士的,而那个吴理茂作为一个通讯署名作者,他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是我们的院士从北京带到这里来当主任的,论文在发表之前按照程序要进行多次修改的,也就是说,主任应该是知道你署了院士的名字,他如果觉得这是冒用的话为什么不给删掉呢?显然这种潜规则已经变成了“联合”而动的“明规则”,因为署上院士的大名就更好发表,这在事实上是情理存在的或者心照不宣而可以彼此接受的。而今东窗事发,各自慌忙寻找所谓证据理由躲避“祸头”,纷纷似乎义正言辞地指陈“笔迹非我”之类的所谓事实进行自我开脱,但是,对此类游戏规则早已经见怪不怪乃是“圈子中人”的明白人顿时呛声四起以及当事者的低头供认不讳使得这一类的自我辩白显得极其苍白和极端可笑。大家都知道但是还不至于“阳光运作”的一些东西,在公众视为道德高点、学术极致的国家重点大学圈子里变成了“明规则”而公开操盘,再想到社会各个层面相互链接相互联动的一些被国际领域人士一度嗤之以鼻但是又极其无奈的“中国特色”规则,笔者感到心寒不已,一时顿足唏嘘。
据说贺海波事件之后,浙江大学立即在全校师生当中开展学术道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而且将修改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和管理办法。笔者以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人本身道德低下或者是利益驱使而道德沦丧,就像是前几年某个领导提出“以德治国”、近些年不少地方领导感觉行政乏力而提出“以德立市”一样,“德”是一种个人行为,而绝不能成为一种社会行政行为,同样,学术本身是个人利益行为,带有强烈的人权与自主、自由行为,不能依靠基本上流于说教的所谓“道德”来纠偏和平衡,我们最应该做的事让规则让法律来制约、来惩戒,法律是民主文明社会的基本保障,抛却法律而捡拾道德,实在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第三部分提出问题
你对本案的审判结果是如何看待的?贺海波和李连达应各付何责? 谈谈你对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的认识。学术造假是否应该启动司法程序?
综合对案例的理解,你认为学术造假应该如何规避?
第四部分分析问题
一、你对本案的审判结果是如何看待的?贺海波和李连达应各付何责?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2009年3月在教育部举行的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通报了出了“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况;原药学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教师队伍;贺海波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在续聘。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案的最终处理中,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对三个人的处罚都较轻。09年春节前后,“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热点,整个事件震动了海内外,负面影响巨大。因贺海波涉及一稿多投,被举报揭发后,在学术界也一片哗然,给我们的学术研究界蒙上了不诚信的色彩。偷换数据,剽窃成果,伪造履历,学术受贿等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在曾被视为净土的中国学术界屡禁不止?本小组认为,正是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约束,在该行为出现时最严重的处罚也只是革职处理。本案涉及面即广又深,最终有涉及的三人所受的惩罚却不足以平息舆论,无法对高校研究人员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其次,在贺海波与李连达的责任评定上存在问题。在浙江大学对本案的调查中,公布说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药学兼职院长李连达是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署名的。贺海波在其忏悔书中也反复强调剽窃情况与李连达教授无关。而浙大校长杨卫之所以选择不再续聘李连达院士,因为李连达院士名誉权被侵犯,李连达完全可以因此起诉贺海波。
贺海波在向国内外发表的多篇论文中都署有李连达的名字,而论文发表的审核必须要通过其导师的认可,李连达很难不知情。而且即使李连达不知情,而贺海波却每篇文章都署上李连达的名字动机何在?在中国工程院看来,院士都是功成名就的人,博士生以及其他合作者在自己的论文上搭便车署名的行为,是因为这样可以提到自己的声望和利益。但一旦论文被检举出有造假成分,院士就出来宣布自己不知情,为自己以及所属的院校开脱,似乎有背常理。在当今社会中,一旦导师与学生共同牵扯进去时,“保大放小”似乎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最常用的谋略,但这样的结果可以蒙蔽多少人?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怀疑本案最终审理结果的公平性。本组认为,李连达对该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他最终以被浙大不再续聘的结果被处分,但这样的结果不能被我们所认可。因为在案件中相关权威的媒体并未指出李连达院士的责任所在,而是将其归为受害者一列。并且即使我们暂且不议他是否真的不知情,本组依然认为,李连达院士不应该推卸掉自己作为院士应当担当的管理、指导、审核、监督的责任。
所以,本案的最终定论是除了惩罚贺海波之外,还应该进一步追究李连达院士的相关责任。
二、谈谈你对学术造假为何屡禁不止的认识。
无可否认,学术造假对个人、社会、国家将造成致命的威胁和损害,但同时学术造假本质上又是社会各种腐败现象在学术上的一种反映,因此,造成学术造假滋生的根源是非常复杂的,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追寻学术造假的原因。
(一)道德层面
学术界本应是一块探求真知的净土,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在巨大的市场经济诱惑之下,在道德和信仰等约束力量逐渐淡化的过渡型社会中,人们对于名与利的追求欲求无限制的膨胀,这种个人学术研究功利化就是产生学术造假的根本原因。学术研究功利化是指一些学人的学术活动主要和间接的目的是为了捞取功名和其他利益,采用商业化的手段运作学术成果。由于他们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为了赢得社会和学界的认可,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被弃而远之,只要能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带来荣誉,就不择手段地大肆剽窃他人成果。学者这种道德滑坡,伦理缺失,自律放松,要求不严,造成学术造假活动的日益猖獗。
(二)学术体制层面
造假、腐败这种行为在各行各业都有发生,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学术界出现,这就说明相应的管理措施、制度建设跟不上。可见,目前我国的学术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管理体制行政化。我国现行的学术管理机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式管理模式,对学术成就的评价集中表现就是僵化的量化评估,在学术奖励、职称评审等活动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奖励轻实用,这种评估机制以及单一的效益驱动模式,使更多的学者着力追求立竿见影而不是有创新性的研究。我国学术上这种行政式的量化管理模式从总体上阻碍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刺激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2、学术评价体制不完善。学术评价活动本应是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活动,但近年来,被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具体表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不管学术本身怎样都极力叫好,毫无“评”可言;另一种则是随意批评或借学术批评压制别人,挟私报复。这些挟带着浓重私人感情色彩的评价背离了学术批评的初衷,也常常使学界陷入混乱和纠缠之中。
3、学术监督制度缺位。目前我国对学术问题揭露不及时,防范制止不力,学术监督制度严重缺位,使得很多学术造假现象难以得到有效识别。就日前曝光的学术抄袭、剽窃行为来看,绝大多数并不是国家的监察机构来查处的,而是由相关人员或被侵权者,或民间极个别的打假者揭露出来,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我国学术造假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但这种非常严重仅是在没有得到充分揭露和曝光之下统计出来,又难以被发现又惩罚很轻的学术违规行为,显然,其所付出的成本远低于造假所获得的收益。
(三)考核评价体系层面
据了解,我国的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及人才选拔中普遍采用的量化考核制度,即以论文数量、期刊级别、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额度、上课学时数等作为衡量业绩的指标,并折算成分数。由于量化考核具有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等优势,曾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味的追求数量使得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重心偏移,教师的价值取向扭曲。
(四)法律层面
从法律的视角看,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系统的惩治学术违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预防办法,对当前蔓延的学术造假的多层面现象没有具体的、全面的、可供操作的条文。虽然由教育部正式发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使我国学术“打假”有规可依,但该规定力度很小,普遍接纳程度不高,处罚羞涩,影响面窄,对学术造假者几乎没有法律应有的强制性约束力。
目前,我国对学术造假的处罚相对一般造假而言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一般是对相关者的惩处也多以批评、教育或者扣发奖金为主,最严重的莫大过科技部介入调查,最后也仅仅是造假者撤职收场,无法对学术造假者形成足够的威慑。
三、学术造假是否应该启动司法程序?
从近年来的学术造假处理看,即便学术欺诈的事实十分明显,可处理就到行政处罚为止。如果最坏结果就是取消通过造假获得的一切,这对造假者来说,难以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造假事件发生后,行政处分是用得最多的处理手段。但频发的此类事件让人们在质疑处罚力度不够的同时,更多地将希望寄托于法律。
另外,对学术欺诈,不应限于行政处理,还需考虑是否有必要启动司法程序。比如,借鉴国外的经验,引入司法途径,涉嫌抄袭剽窃的,由检察机关介入进行调查。因为剽窃涉嫌违犯了知识产权法,而造假骗取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也涉嫌犯了诈骗罪,用司法途径来处理学术腐败问题力度更强。对骗取国家经费、奖金者,予以严惩,应能更好地体现国家级学术奖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更有利于在学术界树立正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就目前的学术欺诈行为来说,实际上是有法律可依的,比如造假骗取经费、奖金,可适用诈骗罪条款——该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将经费非法据为己有,可适用职务侵占罪条款——该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等等。
尽管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已经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但实际中,鲜有人诉诸法律。不过,法律专家表示,论文造假者如果骗取了大量科研经费,有可能已触犯我国刑法。谈及当事人不愿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一方面与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有关;另一方面,提起民事诉讼也非常麻烦,同时还要考虑到诉讼成本比较高的问题。同时,并非所有的剽窃行为都可以适用我国著作权法。剽窃行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别人学术成果的文字表述直接抄袭,构成了我国著作权法上的剽窃;还有一种是并非直接抄袭他人学术成果,而是‘抄了你的观点,但没抄你的文字’。因为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的形式,不保护表达的内容。所以在后一种情况下,不能适用著作权法。不过,即便属于上述第一种直接抄袭的情形,由于在实际中剽窃者多是以论文造假而获得职位晋升、奖项荣誉等无法计算的利益,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后,也很难计算“赔偿损失”的数额。
上述说法直接点出了我国没有处理学术欺诈的法律依据,比如通过造假骗取经费,获取个人利益、谋求职务职称、学术头衔,没有类似韩国“欺诈政府科研资金罪”的专门条款,这有一定道理,因此迫切需要我国完善有关立法,进一步明晰,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违法必究!
四、综合对案例的理解,你认为学术造假应该如何规避?
(一)建立高校教师诚信体系
高校教师诚信体系建设应以诚信教育为起点,以诚信制度建设为终点,从自律和他律、道德和制度两个层次着手,建设高校教师诚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本身及教师所属各院系及各职能部门、附属部门的诚信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个人诚信的建设。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组织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座谈会,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引导教师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学术独立和为人师表等。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二)营造严谨治学氛围
其实,学术腐败五花八门,但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名誉、地位和金钱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杜绝学术造假就需要彻底铲除产生这种现象的土壤,营造严谨治学的社会氛围,这是任何道德规范或是法律法规都无法代替的。因此,我们应该强调学术道德教育,营造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淡泊名利的学术风气,坚决抵制学术不端等行为。
(三)健全学术界自我纠错机制
出现学术造假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所谓的“声誉”,高校、研究所等学术单位甚至是主管学术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讳疾忌医”,一味地护短,学术界缺乏自我净化、自我纠错能力。我们需要在公众舆论与司法诉讼中是开辟一条中间道路,那就是学术界的自我纠错,由学校或者学术界的学术委员会之类的机构进行调查,公布结论而后进行处理。如果当事人对于学术委员会处理不服再向法院起诉。这不仅可以节省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界必须要用自我的纠错机制和能力,来维护学术的纯洁性,来促进学术创新与学术繁荣,来维护自身在公众面前的公信力。
(四)应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及人才选拔中普遍采用的量化考核制度,即以论文数量、期刊级别、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额度、上课学时数等作为衡量业绩的指标,并折算成分数。由于量化考核具有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等优势,曾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味的追求数量使得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重心偏移,教师的价值取向扭曲。所以在考核重点上要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在考核内容上需要注重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在考核频率上要弱化考核,在考核方法上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五)引入第三方数据审查
如今的科研工作逐渐趋于复杂,但数据审查却并未跟上脚步。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往往耗时很长,各种诚信办公室形同虚设。而且,学术不端带来的损失很多在调查之初就已产生,无法挽回。因此,建立第三方机构从科研初期就开始对数据结果进行审查,将有利于经费的合理下拨、科研文章质量的提高以及临床试验工作的开展,从而杜绝学术不端的发生。另外,学术期刊也可采取类似手段审查来稿,确认无误再予刊发。
(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学术规范 有效惩处学术造假,应更多依赖学术共同体和学术规范的确立。明确学术共同体的惩处权非常必要。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能够使学者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学术规范的确立能够使打假有据可依。必须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制度,推进代表作评价制度,同行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评价听证与答辩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反馈制度、申诉制度等,也就是完善以同行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
(七)谨慎考虑介入司法程序
从法律角度分析,在学术申报、评定、审核等各个环节,流程不透明,缺少监督,这表明行业规范本身存在纰漏。在行业规范中,除号召性规定外,没有对造假如何惩治的规范,也没有监督规则。但如果学术造假牵涉到侵权,则应由被侵权人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学术造假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即使没有直接受害人或直接受害人没有提起民事诉讼,司法也可干预,追究造假者和监管者的刑事责任。
第五篇:个人学术总结
大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从刚到校时的懵懵胧胧直到现在的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其中发生了几多变化。当中有辛酸亦有欢乐。半个月的军训,使我们变得成熟啦。而且也洗脱了身上的幼气。这次军训,让我认认真真的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我在军训期间也算是恪守本分的,每次都是认真训练。踏踏实实地完成了每一天,每一节的训练。当时我就想,无论有多苦多累,我都决不当逃兵。正是这种意识支撑着我,让我完成了整个训练。在军训期间,虽然很苦,但是我觉得,值!
在这期间,我得到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而这些,都让我获益匪浅。它让我知道了怎样去和同学相处,知道了自己与别人之间存在有差距,并且知道了这些差距在那里。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我很汗颜。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知道了这种差距的存在。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是尽力去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个学期时间的学习,我觉得,略有小成。世界经理人学堂
现在快到期末考了,一时间才发觉,时间过的很快,现在我却感觉到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现在虽然很想放假,如今也没有了那个心情了。这次的心情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归心似箭般的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那感觉早就被考试的阴影所掩盖,一想到就快考试了,就心烦……一想到若是考不好,如何回去向父母交代?尤其是这次的考试是我们进校后的第一次考试,所以说,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考砸的。
关于这次的考试,我所做的复习是不够充分的。以前都没有发太多的时间去学习,现在,也只有在考试前的这段时间里认真的复习复习啦。把些基础的知识给巩固一下,其实我要做的好很多的……可是现在想想,也是觉得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尤其是现在,我们是刚刚走进学校的大一新生,走进这个充满乐趣的新世界里,对面对的一切充满好奇,对所有的一切很感兴趣。一直满怀激情的去参加参与各种社团和学生会等各种组织。原本的想法是能够在这个集体里得到锻炼,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大学的三年中,不至于荒度。谁曾想到,这些活动不仅也浪费了我的很多时间,以至于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把功课给捺下一大截。真是有点得不偿失,所以我一定要专心学习,把专业知识给搞起来,改掉以前的凭“兴趣学”的毛病,争取把每门学科都踏踏实实的学好。
另外就是要改改我的习惯。我刚刚走进这所学校的时候,对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都不是很了解,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在这些方面吃了很多亏。有时候想想,这里的生活模式和学习方法都和高中时差不多啊,同样的课堂和作息时间,让我觉得和高中时候没有什么两样,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同的是,多了很多的课余时间,正是由于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经常抵受不了上网的诱惑,经常跑去上网,这样不仅仅花了很多的钱,而且也耽误了好多的事。现在想着,真是有点悔不当初啊。
来学校这半年的时间里,早已经习惯了大学生活里紧张而又轻松的气氛。我们的课程的安排还算紧凑,但课余的时间还是有不少。这令我真正的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也是如此地无聊。但这些使我明白,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然,大学三年的生活肯定是在空虚中度过的。在这里,不仅能让我学到很多的东西,而且,也能让我交到很多的朋友,认识到很多的朋友和同学。
现在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了刚刚入学时的拘禁与隔阂。大家都和睦相处,尤其是和我们寝室的几位同学结成了死党。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来到了鄂东职院。同时,我很幸运我来到了我们电气专业。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机会遇到他们。不然,我就不可能遇到这么多的朋友,认识到这么多的同学,这些都是我来到这儿的最大的收获。
大学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和交流的场所,亦是我学习做人处世的课堂,接触社会的地方。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课堂。我感觉到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难得的时间。严格地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现在我不得不为今后即将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做好准备。众所周知,我是大专生。所以,我须更加努力。如此,我更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须更要严格地要求自己。
因为我知道,凡事要靠自己!
2006-2007上半学期总结
作为一名顺利度过大一上半学期的学生,我受益颇丰。回顾加入北航来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对这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学习方面,我克服了从高中到大学转变的种种不适,并在各个科目上取得了初步的令人满意的成绩。经过一学期的锻炼,我认识到了大学与高中在学习动机、学习动力以及学习习惯方面的重大区别,并有了一点心得。
1.高中的学习动机十分简单,那就是高考,学生、老师、学校三位一体为高考,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而大学,由于奋斗目标突然变得模糊,学习动机也变得模糊起来。学习的目的性偏弱,不知为何而学习,一门心思追求考试的通过。同时,由于高中的知识内容相对简单,知识点相对少,社会联系相对薄弱,知识理解要求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我们在高中阶段可以抛开一切只谋书本;相反,由于大学课程紧密,知识难度高,要求理解陈独强,并且学习的效率与效果直接与未来个人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思想负担也相对较重。加之奋斗目标的模糊,使得学习动机不很明显。这一点,是在大学学习中需要的别注意的。
2.学习动力方面,由于高中的终极目标是高考,学生所面对的是多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因此或多或少对未来都是乐观的。而大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社会竞争所产生的种种现象随着大学的逐步开放渐渐渗透到大学生活中,其中消极的一面尤其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目标以及前景的清晰,使得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都敢于投入资本进行运作,学生的学习动力也由三方面共同得来。如学生自己的大学憧憬,家长对学生鼓励以及奖励制度,学校对于优等生的种种特殊待遇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大学,则变得截然不同:首先,学校方面的动力消失。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学校的前途、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都已列入大学生的考虑范围,学生对学校失去了高中阶段的绝对信赖,因此,学校方面的支持效果普遍下降。虽然有奖学金等制度的刺激,但追根芥蒂,学生更关心的未来的发展前途,而不是完成学校的所谓各种“指标”;其次,是家长方面动力的削弱。由于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失去了来自父母方面的直接关心,心理上属于薄弱阶段。一方面,来自家庭的生活方面的支持突然消失,让许多习惯的高中衣食无忧的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学生不由自主将注意力分散到生活中,造成学习动力下降。另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支配感空前加强,使之对高中增经(部分)适用的学习方法产生盲目的怀疑,而急于找到一种独立于从前的大学学习方法。这个因素因人而异,如果在寻找过程中产生焦躁情绪,则也会造成学习动力的下降。最后,由于部分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暂时迷失方向,奋斗目标也不清晰,造成学习动力下降。
3.学习习惯方面,高中的学习体制与小学、初中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大多是由多年的累积继承而来。而大学由于学习的体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加之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学习习惯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得比较好。我初中就已经到外面读书,因此很早就过着一种集体生活,所以我比较会理解别人,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还很大归属于我们每一个宿友。可是最我我觉得自豪的是,进大学以来,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也坚持自己洗衣服,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惰性这样东西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不给它一次机会,它就永远没有可能成为现实中的东西了。还有的是,我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思想方面,由于加入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使我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密切联系,使我深化、升华自己对于祖国和学习的认识,坚定了我对党和人民的信心。
活动方面,我表现的比较积极。首先,我加入众多社团,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一共参加了校舞蹈团、轮滑协会、计算机协会和微软技术俱乐部。其中,微软技术俱乐部要求面试,而我成功的通过了面试。纵观上半学期,我共参加了2次系学生晚会,2次校学生晚会,1次歌手大赛。这些活动,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充满快乐,并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艺术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我会继续保持在参加活动方面的积极性,并将其和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我的大学生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奋斗,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