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2 01:4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第一篇:“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9月21日上午8时30分,我校全体数学组教师集中会议室参加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举办的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小学数学“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本次网络教研活动通过相关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情况介绍、现场公开课、专家点评等方式,总结、推广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做法与经验,让教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活动中,江门市紫茶小学教师陈国柱和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教师梁庆锋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分别执教了一节《圆的面积》。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注重“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效果很好。听了两位教师的课,我觉得受益匪浅。梁庆锋老师另辟蹊径,利用三角形测量圆形面积的方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想法非常新颖。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刘徽的“割圆术”等,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当他们在课堂上遇到完全不懂的问题达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时候,他们会对本堂课失去兴趣或者放弃对当前问题的探究。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问题使要由浅入深,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只照顾优生,而忽视中等生和学困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负担,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二篇:观看小学数学《同一堂课 走进东莞》学习心得体会

观看小学数学《同一堂课 走进东莞》学习心

得体会

2018年10月31日上午,我校组织观看互联网+教研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同一堂课 走进东莞”的现场网络直播教研活动。此活动是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举办的,本次网络教研活动,将力求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问题。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论坛活动,让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体会到信息技术在变革教学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方面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首先,是由东莞市大朗镇第一小学林细庆老师进行现场课展示活动。展示课题是《观察物体——如何还原立体图形》。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三视图,想象并还原出立体图形。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林细庆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物体、想象猜测、合理推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途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然后,是由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小省特级教师刘占双老师进行现场课展示活动。展示课题是《生活中的负数》——《温度》。这节课,刘占双老师创设了“温度”这一生活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知识,获得能力,感悟思想。学生在温度计学具上拨出四个城市的温度,感悟到零上 温度、零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积累了活动经验。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有想法敢说,有问题敢问,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从新课的引入到后面的拓展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都贯穿于整个课堂。学生在电脑课件上拨温度,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运用同屏技术展示学生作品,获取信息及时,操作方便;而微课的使用,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也利于相关内容的分享交流。总之,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通过观看互联网+教研系列活动之小学数学“同一堂课 走进东莞”的现场网络直播教研活动。使我们了解到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将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教研模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研究深度融合。我们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标志性举措。

2018年10月31日

第三篇:网络教研活动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

武学斌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迅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养素,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化学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理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实验和行动研究,梳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问题和障碍,寻求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应用模式、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有效地应用,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IT产业的快速发展,学校软、硬件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改观,这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经济条件、教育教学环境的不平衡以及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冲突,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仍不能形成普遍有效应用的局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就是要寻求现实的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这对于解决目前物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障碍,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有效地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理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提高效率的经验总结

在CAI实践过程中,广大理化教师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开拓了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范围和类型,并掌握了不同的工具软件开发制作理化课件,如MATLAB,VB,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几何画板,仿真理化实验室等,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局面。实践中有人主张统一推广使用某一种工具,这显然与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相矛盾,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这些经验和工具各有特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并且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因此,本研究用整合的观点,对这些经验和工具进行筛选和概括,帮助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适当的选择,以满足不同条件、不同层次教学需求。例如:

(1)利用网络获取物理理化教学资源的方法

(2)利用“仿真理化实验室”进行虚拟探究的方法与策略

(3)利用“仿真理化实验室”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4)利用PowerPoint制作理化讲稿的策略

(5)利用WORD和扫描仪制作理化教案的技巧

(6)EXCEL在理化教学研究以及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2、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教研和科研工作的类型和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物理、化学教学研究工具也是整合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按照任务驱动的思想,研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研和科研的技能、方法和策略,以促进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

3、信息技术应用于理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原则和策略研究: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它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发展与学科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是谁,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两类: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后者按照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又可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

(1)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理化教学模式

这一研究旨在概括总结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所需要的相关环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应用的条件和范围以及在概念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中的操作环节和教学策略。

(2)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容易导致无效学习。因此该研究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支持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软件结构和功能的设计,二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互结合的策略。

(3)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

这一研究将概括、描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特征,研究相应的教学设计方法,探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师指导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计算机成为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并形成教学案例。

本研究拟采用调查研究、个案研究以及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中学物理、化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策略以及评价方案,通过行动研究对应用模式和策略以及评价方案进一步丰富完善,并转化为广大物理、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首先应用实验研究的成果,在实验学校举办观摩研究课,有计划地组织物理、化学教师观摩研讨,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并检验评价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扩大实验研究成果的范围,组织第二轮研究课,依次循环,共四轮。

1.用整合的观点,总结概括出广大物理、化学教师开发教学资源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经验,以满足不同条件、不同层次教学需求。

2.在教学论层面上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进行理论研究,形成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物理、化学教学论,以指导信息技术与物理、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3.通过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形成系列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教学案例,把理念转化为行为,并建立信息技术与理化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和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

信息技术在理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实践的教师都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理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理化教学整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模拟情境 电脑模拟,发挥理化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理化学科的知识是抽象的,所用的术语也很抽象,物理中的“力”“场”等概念,化学中的“反应”“平衡”等过程都是抽象难懂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

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教学时”,对照组教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而实验组教师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再譬如,学习离子化合物时,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阳离子,得到电子而变成阴离子,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化合物,这个过程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周静丽老师用3D动画将这个过程模拟出来。以钠与氯气的化合为例。钠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失去,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成为阴离子。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成为阳离子。在静电作用下,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氯化钠。计算机将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理解的这一微观过程通过重放、慢放、定格等操作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认知障碍极易攻破。

2、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理化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笔者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cn)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广东教育资源网(http://)资源中心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http://.cn)上的理化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http://)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理化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http://)、中国物理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理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理化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理化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理化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很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理化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理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和物理、化学教学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但我们确信信息技术在和学科教学中整合中将大有作为。

第四篇:走进网络教研感悟教学魅力

走进网络教研感悟教学魅力

晋中市寿阳县温家庄中心校冀少军

俗话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给教育也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它的无限裨益为教研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为我们教师搭建了一个比现场教研更广阔的交流与研讨的平台。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回顾自己一年来参与网络教研的经历,受益颇丰。

一、网络教研彰显了先行者对教学教研淋漓尽致的热爱,鞭策着我努力前行。

初上网络教研,惊诧于我们的教研员李老师,已经40多岁,对网络教育教研的远见卓识与痴情奉献;教研员张老师一篇篇教学日志象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娓娓道来教书育人的真谛------在这个平台,无不感受着网络教研人的热情与执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没有理由不参与网络教研,这不仅仅是聆听智者的心声,更是感受和学习这种痴迷教研的精神。先行者们对教育的挚爱常常让我汗颜,也会不断地考问自己的教学功底与思维灵性,潜移默化中激发着自己的一种工作热情,去潜心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文章,静下心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品味、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努力前行。

二、树立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教研水平。

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一样都是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不仅省去了舟车的劳顿,还克服了时间、经费、地域等因素的阻碍。教师可以在这一空间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交流,细细品读其他教师及专家上传的教案、反思、课例、体会、叙事文章等,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各种教学动态与信息。为此,我要求自己每周至少4次登陆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浏览最新文章,并从中选择一片文章或教案进行细细品读,同时做好学习笔记。在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更从中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理念、育人方法、教学手段,自己的教学与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我还积极利用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加入英语学科协作组,与同行们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及时关注跟帖评议,再反思再跟进。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所谓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教师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参与其中,就自觉地融入了团体之中,与团体同呼吸,共进步。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帮助。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多种舞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在协作组里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学的集备共案,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建议撰写后形成了具体的教学个案,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共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教学决策,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创建活动使学校得益,使教师得益,这也恰恰体现出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双赢”理念。

三、课堂因网络而精彩,反思因网络而更深刻,网络教研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每次上课前,我会有意识的浏览一下相关的教学设计,设计者一个独具匠心的创意,一句令人深省的设问以及引用得当的视频、图片资料都让我茅塞顿开,视如珍宝,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成熟,一份机智;写教学总结和教学论文时,碰到困惑不解时,我也会习惯性的上网看看。记得上学期我参加立体说课比赛前,看了教师们的研讨主题,对英语诗歌教学的种种见解,给了我灵感,大胆尝试了采用诗歌《Television---Apoem》为立体说课比赛内容,经过多次磨练,探讨,反思,从而取得了优异的的成绩。通过网络教研,确实让我们一线教师在分享智慧,分享思想的同时,也分享着收获与感动。

我认为网络教研是我们普通教师再次交流探讨、学习的一个平台,作为一线年轻教师的我们应该及时抓住这种免费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充实自我,争取天天有进步!

网络教研,有如我的良师,在我困惑、迷茫时给我指出前行的方向;网络教研,又如我的益友,在我懈怠的时候,给我提醒,督促我前进;网络教研里有优秀的博文,有深刻的见解,有精辟的分析,更让我认识了一批能说会写的网络教研骨干分子。“见

贤思齐,吾必三省吾身”。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吸收着丰富的营养,获得了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教学充满机智,充满活力,充满魅力。

第五篇:走进信息时代的网络教研(精)

走进信息时代的网络教研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我国高速发展、各校教学条件的改善,网络教研逐 渐兴起。文章从时代的趋势、开展的基础条件、使用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 阐述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研,使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最大化,促进教 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 网络教研

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教研模式越来越受到时代的冲 击,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高速发展、教 育信息化的推进、各校教学条件的改善,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 阔的天地,网络教研――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方式悄然兴起,逐渐为教育界认 同和青睐。

一、开展网络教研是信息时代的趋势

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对 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时代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教学、教研问题, 形成教育思想的碰撞和教学理念的冲突。例如,如何更新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 教育理念,如何化解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模式上的冲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手段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如何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学法等等,都是我们亟待 解决的问题。人们认识到,“网络”能迅速地整合教育资源,让信息及时便捷 的“东奔西走、飘洋过海”。

网络教研,它打破了常规教研的时空性,可以是学科与非学科间的,也可 以是国内与国外的,还可以是祖国东部与西部的。如果是今天遇到的教学问题, 我们可以在教研的网络平台上留言,留下教学情境的帖子,可以得到在线教育 同仁的回复,还可以看到其他同行针对教学问题不同的观点。网络教研,它又 打破了常规教研中教育专家的权威性,拓展了教学的创新思路。在多元化的育 人空间里,针对某一教育专家的教学理念可能不适应本地区的教学实际,我们 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有效地表达参与网络教研者的意见和观点, 有效地形成了教与学的互动乐园。

二、开展网络教研所需的硬软件环境

在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各学校轰轰烈烈地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语音室与“一线通九洲”的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构成 了现代化的校园网,同时也架设起开展“网络教研”的基础硬件环境。国家教 育部于 2012年 3月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从国家层面对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为下一阶 段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

为了适应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转变,多媒体教学逐渐与传统教学模式“遥相 呼应”,既能体现信息时代教学的特征,又能突破教学教材的重难点,既能让 教师利用多种媒体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余味未绝”,从而促进了教与学两相长,也促进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 育教学中的应用。国家教育部于 2005年 4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随后组织专家根据《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作为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培训资源建设、开展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培训的基本依据。全国各省、地、市、州也逐步 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把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教师教学的 必备技能之一,这无疑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再提高、再塑造,同时也构 筑起教师利用“网络教研”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

三、开展网络教研常用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改革的深入,育人观念的更新,呼吁教师由“教书匠”向“教研

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呼吁校本研究的开展,呼吁教师专业化的发 展。如何立足岗位教学,在本校开展教学研究行为,总结教育科学研究成绩, 实现教师价值的提升?网络教研也许正在你迷惘时,给你一个施展文采、提高 教学专业水平的舞台。

“博客(Blog ”,是网络日志(Weblog 的简称,用户可以以网络日志 的形式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还 可以加上丰富多彩的个

性展示。教育博客,当然是教育网络日志,具有网络留 言、网络评论等基本的网络互动形式,能够把相关的教育话题分门别类地组织 在一起。教师的教育博客,可以存放个人的教育理念,发表对教育个案的分析, 上传优秀教案,保留学生信息反馈,进行友好式教研网络互动,是一种操作简 便、容易上手的网络教研平台。相对于“教育博客”这种普及性的网络教研形 式,“个人网站”是一种更全面、更广博、更个性化的高一级别网络教研形式, 可以分别采用虚拟主机、主机托管、域名综合服务等多形式地开辟“个人网 站”,也有一些网站提供了免费的、小容量的主页空间。“个人网站”在网络 教研的途径与方法上与“教育博客”基本一致,更具特色的是可以根据教师个 人信息技术水平的熟练程度,制作出有个人个性风格的教学教研专长、门类齐 全的栏目网站。除了以上可用的网络教研平台,我们还可以使用电子邮件 E-mail 的收发、QQ 群的在线互动、视频的教研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 现现代教研方式的更新。

网络教研是依赖于网络科技的硬件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条件下开展的 一种有效的教研途径,它利用网络及时便捷、跨越时空等特点,追求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校本教研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原则,促进教师育人观念的转变,加 快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身份的转变,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从而深入推 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3]李芒编.天津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与运用, 2009.

下载“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同一堂课 走进越秀”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区联动教研活动同兴听课学习心得

    三区联动教研活动同兴听课学习心得 吴丹丹2011年6月23日我参加了克旗三区联动在同兴总校举行的第四次教研活动,我听了刘晓东和郭丽娟两位英语老师的公开课。让我受益非浅,两......

    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小学英语“同课异构”专题 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1年6月9日上午,在龙岗区的精心组织下,小学英语衔接同课异构专题研讨会在布吉假日名城小学顺利展开了。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不仅是小......

    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张 兰费县实验小学 2012.6 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费县实验小学 张兰 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几个月所走过的足迹,我们实验小学在校领导的正确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

    历史学科同备一堂课网络大赛教学设计_2010

    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 教学设计标题 (2010年省级培训学员拟用标题格式:教学设计标题—新课程培训Ls07……) ——副标题(如果教学设计呈现的是教学主题的某一方面,可用副标题......

    网络教研活动总结(合集)

    网络教研活动总结(精选3篇)不知不觉中一个快乐有趣的活动又告一段落了,这段经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活动总结了。但是活动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网络教研活动计划

    网络教研活动计划 我们学校依据省市小学数学关于网络教研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依托网络,探索教研工作方式与策略;加强横向交流研讨,拓宽教研工作空间,上升教研工作的质量。 一、工作......

    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网络教研活动小结 当今信息社会高速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育工作及每个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脑的日益普及,给我们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何充......

    网络教研活动计划

    网络教研活动计划 2010——2011 网络教研是信息时代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对常规教研的补充活动形式。电教馆为教师们搭建了跨时空无障碍互动的参与平台,使我们农村一线教师能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