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评价一堂课——参加全区教研活动感想
如何评价一堂课——参加全区教研活动感想
这次参加了全区“三三三”工程的部分教研活动,虽然是“外行看热闹”,但还是认为外行也应积极参与研究,所以决定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碰碰思想,如果能让大家觉得外行的视角也是值得重视的元素,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我一直认为,教研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所以其重点在“研”不在“教”,“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论“教”得成功或失败,“研”一定能有成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能成为“研”的成果。事实上,一堂课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能通过一堂课的研磨,发现举一反三的规律——我不主张将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就是因为这样做往往导致在纯净的研究活动中掺杂多余的东西,束缚大家的思维,影响对真理的探究,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我们又扎扎实实玷污了一次学术精神——为避免某些不应有的影响,我不想对所听的课逐节加以评述,只想围绕课堂评价标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其中列举的一些案例,也只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并不代表对整堂课的评价。那么,到底该怎样评价一堂课呢?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业内也不乏新颖、时髦的理论,而我还是喜欢用最原始的方法对课堂作原生的解剖:
一看角色,讲求“美”与“和”,要变“牵牛”为“放羊”。角色即人,即教师和学生。“美”是形象性标准,课堂上教者与学生的仪态、行为、语言,以及留下的其他印迹如板书、作业、作品,乃至营造的场景氛围,都可以成为美的元素,都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直接体现,教者应想方设法挖掘、展现一切美的元素。这次活动中,我听各位优秀教师上课,感觉如坐春风,美不胜收。“和”是协调性标准,主要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我主张变传统的“牵牛式”的师生关系为“放羊式”的关系,关键就在一个“放”字,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掌握知识,甚至自行探索、总结方法。生活中,我们看到放羊娃放羊,并没有给每一头羊拴一根绳子,但从不会走失一只羊,其中的奥妙至少有三:一是丰草环境的吸引效应,二是羊群集体的同化效应,三是对特殊个体的关注效应,将类似的效应引入课堂,我以为就构成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应有之义。我个人并不十分欣赏老师像一个强势的导演来控制情节的发展,我以为教师只是学生的拐杖,拐杖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最终被丢掉的,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孩子们引到一片广阔的求知天地,激发班级、小组等各种团体的学习活力,并对可能掉队的一些特殊个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徐卫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有益探索,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二看道具,讲求“实”与“巧”,要变“时装”为“武装”。道具即教学设备与技术。“实”是选择性标准,即是否从实际情况及需要出发使用合适的设备与手段。这次活动中许多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坦率地讲,还是有一些老师为了展示图片而展示图片,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装饰做作,甚至是画蛇添足。“巧”是功效性标准,讲的是使用效果。我们曾经用过的道具很多,从最初的粉笔、机械教具,到后来电化教具、多媒体,及至今天的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与手段,形式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先进。关于道具的使用,我并不主张见了西瓜就丢了玉米,我认为用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用得巧,要产生教学效益,不能只是摆设,而应成为“武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克敌致胜的作用,其中的“敌”就是通往教学目标路上的障碍。王璐老师上美术课,巧妙利用多媒体,融入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元素,十分成功。我主张积极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以及之前的教育信息工作调研,我非常遗憾的感觉,我们有一些学校,甚至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比我预想的要浅薄,应用探索也不够深入,基本还停留在多媒体层面,没有将网络手段引入教育教学过程。
三看过程,讲求“顺”与“活”,要变“捉迷藏”为“破迷宫”。过程即教学活动的推进与层递,常常表现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有机结合,其中教应服从于学,学应服从于认知规律。在我看来,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依葫芦画瓢”——模仿性学习,二是“想葫芦画瓢”——理解性学习,三是“没葫芦画瓢”——探究性学习,其中模仿学习可能最具实效性,理解学习可能最具广泛性,探究学习可能最具创造性。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学科、教材等各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上述方式的学习活动,我主张要更多地安排探究学习的活动。“顺”是流畅性标准,要求教学活动的起承转合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到衔接自然有序。“捉迷藏”与“破迷宫”都有一个迷字,都有纷繁复杂的意思在内,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即前者的目标与方向不明确,后者则反之。“破迷宫”虽然看起来有点难,却因为目标明确能引人入胜,“捉迷藏”则可能使人茫然不知所措。这次教研活动中,郭满花老师上的数学课,犹如带领孩子们登山,层层深入,最后势如破竹,一气呵成,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活”是生动性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演练、讨论、竞赛、评比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合作探究,促进师生互动,热烈课堂气氛,突破学习难关。这次活动中,何如老师上心理辅导课,导入方式新巧,很快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效果很好。许世群老师、廖建政老师、何翠薇老师上英语课,抓住学科特点,在巧妙创设的情景中强化语言能力训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看内容,讲求“准”与“深”,要变“学教材”为“用教材”。我这里讲的“内容”,广泛地涵盖了教育目标的明确、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材料的拓展等方面,内容的物化就是教材。“准”是适合性标准,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准确把学生学情、课标要求、教材特点、课堂容量等要素,做到不离本——以学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也要关注学情的个体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做到不离纲——以课标为纲,特别要防止悖离课标盲目拔高学习要求,增加学习难度;做到不离谱——简明而不虚空、充实而不草率才算靠谱。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有些课堂学生的有效参与面不广,参与度不高,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内容处理上或者离本,或者离纲。“深”是程度性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深入理清知识内部、认识与实践、学习与个性发展等逻辑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材的把握上,我主张要变“学教材”为“用教材”,这是拓宽孩子视野的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一本教材带给孩子的知识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的;也是注重个性的需要,说到底,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发展个性的“工具”,不是“学习”的“目标”,我们的教学需要从书本讲读拓宽到孩子的社会生活实践。这次活动中,唐灵燕老师上语文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特点整体把握教材,逻辑合理,思路清晰;王全胜老师上地理课,着眼于让孩子掌握自然规律,在教材处理上作了大胆调整与补充,值得肯定。需要指出的是,变“学教材”为“用教材”,拓宽孩子学习课堂,前提是遵循教学规律,重点是关注社会生活实践,不能以此为借口盲目大搞课外培训,甚至出于功利为孩子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增加孩子学习负担。
五看理念,讲求“正”与“新”,要变“考试第一”为“天人合一”。理念是一堂课的灵魂,它不是独立于角色、道具、过程、内容之外存在,而是渗透在上述各个要素之中。“正”是价值性标准,要求教育理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我认为最基本的课堂理念一是“人”的理念,二是“天”的理念。“人”的理念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坚持不放弃、不抛弃;要坚持学生为本,以人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要关注人的各个方面,促进全面发展;要从孩子的学情出发,切实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天道自然,“天”的理念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现有条件出发,遵循人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遵循知识传播规律,遵循团体管理规律,有序推进教学活动。“新”是发展性标准,要在课堂里融入学科以外的元素、教育以外的元素、时代的元素,保持与时俱进。保持理念的“正”与“新”,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变“考试第一”为“天人合一”——现时的教育改革,我们面临许多困难,特别是行政化的考核管理可能对我们工作模式的变革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所以教育人需要有更强的独立人格、更深的职业情怀、更大的创新勇气来推动这种变革。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样解剖一堂课,完全是为了立体地审视它,并不意味着我认为一堂课可以以这样离析的方式存在;事实上,任何一堂课,它的各种构件都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需要整体设计,整体把握,并不能肢解。另外,以上各论点的排序,是基于听课者的认识规律而形成的由外及内、由形式及内容的排序,如果要参照以上来备课,思维模式可能刚好要反过来。
第二篇:参加教研活动感想
参加教研活动感想
扬中市小学音乐教研暨拔尖人才展示会活动
——研讨的主题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有效的达成油小:刘珍珍
为了总结、交流我市小学音乐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切实提高音乐教学教研水平,11月11日,在扬中市外国语小学举行的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主题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省级课题及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中心,来自新坝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和外国语小学的三位老师展示了3节不同年级、不同风格的音乐课。我作为今年新分配的音乐教师代表在讨论过程中简单地说了说自己的看法。
由于我刚工作,说实在的这是我第一次听音乐课,同时也是第一次参加音乐教研活动,感觉有些紧张和害怕,尤其是自己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让我发言,更不知从何说起。只好说说本次听课的感受吧。第一节是黄敏老师带来的《包子、剪子、锤》她以激励的方式让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学生很兴奋,而且也学的很快,课堂氛围也很好,让学生自主选择队员,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想到平时的我也是会常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学的;第二节课是徐月红老师带来的《小树叶》,结合一年级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加入声音模仿和身体动作的模仿,让学生感受到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情绪、速度的变化,水到渠成地达到教学目标,并且在请学生上台表演时(分三组),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三节课是朱敏华老师带来的《春节序曲》,不惑之年的她在课堂里带领学生打鼓、唱歌、还跳秧歌舞,真是为了学生和课堂依旧年轻、活力四射啊,值得我们晚辈学习!整节课带给人喜庆、温馨的画面。各位老师对课改新理念的认识在不断完善,都关注音乐课堂的实效性、关注学生,呈示了真实、朴实的音乐课堂。
我觉得我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应该好好向各位老师学习借鉴,认真备好课,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自我成长。
第三篇:如何评价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标、教材、学生实际。
2、三维目标渗透整合,后二维目标既不忽视,又不硬加和拔高。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重视开发潜能,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1、正确理解新教材,抓住新教材特点,思路清晰。
2、有开发课程资源意识,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有效。
3、敢于对教材和资源从地域、时空等方面做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教材呈现有生活性、简约性、整合性、探究性等。
(三)从教学方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方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方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方式做出评析。教学方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体现以学定教,注重教学过程和知识形成过程。
2、教学组织形式巧妙、多样灵活、有情趣,学生乐学。
3、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题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引导着、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
4、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方法多样化,自评、互评、师评,评价真实有效。
(四)从学习方式上分析
1、学生积极参与,注重经历和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扎实有效。
2、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
3、学生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又能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吸收别人的学习方法,并在多种学习方法中形成最佳方法,形成习惯。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再次,知识面广,教育理念新。
4.看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强,有应变能力。5.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看学生学到多少东西,看知识增长、学习方法获得、技能训练、智力发展、信念和价值观形成,对一生是有用的。
2、看课堂学习是不是愉快的,有情感体验。
3、看课堂效率,短时高效,学习负担适度。
(七)从教学个性上分析
1、教材处理独特性。
2、教法组织有个性。
3、体现个性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评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不要追求课题教学的完美。
(二)兼顾整体,不要以偏概全。
(三)实事求是,坦率诚恳。
总之,课堂评价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保护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正确引导课改走向深入。
第四篇:如何评价一堂课
如何评价一堂课
一、对教学目标的评价: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主要尺度。
1、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充分体现“健康第一”这条主线,并且要具体、适宜。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新课标》要求,满足教学的五大目标并且目标有量化的内容。能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节课后要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不是把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个环节当中,并且是否切实的实现了,这要在课后总结回访上课学生的感觉,感受,来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教材的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上课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合理,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评价:
1、从教学思路设计评价:
教学思路 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五看教学方法是不是运用恰当,灵活。
2、从课堂结构安排评价:
课堂结构侧重教学层次安排,教学技法运用,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是否明确、清晰,以及它们之间有效、流畅的联系以及时间分配。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评价: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优质的、合理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这节课的课堂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教师驾驭课堂,带动课堂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一古板,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学技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具有创新性,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教育和享受。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图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4、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扎实,熟练的基本功和教育教学的能力也课的另一个亮点,比如视频一的王老师的健美操课充分展示了自己非凡的基本功个驾驭课堂的能力。
总之,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评价是多元的,不能单一的一概而论,评课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老师的积极性,所以应该总体把握,充分认识。
第五篇:参加南区联片教研活动的感想
参加南区联片教研活动的感想
旬阳县教研室于4月29日组织南区初中语文教师在神河中学进行了联片教研活动,活动中听了几位教学能手的示范课和专家的讲座,活动安排紧凑有序。虽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感觉获益匪浅,特别在听了各位教师及专家的点评后,感想颇多。
首先,听了几节示范课,几位年轻教师的教学风采让人难忘。他们面对陌生的学生,在课堂上娴熟地教学,显得游刃有余,显示了他们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让我看到了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奋学习的精神。作为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让自己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加上饱满的工作激情,才能干好教师这个职业。当然搞好课堂教学远非一日之功,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其次,听了姜艳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报告,也是收益颇多。当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光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更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始终要用一颗爱心与学生交往,要让学生对你信任、敬爱,这样坚持不懈,与学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真正沟通。当你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班级自然就会理顺、好管,那样后来的管理就会轻松。
通过这次联片活动,让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