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

时间:2019-05-12 11: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音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音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

第一篇:听音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

听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

我是个很爱音乐的人,这其中尤其是对古典音乐的热忱表现的更加强烈,虽然我不能像专业学习音乐的人一样,对于一首音乐可以如庖丁解牛一样,清楚明确地划分出它的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但我却可以独自沉浸在属于我自己的音乐世界,就像一个盲人虽然不能通过眼睛来感受这个缤纷世界的中太阳一天中早红中黄晚红的变化,但他却可以通过自己那面朝太阳的脸颊来感受它的光与热。音乐给了我很多,当我心情愉快时,一首明快的音乐就如同一个朋友,她会安静地分享我的快乐;当我悲伤难过时,一首带有淡淡忧伤的音乐犹如一杯浓香的酒,来抚慰我的伤口,聆听我的述说,浇灭我的悲伤。

这个学期很高兴能选修上丁老师的西洋音乐欣赏这门课,时间飞逝,转瞬间七周的课程已经拉下帷幕,而期间老师对于西洋音乐的解析与诠释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西洋音乐的了解从贝多芬、莫扎特的狭小世界里走了出来,我开始慢慢了解到其他的音乐家,如亨德尔,海顿,舒伯特,帕克尼尼,李斯特等,而其中对于柴可夫斯基的介绍尤使我印象深刻。

课堂上对于柴可夫斯基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那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聆听让我仿佛置身于大师的身旁,他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在我的脑海变得可感起来,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他在通过他的音乐在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对于小提琴协奏曲我也听过很多,但其中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梁祝》外,恐怕就只有这首与贝多芬、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协奏曲了,如今端坐在书桌前,当晚聆听的旋律还回旋在脑海,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索性,我打开音乐播放器来重温那美妙的旋律。

管弦乐的轻轻奏鸣慢慢在我的耳际响起,仿佛清晨小树林中轻拂树叶而过的微风,从遥远的尽头而来慢慢拂过我的面庞,温柔而又舒适。一会儿,优雅的小提琴独奏穿过层层的树叶,漂浮在静静的湖面上,如同微风过境,湖面上泛起阵阵的涟漪,湖面升起了淡淡的水雾,其中携带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的热情和温馨,此刻的我感受了粼粼的甘甜和温暖,不由感叹生活的如此斑斓多娇。小提琴如痴如醉的在歌唱,如早春布谷鸟儿婉转的鸣唱,期间管弦乐队天衣无缝的默契,那份水乳交融的美,我不由得激情满怀,放开了心中的歌喉,闭上眼睛跟随旋律一起起伏,让音乐的氛围将我团团包围。

下一个阶段乐曲进入欢快的主题,元素更加多元,小提琴与其他乐器完美结合,气势趋于雄浑。乐曲中尽显的是自然之声的铿锵有力、人文的祥和热烈、以及青春肆意挥洒的激情与浪漫。如同初夏的暴雨,欢快的从万米的高空向地面尽情地倾泻着,干涸的稻田中撕裂的一寸寸印记,尽情地吸吮上天的恩赐,田中禾苗抛开了烈日在其身上留下的枷锁,挺直了腰杆,一个,两个,一排排,一片片都在欢唱着,舞动着。田埂上的农民们脸上多少日子积聚的苦恼,借着大雨倾泻的力,彻彻底底地洗净了。他们似乎忘却了自己还站在这雨中,从头到脚都已经被雨淋湿了,当他们回神后,他们不再像躲避暮春的雨,而是彼此看着对面田埂上的人们,大家都会意地笑了,笑的是那么的甜,那么的美。小提琴与乐队三次接替演奏,最后以小提琴的一个强音符将欢乐的气氛拉近尾声。

第二乐章由木管组乐器开篇,起于丝丝缕缕略带哀伤的情绪,奠定了该乐章惆怅忧伤的基调。我想正是这淡淡的萧邦式的哀愁,使她被称为“小抒情曲”“如歌的行板”了吧。我不由开始联想,为什么欢快过后便是忧伤了呢,是什么让一个欢快的人不能真正去快乐呢,是什么束缚了他使得他只能透过束缚的罅隙来争取短暂的快乐呢?一串串的疑问让我开始试着了解这深层次下掩盖的秘密了。此首乐曲创作于1878年,当时俄罗斯社会动荡不安,农民依旧陷于贫穷和痛苦,在柴可夫斯基眼中“祖国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时局不稳,看不清前途”,我想第二乐章的哀伤情节正是作者忧思的流露和表达,这样一种浓浓的哀愁全然反映于乐曲之中,而第一章的快乐应该就是陶渊明笔下落英缤纷,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的另一个缩影吧。但第二乐章也并不是陷于情绪低落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其中间杂一段小提琴与乐队的紧密合作,就像是作者面对现实所产生的深深思考,个人情绪与祖国命运的猛烈碰撞。在这之后便又转回缓慢节奏的悠扬旋律,激动情绪平复,对国家深深的爱恋自然荡漾开来,全曲在节庆般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了。

幸而第三乐章与此前略显消极的情绪不同,又重新拥有了第一乐章式的欢快,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小提琴与乐队紧密相连,音符不断跳跃,曲调逐渐上升,节奏多变,激动和向往之情跃然音乐之间。我的情绪在第二乐章仿佛沉浸在水底,被愁思压得动弹不得,在第三乐章的明朗开篇中便被逐渐拉回,在一连串的激昂旋律中重拾希望。在我想来,这是作者对祖国未来一片光明的希冀了,是对自己和千千万万生活中俄罗斯这方厚土之上的人民的一种鼓舞和激励吧:大家不要灰心,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就在我们不远处招着手呢,只要我们为着我们共同的梦想去努力拼搏奋斗。

音乐可以让人享受,但她同时也陶冶我们的情操,这就是音乐真正的魅力所在,而一个安逸在音乐表面的人是谈不上懂得欣赏音乐的。音乐慢慢停止了,但她停止不了我信马由缰的思绪。一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就像一篇阐述人与国家息息相关的鸿篇巨著,其中包涵的人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一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我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份子,有义务去为祖国的未来思考的,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当大家都这样去思考,那么中国的未来的道路将会是一片光明。

第二篇:D大调卡农音乐鉴赏

D大调卡农音乐鉴赏

音乐的含义。音乐是指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音乐发展历史悠久,古书《乐记》中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从中便可以看到音乐由来已久,对我们的身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一首曲子的鉴赏可以加深我们对曲子的认识和了解,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

今天我要介绍和鉴赏的是我喜欢已久的曲子《D大调卡农》。这首歌给我的触动很大,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便被它的韵律吸引了。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周杰伦导演的电视剧《熊猫人》里,帅安格给路诗情在餐厅的一台钢琴弹的。当时感觉就非常好听,以后又相继在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和《假如爱有天意》等地方听到过。温柔的音符,优美的旋律,可以让我的心马上就平静下来,就是这样《卡农》成了我的“安魂曲”,成了我的知音。于是开心的时候,伤心的时候都喜欢听《卡农》,常常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反复绵延的旋律中,灵魂渐渐平和,渐渐宁静。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canon呢,作为一种巴诺克式的古典曲格,出现于13、14世纪,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宗教法规”或者“经典”之意,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同一旋律时,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卡农曲”。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比如黄河大合唱,以及其它同主题的多声部重唱)。其主要类型有:1正格卡农,2变格卡农,3二重或多重卡农、4无终卡农、有终卡农等其他形式。著名的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当属于正格卡农和二重卡农两种形式。

三百年前,在弥漫着浓重的浪漫和古典气韵的意大利,一孤身男子泛舟于威尼斯的水上,水上清波在船的四周一圈圈追逐着散去,强烈的怀旧和伤感却不断袭来——若爱妻仍在,两人相携漫游于美丽典雅的水上城市,那会是怎样的幸福呢?思妻之痛难以抑制,面对眼前茫茫绿水,一支曲子萌生于他的心间——这支曲子就是《D大调卡农》,这名男子就是17世纪晚期德国著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巴赫之师帕海贝尔。帕海贝尔与前妻恩爱无比,两人有了儿子之后感情更为笃定。真的,也许上天从不允许人间有过于美满幸福的爱情和家庭,帕海贝尔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幸福,爱妻和儿子就双双在瘟疫中丧生!满心悲痛的他郁郁寡欢,尽管后来再娶,并也努力爱护妻子,但时间的消逝却不能减少他对前妻的怀念,反而与日俱增。于是,当他漫游于威尼斯时,触景生情,写下了怀念亡妻的一系列音乐,其中最著名的一曲就是《卡农》。

《卡农》是美到骨子里的音乐!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带着款款的深情,甜蜜而宁静。卡农[canon]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原意是规律或规则。卡农,特别是帕赫贝尔卡农的“顽固音型主题”长达二十八次,八分钟加长版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四十六次,主句和答句丝丝入扣,严密细致,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烦腻。同时,此曲注重对位、编排,如同自然、数学公式般以演绎的方式,纺织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给人以宁静、平和和鼓舞,被称为“人类理性在音乐上的代表作”。帕海贝尔的《卡农》除了前奏,大部分都是高潮,而其独特之处也就在于此:高潮只由八个音阶组成,间隔数个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依次出现,交叠进行,互相模仿,相互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另一个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

在音乐形式上,《卡农》适合不同层面爱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以不同形式聆听。忧郁的,你可欣赏长笛版的;平和的,你可欣赏竖琴版的;浪漫的,有乔治·温斯顿的钢琴;轻快的有尼科拉斯的吉它;自然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听海洋混音版的卡农;狂野的,有金属卡农让你嘶吼;古典的,不妨在家庭聚会上听卡农的原汁原味;通俗的,你可以将卡农痛快的唱出来;宏大的,维也纳音乐节又演奏了大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Canon版本;幽微的,全智贤可一随手一曲就能俘虏人心。喜欢Cannon的人知道,现在网络上有上百种卡农的版本,包含有各种乐器演奏的版本和各种曲风。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乐器演奏起来却有不同的韵味,这体现了卡农严格的曲风中蕴含的随意性,我想这也是Canon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

除帕赫贝尔卡农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卡农,起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写过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叫做《戈尔德堡变奏曲》,包含一首咏叹调和三十个变奏,其中第3,6,9,12,15,18,21,24和27变奏都是卡农,除了第3变奏是同度卡农外,其余八个变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进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洛朗多尔舞曲》第一部分,构成了两声部的八度卡农,旋律先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齐奏,两拍以后,大管、圆号、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进行模仿。近代歌剧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采用卡农的形式。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台里奥》第一幕中的四重唱,就是一首四部卡农。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一对朋友连斯基和奥涅金变成了仇人,他们在决斗之前,也唱了一首卡农。在古典音乐常识中,卡农和赋格一样是一种复调形式。安静夜晚,独坐窗前,沉思中陪伴你的可以是它;寂寞午后,握着尚有余温的残茶,追忆中它也可随你漫步往事游廊;幸福回味之时,耳边奏响它的旋律,眼前摇曳爱人的笑颜;伤感别离刹那,把眼泪交给它吧!相信我,它会是你最忠实和耐心的朋友,为你疗伤,不倦呵护。。爱音乐吧,它会回报给你幸福和快乐。

第三篇:赏析《D大调卡农》

欧洲音乐赏析论文

赏析《D大调卡农》

作者姓名:危文君 专业:财务管理 学号:09101625 【摘要】音乐响起的地方就是语言停止的地方,完美得令人窒息的《D大调卡农》,这种稀贵的经典,不论放在任何时代下都有力量从喧嚣的包围下脱颖而出。同一支曲子被不同的演奏风格演绎,古典到流行到摇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风格。在反复延绵的旋律中,人的心得到宁静,灵魂也渐渐平和下来。像是天籁之音萦绕在耳畔。

【关键词】卡农;D大调卡农;帕赫贝尔;

音乐响起的地方就是语言停止的地方,完美得令人窒息的《D大调卡农》,这种稀贵的经典,不论放在任何时代下都有力量从喧嚣的包围下脱颖而出。同一支曲子被不同的演奏风格演绎,古典到流行到摇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风格。在反复延绵的旋律中,人的心得到宁静,灵魂也渐渐平和下来。像是天籁之音萦绕在耳畔。

确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对于熟悉西方古1.卡农 典音乐的人来说,这却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卡农一词,英文是Cannon,这个词原他是德国巴洛克时代后期作曲家兼教堂管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风琴师,当时他是相当激进的作曲家,在世简单说,卡农是一种微复调音乐创作技法,所写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是他主要受到肯运用对位法则,使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模仿定的创作领域,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轮唱”,而使得整首乐曲富有层次感、立他的地位也相当高。然而这个名字被广为流体感。用这种手法创作的乐曲就被称为卡农传,不仅仅因为这位巴洛克时期的著名德国曲。作曲家曾是“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老师,卡农曲,这种13、14世纪就已确立的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人了留下了一首不朽经体裁,经过新艺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典的旋律——《D大调卡农》。帕赫贝尔为悼展,到了巴洛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西欧的念亡妻,用复调音乐的曲式卡农,去轻盈永许多作曲家都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着卡农世隔离雕刻心中的痛,将无穷动音乐的元素手法,也尽享卡农的乐趣,甚至写作卡农曲织入回旋曲曲式中。这首乐曲,穿越了三百成了主流社会的一种新风尚。多年的时空,至今仍然回荡在人们心中,不《卡农》也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管是在音乐厅,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不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它都是还是在光影之间,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甚至在人们的手机铃声里,都能听到典范之周以上。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作。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达《D大调卡农》全名为《D大调为三把2000余种,而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卡农和吉格》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Can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了328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在这首乐

曲中,作曲家通过数学公式般的严谨对位,2.帕赫贝尔与他的《D大调卡农》 把各个声部的旋律编织得浑然一体,让人们提起“帕赫贝尔”对于许多人来说,的在音响的世界中找到平和、宁静的支点,鼓

欧洲音乐赏析论文

舞人们在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中,获得灵与美的享受,所以《卡农》也常被称作是“人类理性在艺术上的音乐名作”。它的自然、纯净、至美、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都足以让任何一位对音乐没有过多亲密接触的人爱上它。乐曲开始是两小节的低音主题,这个主题由一个旋律其,循环往复,在不知不觉中音乐在同样的旋律中升了一个八度,然后又巧妙地回复,就这样,这个经典的主题不断地反复,自始至终,经过28遍的呈示,才圆满结束,仿佛以西方的理性角度透视出这样的一种自然的宇宙法则,那就是“轮回”。在这样一个深沉而内敛的主题上方,却是三把小提琴悠然的歌唱,你一问,我一答,仿佛有至善至美的事物在轮回中永恒地演绎,将听者带进了美轮美奂的画廊。《卡农》在现代作品中的演绎

《卡农》的经典品性为艺术家不断演绎它提供了充分的理由。1966年,在维也纳音乐节上演了指挥家卡拉扬改编的《卡农》。1968年,《卡农》第一次被西班牙的一个声乐组合改编为流行歌曲。真正让帕赫贝尔的《卡农》深入人心,当要归功于电影艺术和音乐的独特传播魅力。《卡农》曾被被选作为奥斯卡影片《凡夫俗子》、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泰国经典潘婷广告的主题配乐。《卡农》让更多人忘却了影片的故事情节,而记住了它的旋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我的野蛮女友》选用了两个不同风格版本的《卡农》作为配乐。当男主角手拿玫瑰

出现在大阶梯教室的时候,女主角在台上演奏的那一段感人的钢琴曲,就是由美国钢琴家乔治.温斯顿所改版的著名的钢琴版《卡农》;当两个人暂时分手而又互相牵挂想念,但此时总是阴差阳错时,影片中大段响起的则是传统弦乐版《卡农》,干净至纯的音色,和谐至美的和声,将幸福增厚,让人们越来越看到希望,音乐也随着男女主人公最后一个意外相遇而最终牵手的镜头定格而结束,可谓曲终人圆。所以,《卡农》一度被称为“爱的”主打歌。然而卡农并非之和爱情有关。网上广为流传的泰国潘婷洗发水广告中,短短的四分钟影片《卡农》贯穿始终,伴随着小女孩受挫、受侮、发奋、破茧的全过程,激荡动人的音乐与小女孩受辱发奋、聋哑艺人“为什么你要和别人一样”的反问、虫蛹破茧成蝶的画面交织在一起,凸显了爱与痛、拼搏与梦想的永恒主题。结尾的“You Can Shine”,不但为其品牌加分,也展现了《卡农》曲中蕴含的梦想色彩。

人生的悲欢离合,如同移换间反射的光影,音乐的诗意控制着生命的悲痛,浸染心灵。无论是内敛的沧桑,还是未知寒意的苍茫,深爱的信念能超越自我潜能,穿透古朴夜色回归忘却的姻缘,触碰曾经的爱人。循环往复的是时间,不可回来的也是时间。在时间的洪流里,宇宙的洪荒里,有些事,虽然已深深沉淀,但却有一道痕,不会磨灭。只是在细细回忆时,幸福或忧伤,淡淡地萦绕心头。卡农就是这样,它用循环往复、跌宕起伏的旋律,将人们引向关于痛与爱、现实与梦想思索。

参考文献:

[1] 刘豪烜,永远的卡农——帕赫贝尔与他的《D大调卡农与吉格》,世界文化,2006(11)[2] 李佳纯,卡农的述说,经营管理者,2008(8)

第四篇:听音乐会有感(本站推荐)

听音乐会有感

余亦晟

当我一次次在电视机上看见气势磅礴、激情洋溢的厦门爱乐乐团时,我从没想到会在今天领会他们的内涵、他们近距离接触。

当我一次次的听见郑小瑛这个震撼中外、耳熟能详的名字时,我从没想到会在今天见到她本人,更没想到她会读到这篇文章。

当黄老师宣布我们将要去音乐岛爱乐厅欣赏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时,为一次盛大的音乐盛宴,为一次见到郑奶奶和爱乐乐团的机会,我们不禁欢呼了起来。终于到了星期六下午,下了车,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音乐厅,走近一步,我们的心情就越紧张一分。黄老师带着我们到了一座旧楼,我们正感叹爱乐乐团身为国际著名乐团,条件这么艰苦,一走进乐厅,我们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见干净整齐的座椅一列列摆着,天花板上吊起“厦门爱乐乐团”六字和乐团标志。前台,乐手们早已准备好试音与调弦,一束一束灯光照下来,不像流行歌手唱歌时照的强烈的聚光灯,而是柔和的光线,如阳光一样洒在台上。

我们彬彬有礼地坐下来,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指挥入口。随着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穿着黑色礼服,挂着金丝眼镜,满头泛金的白发,神采奕奕的老奶奶走了出来。我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在说:“郑小瑛奶奶!”先是黄老师开了个头,我们都使劲把巴掌拍起来。随后是我们的指挥大师——来自的台湾的陈澄雄先生,他很有风度的让郑奶奶走在前面。然后是一位年轻的首席小提琴手走了过来,他为我们的掌声鞠了个躬,坐了下来。

郑小瑛奶奶给我们介绍了陈澄雄先生,和今天的曲目。说完便坐在首席小提琴手旁边,准备给我们细细讲解。陈澄雄先生向我们鞠了个躬,走上指挥台,举起了手。全部乐手各就各位,拿起弓、槌、管。我们立刻直起身子、闭上嘴巴,全神贯注盯着指挥。只见指挥一挥手,只听乐声一声响起。音乐会正式开始了。第一首曲子是香港音乐家陈能济先生谱写的《五彩缤纷话管弦》,一开始,我们便听见了熟悉、亲切的音乐,原来这是一首取材中国各地民谣的交响乐,各种乐器依次演奏主要旋律。郑小瑛奶奶配着音乐,用生动的语气给我们细细讲解,再加上陈澄雄先生在曲终时用他那台湾人特有的犀利幽默给我们展示了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让我们对复杂的管弦乐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望着管弦乐队的各种乐器,不仅感到他们就是一个大家族。木管、铜管、敲击乐、弦乐就像《红楼梦》里的薛、史、王、贾四大家族,组成了管弦乐队。木管家族里有一对相亲相爱的姐妹,她们是长笛和短笛,长笛声音悠扬、深远,如深山里的回音;短笛声音尖细、稚嫩,如水滴在石头上。木管家族的近亲铜管家族,则是大丈夫的一群,能屈能伸,每当圆号、低音号发出嘹亮的声音,地板就会嗡嗡震动;每当神气的小号、长号放开能穿透空气的嗓子,人的耳膜就会被震撼;每当单簧管、双簧管传来充满弹性的声音,天花板上吊下来的标志都会随之舞动。敲击乐家族是中国

元素最多的家族,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弦乐家族就像乐队的灵魂,小提琴就像一个刚来人世的小弟弟,用他那纯洁、天真的声音歌唱这个新奇的世界;他的哥哥大提琴就成熟得多,他雄浑低沉的嗓音深情诉说,给小提琴做着坚强的后盾;他们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大哥,这个大哥已经经历沧桑,看清世态炎凉,悲凉地叹息;弦乐合奏,就像一股清泉流进人的心田。

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不由得沉醉到它的音符里去,我们像插上了音乐的翅膀,黄老师、我们同学、乐手们、陈澄雄先生、郑小瑛奶奶,都自由地飞起来,脚下踩着云朵,头上顶着蓝天,透过云朵,蒙古大草原上的奔马、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北国苦寒傲立的梅花,我能看见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下面闪现。

乐曲结束,我梦幻似的从云朵上掉下来,回到了乐厅。接下来就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世界交响曲》,我至今在学大提琴,拉过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自然对《自新世界》充满了好奇。陈澄雄先生给我们介绍德沃夏克在作这首曲子时的背景,当时,他远离祖国,正应聘担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在这部交响曲里,不仅有它对美国这个生机勃勃的“新世界”的鲜明印象,包含了他对在“新世界”里备受异族压迫歧视的黑人和印地安人处境的深刻同情;也交织着他对祖国和同胞们不可遏制的思念之情。

然后,陈澄雄先生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乐章之间不能鼓掌,黄老师也给我们讲过这点。但是陈澄雄先生很宽容,他说:“但是观众如果忘情地鼓起掌来,也不是什么失礼的事。”

第一乐章开始了,这一乐章给人的感觉是激奋昂扬、朝气蓬勃。主要是提琴、铜管演奏。第二乐章在几个惨淡的和弦之后,由英国管奏出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优美旋律,好像抒发着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思念。第三乐章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南拉夫民间舞蹈风格的谐谑曲。而第四乐章却是一个充满了热烈和悲壮感情的总结性乐章,它气势恢宏,好像号召人们化悲愤为力量,去进行顽强斗争,有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原本一直沉默的敲击乐器这时也叮咚响起来了。这时,我感到音乐像一股电流,震撼着我的全身,我的骨头里似乎热血沸腾;我的思绪像和音符一起,飞到了德沃夏克的身旁。音乐不用歌词,却能更深情地倾诉;音乐不是语言,却能让人对世界万物交流。我爱音乐!

听郑小瑛奶奶介绍,这支《自新世界》是世界上演奏最多、最受欢迎的交响曲,我们也听到了许多熟悉的旋律,特别是第四乐章,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深入地领会这首交响曲内含的精神大义,连这点背景介绍也是从节目单里抄来的,看来我们还要继续培养自己的音乐修养。

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爱乐乐团加演了一首《歌唱祖国》,以此来纪念5天前去世的音乐家王莘。我们站了起来,合唱这首从小长到大的歌曲。音乐会就要结束了,所以我唱的特别大声。

看着眼前的爱乐乐团和郑小瑛奶奶,我不禁想热情地赞颂他们。为了把音乐

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让每个人都成为有音乐修养的人,为了让祖国的下一代有更多的音乐人才,他们举办中学生免费音乐会,郑小瑛奶奶还给我们讲解,我多么希望明年还有这样的机会啊!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我们怀着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音乐岛爱乐厅。

我有话要说:听完音乐会,我感到有很多话要说,很多句子要写,于是一回家就写了这么多。我认为举办这种音乐会对中学生的人格修养、对音乐的兴趣都很有帮助。感谢郑小瑛奶奶、黄老师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

第五篇:《D大调卡农》赏析

《D大调卡农》赏析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一如人世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相爱的两人生死相随,缠绵至极。

音乐家帕赫贝尔,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以纪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变奏曲,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

听完这样一首曲子,犹如一碗心灵鸡汤,能滋润人的心灵,让人受益匪浅。也让我们在准梦的途中充满力量。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总是会碰到各种的困难、障碍。但有时候就是因为这样一些阻碍,才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途中不那么单调、乏味。这些有时也会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从而更加奋进。结合我们现在的处境来看,就业难犹如挥之不去的幽灵般压得人喘不过气,大学生不再是过去的天之骄子,有时候,对于未来,我们也想逃避,但就是由于各种责任,使得我们不得不继续坚持、继续努力。也只有更加努力才能给予我们更多安慰、更多帮助,不然,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

在生命的某个开心或不开心、幸福或不幸福、得意或不得意的时刻,聆听卡农,体会着它包罗万象光怪陆离的音乐元素,不管听过多少遍,都能让人感受着同样的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它直达人脆弱的灵魂,让人刻骨铭心,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和思绪,一点一点的忧郁和沉醉,感伤莫名又沉溺在感动之中。贯穿在这样音乐里的故事注定是让人感动的,感触加感动,给人以太多完美的契合和思想暗示,让你伤感着、感动着、振奋又莫名地期待着。正如有位女孩说:“Why am I different from others?”流浪艺人说:“Why Do you have to be like others? Music is a visible thing.Close your eyes.You will see.”是的,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和别人一样呢?我们也完全可以活出自己的本色。年轻就要坚持自己的坚持。纵使在我们眼前的路有多么的不堪,但怎样都必须坚持走下去,你不优秀怎么办、你受人欺负了又怎么办、你放弃自己了怎么办„„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下去,选择了的路即便是匍匐着也要走完。听着那旋律就像只破茧的蝴蝶一样,经过一季黑暗的摸索最终都会迎来自己绚烂的色彩,尽情的在天空中飞翔。我们为什么不坚持下去、为了我们那个五彩斑斓的梦,有梦就有希望、不要轻易放弃梦想、放弃缤纷的世界。做一只飞翔着的蝴蝶而不是一直在茧子里的蛹。

卡农的魅力在于百听不厌,让人心情舒畅,而且还可以缓解压力。卡农因为它的曲调规律,让我感觉很理性,但是理性的同时又有种感性的冲动。无论心情好,心情不好,都可以听卡农,无论何时,它都能让人平静!聆听它不禁让我联想到无数激昂拼搏的画面,那是年轻人面对事业的那股内敛的拼劲,无声无息地咬牙力争上游。每个人听卡农,都能听出许多不同的感受。因为卡农里承载的东西太多。悲伤,欢喜,愉悦,关于生和死轮回的不可捉摸。先不说作者当时是怀有怎样的情感来创作这首曲子的,我知道自从他创立之初它就注定是不平凡的。它不仅开创了一地新的曲风、更是为以后众多的音乐家创作音乐提供了灵感,从这以后卡农彻底征服了人类、并且我们也深深地被它吸引着,无数的电影、电视剧里都有它的影子、它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以及调味品了。有酸的味道、甜的味道、苦的味道、甚至是辣的味道„„我们大家都需要这样的味道、世界需要这样的声音。

下载听音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音乐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音乐欣赏课有感(5篇)

    听音乐欣赏课有感 崖子初中王慧洁 4月8日,我有机会去听取张金玲老师的一节音乐欣赏课,从中收益颇多,结合自己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做法,谈谈对这节课的体会: 一、音乐欣赏教学时应精......

    音乐欣赏论文——D大调卡农赏析(最终版)

    D大调卡农赏析 “卡农”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字面意思为“典范”、“规律”等,也指古希腊的一弦琴,或指基督教弥撒中的一部分。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13世纪的民间音乐(如轮唱曲)就......

    浅谈经典爱情绝唱--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有感

    浅谈经典爱情绝唱 ------------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有感 摘要:《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何占豪两位老师根据同名越剧改编的,此曲融合了中西方的音乐元素,堪称中国音乐......

    帕赫贝尔与他的《D大调卡农与吉格》

    提起“帕赫贝尔”,对于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对于熟悉西方古典音乐 的朋友们来说, 这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不仅仅因为这位巴洛克时期的著名德国作益家 曾是“......

    帕赫贝尔与他的《D大调卡农与吉格》[样例5]

    提起“帕赫贝尔”,对于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对于熟悉西方古典音乐的朋友们来说,这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不仅仅因为这位巴洛克时期的著名德国作益家曾是“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