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意义与心得

时间:2019-05-12 11: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意义与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意义与心得》。

第一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意义与心得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 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 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 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 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 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 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 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 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 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 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 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 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 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 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 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 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 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 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 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 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 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 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 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 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 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 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 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 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 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 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根据,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

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是第一性的。(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唯心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是第一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客观世界是人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自我理解:人产生的为主观,非人产生的为客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时代精

神的反应,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四、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联系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以前就有唯物主义、有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为人名服务、与时俱进、共产主义

所谓原理是指:①概念的含义

②概念之间的关系

③理论意义或方法论意义

在答题时有两个答法: 【① ② ③】或【① ③】 物质 = 客观 = 客观实在 = 客观存在 辩证法:全面、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的物质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 先有物质后产生意识且物质生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意识是人独有的 =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否认物质犯唯心主义错误 否认运动犯形而上学错误 运动 = 变化 = 过程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化起直到思维。否认相对静止犯相对主义诡辩论错误 实践最大的特点是创造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 意识在内容上客观在形式上主观 本原:世界万物有他产生最后复归于他。

唯心主义的错误有:否认客观、实践 第二章

(一)唯物论总结

五观:物质观(4)、意识观(5+15)、运动观(6.1+6.2)、时空观(6.3)、规律观(14)五系:物质和意识的的辩证关系(8)

实践与人的辩证关系(10)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11-12)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6)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18)两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7)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13)一原理:世界物质统一原理(9)

第二章

(二)唯物辩证法总结

一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实质与核心(25)

两个特征:普遍联系(的特征19-20)与永恒发展(的特征21-22-23)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26--30)

质量互变规律(31-32)

否定之否定规律(33-34-35)

辩证思维(认识)四对方法(39):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五队范畴(24【1--5】):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六个环节:5对范畴 + 整体与部分(事务联系和发展的6个环基本节)主客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主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增强能力:学习辩证法的目的是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第三章 认识论总结

认识论的前提:区分主客体(1-2-3)

认识论的基础:实践(4-5)

认识论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6-7-8)

认识论的过程:两次飞跃,无限反复(9-10-11-12-13-14)

认识论的结果:真理与谬误(15-16)

认识论的标准:实践(17-18)

认识论的好坏:价值(19-20-21-22)

认识论的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自由(23-28)

第四章 唯物史观总结(1-2-3-4-5)

一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4)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规律(5---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规律(9---12)三对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特性(13---16)

统一性和多样性(14)

必然性和选择性(15)

并进性和曲折性(16)四个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28---37)

社会历史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29)

人的本质 = 劳动 + 社会关系(3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1-32-33)

杰出人物或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起特殊作用(34---37)五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7-18)

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20-21)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2-23)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24)

科技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5-26-27)

第五章、第六章合起来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懂得四个一,学会三个二。手中就有钱,有钱就投资。资本十三论,政经就搞懂。懂得四个一:

一个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

一个规律:价值规律(8)

一个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9)一个理论: 学会三个二:

二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2)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3)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手中就有钱:货币(6-7)资本十三论:

劳动商品论(15-16)

生产两重性论(18-19)

不变可变资本论(22)

资本积累论(27-28-31)

资本循环论(32)

资本周转论

(33)

资本主义工资论(35)

平均利润论(36)

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论(40---44)

剩余价值论(20---26)有机构成论(28-30)社会再生产论(34)

矛盾危机论(38-39)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一、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4个原理)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

世界观: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原理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

1、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原理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原理

四、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认识论(3个原理)※原理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原理二:真理的属性原理

世界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原理

三、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认识运动规律)原理

世界观: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3个原理)※原理

1、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世界观: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不是无能

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原理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①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统率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制约整体;整体制约部分;有时,关键的部分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③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与部分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使整体的发展。

原理

3、系统优化的原理

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二)发展观:(7个原理)原理

1、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原理2: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观: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我们应反对用静止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原理3:内外因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原因)

世界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而事物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反对: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原理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

世界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原理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世界观: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要学会优化结构;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原理

6、辩证否定观原理

世界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原理

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创新的意义: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三)矛盾观:(7条原理)

※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世界观: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

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方法论: 要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坚持两点论。

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原理

2、矛盾的特殊性

世界观: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原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遵从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秩序,从特殊性中总结出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解决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原理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世界观: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这一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要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原理

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原理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原理

世界观: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原理

7、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观: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一分为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历史观部分原理(3条原理)※原理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阻碍作用。

方法论: 从客观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原理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

世界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方法论: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原理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世界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坚定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路线。

反对: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第二部分:价值观与人生观部分原理(4个原理)

※原理一: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人的价值原理)

世界观: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

基本前提和条件。

方法论: 树立正确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中创造价值。※原理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世界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凡是符合发展规律,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三: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世界观: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劳动和奉献。人生价值实现还需要主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即: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方法论: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原理四: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世界观: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

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最深有体会两点,一是帮你树立三观;二是教给你应对方法。阐述一下:第一,三观。世界观,他告诉你世界是物质的,你看树木是一种物质,建筑是一种物质,汽车是一种物质,水是一种物质,空气是一种物质。至于是什么物质,那是物理学了。至少他告诉你,你所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可以被分析的,不可怕。为什么他告诉你鬼神唯心主义不可取,因为害怕,看不见摸不着分析不了控制不了。人生观,他说人要敬业、要奉献,要知恩,要实践。他说这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什么统一?因为利益。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你的敬业,奉献,关心,别人都能感受到,才会真心待你,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价值观,劳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等,他都在告诉你,怎样赚钱!重点是,他告诉你,世界是物质的,人是经济人属性,是利己的,赚钱是必须的,怎样看怎样做,他都告诉你了。

第二,他教你方法。实践。唯一标准。至于怎样实践,他告诉你是矛盾辩证分析法。意思是既要看正面,也要看反面,叫你综合分析。举例子,如果你想知道怎样赚钱,那你就需要劳动,体力或脑力,或者人际关系作用力。你要观察你自己是个什么物质组成,还要辩证分析你的优势劣势,以及用你的人生观指导而成长起来的自己有没有同盟,朋友,你值不值得别的人用剩余价值来帮你。然后他告诉你,去做,去实践。他还告诉你,逻辑。逻辑是什么?看历史,看经济,看阶级,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告诉你革命,因为你无产。你穷所以你要拼命。

最最重要的,他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分析,分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一: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有吸引力的,在这点上,我们无须过于表现政治的敏感。马克思主义从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有的,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某种突然产生的东西,是继承西方哲学、经济学的东西。我们平时喜欢瞎bb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不是很牛逼的东西吗?

第二:马克思主义真的是有吸引力的。你看看,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把世界搞得怎么样了?全世界青年以手捧资本论为荣,以称社会主义者为荣,在那个年代,你如果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你都不好意思出门。特别是青年。稳稳的社会主义者。这么有号召力的东西,难道就是别人嘴里的“民粹主义”、“流氓无产者”、“乌合之众”这类东西的代名词吗?显然不是,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包罗万象。有普通青年需要的正义的情怀,辩证的雄风„„也有中老年人所需要博大精深,深厚积淀(福柯,德里达,后现代哲学都在谈论马克思)„„是一种最先锋时尚的象征(嬉皮士,摇滚,垮掉的一代„„)„„吸引了最富情怀和英雄主义的人(格瓦拉,国际共产主义者„„)„„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复兴了人类的黄金时代,大多数人为了真理而奔走呼告,是人类自己做的一个梦。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有现实基础的。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源于同情心,是底层人的物质匮乏和精神压迫,使那些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开始质疑社会的一般逻辑,开始想象另一种可能。马克思主义有多风行,社会的不合理就有多强烈。如果你觉得社会不合理,如果你觉得精神受压迫,你就会思考,那么,马克思主义是思考的重要对象之一。

第四:在中国认识马克思主义有非常好的条件。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地之一,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我非常需要学习而且值得学习的理论。靠近毛泽东思想,就能靠近马克思主义。

第五: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说了那么多马克思主义的好处,如何学习呢?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政治化,简单的结论性辩论一点好处也没有。当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的经验是这样的,从西方后现代哲学、毛泽东思想入手,读那个时代的传记,日记,短评,积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性认识,包括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靠近马克思主义。我不觉得获得真理是最好的结局,我觉得那是不可想象的。对于我们而言,通过马克思主义,培育批判性思维,具有洞察力的眼睛,以及丰富的情怀,包括牛逼的评论能力,是可能靠近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髓是什么?

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

唯物主义,即物质决定意识,现有存在后有意识,是因为有一杯水在桌子上,所以你看到了他,而不是你觉得有一杯水在桌子上所以他就在桌子上。

辩证法,对立统一的观点,这一点类似道教的太极,具体到生活大概是事物有两面性,比如塞翁失马。以上两个只是主要的哲学观点,还有其他方面的比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之类的。历史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进步的动力是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经济方面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是因为工人干的活多,拿的工资少。政治„„大概就是议会斗争,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这已经被教徒们否定了„„总之马克思主义就是提出了一个对人类社会的一揽子分析计划,用它的思考方式可以解释任何事。就像天主教伊斯兰教可以用他们的理论解释一切事情一样。实在不懂就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种唯物主义的宗教行了。

他想要改变,发现有些事物是改变不了的,这些是他理论中唯物的部分,即所谓规律;有些是他改变得了的,这是他理论中理想的部分,即他的目的 前者可以见他的智慧,后者可以见他的崇高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透彻理解

此为学习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更准确的说是唯一的问题——“我是阿尔法,我是奥米伽,我是一切”,“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哲学基本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宇宙的本源问题,也就是宇宙的终极根据问题。此问题自我展开为三位一体的、三个互具互摄的环节和层次,不妨从俗,依次称为本体论层次、认识论层次和方法论层次。所谓本体论层次,就是宇宙的终极实性究竟为何;所谓认识论层次,就是主体是否可如实觉悟此终极实性;所谓方法论层次,就是主体如何实证此终极实性。由第一个层次,世间一切哲学分流为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通常所谓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云者,皆一元论也;由第二个层次,世间一切哲学分流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由第三个层次,世间一切哲学分流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方法论体系;三个层次各自又无穷化生,并相互融摄,于是生出世间千宗万派乃至于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哲学样态,又以不同的哲学流派为根源,衍生出无穷复杂、无限多样的世间一切学问。此一问题是化生一切问题、含摄一切问题的终极问题,也是一切哲学的唯一问题,任何哲学绝不可能研究、也绝对不存在第二个问题,乃至于绝对不存在第三、第四等任何问题,因为一切其余问题皆包含在此一问题之中,皆由此终极问题派生,皆为此终极问题之一个方面,皆为此终极问题之化身,此终极问题犹如佛学所说的“一真法界”,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宇宙,所有哲学流派之间、所有由哲学衍生出来的所有学问之间皆互相具有、互相通达、缘起无尽,由任何一个哲学流派或任何一门学问都可进入一切哲学或一切学问之中,任何一个哲学流派或任何一门学问皆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包含着、反映着一切哲学和一切学问,“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此问题无限展开,可含纳整个宇宙,收则可置于掌中,收放自如。当然,如果我们究竟、彻底觉悟了真理之完备实性,则会彻底明了,其实此一问题也不存在——这一问题本来就不存在,“本来无事”,本来就无问题,本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二、对“物质”范畴的真正理解

虽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有人早就背诵、熟悉了“物质”之定义,而实则几乎并无人理解其真谛也,所谓终生谈道不见道是也,难怪当年列宁感叹: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没有几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实际上,“物质”范畴是哲学上最深邃、最难理解的一个范畴,只有达到哲学的究竟境界方始领悟其实性。此范畴一般以列宁之定义为准,故以此而详细解说之。列宁原文最关键的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也就是说,最关键的不是物质范畴,而是物质范畴所标志的物质的本性,也即客观实在性。何为“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与人是否认识此本性、认识到什么程度无关,也就是物质的本性其存在与认识无关,这与佛祖说的一切众生之佛性无论众生是否觉悟、觉悟到什么程度皆永恒不变、永远真实、不生不灭完全一样,“如来实性常住故不般涅盘”也,所以佛法最真实的“常乐我净”首先就是“常”,也就是永恒。再深入阐发,就是:物质的本性其存在只能是因为其自身,物质之本性不受任何东西决定或影响,此本性乃物质本来固有,且其本性绝对不变——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物质本性的最深刻的核心思想“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是永远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都是暂时的,除了永恒变化、永恒运动的物质以及物质变化和运动的规律之外,再也没有永恒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物质本源是永恒的,一切现象皆为此本源所生起、所变现,一切现象本身并无自性,是生灭无常的,宇宙、法界永无另一个自存的实体生出——因为那个自存的实体“唯我独尊”,至高无上,永恒存在,本性绝对不变,这与大乘空宗所言“缘起性空”和有宗所讲“依他起性”之义理完全一致;就透彻意义而言,宇宙一切现象随起随灭而物质本性永恒不变,此可对应于华严宗之法界缘起也,法界体性不生不灭而缘起无尽,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实质所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深刻、最根本的原理不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只是表象,而是有关此物质统一性之本性的物质不灭原理、物质本性永恒原理、物质本性永恒而无穷化生一切现象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辩证法决不只是:整个世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凡有生必有死。如此,则一切最终都如梦幻、泡影,如此,学习哲学的最终结果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此,辩证法、哲学本身也是虚无主义,学习辩证法的最终结果就是走向虚妄,如此,学习哲学就走向了其反面,因为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肯定是为了真实而不是为了虚妄。事实上,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上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大多都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反对、所批判、所超越的东西,正好与马克思当年的思想相反,马克思在天之灵实在难安也。真正的辩证法是永恒、变化体用一如的境界,即佛学了义经所言生死涅盘不二的境界,六祖慧能大师得到衣钵之时“明心见性”的境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即上面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那句话所揭示的境界。恩格斯解释物质范畴曰:物质是不可见的。唯然,善哉,恩格斯可谓真解物质本性者也——有人会说,我就不明白了:列宁不是说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吗,怎么恩格斯说物质不可见呢,客观实在的东西怎么不可见?凡有此疑问者皆不明物质之本性也,凡有此疑问者皆将“物质”简单等同为“物体”也。物质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论之本也,物质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犹如佛性、真如之于佛学,物质乃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也,你可见世间之有形有相之物体,然任何物体皆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也:石头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树木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太阳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地球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原子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夸克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你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我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他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可以说,即使你遍观三界,上穷碧落下黄泉,穷举宇宙间一切物体,皆非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皆非“物质”也,宇宙之终极根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超越任何一个、一种物体,故你所能见之一切物体、万象、万法皆非那个真实的“物质”,犹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然而物质、宇宙之终极本源、宇宙一切之普遍本性果永不可见乎?非也,在相之有限境界、执迷于相之有限境界当然不可见,然超越相之有限境界、与物质本性完全契合则可见,即《金刚经》所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此时你把它叫做物质也好,叫做真如也罢,叫做道,叫做梵,叫做绝对精神,叫做上帝,乃至于叫做狗屁,或者什么也不叫都无妨,如此境界,全体真实,完美无缺,一切事物、一切众生皆本来具足本性之一切本体妙用,所谓当相即道也,个个圆成也,“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也。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之间本质关系的透彻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包括: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以及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以这些核心范畴来解释宇宙中万事万物存在、发展和为什么如此存在、发展的根源。根据现代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可以再加上“信息”这一范畴来完善之。于是乎,由各核心范畴所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构成如下:物质、运动[亦可说能量]、信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用、相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整体:物质为体,为一切事物之终极根源、绝对根据,故可称体大;能量为用,物质本体以此而化生出万物、化身为万物[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的否定性”,佛学所言“缘起无尽”],故可称用大;信息为相,物质本体所化生出的、所化身的万物即物质之相,故可称相大。能量重在动,信息重在静,动静一体即为物质本源。物质本源所化生出来的一切事物之无限总体构成宇宙,即佛学所言“法界”也,而时间和空间就是宇宙[也就是物质本体]自我度量、自我展示的两个基本维度,其中,时间为宇宙纵向的自我展示,空间是宇宙横向的自我展示。宇宙以时间纵向展示出来,如果从万物的尺度中看,即为一切事物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永恒发展过程;宇宙以空间横向展示出来,如果从万物的尺度中看,即为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宇宙就是在物质本源的永恒发展和普遍联系中形成的纵横交织、动静一体的立体网络之无限总体。物质本性永恒而其相用无穷,所以永恒发展的真谛从现象上说是万事万物不断的更新,而从本源上说则是物质本源无穷的生发、展开自己;普遍联系的实质从现象上说是万事万物都在相互作用,而从本源上说是物质本源自我展开、自我实现之一切相;所以物质本源与永恒发展和普遍联系又构成体、用、相三位一体的整体。物质本源在自我展开为一切事物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则就是规律,物质自本自根,故规律乃物质本源自身所固有,由此从根本上杜绝一切神创论之可能,犹佛学所言:世间万物,都无作者。三大规律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亦互相含摄,而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其性体,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相用:物质本源自我二元分裂,就是一切对立之根源,物质在自我分裂中永远保持自身本性不变,即所谓的宇宙统一性,物质不灭;同时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与本性贯穿到其余两大基本规律之中,因为就静态、就其相来看,质与量是对立的双方,而统一于度,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的双方,而统一于否定之否定;就动态、就其用来看,质量互变规律以渐进和飞跃两种对立运动形式的统一揭示出物质的自我转换和自我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则以曲折和前进两种对立运动形式的统一揭示出物质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回归。所以三大规律又构成物质自身体、用、相三位一体的整体,而以物质本源的永恒性(统一性)、物质本性的自身保持(度)、物质本性的真正实现(否定之否定)为根本。只要将以上所有核心范畴融会贯通、神而明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则举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其余范畴、概念皆可一网打尽,无所不通。这个精纯混成的整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心法”,所谓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云者全都是它的具体运用,无论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涵如何千变万化,其终极之道纯粹至一,永恒不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是什么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乘境界的学问,不以自了、自我解放为目的,而以追求“全人类的共同解放”为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境界在下面一句话中得到最为典范的表达:“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真正解放自己”,对比佛学,其以解放一切众生为终极目的,而对“解放”的真谛的理解——“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真正解放自己”,正如地藏王菩萨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如此,可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于人类本位上的大乘佛学,马克思者,与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苏格拉底、耶稣等一样,圣哲也。

为何考研读马克思主义感觉很有道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19-20世纪风行的理论,是当时的新兴阶级——工人阶级用来争取政治权益的工具,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杰出的历史贡献。共产主义社会只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猜想,不是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之一,《共产党宣言》的最大价值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进而提出工人阶级的政治主张,你去看看有几个字提到共产主义社会?没有!

科学(science)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证伪,如果一个科学理论宣称它的结论现在不能验证,只有几千年以后才能证实,那就不是科学,而是预言,预言是宗教才玩的把戏。马克思从没有将共产主义社会归结为理论,而是在著作中小心翼翼地提出对未来社会的“几点不负责任的猜想”,这些猜想后来被苏联归纳为共产主义社会。遗憾的是,现在大学授课中普遍将“共产主义社会”解释为几千年后才会出现的社会,这就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可证伪性,直接将马克思主义和神学挂上钩。中国还有一个不可证伪的学说——中医,当然这个扯起来比较复杂。

马克思在社会学上成就最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揭示了社会秩序的本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揭示了社会变迁的动力,这些在马克思之前都闻所未闻。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抑制作用,历史发展不一定是进步的,确定的,而是由无数不确定因素组合,淘汰无数失败路径,最终保留成功路径的发展过程,有点类似自然选择。不过,你能因为相对论就否定牛顿三大定律,因为量子力学就否定相对论么?科学总是不断进步的,如果前人的学说被更新就得出前人是错误的结论,那么类似的,我们可以用凯恩斯主义否定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用新自由主义否定凯恩斯主义,这么一来,人类历史上99%的大科学家都是谬误了?这本身就很荒谬!

第一: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有吸引力的,在这点上,我们无须过于表现政治的敏感。马克思主义从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有的,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某种突然产生的东西,是继承西方哲学、经济学的东西。我们平时喜欢瞎bb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不是很牛逼的东西吗? 第二:马克思主义真的是有吸引力的。你看看,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把世界搞得怎么样了?全世界青年以手捧资本论为荣,以称社会主义者为荣,在那个年代,你如果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你都不好意思出门。特别是青年。稳稳的社会主义者。这么有号召力的东西,难道就是别人嘴里的“民粹主义”、“流氓无产者”、“乌合之众”这类东西的代名词吗?显然不是,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包罗万象。有普通青年需要的正义的情怀,辩证的雄风„„也有中老年人所需要博大精深,深厚积淀(福柯,德里达,后现代哲学都在谈论马克思)„„是一种最先锋时尚的象征(嬉皮士,摇滚,垮掉的一代„„)„„吸引了最富情怀和英雄主义的人(格瓦拉,国际共产主义者„„)„„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复兴了人类的黄金时代,大多数人为了真理而奔走呼告,是人类自己做的一个梦。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有现实基础的。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源于同情心,是底层人的物质匮乏和精神压迫,使那些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开始质疑社会的一般逻辑,开始想象另一种可能。马克思主义有多风行,社会的不合理就有多强烈。如果你觉得社会不合理,如果你觉得精神受压迫,你就会思考,那么,马克思主义是思考的重要对象之一。第四:在中国认识马克思主义有非常好的条件。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地之一,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我非常需要学习而且值得学习的理论。靠近毛泽东思想,就能靠近马克思主义。第五: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说了那么多马克思主义的好处,如何学习呢?我觉得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政治化,简单的结论性辩论一点好处也没有。当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的经验是这样的,从西方后现代哲学、毛泽东思想入手,读那个时代的传记,日记,短评,积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性认识,包括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靠近马克思主义。我不觉得获得真理是最好的结局,我觉得那是不可想象的。对于我们而言,通过马克思主义,培育批判性思维,具有洞察力的眼睛,以及丰富的情怀,包括牛逼的评论能力,是可能靠近的目标。

下载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意义与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意义与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学习测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下列各项属于对待马克思义的正确态度的有。 A.只有坚持,才能发展 B.只有发展,才能真正的坚持 C.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 D.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后感李国志10外语3班61 读完这本书后,哲学这个神圣而又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了起来。哲学使人深刻。它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揭示事物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九一、 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20分)1.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读后感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通过学习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材料

    解析题 1.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哲学不过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关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法论。它的最终归宿是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却改变世界。这句话阐释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心得 矛盾的手法分析三违、辩证的观点完善自己 记得去年在5101N工作面盯班遇见了王书记,他当时问我一个问题是杜绝三违我们井下能不能生产,当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