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征精神永青春,心中有党不忘恩
长征精神永青春,心中有党不忘恩
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红军长征精神是永存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长征精神、长征文化、长征路线,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在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整的红军长征中,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它与其它不同阶段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一起构成中国革命的精神长廊,铸成中国革命之魂。伟大精神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历史变革和物质产生的强大动力,鼓舞和激励千百万群众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精神力量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长征精神一直受到全党和全社会及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更是我们大学生党员应该学习和感恩的精神。
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在其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与磨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祌。在一场极为不对称的战争之中,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举得了举世罕见的最终胜利,与其说红军是靠枪炮取得胜利,不如说是依靠长征精神的支撑与指引取得了胜利。长征精神己经成为革命文化传统的精华、象征和代表。翻开红军长征历史的书页,隐隐能听到接连不断的枪声、爆炸声和呐喊声,一种灵魂的颤栗仿佛就在眼前。1930 年冬至 1933 年夏,蒋介石精心谋划针对中央苏区的四次“围剿”,均以失败告终。他接受了过去的教训,改变策略,采用新的“围剿”方案,开始了第五次的围剿。而红军此时却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机会主义、冒险主义)主义错误,使红军方面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于 1934 年 10 月 16 日,撤离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一系列伤亡惨重的教训,反思自身战略战术上的错误指导思想。最终通过遵义会议明确制定了红军今后战略战术的方向和策略,批判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更换了中央领导,从根本上解决了红军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终止了“左”倾主义错误的领导,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使革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红军由此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先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引得几十万敌军乱了方向,不辨东西,甩脱了一直纠缠的敌人,为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领导全国的抗日运动,党中央全面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抗日情势,决定让红军继续北上,在川陕甘建立抗日根据地。自此,历史上有名的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开始在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的带领下进行,于1935年10月到达位于陕西省的吴起镇。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第二、第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垮国民党军的阻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 1936年6月底至甘孜,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第二、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和静宁县将台堡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宣告结束。红军长征不仅完成了战略转移的历史任务,也创造了将流传千古的宝贵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革命全局主义精神。长征是一个说不完、写不尽的永恒主题,是一座取不尽、用不竭的精神宝库,所以现时代下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和感激我们的党,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努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成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心中有党不忘恩,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要心存感恩。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一个领导干部,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直至走上领导岗位,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更少不了父母的养育、社会的关爱、组织的培养、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帮助。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同事,更要感恩党、感恩组织、感恩人民;把对父母、对家人的感恩升华为对人民群众的无疆大爱,把对党、对组织的感恩转化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庄严使命,把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上升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
感恩是一种美德。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说过:“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深厚的感恩文化传统,古典文献中“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街坊结草,以谢恩泽”、“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吃水不忘打井人”等名言、警句,讲的都是感恩,旨在教育后人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并努力把感恩之情转化为报恩之行。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共产党人心存忠诚、不忘党恩,对于弘扬传统美德,带动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意义重大。
感恩是一种修养。感恩是人最可宝贵的道德品质。心中有党不忘恩,更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感恩总是与人品、修养、气度联系在一起。真正懂得感恩的人,都是那些人格高尚、豁达大度、拥有大智慧的人。居里夫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科学家,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被人们尊称为“镭的母亲”。当她在一次会议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时,主动献上一束鲜花表达感恩之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感恩无需惊天动地,它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高贵的人性;不懂得感恩,甚至拒绝感恩,是道德的缺失,是人性的堕落,是对社会良知的背叛。
感恩是一种智慧。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内心感激、感谢的是别人, 其实真正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懂得感恩,你就不想辜负所有关心你、帮助你的人,你就会勃发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使你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懂得感恩,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你、欣赏你,进而会有更多的人支持你、帮助你。机会和幸运总是青睐那些懂得感恩的人。人人都懂得感恩,人人都相互感恩,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友情才会更真挚、生活才会更美好。“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只要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心存忠诚、铭记党恩,我们就能够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进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是党的95年波澜壮阔历史中最惊心动魄、也最精彩感人的篇章。红军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之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最高体现,因而也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资源。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发扬光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正在进行的新长征,尽管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不过是新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因此,仍需要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使新的万里长征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长征精神才能永葆青春,而我们需要心中有党不忘恩。
第二篇:心中有党
我心中有党
那激扬响亮的斗志红歌,那英姿飒爽的矫健身姿,那光鲜亮丽的整齐着装,那活力四射的青春梦想,似乎都在呼喊着你的名字——党。
中华民族的好子女终于在号角的召唤下踏寻千里,带着对未来的事业的追逐与梦想齐头并进,勇往直前。唱响红色歌为青年喝彩,青春的活力四射连阳光也为之黯淡,蓝天下的人们露出洁白的牙齿迎接你的到来。他们肯定的告诉你,你的未来不是梦„„
一直以来我坚信我的生命里有你,总是不停的呼唤着你,希望有一天你会来到我身边。你在我眼中总是那么遥远,我一直以为你总是转逝即瞬而默默无寻,我一直以为你是神圣而难以结交的,现在我发现你是那么触手可及,那么平易近人。我一直在远处注视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言语一直深深打动着我,你的微笑使我如沐春风,你的声音令我一次又一次地情绪飞扬,我耐心倾听着,你的呼吸声,缓缓的一起一伏,我见过你心跳加速的时候,也见过你心脏有心无力时的哀鸣。是你每次都能在逆境中以坚忍不拔的姿态傲视四方,如果说祖国是孕育我们的世外桃源,那你就是我们灵魂的核心。顾城说黑夜带给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而你就是我心里我眼里最后一点光芒,我呼喊我呐喊你的名字:共产党,你的名字犹如你的样子都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神圣。
在过去九十年前的中国还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民不聊生,四亿同胞倍受凌辱,几经磨难,那是一段残酷的岁月。中国共产党敢为天下先,应运而生,像一把刺向苍穹的利剑,“搅得周天寒彻”。起初,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对起义部队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建立革命根据地。经过三年的战斗,党领导的红军发展到十万人,赤卫队十几万人,建立了大小十五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越烧越旺,革命烽火在中国大地上遍地燃烧,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燎原之势。正如埃德加·斯诺先生说的:“红星必将照耀中国!”
从儿童年代的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再到入党积极分子,在我看来,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谓,入党是我毕生所需要的追求。我对“共产党员”这个字眼有着别样的情愫,我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战士和老党员,无论是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喜欢听他讲的峥嵘岁月,还是从小喜爱的革命电影里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已经渗透到我的心里。
而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工人。我骄傲我自豪,我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好工作。当我第一次看到耸立的煤仓,强劲有力地运输皮带,井然有序的轨道扎根脚下时,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那时就立志要在这片生产的热土上,产生出小小我的能量,我要像龙爪愧一样给芦草井沟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地方。青春的年代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也同样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不能白白荒废我们的力量,而是要把我们青春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用党的正确领导做铺垫,为我们的未来奋斗。相信党的指引是对的,相信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让我们拥抱现在,展望未来„„
同志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高举党的辉煌旗帜,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第三篇: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电影《走过雪上草地》观后感
李荣芳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用双脚走出来的长征,是红军用生命换来的长征。它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军过后更开颜。” 毛主席的一首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苦难,更加显示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举世震撼;长征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70多年后的今天,长征精神一直是我们颂扬的典范。让我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重走长征路,触摸长征的痕迹,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长征精神就是敢于奉献,不怕牺牲,克难奋进,勇往直前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使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今天,我们更应该牢牢地把握发扬长征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不计得失,埋头苦干,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为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发扬长征精神,既要面对现实,知难而上,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做一名不愧于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将是无限的荣光!
第四篇: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想那七十年前,中央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率领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终于到达了陕北。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七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红军战士大都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在我们的党内,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对长征精神,对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对革命的老传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于肆无忌惮地糟蹋这些宝贵财富,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谁亵渎了红军的精神和信仰,谁就是人民的败类,就是人民的罪人!
现在,我们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红军肩负的不仅是苏区人民的期待,也是全中国所有劳苦大众的期待,更是中华民族的期待。记者在长征路上看到,红军一路走过留下了很多石刻,如“共产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只有工农红军才是抗日反帝的急先锋”。历史已经证明,这不仅是刻在岩石上的标语,更是红军革命的信念和目标。
第五篇:讲政治心中有党
讲政治有信念做心中有党的党员
酒泉市南苑小学副校长 潘国奎
2016年10月11日
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中央面向全体党员提出的明确任务,根本要求就是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涵盖了思想、认识、纪律、品德、工作等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讲政治、有信念”排在“四讲四有”的首位,充分说明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要深刻理解“讲政治、有信念”的现实意义。政治坚定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只有政治坚定,为官从政才会不糊涂,干事创业才会有坦途。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要有担当,担当起教书育人,传承中国文化及精神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体验祖国人民赋予我们的荣耀,在实践中创造更多的荣耀,用一颗荣耀的心去熏陶,浸润更多的心灵。党员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对党绝对忠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要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说到底,还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能为了学而学,要真懂真信、真学真用,将党的政治理论升华为个人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防止“软骨病”,坚信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中就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信我们党所从事的事业是为国家、为人民的,因而是正义的、崇高的,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
三、“讲政治、有信念”最终必须落脚到担当负责,攻坚克难。
要坚持理论指导实践。“讲政治、有信念”不是一句空的口号,而是要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具体行动。将党的要求、为民服务的理念化为身体力行、一以贯之的实践,指导日常工作和生活,时刻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做到头脑始终清醒、立场始终坚定。我们要勇敢、坚决地承担起建设特色鲜明、服务有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一历史使命,把“讲政治、有信念”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具体工作当中,贯穿于领导班子建设中,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