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两课一评”心得体会
“两课一评”心得体会
听了孙老师的课,让我感受颇多,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觉就是走进了一个历史故事大会,轻轻松松掌握知识,可见孙老师历史知识渊博,运用熟练,并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适当的做解释说明。虽然没有利用多媒体授课,但是整堂课既充实而且又丰富,很好的运用了手头的教材,重难点突出,适当的添加了知识点,疏通知识点,学生的知识点横向的纵向的交叉。
通过这次我准备的公开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认为一节比较优秀的公开课,必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深入研究教材,被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授课中要会随机应变,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操作起来却是很难得。我准备的这节公开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但是我也收获不少。
在授课中教学的思路明晰,要运用幽默的语言,还要将历史的知识像一个个小故事一样讲出来,这就需要有深厚的历史功底,而这些就是我所欠缺的,听了孙玉老师的公开课,我发现自身有许多不足,在准备公开课时,我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但是顾此失彼,老是不尽人意,老教师告诉我,要慢慢来,历史授课要带一轮,这样历史知识才能串接的很好,重难点才能把握的很好。这次的公开课较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对课件内容不是很清楚,这样就造成了授课中环节的脱节,和缺乏过渡语。
我感觉到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师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了,首先把课件设计较好,教学环节设计要突出,授课要始终面带笑容。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朋友,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两课一评”活动,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多开展,对于老教师传授经验,年轻教师学习的很好的机会。这次我失误较多,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也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应该怎么样准备好一堂课。
教师:王晓菊
“两课一评”心得体会
教师:王晓菊
第二篇:“两课活动”心得体会一
“两课活动”心得体会
——预备党员 付为军
2011年10月8日,湖北省召开全省“两课“推进视频会议,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操场集体观看视频会议。陈厅长讲话指出,要保持和发扬成绩,我们必须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规范制度;在外部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和优化的情况下,教育内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围绕这个目标,湖北省在全省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
“两课”活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开,这学期目前已经接近尾声,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不少优秀的代表,比如:细心关心学生的王颖老师,努力专研教学的谌芳琼老师等。“比教学”大家积极的相互学习,努力提供专业教学水平;“访万家”大家认真实地走访,扎实干出成绩,提高学校声誉。学校对于“两课”活动,给予了老师们大力的支持,家长们对于“访万家”活动也表现出非常高的热情和完全支持的态度。
截止到12月初,省教育厅提出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仍然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该活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绩。“比教学,访万家”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与求真,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教师的拥护,家长的赞同。为了深入推进该项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金秋十月,我省开展了“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专项督导检查。
我作为今年大学毕业的新老师,又是11级计算机班的班主任,“两课”活动是我的工作重点。在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同时要多关心学生,实地走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发现了班级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暴露出班级管理的不足之处,使我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做得更好;通过“比教学”活动,让我进一步思考计算机课程在中小学以及技工学校的区别对待,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如何更好的驾驭课堂,未来我要在专业上向哪些方向发展等等。
“两课”活动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家访实时报销,比教学召开专门的教学研讨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全校教职工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决心。校长不仅抓检查督办,还要身先士卒,率先开展“比访”。黄石市教育局与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教育局与所属学校签订责任书,实行层层负责,分级抓落实。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班级管理首先是班主任自身的管理,教学是教师立足之本。通过“两课”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
一、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搭建教育和社会沟通的桥梁
家长一般都是欢迎教师去家访的。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中形成合力。当教师把工作作为乐趣的时候,一定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超出自身的能力,迸发出更耀眼的火花。教师的共同参与,教育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教育的环境一定会得到优化,这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打下了更好的社会基础。
二、课内比教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有力手段
作为教师,只有专业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切实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毫无疑问,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结合这一实际我参了与学校安排的一系列活动:
充分备好课,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应将学生放在教育主体的位置去思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备出学生所想、所思、对本节教学目标、任务、方法、过程以及每一个具体的细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探究,尽可能的把学生纳入教学预设中来。有效开发资源,教学 资源包教学教材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等,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一个阶段比教学 极大的提升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利用和使用网络资源,操作计算机制作课件等相关技能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比课中,由于教师的课,基本都是精心准备的。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为多种表现形式,鲜明的色彩,逼真的画面,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由此学生在课堂上空前活跃,举手的多了,动脑的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课外访万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法宝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动教育事业长盛不衰,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家长。有一位名人曾说过“教育从家庭开始,家长也是教育者”。
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平时的喜好,日常行为。便于教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和措施的改进,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客观地反映给家长,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创建更加有利的环境。使他们能更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综上所述,“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我校教师心中已不再是来自上级的要求,而是自己职责所在,它真实地反映了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客观地记录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真正是在比教学中提升自已,在家访中倾听心声,使学校得到了发展,教师得到了提高,学生到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广大师生学生家长的好评,推动学校跨越式的发展。
第三篇:“两评一加强”心得体会
“两评一加强”心得体会
原种场中心学校 杨平鸽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这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跟风走,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艰苦创业、爱岗敬业是一名教师的本职。要艰苦创业、爱岗敬业,争做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表率,在教学中自始至终的检查自己,在上课、备课、作业批改上都一丝不苟,从不计较报酬;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耐心地给他们做工作,在学习上、生活上做他们最知心的朋友,经常地家访,以便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管理,提高教育效果。
四、终身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经之路。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教书”这个职业稳固下来,使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要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就得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加强学习,一是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让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法可依”;二是学习专业知识,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争取做到“术业有专攻”。争做合格公民的表率,这不仅是社会各界的事情,更是为人师表的教师的头等大事,教师更应首先做到这一点。为此,要认真学习中央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按照纲要的要求,争做合格公民。在学校,按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教育学生必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做到“文明、守法、诚信”。
第四篇:8年级历史下9、10两课作业
一、单项选择9、10课作业1、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A.优先发展重工作B.扩大企业自主权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2、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3、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5、1993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B.国有企业的破坏
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 C.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 D.国有企业的改革
6.“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
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A.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B.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D.不受马克思主义束缚的社会主义
8、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A.“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B.“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C.“走资派”“封资修”D.“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9、下列内容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有()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④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A.中共七大B.中共九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七大
二、材材阅读
1、材料一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中的“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材料二中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是指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它有何影响?
(5)你知道材料出自哪一首歌曲吗?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
材料二“包产到户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吗?
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注民生,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决定在农村建立最低保障制度。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2)材料二反映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第五篇:两课——访万家、比教学心得体会
我在“两课”中成长
开学初,学校相应号召,积极组织开展“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教学”目的在于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访万家”宗旨在构筑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增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理解。“两课”活动在我校正开展的有声有色,我以党员的身份积极投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带好了头。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10月8日,我与老师们一起观看了“两课”活动推进会视频,聆听了省厅陈厅长的发言及与会中几所学校开展活动的先进的经验介绍,让我深感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后,我积极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充电,对这次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教学”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助推教师成长”的理想平台,“访万家”活动是育人合力的最佳方式。活动概括起来有“四新”,即“新目标、新机制、新课改、新技能”。教师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掌握新技能、构建新机制、实现新目标的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行动,是建立教师职业规范、锤炼师德的积极探索,是加速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积极参与“教学比武”活动
提高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和提高质量上来。作为教师,课前准备及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课前准备中,我积极查阅资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营造高效课堂:
1、课前准备充分。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对照《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制定不同的目标,避免了一概而论。对优等生,我在课外延伸一些带挑战性的练习,对学困生,对他们要求的层次浅些,做到循序渐进。科学的分配师生角色。
2、教学中,我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放手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和时间,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质疑。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变“迫学”和“乐学”。在课堂中,给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3、多聆听,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至“教学比武”活动开展以来,只要我有空的时候,都用心去听其他老师上课,并把他们的优点记录下来,为我所用。
三、身体力行 以饱满的热情“访万家”
只有深入学生的家庭,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活动开展以来,我严格按照要求的“三不准”和“六必到”做好家访
工作。在学生家里,与家长谈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给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拉近家长与老师的之间,进而征求家长的意见或建议;最后寻找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方法,架设家校、师生之间沟通的心灵桥梁。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参与“比武”和“访万家”活动,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使我对教育、对家校关系有了重新定位,“两课”活动锤炼我的意志,我将在活动成长。
革勒小学:向利坤 2011年10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