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走进毛泽东》有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名字,有人说:“他是诗人,也是革命家;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从未开过一枪。”所以,又有人说:“毛泽东是用笔杆子打天下的。”前段日子,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泽东的影片——《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我看了这一系列关于毛主席的故事,他的“做事果断,善于分析,目光长远,用兵如神”使我一直不能忘怀。想想自己,真是感到惭愧:自己平时做事犹豫决,目光短浅,只顾眼前一时之快······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他拥有渊博的才学,这与他青年时期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如今我们的学习条件已经很好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把握哈每分每秒,做时间的主人,利用现在的大好光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正像一首诗词那样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存光阴。我们要真这宝贵的时间,不能虚度光阴。因为时间就像汩汩流淌的河水,是可以流出去却无法流回来的。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这句话时间都在提醒我们要刻苦学习。据科学研究:,人在青少年时期大脑最活跃,不论学什么,记得都特别快,而过了这个时期,就恰恰相反,不管怎么努力都比较难赶上去,所以我们应该趁现在加倍努力,只有学得很扎实,将来才可以像毛泽东一样为祖国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这样祖国就能更加昌盛。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他!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小的时候,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被称为红太阳呢?为什么只有他才被称为太阳呢?”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于毛泽东这一伟人光辉的名子是不陌生的,但是我们对他真正的了解却真是太少了。当我开始接受教育以后,我知道了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发动了秋收起义;在三省交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领导四次反围剿;带领红军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他的领导下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在日本侵华的八年期间,带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和人民;二战结束后,又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后和全国人民一同建设祖国,把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改造成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对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毛泽东我却还是很不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性格?是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了他伟大的人格?他的伟大思想源于何处?毛泽东思想的精随又是什么?原来我的这些疑问都可以在杨佐平老师的毛泽东思想这门课上找到答案。2005年11月16日,在每周一次的毛泽东思想课上,杨老师给我们放映了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影片按照时间顺序,结合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再现了毛泽东伟大传奇的一生!该片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史料详尽,客观公正,叙述方式独特巧妙,处处都在散发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和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该片既是一部讲述毛泽东一生的优秀纪录片,也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1893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幼年的毛泽东就有了反抗意识,带着求知的愿望,他先后就读于南岸私塾和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青年的毛泽东和千千万万爱国学子一样,从小就看到中国因为贫穷与落后,人民愚昧与无知,外受列强的蹂躏,内部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所以他从小立志要解救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革命之路是用荆棘铺成的。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把毛泽东“逼上梁山”。人民的苦难,使一个从没想过要领兵打仗的人担负起了人民的委托。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运筹帷幄,废寝忘食,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他的前半生是革命的半生,奋斗的半生,是为解放全中国而不断努力的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但毛泽东依然过着和革命期间一样艰
苦朴素的生活。电影里毛泽东的办公室是一间简陋的屋,屋里光线很暗,他的床下只有三双鞋,一双饱经风霜的皮鞋,一双布鞋,还有一双已是磨破了的拖鞋。毛泽东的一生都是一个强者——爬过雪山,越过草地,踏过风腥雪雨,最后登上天安门城楼。他的这些成就与其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坚信革命必会成功,在胜利的时刻又不被成功冲昏头脑。毛泽东另一大优点就是有大志,他从小就有救国救民的志愿,所以他能为着自己的志愿而奋斗。曹操也说过:“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人需有大志,有大志,才能成大器。”试问,如毛泽东不想救国救民,他能成为伟大的革命领袖吗?毛泽东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华民族,他操劳公务常常是夜以继日。毛泽东同志从投身辛亥革命之后,就开始了艰苦的革命工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没日没夜地辛勤工作,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毛泽东不但雄才大略,而且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他的草书豪迈传神,气势磅薄的风格,是一般书法家所不能达到的。他的诗篇气势豪迈,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个伟人,他的坚韧不拔的人格,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更是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迈进。毛泽东的一生是俭朴勤苦的一生,他生活俭朴,情趣独特。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毛泽东还喜欢游泳,打乒乓球,听戏曲音乐等。体现出一代伟人虽然身居高位,但时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和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毛泽东,一个我们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伟人;一个为了民族和人民而拿起“枪杆子”的英雄好汉;一个建立以人民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功臣。是他,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富民强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因为有他,一个山河秀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的中国才屹立于东方。《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部电影,使我看到了毛泽东的伟大一生,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这位伟人的独特风采和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心中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敬佩之情又更加深了一层。这时我才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老一辈人只要提到毛主席,总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伟大,毛泽东真是一代伟人啊!在他身上真的有许多高贵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永远是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他的思想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的心情久久还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作为一个龙的传人,中华的子孙而感到无比振奋,为有这样一位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辈而感到深深的自豪,毛泽东那高大的形象,那英雄的气概,完全征服和占据了我的心。我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看到了伟人闪光的思想品格,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观影过程中,我总是在影片的镜头中捕捉着伟人的光和影,并慢慢品味着其中的那种精神境界。那是一种全民族都应努力培养和发扬的精神。伟人的那颗时刻为人民着想的伟大的“心”,那种为民族为人民的搏大精神在毛泽东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党和人们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懂得这一切是来之多么不容易,懂得了这一点,才会懂得珍惜,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泓扬先辈的精神,更应该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服务。毛泽东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毛泽东就像一个散发热光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鼓舞着我们不断努力和进步。这时,我在心里不禁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看过《走进毛泽东》这部纪录片以后,我对一代伟人毛泽东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更加尊敬和佩服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像我们这一代80后,已经对开国领袖了解的少之又少。因此,了解我们伟大领袖的一些事迹,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更好的报效祖国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看完《走近毛泽东》以后,我觉得他的一生是辉煌而有意义的一生。究竟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吧!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毕生反对剥削压迫,为工农兵争名争利争自由的人.他是一个历经二十八年艰难险阻,硬是把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牛做马的亿万奴隶托为新主人而把骑在奴隶头上作威作福屙屎屙尿的“原主人”打翻在地的人。他是一个造就千百万治党治军治国的英才,带领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人。他是一个把火柴称为洋火,铁丝称为洋丝,棉布称为洋布,水果糖称为洋糖,却把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改变为能够制造两弹一星,工业门类齐全让世界刮目相看,令欧美又恨又怕的东方巨人。他是一个手不释卷而又不唯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孜孜探索理想社会发展模式,为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人。他是一个虽然在人们心中贵为天子却身穿补丁衣服补丁鞋的,以辣椒红烧肉为佳肴却又三年忌肉与人民共度艰难的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看完《走近毛泽东》,为他的深谋远虑,雄韬大略而折服,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也为他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作为80一代,我们的确应该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首先,我们应该像毛主席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
向,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一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今天觉得这个挺好玩,明天又觉得那个不错。同时,我们应该培养一点高雅的兴趣,比如爬山,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当今时代,青少年整天沉迷于网络,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更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与繁荣昌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向毛主席敬礼!毛泽东,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毛泽东,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毛泽东,有着纵观全局,横览世事的宏大胸襟。青年时代读了《盛世危言》后发出“人生无处不青山”的慨叹;却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农民一句“咋不击死毛泽东”非但未激起他的怒火,反而查出了行政结构的不合理。这就是走近之后看到的毛泽东。走近毛泽东,带给我的不仅是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走近他的信仰,走近自己的信仰。当这位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神明,顶礼膜拜,也曾被无数人猛烈抨击过的一代伟人以一位立体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功过本身已如云烟留给了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却可以穿透时空,给人们心中留下一份永恒的尊敬。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位伟大的领袖者一生经历坎坷,遇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败,他在痛苦中挣扎过,萎缩过,但他的信念告诉他:成功就在下一次!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终成为一代伟人。也许美好的明天是在痛苦后出现的吧!毛泽东从一个贫苦的书生到一个中央委员,最后成为国家主席,这一步步走过来,他经历了多少痛苦,我们这些晚辈又怎能完全体会?他指挥作战,英明神武,果断自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全中国,他做了多少贡献,直到现在,人们还难以忘怀,而他自己呢?却遭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的妻子,儿女都在战斗中英勇牺牲。那一刻,从他脸颊上滚过热泪,我们看到一个热血男儿,他又重新站起来了,我们惊讶,但更佩服!于是每当我们面对晶莹的珍珠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孕育珍珠的蚌和毛主席联想到一起。当初一粒沙子不经意进入蚌的体内,每时每刻都在折磨着它鲜嫩的生命。它日复一日的痛苦中包容着那粒沙子,最终把沙子变成自己体内最灿烂的部分,因此它成了一只高贵的蚌。每当面对鲜艳的花朵时,我便心不由己地像赞美鲜花一样赞美毛主席,毛主席是一朵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诧它开放时的艳丽,却不知道开放前它遇的痛苦,当它还是一颗种子时,被埋在土里的日子里,它在心里做着春天的梦,它努力舒展着生命,最终破土而出笑对蓝天。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痛苦后的美好才是显得真实,试想:海伦凯勒如果没有经过种种痛苦,又怎会成为美国著名作家?而保尔柯察金、张海迪、居里夫人„„这些英雄人物如果没有反抗过痛苦的经历,又怎么能成为人们心中的崇拜者呢?毛泽东如果没有“万里长征”的创举,又怎么能成为世界瞩目的人物呢?痛苦是生活中最厚重的底蕴,它能历练掉你太多的缺点和不足,使你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伟大的贡献。经霜历雪,松柏更为青翠,只因有一颗岁寒之心。在痛苦中抱怨,只能使痛苦加剧。我们应该像蚌,把痛苦结晶成珍珠,我们应该像种子,把痛苦注释成反抗!在痛苦中孕育美好,就像风雨后出现的彩虹一样的灿烂,就像黎明时看见的朝阳一样的夺目。毛主席对青年人有着殷切的希望“你们是早晨八九点种的太阳,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对!正是毛主席的这种精神注入了我们的脑海。这,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我们一定会鼓足勇气,在痛苦的边缘绽放出最美丽的人生。
第二篇:读《走进毛泽东》有感
读《走进毛泽东》有感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未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走进毛泽东》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真是的毛泽东。对已90后的我们而言,毛泽东是教科书上的人物,是我们祖辈口中神一样的存在。我们所知道的是来自书上的文字,或是那些朗朗上口的歌唱毛泽东的歌曲。而这部影片介绍了少年时的毛泽东,革命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说话方式,衣着谈吐是那么的充满本色自然,充满了亲和力。
在影片的开端,祭出一段这样的文字: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未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毛泽东,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么而言,他是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人,他带领着中国人民打赢了抗日战争,打赢了人民战争,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来了。那一刻,或许全国人民的心都沸腾了,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国,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重新翻看当时的录影时,我的心也跟着一起沸腾起来了,那是同属于中国人民的一份骄傲,那是华夏子孙血浓于水的共鸣。
对于毛泽东最深刻的印象始于语文课文上的《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个诗人的文学素养,也看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雄心壮志。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他其实跟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在他在与基辛格会面时,看到比基辛格还要高的基辛格夫人感到非常的吃惊,还问了一下基辛格,去一个个子高的女人感觉怎样?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天真的一面。还有毛泽东在乘坐列车时,有时会停下来去参观,以至于常常会有人们去围观,造成堵塞的情况,有鉴于此,工作人员要求毛泽东外出时带上口罩,尽管不愿意,毛泽东还是妥协了。站在今天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萌”啊。
毛泽东最令人敬佩的还是他的淡泊名利,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参照苏联想要授予毛泽东大元帅的称号,但是毛泽东拒绝了这一称号。在与蒙哥利马会面时,蒙哥利马非常吃惊毛泽东竟然没有军衔,而毛泽东也十分的明确的表明将,帅,军都不要。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毛泽东缔造了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的一生可以说都奉献了给中国人民,而到了晚年,他经常说起自己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员,但是由于当时的时局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成就了今天的毛泽东。毛泽东的一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短短的九十多分钟的影片中,我们所看的不过就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这个传奇般的伟人的定位有很多,诗人,革命家,战士,一国领导,但是我觉得他先是一个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的中国人,一个值得所有人去尊重的人。
第三篇:读《走进毛泽东》有感20
观《走进毛泽东》有感
当我在课下观看完了《走进毛泽东》之后,惭愧之情油然而生。这位在世界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伟人,我对其传奇一般的人生居然知之甚少。这样的人生,比书中杜撰的精彩千百倍,超过了所有小说家的想象。以下是我观看之后的粗略之见。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神圣的名字,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他就是毛泽东!”这的确是对毛泽东最精辟的概括。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的一户农村家庭里,小时候和其他农村孩子没什么两样。他八岁时,在村里的一所私塾里读书,可他对先生讲的四书五经根本没什么兴趣,而对一些现代文选爱不释手。毛泽东在17岁离开家乡告别父母到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在那里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成为他以后领导人民解放中国的指导思想。
1945年,全中国爆发了一场解放战争。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说:“只要控制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能赢得全中国。”而毛泽东却说:“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能赢得全中国。”由此可见,两种不同的说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境界,表明了两位领导人的不同走向。事实证明,毛泽东用他特有的聪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笔杆子,依靠最广大的劳动人民,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用小米加步枪的落后装备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有精良武器装备的800万军队。这一场武力、财力和装备都很悬殊的战争,为解放中国做足了信心,也为今后的战争做了最好的铺垫。
影片除了表现毛泽东正确的领导和特有的军事作战外,还披露了他重情重义的一面。在听到洪区灾民与蛇争树却被毒蛇咬死而痛哭,在听到战胜血吸虫病的喜讯之后高兴的半夜起来写诗的细节,这一哭一笑的鲜明对比,更是展示了主席关心人民生命安全的真实写照。影片中的许多细节,如毛泽东畅游长江和大海,毛泽东要骑马游昆仑山,毛泽东和基辛格夫妇以纸老虎和身高的主题逗趣,毛泽东与非洲妇女会见时行屈膝礼的幽默场面,出席党代会时目送全体代表离席等细
节情景,生动感人地表现了毛泽东的激情、智慧、幽默与自信,洋溢着鲜活而深刻的人民性。并且毛泽东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这一切的一切都展现了他为人和善却不失原则的处事风格
在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为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社会动荡的时代,所有人都只求安定的年代,他告诉自己,他需要知识,他需要思想,他要交奇友,读奇书,立奇志,成为一个奇男子,他孜孜不倦,吸取中外精华,他锻炼身体,立下强国之志,这样的远见,这样的志向,才是真正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为了胸中大志,他闯遍天南海北,为的是用先进的思想改编落后的中国,他曾经相信,用笔杆子可以创造奇迹。然而,在中国的生死存亡之际,他不得不也拿起枪杆子时,他从不曾害怕,也从不曾软弱,他带领他的队伍撑起国家的脊梁。在山穷水尽之际,他不顾众人的反对,结合当时局势,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为我们的队伍发现新的希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坚持不仅仅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可以随着局势的改编而做出正确判断的超人智慧。
抗战八年,他告诉蒋介石,告诉所有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应共同抵御外敌,巧妙地作战策略与技巧让中国在实力悬殊的敌人面前也可以昂首阔步。解放战争,他为中国广大农民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赢得了人民的心。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气宇轩昂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岁月以已经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带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和广大人民一起建立新中国,发展的脚步不曾停止,在世界之林,他又为中国人挺直了腰,为中国外交赢得了掌声。没有人否认过那段中国停滞不前甚至落后的历史,没有人忘记过他在晚年是犯下的错误。但是人们都知道,是因为有了他,才有现在统一的中国。他是我们永远敬佩的毛主席。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那**的时代里,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的小时候的生活同其他农家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的毛泽东,将会是一个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他在烽火中成长,在烽火中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当家作主的道路,缔造人民共和国。是
时势造英雄,战火纷飞的中国需要一位英雄来平息战乱,建立和平的国度,而毛泽东,正是这一时势的最佳人选,他以其卓绝的才华,高瞻远瞩的目光,使纷飞的战火熄灭,使和平时代诞生。
岁月已经流逝,但伟人的身影依然清晰,毛泽东依然活在我们心中。尽管我们与毛泽东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的魅力依然震撼着我们的心和灵魂,激励着我们前进。
第四篇:观《走进毛泽东》有感[模版]
观《走进毛泽东》有感
今天,这部意义重大的纪录片——《走进毛泽东》进入了我的脑海,我写下观后感,希望我的拙笔也能承载伟人的光辉。
毛泽东自幼酷爱读书,成为了旧中国时期具有知识的一批人。后来,加入革命工作的他力图救万民于水火。崇尚知识的他不喜欢武力,他希望以笔杆子代替枪杆子。
然而,马日事变的发生,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扑杀令毛泽东震惊。毛泽东一改往日的思想,在八七会议上说:“孙中山走的是革命道路,我们走的是农民道路,时至今日,唯有枪杆子里出政权!”毛泽东语惊四座,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不久后,秋收起义爆发,但声势浩大的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中以失败结束,中央决定再次组织进攻。毛泽东在此时清楚的认识到再打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不顾中央的反对,自行带队驻扎景岗山,正是他的这一举措,才有了后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再后来的回忆中称:“我这是被逼上梁山的。”
毛泽东坚持走别人不敢走的路。蒋介石说:“谁拥有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谁就拥有有中国。”毛泽东说:“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拥有了民心,谁就拥有中国。”
毛泽东被问及理想时,他说:“我年轻时想做文化人,教师或者记者就不错。”解放后,放下军事指挥的毛泽东重拾文化工作,他做书籍校对工作,偶尔也写杂文,他的杂文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毛泽东说:“我是以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由毛泽东批注的《二十四史》深受各界赞赏,一时间洛阳纸贵、供不应求。后来被周恩来作为国利送给哈佛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为毛泽东办法了特别持枪许可证,但毛泽东并不持枪。在后来的观看军事训练中,毛泽东练了拳击,他的昔日部属们端起枪射击。毛泽东也举枪瞄准,但并不射击,可见他对和平的渴求。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论持久战》,他说:“此战必持久,持久的结果,中国必胜,日本必败。”此书被国民党“小诸葛”白崇禧和蒋介石给予认同。
中共合作时期,握枪杆子的蒋介石和握笔杆子的毛泽东再次会面。蒋介石在闫建忠坚持“一个党派”、“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其独裁思想不言而喻,与民主主义的毛泽东截然相反。
“重庆谈判”后不久,国民党单方面撕毁条约,内战爆发。延安被攻占时,共产党战士怒不可遏,决定收复延安。毛泽东却认为必要时退出延安,以延安换取中国。离开延安时,毛泽东改名李德胜,意为“离开延安,取得胜利。”对于国民党的重要地点锦州,毛泽东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终于在1948年4月22日收复延安。毛泽东的警卫员替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一根白发,毛泽东将白发拿在手里,说:“打了三场战役,败了一根头发,值得。”
毛泽东快游泳,晚年时尚能横渡长江。青年是的一次溺水并未使他失去勇气,他在搏击风浪中找寻自信。赴北戴河游泳时,忽然风浪大作,很多游泳者纷纷上岸,毛泽东却毫不畏惧,在波浪翻涌的北戴河中一番畅游。
新中国对外建交是,毛泽东提出“一边倒”方针,坚决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这一举措让中国与苏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会见基辛格时,基辛格问及毛泽东所学的英语,毛泽东说:“只会paper tiger(纸老虎)之类的。”基辛格读懂了这句双关语,毛泽东曾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海域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建交,中国进入联合国时,毛泽东说:“是非洲的穷朋友将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新中国发展时期,毛泽东呼出“人民万岁”,并将“为人民服务”镌刻于中华第一门——新华门中。
毛泽东心系人民,乘公交车参与修十三陵水库。毛泽东到某边区走访时,听到有人诅咒自己,查明原因才知道边区征收过重,毛泽东立即进行整改。毛泽东为治理水患提出建议,并给予血吸虫病灾区以治疗。毛泽东有一辆私人专列,用来走访路线附近的农村,他经常在车上办公。
晚年的毛泽东疾病缠身,但他对死亡看淡,十分洒脱,不惜厚葬。
新中国正在高速发展时,毛泽东已值暮年。有人问及中国未来的建设问题,毛泽东说:“未来的事由未来的人决定。”
正如毛泽东在莫斯科对中国留学生所说的:“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愿伟人的光辉能够照亮后辈前进的道路。
第五篇:观《走进毛泽东》有感
观《走进毛泽东》有感
对于毛泽东这个名字,家知户晓,它不单单只是一个名字,也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今天观看了电影《走进毛泽东》,我对“时事造英雄”有所怀疑,英雄不单要适时代,个人的价值观,个人的意志同样重要,否则,英雄也就不存在了。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世人称之为神人。神人的故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神人的成长更值得我们去参考。年轻的毛泽东已经被身边的人称之为“奇人”:立奇志,交奇友,胆识奇!十四岁那年留下一封信: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走出乡关,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我想不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责任。
少年的毛泽东已经开始发奋图强,努力读书,但是他并不喜欢读当时的《四书》《五经》,而是当时思想比较进步的《盛世危言》这类书,通过这些书籍,他认识到了他生长的年代是那么的落后,他立志要改变这一切。于是,十四岁的毛泽东留下了家书,参加了革命。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广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奇友”,创建了“新民学会”,旨在改造人心的风俗,做新的国民。在那个封建思想盛行的年代,他们真的是一批“奇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但是胆识奇的毛泽东就是这个一个人。
江水滔滔,毛泽东喜欢去游泳搏击风浪,这就是毛泽东一生的性格。在和国民党的较量中,所有的人都认为谁占领了上海、北京、武汉、广东,谁就控制了全中国的时候。但是,毛泽东却认为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谁就可以赢得全中国。于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奠定了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础,这不得不敬佩毛泽东的当时的胆识,通过农村、农民的力量革命,国民党再怎么也想不到忽视的农村力量竟然是如此之大,但是毛泽东就是走了一条常人不会走的路,也不相信会成功的路。但是历史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谁就可以赢得中国。其实毛泽东的胆识早在他决定走进井冈山的时候已经体现出来了,组织要求他进攻长沙,而他却违抗了命令,擅自带领队伍在井冈山扎了革命根据地,因为他坚信:农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少年的毛泽东“行为奇,交奇友,立奇志”,奇就奇在他志向远大,奇在他善于思考,奇在他敢去行动,阅遍所有伟人,无一不是在少年时就已经有了自己大大的理想,而这种大大的理想也就是常被俗人称之为“奇想”。作为一名大学生,回眸自己的过去,还真的没有给自己立过什么大志,也许这就是我现在只是一名大学生的原因的。但是虽没大志,自己小小的理想还是一直有的,但是理想这回事不是拿来放在心里的,而是需要及时践行的,所以现在开始我也该开始践行了,给自己创造一个传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