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寨红军广场景区导游词
金寨红军广场景区
金寨红军广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寨县红军广场旅游景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六个主要景点,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具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与绿色山水景观紧密相连,具有山区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年接待参观者50万人次。金寨县红军广场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
【红军广场】
“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几个字是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整个红军广场是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二期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投资2250万元,其中包括广场、牌坊、上山台阶步道、绿化、照明、挡土墙和浮雕等工程。
红军广场建设紧紧抓住金寨是革命老区、红军故乡、将军摇篮这一历史特点,运用数字和浮雕等现代设计理念,充分展示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境内的革命史实以及金寨人民作出的伟大贡献。完成后的红军广场与烈士塔、红军墓园、博物馆、红军村等连成有机的整体,大大提升了红色旅游品位。
两边的浮雕,它是采用芝麻白花岗岩材质,有松、鹤、祥云组成,通过系列动植物形象的有机搭配,既美化了广场,又展现了和谐的现实生活。右边的浮雕有32只松鹤组成,寓意在金寨县诞生的红军第11军32师,左边33只松鹤代表红军第11军33师。
浮雕主要的图案是杜鹃花,杜鹃花是我们大别山区常见的山花,也是一种容易生长并通迅速蔓延的植物,火红的杜鹃象征着革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的燎原之势。穿插其中的11颗星星寓意深刻,它代表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共有11支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在这里诞生和组成。
浮雕是向日葵和鸽子组成,向日葵向太阳,它象征着我们的工农红军一直跟着中国共产党,为受苦受难的百姓翻身解放浴血奋战、英勇杀敌。鸽子则象征和平,是全人类追求的梦想。
台阶共有59级,它寓意着在我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59位开国将军,在全国将军县中位居第二,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其中上将一位就是洪学智将军,中将8位,少将50位。占安徽省130位将军数的45.4%,在全国将军县中位居第二,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这些开国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不朽的功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每个人的戎马生涯都是一部传奇故事,是一部生动的革命传统教材。
金寨县不仅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和组建了11支主力红军队伍,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一度成为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区党委领导全省和鄂豫皖边区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心。革命战争年代,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有10万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为国捐躯,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1.05万人,其中县团级以上的就有500多名,这50级台阶就寓意着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上面这两边的台阶是49级,它表明金寨县的解放时间是在1949年。现在各位领导可以回头看看金寨老县城的面貌,我们的县城绿水青山,翠岭环抱,碧水穿城。上游是著名的梅山水库,新中国建立之初,为根治淮河,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为此,金寨淹没了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移居10万多人。
25级台阶寓意在金寨县境内组建的红25军。随着红军的发展壮大,1931年10月,在麻埠成立了红25军军部和第73师。随后,在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红25军的第75师、第74师先后在金寨境内的麻埠、白塔畈组建。红25军是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也是长征中唯一一支长征结束时人数多于出发时人数的红军队伍。红四方的图案寓意金寨地区是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
前面的28级台阶意指在我县组建的另一支红军队伍——红28军。1933年10月,根据皖西北道委决定,红28军在南溪吕家大院重建。1935年2月,以金寨境内组建的红218团为主体再建的红28军,坚持了艰苦卓越的三年游击战争。红28军是继红25军组建之后,又一次组建成军建制的红军队伍。也是鄂豫皖地区的最后一支主力红军。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于1983年纪念立夏节起义胜利54周年之际建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750平方米,展出革命历史文物1200多件。主楼正面镶嵌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名“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八个大字。馆内陈列分为序厅、革命史展、将军展、洪学智生平事迹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今日金寨七个部分。
序厅正面悬挂着邓小平、江泽民、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洪学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和一幅大型浮雕《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两侧放置金寨诞生和组建的十一支主力红军的军旗浮雕和史迹电动图。
革命史厅按四个时期,分组列题,史物结合,形象地展示1921年至1949年我县革命史。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展出了以金寨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反映了旧中国苦难的金寨人民在救星共产党的指引下开始觉醒起来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展出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红11军32师和33师的建立,豫东南和皖西根据地的开创,鄂豫皖苏区的形成,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红军主力转移,创建和重建了红25军、红28军,反映了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燃成燎原之势,充分显示了金寨是“红军的故乡”;抗日战争时期,展出金寨人民响应征召,加入新四军的四支队东进抗日,中共安徽省工委以金寨为中心领导鄂豫皖边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反映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方针的正确性;解放战争时期展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建根据地,迎来全国解放的胜利,反映“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将军展厅着重展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59位金寨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赫赫战功,也展现了他们为社全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不同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显示出金寨是“将军的摇篮”。
洪学智将军生平事迹展厅,展示了两次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将军的事迹。
金寨名人厅展出金寨籍革命历史名人,并重点介绍我县革命历史名人王明和蒋光慈;并全面详实的展示了我县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各界名人的光辉业绩,激励青少年陶冶情操,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烈士厅展出金寨县革命烈士的英名和事迹,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十万儿女踊跃参军,大多数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一万一千余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著名烈士蒋光慈,詹谷堂、周维炯、刘仁辅、沈仲华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在革命老区广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同时还展出了刘晓松等新时期英烈。
今日金寨厅展示了建国后金寨的工业、农业、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充分展示了老区人民“追赶跨越、奋力崛起”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
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品位得到了不断提升,1989年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国家民政部将金寨县博物馆列为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被团中央列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南京军区和驻皖部队、院校先后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列为“青年官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1996年国务院公布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中宣部宣布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先后有二十多所省内外的大中专院校把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馆以来接待参观游客近300万人次。同时,这里也成为全国重要红色文化研究基地之一。
2009年底,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作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正式升级为国家旅游4A景区。实行免费开放。
201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再获殊荣,取得“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称号。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将再接再厉,夯实基础,创先争优,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职责。
【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它是1965年10月建成的。塔高24米,塔身正面镌刻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是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塔基正面镶有汉白玉浮雕,背面黑色大理石上铭刻着纪念碑文。2003年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亲临烈士陵园瞻仰。特批专项经费200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维修改造。
【红军烈士墓园 】
红军烈士墓园建在烈士塔的西山坡上,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已安葬红军和革命烈士136位,其中将军25位。当年那些为革命驰骋疆场,冲锋陷阵,转战南北,奋斗一生的红军英雄们,逝后魂归故里,回到了他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安息。他们的革命精神,永世流芳,万古长青。
【金寨县红军纪念堂 】
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建筑面积444平方米,2009年5月重建并对外开放,由洪学智将军题名,堂内两侧长廊陈列有领导人题字的碑石,正厅陈列老红军照片、刻名、红军群像的雕塑及在金寨组建和战斗过的十一支红军队伍序列表,供参观者前来瞻仰吊唁,是祭奠老红军的殿堂。
【洪学智将军纪念碑】
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面积840平方米,于2008年10月竣工,包括纪念碑、勋章站柱、纪念广场和长城墙,纪念碑庄重典雅,展示了这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共和国领导人的光辉人生。
第二篇:金寨导游词
天堂寨
各位朋友们早上好,首先我谨代表我们安徽银通假日国际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在自我介绍之前,请允许我隆重的的介绍我们整个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那就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了。请看我们的王师傅,两眼有神,目光炯炯,怒视前方,手握方向盘,脚踩刹车,可谓是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一朵梨花压海棠!有没有!介绍完师傅以后,接下来就是自我介绍了。我姓姜,单名一个漫字,祖上为“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尚公姜子牙,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是哪个姜了吧!那接下来的天堂寨之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参观游览,在整个旅途中如果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可以来找我,小姜与王师傅将会竭诚为大家服务!
大家知道安徽省最美的五个地方是哪里吗?猜一猜~~答对有奖哦!好,下面我来公布答案了,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接下来的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了!古语云,魏巍大别山,苍苍天堂寨,天堂寨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境内,是大别山主峰之一,属于江淮分水岭,景区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天堂寨主景区,主要看山,另一块是白马大峡谷,主要看水。天堂寨又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一句话来概括——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天然的氧吧,圣水的世界,杜鹃花的领地,娃娃鱼的故乡。下面小姜为大家详细解说。
因为天堂寨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所以植物的生长相当的茂盛。如果大家在五月份的时候来天堂寨,就能够看见漫山遍野的红樱桃了。因为植被茂密,所以天堂寨的野生动物也是特别的繁多。野猪、穿山甲、金钱豹、豺狼、水獭等等,所以大家去了景区以后可不要轻易单独行动,跟着我们大部队走,安全第一啊。
那来说一说天堂寨的水。仁者乐山,多云山可乐,山山多情;智者乐水,天堂水可乐,水水通灵。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天堂寨的水质清纯甘甜,是地表一级卫生饮用水。等我们到了天堂寨以后,肠胃好的朋友可以在上游处稍微捧点泉水喝试试,味道像农夫山泉有点甜。天堂寨的水不仅喝着甘甜,看着也更是美丽。景区内大大小小的瀑布不计其数,其中情人瀑为绝佳的摄影地点,大家别忘了在那里拍照留念。在海拔1729米的天堂顶还有一口天塘,塘水长年不外溢也不干涸,民间称之为“瑶池”。在这瑶池之中呢,有着更为珍贵的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因为叫声很像幼儿的哭泣,故名娃娃鱼。大家只要稍微留意就能够看得见。
天堂寨从古至今都是比较热闹,史料记载:“岩石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这个第一关,说的就是现在的天堂寨。古时候的天堂寨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现在的天堂寨依然是抢手山芋。前两年天堂寨的商标之争也是才落下帷幕。天堂寨的山之北是安徽省金寨县,山之南为湖北省罗田县,两省都想将此景点划分到自己的管辖范围,后来此事就闹到国家工商总局去了,后经裁定,天堂寨景点为两省旅游公共资源,不管裁定如何,最后受益的其实都是我们的游客朋友,大家可以“一脚踏两省,两眼望江淮”。
说完了天堂寨看的和玩的,接下来说一说吃的。来到了天堂寨,不得不提一样特色美食,那就是烟熏红豆腐,它是金寨县的传统食品,也是当地人年夜饭的必备菜,取谐音“都富”。另外天堂寨还有一个特色菜,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那就是吊锅了。在屋顶上栓一铁链,在铁链上安一个火笼,将锅放在火笼内,三五成群,围坐四周,吃饭聊天喝酒三不误,正应了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咱吃的呀,是气氛!是不是都被说的馋了?没关系,今天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几道当地颇有名的特色菜,大家可以尝一尝。管不了吃好,但是绝对能管吃饱!
两天的游览下来,想必大家也是很累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开心能够陪同大家一起度过这充实而美好的两天。旅程结束之前,小姜我要送给大家一个真诚的祝福,祝愿在座的每一位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以后好,工作好身体好家庭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银通国旅全体员工期待为您的下次服务!
第三篇:口语话金寨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早上好啊,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徐倩,大家可以叫我小徐,也可以叫我徐导,今天大家都起得特别早哈,先咪一会儿,打个盹,休息好了咱们再开始讲解。
都休息好了吧,跟大家讲几点啊,咱们一会到了景区要换乘景区环保交通车的,咱们的车是直接停在停车场的,所以咱们都记一下车牌号,景区旅游大巴车挺多的,长得也一样,所以记住车牌号就好了,咱们这两天都是要坐这辆车的,所以保持一下车内的公共卫生,给大家讲解一下哈,说到大别山,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革命根据地,没错,但是大别山还是一个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区里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非常的高,一会到了景区可以多做做深呼吸,在这美景中洗洗肺啊!
大别山名字的由来有几个小故事啊,有人说她得名于大诗人李白,传说当年李白登上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观赏了南北两侧的景色,发现南北两侧的景色截然不同,不禁感叹到:“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别外一个说法源于地缘学界,据地缘文化学者的考证,现在的大别山所在地在远古进代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20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地面开始隆起,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大别山,大别山与西部的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连绵千余公里,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它分开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也分开了吴国,楚国两地,从而使得南北两地气候环境和民俗风情截然有别,所以叫做大别山。最后一个和汉武帝有关,相传昔年汉武帝刘彻封禅南岳天柱,途经安徽岳西境内的一座高山,因为皇帝是不走回头路的,所以全力前进,结果竟然两个月未走出此山,于是感叹道:“此山之大,别于天下” 这是大别山名字由来的几个小故事哈,事实上,大别山确实很大,有多大呢,像安徽天堂寨,麻城龟峰山,河南的鸡公山,还有薄刀峰,都是大别山山脉哈。
咱们今天要去的就是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的天堂寨,简单介绍一下金寨县,金寨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65万人口,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库区县。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全县先后有10万英雄儿女参战,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9人,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将军县!
天堂寨景区与湖北的罗田县和英山县接壤,所以天堂寨有“根生两省,叶落三县”这种说法。景区总面积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山势呈南高北低分部,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5座,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为大别山的主峰之一啊,是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先生题字的,天堂寨不仅是安徽和湖北的交界山,也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被誉为植物的领地,动物的王国,净水的世界,云雾的海洋,娃娃鱼的故乡,景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堂寨在隋朝以前名“衡山”,唐代称“多云山”,明代以后改为“天堂寨”,天堂寨属北亚热温暖湿润季节气候,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游客可一脚踏两省,两眼望江淮,到天堂寨旅游休闲,一是玩水,二是乐山,三是体验民风民俗。天堂寨的主要亮点是水,其清洌甘甜,PH 值为6.7,为地表一级饮用山泉水。“东南第一清白地,山是本色水是源”这是对天堂寨水的真诚赞美。天堂寨森林覆盖率高达96.5%;它的年降水量约在2200毫米,而又地处大别山北坡,年蒸发量1840毫米,加上地形雨频频降落,有时一天要下几场。因此在半径2公里范围内形成了五个接力式瀑布的瀑布群景观,华东地区实属罕见。有诗云“踏遍黄峨岱与庐,唯有天堂水最佳”。
给大家说一下我们这两天的行程安排,大家手上都有一个行程表吧,咱们今天先去游览大别山最为代表的峡谷景观区白马大峡谷景区,景区游览时间大概为2.5小时,游览完后返回酒店,自由活动,(如果时间充足咱们可以在里面我拍点照,也可以尝试一下白马峰栈道)明天早上7点起床,7点半早餐,8点准时出发,游览天堂寨主景区,咱们一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在下车之前呢,首先,我要与各位约法三章:在游览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同时保护好景区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和烟头,更不要学习孙悟空刻字哦,实践证明,“名人”可不那么好当啊。一会我买完票后会把票分发到每个人手上,这个票是两日有效,景区大门是需要录指纹的,景区会二次检票,大家录过指纹后不要把票混在一起,自已的票自已保管好,第二天进园的时候会一票一指纹的核对,所以大家票不要扔了,也不要混合放在一起,再者景区的票面上会有一个景区的全景图,咱们也可以当做一个景区地图来用哈。
索道全长1500米,上下站相对高差450米,跨三山两涧,比较长
现在我们走在景区的盘山公路上,大家看你们的左手边的山峰,是海拔1480米的白马峰,因山形像一匹骏马而得名,它由马鞍、马背、马尾组成,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马的臀部。白马峰千米绝壁,万丈深渊;山脊上岩石裸露,雄奇险峻。每当暴雨过后,山谷中云雾升腾,就像一匹白马奔驰在云海里,引发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晴日时,阳光照射在白色的岩壁上,就像山峰上披着一层白色的雪。形成马尾晴雪、鞍鞯夕照等独特景观,十分壮美。看,那是白马峰栈道,游人可以通过栈道直达白马峰峰顶,栈道倚绝壁而建,让人望而生畏。如果有机会,有胆量的都可以尝试攀登,练练胆量。请大家跟我来,排队上车。
虎形地到了,这儿是进入瀑布群景区的门户,有停车场和多处接待服务设施。此处山高林密,篁竹萧萧,唐朝诗人王维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大别山天堂寨的大大小小108道接力式,风格不同,落差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还原了天堂之水的生命力,不仅干净透明,而且灵动异常,变幻莫测。
未谋其面,先闻其声。听到轰隆隆的水声了吗?这就是瀑布群景区中第一个瀑布——九影瀑的轰鸣。相传神话中的八仙,每次上天庭,都必请本方土地爷来此潭中淋浴,然后踏着天上的五彩云去见玉帝,因八仙和土地爷在此留下倒影而得名。冬日里,气温骤降,整个瀑布结成68 米高、6 米宽的中空冰瀑,又被人们称为“冰魂瀑布”。伫立瀑前,令人心旷神怡,悠然想起前人咏瀑诗“疑是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的佳句。
九影瀑为常年流水瀑布,瀑高71米,宽约8米,为岩性差异及断层作用形成,下有深潭,潭面约50平方米,终年不涸,瀑布水帘凌空而下,响声轰鸣。看到此瀑我们真切体会到了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真正含义。朋友们!站在这儿你觉得心胸特别舒爽吗?这一带大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6个国际单位/立方米,是一处天然森林浴之地。请大家到上面的“观瀑亭”去看看,去河上的“逍遥桥”走走,抓紧呼吸吧,做深呼吸,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恩赐
现在我们就到了九影瀑的半山腰,天气好的时候,阳光照射在飞流直下的九影瀑之上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一道彩虹飞跨九影瀑中间,恰像是给九影瀑镶上了一道五彩项圈。人人都知晓“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彩虹总在风雨后”游览天堂寨,无需经历风雨,就能见彩虹。
我们从右边木栈道继续前进,大家加油。我们继续向上攀行。漫步在这林荫小道上,路两旁有很多珍稀植物,如紫茎、鸡爪槭、朵椒、天目木姜子、交让木、四照花、白梓等等,都是很名贵的呢!“良好的森林植被,南北方气候的过度带,天然混交林为主的原始森林,四季不息的飞瀑流泉”。
看,瀑布群中的第二道瀑布—情人瀑到了,这道瀑布高44米,宽10—15米,为断崖型瀑布,此瀑水势柔和,几度折叠,乘势而下,宛如少女正在拨弄她那秀美的头发。有诗曰:“瀑翠相侍老,渡船修千年”。朋友们抬头再看对面,一棵巨大的毛栗树上,蓬蓬勃勃地生长着一棵小松树。飞籽成林,是山区植物繁衍的通常办法。这也是一景,我们称它为“节外生枝”,天堂寨的植物就是这般奇妙!
让我们继续攀登。已经走过200级石阶了。路旁这是剑劈石,此石高8米,中间缝隙仅10厘米。传说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剑劈狐狸精留下的剑痕。事实是,在地质上它是岩石中一组平行的节理因风化剥蚀和重力作用而形成。
继续向前,到达第三道瀑布,它是泻玉瀑。泻玉瀑兼具了九影瀑的壮美与情人瀑的柔和,流水贴崖壁而下,卷起白色水花,好似滚珠泻玉。泻玉瀑名字由此而来。我们将从这里乘坐索道上山,天堂寨客运索道,全长1500米,上站与下站高差450米,采用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双人吊厢方式运载客人,在索道吊箱里看瀑布,又是别一番景象。索道上站直达海拔1605米的天屏峰“要看天堂风光景,神仙最爱架空行”。索道两人一组,请大家自由组合。在坐索道的时候注意看你们的左手边,你们将从空中看到剩下的两个瀑布,淑女瀑和银弓瀑。
经过约20分钟的空中漫步,大家就来到了海拔1605米的天屏峰了,从这里俯瞰,荆楚大地尽收眼底。天屏峰一线从盆景园——天成石佛全长3公里,原是为了防火,人工将树木砍去留下的一条防火道,又是皖鄂两省的分界线。“一脚踏两省,放眼望江淮。”西南而视,荆楚大地,尽收眼底。回望东北,茫茫林海。天屏峰位于瀑布群景区西侧,索道终端,皖鄂交界处,海拔高度为1605米。站在此处,可观赏到金狮啸天、剪刀石、老君赴会、情侣峰、梦笔生花、神龟石、情侣龟、青蛙望月等景点往右手边方向走一点便是一个石碑,上面刻着“皖鄂交界地”。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就已经是安徽省与湖北省的交界处了。毫不夸张的说,您的左脚在湖北,右脚在安徽。正所谓一脚跨两省,放眼望江淮。在这块碑的背后还有5个字,刻着江淮分水岭。没错,这里便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您上山时看到的瀑布山泉都属于淮河水系,过了这里,在山的另一侧,这边都是长江水系了。再往前走,眼前的山峰就是马头峰,大家看像不像一匹正在低头吃草的骏马呢,这是马嘴,背上的松树就像马的鬃毛,非常的形象。其实这座山峰还暗藏玄机呢,如果大家从右往左看,像不像一只骆驼?那边是两个驼峰。这边是骆驼头。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这个道理。
好,翻过一个小山头,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堂寨的标志性景点——将军岩,也就是各位门票上印的风景,大家看,站在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对面崖壁上,斜靠着一尊人面侧身像,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额头,眼睛,鼻子,下巴,胸脯还有微挺的将军肚。就像一个气度不凡的常胜将军,他眼神坚定,仰望蓝天。多么骄傲,多么英武。大家都知道,咱们金寨县是红军摇篮,将军故里,全县共产生了59位开国将军,其数量之多位居全国第二。革命年代,我们的先辈摸爬滚打,在枪林弹雨中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新中国。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值得永远铭记,我们更应该知道和平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咱们现在返回到天屏峰索道上站坐索道返回到这里,今天天堂寨之旅就全部结束了。
非常感谢大家的一路配合和理解,如果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含。再次感谢大家。最后祝各位在今后的生活里,六六大顺,安康和美。谢谢
第四篇: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导游词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导游词
(导游指南:概况介绍,旅游线路: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
尊敬的各位来宾,热烈欢迎各位莅临参观、视察指导。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由主要由革命烈士纪念塔和革命博物馆两部分组成。沿着这条林荫道路,我们正步入金寨革命烈士陵园。金寨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闻名全国,一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唱遍神州大地。金寨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域。金寨人民为共和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三个十万就是最好的佐证;革命战争年代,十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壮烈牺牲;建国初期,国家在县内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十万亩良田和十四万亩山场,十万移民就地安置。为褒扬革命先烈,纪念金寨10万儿女参加革命战争,于1964年兴建了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县城梅山史河西畔,它依山傍水,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堂、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和红军村,现已形成以烈士塔为中心,融塔、馆、堂、墓、场、村为 一体的大型革命烈士纪念地。1994年,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金寨县烈士纪念馆”,乔石、宋平、洪学智、曾庆红等党和国家
在烈士陵园的西山坡,建有百余座红军、将军烈士墓。青山有幸埋忠骨,先辈们安卧的墓地,芳草青青,苍松翠柏,象征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永世流芳,万古长青。
结束了陵园的游程,我们下山,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去参观。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于1983年立夏节起义54周年时建成开馆,占地面积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正厅高14.1米,主楼正面顶额上镶嵌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馆名。馆前有大型广场、喷泉、鱼池、假山;馆后回廊庭院,花草芬芳,四季长青。馆内陈列分为序厅、金寨革命史展、将军展、今日金寨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和名人书画展等七部分。
金寨革命史展按革命历史四个时期,分组列题,史物结合,形象地展示出1921年至1949年金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有力地说明了金寨既是鄂豫皖苏区的中心,又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发源地。
将军展着重展示了金寨籍59位将军南征北战的功绩,以及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在这里,有我军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有威震敌胆的“虎将”皮定均。
今日金寨展从不同方面展现了金寨的风采,体现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捕、勇于奉献、创优争先”的金寨精神。
金寨名人展展出的历史名人,有中共早期领导人王明,无
第五篇:红军山导游词
大家现在位于小龙山上的红军山纪念碑,纪念碑是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而兴建的。从这里拾级而上,可以看到满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红砂石墓茔掩映在万绿丛中,里面安葬着红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的骨灰。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岗便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红军山
步出会址,路过扬柳街一侧的红军总政治部驻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便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人们尊称为“红军山”。
拾级而上,只见满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红砂石墓茔掩映在万绿丛中,里面安葬着红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的骨灰。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里面葬着一位当年为遵义人民治病而惨遭反动派杀害的红军卫生员。
去遵义(遵义旅游攻略 遵义旅游线路)除了看遵义会议会址,还可去看红军山。遵义的红军烈士陵园修建在市内小龙山上,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老鸦山遥遥相望,集中了建国后在遵义各处找到的红军遗骨,故又称红军山。陵园正面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时兴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
拾级而上,只见满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红砂石墓茔掩映在万绿丛中,里面安葬着红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的骨灰。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里面葬着一位当年为遵义人民治病而惨遭反动派杀害的红军卫生员。
红军山2008-04-06 13:20 女士们、先生们、可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现在,我们跨过湘江河就到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山。红军山的真名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那么为什么又叫红军山呢?一会儿到了之后,等我慢慢为大家道来。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红军山的概况。
这是一座坐落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中小龙山上的陵园,于1953年修建。当时把附近找到的77座红军烈士坟墓集中迁至山上,还从桑木垭远迁早已远近闻名的“红军坟”来此山,刚开始叫“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它坐北面南,前临湘江河背靠大森林,四周苍松挺拔。后经1984年等几次的大扩建后,构成了今天布局严谨、气势雄伟的所在。
好,现在我们已到了陵园门口。首先迎接我们的是316级阶梯,顺梯仰看,一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巨大镰刀、锤子标志抢入眼中,使人顿生敬仰之情。
现在我们作一下分工:你们几位小朋友数数台阶,看我刚才说的316是不是准确。
其他团友观看台阶两侧栏杆上图文并茂的雕刻,那可都是红军长征时的珍贵资料哟,大家可尽情摘录或拍录下来。
好,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纪念碑前面的广场上了,大家看到碑身正面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是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碑的高度是30米,上口2米见方,底面为6米见方。碑顶置一个高大5米的党徽,也就是刚才我们在山脚最先看到了标志,它用氮钛合金片包裹,在阳光的照射下很是夺目;碑的外围是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的大圆环,圆环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2米,圆环外面东、西、南、北段各镶嵌着7颗闪光的星,象征着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也代表中国共产党28年的艰苦革命历程,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四个巨大的红军头像是由紫色花岗岩石雕成,东南方是老红军形象,西南方是青年红军形象,东北方是赤卫队形象,西北方是女红军形象,组图含义是红军震撼四方。
好,现在我们进入圆环内。圆环内壁是四组汉白玉浮雕。这组是强度乌江;这组表现的是遵义人民欢迎红军;这组是娄山关大捷;这是四渡赤水。
由北边走出圆环,沿坡上行到 “邓萍烈士之墓”,这是红军在遵义战斗中牺牲的一位级别最高的军官:军团参谋长,牺牲时才27岁。墓碑和墓志铭都是由张爱萍将军亲笔手书。
当年,红军取得娄山关胜利后,先头部队一举拿下遵义新城,但老城有坚固的城墙,一时拿不下,为了赶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拿下老城,取得遵义之战的全面胜利,邓萍身先士卒,率部到城外河滩前沿阵地观察地形,当时的十一团政委张爱萍也冒弹匍匐到邓萍身边,他们隐蔽在一个小土墩后面,交换对敌情的判断和商议下一步计划··· ··· 突然邓萍倒向了张爱萍的怀里,原来他被敌人击中,鲜血奔涌而牺牲了,那是1935年2月27日,邓萍刚27岁。
后来,张爱萍在鸭溪场沉痛地为邓萍写下了一首挽诗:
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
“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在墓的东边,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雕塑表现的就是当时邓、张两位战友的生死决别时刻。
这座雕塑后面是红军英烈墙,收录了当年红军长征时在遵义战斗牺牲的两千多名烈士(这是有名册记录的;还有无数无名烈士只有立无名英烈墙纪念了)。
··· ··· 请大家随我来(从邓萍墓室后穿过来到西侧)。这就是有名的红军坟,“红军坟”三个字是毛泽东主席的手书集字。该坟代述的是当年广西籍红军战士卫生员龙思泉到桑木垭为穷人义务治病,后来在追赶部队的途中被敌人杀害。桑木垭百姓知道后非常气愤和悲痛,遂把龙思泉遗体移葬到桑木垭。红军走后,穷人生病无钱治,非常怀恋这位“红军先生”。传说有一病人到龙思泉坟前走不动了,倒下休息一阵后,居然感觉像好多了,从此一传十、十传百··· ···许多穷人生病后都前来烧香求“药”,逐渐就传成了“红军菩萨”··· ···
解放后,修建红军烈士陵园时,迁移龙思泉坟来小龙山,可是群众还是香火不断的祭奠这座红军坟。后来,政府在坟前下方台上塑了一尊红军女卫生员的艺术铜像,把男卫生员艺术为女卫生员形象,但前往祭拜“红军坟”者还是络绎不绝,连铜像也被祭拜,它的脚部还被虔诚的人们摸得锃亮锃亮的。
你们看,下边这座铜像就是,还有人在敬香呢。
喜欢川剧的朋友,可能知道一个叫《红军魂》的剧目,它就是我市川剧团根据红军坟的故事创编的。
一位普通人被顶礼膜拜70多年了,这在全世界可能是不多见的吧?
朋友们,再往西就是由李鹏同志题写匾名的青松堂了,里边存放了16位无名烈士的骨灰,还有邓萍、钟伟剑烈士的事迹资料。
好了,各位女士、先生,我们走这一圈,整座陵园是否就走完了呢?没有。
在广场西侧下的坡面还有两座特别的三面体纪念碑呢,大家请跟我来。
现在我们已瞻仰完陵园的所有碑、墓、雕刻塑像,我想大家可能已经明白此陵园为什么叫“红军山”了吧?
因为这里红军味特浓,红军的英勇、善良气息犹存,红军精神已深深烙在了淳朴的遵义百姓心中,人们用“红军山”来亲切称呼烈士的安息之地,由衷地表达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遵义红军山
遵义红军山又叫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不过遵义人都叫红军山。步出会址,路过扬柳街一侧的红军总政治部驻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便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人们尊称为“红军山”。贵州遵义红军山纪念碑位于遵义市小龙山上,陵园正面碑正面是邓小平同志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时兴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
拾级而上,只见满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红砂石墓茔掩映在万绿丛中,里面安葬着红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的骨灰。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里面葬着一位当年为遵义人民治病而惨遭反动派杀害的红军卫生员。遵义红军山的故事
红军山之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就犹如镶嵌在这个城市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庇护着这方水土这方人;又如这个城市的灵魂,彰显着老区鱼水情深的情怀。
“今晚我们必须拿下遵义城,并以遵义为据点,一举击溃明天赶到遵义进行支援的国民党中央军。这场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邓萍站在洗马滩河坎上,指着不远处的遵义城,向战士们传达了彭德怀军团长下达的重要指示。听到命令,战士们士气高昂,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等着邓萍下达进攻的命令。突然,一颗流弹从他颅内穿过。“参谋长!”邓萍身边的战士急忙扶住他,其他的战士也几乎咬碎钢牙,恨不得将打冷枪的敌人揪出来千刀万剐。在邓萍倒下的一瞬间,从投身革命开始的记忆片段如幻灯片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此时,他才27岁。
邓萍牺牲后,几名战士当即将他抬到新街罗庄院内(原恶霸地主罗微五的住宅),随后又从颜姓居民家中抬来黑漆棺木一口,将其尸体入棺,并于次日葬于松子坎背后的罗家坟山。1957年秋,朱振民、章思进等人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终于找到了邓萍原墓,并报请贵州省军区政委石新安(原系邓萍部下的参谋)前来现场辨认无疑之后,于1958年将其遗骨迁葬到同年报请兴建的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内。
凤凰山麓湘江河畔
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凤凰山麓、湘江河畔,占地103亩,陵园与“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纪念体系隔江相对,彼此辉映。这里是遵义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和各种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1949年11月21日遵义解放后,人民政府清理了1935年初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遗骸,先后找到了19名轶名烈士。1957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致函贵州省委,提请务必找到他的亲密战友邓萍的遗骸。经省、地、市党政军的共同努力,1958年终于在松子坎找到邓萍原墓,并迁至遵义市小龙山上。
同年,遵义市政府立即报请上级批示兴建“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经上级部门研究后,同意拨款30万元,在遵义市修建烈士陵园和纪念碑。1958年9月,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正式动工兴建并于次年初竣工。陵园划定范围为103亩,始建盘山车道和289级石阶,由湘江河边的公路直通陵园的纪念活动平场。
陵园正中,用红砂石为邓萍建造了一座墓室,并在清明节专门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将盛有邓萍遗骨的棺木安埋在小龙山石砌墓室内,同时亦将找到的其他红军烈士遗骨迁葬此地。自此,市民们便亲切地称之为“红军山”。
迎风奏乐永放光芒
走进陵园,沿着数百级石阶而上,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震撼人心。纪念碑高30米,下宽6米。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该标志由钛合金浇铸的风铃片组成,每块风铃片表面都覆有9999纯金箔,抬头望去,标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每逢风起,标志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风铃声,好似烈士英魂在耳旁细语。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纪念碑修建于1985年1月15日,恰逢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当时省、地、市党政军领导云集小龙山,隆重举行建碑仪式,党中央也委托伍修权、童小鹏专程由京来遵剪彩,参加了落成典礼。
纪念碑的底座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大圆环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支撑,用花岗岩石雕凿而成,分别对应红军指挥员、卫生员、战士和赤卫队员的形象,寓意着红军威震四方。圆环的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内容分别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
据陵园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整座纪念碑均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设计而成,在很多细节的设计上都有独到之处。正如底座圆环外壁上以石雕头像为界镶嵌着的繁星,每面7颗,共计28颗。它们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由1921年建党至1949年建国的28年峥嵘岁月——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取得了全国政权,解放了全中国,这一胜利是千千万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必将永垂不朽,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40余名烈士的安息之所
穿过纪念碑往上,便是现在的邓萍墓。邓萍是四川富顺人,他少年投身于革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派到黄埔军官学校的早期毕业生,有较深的政治、军事素养及其他渊博的学识。
邓萍墓坐北朝南,由正墓室、侧墓室和卧碑等组合而成。正墓室高5米,宽7.35米,进深4.35米;侧墓室低、高各3.3米,宽6.35米,较正墓室向前突出2.15米,整个墓室呈“凸”字形,共长20.05米。墓室顶端竖红色五角星。墓室正面镶嵌钢筋混凝结构墓碑。碑长4.1米,宽0.78米,正中模塑“邓平同志之墓”六个金色大字,系当时贵州省省长周林手书。左右两侧墓壁上,分别模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颜色均为白色黑底。
卧碑斜置于墓室正前方8米之台阶中央,长4.5米,宽3.1米,在白色水磨石面上,用红、黄、绿三色水泥堆塑,由53朵大小不等的向日葵组合而成,并装饰素带两根,形如一个巨型花圈,整个卧碑做工精雕细琢,造型端庄,深切表达了遵义人民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和悼念之情。
从邓萍墓往左而行,便是青松堂,里面存放着1935年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16位轶名红军烈士的骨灰以及23名已故老红军的骨灰。“青松堂”三字,是原国务院总理李鹏于1991年2月为陵园题写的。
自陵园建立至1986年,省、地、市为陵园建设投资,共计300万元。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32个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之一。1988年国家民政部拨款25万元,省民政厅拨款5万元,建筑了烈士骨灰堂和陈列室。
青松堂旁是红军坟和红军卫生员的铜像。
红军坟的故事
1935年,红军长征到遵义时,驻城郊桑木垭的前哨连有一位不满二十岁的卫生员。他既有一套成熟医术,又有赤胆忠心的医德。恰逢当地流行伤寒病,群众因病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有鉴于此,卫生员在战友们忙于打土豪、给劳苦群众分粮分物时,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走村串巷,给老百姓看病、送药、打针。由于医德好、医术高,经卫生员诊治的病人无不手到病除。这一消息很快风传开去,周围数十里的农民纷纷前往求医、讨药,一时间把他忙得不亦乐乎。
某日傍晚,一名约12岁的小孩哭着跑来哀求,请他到远离驻地十多里的地方为其病重的父母看病。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孩,卫生员感到心里有根弦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不顾数天来的疲劳,冒着小雨、踏着泥泞到达患者家中,连夜给王大爷、王大娘服药、打针,直到天明时患者脱险后才返回驻地。
回到驻地后,卫生员却发现营地内已是人去楼空。原来就在他为患者治病的夜里,连队接到命令连夜赶路去别处执行任务了。由于卫生员迟迟未归,连长便写了一张字条托房东转交给他,字条上写道:“小洪,部队要执行紧急任务,不能等你,你回来后,立即向桐梓方向赶来。”见到连长的指示,卫生员立即向连队出发的方向急追而去,没想到临走时却被前来感恩的群众簇拥着,这送鸡蛋,那送米粑,十分难舍。
就在这时,敌人闻讯而至,不幸落入敌人手中的卫生员被枪杀于桑木垭场口。老百姓为了报答他生前为民除病的恩情,将其尸体就地安埋在路旁。因不知其籍贯和名字,群众只得称之为“红军坟”。
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钟有煌同志证实,卫生员名叫龙思泉,是红军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二营的优秀卫生员。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红军烈士陵园建立以后,一方面红军的好处深深铭记在群众心中,另一方面有成千上万的人民扶老携幼,自发前往瞻仰,每年陵园接待游客均在25万人次以上。甚至来自省城和首都大专院校工作、实习或参观的学生,也都到这里举行纪念活动,邀请当地健在的老红军讲述当年长征的故事。这些盛况。使整个陵园自然形成了教育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红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的大课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遵义被列入全国二十四个革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继后又被列为全国七十三个中等城市之一。自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建园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杨尚昆、伍修权、薄一波,以及中央一些部、办、委的负责同志来遵视察工作时,都曾前往红军烈士陵园凭吊瞻仰。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还在陵园中心亲手栽下了纪念树。其他一些省、市、自治区的人大、政协、顾委参观团,以及全国知名人士等也都登上陵园,瞻仰、缅怀革命先烈。就连不少来遵的外国朋友,也都要去陵园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