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
二街小学 李艳能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教育观点的产生依靠他的教育实践。陶先生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产生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是他教育观点产生的必经过程,所以他说要“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事实是我唯一的指针,我要建造在活的事实上。”从他文章中不难看出,他的教育观点,都是建立在行动事实的基础之上。行动是人存在的基础。理论只是为了更好的行动。而理论的产生则诞生于行动。所以像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一样,先有行动,后有知识。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是他对生活有了足够的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前人的一些经验。在他认识之后也要更好地指导他的行动,如此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比如他教育中主张应该让孩子玩科学的把戏。他本是认为自己的书呆子气就中毒很深,然后他要剥掉这层书呆子壳。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此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晚,他在亨达利表店买了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了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他和学生们高兴得不亦乐乎。陶行知修表一事,生动表明了他对实践的重视。
作为教师,我们要像陶先生那样,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不能再是单一的传授,要多一些观察发现法、实验探究法、游戏操作法„„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丰富多彩的活动,走进大自然,在活动中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探索世界,培养他们创造的欲望,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能力。
作为校长,我更要践行知行合一的理论。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我要处处走在教师的前面,为教师和学生做“行”的表率。
二、生活即教育
1927年陶先生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来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
陶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是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不是教育。在陶先生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能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必要,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新课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探究。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么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故而教育事业也应该体现出全面性。其实生活处处是教育的契机,如果肯留心,处处可以发现教育孩子的机会,希望我和我的团队都能有一双慧眼。
三、爱满天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对此我深有感触。
爱自己的事业是爱的基础,教育事业又不同于其它事业,因为它是培养人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是造人育人的伟业。教师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不但应具备育人的技能,更应具有一颗火热的爱心,用爱去铺就事业成功之路,用爱去浇铸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智慧的人,是最需要用爱心去滋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说:“不要金,不要银,只要你的心?”所以我们应该以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来勉励自己,用爱来贯串事业的全过程。让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充满爱心。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让我们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学生,让爱充满校园。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我领略到的谈到的还只是皮毛而已。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当以此书为伴,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1
最近我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感化和教育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
他,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的主要教育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教学十几年来,今日我才开始直面大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的智者展开对话。在书中,我开始感受着一次又一次思想的激荡,反思着过去有意无意的教育行为,专业发展的困顿,教育理论的薄弱,文字表述的欠缺,都是作为教师的我必须面对的。
读陶行知,时而有着教育的共鸣,时而感觉没有多少碰撞。可以这样说,《陶行知教育文集》更是一本在当时环境下中国国内进行教育改革的各种教育观点的杂烩。他的语言,在读了经典文学之后,会觉得他的语言像一个脱离了文言文的学生正在学白话文,尤其是那些诗歌,实实在在的白话而简易。但是在读了学校老师搜集的陶行知名言之后,我才突然醒悟,我对陶行知了解得还太少太少。无论批判还是继承,我都要继续读他,感受着他的教育实践脉搏,学习他的生活教育理念,感受着他那颗火热致力于教育改革的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在上学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我们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学校要叫行知艺校?行知是谁?老师就对我们说:陶行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陶行知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同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得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2
弹之一挥间,三尺讲台伴随我度过了三十四个春秋,在这三十四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或是学困生我曾经忽视过,放弃过。自从我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先生把爱满天下作为他的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也是他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他的人生格言,对此我深有感触。
曾经,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班上有一名女生,个头高,性格开朗,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但学习上不怎么上心,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马马虎虎,第一次单元测验不及格。当时我就想,怎么办?她的亮点很多,但就是不好学,是不是让她担任班长一职?第二天课上,我就推选她担任班长,大家也举手赞成,她自己也很乐意。真是没想到,自从她当了班长,她处处以身作则,带好头,做表率。记得有一次课上,我走进教室,只见她一人站在后面,这是怎么回事?还没来得及等我开口,她就便道:“査老师,上一节数学课,预备铃响了,我不该回头讲话。”她知道,作为一名班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树立威信。是的,两年的班长,成了我的得力助手,所以这个班无论是班风还是学风都得到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可喜的是在六年级毕业统考,她获得了三优,并且在班上排名第一。如今,她在祁门一中高二重点班就读,我相信,在明年高考,她一定考取一所属于自己的理想大学。
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真谛,也触动了我的心。我又带了一个五年级班,班上有一名男生,他真的是很奇特,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像个书生像,可是,他就是不爱学习,不管是什么课,他总是在桌底做小动作,不管什么作业,他是一个字也不写,所以每次语、英成绩最多也只能考一二十分,数学成绩却相当不错,每次都能考八十分以上,有时还考全班第一,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奇才。我带语文,又是班主任,不能坐视不管,课上我多去关注他,多给他一些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渐渐地他也参与学习氛围之中,但他的识字能力特别差,读五年级,也只有一二年级的识字能力,所以,几乎每天中午我都要为他辅导功课。通过一次次鼓励的话语,一天天不厌其烦地辅导,他的语文成绩一步步地提高,学期期末考试竟考了六十五分。我坚信,小学他还有一年学习时间,在我的辛勤耕耘下,他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定能更上一层楼,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我认为,为人师者,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只要我们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相信爱心一定会去感化、浸润每个学生得心田,学生定会用优异的成绩及良好的学习态度来回报老师的爱心付出。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3
假期里拜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一书时,曾三次看到里面引用陶行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我想由此来引入我今天对陶行知先生的读书分享。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简介(见ppt)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jùn),后改名陶知行、最后改名为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生的行动理论家。是美国“杜威”的学生。
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生于安徽华山歙(shè)县的一个清苦农家。
1906年,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
1914年,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先学市政,后主攻教育,师从于杜威。
1917年,学成归国,投身于平民教育,受挫后开展乡村教育。
1926年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并于1927年3月正式成立晓庄师范。此期间形成并实践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
1946年4月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6年7月25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8月11日,延安各界2000余人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
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周恩来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译音,是列宁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
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
郭沫若盛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二、主要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由此,我想到了我这一年数学教育生活的两个小插曲:
上期我们班的孩子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在去张坝春游的过程中,全校师生从西门出发,游览景区,往目的地走,火辣辣的太阳,孩子们又热又累。中途随我一起走的几名同学突然向我提出问题:“老师,我们走了大约3公里了吧?”“如果我们让另一队走下面河边那条道路,我们谁会先到呢?”我们由此引发了有说有笑的讨论。同学们在生活中主动提出了“大约”、“公里”这样的数学用语,当时我非常欣喜,孩子们在用心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暑假里,由于和一个学生的约定,我请他吃汉堡包。吃完送他回家时,他带我到一个乒乓球场玩耍,绕了一圈我们再回家,临别时,孩子说:“老师,我们总共走了差不多有3千米了吧?”我思索后答到:“我估计有4千米了”,他非常认真地举起手指说:“哦,那差不多有3个长江大桥那么长了。”随即他补充道:“你知道为什么是3个而不是4个长江大桥吗?因为你说的长江大桥有1千米多一些,那么3个大桥加起来就差不多有4千米了。”这是一位我们班所谓“后进生”的二年级孩子说的,我很惊喜在生活中他能有这样的推理能力和学以致用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其“社会即学校”的基本主张是: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这种主张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论。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不正是现代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吗? 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所说的“做”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是指“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教学做合一”的第二个理由是:“教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考虑学生的才能趣味,怎样学就怎样教。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法,而[!--RandomWord.3--]是让教法随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变动,这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真实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教学做合一”的第三个理由是:“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好的先生必定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二)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指出: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是根据“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理论演绎出来的创造过程,他形象地在《三代》一首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创造教育就是行动的教育。陶行知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四种:即:劳心的人,劳力的人,劳心兼劳力的人,在劳力上劳心的人。他认为前三种都不能实现创造教育,只有第四种人才能实现创造教育。 即“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的人才可以实现创造教育。
为此,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了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
①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②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③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④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⑤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⑥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喜欢的事。
结合我的数学教学过程,比如上期学习《收集与整理》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记“正”字方法的优越性,我在体育室收集了一大筐垒球、花球、皮球、网球,抬到教室里让同学们动手、动脑、动嘴,进行分一分,数一数,记一记。这样乐学、能动的课堂,孩子们学得非常轻松、愉快。
再比如上期学习《千米的认识》时,我拿着皮尺,把孩子们带到小操场,让几个孩子手拉手排成一排,让其余同学测量、读数;或者让孩子们在小操场上匀速走几个来回,老师为他们计时等,目的是让孩子们一边体验,一边思考,在“劳力上劳心”,努力践行陶先生的“创造教育”。
三、我的读书心得
我边读边不禁想到自己即将开展的班主任工作。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是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良好的班集体应是和谐融洽、有凝聚力的。要想形成这样的班集体,正如陶先生所写的,班主任要有 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经历,师生有了同甘共苦的生活,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班集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爱学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
我会努力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运用到我的课堂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生活即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行知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陶行知的“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先生精神的本源也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三篇:读陶行知教育文集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近日里,我再一次比较系统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再次聆听这位伟人的教诲。每一次的阅读,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心在随着他的教育思想不停地跳跃着,感觉那是和他在进行着心与心交流。每次阅读到陶公的教育思想,就感觉那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
陶行知是一位集大众诗人、大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的精辟的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毛泽东称他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假期里细细地阅读着这本书籍,细细的品味着陶公爱的教育理念。暖暖爱意从字里行间流入到我的心里,冲击着我的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马可连柯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是陶行知对教育无限的爱的最真实的写照。“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是陶行知对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营造出和谐、亲切、温馨而且乐观向上师生关系。陶公“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即被陶公那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教育机智深深地折服,更由衷地敬佩先生对学生的那种信任和尊重,也就是那种对孩子深深的爱。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斥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
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励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当我们遇到学生打架事件时,我们是否会有这样的胸襟和机智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呢?在我的印象中,我们自己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时,更多的是对孩子的说教,有时甚至会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指责和数落。根本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无法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我们的学生在这种说教中也形成了的是一种等待和应付,等待着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后的一句“你错了吗?”学生会应付式地、高兴地回答“我错了。” “以后还会不会这样?” “不会了。” “跟小朋友说对不起。”犯错的孩子会在心里长长地舒口气,兴高采烈地对被欺负的孩子说“对不起。” 开心地走出这说教的大门,回到教室去,继续着自己快乐的游戏。这样地说教有没有用呢?各位老师心里很明白,也许第二天孩子还会继续着他欺负学生的游戏,老师又会继续着自己的说教,实在没辙了就请父母。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赋予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对孩子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诱导,让孩子们自己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我们以往的“批评,指责,抱怨”换成“欣赏,启发,激励”。
教师没有爱,教学就会没有动力。没有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要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的,比什么伟人都要大”,陶公亲切地称学生为他的“爱人”。心中有学生,心中就会有爱,有爱的课堂总是那样地亲切、和谐;有爱的课堂总是那样的美,那样地能吸引老师和孩子。民主的爱,智慧的爱,公平的爱,会让教师收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从小沐浴在爱中的孩子他以后给予人家的也是爱。只有爱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在充满阳光的道路上成长;只有爱的教育,才会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爱就是理解、尊重、信任与公正、赏识。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读书则可使人顺畅。”,从《陶行知教育文集》中,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然而我想读出更多的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
第四篇:读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
读陶行知文集心得体会
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生活即教育”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些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3、“行是知之始”
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
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爸爸妈妈,问老师,现在他们说:“喂喂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做中学”,受到孩子们的空前欢迎。这项教育改革实验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做中学活动中老师还会不经意地进入一个误区,即有意无意地将孩子的思想往自己设计的想法上引导。结果往往会千篇一律,没有新的、有价值的发现。例:在“盐水让胡萝卜浮起来”的实验中,老师为了让孩子观察到胡萝卜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这一现象,于是让孩子将胡萝卜放进调制好的盐水里,实验结果都一样,实验看似成功,其实不然。但反之,如果让孩子自由尝试,往沉有胡萝卜的清水里一点点地加盐,孩子却有不一样的发现,盐加少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仍沉在水底,加入量中等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悬在了中间,加盐比较多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浮起来了„„于是孩子自信地得到结论:盐一点点地加入,胡萝卜会一点点地浮起来,直至浮在水面上„„
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像,充满生机的天地!
4、实践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篇: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
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读完本书,回想自己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心潮起伏,难于平静。简要谈谈读后感。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师非常愿意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希望。当今的社会日心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更新。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不能固步自封,守着老教材、老教法贻误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师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不可能取之不尽,要不断的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记住这点,我平时就注意积累,遇到需要时更要不怕麻烦地寻找答案,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我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对得起教师的职业称号,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才能
在新教改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相长,从容正视学生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目光?并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胸怀与奉献精神„„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才能够让我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我学会思考,能够使我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让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从而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在无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我的学生敢于求实创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步施教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学也会缺少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
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