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占山传奇》读后感
暑假期间,有许许多多、琳琅满目的推荐书目,使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过,我还是陶醉在了抗日战争的书海里。其中,有一本书更是精妙绝伦,使我百看不厌、爱不释手。这本书的名字叫《马占山传奇》,当看到这本书时,我被它那耐人寻味而又直截了当的命题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好奇心驱使我把这本书买了下来。后来,我不仅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还被这书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震撼。读来引人入胜,读罢使人有感而发。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有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热血好男儿,最感动我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马占山。读了马占山将军的传奇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不拘小节、刚毅果敢的性格和一身精通骑射的好本领。我触动最大的是他在民族存亡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孤军奋战的英雄气概。东北军名将马占山凭着一腔爱国热忱和质朴的民族仇恨,在九一八事变后,他摒弃南京政府不抵抗政策。振臂高呼,奋起抗日,力阻日军于江桥,成为蜚声中外的抗日名将。在我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战胜了帝国主义。
虽然今日早已不同往昔,但是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哥哥,他是慈爱的;作为一个男人,他是坚强的;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是伟大的。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死,必是重于泰山,马占山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奋战。在马占山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开第一枪的时候,我心中有着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动,更多的是被激发出的一种爱国之情。
第二篇:马占山民情大讨论发言材料
民情大讨论发言材料
马占山
(2014年7月2日)
自从全区开展“万民干部进村组,征求意见到农户”大走访活动以来,我先后走访了上泉村一组、二组、五组、七组、十组、十一组的农户,总共走访了四十余户。走访对象主要是部分低保户和在家老党员
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大部分农户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特别是一些因病致贫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觉得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在家的基本都是年老体弱的,好多家中只有老两口,年轻人不是搬走了,就是出去打工;二是由于干旱缺水,地种的少,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养羊,年轻一点的羊养的还多一点,年老一点的就养上十来只,养的多了管理不了。三是由于上泉村属于山地村,交通不便,信息也相对闭塞,导致发展经济有一定困难。通过这次走访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是在平时下队时,我们只到村委会上去,很少去农户家中,这样就了解不了群众真实的生活情况,发现不了他们身边的困难和问题。在下队时我们只到村委会上去把镇上交待下来的事做完就完事了,再也不去管其他的事了,把该填报的表待在村委会里一填,不知道的数据和情况就问一下主
任或打电话问一下队长们,很少去亲自调查了解,完了再把村上的事情做一下,等到下午就回来了。我们不到农户家中去,就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这次走访活动,我发现每个家庭它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个家里都有一部难念的经,如果我们不亲自下去了解,仅凭村上的人和队长们的话,怎么能他家的有这么多困难?
二是平时我们很少主动去问老百姓有什么需求,只是等到他们亲自跑到村委会或者是到镇上来,我才问一下有什么事,能办的办一下,办不了的给他想点办法。一直都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从不主动去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三是在给老百姓宣传政策时宣传地不彻底,没有耐心,讲的不透。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把政策传达给村上或者是队长们,让他们在传达给老百姓,很少亲自去传达给老百姓,这样传达政策时就很容易失真,也不了解老百姓对此的看法,也就不能真正把政策落实到老百姓身上。有时宣传政策时只把大概意思讲一些就完了,也不管老百姓听懂了没有。通过这次走访,我发现你对老百姓的态度愈好,他跟你也就俞显得热情。在平时跟老百姓交流或给他们办事时,态度一定要好,在给老百姓讲政策时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我们讲二遍三遍,直到他明白为止;在走访入户调查时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我们就是要用这种精神,耐心地去打动群众的心,这样才能顺利把工作
完成。
四是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我对有些惠农政策还不太清楚,这样在走访时对老百姓咨询的一些惠农政策方面的问题就不能马上给予答复,还要打电话问人之后才能给他解释清楚。再就是对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太全,在老百姓问到一些养殖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就不能帮他解决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改进自己:一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加强对理论政策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在村工作直接面对农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不管要学习自己的业务工作方面的知识,还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有关土管、计生、村级组织建设、村级财务管理、信访、安全管理、种植、养殖等方面知识,才能真正做好包村工作。二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后在下队是多到老百姓家中走走,多去关系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主动去问需于民,不坐等上门。三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在给老百姓办事时一定要有耐心,不厌其烦。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得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群众的欢迎。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走访中的几点感受和认识,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第三篇:听马占山事迹的感受
听马伯伯做的的报告我深受感动,再一次让我心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马占山,更加的鲜明,生动,他深深的震撼着我。
现在我能站在这里表达我的心声,我认为是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天时是正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地利是马占山曾在我们家乡附近开展抗日活动,让我们能切实的回忆、想象那是的情形,是多么的不容易;人和指的是我和这位马伯伯的弟弟(马春江)我们都是龙骑团的骑行队员,这是我们在一起的照片,这样仿佛是英雄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我也能从他哪儿听到先辈的故事、学到他继承的精神。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马占山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称他为民族英雄,称他是“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将军曾说:“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不战而亡,何不誓死一拼以尽天职!”他不怕牺牲,誓死守我疆土;他在伪满时期利用伪省长的身份筹集军费和军事物资,以备抗日之用;他转战齐齐哈尔、海伦、黑河等地,英勇抗日。
今天我们更要继承他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简朴,常穿学生服不浪费粮食,注意保护环境;我们还要学习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质,还有顾全大局的英明决策和视死如归的刚毅性格;从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生活条件多么艰苦,面临的敌人多么强大,而马占山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马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看,我们现在多么幸福,上课时,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听老师讲课,休息时,我们可以挽着父母的手去公园里嬉戏,我们每天都能吃到丰盛可口的饭菜,甚至可以去肯德鸡享受洋风味的乐趣!你看,我们的城镇多么美丽,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敞笔直,一棵棵树木正茁壮成长,一朵朵鲜花正灿烂绽放。这一切,都来源于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来源于先辈们为之付出的智慧和汗水!金戈铁马,鼓角铮鸣,血战沙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天和平发展年代里,我们中学生要牢记历史,缅怀先驱,纪念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文明,这是我们后代子民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第四篇:原州区优秀党员马占山先进事迹材料
2011感动宁夏人物申报材料
马占山,男,回,中专,生于1943年12月,现任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马店村党支部书记。
1972年5月入党,1973年担任马店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马占山已在这一岗位上干了38年,38年的沧桑岁月已把他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花甲老人,可他心中时刻装着村里的事、大家的事。当地干部和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贴心支书”。今年在“两委”换届选举中,他又以满票当选为马店村党支部书记,这是群众对他的信任,也是给他最高的评价。
马占山任村支书后,什么时候能让全村人摆脱贫困,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成了压在他肩上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1999年冬天,听说国家要在西部地区搞退耕还林(草)工程,当其他乡村还在等待观望的时候,马占山便来到了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办公室,努力争取到退耕还林指标。经过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全村退耕还林(草)面积达到了7100亩,全部栽植了山杏、山桃、柠条和经果林,成活率在95%以上,仅退耕还林国家补贴这一项使马店村人均有粮达304公斤。
2001年冬季的一天,马占山从城里办完事回家,坐在班车上不经意地望着路两边卖菜的小摊,不禁眼前一亮:
反季节蔬菜!回去后,他把这想法一说,立即有十几户人家积极响应,每户投入了3000元,村上帮每户贷款5000元建起了温棚,一年下来每户净赚3000元~5000元,其他村民看到有利可图,也纷纷建起了蔬菜温棚。现在全村已有56栋日光温棚,种植露地蔬菜1700亩左右,仅蔬菜一项户均年收入1800元左右。
2008年,马占山看到本村部分耕地碱性大,不利于庄稼生长,他通过考察学习,发现碱性土地适合种植枸杞,他积极联系林业局为群众免费提供枸杞苗木40万株,种植枸杞2000亩,一年下来,每亩枸杞收入7000元,这么好的效益,使马店村的群众都看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马店三组李琴说,以前她们家生活十分困难,孩子学费都凑不够,家庭不和。在马支书的帮助下,2008年她们家种植枸杞8亩,2010年仅枸杞就收入8万元,现在群众家盖起了新房,装上了电脑、电话,日子过的红红火火。马占山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今年他准备为群众争取小额贷款,在全村再种植枸杞4000亩,建成马店村枸杞示范园区,引进招商企业参与枸杞基地建设及产品深加工,打造马店枸杞品牌,带领全村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看到村民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而村支部却因为无钱办事常常陷入困境,他忧心忡忡地对村干部们说:“村民富了,村子不能穷,没钱为大伙办事,我们就没有吸引力了!”
于是,他又想起了办法,通过收取集体土地承包费、林木管护费、洗沙汤管理费和村集体种植的3亩优质枸杞,每年为村集体创收4万元以上,提高了支部为民办事能力。
马占山说:“关系群众利益的事一定要办,不要对群众许空愿,要凭良心把好事办实、办好”。这些,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97年秋天,连日雨水使得马店小学年久失修的校舍频临倒塌,马占山心急如焚。他多次拿着申请找教育局,终于争取到贫困项目扶持资金26万元,但整个工程还有8万元缺口。马占山召开全村党员会议进行说服动员,由村支部成员和党员纷纷解囊捐款1万元。他又带着班子成员连续跑了3个县、15个乡镇,终于集资了8万元,一栋占地67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拔地而起。听到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马占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马占山看到村子里的道路坑坑洼洼,下雨一路泥,农产品运输很困难,影响全村经济发展。2010年,马占山多方奔走,争取交通局部门支持,把本村5公里的村道修成宽敞的柏油马路,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多年来马店村群众靠积雨水窖吃水,遇到旱年群众生活用水都成了问题,马支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跑项目,筹资金,去年在本村铺设了自来水管道,使370户群众足不出门就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多年的饮水
困难。
山绿了,房新了,马店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气象。但是,马占山并没有松懈,他仍在为大伙的事早出晚归,东奔西走。时隔多年,村民李德荣一提起马占山“雪中送炭”的事,仍然热泪盈眶。那是1995年的冬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在外流浪多年的李德荣回到家里,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家里困难得没有一点粮食。马占山知道后,一大早叫上村干部踏着冰雪覆盖着的又陡又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捐粮捐物,到太阳快要下山时,捐到了320斤粮食,400公斤煤炭,送到李德荣家。李德荣“扑通”一声跪下,泪如泉涌地说:“你真是我们的好书记,我的大恩人”。
他经常为一些困难户、五保户、残疾人借钱借物,联系生计。哪家没籽种了,他东奔西跑的协调,哪家小孩没学费了,他10元、5元的掏自己的腰包,那家老人没人养活了,他上门苦口婆心的做子女的工作。为了使全村的贫困户尽快摆脱贫困,他不但自己带头和贫困户结成对子,还发动村支部、村委会成员和全体党员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先后为贫困户联系担保贷款89.6万元,帮助208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的路子。2001年以来,先后为本村18户贫困户共争取灾民建房款4万元,解决了他们的居住困难。
他对支部一班人经常讲:“进了村支部,就是公家人,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精神,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正是他这种对乡亲们的赤子情怀,才赢得了全村党员群众的全力信任与支持。
如今的马店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马占山也先后受到多次表彰奖励:1993年7月被原固原地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9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1年6月被原固的县委、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02年2月被原固原县委及“三个代表”学教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先进个人;2003年7月在全市防治非典型脑炎工作中,被固原市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2月被原州区委、政府评为2003优秀村干部;2004年12月被自治区人事厅、财政厅、民政厅评为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2月被原州区委、政府评为优秀村干部;2006年6月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原州区委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
第五篇:《传奇》读后感
艳丽在她笔下冷却,就仿佛林黛玉的蹙眉低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写在前面的话
“张爱玲”这三个字当中的粉红骇绿,在这个小资世界张扬到了极至。她的文字不是令狐冲的剑,却是小李飞刀,信手雕刻着世间万象。固然她荒凉无奈,耽爱毁灭,找不到豪情万丈,也看不出儿女痴缠,然而文字却现实到慧眼万千。她的画和她的文字是一脉的渊源。人性的弱点在她姹紫嫣红的文字里暴露无遗,又在她线条的轻描漫舞中再次登场。
张爱玲对色彩、色调的敏锐触觉和娴熟运用象拆熟了积木的小孩子再随手拈来摆一个亭台楼阁,文字里浓墨重彩,线条间却是大片的空白。我相信她是深谙“无”的力量的,她晓得简单对比的震撼。比方说她自己的自画像,就是靠惯用的空白成线条走着身体的面容的轮廓,身前身后是大片的空白,就这样背着手悠闲地站着,自己躲在一片黑影里,任你也看不出她对世事的表态:暗笑亦或鄙夷、傲慢亦或沉迷。面对这个恪守生命真相的张爱玲,她的画也一样道尽了那一个个生命的涩味和尴尬。
她对文字中的色彩,特别是人物的装束始终是不厌其烦的,譬如《红玫瑰与百玫瑰》里的王娇蕊,”她穿着一件曳地长裙,是最鲜艳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微移动一步,仿佛刚才所占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露出里面深粉色的衬裙,那过分刺眼的色调是使人看久了要患色盲的。“可是你看她线条下的人物却简约如洗,无论白描还是黑白搭配,三两笔便神形毕现,这一繁一简两个极端,两下功力就可以看出这个女子对文与画的不凡理解。
张爱玲的人物画多是当年女子,让人觉得总有小说的影子或是藏着她自己的心思,里面有她的聪明精灵,也有她那种看透世事后的冰冷。这些女子就算标致到倾国倾城,你也不难看出线条间勾勒出的不堪和造型里隐忍着的悲凉。这是她眼里的世代和世情,怨不得谁。
《传奇》就是这么一本书,线条中的粉红骇绿,尽在线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