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瞻仰马占山江桥抗战纪念馆心得体会
瞻仰马占山江桥抗战纪念馆心得体会
王新亮
今年的9月18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抗日将领马占山武装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主战场——泰来县江桥镇。通过瞻仰马占山江桥抗战纪念馆的形式纪念“九〃一八”事件75周年。
1931年9月18日,对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应该更好地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设祖国和家乡贡献力量。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切实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之志、为人民服务的动力源泉,为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使命而不懈奋斗。
凭吊遗址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在“九〃一八”来临之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敬仰,进行国防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高尚品格。马占山又名秀芳,1885年生于吉林怀德。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由于南京政府对日本侵略采取了消极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在轻易攻陷辽、吉两省后,又开始进犯黑龙江省。为了防止敌军通过嫩江大桥,马占山让驻军烧毁嫩江桥桥面。1931年11月4日,江桥战役正式打响。中国军队在嫩江桥及其附近地区,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搏杀。这次战斗,是“九〃一八”事件以来,日本侵略者首次受到的重挫,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部改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一部分继续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有的后来参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一直战斗到抗战胜利;另一部分进入苏联,辗转回国后,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继续抗战。全国全面抗战时期,马占山率部在陕北组织抗战,马将军与八路军为邻,曾得到共产党的帮助和教育。解放战争中,马占山对傅作义将军作了许多工作,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通过瞻仰马占山江桥抗战纪念馆我最大的心得就是: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第二篇:《马占山传奇》读后感
暑假期间,有许许多多、琳琅满目的推荐书目,使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过,我还是陶醉在了抗日战争的书海里。其中,有一本书更是精妙绝伦,使我百看不厌、爱不释手。这本书的名字叫《马占山传奇》,当看到这本书时,我被它那耐人寻味而又直截了当的命题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好奇心驱使我把这本书买了下来。后来,我不仅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还被这书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震撼。读来引人入胜,读罢使人有感而发。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有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热血好男儿,最感动我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马占山。读了马占山将军的传奇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不拘小节、刚毅果敢的性格和一身精通骑射的好本领。我触动最大的是他在民族存亡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孤军奋战的英雄气概。东北军名将马占山凭着一腔爱国热忱和质朴的民族仇恨,在九一八事变后,他摒弃南京政府不抵抗政策。振臂高呼,奋起抗日,力阻日军于江桥,成为蜚声中外的抗日名将。在我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战胜了帝国主义。
虽然今日早已不同往昔,但是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哥哥,他是慈爱的;作为一个男人,他是坚强的;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是伟大的。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死,必是重于泰山,马占山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奋战。在马占山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开第一枪的时候,我心中有着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动,更多的是被激发出的一种爱国之情。
第三篇:马占芬-心得体会
2012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阜康市第三小学 马占芬
这次参加新疆师范大学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我聆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以及同行们的经验心得,他们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宝贵的经验给予我在教育教学中以引领,使我们不论在教育观念还是在教学方法以及学科本体性知识上都有了一些感悟,明白了许多原来在工作上感到纠结的问题,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一定层面上有了一定的认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都得到了更新,对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策略有极大的的帮助。这次培训的内容相当丰富,有一线特级教师和各地专家、教授精彩的现场讲座。能拥有此次学习机会,实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谢阜康市的各级领导和新疆师范大学的老师们,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
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本质不同,在传统的教学中,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高效性,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个身心的感染和提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向智慧的转化,是学生各种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好的创设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以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
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课堂。“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己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在发现问题、了解并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获得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承认差异,尊重差别。教师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而在学生时期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正是由于教师自己的心理愿望,因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多元性。总是想像乃至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达到教师的要求,其结果是很多学生不但不能达到目标,反而失去了信心。
课堂教学要源于教材,挖掘教材而不能依赖教材,并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平稳的过度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达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这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大路上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通过研修我积淀了理论,形成了风格,改变了自我。参加本次研修,我不敢说硕果累累,但至少改变巨大。任何发生在我身上的微小变化,都是我教学成长明显进步的脚印
“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第四篇:马占山民情大讨论发言材料
民情大讨论发言材料
马占山
(2014年7月2日)
自从全区开展“万民干部进村组,征求意见到农户”大走访活动以来,我先后走访了上泉村一组、二组、五组、七组、十组、十一组的农户,总共走访了四十余户。走访对象主要是部分低保户和在家老党员
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大部分农户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特别是一些因病致贫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觉得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在家的基本都是年老体弱的,好多家中只有老两口,年轻人不是搬走了,就是出去打工;二是由于干旱缺水,地种的少,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养羊,年轻一点的羊养的还多一点,年老一点的就养上十来只,养的多了管理不了。三是由于上泉村属于山地村,交通不便,信息也相对闭塞,导致发展经济有一定困难。通过这次走访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是在平时下队时,我们只到村委会上去,很少去农户家中,这样就了解不了群众真实的生活情况,发现不了他们身边的困难和问题。在下队时我们只到村委会上去把镇上交待下来的事做完就完事了,再也不去管其他的事了,把该填报的表待在村委会里一填,不知道的数据和情况就问一下主
任或打电话问一下队长们,很少去亲自调查了解,完了再把村上的事情做一下,等到下午就回来了。我们不到农户家中去,就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这次走访活动,我发现每个家庭它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个家里都有一部难念的经,如果我们不亲自下去了解,仅凭村上的人和队长们的话,怎么能他家的有这么多困难?
二是平时我们很少主动去问老百姓有什么需求,只是等到他们亲自跑到村委会或者是到镇上来,我才问一下有什么事,能办的办一下,办不了的给他想点办法。一直都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从不主动去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三是在给老百姓宣传政策时宣传地不彻底,没有耐心,讲的不透。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把政策传达给村上或者是队长们,让他们在传达给老百姓,很少亲自去传达给老百姓,这样传达政策时就很容易失真,也不了解老百姓对此的看法,也就不能真正把政策落实到老百姓身上。有时宣传政策时只把大概意思讲一些就完了,也不管老百姓听懂了没有。通过这次走访,我发现你对老百姓的态度愈好,他跟你也就俞显得热情。在平时跟老百姓交流或给他们办事时,态度一定要好,在给老百姓讲政策时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我们讲二遍三遍,直到他明白为止;在走访入户调查时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我们就是要用这种精神,耐心地去打动群众的心,这样才能顺利把工作
完成。
四是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我对有些惠农政策还不太清楚,这样在走访时对老百姓咨询的一些惠农政策方面的问题就不能马上给予答复,还要打电话问人之后才能给他解释清楚。再就是对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太全,在老百姓问到一些养殖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就不能帮他解决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改进自己:一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加强对理论政策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在村工作直接面对农民,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不管要学习自己的业务工作方面的知识,还要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有关土管、计生、村级组织建设、村级财务管理、信访、安全管理、种植、养殖等方面知识,才能真正做好包村工作。二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后在下队是多到老百姓家中走走,多去关系一下他们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主动去问需于民,不坐等上门。三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在给老百姓办事时一定要有耐心,不厌其烦。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得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群众的欢迎。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走访中的几点感受和认识,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第五篇:听马占山事迹的感受
听马伯伯做的的报告我深受感动,再一次让我心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马占山,更加的鲜明,生动,他深深的震撼着我。
现在我能站在这里表达我的心声,我认为是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天时是正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地利是马占山曾在我们家乡附近开展抗日活动,让我们能切实的回忆、想象那是的情形,是多么的不容易;人和指的是我和这位马伯伯的弟弟(马春江)我们都是龙骑团的骑行队员,这是我们在一起的照片,这样仿佛是英雄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我也能从他哪儿听到先辈的故事、学到他继承的精神。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马占山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称他为民族英雄,称他是“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将军曾说:“战亦亡,不战亦亡,与其不战而亡,何不誓死一拼以尽天职!”他不怕牺牲,誓死守我疆土;他在伪满时期利用伪省长的身份筹集军费和军事物资,以备抗日之用;他转战齐齐哈尔、海伦、黑河等地,英勇抗日。
今天我们更要继承他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简朴,常穿学生服不浪费粮食,注意保护环境;我们还要学习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质,还有顾全大局的英明决策和视死如归的刚毅性格;从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生活条件多么艰苦,面临的敌人多么强大,而马占山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马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看,我们现在多么幸福,上课时,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听老师讲课,休息时,我们可以挽着父母的手去公园里嬉戏,我们每天都能吃到丰盛可口的饭菜,甚至可以去肯德鸡享受洋风味的乐趣!你看,我们的城镇多么美丽,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宽敞笔直,一棵棵树木正茁壮成长,一朵朵鲜花正灿烂绽放。这一切,都来源于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来源于先辈们为之付出的智慧和汗水!金戈铁马,鼓角铮鸣,血战沙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天和平发展年代里,我们中学生要牢记历史,缅怀先驱,纪念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文明,这是我们后代子民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