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占芬-心得体会
2012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心得体会
阜康市第三小学 马占芬
这次参加新疆师范大学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我聆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以及同行们的经验心得,他们用生动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宝贵的经验给予我在教育教学中以引领,使我们不论在教育观念还是在教学方法以及学科本体性知识上都有了一些感悟,明白了许多原来在工作上感到纠结的问题,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一定层面上有了一定的认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都得到了更新,对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策略有极大的的帮助。这次培训的内容相当丰富,有一线特级教师和各地专家、教授精彩的现场讲座。能拥有此次学习机会,实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谢阜康市的各级领导和新疆师范大学的老师们,给我们创设了共同交流学习的平台。
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本质不同,在传统的教学中,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高效性,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个身心的感染和提升。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向智慧的转化,是学生各种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好的创设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以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
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走进课堂。“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己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在发现问题、了解并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获得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承认差异,尊重差别。教师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而在学生时期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正是由于教师自己的心理愿望,因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多元性。总是想像乃至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达到教师的要求,其结果是很多学生不但不能达到目标,反而失去了信心。
课堂教学要源于教材,挖掘教材而不能依赖教材,并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平稳的过度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达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这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大路上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通过研修我积淀了理论,形成了风格,改变了自我。参加本次研修,我不敢说硕果累累,但至少改变巨大。任何发生在我身上的微小变化,都是我教学成长明显进步的脚印
“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第二篇:刘占芬读后感
读《瓦尔登湖》有感
蔚
蓝
“蔚”打表盛大、壮观、伟丽,《颜氏家藏尺牍》里读说:“海内之文,云藏霞蔚,鳞集京师,真千古盛事”。
这原始丛林似的葳蕤葱郁,这火烧天际似的瑰丽、壮阔,全指的是一个“蓝”字,你能想到那湖水蓝到多么深邃,蓝到多么彻底,多么无边无际吗?
说来也真是神奇!我从未正式邂逅任何一片湖,却因这本书结识了瓦尔登。我仿佛一下子了解了它的所有,就像两个好朋友无话不谈一般。我了解生活在它周围的画眉、东部鸫红色的碛鶸、野麻雀、怪鸱和许多别的鸣禽,知道它们最爱啄哪种坚果和虫子,知道它们最爱在哪个枝头栖眠。了解它东面拔地而起的树林的生机,了解它哪儿的水急,哪儿缓—了解-------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数目宛如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浓密突出的眉毛,它是一个勇者的作品,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能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读《瓦尔登湖》不能说这事对心灵的一次洗涤。当今的社会就如一个大染缸,一旦陷入就容易迷失自我,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但此时---沉浸于书中,我的心宛若湖水,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和如镜的湖面一样,晚风吹起的微波是谈不上什么风景的。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绫罗愿意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里。
“你未看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瓦尔登湖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的“心外”?放下书,走进窗,把窗扇用力推出,清风从窗口“簌”一下吹入,然后就听见鸟儿轻轻鸣啼的声音。
刘占芬2017、2、8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doc(马彩芬)
十二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马坡乡政府马彩芬
通过对“十二五规划”的不断追踪学习,从一个基层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今年的十二五规划的亮点还是在于“民”。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
力过大。再者具体到“十二五”规划当中,之所以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这也是一个看点同时也是由它自身所必须的原因。通过学习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故我想说:“民生重于泰山,力在富民,志在强国”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
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归根结底得益于我们党牢牢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掌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发展现状,既要看到发展速度快、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任务还很重的一面。仅从人均收入看,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的水平迈进,纵向比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而横向比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与高收入国家实际人均国民收入相差近10倍,追赶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基本国情看,我国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首先是保障就业。我国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近千万,每年新增劳动力有上千万,还有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都需要就业岗位。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速度,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其次是消除贫困。按照新的贫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597万,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消除贫困最根本的是发展。再次是缩小发展差距。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缩小差距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快发展特别是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如此繁重的任务,更加凸显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我国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
从发展条件看,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经济增长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模式使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日趋脆弱,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还有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类社会矛盾增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等问题。始于两年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所有这些,都凸显了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
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总之,要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把我国建设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各族人民美好家园。
宏伟蓝图在展开,崇高使命在召唤。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推进科学发展,更加主动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把我国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第四篇:个人工作总结 马占军
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马占军,男,汉族,1976年2月28日出生,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高坡村人,1998年7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大学,数学系,2001年7月毕业于河南省教育学院数学教育系本科,中学二级职称。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踏上工作岗位已是第14个年头。自打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我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自身教育理念,扎实工作,勤奋学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先后从事数学教学、班主任、数学业务管理工作。现任11电服班班主任,数学组组长。现我将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政治素质与师德师风
本人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文明执教,克已奉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模范执行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各项决议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民主,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近年来,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在师德方面,我不断加强修养,塑造“师德”。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教师立身之本的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表,力求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作为班主任、数学组长,我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紧跟时代对教育教学发展要求,永葆时代气息。不断强化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求真务实,在关爱贫困生,转化差生方面卓有成效。在教育教学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体罚和变相学生,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不“乱收费、乱订资料、乱补课”,与年级组的教师们一道,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共同提高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业务水平
14年来,我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我每天早来晚走、周六周日也难得休息,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平均在十个小时以上,教育教学成绩十分显著,多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受到学校表彰。
三、爱岗敬业
1998年以来,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了本职工作,不管活有多累,人有多困,都坚持出勤,从未有过缺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平时积极组织本年级组的教师开展说课、评课活动,认真履行教学“六认真”,同时并不断指导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还积极投身教改,把提高课堂效益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我自觉更新教学观念,在数学学科教法上不断进行改革探索。研究和运用探究教学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学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4年在登封市职业学校数学考试评比中名列第一名,2005年所带的文秘班在高招考试中全部上大专线,并且数学成绩高出郑州市平均分13.25分。2006年所带的03微机班在高招中创造出我校历史上微机专业上线率最高一年,2008年所带的烹饪班在高招中成绩显著,上二本以上又创我校历史新高。
四、工作业绩
论文撰写、辅导学生与优质课获奖情况
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进行相关学科的学术探讨,积极撰写论文,常有论文在评选中获奖。2008年自己撰写的《浅析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次教育》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相继在河南省《青年导报》上发表。2008年我写的《关于登封职业教育现状探索》先后荣获郑州市职业教研室评选的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评选为三等奖。
2002年12月在郑州市职业学校数学竞赛活动中,我辅导的学生李莹莹荣获一等奖,我也荣获郑州市优秀辅导教师。2008年在河南省“文明风采”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李超辉获得河南省三等奖,我也荣获省级优秀辅导教师。
2006年我讲授的《直线的方程》被专家评为登封市一等奖;2009年讲授的《一元二次函数》被专家评为登封市一等奖;2011年我讲授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应用》被评为登封市二等奖。
综上所述,14年来,我教育教学学一线默默工作辛勤耕耘,同时我的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由粗浅到趋于成熟。这都学习的结果,是经验的总结,更见证了自己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用自己的坚韧与执著、用自己的敬业与奉献,不断诠释新时期的教师精神,不断书写自己事业的壮丽篇章。
以上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敬请评审组及有关领导审阅。
2011年10月18日
个人工作总结
登封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姓名:张跃辉
时间:2011年10月18日
第五篇:考核事迹材料(马占明)
马占明同志事迹材料
马占明,男,1958年10月出生,于1977年10月调入迁西水务局参加工作,200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工程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工作中,该同志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出满勤、干满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主管领导指导下,在同志们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精心设计,抓好在建工程
我县素有“百库明珠”之誉,多年来,它们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改变迁西大地山水格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库工程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属于典型的“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三边工程,工程质量差,加之多年的运用,成为全县最大的防汛隐患,每到汛期,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011年该同志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完成了史家峪、干柴峪等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规划、设计、争取资金和施工质量监督工作,提高了我县水库抵御洪旱灾害的能力,保证了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做好洒河三村、才庄、南关等3座农用桥改造工程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工作,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3、圆满的完成了滦河郭沟段、史家峪等河道、水库应急度汛工程的规划实施,保证我县河道、水库安全行洪,保护了沿岸人民群众。
二、细心谋划,做好储备项目编制
该同志做为一名国家技术干部,讲究学习方法,加强学习,不断积累,防止和克服一知半解的倾向,通过自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对人民甘于奉献,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与厚望,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严谨求实、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投身到全县水利事业中,为迁西水利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2011年,是实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聚焦水利,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备受瞩目,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该同志不怕苦不怕累,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急群众之所急,抢抓机遇,规划并申报了一批水利建设项目。主要项目有:
1、滦河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5.8亿元,工期5年,2012年已下达投资计划2500万元;
2、规划编制了横河、还乡河、长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是对河道进行清淤筑堤治理,完工后可达到10年一遇洪水标准,累计治理长度30公里,该3条河流治理项目全部列入河北省中小河流名录,“十二五”期间将陆续实施,估算总投资8860万元;
3、规划上报了松棚子、榆木岭、宋庄子、东水峪、太平寨等8座农用桥除险加固工程,现已完成工程施工设计,预计可批复投资400万元;
4、受今年汛期强降雨影响,我县水库、河道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坏,该同志始终战斗在一线,摸清工程损毁情况,申报了房官营、高家店等6座水库和常胜峪、石门子等5条穿村河道维修治理工程,总投资350万元。
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经济对人才的挑战,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新时期水利工作者的必然要求。为此该同志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实践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胡锦涛书记的“两个务必”,时刻牢记“科学发展观”,不断充实自己,增强素质,努力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和党组织保持一致,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客观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彻底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时上下班,从不迟到早退,自觉钻研业务,服务基层,服务人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忘自己是国家干部,总是克服急噪的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事情,几年来在明辨事物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方面都得到了增强。
回顾三十几年的工作,该同志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该同志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以严谨求实、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全县水利事业中,为迁西水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