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得体会 林占萍
《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机智典型案例研究》
心得体会
甘肃省天祝县天师附小 林占萍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智慧越丰富,预设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就越多,课堂才能彰显出勃勃生机,才能让更多的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究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整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只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不重视提高教师的应急素质;只关注学习主体的发展,不关注教学客体的自身改善的工作重心。探究教师的课堂应急机智的培养和运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习主动权回归学生显得尤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比较开放,课堂纪律较难把握,又常常存在着占用课堂时间过多,个人自主学习不深入,小组或团队合作流于形式,学生间交流缺乏实效,更谈不上探究的实效性。
在我们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这个的主体,教学内容教师说了算,教学手法教师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接受知识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培养出没有主动学习精神的人,培养出不会学习的人。那学生能力的提高就更不可能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就是告诉我们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自主性学习,被动的学习方式不是非常差的学习方式,主动的学习方式,适合空间上(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开放性、时间上长期性的学习,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相吻合。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合作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它也只有建立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在合作探究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探究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例如: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特点,可以先尝试两人小组合作,即同桌之间的合作交流,养成基本的合作习惯后,再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即前后桌间进行,做好小组分工,养成合作习惯。最后再逐渐扩大小组的规模。这样的合作探究是建立在自主学习,明确分工的基础上的,既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作用,又能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以达到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目的。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所以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必须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绝不能敷衍,流于形式。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思考和探索,学习过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期待的学习成果才能瓜熟蒂落。那些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什么深刻、值得回忆、回味的东西。有的可能造成学生后继学习的障碍。这些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探究,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探究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探究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
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说: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但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④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或可以自由活动,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
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有相互促进,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真正的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探究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和深入理解,最终达到“教而不教”的境界。
第二篇:心得体会 林占萍2
教学中的“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机智典型案例研究》的点滴体会
甘肃省天祝县天师附小 林占萍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智慧越丰富,预设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就越多,课堂才能彰显出勃勃生机,才能让更多的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究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置,以求最大限度得开启学生的才智,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知,教学机智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中所特有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往往可以成为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是变化无穷的,往往哪个会出现许多“意外因素”,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生成。
“教学的技巧在于能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以预先设计的环节来展开教学,然而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比如,学生把课堂中要探索的结论课始就说出来了,不难的一个问题,学生却卡了壳„„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机智地作出变动。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本打算先让学生实践操作:测量圆的周长,然后感受这样的测量方法有局限性,有较大难度,再鼓励学生去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哪知道当我拿着圆形物体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吗?”学生就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知道最简单的方法,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去乘3.14就可以了。”我心想:“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
就被说出来了,怎么办?”于是我灵机一动,追问道:“3.14是什么意思啊?”真有不少学生补充了出来:“3.14好象是圆周率。”“姐姐告诉我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我又顺势说道:“看来大家课前对于圆的周长做了不少的了解,‘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眼见为实,想办法验证这个猜想,怎么样?”就这样,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了,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发展创设更大的空间。
“智”在自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学生。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课堂中出现个别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位教师,不仅应对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感到高兴,而且还应该自我反省、及时纠正。
有一次,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我就出现了一次失误。书中定义“1平方厘米就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而我在教学时说成了“1平方厘米就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有学生立即反驳:“老师,你说错了。1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正方形是图形,它们不能等同。”我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境界,意识到了自己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应该马上补救。首先我肯定了这个同学的发言,并且及时地纠正了自己错误的说法,而后又借助这个错误教育学生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这样做,我发现不仅使学生在思维严谨性上受到了一次教育,我自己也在发现失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智”在谦虚,以积极的学习心态激励学生。“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其实,在实际学习中,教师不一定事事处处都比学生强,学生也未必事
事处处均不如教师。因此,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就应当具备虚心向学生学习的心态和及时向学生学习的机智。
有一次,数学作业发下去了,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你改错了!”我拿过来一看,没发现哪改错了啊!原来是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图书室把新买来的图书按4:6 :5的比例分别分给四、五、六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0本,问学校新买来图书多少本?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解答的:4+6+5=15 50÷5/15=150(本)。而那位说改错了的学生却是一步就算完了:50×3=150(本)于是我问他:“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他说:“我是这样想的,四、五、六年级分得本数的比是4:6:5,那么分得份数的平均数就是5,刚好是六年级分得本数50本,用50×3就可以算出三个年集一共分得本数。我听完他的发言十分惊讶,应该说孩子这种创新思维的精神震撼了我,我立即对这位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大加赞赏,肯定了他的做法更加简捷,科学,而后也为自己在批改时未深入思考而感到惭愧。借此机会,我也激励其他学生: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有些想法大家能比老师想得更巧妙。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而且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在这个旅程中,需要我们教师有双慧眼、有颗慧心,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发现生成的美丽。不过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它需要教师经过艰苦磨炼和用心领悟才能形成,需要积累各方面知
识,俗语说:“厚积才能薄发”。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充满活力和魅力!
第三篇: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林占萍[推荐]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天师附小 林占萍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标的再学习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题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快乐的学习数学。
2012.12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总结 林占萍
四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总结
天师附小 林占萍
在人的发展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人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分层辅导就是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我对分层辅导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在实施整体教学的同时,注重个体差异,现对一年来分层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差异
通过平时的课堂提问,信息反馈等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前期调查,包括学生的智力、技能、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好、中上、中下的学习小组。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差异,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确定目标
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对中下生采用低起点,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分目标,允许他们逐步达到教学目标对好及中上学生则允许他们超大刚,超进度学习。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平时的备课中坚持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同一节课中的“分层环节”,此外,注重搜集学生上课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把握课堂
提问的策略。
四、作业设置
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在作业批改上发现问题及时让学生改正,并使其理解。课外作业分层设计:一是提高题,二是放缓坡度题。
五、课外辅导
实施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
总之,实施分层辅导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挖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发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2012.11
第五篇:占林杰演讲稿
做一个文明的中职生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的中职生”。告别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我们跨入了科技中专成为了信息技术系的一员。迎来了我们中专生活的新学期。新学期,也预示着新的我们将有一次巨大的变化,预示着我们中间又将出现一批优秀的中职生。
优秀的中职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要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只要你多从小事做起,不疏忽每一次考验就行了。
当你看见地上有一张果皮时,你将它捡起来,然后放入垃圾桶,这时你就很优秀了;当你看到水龙头没有拧紧时,你过去把它拧紧,这时你就很优秀了;当你看见地上的钱物时,你捡起来然后还给失主,这时你就很优秀了;当你早晨遇见老师时,问候老师一声,老师,您早,这时你就很优秀了;当有同学不小心委屈了你,你用微笑去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时你就很优秀了。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呢?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然而, 就在我们周围,仍然存在着个别同学上课迟到,课堂上说话、睡觉、作业抄袭、甚至不做,校园内乱扔乱抛、追逐打闹、口出脏话等不文明的行为,这与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很不协调。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应该是一个文明、美丽而又纯洁的地方,所以我们绝不允许此类不文明现象来玷污我们的校园。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语言就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们,“文明”其实并不遥远,我们身边都是“文明”,就让我们从身边简单的文明做起,争做一个文明的中职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