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课改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课改总结
东关小学
张换萍
2003年9月我校进入了课改实验,课改已推进了整整9个年头,经过九年的实施,课改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回顾九年来走过的路,有迷茫,有困难,有挣扎,有苦涩,也有甜蜜。
我的收获:
一、教材编排更合理
教材的编制体系和呈现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亲和力更强,让学生识字面扩大,阅读面增强,特别是低段识字、写字的变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理念的更新
1、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由单一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了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可谓良师益友,在现在的课堂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愿意帮我解答吗?”、“你的勇气可佳,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会听是一种了不起的学习本领,我相信同学们都有这种本领。”从这些温暖的、平等的话语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角色的转变。
2、教学设计的变化
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钻研课程标准。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的眼界也更宽了,出去学习,听听名师的课,上网学习别人的教学设计,发贴交流思想,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更能体现新课程的观念,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
3、课堂的变化
在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场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所体现。“读”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目的性,多形式地“读”得到了有效落实。注重积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科研意识有所增强
增强科研意识是搞好课改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积累和总结,认真反思,并把通过研究获得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加以总结、整理,写出研究心得体会,教学设计等文章。我校还开展了县级课题研究,语文教师们积极参与,做好实践,认真总结,也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教学论文。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间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必不可少的。从调查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多数孩子乐于与人合作,在合作中,体验互助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示范点拨引导自悟,发现来源于学生中间的好的学习方法加以推广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让他们真正达到了会学。
我的不足:
1、对课标的领会,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做到用足教材这一方面,我有些教师还存在问题。
2、“三维”目标的落实还不到位,特别是“知识与能力”如何在每一课中去确定落实及训练还是一个弱点。
3、在学习方式方面,“合作学习”的效率还不够高,什么时候需要合作还把握得不恰当,还存在讲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4、在课外阅读方面,学生的阅读总量还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教师、家长对此重视还不够。
我的疑惑:
1、拼音是识字的重要工具,教材要求拼音只落实拼读,不落实拼写,其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一年级开始,根据课标要求开始写话,由于一年级识字量有限,一遇到不会写的字就只得写拼音,但音节经常是缺胳膊少腿。有的教师就干脆调整教学策略,把拼写例入训练任务,否定者认为这种作法超纲,违背课改精神,肯定者认为拼写能力差,负面影响大,直接影响写话表达,应该这样做。
2、新教材的识字遵循“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原则,从教学实际看,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了,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学生作业中错别字多,出现大量同音字。教师对此望而兴叹,一时难以找到捷径。
3、新教材不像传统教材以语文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难以抓住知识点,直接影响了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困惑。
4、新课程提倡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还是以一张试卷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而对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总之,在过去的九年中,我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忧伤,既积累了一些经验,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课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一路同行,且行且思!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师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沐浴着课改的春风,一路前行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有机会在这里发言,觉得很荣幸。我加入教师这个队伍已经有十五六年了,在这十多年里,我大多是在中学段进行教学,静下心来仔细回味这些年来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和收获。特别是上一学年我担任了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后,更是深有体会。小学低学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只要能适应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的教法,都是值得我学习和研究的。我交流的题目是《沐浴着课改的春风,一路前行》。今天我就自己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触,从以下四个方面与老师们进行探讨和交流吧。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能给我批评、指正,给予帮助。
一、与孩子们一起共学习,促成长。
走上讲台十五年来,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学年下来,我深深地感受到这其中的艰辛,因为需要我用更多的时间、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对待他们,看着这些刚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小不点,我感到了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年龄小,刚称为小学生不适应,爱哭闹、不愿意离开家长,而且性格活泼好动。但同时他们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尝试探索,同时淘气爱撒娇又容易受到挫败。针对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我对教学工作丝毫不敢怠慢,1 认真准备着。我决心利用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一年级这一关键时期,提高他们的关注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抓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将一(2)班作为我的“责任田”进行细心耕耘,希望孩子们能尽快的爱上学习,爱上我的语文课。
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学习到自己会学习,从而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学习呢?我觉得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更贴近现实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只要教师运用一些引导得当的方法,就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学习质量自然会有所提高的。在平常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比较注意从以下几点去做: ㈠、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接手一(2)班之后,等到班级秩序逐渐稳定,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练习用“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进行语句的说话训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讨论、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同时还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学期中,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写字课、书画课对学生进行笔画、结构的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汉字的习惯。㈡、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使学生能用课本中教给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例如把简单的熟字,也就是已经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变成另外一个字,或是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来帮助学生巩固积累字词。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摘苹果”、“登山”等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来让学生认识字词,不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表现好的学生或是小组,都及时的在学习园地上的“小组评比展示栏”和“红花栏”上,给学生画红旗、贴红花的奖励,让他们感觉到学习中的快乐。㈢、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一年级的课文是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而且文章篇幅不长。用来锻炼朗读是很好的材料,加上课件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录音跟读课文,在了解了课文后再试着自己朗读,一些重点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几个学生来比赛读,读完评价然后再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爱上阅读。记得我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 感训练,出示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求学生读出不同感情来。学生反复读,反复品味。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看到我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我非常高兴。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读书的指导。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有感情地读书也是我的乐趣,与孩子们一同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使我的课堂丰富而生动。
㈣、重引导,努力体现课改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一学年来,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功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适宜的贯彻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此外,特别注重鼓励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使他们也能取得 4 进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现在学生们都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㈤、重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尽量避免用“不对、不行、错了”这样简单、否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尽量多用一些贴近他们的语言来评价激励。如: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棒,你是从哪知道的;看来我得多向你学习呀;你的想像好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你的小脑瓜真会想问题等等。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时,不要立刻否定他,可以委婉的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得更加踊跃,个个都争着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会变得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更加充满自信,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㈥、重转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人说,师爱像阳光一样,要洒向每一个孩子,要以师爱来感化每一位学生。当然不可否认,一个班级40多个孩子,就有40多个不一样、接受能力也有不同的学生,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时,我努力抓好培优帮困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位学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 5 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采用“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等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帮互助”小组,利用“一对一”结对子形式,以优等生来带动学困生,安排他们成为同桌,只要学困生有所进步,同桌俩都得到相应的奖励。(有时贴红花奖励,有时采用物质奖励。)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付出了多一份关爱,多一份鼓励,多一份耐心与细致,就会促使每一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我与课改一路同行,茁壮成长
曾记得分配工作时,让一个从来没有教过语文的美术老师的我被分到小学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时,我如五雷轰顶、不知所措,眼前一片迷惘,更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回到家里我情绪低落,想打退堂鼓。这时妈妈对我说,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会碰到一些沟沟坎坎的。当你遇到困难时,就要学会解决困难,而不是一味的回避、退缩,这样你永远将停滞不前。妈妈的一番话让我当头棒喝、如梦初醒。而就在我彷徨、无助之时,酝酿已久的课程改革“忽如一夜春风来”,我怀着憧憬,满怀期待,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我如获知音,我把自己当成学生,不懂就问,除了上课外,我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组组织的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中去,不放过一切学习的机会。拜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师,向同龄人求教。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把新课 6 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以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自己上课作好准备。同时,我经常上网寻找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经验论文等,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
十几年过去了,在“新课改”陪伴下,我在成长,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成为课堂上一个小小的导航;在“新课改” 陪伴下,我的孩子们在成长,成为学习的主人,带着梦想,放飞希望;在“新课改” 陪伴下,我与学生共同成长,成长在那激情燃烧的课堂里,一起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三、有付出就有收获。
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在这十几年的摸索、学习中,我经历过“摸石头过河”的迷惘与焦虑,也感受到到达光明彼岸的幸福与喜悦。正是课改,让我从不知语文课应该怎样上到让孩子们愿意上并且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正是课改,让我从不知如何撰写教案、教学反思、论文到现在不惧怕甚至自己所撰写的案例、论文、指导学生的习作多次获国家、省地市处级各项表彰;正是课改,让我从不知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到我讲的语文课得到了市处校级的表彰及校内外老师的一致好评。
四、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然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知道自己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那是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栽培、老师们的帮助,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今后改正。
1、虽然课堂上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课上应变能力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突发情况、不同问题,要求自己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总之,我要感谢课改,它让我学会思考,使我变得成熟;我要感谢课改,它拨动我心中那根梦想的弦,使我不再彷徨,不再迷惑,让我平凡的工作变得精彩纷呈,让我年轻的心不断追求,让我青春的日子因课改而精彩!老师们,课改道路“路漫漫兮其修远”,让我们携手共进,在不断尝试中创新、飞跃,与课改一同成长,共同拥抱美好的明天!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第三篇:语文“课改课”总结
语文学科“课改课”开展情况总结
根据教育局“课改课”总体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实际,本学期我校多次组织了教师对小学语文“课改课”理论知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全镇开展了“课改课”教学模式的验收;举行了一周一次的全镇语文“课改课”的上、听、评、议教研活动。通过这系列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积极性,认识了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重要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以验收、公开课促教研,以验收、教研促教学,完善本真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现将这些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组织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了本校的课堂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全体教师对本校“361本真课堂教学模式”、“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教师们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清晰的了解,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课改课”验收、课堂教学情况总结
(一)优点:
1、大部分教师普通话标准、流利,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语言准确、简明。仪表端庄、整洁、教态自然。
2、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学生实际,课堂教学围绕目标进行。
3、课堂结构中各环节比较完整、合理,时间安排比较恰当。
4、内容条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组织紧凑,过渡自然。
5、注重小组建设与评价。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合作积极、愉快。课堂气氛民主、平等,活跃。
6、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板书设计合理,和谐、高效地服务于教学。
7、大多数课堂关注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
(二)不足:
1、教师讲授、学生回答常规性用语较淡,课堂气氛不浓。有的教师课堂语言不简练、条理差、语病多。
2、有的教师对教材和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从而导致思路混乱,很难分清主次,重点和非重点。有些问题是没有多大意义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
3.个别教师对“361本真课堂”教学模式的了解较浅,教学步骤较乱,不到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少,讲授偏多,各环节的总结不够,缺少过渡语。
4、多数教师还有重情节分析之嫌,缺乏语言训练点(重点词句)预设,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意识不强。
5、有的课堂读写结合不够,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引导与训练。
6、有的课堂感觉不到情感升华,没有设计好拓展延伸内容,致使课堂平淡、不丰满,没能起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7、整体来说,课堂的评价机制(教师评价、组组间评价、组员之间评价)、激励机制不足,没能发挥建组的作用,缺乏竞争意识,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有的课堂评价手段单一,缺乏多元互动评价,忽视评价的激励引领作用。
8、学习小组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没能有效发挥出组的作用。“本真课堂”小组评价展示牌没能充分利用好,应在“课堂评价”、“课外评价”、“每周之星”三大栏去有效激励学生上进、求学。
三、几点要求
1、各校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361本真课堂”教学模式和本“总结”,按照教学各个环节流程,有效地、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对照自己,取长补短。
2、切实加强语文教师“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提高语文素养。规范教师常规性教学用语。教师应该正确地、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去有效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效地组建小组,合理安排好、分工好小组成员,最大的发挥小组的效能。
3、加强学生、教师常规性课堂教学用语的正确使用,有效发挥“组”的作用。有效利用评价、激励用语及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班班之间、学生之间、组组之间、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各校语文教研组要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老教师也应该尝试着用新的课改模式进行上课,有效地进行过渡。通过集体研讨课例,深挖教材,提高语文本真课堂的深度、高度、广度,选好语言训练点,扎实教学,努力打造出高品质的语文本真高效课堂。老少共学,共同进步,有效展示出小组合作、361本真课改模式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魅力。
5、认真学习“361本真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巩固提升”为三个阶段,以“问题引领,课前预习;预习展示,明确目标;自主析疑,合作学习;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形成体系;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为主要环节,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高效的课堂”为理念。
第四篇:2009-2010学教师课改总结
2009-2010学教师课改总结
单位:尤古庄镇西塔中学 姓名:霍丽梅 时间:2010、7
课改总结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本学期已尽尾声,现将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实践,我和学生的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
总之,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2010、7
第五篇:教师个人课改总结(本站推荐)
教师个人课改工作总结
胡延海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本学期已尽尾声,现将一学期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因此,我把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我自己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我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讨论反思。通过学习、讨论和反思,提高了认识,深刻地感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必由之路。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了创造者。
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传统的教与学,就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者,没有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生就接收不到知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全处于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状态,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课改实验中,我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由学习的主体转变。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经过实践,我和学生的关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居高临下地要学生接受学习,而是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合作者,把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并选出学习好的小组到前边讲台教全班学生读写等等。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便于学生多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增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学习互相交流。
三、掌握教材,灵活使用
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领会了新课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的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生,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达到增强学生兴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认真总结,不断思考,充分做好今后实验工作
从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对实验的每一步,我都要作认真总结,反思,思考,详细分析,成功之点,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作为教训,改进调整,继续前进,并把这些总结的经验教训作为一个专题“课改小结”记录在在自己的教案上。这样,不但积累了经验,也使我对今后的实验工作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