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嘉兴学习心得体会
赴嘉兴学习心得体会
3月25日至4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区委组织部、区党校组织的2018年区年轻干部培训班,赴嘉兴学习。看到嘉兴的党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和冲击,思想有了极大的感悟,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又拓展了思路,可谓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党性得到了进一步升华。通过参观南湖红船、重走一大路,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的巨大心血,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二、充分体会到创新的发展思路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嘉兴位于苏、沪、杭的中心地带,区域位置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但是他们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创新思维、超前谋划,以“八八战略”为先导,严要求、高标准的定位,推行“五大发展理念”,敢于担当,不断寻求化解各类难题的新办法,例如:在促进结构转型上利用腾笼换鸟的方法,既节约了土地,又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结构转型;在治理环境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上,他们打造海绵城市,减少地下水污染,又实行排污权交易,把企业自主节能减排变成增加政策扶持提高收益的抓手,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有效促进了嘉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他们成功的第一步。
三、准确定位,打造特色产业。他们利用开拓的思维,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地区品牌文化。无论是海宁、桐乡还是嘉善、濮院,他们都能够充分立足区位优势,突出重点,确定了发展重点就紧抓不放,而且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和高标准、高科技的块状经济以及灵活的机制优势,打造特色小镇。就像老师介绍的那样,这里不出产羊毛,却有濮院羊毛羊绒产品基地;不出产皮革,却有海宁皮革城。通过和当地人的接触,深深体会到当地人在骨子了的精明,他们不断的自我创新改进升级,不断的对外宣传推广,政府在政策上倾斜,为他们的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整套成熟的产业链条。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如何将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实现家乡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我深感责任重大。
第二篇:赴嘉兴学习的心得体会
赴嘉兴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2009年7月13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精心组织的后备干部赴嘉兴学习考察培训班,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中,我收获不少,让我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上以及人生观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再次凝眸思索,回忆培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一、对赴嘉兴考察学习内容的回顾 1嘉兴的基本情况
浙江嘉兴市面积3915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338万,外来人口180万,2008年生产总值1815亿元,人均GDP7750美元,财政收入25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538元,城镇人均年纯收入22481元。嘉兴在改革开放中,因区位优势,抢抓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建设开发区,走上工业化之路。同时注重打造制造业,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形成全国的生产基地。嘉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羊毛衫批发市场、最大的皮革城、最大的胶合板市场。集聚周边工业产品,搞活商贸流通。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出了新路,成了其他各市县学习的典范。
2值得学习的嘉兴经济发展经验
(1)思想解放、思维创新、求真务实,力创经济发展新局面。嘉兴经济之所以发展快,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之外,敢想、敢干、敢发展、敢创新的胆略和魄力以及百折不挠的创业意识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更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天通的发展就是很好的实例。
(2)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构建全面开放格局。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首先要有一支外向型、懂政策、能说会干的专业招商队伍;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周到细致的后方服务条件;要有高层次的产业规划及战略合作。实行大开放,大发展的氛围,力求做好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实现大突破。同时以工业园为依托,构建经济发展载体,把招商引资的载体建设与城市建设及整个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规划到位。
(3)以强化服务为保障,营造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实行“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服务。同时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来安家、创业,并为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商业贸易为核心,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利用流动人口多企业多的有利资源,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反过来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如海宁的皮革城、羊毛衫批发市场等。
二、放眼利辛全局、找准努力方向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路子。
在学习浙江嘉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基础上,必须牢牢把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一精髓。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等“瓶颈”,进行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找出一条符合利辛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静下心来找差距,在创新中找出路,在进取中求发展,同时要有宽广深远的眼界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锐意进取的精神。
2、艰苦奋斗,敢想敢干,发扬浙江嘉兴的“四千万”精神。
以“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为主的“四千万精神”是嘉兴经济发展的指导灵魂,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嘉兴发展的前提条件,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土狼品质”是嘉兴发展的关键因素。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是否能发展起来的关键因素简单概括起来一个字是“人”,两个字是“领导”,三个字是“一把手”,四个字是“领导班子”,仔细分析起来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人”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勇气和胆略的差距,精神与精神的差距。在我们面临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时,往往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在循规蹈矩中束缚住了手脚,在争论和论证中失掉了机遇,贻误了发展。所以我们要树立敢于改革创新的胆略,只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就大胆地闯、大胆地干,让实践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嘉兴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最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四千万”精神之中的“千山万水”奋斗精神,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科学发展。
3、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力度,在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谁能抢先创造良好的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改善硬件环境上,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搞好城市规划,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做到美化、净化、亮化,提高城镇建设品位,增强吸引力。在改善软件环境上,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搞好服务,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把帮投资者赢利、为投资者服务作为工作的基点,作为发展的前提,努力形成宽松、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大招商促进大开发,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同时要创新招商方式,利用媒体招商、举办或参加各类招商会议和文化活动招商、借助中介机构的联络渠道招商、以商引商、聘请招商顾问等多种方式,注重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为利辛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4、抓机遇、赢挑战,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放眼望去,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形势,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勇于面对挑战,实现由稳定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过度,从而实现利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几点个人心得体会
1、做为一名领导者,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做工作的带头人,做精通业务的明白人,做服务群众的热心人,做善于协调的精明人。工作中,要自立、自强、自律,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同时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2、做为一名后备干部,我们是利辛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坚力量。振兴和发展全县的经济社会事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应该看清形势,明确任务。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为利辛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3、记住“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成功。
4、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前面总会有风雨。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直面困难的勇气。作为后备干部,更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困难面前不低头,冷静分析,利用集体的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一周的考察学习,让我的思想、知识变得更加丰盈。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投入满腔热诚,去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踏实工作、理性思考、创造未来。
赴浙江嘉兴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王人镇组织员:安 玲
第三篇:赴嘉兴学习考察报告
赴嘉兴学习考察报告
丁霞
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黑河市2012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0余人参加了在浙江嘉兴市委党校举办的学习考察和专题培训班,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题培训和学习考察,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学习期间,认真听取了嘉兴市委党校教授关于《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区域转型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党的”一大”与”红船精神”》、《领导干部的沟通艺术》等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参观了党的诞生地南湖、江南水乡西塘、天通控股集团、海宁盐官桃源村、中国皮革城等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情况。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既对嘉兴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又针对我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了理性思考,启迪了思路,更新了观念,激发了大家的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发展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嘉兴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
州,南濒杭州湾,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城市名片是: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嘉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嘉兴是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嘉兴是浙江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之地。
二、感受及收获
通过在嘉兴学习培训,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高。嘉兴市不产皮革,却有全国最大的专业皮革城;没有木材,却有全国最大胶合板市场;不产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通过学习了解,感觉嘉兴发展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始终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他们依托嘉兴”长三角”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浙北的交通枢纽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加强对经济规律的研究,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形成了新农村经济现象、零资源经济现象、”蒲公英”经济现象、杂交经济现象、配角经济现象、杠杆经济现象、后花园经济现象、文化力经济现象等”八大经济现象”。在2008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创新提出并开展了”两分两换”。围绕发展选干部、聚人才、抓党建,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选拔作用工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很多方面都探索出了新路子。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快。嘉兴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国统筹城乡的先行地,在“十一五”时期,实施了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滨海开发、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战略。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2668.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5.7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57.6:36.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9057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40亿元,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74.9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7元,全市进出口总值284.8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92.71亿美元,进口总值92.13亿美元。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607.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4.2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075.18亿元和3038.6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70.56亿元,增长15.4%。
三是党建工作亮点多。培训期间,通过聆听讲座、现场看点,感觉嘉兴市党建工作层次高,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精神非常到位,与经济工作结合非常紧密,在工作上很有前瞻性、创新性,亮点非常多。在农村党建方面,我们参观的嘉兴海宁市盐官镇桃源村,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大,建立了村文化活动中心,每年都制定特色活动计划,将党建工作与文化活动互相整合;开办了村党校,各项制度健全,工
作开展正常;推行了党员“一员双岗(敬业岗、奉献岗)”积分考核制度;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快,人居环境好,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00万元以上。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我们参观的天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建工作各项制度非常健全,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以生产经营情况分析会、职工思想状况分析会、民主恳谈会和新知识辅导课为主要内容的“新三会一课”制度;注重学习培训和活动开展,按月制定了公司全员培训计划、党员学习和活动计划,探索总结出了以双培推优法、双带示范法、双联结对法、双听沟通法、双创共建法为主要内容的党建“ 五双”工作法,不仅鲜明的展示了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更有力地提升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了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和促进了企业发展。
主要收获:
一是系统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这次培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课程安排合理,讲课老师知识面广,专业知识强,通过学习:①我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农业、农民现状,农业发展现状,国人面临的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现代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措施等问题;②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性和确立的一系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有了很深刻的认识;③系统学习掌握了依
法行政的概念、特征、作用、基本原则;④了解到了做为一位领导应做到的良好心态和沟通艺术。
二是开阔了视野,看到了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认识到了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观念的差距;政策掌握运用的差距;机制差距;思想解放度的差距;工作作风、工作措施的差距;不可相比的自然条件的差距;公民素质差距;交通旅游事业发展的差距。发达地区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公民整体素质之高,让人耳目一新,感慨不已。
三是加深了对人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人才是兴业之本。人才是兴业的中坚力量,用什么样的人才就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工作的主题。在实践中,要以人才兴业为主题,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大兴改革创新之风,要强化开放意识,坚决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势,在全市上下形成开明开放、敢创敢干的浓厚,从而带来事业上的大发展。通过考察学习对照检查发现,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其实是人才的差距。总的来说,干部思想保守,风险意识较差,不敢迈开步子创业,无过便是功的思想严重,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的手脚,工作很难跨跃式发展。俗话说,国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要尽快从以往那些破旧的、不合时宜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增进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大兴求真务实之
风,努力赢得事业上的大发展。
三、设想和建议
黑河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建设落后,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项目规模小,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工业体系还不健全。进出口加工企业少,外贸对财政贡献率低。尽管如此,我们黑河仍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优势与嘉兴相比还要大一些独特一些。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些优势,就可以后来居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生财之源。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大力发展农林基础产业、矿产支柱产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外贸物流现代服务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使黑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亮点,成为创业者投资兴业的乐园。
二是发挥区位优势,构筑中俄合作桥头堡。进一步放大区位优势,跳出黑河看黑河,站在服务全省全国的高度,构筑对俄大交通、大交流、大合作格局,在”两国一城”的创新实践中,努力建设中俄边境全方位合作示范区。
三是发挥生态优势,建设休闲养生福地。进一步挖掘生态潜力,以市区和五大连池风景区为两极,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突出火山、矿泉、界江、冰雪、境外旅游、森林湿地、绿色美食,把黑河打造成更具特色的北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四是发挥文化历史悠久优势,打造中俄风情之都。进一步丰富独特文化内涵,明确文化定位,彰显文化个性,塑造城市特色,把黑河从对俄交流的功能城市上升为中俄风情浓郁的文化城市,在中国乃至世界叫响”中俄风情之都”品牌。
2012年7月10日
第四篇:学习嘉兴心得体会
浙江嘉兴学习心得体会
——五大连池市兴安乡曲贵州
赴嘉兴学习考察规格高、效果好、收获大,这次学习考察,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地参观,可以说是理论“洗脑”和实地“借脑”相结合,使我们学到了“真经”,经受了洗礼,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迪。
一、富民强省,强势发展
不论是在嘉兴,还是在苏州和上海,他们的发展模式,他们超前意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他们的环境氛围都是那样令人折服和感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真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这其中,嘉兴给我们的印象尤为深刻。在嘉兴党校,几天来对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和经验介绍的讲座,我感觉自己又站在了一个新的知识起点上,有一种大气魄、大手笔、大发展的体会。
(一)发展速度快。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嘉兴市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200多个城市中都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全市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三十二强县。嘉兴市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充分发挥毗邻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嘉兴八大经济现象”,即新农村经济现象、零资源经济现象、蒲公英经济现象、杂交经济现象、配角经济现象、杠杆经济现象、后花园经济现象和文化力经济现象。这八大经济推动了嘉兴经济的全面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为1.93∶1,大大超过全国3∶1的水平,是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城市。
(二)综合实力强。2009年末,嘉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7.96亿元,财政收入201.85亿元,人均GDP达8300美元,三次产业比重 5.58:57.96:36.46,综合竞争力第67位,长三角排名11位。
(三)发展模式新。一是构建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人才的协同作用。二是探索新途径:优先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注入新动力: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城市承载力、自主创新力、开放带动力。四是营造新环境: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管理。
(四)统筹和谐好。嘉兴始终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第一导向,坚持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投资富民、保障富民,以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富民工作八个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
二、借脑补脑,体会颇多
这次考察学习,每到一处,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总是扑面而来,那种恢弘的气势常令我们叹为观止,而他们的那种创新精神和环境氛围更使我们深深叹服和久久回味。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感觉思想上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沐浴,灵魂深处受到深深的震撼,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有一种强烈的借脑补脑的体会。
体会之一:解放思想,善于抢抓机遇是发展的前提。“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能抓住机遇的人是能人,错过机遇的人是庸人,丧失机会的人是罪人”是这次考察的最大启示。浙江嘉兴的发展,充分反映了他们的先进思想理念,强烈的发展意识,明晰的发展思路和快速灵敏的行为方式。比如嘉兴是在86年成立地级市,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引凤筑巢”创造了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了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密集的地方。
体会之二:强化园区建设是发展的有效载体。我们所到的园区无不展示出其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大规模开发,高档次设计的特点。而贯穿其中的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充分注重了生活和环境质量的统一。
体会之三: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实地考察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到,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经济的比拼不仅是资源的比拼,更是发展环境的比拼。通过参观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议旧址和南湖革命纪念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赴杭州考察,我的直观印象是,杭州的城市化进程势头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拉近,特别是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圈已基本形成,城市集群正在崛起。考察海宁市皮革城。海宁市并不出产皮革,但全国最大的皮革城出现在海宁,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体会之四:人才机制健全是发展的关键。经济的飞速发展,一靠人才,二靠体制机制。嘉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有一批敢想、敢干、敢拼、敢闯、敢冒的人才干部队伍。同时还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群工作一体化”有效途径,为经济大发展提供了组织人力保证。
体会之五: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发展的目的。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要紧紧围绕“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总思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抓手,通过“两分两换”,统筹就业渠道、统筹社会保障、统筹体制机制,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使民生、民富、民安在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体现,实现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技能,家家有收入的和谐格局。
三、强化创新,重在服务
经过这次学习考察,让我们目睹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态势和见证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对照检查出了本地区的发展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发扬抓机遇不坐等、抓项目不放松、抓重点不放手、抓难点不退步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执政理念上有新创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落后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没有解放的思想,改革的精神,超常规的思维、新的执政理念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坚持以科学执政为前提,以民主执政为宗旨,以依法执政为手段,以亲民执政为目标。
二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抢抓机遇上有新思维。
“机遇在犹豫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学习发达地区经验,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三是坚持开放开发是基础,城乡统筹是目标,在挖掘特色工作上有新突破。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而挖掘特色在本质上是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因时制宜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建设“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
四是坚持以优化环境为前提,在服务保障上有新举措。
环境是发展经济的“生命线”,是区域经济竞争的关键,所到的地方,上上下下体现了创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亲商富商安商和为商的理念不断升华。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我们一方面要强化硬件环境建设。二是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打造“五型政府”—科学理政的亲民型机关、依法行政的责任型机关、民主施政的“阳光”型机关、从严治政的清廉型机关、以德辅政的“人本型”机关,三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智慧基于知识,人本重于资本”,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注重提高干部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
这次赴嘉兴学习考察,我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学到了经验。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查找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为建设“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赴苏州、嘉兴异地学习考察培训心得体会
赴苏州、嘉兴异地学习考察培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月 日至 日,市委组织部在苏州、嘉兴两地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系统学习了先进地区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理念;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富民兴村的成功做法;加强农村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典型案例,有利于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带领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加快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基本情况
(一)苏州、嘉兴两地基本情况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四通八达,是太湖水网平原水陆交通枢纽。辖五市七区。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2011年末户籍人口1176.91万,其中市区人口600万,2011年GDP达105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11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33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三次产业占比:1.7 : 57.8 : 40.5,全市1030个村的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3万元。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连杭
州,北接苏州,南濒杭州湾,海岸线长121公里。嘉兴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人,外来人口196万人,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区域发展均衡,综合实力列百强城市第58位,所辖5县(市)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强。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68.0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8%。社会发展水平连续五年居全省第3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5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707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是1.89:1,是全国、全省城乡差异最小的地区。
(二)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这次异地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十堂理论课,三天的参观教学。先后学习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苏州实践》、《土地流转与村级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与启示》等课程,参观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考察社区管理情况;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考察服务中心、农民别墅小区情况;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苏州最美山村旺山村,考察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土地流转异地发展工业的情况;省级文明村-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瞻仰了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之一——嘉兴南湖增强党性修用等。理论学习和考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
非常强。
二、印象与感受
一是善于用活用足政策,敢为天下先。国土资源部2006年《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指出“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经部批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加以规范完善。”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产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2009年3月浙江省便出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权作价出资农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资产权证化,将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从原来的生产性要素变成资产性要素,让农民可以将手中的土地承包证变为可以作为出资或抵押给银行的资产权证。正是这一敢为天下先的政策的出台拉开了苏州嘉兴城市一体化的大幕,并创造了“苏州模式”“嘉兴模式”。
二是善抓机遇,实现四次跨越。80年代抓住改革开放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充了苏州经济总量,创造了集体经济迅猛发展的“苏南模式”;90年代抓住国家沿海开放战略、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提升了苏州经济运行质量;新世纪初(2000年—2005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2005年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努力创造“和谐社会”新模式。
三是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纵观苏南经济强村,大都有一个持久、稳定、强力的领导班子,在经济建设中,党员
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致富作用,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参观的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江苏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旺山村等村集体经济特别发达的村皆是如此。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深刻感受到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80年代苏州人跑供销、闯市场,将其概括为“四个千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创造出了苏南经济模式。如今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出来的,实干可以出成绩、出经验、出办法,实干可以战胜困难,可以创造奇迹。正是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福不是天生”的信念,创造了如今的小康村,明星村。
三、两市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村级组织经济实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苏州人搞发展,无论什么经济形势,能搞活就行,无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80年代初期,苏州人大搞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做大做强,最后发展成了集团公司;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镇街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2011年,两市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070元、31520元,分别增长9.4%和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040元、16707元,增长10.5%和10.2%。苏州市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3万元。
二是用足用活政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嘉兴市通过积极实行“两分两换”,即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臵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社会保障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规模集约经营和农民居住向城镇社区集聚,促进集约集聚发展,拓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嘉兴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城乡平等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苏州采取“三集中、三臵换”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即工业向园区集中(2011年已达88%),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将居住在2.1万个自然村的109万农户集中到2517个社区集中居住,2011年集中居住率为43%,到2012年达50%),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土地流转,规模经营,2011年已达80%)。农村集体资产分配权臵换社区股份制股权,农民土地承包权臵换土地股份制股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臵换城镇商品房或货币、股权。
三是探索发展合作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嘉兴市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推进规范化建设、加强培训引导等方式,逐步形成四种合作经济模式。一是企业(公司)依托型,即企业(公司)牵头发起,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运作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优势,在连接基地和市场等服务功能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二是种养大户创办型,即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以“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
售等优势进行带动;三是政府推动,以农业科技、供销等部门牵头引办型,即以采取“部门+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发挥有关部门场地、设备、经营管理及市场销售等优势,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四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即由村集体组织发起,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农户的传统主导产业,从而促进其产业发展。据嘉兴市工商局统计,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31家,规范化合作社488家,成员总数5.31万人,其中农民成员数5.17万人,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数39.83万户,达到总农户数的61.37%。苏州市通过探索形成了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富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等五种模式,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四、几点启示
这次异地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短,但每一次听课、每一次考察,无论是思想观念、干事气魄还是开放形象、发展态势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苏州人认为,“你可以眼前落后,但不可以眼光落后”。纵观两地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两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选择符合各村发展实际的好路子。不管是苏州模式还是嘉兴模式,其实,本没有什么模式,发展就是硬道理,就是好模式!两地之所以取得现在的发展成果,都离不开结合自身实际,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两地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三要具有强烈的拼搏进取精神。这次考察,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两地都有一股抓发展的拼劲、干事业的狠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一种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一个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一定要变的信念。苦干实干加巧干、想干敢干加真干,既有笨功,又有巧法,是这些地方的基本经验。无论基础好的还是原先实力不强的,现在的成就都是干出来的,上下一股劲,不畏难、不怕苦、不嫌累,怀着一腔创业的激情、发展的强欲,拼搏大干,埋头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