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调动新员工积极性心得体会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调动新员工积极性心得
体会
近几年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招聘考试,引进了大批应历届高校毕业生。如何让新招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从学生到合格员工的转变,成长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尊重新员工。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新员工。对新员工应以鼓励为主,工作做的好的,要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做的不好,也要勉励他们,并主动帮他们找出原因改正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过多的责怪只会增强他们的自卑心理,长期下去,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负面效应;其次要以“老”带“新”。国际著名4A广告公司奥美在企业内部推行“学长制”,其本质就是以“老员工”带“新员工”,每一位新员工进入企业都有老员工“帮助”。实行以“老”带“新”,既赋予老员工带领新员工成长的责任,避免老员工对新员工排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可以避免新员工进行无谓的“摸索”,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二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与新员工的思想交流。采取与新员工交心谈心的方式,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面对面地答复和解决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三心换一心”,即解 决困难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用“三心”换来新员工对农村信用社的信心。为新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员工生活区修建花园,种花养草,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投入资金修建员工食堂,方便员工生活,减轻家务负担,让员工有更多的精力工作和学习;购置体育器械,设置健身房、活动室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在让新员工身心愉悦的同时,也给老员工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和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合理的责任激励机制。在合理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强化监督考核,除正常的制度考核外,要着重对员工当期目标责任考核。在个人考核上,应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政治考核与业务考核、组织考核与群众意见、现实表现与发展潜力相结合的原则,准确评价员工的人才作用发挥情况;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格实行工效挂钩,把员工的工资报酬和经济效益、业务能力、贡献大小挂起钩来,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一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打破员工收入平均分配的旧体制,建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高效劳动多收入的新体制,真正实现“增效凭效益,收入靠贡献”的激励机制,做到分配公开、公正、公平、合理,通过改革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新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推动业务的发展,提高信用社经营效益。
四是科学地实施压力管理。过大的压力对于新员工来说,可能有两个作用:一是努力;二是放弃。应当给新员工一个缓冲时间,科学施压,而不能简单地以几天的观察来轻易认可或否定一名新员工。新华信管理咨询公司总结了一个“员工价值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将一个新员工在一个企业里某一岗位上的价值,按照每6个月为一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为学习投入阶段、价值形成阶段、能力发挥阶段、价值提升阶段。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基础上,才能把自己的学识、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和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并产生创造力。新员工在企业内就如同一粒种子,只有具备温度、湿度、阳光才能生根、发芽乃至成长,我们应为他们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等到时机成熟,他们就能发光发热,就能成为文明服务的标兵、业务创新的骨干、推动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调动新员工积极性心得体会
近几年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招聘考试,引进了大批应历届高校毕业生。如何让新招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实现从学生到合格员工的转变,成长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尊重新员工。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新员工。对新员工应以鼓励为主,工作做的好的,要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做的不好,也要勉
励他们,并主动帮他们找出原因改正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过多的责怪只会增强他们的自卑心理,长期下去,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负面效应;其次要以“老”带“新”。国际著名4a广告公司奥美在企业内部推行“学长制”,其本质就是以“老员工”带“新员工”,每一位新员工进入企业都有老员工“帮助”。实行以“老”带“新”,既赋予老员工带领新员工成长的责任,避免老员工对新员工排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可以避免新员工进行无谓的“摸索”,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二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与新员工的思想交流。采取与新员工交心谈心的方式,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面对面地答复和解决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三心换一心”,即解决困难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用“三心”换来新员工对农村信用社的信心。为新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员工生活区修建花园,种花养草,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投入资金修建员工食堂,方便员工生活,减轻家务负担,让员工有更多的精力工作和学习;购置体育器械,设置健身房、活动室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在让新员工身心愉悦的同时,也给老员工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和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合理的责任激励机制。在合理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强化监督考核,除正常的制度考核外,要着重对员工当期目标责任考核。在个人考核上,应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政治考核与业务考核、组织考核与群众意见、现实表现与发展潜力相结合的原则,准确评价员工的人才作用发挥情况;改革收入分配办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格实行工效挂钩,把员工的工资报酬和经济效益、业务能力、贡献大小挂起钩来,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一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打破员工收入平均分配的旧体制,建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高效劳动多收入的新体制,真正实现“增效凭效益,收入靠贡献”的激励机制,做到分配公开、公正、公平、合理,通过改革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新员工的竞争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推动业务的发展,提高信用社经营效益。
四是科学地实施压力管理。过大的压力对于新员工来说,可能有两个作用:一是努力;二是放弃。应当给新员工一个缓冲时间,科学施压,而不能简单地以几天的观察来轻易认可或否定一名新员工。新华信管理咨询公司总结了一个“员工价值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将一个新员工在一个企业里某一岗位上的价值,按照每6个月为一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为学习投入阶段、价值形成阶段、能力发挥阶段、价值提升阶段。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基础上,才能把自己的学识、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和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并产生创造力。新员工在企业内就如同一粒种子,只有具备温度、湿度、阳光才能生根、发芽乃至成长,我们应为他们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等到时机成熟,他们就能发光发热,就能成为文明服务的标兵、业务创新的骨干、推动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篇:浅谈如何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农民富裕的历史重任。农村基层干部包括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的是最广泛同时也是最复杂的群众,其基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完成。
其实多数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责尽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但是在部分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笔者通过几个月在农村工作的实践,以及结合相关资料。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认识及对待:
一、首要要充分认识到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的重要意义。党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我国最广大的地域处于农村,人口最多的也是农民,只有将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会有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找准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不强的根源。农村基层干部积极性不强可以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分析。
客观因素:
1、基层干部待遇难落实。要求干部努力工作,必须给予相当的待遇。村级干部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和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受家庭责任感的驱使,他们必须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物质收益,而做为农村的基础干部得到的往往只是最低的生活补贴。对于整个家
庭来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必然会部分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
2、农村工作、生活单调枯燥,干部的精神文化需要无法满足。目前基于我国国情,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艰苦,枯燥的工作环境及沉重的工作压力往往也会磨掉不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由于精神文化需要无法满足,也容易滋生消极、懒惰的工作作风。
3、由于农村基层往往资金严重缺乏,这样无形中给村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觉得工作难以开展。
4、缺乏完善的基层干部选拨、管理及升迁机制。拿笔者所接触的村镇来说,很多村委基层干部都是直接通过当地选举,不可避免有“家族影响”“任人唯亲”的现象。同时将村干部选拔至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认为干的再好,也是个村干部,觉得没有前途。工作的制度安排不科学,不合理,没有以人为本。也会对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消极影响。
主观因素:
1、一部分基层干部自身素质偏低,能力不够,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由于农村基层干部选拨的不完善,导致了村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参差不齐。不能有效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利用理论指导农村工作,导致工作落实非常吃力,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一部分村基层干部对自己的角色及工作价值定位不清晰,存在自满、自傲、脱离群众等思想。认为自己资历老,人脉广,认为自己为“官”百姓为“民”。基层工作流于形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浓,导致农村各项工作落实力度大大折扣。
3、某些基层干部往往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忽略了所处的农村基础大环境,只想着为自己谋利。甚至将依靠自己的特殊地位侵占集体与群众的利益。
由于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内容多,并且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影响,所有对于乡镇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引起相当重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思考::
一、是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基本待遇。给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解决好基层干部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要结合村干部在职期限、工作表现以及贡献大小等方面实际,逐步探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相应配套制度,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基层干部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加强干部对各项农村政策的学习和研究,让广大的干部开展好各项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干部农村政策和岗前职责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干部对农村各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在思想深处认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基层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使其真正热爱农村,心系农民群众,这样才能真心积极地为农村基础服务。
三、建立健全的基层干部考核制度。定期对乡镇干部进行评比,并落实奖罚措施。对完成任务,认真工作的干部,药进行肯定,宣传和褒奖,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干部,要给予指导批评和教育。同时对于特别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应该重点培养,使他们有机会成长为乡镇干部和乡镇领导。这样就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基层干部
队伍中来,以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
四、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农村基础干部的交流和流动机制。这样基层干部间可以互相学习优秀经验,同时各村之间也能更好的交流学习共同富裕。
五、为基层干部工作减负。乡镇干部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往往上级各部门、单位工作布置到乡镇,最终都要靠乡镇基层干部落实到每户,加上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层干部们往往要花上加倍的努力才能完成工作。上级有关部门要体谅基层工作的难处,有条件的减少基层干部们的工作负担。
总之,农村基层干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力量。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贯彻者、执行者。调动基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农村基础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推动农村各项工作,解决各项问题的关键。笔者通过几月农村工作的实践,提出了以上一些粗浅的看法,请批评指导。
第四篇:如何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呢?
一、激励合作热情
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缺员参与的问题,教学要多方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将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
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如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和合作。一名负责整理本组讨论的成果。这样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三、教给小组合作的方法
1、制定小组目标。目标中要明确规定各组员在小组中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协助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的成功。
2、要教给学生彼此互相尊重。他人发言时要善于倾听并积极思考,不能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要商讨,不仅要肯听,更要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要互相谦让,互相理解,多交流,增进理解,达到默契。
四、提供合作机会
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尽量提供适量的交往机会,不要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剥夺学生交往的机会。教学中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识。
五、建立小组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的调动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我采用的是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者加一分,回答正确加二分。在每周的班会上评出优秀小组、优秀组长及优秀个人,并给予奖励。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效率。
第五篇:如何调动农村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农村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农村小学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差、工作艰苦、生活环境相对恶劣等原因,久而久之,工作积极性渐被消磨,优秀教师流失逐年加剧。激励、调动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稳住这些农村小学优秀教师,使他们能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学校工作中,重在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动机,这才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根本。通过有效途径挖掘教师的创造力,调动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制定激发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当前促进农村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似乎都是与滞后或落后联系在一起的,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我认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效能,提升社会、家长对学校的高度评价和信任,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当前促进农村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调动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必要性
(一)教师工作积极性低下的现状
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的职业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直接导致产生职业倦怠。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教师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素来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著称,作为教师总是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很少看到教师的不良表现。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农村教师总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伤害,如家长的伤害,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高,当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习成绩下降时,总是说:“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我们以前成绩很好的,现在不知怎么回事?”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这无形之中伤害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领导的伤害,有些学校领导自身水平低下,处事方式简单,遇到对教学不利的事情总是当众训责教师,不给教师下台的机会;有些同事之间不团结,关系紧张,明争暗斗;有些是学校领导没有很好地照顾到教师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这些情况下,教师对教学失去了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工作热情,课堂教学缺乏创新精神,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一概不管,管理学生也是流于形式,教师没有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事务校长一人说了算,很少有民主交流,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积极性的低下,这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不利的。
(二)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必要分析教师积极性低下的原因:
1.社会评价不公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精细的、长期的、紧张的,并带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需教师呕心沥血地去追求。教育形式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种工作方式,本身就易形成孤独、怪癖和精神的抑郁,加之农村小学教师与城镇教师,工作环境艰苦。从工作量上看,城内小学教师教单科,周课时约在10节,而农村小学教师都在15节以上、且要备几门课。农村小学和城市的教师一样承受着很大压力,一样的付出,然而他们的工作环境,受重视的程度却大不一样。社会上往往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水平低、“工作量不大”、“照看孩子的”。因此,农村小学教师产生了失落感、不平衡感,因此抱着“过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工作要求高与自身水平低的不平衡
大部分人认为教师就是“全能”的人,要能唱会跳、能说会道、能写会画、更应是能工巧匠。众人的“期望”使教师们疲惫不堪、穷于应付,教师们对工作有诸多的抱怨和不满。教师不仅要能“看住”孩子,更要能“教育”孩子;除了要“安全第一又要“授道解业”、“改革创新”;既要“管好孩子”,还要与大人们“友好沟通”;不仅仅要“跟得上时代”,还要“不断进步”„„有些年龄大的农村小学老师,将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看成是简单机械重复工作,将鲜活的富有生命的个体看成是毫无个性的产品,仅靠“传统工艺” 以不变应万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行,新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业已娴熟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创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农村的小学老师,面对新的改革时,他们常常在教学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也难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就会导致这部分教师产生消极的情绪,并最终失去工作的热情与激情,对工作中的一切都报以无所谓的态度,对所有事情都是轻描淡写,例行公事,完全丧失了工作热情与活力。
3.领导赏识程度的不平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校长应该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者”,令大多数教师满意,尤其是教师晋级一事最好交办学校解决,不要再为了一己私利,一条烟或一箱酒,而把所有教师的积极性给抹杀下去。
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老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但有的领导把最重、最累的活留给一些教师做,可“评先评优”时却从不考虑他们,学校领导不关心、体谅下属;不能对老师平等对待,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工作疲软,成就感降低,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激情,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满足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实际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在工作中却不愿当一个”好士兵”,有”抱残守旧”的思想,认为教师职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工资一样多,这样势必会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时间一长,必将产生职业倦怠。
4.工作环境的不适,加剧了职业倦怠
首先,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还很落后,多数学校还维持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上课的现状,这在专业角度上,给教师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在生活上,由于学校办公经费投入不到位,教师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有的学校教师办公室连开水风扇煤炉等最基本的必须品都没有,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情绪.其次,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有些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有的人连做一个教师都不称职,但却靠着某种关系当着校长甚至于更高的职务,可以想象他们会把学校管理得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对学校管理工作表现出失望和无助,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权力失衡以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评先晋级考核等环节中,存在着人为的不公平因素,个别水平高有能力的教师往往因此而受挫,工作积极性受到压抑,时间一长,职业倦怠必然产生.而且这一现象会产生连锁反应,出现极大的负面效应。
在推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升初中不进行升学考试,压力减少;再加之干好干坏学校也没有奖金可发。结果:学生智力得不到开发,教育水平得不到提高。
二.调动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策略
如何调动农村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呢?在学校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逐渐发现:学校工作的关键是管理,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调动教师积极性则需要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序化、事务型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为教师构建健康、和谐、合理的发展环境。
(一)注重和提倡教师自我教育,主动学习
好教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出来的。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我们经常看到:那些专业知识储备充足,教育教学技能纯熟的教师,总能从容的面对各种工作任务而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难题,显得轻松愉快。同时,由于他们用于工作的时间相对地少,所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可以更好的劳逸结合。这样,他们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而那些总是忙忙叨叨、工作毫无头绪、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人,大半是知识上储备不足,日常工作中已经捉襟见肘,面临新课程改革日益提高的要求,简直是入不敷出,他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就用“疲劳战术”,不但学生深受其苦,而且自己也疲惫不堪,引起学生的抵制、反抗。处于这种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感到极大的压力,这样就落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加强学习、培训,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教师积极性的激发,其内在动力在于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对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学一阵子用一辈子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而不断读书,终身学习则成为现代人的第一需要。读书多,学养厚,才能增强内需,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否则,正是教师自个儿动了自己的“奶酪”(岗位、评优、晋级)。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机会让教师们多出去学习,交流经验,大胆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要鼓励教师自学,包括对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教学知识、技能等各方面,要使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入教师之心。
(二)建立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
教师评价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师素质评价机制以学生成绩为唯一标准:学生成绩的高低是岗位、评优、晋级、福利等的标准。这样,就把我们的教育引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之中,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更重要的是扼杀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评价教师的教育质量,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师素质的提高状况,给予鼓励与表扬,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手段评价教师,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引导教师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两者对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既要注重满足于教师的物质需要,又要积极满足于教师的精神需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年终的考核,对那些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把工作表现、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与评优选模、入党、提干挂钩,使之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满足,从而迸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多采用激励方法,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激励,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神鼓励可以是授予荣誉称号,也可以是宣传栏、校园公示等形式宣传事迹;物质奖励可以在绩效工资发放上予以倾斜,也可以优先安排学习培训等。同时,对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成绩不明显的教师也要按规章制度给予相应处罚。只有做到奖惩分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善于运用需要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人的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源于他的需要,需要也是人的个性积极性的动力系统。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它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他认为,人在某一时期往往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善于抓住教师的主导需要,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是神圣高尚的,因此教师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希望得到社会和同事及家长的信任和正确评价,希望得到荣誉;并对成就有强烈的欲望。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的特点,通过宣传、奖励等手段,激发教师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欲望,使教师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利用信息资源,及时通报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动态及本校教师状况,引起教师的危机感,使其更加努力工作;激发、培养、爱护教师的成就感并通过荣誉评定,定期送优秀教师进修、学习、培训等方法,促进教师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并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老教师,领导者要善于尊重他们,给予一定的照顾,如减轻其工作量,逢年过节去其家中拜访,认真听取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对中年教师要善于为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从事教研教改,支持其外出学习、交流经验,让其建功立业,对一些能力强、成绩突出的要提拔重用,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对青年教师要善于铺路子,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以身作则、真心实意为教师着想
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与学校管理者的领导艺术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学校管理者,就如一列火车的火车头,带动整列火车前进,这需要领导者具有宽宏大量的大度、以身作则的表率,并真心实意替教师着想。在学校管理中,不论什么情况形成的思想疙瘩或积怨,领导者要善于用宽容去化解消除,做到以德报怨、得饶人处且饶人,而对自己却要有错必纠。对各种意见要认真辨析:正确之言,虚心接受;不妥之言,解释疏导;逆耳之言,听而不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在工作任务的布置、落实上,要注意考虑到教师的心态,尤其要善于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自己不妨在布置、检查工作时转换自己的角度:假如我是教师,我如何看待?这样,就会改变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会多为教师思考,就更能体会到教师的甘苦。如此以来,就会让教师感到领导是良师,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从而拉近了领导与教师的距离,也就会为教师构建健康、和谐、合理的发展环境。如教师的家庭问题、有病住院、节假日慰问、婚丧嫁娶等都属于学校领导进行感情投入的一项重要工程,如解决不好,教师就不可能安心于教学工作,心理上出现偏异或障碍更难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如解决得好,一个既有组织纪律又有心情舒畅的人,他的奉献精神将是无可估量的。
(五)丰富业余生活,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教师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乏味,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多关心农村小学教师,为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缓解因工作的负荷带来的心理压力,释放累积的消极情绪,同时对教师要多给予鼓励,看到他们的每一次的进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支持,产生归属感,愉悦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种和谐的、优美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在一线的农村小学教师可以释放自己工作中的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有效地抑制职业倦怠的产生。在学校管理中,要注意强调科学的身心健康的调节。要科学地调整工作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诸如设立教工娱乐部,组织教工进行各种有利于身心、智力发展的竞赛等,以调整教师的身心,从而激发其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管理是否有效。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实施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的。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要善于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需要机制,真心为教师着想,创建合理的发展环境,让所有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管理,使学风、校风生气盎然,从而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树立农村小学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