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三多为什么会成功
许三多为什么会成功
----《士兵突击》有感
奇迹、出现在了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身上,一个被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的孬兵最终书写了军营的无限辉煌。许三多是如何成功的?一个如此的平凡人怎么会获得巨大的成就,仔细品味,成功需要法则。
法则之一:成功的路上需要领路人。如果没有史今,许三多会成功吗,绝对不会!所以即使许三多即使具备成为英雄的潜能没有领路人,许三多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而没有史今无怨无悔的帮助与关心许三多也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潜能。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也是幸运被伯乐选入《天下无贼》节目组才一炮走红!从这一点上说,即使你是个强能力再强人但是没有一个领路人 成功也许就会擦肩而过,或者说成功需要延迟更长的时间。
法则之二:成功的路上需要知道自己做什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许三多平日里话语不多甚至木讷,但是他知道要努力,要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要让自己出色,所以他训练很刻苦从不埋怨,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为了班长史今他不能让大家失望,他知道自己不能一辈子做个孬兵所以“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成就了许三多。
法则之三:成功需要自我的突破!没有那三百多个后空翻,许三多也许永远要活在自卑的世界里,他做到了他也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潜能,他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他突破了自己也就打开了自己的心门,忽然像换了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自己的潜能,就如同我们做销售,一开始可以见了客户说不出口,不好意思啥的,突然有一天我们张开了口,你就突破了自我,其实有时候人突破自己 很容易。
法则之四:成功需要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去争取。没有钢七连、没有A大队,也就没有许三多的辉煌,人生就是一个舞台,但是自己能不能有机会进入自己的角色却取决于是不是有适合自己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一定是自己争取的,看着许三多修路是干啥事,但是就是这件傻事成就了许三多,也让他进入了军中铁旅刚七连。许三多真的傻吗?当然不是,他也因为自己被分配到五班而耿耿于怀,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分到一个好班,但是已经分到了五班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可以让自己离开的就是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许三多成功的用完成团长心愿的方式让团长注意到了自己,也让自己脱离了五班,同样通过自己努力摆脱五班的还有五班的“诗人”李梦
法则之五:成功需要坚持。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了成功应该干什么,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却是凤毛麟角,向成功靠近并不难,难 的事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坚持做就一定会成功,而大部分人却在路上放弃了,重新该走别的路,殊不知成功真的没有捷径,如果你真的不能坚持做好一件事,那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人成功都有自己成功的方式,自己的努力加上客观的环境我们就有了成功的第一步,谁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不要想得太多,想得太多了就容易患得患失,简单一点就很轻松地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也就越容易成功。
成功对于有经验的人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太重你会沉下去;也不要把别人看得太轻,太轻他会飘上来。
祝愿所有的伙伴 都能心想事成好梦成真。
宋吉良 2013-6-22
第二篇:许三观电影评议
摘要
中国和韩国都是亚洲中存在时间很长的国家,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通过阅读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和观看韩国电影《许三观》,要研究电影对小说的使用和改编,总结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首先在文章中分析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小说的艺术特点,这能够帮助本人更好的理解小说。然后根据小说找出电影中和小说不一样的地方,把电影中改动、删减的地方找出来分析。最后将小说和电影中的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写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能够更好的帮助本人看出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和韩国电影《许三观》之间的联系和差别,总结出电影改编的优点和不足。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本人于2015年1月寒假的时候,在韩国观看了由中国作家余华小说改编而成的韩国电影《许三观》。今年,拜读余华的原作品《许三观卖血记》。读完以后很感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读汉语小说。读完原小说以后,我发现了很多小说跟电影的不同点。为什么有这么多变化?小说是1995年出版,时代背景是1950–1960年代,时代背景重点是“文化大革命”。小说通过主人公“许三观”阐释了“平等”,表达了“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诙谐与幽默。韩国电影《许三观》是2015年1月14日上映的。电影大背景是在忠清南道公州市,原小说题目是《许三观卖记》,但电影改名字为《许三观》。在原小说《许三观卖血记》里,卖血的行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电影里并没有突出出来。电影没有批判社会,只突出了许三观一家的亲情。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韩国电影《许三观》改编自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是由河正宇执导,并由河智苑主演的喜剧片。我要研究的是小说和电影两者的比较这个课题。作者余华通过这本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并且以许三观代表社会下层阶级,进行了社会批判,强调了父爱的伟大。但是在韩国拍摄的《许三观》这部电影当中,并没有体现出小说的社会背景,并且故事的发生地点也更换了。甚至故事的大背景文化大革命,也被完全删除掉了。只强调了许三观的儿子一乐和父亲许三观的关系。电影为了符合韩国人的口味,进行了大量的删减。我认为电影只强调了感动,失去了小说本来的意义,并没有象原小说那样精彩。所以本人想要研究小说与电影的比较,讨论韩国拍摄的电影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改掉,阐述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精彩之处。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研究现状
我找到的研究《许三观卖血记》的17篇参考文献,其中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第一,思想方面;第二,文化方面。
一、思想方面
学者王晓棠的文章《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分析》中有这样的论述:“诸如《许三观卖血记》之类的作品,虽然作者看似只是在通过描绘底层小人的艰辛与苦难来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此类现象,但更多的是想挖掘造成此类现象的社会根源,揭露相关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尤其是有关部门的重视。”
学者权珉娥在文章《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化”改编》中有这样的论述:“河正宇通过这部电影希望描写的是‘父亲的情感’,描述‘亲情的电影’,作品中呈现出苦中作乐的诗意。一乐为了亲骨肉的爸爸勉强地举行救爸爸的仪式,他不停地哭着叫爸爸,在原著并没有这样的行为,这是电影中表达父子感情的一个重要情节”。
学者王晓棠的文章《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分析》中有这样的论述:“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对许三观、许玉兰的底层小人物的塑造是对中国大部分底层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引导并鼓励人们更多地关注我们身边的这一群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二、文化方面
学者李红霞的文章《<许三观卖血记>:从文学到影视的叙事转换和空间想象》中有这样的论述:“无论是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还是“文革”、知青下乡都直接影响着以许三观为代表的劳苦大众们,他们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他们悲惨的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民族历史。这是原著真正要传达的主旨,是在含泪的微笑中体悟到历史的沉重和民众的苦难。”
学者任雪菲的文章《跨国改编电影与原文本的文化差异性
——以中韩<许三观卖血记>为例》中有这样的论述:“电影却消除了许三观的许多负面特征,使许三观成为了满足韩国受众需求的男性主角形象——乐观、大度且从容淡定。电影尾声将许三观最后去卖血被说‘身上的血没用’而感到人生虚无的开放式结局改变为以许玉兰接受肾脏手术筹钱为一乐治病,全家人一同吃着梦寐以求的肉包子和泡菜火锅落下帷幕,这种典型性的韩剧大团圆结局使小说原著中许三观的人生悲凉无从体现,这也显示出中国和韩国两国间不同的艺术创作诉求。”
学者李文昕的文章《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对民间伦理的认同》中有这样的论述:“海纳百川的特性使民间深受儒家‘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因此讲究‘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重视‘传宗接代
’另一方面,民间处于底层,生存空间受到上层阶级和外界自然环境的挤压,因此格外强调‘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妻关系……《卖血记》里生存的艰辛、卖血的残酷,也因为这一对患难夫妻的存在而有了‘温情的受难’的意味。可以说,余华有意地通过‘患难夫妻’这种民间家庭伦理崇尚的理想婚姻,中和与化解了生存的苦难,这两部小说的民间性魅力,相当程度上即来自于唤起了读者对这种民间家庭伦理观念的认同。”
1.2.2
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阅读参考文献,我了解了大致的研究现状,其中几篇文章很有借鉴意义,如:
学者任雪菲的文章《跨国改编电影与原文本的文化差异性
——以中韩<许三观卖血记>为例》:学者在文中指出与原著不同的是,在电影中导演重点表现了家庭生活和人性美,这是因为韩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和中国不同。本人觉得他的意见挺有道理,韩国人很喜欢家庭里面的爱的故事,这位学者很了解韩国的文化。读了这篇文章我更理解小说跟电影的不同点和删除一些情节的原因。
学者王晓棠的文章《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分析》中说了《许三观卖血记》里底层人物的形象,对许三观、许玉兰和一乐的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余华在作品中对小人物的生活有很大关注。对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我有了更多方面的了解,所以这论文对我写人物形象有很大帮助。
学者权珉娥的文章《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化”改编》中对电影想表达的思想做了总结,提出电影的核心是“父亲之情”,“人生之情”描写的很少。电影主要表达了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的思想情调,我十分认同这观点。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对因为文化差异电影做出改编的体现描写得比较少。
总体来看,中国学者更偏向于研究小说,对电影说得不多。一些学者重点看到电影和小说相比的不足,对电影本身表达的东西研究得不够深入。
1.3主要研究内容
我在论文中通过对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和韩国电影《许三观》中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比,要研究小说和电影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和电影对小说的使用和改编。通过研究分析电影对小说情节变动和改编的意义。
第二章
小说的创作背景及特点
2.1引言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写的一本和之前的风格不太一样的小说,在这本小说中体现着许多温情和美丽,少了很多血腥、冷酷的描写。本章节将讨论《许三观卖血记》这本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对这本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2.2小说的创作背景
1989年以后余华开始写长篇小说。他要写跟之前写不一样风格的小说,在这之前他写的小说是先锋小说,之前的时间里他一直按照固定的模式创作。之前在他的作品中,余华写得内容比较多的是人的恶性,给我们展示丑恶的一面,在1989年以后他开始描写人的善良和人性的美丽,开始写温暖内容的小说。在那个时期,很多文学作品都开始出现了在作品中写个人的生活和民间的状态的情况,作家们将角度转向了普通的人们,描写他们的生活,本人觉得余华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当时环境的影响。余华在小说的叙述方式上和之前有些不同,变成了大家能够接受的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在1995年发表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改编写风格后的作品,比较具有代表性,描写了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在作品中还是存在先锋时代的痕迹,主要表现在写作的技巧和主题上,这本小说的主题也是十分沉重的,但是在作品的绝望中能读出一些温暖,比如说亲人们之间的爱,这和之前是不一样的,黑色里面有一丝希望,有光明。
2.3小说的艺术特点
在情节安排上具有日常性的特点。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的小说情节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在情节的设计上十分简单朴素,在小说里余华没有过多的描述一些政治思想,只是在写许三观和他周围的人发生的故事,非常贴近小人物的生活。书中描写了许三观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生活。许三观为了生存去卖血、一乐和二乐青年下乡等等情节展示了那个时候乡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但是这些比较日常的情节却很重要。这些日常性的描写让这部小说变得更加真实,余华在这本小说中想表现的也是这个时代的故事,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就是在这个时代生活着的人。余华选择这些普通老百姓,从小人物的故事中表现了很多高尚的东西,比如说父亲的爱和兄弟之间的关爱。
在结构安排上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最主要的就是许三观卖血的事。余华在小说中多次重复安排了卖血的情节,从许三观结婚之前卖血开始到为一乐的医疗费用卖血,作者用许三观卖血的重复构成了这部小说。血液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它代表着生命,许三观一次次卖血行为的重复并没有让小说的风格变得单调,反而让读者觉得十分触动,在小说中许三观每一次的卖血给读者带来的感觉都不相同,在一次又一次的卖血行动的背后,读者也能看到在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苦难,和底层最普通人民生活的心酸。这种重复性帮助小说更好的展示了想要表达的主题。
在叙事语言上具有直白性的特点。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使用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并没有太多复杂的修辞,很多情节也是通过对话进行的。在小说中余华名没有刻意去描写一些时代背景,只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向读者展示当时的情况。还有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一般都在人物的话语中展示。余华的这本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并不是轻松的故事,余华却用了很直白的叙事来进行书写,这就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沉重感。那些人物的悲伤、难过和愤怒等等情绪都藏在平白的话语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也能感受得到它们的重量,比起隐晦的书写叙事语言,这种直白的叙事语言给人带来的冲击性更加强大。
2.4本章小结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转型之后的作品,比较典型,在这本小说中讲的故事并不是像之前一样展示人的丑恶,出现了温情的方面的描写,在作品中余华将书写的角度对准了当时的底层普通百姓,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许三观卖血记》具有着日常性的情节安排、重复性的结构安排和直白性的叙事语言等等艺术特点,这些特点让这本小说更加精彩,非常叫人惊叹。通过阅读小说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那个时代底层小人物生活中所遇到的苦难和心酸。
第三篇:许会萍诊所选址报告
许会萍诊所选址报告
一、拟设中医诊所的位置
地理位置:拟设诊所位于金星小区113号。南北汇东西路与鱼龙街之间,东西介于人民路与温泉路之间。
诊所规模:使用面积140平方米。
二、拟设诊所选址依据
1.宜良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医疗卫生事业相对落后,存在医疗水平不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城中建设一所中医诊所,可以部分缓解居民看病难等问题。
2.中医诊所与城中各大医院不在同一个街区,避免了医疗资源上的重复设置。
3.中医诊所周边小区集中,周围环境噪音小、无重污染,保证了就医环境的方便、安静,可更多地服务于周边多处住宅小区的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
4.中医诊所选址为金星小区,是临街门面房,绿色环保,交通方便,消防合格,就医安全。
5.中医诊所营业用房为框架结构,抗震效果好;座北向南,前后5个卷帘门,通风透光好;房屋设计合理,有两个卫生间、有大厅,便于分隔。
6.中医诊所上下水、电一应俱全,管道及控制阀在屋内,便于管理、应急。
宜良许会萍诊所 2015年12月10日
第四篇:海尔为什么会成功
善于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并同自己的企业实际相结合是每个管理人员重要素质。海尔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界的一面旗帜,它的管理经验被无数专家探讨过、研究过,褒贬不一。很多专家也曾发表文章谈“海尔的成功经验”,主要观点不外乎这么几种:
一、海尔的成功是张瑞敏先生个人的成功;
二、海尔的成功是品牌战略的成功;
三、海尔的成功是服务战略的成功;
四、海尔的成功是海尔狠抓基础管理,实施OEC(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结果;
五、海尔的成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以上观点都有道理,但我认为都没有谈到问题的实质。根据我在海尔的经历,以及对它的了解和感悟,我认为海尔的成功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成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力量是最可怕的,一是资本的力量;二是文化的力量。资本主要解决“物”的问题,是物质方面的事情;而文化主要解决“人”的问题,是精神、追求和创造力方面的事情。当二者结合到一快的时候,企业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在初创时,一般的情况是资本比较匮乏,当企业完成一定的资本积累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都会向企业集中,资本不再是企业的稀缺资源。这时,企业最缺乏的是精神、追求、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不是万能的,它可以不让员工出错误,但它同时也能扼杀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也就是一句空话。如何让员工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进行创造,一直是经营者、管理者力图解决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要力图达到的目标。在这样一个无形胜有形的时代,对一个初步完成资本积累的企业来说,文化的力量远远胜过资本的力量。
很多企业之所以不能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因为它们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体系,更没有保证企业文化体系得以落实的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是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一个企业文化系统至少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企业使命,它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凝聚员工的力量,是企业的价值源泉;企业的愿景目标,它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目标,是员工发自内心的渴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所有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决定了企业价值实现的原则、途径、方式和方法;企业核心口号,它是指企业如何把自己的价值同社会实现良好沟通,是对社会(尤其是客户)的一种承诺,它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企业的识别,以同其它同行相区别。在张瑞敏那篇《海尔是海》的文章里,他以大海的气魄和胸怀回答了海尔存在的价值、追求的目标和企业要坚持的价值观,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壮山河的美景,它让每个员工真正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深知自己的价值如何同企业的价值、社会的价值融为一体,这是激励海尔每个员工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一个企业重用什么人往往最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人力资源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员工能力如何与工作岗位要求匹配;二是员工个人目标如何与企业目标一致;
三、员工个人价值如何与企业价值统一。而员工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最重要、最关键,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结合、统一。很多高层员工同企业分道扬镳往往是价值追求不一致造成的。在哈佛管理学院,张瑞敏的讲话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在中国给每个员工充分发挥的空间很重要”。或许这也正是海尔为什么坚持“赛马不相马” 用人之道,实行“员工竞聘上岗”的原因。在海尔,力求做到用人的公正,员工升迁靠业绩说话。在海尔,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和重奖的的员工不胜枚举。
唐海北,海尔集团制冷本部员工。由于技术突出,由普通产品工艺员被提拔为厂长助理。他以极大的工作干劲和知识解决了国际技术难题,又被破格提拔为制冷产品本部技术部部长,成为海尔集团年轻技术骨干。
李子全,海尔洗衣机事业部的一名普通农民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上螺丝。但他决心将这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干出名堂来,赢得父母对自己的认可和同事的尊重。他勤学苦练,入厂三年,年仅22岁,就获得“山东省首届十佳农民工”、“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并参加中国电视台举办的“状元360”总决赛,进入全国十二强,成为优秀劳动者的代表。在海尔,象唐海北、李子全这样在岗位成材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探究他们成材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是海尔文化的滋养给予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海尔对人才的尊重,对员工价值的肯定保证了他们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的激情。是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文化落实提供了保障,保证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海尔的品牌美誉、服务口碑、创新速度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的结合,海尔的发展速度不会这样快。
企业和企业的不同最重要的就是人不同,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观念不同,追求不同。海尔的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塑造了这种不同。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曾经深情地对记者说:“在海尔,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普普通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员工,能够用心去做自己的工作。一些生产线上普通的工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搞一个技术改革,自己回家拿出钱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做。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心去创造,去发明,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工作再提高一步,不管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只要是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他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只要员工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企业就肯定员工的价值,这就是管理的核心。”
另外,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张瑞敏在海尔的作用。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神话,更不能别有用心地贬低,很多企业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它多做对了几件事,而是在于它少做错了几件事,对于优秀的企业更是这样。张瑞敏先生做到了一个首席执行长官应该做到的事情,并且做的比别人好。我个人认为,对于员工素质比较高的企业,企业的一把手应努力做好三件事情:一是战略的制定与监控;二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三是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这些都需要奉
献爱心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一流的企业家都具备如下特征:以政治家的远见来发展公司,以军事家的胆略来做市场;以诗人般的胸怀来培养人才;以哲学家的深邃来做企业文化;以刺刀见红的精神来落实企业基础管理,这些都非常值得每一位立志卓越的中国企业家来学习。当然张瑞敏先生是榜样。“要想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提高中国企业家的素质,为企业家创造环境”这已是大家的共识,每位企业家更要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不断提升自己,为了自己,也为了企业,更为了社会。
第五篇:如何成功举办创说会
如何成功举办创说会
目前,各机构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增员运动与留存工程。而在进行增员时,各种类型的创业说明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举办创说会通过集中性的公司文化展示,可以增强公司对准增员的吸引力;另外创说会通过主讲人与分享人的相互密切配合,传播寿险意义与功用,展示行业美好前景,树立准增员开创事业的信心;此外,通过创说会的举办,可以让一些增员技巧还不熟练的已转正新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增员的意愿与能力;还有,分公司与各机构通过举办创说会的前后期的运作,如策划,宣导,事中细节安排,事后追踪与分析总结,可以形成各机构良好的增员氛围。
但是举办创业说明会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充分关注,并将其不断进行充实与提升,必将让创说会起更大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到保险行业中来。
一、要重视创说会前的目标设定。
机构举办创说会其中一个重要工作是创说会之前要对各营业单位的目标进行设定,有目标才会有完成目标的决心与动力。例如,我们打算在本周日举办创说会,那么必须在周一召开经理会与主管会制定目标。制定目标时,最好是在会议现场共同完成,这样会有氛围。在做增员工作上,心态永远比技能重要。在会场上,少数心态不积极的主管或增员人会自然而然受到其它人的影响,而变得努力起来。另外通过目标制定后的宣导与跟进,也可以及时发现每个增员人的困难所在,有利于营业区对症下药进行解决;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计划目标的推动,实际上在未开创说会之前,营业区的增员氛围就已经启动了,更会保证创说会的成功。
二、创说会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细节。
创说会一定程度上是面向社会的,有些准增员未来可能因一些原因不一定会进入公司从事保险行业,但是他们很有可能因为在创说会在对公司对保险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对保险更加认同,或者在日后购买保险,或者成为影响力中心。因此,保险公司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从创说会开始的。因此一些细节这里提供出来供参考:
创说会开始前一天,应将举办创说会的各种工具与物料运至会场,例如横幅、屏风、背景画、胸花、并对会场进行初步布置、详细了解音响效果如何,无线麦有无电池,是否有备用电池,投影笔效果如何,能否可以翻动幻灯片。。。
为了减少差错发生,可以制定项目表,在会前可以一个个打勾,确定是否已安排好;也可以将所有流程需要的视频及音乐刻录成一张碟,到时只要按顺序播放就可以了,到时不会手忙脚乱放错音乐。因为创说会应是经常举办的活动,可以将活动所需工具与物料平时封装好,到时不需临时准备。
三、签到表的设计也是一个关键
在创说会举办过程中,我们会注意到少量准增员会中间离场,这样无疑会对现场氛围有影响。其实我们也可以从签到表上做做文章,现在不少机构运用的签到表五花八门,大多内容是几栏,一是姓名,二是推荐人姓名,三是联系电话;但是我们如果在签到表上做一下创新,也可以起到很好效果。如在签到表上多加几栏,加上血型、星座。礼仪人员告诉准增员,在创说会结束后将会由公司赠送血型、星座与性格健康的小册子或资料,并帮你进行性向测试,会让中途流失率大大降低。也可以说到时请推荐人上门赠送,便于推荐人与准增员多次联络感情。
此外,通过签到表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建立一个准增员短信中心或邮件联络中心,将公司的一些信息或资讯及时发送给他们,也可定期举办后续活动,例如公司的一些活动可以免费赠送门票,举办增员烧烤、增员沙龙等。增强其从事保险工作的意愿。
建议在签到时,同时下发一张创说会回馈表,对创说会的内容及流程提出建议,有利于改善工作,办好下一次创说会。
四、分享人环节要特别注意。
在创说中,一般会请一些优秀的主管或新人进行分享,每次创说会一般会1-2人,一名为入司3-6个的新人,一名为入司较久的主管或总监,两者互为补充,向准增员展示寿险发展的前景。
入司3-6个的新人分享应特别关注,最好先请其试讲,拟好讲稿。分析其每句话对准增员带来的影响。否则会让创说会的效果大打折扣。新人分享的关健是建立同理心,你我几个月前是一样的,但是几个月后人生就如此不同,入行保险,原来如此轻松与简单!选择主管分享方面,应找一些晋升快、有方法,有思路的主管,可以让准增员建立自信心,产生好奇心。而并不是简单地分析自己如何成为一名主管。注意激发准培员的参与感,有笑声,有感悟。创说会分享上一般为新人分享在前,主管分享在后,如果新人有什么不足的,主管可以马上进行补充。新人时间短一些,主管可以长一些,但最好以20分钟为宜,这样整个创说会时间可以控制至2个小时之内,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准增员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收效未必好。
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推荐人全程陪同参会
有些营业区举办创说会,基于要求推荐人在会场外,只有准增员入场;但实际上这样效果未必好,在会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推荐人全程陪同准增员参加创说会,一方面,可以让推荐人对准增员的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利用创说会效应推动增员。六: 应重视创说会的追踪与后续宣导
一次创说会搞好之后并不结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一是对参加创说会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各部门与各主管的目标达成率,并张榜公布。通过面谈分析其中原因。,帮助其克服困难。二是对本次创说会的安排进行总结,建议每次创说会上下发创说会回馈表,通过回馈表总结可以改进的地方。
三是制作一个宣导片,将此次创说会中捕捉的各类精彩瞬间在早会上展示给所有业务伙伴,激发大家下一次参加创说会的热情,这里有一个方法供参考:用数码相机将增员人在签到、交流、听讲、活动时情景拍下来,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导入并配上一首励志歌曲,如“我要飞得更高”“超越”等,在早会时以电影形式播出,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