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会宁二中张继刚
白银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会宁县第二中学 张继刚
2013年9月21日至9月30,有幸参加了白银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培训。这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熟悉不同课型的特点和教学思路,交流各种课型积累的成功经验。时间短暂,但是让我感受颇丰,收获颇多。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心得与体会:
亮点
一、教师的激情洋溢,评价到位。
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其语言总是能够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又自然贴切、生动流畅,紧紧把学生吸引住。学生天性爱表扬,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欣赏的眼神,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自信,诱发倾吐的欲望。教师和学生的眼光接触,实际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其中既有赞赏、期待和鼓励,也有暗示、责备和制止,双方丰富的内心感情都是用眼神巧妙传递和表达的,通过眼神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难记起老师们的会心一笑、默默颔首点头,那是对学生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肯定。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回答问题时,老师又进行了这样的评价: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另一片天空,积极动脑,继续努力”„„ 亮点
二、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总结。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老师在评课中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在课堂的传授过程中无不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课堂中体现了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整体思想。
亮点
三、教材处理彰显智慧,原生态的课堂。
每一次听课都会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次也不例外。老师课堂精彩纷呈,各显智慧。教学内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给我们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问去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觉。如老师在处理烙饼中的数学时体现了一体多解与一题多变。
二、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我们会宁二中教师和会宁其他教师分到了一起,我们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展开讨论,最后把讨论的结果选取会宁一中的曹鹏飞老师汇报成果,经过研讨交流活动后,参加的老师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于问题的讨论很有针对性,在不断的交流、思维的不断碰撞中,你总会收获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
三、聆听专家讲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聆听赵希斌教授关于《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乔荣凝教授《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与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吴琼老师《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赵谦翔教授《敬业,创业,乐业》,李明新校长《实与活:优质教学的筞略》,鲍传友教授《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生涯规划》,王文丽讲师《优秀教师应学会的十件事》,扈之霖老师《回归教学原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王立军所长《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带题授课》,韩杰梅老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研究》,王海燕教授《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田树林老师《宽容大爱,恒学善研》讲座的学习,我认为这样的几种技能是优秀教师必须要具备的:
(一)、尊重学生
优秀的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新课改倡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俯下身子教书,其涵义就是师生关系的平等,抛弃师道尊严的面具,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教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师才会耐心的了解学生。一切的教育都是从了解学生开始,了解学生,才会因材施教。才会悬置先入之见,了解学生,才会对学生的行为举止理解、宽容。
(二)、精心编选练习,不打题海战
在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些老师凭“题海”战术,小学村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取得了高升学率,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顺理成章的冠之以优秀教师的称号。但在教师“名利”双收的背后,是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被挤占,老师整天也埋头在作业堆中批改作业,精疲力尽。这种以牺牲师生大量课余时间,身心俱疲的方式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取的,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真正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单凭“题海”战术获取成绩,而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之上,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研究恰如其分的习题量。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说“熟能生巧”,我曾经怀疑过,但不够自信,学习了今天的讲座,找到了理论依据,“熟也能生笨”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熟也能生厌”,“熟也能生拙”。什么意思呢?对于新知识,需要一定的习题量巩固,并且在刚开始阶段,随着习题量的增加,学生的解题技巧、能力以及解题速度肯定是上升的,但习题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学生的“巧”已达到最高点,如果还是盲目的增大习题量,学生的“巧”反而会降低,大量的机械的重复训练,学生心力俱疲,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所以优秀的教师会研究习题量的度。
(三)、有效远离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达到一定年限(10至15年),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大部分人不可避免的患上职业倦怠,很难取得更好的成就。如何抵制职业倦怠呢?我想一是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重新挑战自我,二是适当跳出模式化教学,积极参加一些培训或聆听一些高校教授的讲座,三是多与名师、大家接触,心灵会得到震撼!
这次培训,我们有幸听了好多精彩的讲座,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讲座中谈到的“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现状的对比和分析,以及最后预计的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反差,使明白了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情感及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得到培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一名骨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较高的专业素质,相对的学科知识;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就是骨干教师要做到:有思想、有智慧;有风格、有特色;能研究、善思考;勤学习、能创造。这样才称得上是骨干教师,对比之下我有很多差距,我会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地努力,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
通过学习,我也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我要通过培训,通过努力,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所以,我要向田树林校长说的那样,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这里包括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学习,爱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要你全身心地付出,就会赢得学生的爱,家长的满意。就这一点我体会很深。我从教以来,就倡导爱的教育,我们班有七十个学生,为了和孩子们建立情感,我首先把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课,另外我积极和学生沟通,关心爱护他们,真心地和学生交流。新年到来,我用自己的钱给学生每人买一张贺卡,每一张贺卡都写下我对学生的真诚的祝愿和希望。当孩子们激动地读着我的贺卡的时候,对老师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一下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们只有从小事上关心每一个孩子,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爱你,喜欢你。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在教学方面深入研究,有独到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我非常热爱化学教学,多年来,我一直研究化学教学,我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乐趣。每每上一节成功的课,我就非常欣慰。我的成长和我的课堂教学分不开的,只有教学有自己的风格,才能配得起骨干教师这一称号。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们一天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制定学习计划,不断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使自己永远充实。我要扎扎实实地学习,每年要看两本杂志,经常上网,虚心地向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不断上进,成为学识渊博、教学理论丰富的骨干教师。积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后,我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
1.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掌握教育艺术。2.精心上好每一堂课,在实践中总结经验。3.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理论与教学相结合。
4.及时写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总之,这次学习,收获很多,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第二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刘刚}
开发区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刘刚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幺铺小学
2015年8月 开发区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刘刚
特别高兴参加了开发区教育局组织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骨干教师培训,这令我有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办法和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深刻的体会:
这次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此次培训,令我在教学观上有了较大程度的转变。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杨跃鸣教授的讲座对我影响最大,他给我们的阅读指导材料《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中指出,学习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型学习。通过大家的讨论和辩驳,使我心中更加清楚,各种学习方式的交叉使用,特别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也让我明白,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 “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校“班班通”设备设施的充分应用,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率,也使得自己对于信息化教育的深入推进有了更大的信心。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今后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学校及自己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 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第三篇:参观会宁心得体会
坚定信心跟党走,奋发有为在明天 ——会宁红色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XX年XX月XX日,XX组织参观了会宁会师根据地会师楼,用心感受了会宁地区和会宁教育的发展轨迹。我们此行的目的是,重走长征路,学习长征精神,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地处黄土高坡的会宁,虽然自然面貌几千年来容颜依旧,但不向命运低头的会宁人却在这片红色圣地上孕育出了绿洲。会宁,被称为“陇中苦脊甲天下”的贫瘠土地上,会宁人发扬“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不逃避现实,迎难而上,用辛劳的汗水与干旱抗争,用行动在这个贫困的山区创造出奇迹。他们擎起 “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亲友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办的大旗,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路子。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
在党旗下,我们向烈士们敬献了鲜花并进行了宣誓,说出我们心中那份真诚的誓言。站在广场中心的台阶,可以看到碑园高低错落的全景,艺术家们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貌,经过精心设计,将当年红军长征会师中艰苦悲壮的历程,真实地书写成文字,雕琢成塑像,使后辈人永远牢记,伟大的新中国的诞生,是以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的代价换来的。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全体党员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和会师塔及会师楼。讲解员对纪念馆内的每一件革命纪念文化的历史、墙上每一幅宣传画背后的故事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回顾和讲述。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与期盼,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崇拜,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都听的特别仔细,并把参观过程中看到的很多实物拍摄下来。
第二天上午,我们向着桃花山出发,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受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天气很热,但是并没有阻挡我们重走长征路的决心。走在红军当年走过的路上,我们更加体会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加体会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会宁状元中学——“会宁二中”,看到墙上那一组组升学数据时,我们由衷的感到敬佩。会宁创造的教育传奇,改变着黄土地上许多人的命运。“状元县”的背后,彰显的是“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团结胜利的红军长征精神,支撑着会宁人在打造教育高地的长征中,永不停歇。
和会宁的孩子们相比,我们缺少的就是会宁学子所拥有的吃苦精神。和会宁的教师相比,我们缺少的就是那会宁教师所拥有的观乐精神。
作为一名XX员工,我深深地懂得,现在不珍爱自己的岗位,就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深深的爱,才能在具体的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
第四篇:会宁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会宁精神心得体会
听了有关会宁精神的专题报告,感受了会宁精神。会宁人之所以能如此勤奋努力,是因为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会宁教育能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
会宁,被称为“陇中苦脊甲天下”的贫瘠土地上,会宁人发扬“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不逃避现实,迎难而上,用辛劳的汗水与干旱抗争,用行动在这个贫困的山区创造出奇迹。他们擎起 “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亲友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办的大旗,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路子。
会宁教育的“三苦”、“两乐”的精神,为会宁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面对我们的教育现状,思绪万千,现就主要的方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教师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创先争优。教学工作是个复杂而琐碎的工作,我们首先应具有非常的耐心,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面对学生。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我们教师而言,要我们付出的是更多的汗水,有时我们的收获也许跟我们的付出并不成比例,但我们不应气馁,我们需要的是承受。我们要敢于争先创优,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日新月异,我们应时时注重学习,同时要勇于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跳出来,开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弄潮儿。
2、激发学生苦读“乐学”的斗志。目前,我们的学生需要我们进一步有效激发学习激情,培养更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开发能推动学校良好学风形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增强学生强烈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爱学、更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方面下大工夫。
3、诚心关爱学生。我们要以极大的爱心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予热情的关注,使他们时时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用自己的情感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感情,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动力。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只有“严师”方能“出高徒”,这似乎也有一种很合理的说辞: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错,我们是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他们何尝不该理解,在现代教学理论中,除了“严”之外,更应多一层“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信赖的人,愿意向他们吐露真情,自觉地接受教育和劝告,学生对教师愈加信赖,教师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将来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心须努力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以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坚决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做为人名教师之后用红色精神和情怀站好教师这一光荣岗位!
第五篇:会宁二中标准化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会宁二中实验教学基本情况汇报
会宁二中创建于1969年,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0人的一所市属重点独立高中。在216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78人,大学本科127人,专科51人。其中已被聘任为中学高级教师的23人,中级教师的104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7岁。学校占地面积为5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5982平方米。
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需要,我校经多方争取,由香港广义和船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先生投资79万元,自筹32万元,于1997年8月在校园西侧建造一栋建筑面积为2117.55平方米,融实验、语音、图书、阅览、电教为一体的多功能三层砖混结构的实验图书楼。其中理化实验室各3间,每间使用面积96平方米,仪器和准备室各1间43平方米;按两人一组实验标准,每间实验室配备了28组实验桌56座,共计配备实验桌176张(含准备间8张实验桌);物理实验室添置标准柜18组,化学实验室添置标准柜12组。由于学校资金短缺,还有6间标准化实验室没有配套设施。恳请省、市标准化实验建设项目办公室给予解决为盼!
特此报告
会宁县第二中学
二OO五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