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学论文,乡土中国的感想
《乡土中国》的一点感想
摘要: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社会》中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剖析了中国三十年代封建农村社会。本论文通过对《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目的,选取部分内容结合自身经历及社会现状的解读的过程中表达个人粗浅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乡土社会,文字教育,差序格局,人情账,权力统治1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
1.1写作背景:《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年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习”的关系;这种“熟习”再联结血缘与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习”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有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1.2主要目的:《乡土中国》写作目的就像《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2主要内容感悟、分析
2.1第一篇《乡土本色》为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国30年代乡土社会的基本轮廓。第二篇《文字下乡》、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论述文字或教育对于乡土社会意义与局限。在《乡土中国》中的第一篇文章《乡土本色》中,“从基层上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点出了全书的主旨。这说明中国的社会虽然存在许多的阶层,但本源都是乡土社会,是从乡土社会发展、分离出来的,其中仍然保留着许多的共同性。记得我们老师曾经说过,你现在是住在城市,但你往上倒三代,大家基本都是农民。所以根本上还是离不开乡土社会的影响的,即使是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分析 “乡土性”的问题时,作者首先以“土气”一词切入,并说明了他在这里所说的“土”字并不是通常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带有几分藐视意味的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其基本意义指的是泥土,而这个“土”字对于中国的乡村人来说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即代表了一种“直接靠种地来谋生”的生产方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对于小时候在乡村生活的我来说,从对现代农村的社会的映象与文中的农村对比之下,让我再次记起了农村的生活,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之处,毕竟时代不同,农村的社会也发生一些变迁。从土字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靠的也是土地,土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土”是农人的根本,是高贵的象征,是质朴的表现。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是我们的文化发展的根源。在乡村生活的那段日子,身边到处可见田地,依照不同的节气,大家在田里耕作劳动,播种,浇水,收割,井然有序。由于我们那里处于海水倒灌的土地,土质适合,加上气候适宜,形成了种植蜜桔的最好条件,所以,橘树林到处可见,秋收季节,到处金黄,农人忙碌于田地之间,如果需要帮助,大家在忙完自己的后会前去帮助。回来时沾上一点泥巴或一大坨泥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如书中一句话所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2.2在文字、教育方面,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文字是间接的说话,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费老在这方面已经分析的比较透彻了。在我看来在交流方面,没有优劣之分,人们总会选择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不识字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要科学地种田、看说明书操纵机器等等,如果不识字,那最后的收成肯定比不上人家。如今,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早已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文化知识,和城市差别越来越小,无非是资源的好坏、多少罢了,而且也能接触到更多文字的东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仍然保留了“直接的说话”甚至是“眉目传情”来进行社会互动。虽然住在城市,但每逢过年过节回到乡村,是很容易感受到这种氛围的,感觉又是进入另一种社会氛围,不过对我而言这种感觉是亲切的。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好的发展趋势,增加了文字的表达这种新途径,人们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也就更加丰富多样化了。乡土社会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仍在继续……下面在分析“差序格局”中依然会涉及此方面。
2.3《乡村中国》的语言通俗,自然的通俗语言中,一边描述中国的土,一边融合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在抛出“差序格局”这个理论后,费老用不同的小论题,如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家族等论述这个中心。
关于差序格局,有这样的描述,“差序格局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逐步外推的同心圆。其他人因与我的亲疏远近之不同而处在不同的圈子里。所有人聚在一起,大家的圈子无法重合,结果是一盘散沙。这与西方强调小团体精神的文化不同,西方的团体有明确的边界,人与团体间也有清晰的权利与义务之划分。而差序格局中,群己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以上在今天看来仍感到准确地分析到了传统国人与西方的区别。但随着世界社会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们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等等,单一传统差序格局理论似乎已不是完全适用于我们的现状。现如今,我们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是单一的直系血亲关系,在经济上、感情上相互依赖得更加紧密,小集体的趋势不断明显。并不完全是大家族复杂的多个同心圆关系,而是越来越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差序格局下的小集体与外界关系逐步向团体格局靠近。除了这个自身的现状,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生活。到2014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到2015年中国的网民渗透率将达50%,即近一半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上网。而近年来,乡村网络普及率也在逐年递增。乡村年轻人对网络的热衷自然不用说,即便是年长者也随着潮流逐步地接触网络中的新型社交方式。社交网站和社交软件在虚拟中完成沟通、传递情感、解决问题,某种程度上更加支持团体格局的发展。
2.4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名实分离、血缘家族等讲的是权力方面的事情。以我生活的那些年所见以及从祖辈父辈听来的一些事情来说,在邻里之间村民之间出现矛盾或争执的时候,大部分依然是通过乡绅与村长解决的,当有矛盾时,请村长等出来调解,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此解决。所以,中国农村的权力基本上还是以同意权力为主的,乡绅和长老们的调节纠纷的权力和威信,就是同意权力。当然,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特别是电视网络上的法律方面节目的增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现象也在增多,但通常是一些重大的事件。费老在每部分里都解说了每种权力,有的不胜了解,就不在此作过多解释。
2.5人情债这在中国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东西。模糊你帮我多少忙、给我多少钱,让人情相互纠缠、无法等价互换,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法翻脸的一种关系状态。过程中当然需要大量误会容忍、利益交换。这种在乡土社会中一直渗透着纠缠着。无可否认这能让双方之间的感情关系得到一定的发展,增进双方的情谊。但是同时人情债又可能带给人们烦恼,在人情债的漩涡中难以脱身。相比西方社会,他们的体制制度,生活方式,生活思维与我们不同,可能觉得人情债这东西不太会存在,那可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相信人情债不只是乡土社会的产物吧。3总结。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打破几千年乡土中国的封闭,越来越多的东西冲击着我们传统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已在渐变之中,如何在顺应制度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我们的乡土社会特色,应该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48年 [2] 新浪博客Wallace_Tong 2014-10-13 [3] 新浪博客永远的正田 2009-04-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dd6e110100coms.html [4] 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趋势http://finance.jrj.com.cn/biz/2014/12/23100418586062-c.shtml
第二篇:乡土中国论文
读《乡土中国》品中国乡土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班级:10级管理科学
学号:1040102011
姓名:郭耀申
论文摘要:简洁的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大意主旨,然后按照本书中的结构顺序逐一展开进而详细的阐述文章和渗透着我个人对本书的的理解,从而悟出一些浅显的道理供大家品评,希望对人生社会有所帮助!
关键字:乡土、文化、社会、道德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揭示的现象或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 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
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本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
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和地缘
十三、名实的分离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
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既然说到了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首先,对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不仅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
第七部分是“男女有别”。开篇总结了上篇家族的一些重要结论,又证明了感情在男女关系的重要性。男女有别在中国社会自古有之,在此,我就不赘了。
在第八部分的礼治秩序中,开篇以西洋和我国的礼治秩序论战开
始的,由此说到了“法治”和“人治”。本篇主要讨论“法治”和“人治”。费先生“法治”与“人治”的区别在于所用力量而非它们的名称“法治”也依赖与人,也要靠人来执行,由此也就推翻了西洋“法治”的绝对公平性
从血缘上来说,乡村的社会团结和城市相比优势并不太大,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血缘浓度都没有被稀释过,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摆在第一位、首先想起和相信的依然是血缘。正如马克思·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所说“中国很难按照西方的形式来实现这种自由,因为从来就摆脱不了宗族的羁绊。迁居城里的居民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同祖籍的关系,保持着同他出生的村子的一切礼仪性的和个人的关系,因为那里有他所属宗族的祖田和祖祠。”1中国人“家”的概念是不能用两三句话说清的。因为它包含和承载的太多。也正因如此,中国城市建筑的水泥再坚硬也没有阻隔血缘的凝聚,只是相对于农村大家比邻而居,城里人相互的日常联系和见面的频数少了。但这相对于农村宗族团结与城市经济团结的差距就小得多了。
从法理上说,在中国农村政府的(或说官方的)行政、政策是在人们心里有些另类的。这么说是因为在人们心里约定俗成的习俗办事规则和宗族内的通人情的族规是从心里内化的或者说是自己的,无论怎样自己的和外来的总有个亲疏远近和差异。而后者总有强行介入的外来者形象。当然农村人嘴上很少如此说出,但心里对此的界定还是 较明晰的,这从他们对待民事和官事的态度和行事方式可以明显的看
出。而在城市似乎礼俗的东西并不被人信服,大家办事还是最好用契约条例、用规章落笔成文较为安心。而这种安心与村里人的相比也只是在违反承诺时有据可查而已,至于心里上使对方不安或使对方承受周围人的“另眼相看”而带来的压力则小的多,因为这里是陌生人的社会,人们更多的是过着事不关己的生活。而在熟人社会里则是要对失信承担更大的边际成本的,如果某人失信了,他生活的圈子中的人或者说他生活村庄的人会都知道。在大家谴责过后,下次要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都会心存芥蒂。而城市即使失信的某个人被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知道,那个准备与他打交道的人也会因为认为有契约做保证来和他交往。
到此,我已经把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乡土中国》大概的看了一遍,并从每个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费孝通先生的原话,加上我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 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也作为农村孩子的我,读起他的书来感觉相当亲切,作为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没有丝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认为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也是让我感到相当佩服的。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郭耀申
第三篇: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读《乡土中国》的感想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从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一门“乡村社会学”中整理出来的14篇论文。
第一篇是《乡土本色》,文中说,“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翻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土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那些被成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我家是重庆的,到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奶奶一直担心我水土不服,会发烧,拉肚子,似乎把水土不服看成了一场大病。奶奶用塑料袋装了我家房子旁边的一块泥土让我带到北京。奶奶说,“你不舒服的时候,就用这土泡水喝就好了。”我到学校整理床铺,装柜子的时候顺手就把奶奶给我的泥土扔了。我在随便扔掉那块泥土时没有想到我的祖先对自己脚下这块土地深深的爱,我觉得自己是有罪过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安土重迁的,人们要守着祖屋,守着祖先的坟墓,守在出生的这片土地上。如果谁落魄变卖了祖屋,祖辈留下的财产,都会被认为的不孝的。古老的部落里,如果人们犯了通奸,杀人等重罪,受到的惩罚就是流放。不让有罪得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就像剪头发的刑罚一样。从这儿可以看出,古老的时代,人们有多么爱自己脚下的土地。舒婷的《致橡树》里说,“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艾青在《我爱着土地》中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句诗里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美丽的地方,都对祖先曾生活过的土地有深深的爱。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台湾,有多少人民想要回到熟悉的土地;在海峡两岸,有多少牵绊与思念。余光中的《乡愁》里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真的感觉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人们似乎都不再爱这片土地,只想着那儿的社会福利更好,教育资源更好。政府官员让自己的儿女,妻子都移民到海外;那些娱乐明星,有钱的商人都移民到国外;在高校的学生也希望留学,然后能够移民。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移民到国外的人,就往城市里移,为了在城里买房让父母拿出一辈子的血汗钱或者自己一辈子都在赚钱买房。人们似乎不再有安土重迁和流放的观念,农村的人都认为能在城里买房的孩子是有出息的,人们认为能过移民到国外是幸运的,高贵的。真的为此感到疑惑,也感到伤心。都说人不能忘本。乡村的土地是我们民族的根,历史一定是先有了农业再有商业工业的,人们得先填饱自己的肚子;也一定是现有零散的乡村才有城市的;而我们民族的文化也是从乡村中发源的,比如说人们在插秧的时候跳的秧歌舞,24个节气是根据人们播种收割的时节形成的。可现在的政府却要什么“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业用地与农民的宅基地“增减挂钩”。这真的不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如果不是政府太过于愚蠢,连自己的根在那儿都不知道,就是因为不道德,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剥削农民。
文中还说,“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我读《人类婚姻史》的时候,记得作者说,部落里的人如果有通奸的事情发生,是因为部落里的人接触了白人,是旅行者或者商人还有一些不道德的学者把这些习惯带到了部落。之前,他们的部落里是几乎不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我的一个来自西藏的同学告诉我说,他们那儿现在有一些假和尚,他们剃着光头,穿着和尚的衣服,在街上向游客兜售佛教的护生符之类的商品,假和尚一般不能骗过当地的牧民,只能骗游客。这些假和尚晚上就去酒吧喝酒,很疯狂。连宗教信仰都成了骗人的把戏。虽然历史书里说,宗教是为了政治统治,而且寺庙里的祭司能够得到许多的好处,也有讲神父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故事。可这些跟假和尚真是两回事,我相信藏民对佛教淳朴的信仰,有的人一辈子的目标只是为了到布达拉宫朝圣一次,他们走一步路就跪拜一次,膝盖和额头上都有许多血迹,他们如果赚钱都只是为了能够到布达拉宫朝圣。因为旅游业,商业对西藏的开发,假和尚这样的骗术渗透到了人们淳朴的宗教信仰。就像通奸是白人带给部落一样,这些假和尚的骗术也是现代社会带给西藏的。天啦,在那块有着蓝蓝的天空,夜间满天明亮的星星的土地上,这些罪行是永远也无法原谅无法弥补的。
一些农村人民朴实,勤劳的美德都在受到到现代性堕落,功利的侵蚀。
第二篇文章是《文字下乡》,作者写道,“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作者认为,乡下人到了城里听见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被司机骂为“笨蛋”;而城里的学生看着田里长着包谷,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应该说这些城里的学生小姐都是“白痴”吗?
韩愈在《师说》里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怎么有人连这些道理都不能明白?这些是现代化对乡村文化,对传统的偏见。人们总是容易自以为是,就像人们对疯癫的偏见一样,或者二战时,西方人对犹太人的偏见,文革时期,人民对右派资产阶级的偏见。经过时间的轮回,谁又知道被关在疯人院的,被关在集中营被屠杀的,被叫做“牛鬼神蛇”人民的公敌的这些人,也许代表着真理呢?我们又怎么敢对乡村心存偏见呢,更何况,农民是我们的祖先。
作者通过举出“行话”“象征”的例子,再一次论证文字只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绝不能说不识字就是愚蠢。“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得。”“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塞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
我们宿舍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讨论语言,就是把家乡的方言拿出来比一比。在重庆表达“谈恋爱”说“耍朋友”,我们的同学都会理解为,欺骗玩弄一个人。温州人说“昨天”是说“昨夜”,就像我们学英语语法时的点时间和段时间,这时“昨夜”不在表示夜晚这一个点时间,而表示夜晚之前的一段时间,他们用一个分界点表示了之前的一段时间。而重庆话里的“今天”是“曾朝”,很有古文的意思。我的同学说,温州人很喜欢打牌,他们打牌都是搭伙的,当搭伙的那个人不帮忙的时候,这个人就会说,“炸弹不炸带回家呀。”还会说,“跟你搭伙,今生痛苦。”在重庆“宝气”有许多的含义,如果骂一个人,“他真是个宝气。”是指这个人很傻,知道的装不知道或者不知道又硬说知道,喜欢出风头,让人苦笑不得。这些意思是加起来,而不是选其一。我不能让我们宿舍的同学明白如果重庆人骂你是“宝气”是什么意思。除非有许多的语境。西安的同学更是误解,她说,“宝气”在她们那儿就是指一个人穿着珠光宝气。
比如说,我们平常说的“露馅”,要让一个外国人学真的很难,因为他们平常都不曾吃过饺子。《人类婚姻史》里还提到,在部落里,娶了女人的男人都要回避自己的岳丈岳母还有小舅子,所以当人们见到许久不见的朋友时会说,“你为什么要避开我,难道我是你的小舅子吗?”有的部落里有给成年的女儿磨牙的习俗,如果人们说,“她该磨牙了。”表达的意思有许多,“她成年了,长大了,该找个婆家了。”要理解这些话必须有相同的经验,这也是保护这个部落的天然屏障。
这样,谁又可以因为自己会说政府规定的标准话而自豪呢?“群体越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越复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越有限,于是语言也越趋于简单化。”只能说这样的标准话是最没有意思,最没有文化的语言。如果有人因为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话或者国际通用的英语,而认为有理由瞧不起一口方言的农民工,那这人真是个笨蛋。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里说道,“所有的标准,语言,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统一,都只是为了政府的统治。政府对于说着一口方言,各式各样度量单位的人民是没法统治的。所以政府推行标准,规定学校,医院,法院等场所必须说标准话。”还有理由为自己被统治了而感到自豪吗?
当然,北京话并不是政府规定的标准话,北京话与温州话,重庆话一样有意思。
费孝通先生说,“我绝不敢反对文字下乡运动。”反正我倒是不认为文字下乡有什么好处。人们不必认为农民不识字就让人同情,一定要去帮助他们。他们都是面对面的交流,有语言就很好啦,声音,肢体语言。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说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时常都会有“语言不能表达我的心意”的感觉。有些时候,什么话也不用说,情人的一个眼神中包含有无数的含义。文字有些时候倒是交流的障碍。在有需要的时候,人们自会“结绳记事”,用烽火传达有敌军的的信息,用信物比如说母亲的手镯就代表了一个男人对女人的衷情。我想如果农民都不用阅读,也不用书写,那他们为什么需要识字呢?
清华大学教授赵元任先生是研究方言的专家,他经常到各地考察,录下当地人的一些发音。我真的很崇拜赵元任先生,他能表演一个节目“全国旅游”,就是学生说出地名,他就能说出当地的方言。可是,即使有许多像赵元任先生这样的专家研究方言,录下发音,使方言的一些稀有的发音不至于像嵇康的《广陵散》一样泯灭,消失。可这样的保护是完全不够的,也可以说是讽刺的。就像许多的法律禁止捕杀野生动物一样,人类的贪婪,活生生地用电锯锯下大象的象牙做成高贵的象牙筷,扒下貂的皮毛制成奢侈的貂皮大衣,当一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时,政府又颁布法律禁止猎杀。没有什么生物像人类一样可怕。就像彗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一样,一个物种必然有它的兴起,繁荣,灭绝,这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却没有人可以说有的民族是低微的民族,我们要让它灭绝,这样的罪行是无法得到原谅的。人类的一些习俗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的改变,消失,沧海桑田,就像地球上先有厌氧生物再有需氧生物,人类的祖先从四肢行走进化到直立行走一样,这些都是自然的,可是决不能说乡下的习惯是粗俗的,应该被城里的文明所取代,这就像是拼命捕杀稀少的动物一样,怎么可能得到原谅。人们只有珍惜自己祖先留下的语言,习俗,保护好它们,不使其受到外来者的侵蚀。
我也不知道我们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虽然我也挺喜欢英国的文学,绅士,我也喜欢能读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能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欣赏英文歌曲。可我认为,如果我都不需要留学,也没想过要成为一个翻译,为什么学校非要让我们学英语呢?而且在一个没有语境的环境中为了考试靠背单词学英语。真难想象,远古的人们创造文字是为了让不同语言的人背单词。真是说不过去的。
第四篇:性社会学论文:性社会学课后感想
性社会学课后感想
——120802 3112002766 司徒希贤
在学习了性社会学的这门科学之后,我对性的认识更加地清晰了。其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很本能的生理反应,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对待性。但是,也许如潘老师说所的一样,由于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些遗留问题,导致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大队伍还是对性的话题相对避讳的。
在我的理解来看,越是像性这样的一些相对隐私的话题的一些知识,就应该越是更加注重人们之间的讨论和知识的交流。正如前面我所说过的那样,性是人类的生理反应之一,也就是说性其实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必须品,换句话说是对人们非常重要。也正因为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性知识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相对缓慢,从而导致了很多的一些关于性的悲剧发生。就拿在学生人群中的例子来说,为什么中国的大学以及一些初高中出现这么多的早孕问题,也正是因为关于性的知识在青少年中没有传播开来。如果关于性的知识能够更早地正确地从父母或师长中学习得来,那就能使青少年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并且也满足了他们发育时期的好奇心。也免除了,一些处于好奇心的青少年无意识地从互联网中吸取不正确的性知识,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还有一个关于性的问题,我觉得潘老师的讨论也是非常独到的,就是对于个人性的隐私和宣泄的问题。每个人的性隐私都应该得到保护,自己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性隐私,如果像新闻中提到的一些“摩擦体”,其无疑就是自己都不注重自己的性隐私并且骚扰到了其他人,还扰乱了社会的治安,这无疑就是不可能得到保护也无需去保护的。再者没个人的性情绪都应该得到正确的宣泄,正因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不可或缺,所以正确地宣泄自身的性情绪是非常的重要的。正确地宣泄个人的性情绪不但对身心没有危害,并且还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正确的发展。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再避讳谈论性。正确对待性,使性的知识能够正确、公开地在人们之间推广开来。这不单单可以是人们有更加健康愉悦的性生活,还能使人们的下一代有对性更加正确的认识。因此公开正确地认识性是对人类都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觉得在这个课堂中感悟到的最重要的知识。
第五篇:社会学感想
社会学是人类多元化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如作者所说:“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是推动社会学产生的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作者说社会学是在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后产生的;如果往上推,社会学是从启蒙运动后人类思想的转变而产生的革命而带来的。而启蒙运动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脱离神本而寻求人本。所以,从本质来说,社会学是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产物。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在发展中或发展后的问题,而试图以研究的结果来找到解决的方法。但事与愿违,社会学常常能找出问题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有时看似解决了,却只是短暂的表面上的治标不治本。因为社会学到底还是以人为本,是从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上的问题。人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人的行为也是复杂多变的。社会学的整体系统观和从行为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研究上的综合性。社会学强调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探索社会诸方面的动态实况,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广角镜。我们有信仰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根本就是在于人是有罪的人,且人是没有办法靠自己解决罪的。所以,我认为社会学只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社会学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神学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通常会认为,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其实这正是社会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可以说,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也是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其理论与学说,他有一套系统而完整的,不断充实的,不断更新的操作技术和物质设备。
书的作者说“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这我不全赞同。社会学的确是认识社会的有效工具,却不是改造社会改变社会的有效工具。因为还没有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因为社会学而带来的,我们也没有看见世界上有这样绝对的例证。社会学只能让我们更认识社会的现象,不能让我们改造社会。从神学、历史学与伦理学来看,宗教才是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主要动力来源。社会学不外乎是研究关于人的问题和与人有关联的一切事物,社会学是离不开人的没有人就不会存在有社会学。而人是有人性的、宗教性的、是唯一有上帝形象的被造者,在社会学里社会学只把人作为高等的动物来研究,所以它只能研究人一切外在的表现与问题;却不知其本质的来源、过程中的意义与终极的结局。从本质来说社会学根本不懂何谓人,也更不能经过研究找出方法使人活得有永恒的意义与价值,也就不能让社会有一个真正良性的运行和协调的发展。社会学即不懂人,就更不懂人是有罪性的;而一切的社会问题都是从人的罪性中出来的,那它就更不懂了。要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从本质来说必须先解决罪的问题;这样说来,社会学对于解决社会本质问题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我说社会学只能是认识社会现象的有效工具而不是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宗教信仰才是,这不是神话或纸上谈兵,这是在史上可考的;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科学、现代文明都是可以站出来佐证的。
那么说社会学不是完全无用了吗?不是的,社会学有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社会学是可以发现社会问题的,也是可以使人们更清楚认识社会的,它更是能帮助国家决策层、机构、教会;更好地了解当地社会的各个领域的不同情况,从而能更好地做完美的计划与决策来帮助社会。虽然说社会学是人文科学,对信仰本身无多大助益。但是对于教会却有很大的帮助,是教会了解社会需要的有效工具。所以社会学是很有用的,如果我们能以神学为根基去了解、解决社会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将是对社会很大的益处,也是教会在社会中的贡献与见证。
好久以来,我都在关注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发展。甚至曾经有段时间打算以后去考这个学科的研究生课程,到现在为止,这个想法还一直萦绕在脑中,我暗下决心,如果有机会,可能真的要到这个学科去深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渐渐地了解了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而且也逐渐地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应该说,中国社会学有百年的历史,而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又似乎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20年之后,中国社会学研究早已被世界各国的社会学研究拉开巨大的差距。78年之后,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给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补课。此时,中国社会学研究才算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所以,一个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不是轻而易举的,应慎而又慎。
何谓社会?在我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在有关子系统的配合下它能够运转,而促使它运转的动力是人类的需求。人类有了需求,就要有生产,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和组织从而形成生产关系。其实,社会的本质就是生产关系的集合体。具体到中国,有两大社会关系网络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农村,一个是城市。二者的关系不言而喻,可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西部。中国的现代化与其说是城市的现代化,不如说是农村的现代化。计划经济年代,由于较为封闭的市场环境,城市的发展较大的受到农村发展的制约,可到今天,全球的视野使城市可以脱离农村而发展。我认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今后中国农民的生存都将成为问题。可悲的是,直到今天为止,真正为我们农民做事的又有多少人,谁能说的清楚我们的农民弟兄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更不要说那些政府官员。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农村和城市的协同进步。特别是在民主化进程中,农村更需要帮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在某些地区干群关系极为紧张,当农民的忍耐力到极点之时,“暴力”便会发生。这同样是事实。农村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它蕴涵着极强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发挥要靠领导干部的合理引导!
中国是在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脆弱的情况下推进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历史角度看,我国人口历来是流动的,不是固定不动的,不少城市就是移民城市。城市化是要让一部分农民先进城,但又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更不能只顾城市,不顾农村。不能只建设城市,而不建设农村。所以,城市化既是城市的事,又是农村的事,中央十分强调城乡统筹。在城市化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时,必须及时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城乡统筹发展。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要从政策导向、物质支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方面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在强调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重要途径”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国当今的城市化不能单纯以数量扩张为主,要十分注重质量。而提高城市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我们有一段较长的艰苦的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
以上所说的这个问题,只是社会学中间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发现了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社会学的价值即是为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我们还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