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含5篇)

时间:2019-05-12 12: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第一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之事。李老师以不加粉饰却饱含智慧的语言,将自己成长的点滴故事,让自己感动的林林总总,无数的经验教训记录在此书中,为我们诠释了一幅幅真实动人的教育图景。读来平实而亲切,如友人促膝谈心,细嚼则是意味深长,如师长谆谆教诲。

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注重阅读

要注重阅读,善于在阅读中寻找智慧。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源泉。书,能给人智慧和力量,能开阔人的视野和博大人的襟怀,也能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能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感悟人生。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因此,哪里有教育,就应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二、关注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

1、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平等。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2、评价不但要换方法,更要换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优势、过人的长处,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最好的,个个都是最棒的。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变堵截反对为提倡诱导

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

4、让孩子们喜欢学习①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②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应该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③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否把运用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作为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依据?

三、成就教师

1、要让每一位老师都感到自己很重要。

2、创建一杆“公平秤”,尽最大可能地避开个人情感的影响。

这样老师们无须考虑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只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自然会获得你应该获得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每个人都各得其所,所有工作环环相扣。

四、人文管理

1、转变观念

实施教育思想的领导。成功的领导者应目光始终盯着前方的人;是能够看到前景、播种希望的人;是善于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能及时提出新的目标并带领属下去达成目标的人;是善于从实际出发,要敢于创新,敢于想别人所没有想到的。

2、在管理中,要让每一位老师都感到自己很重要。

建立多把尺子、多种标准、在发展中评价的方式;立足有利于老师走个性发展之路,让每一位老师都感到自己很重要。

3、建立良好的机制

机制的建立应从提倡切入,机制活了,方方面面就会“自动”起来。作为领导,也就能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与反思。

4、抓好落脚点。

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发容易,落脚难,是许多工作的开展的共性。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可观的,也有主观的,如果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我们应尽力克服与避免。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分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愿我们能为“把这个简单的事情做好”而努力!最后引用玛丽?凯的话结束此文,"我诚挚地相信,生命是一连串的企图和失败,只有在偶然的机会中,我们才能体验到成功,最重要的是继续尝试。

第二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读书心得

宫集中心学校

牛广辉

借本县开展“读书工程”的东风,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先生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收获颇多,感触甚深。为了更有利于让本书中的“真经”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现略谈一下体会。

一、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力。教育也是如此,没有创新的教育,就犹如一潭死水,不仅会发霉,而且还会干涸。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只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读了李希贵先生的这本书后,感觉相差甚远,甚至算不上创新,与书中李希贵先生的创新做法难以相提并论。

文中李希贵先生的做法,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教学管理中,处处折射出创新的思维火花,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特别是他那具有颠覆性的做法,着实让我心中一颤:“这样能行吗?”、“能做好吗?”、“胆子也真够大的!”、“失败了怎么办?”„„好多疑问粘满心头。但读到最后,还让他真的做对了,而且还真的起效。这样我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系列探索,有好多的想法仍不能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有好多的做法还不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有好多的思考还太在意别人的眼睛„„因此自己苦思冥想的东西就这样被腰折。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像李希贵先生那样,要有一种“狠劲”、“撞劲”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才算得上富有生命力的教学。

以人为本,在各行各业已经提倡好多年,但哪个行业能把“以人为本”这把琴弹奏出最强音,诠释得更为淋漓尽致,那是什么?那只有教育,只有课堂。

那么这么多年是不是在教育战线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了呢?我审视自己在教学的中做法,与书中李希贵先生所实施的也相距甚远。在李希贵先行所诠释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中,他无论作为一名教师,还是学校一名领导,都能够主动蹲下身子与学生交谈、静下心来思学生所思、放下架子听学生所讲——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自己;班级管理中能够放手让学生加心尝试管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学校管理中能够让教师发挥个人的特长,敢于去展示„„还有当自己有所失误,学生豪不留情地评价自己时,能够乐于倾听,主动反思。然后摆正自己,这是相当难得的。

反思自己,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在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有所体现,但仍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学生未按自己的预设方案进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稍有怒色,这在以后工作中是务必要改的。

三、要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师及班主任。一位富有智慧的教师及班主任,能够带出一批同样具有智慧的学生。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如此。

一般衡量班主任是不是负责任,依传统的标准,班主任就应该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时刻在班内如同是一个学生,总是在学生身边,这才是有责任心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是好班主任吗?在李希贵先生看来,这样的班主任不一定是优秀的班主任,充其量是一位听话的班主任。李希贵先生在其文章点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不在班,只要班级各方面工作开展有序,而且还能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这才是一位好班主任,是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

这句话看来有点新奇,但细细思量,也不无道理。试想,在当今提醒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形势下,如果一位班主任经常在班,就像摄相机一样,随时拍下学生一举一动,然后又及时地对学生的言行加心评价,久面久之,这样的班级内所教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老实、没有创新力、听话、循规蹈矩等。这不是发展学生,而是在禁锢学生的头脑,阻碍学生的发展,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这样的班主任,不仅不是合格的班主任,甚至连一般老师也不如。

总之,读了李希贵先生《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如沐一场春雨,如沐一阵阵春风,那些有益的、还在沉睡想法似嫩芽一样破土而出。我想只要有李希贵先生对教育的那份执著,那份猛劲,就一定能成为一位不平凡的老师。

第三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读尽看罢话心声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3月29日的读书启动会上,我有幸拜读了由李希贵老师所著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在过后的十多天里,我总是在百忙中抽空到书中浏览借鉴,一个个典型的经验实例和一次次的勇敢尝试,使我如同久旱逢甘霖般的从中汲取其精髓,心里产生一次次跌宕起伏的共鸣,泛起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涟漪。李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适中的管理方法及辉煌杰出的成功经验,让我一次次发自内心地感到由衷的钦佩。

李希贵从担任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开始,在教学工作中敢于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一路成长成为山东高密四中的副校长,校长,后来担任高密一中的校长,高密市的教委主任,乃至最后担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与教育部的领导一起修订教育的措施等等,一路的艰辛,结出了一路的硕果,一路的汗水,洒下了一路的辉煌。读罢此书,使我心中豁然开朗,也正因为与此书结缘,从而更坚定了我今后学校教育改革的信念,书中的成功事例和李希贵老师的人格魅力,早已定格在我深邃的印象中,我要沿着先驱者的脚步,致力于学校管理的研究,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合格的小学校长。

从教10年以来,在教学岗位上,我担任过语文、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的教学工作,担任过学校班主任、财务、会计、少先队辅导员教研组长、校长等职务,其中的感悟颇深,从而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位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太多太多,我们应具备一种精神—爱岗敬业、拥有一种心态—阳光自信、敞开一种情怀—爱生如子、树立一种意识—开拓创新、精通一门学问—专业素养、养成一种习惯—终身学习。

细细咀嚼,李希贵校长的管理颇具艺术特色,从教师的漠然到热情,从学生的被动到主动,从校园的静寂到沸腾,从体制的缺失到健全,从评价的单一到多元,从教改的尝试到成功,从大家的不解到释怀,从秩序的松弛到严谨,从家长的观望到参与,其间凝聚了李校长的睿智和魅力,同时赋予了学校教师、学生及教研教改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从而奠定了一次次的成功,铸就了一次次的辉煌。

在学习第二章《穿越雷区》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的《学生十大自我锻造工程》章节,从学生的自治和自主能力培养方面入手,学年开展的学生十大自我锻造工程如下:

1、队列广播体操比赛,2、普通话达标,3、优秀作业展评,4、校报校刊优秀文章评选,5、纪念一二九运动歌咏比赛,6、文化艺术节,7、五四演讲比赛,8、乒乓球比赛,9、校园歌曲卡拉OK大奖赛,10、十佳百优学生评选。这些活动均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实施,教师不参与其中,况且活动效果极佳。

书中的描述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此时我不禁想起了一句经常用于教育领域且充满哲理的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啊,请不要低估我们的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他们的这种能力足够让我们震惊和折服。我们应该提供一些平台,依托一些设施,利用一些机会,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和谐地发展,开辟属于自己的教育蓝图。

曾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今天教育就是二十年后的经济。我们的目标正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站在课程目标的高度,教的是知识,训练的是技能,培养的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是我们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循着为孩子的发展不断探索研究,我们的教学理念才能随之升华,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应极致地发挥工作热情,甘做“铺路石”“红烛”,为孩子的发展倾尽所有。而要发挥教师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学校用势利导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从书中我已深深地领会了这一点。

管理是一门艺术,教育家斯赛尔在他的《教育论》中告诉我们,“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学校的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事务,只要理顺了思绪,其它症结就会迎刃而解。书中的感悟让我明白了这一点。

俗话说:智者先知,勇者先达。基于学校文的化积淀和管理现状,闲暇之余我再一次认真地审度了一番,倏地之间,我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真想实际做点什么,或许,这便是一项改革的前奏。

(基东小学罗锦荣 供稿)

第四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有感

大学刚刚毕业不久,我就来到了一所崭新的学校当一名美术教师,当我来到学校的那一天,看着崭新的学校,我对自己说:“我的职业生涯将从此起步,开始新的生活”。我们的校领导十分关心我们新教师的成长与学校,不断的为我们这些菜鸟创造好的学习的平台和条件。在上学期最后的一次会议上,校领导为我们这些老师买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让我们从中学习一些别人的经验总结,有助于自己能够更好的去做好教师的职责与义务。一个短短的寒假生活,从中穿插着一个春节,短暂的寒假生活因为春节的走亲访友而异常的忙碌!可是我并没有忘记领导为我们考虑的希望我们学习阅读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每当晚上有空的时候便会认真的阅读下。在阅读过程中,有些章节内容让我深有体会。

“教师完全可以道歉”正式我在第一学期中学习到体会到的。记得有一次,我给自己带的班级上劳技课,因为是手工类型的课程,需要学生动手制作,所以我对课堂的管理不是很严。在课上,我们班级里面的某一个平时表现十分活跃,思维很开阔的同学,在课上带头起哄,影响正常的上课次序,屡教不改,自己不认真做,还去影响其他同学。当时我十分的生气,一改平时温和的态度,在课上直接严重的批评了他,对他在全班面前进行了思想教育。至此以后,每当我回到我自己班级的时候,他都会刻意的远离我,疏远我,事后我问其他同学,他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我上次在全班面前严重的批评他让他觉得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面子有点挂不住,所以对我这样处理批评他很有意见。

当我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想想,他上课扰乱次序,影响其他同学,不动手操作,就知道说话,我觉得我并没有做错啊。刚开始几天我也不以为意,随便过几天会好的,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结束,不经意间,他对我的可以疏远以成了习惯。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想想也是,没有教好学生是我自己的责任,我不能责怪学生,他们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如果他们能够懂得所有道理,那么还需要我们这些教师做什么。

我试想着要如何去缓解彼此的这种师生疏远关系,最后,还是想以后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他,毕竟和孩子交流直接一些比较好。

有一天刚给他们上完劳技课,我就可以把他留下来作为值日生打扫卫生,帮班级整理劳技室的用品。我在和他一起打扫的同时直接问他:“还在因为上次凶你而生气啊!对不起啊,老师没注意你已经是初中生了,没有考虑到你的在同学们面前的面子问题,当众训斥你,对不起啊,帅哥”。经过我这么一说,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了,有点措手不及,没想到老师会主动跟他道歉,哈哈。当我看到他笑着对我说:“老师,嘿嘿,其实上次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没想到你会和我道歉”。接下去,我就和他交流了下彼此的想法,告诉他,他这种行为是严重的不尊重老师,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影响到了整个课堂同学的学习。我还告诉他,其实他这样做老师十分的生气,将心比心的进行了一次交流。他也保证以后不会有这种行为,做一个好学生。在以后的课上,我交给他一个任务,做带头人的任务,不过不是坏事,是以他为行为标兵,带头管理班级的行为规范建设和维持劳技课课堂纪律。

其实一切问题的解决十分的简单,自己做错了,就和孩子道歉,不然孩子会对你有意见,也做不到一个身为老师的带头作用。一句:“对不起,老师错了”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别顾着所有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尊严,学生很单纯,不会有那么多成人的想法。这样做学生也会对你有很多良性的看法,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为师者,必先起带头表率作用。

俞黄俊

2012-2-10

第五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李衍龙

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它就像是我的一位远到而来的恩师与挚友,与我促膝谈心,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入耳入心,《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李先生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每每回顾其中的片段,都有不重复的收获在心中。

今天借此机会,向大家讲述我与它的不解之缘。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作业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非常认真地在告诉学生真理,其结果呢?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这句话很简单,但很有道理,我们老师的任务不应该是告诉学生真理,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俗话说:差的老师只会给学生带来奉献,而好的老师会教给学生学会真理。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一直以来,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什么?除了成绩,还是成绩,就是有些学校加入了一些活动、表现、文明等等,也只不过给成绩当当陪衬而已,最终还是成绩说了算,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就是拔尖的学生。始终以“成绩”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就如同我们希望用一个模子塑造出千姿百态的产品,其结果可想而知。李希贵老师在书中说:“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在生活中教师不要再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去评价每个学生,要用多元的观点去看待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懂得去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提供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信心,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责任。

李希贵老师的“语文实验室计划”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阅读充盈学生的心灵,让阅读使学生成长的岁月充满快乐,引领孩子们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广泛的阅读是一种积淀,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应用,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一世人皆知的道理,就看谁能坚持做到,做到了,就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地呼吸。我坚信书的力量,因而在班级里,大力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并鼓励学生写日记、编故事、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等等,为学生提供一切自由学习的机会。有时我们碍于领导的检查与监督,顾虑于考试与成绩的压力,不能真正地去实施。

我在读到“看来还是老师错了,真是对不起你们了„„”这句话时,我感动不已,对照起自己来,我差之甚远。在生活中,我总认为自己是老师,什么都是对的,错的是学生,即使有时候意识到自己错了,也没有勇气在学生面前认错,总觉得这样很丢面子。你错了,就应该像孩子真诚道歉,你认错了,孩子们也会谈陈自己曾经的错误,你认错了,孩子们受伤的心得到了抚慰,你认错了,孩子们的心情不再犹豫了,你认错了,孩子们心灵的天空阳光灿烂起来了。看来以后我要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学生,教师完全可以道歉,教育完全可以在平起平坐的状态下进行,我想这种教育效果肯定会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老师,您可不能说对不起,错误也是我当学生的。”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事业,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是造福于他人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幸福的伟大事业。我希望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学学李希贵老师的一些宝贵经验,肯定能够看到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标杆,通过教育家的今天看到自己的明天。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我在读书实践中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也尝试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但我知道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我会继续为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现在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努力实践吧!

下载《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宫集镇中心学校宫心亮 许多教师不太喜欢读教育理论著作,这倒不是那些书观点不正确,相反,那些理论书籍常常观点鲜明。教师们之所以不太爱,多半是......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我早听说过李希贵老师的久仰大名,但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 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它就像是我的一位远到而来的恩师与挚友,与我促膝......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摘录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摘录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妙语) 楔子:不是教育的教育 李希贵之点睛妙语: 1.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2. 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情......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读书心得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李希贵老师的大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书中一篇篇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充满爱心的文章,让我感动。不由自主地拿起笔来,想写点什么! 李希贵老......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 早就听说李希贵校长在北京十一中实行教育改革的成功举措。这次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李希贵校长的......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合集

    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为......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免费分享创新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放假大会上,校长要求学习我们李希贵老师的文章,并且还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发表在博客上,于是在寒假里,我粗略的读了《为了自由呼吸......

    学习《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心得 宫集中心学校苗跃 用了三个多周的时间,耐心研读了两遍,思考颇多,感想颇深,收获颇丰。作为一位理科教师,虽然不能用贴切的语言表达,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