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稿 研讨课活动总结
学习日渐 成长无止尽
——神池县义井明德小学示范研讨课活动总结
为了推进我校“生本”理念深入课堂,进一步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增进学科间的交流互动,2015年10月11日至11月10日,义井小学开展了 全员参与的“示范研讨课 ”活动。
此次开展的研讨课活动较之前有了更高层次的深度和广度,参与者涵盖了全校在职教师,从幼儿园到小学、从语数英到音体美写综,校领导全程跟进。此次活动由两个大组组织进行,英语组归入语文组、综合组归入数学组。每位讲课教师都能结合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融入“生本”理念,展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魅力。课后认真组织评研课活动,对当天的示范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分析,从各位教师谈感受、说建议的过程可以看出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不虚此活动,感慨这样有益的活动应该多多组织。并且在活动结束以后,老师们都主动撰写了研讨课活动心得体会,进步油然。
王校长尤为欣慰的指出,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本着“简单、根本、开放”的生本理念去设计课堂,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适当整合教材,浅出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促进师生更好更快的共同成长。
此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和各学科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交流和研讨中感受不同风味的课堂,学习各家之长,提高自身的认识,同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升教艺。
本次研讨课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像小石子落入水中会激荡起阵阵水纹一样,这样的活动带给我们教师的将是源源不断的思考以及无止尽成长,让无止尽的思考与成长一直蔓延下去吧!
第二篇:研讨课活动总结
研讨课活动总结
研讨课活动总结1
普天下凡是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无不为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各出奇招各出奇谋,都在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实践,而教学研讨课可以说是展现自己实践成果的最好方式,从9月初至9月中旬,课题研究组开展了以“问题意识促进初中生数学思维”教研课活动,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展现了自己独有风采。他们有的立意创新,有的勇于突破,有的扎实有效,彰显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立足课堂谈教学
1、参与积极,效果良好。
本次研讨课活动,各个课题研究老师都是提前准备、积极备课、勇跃参与,运用新型教学设备来设计课型。教师们不仅听课积极性高,而且评课时也是一针见血地进行指导和纠正,给授课教师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积极地推动课题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2、重视通过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以问题为依托进行训练,以达到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在这次研究活动中体现很明显,如: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表达推理能力、合作能力、抓关键信息分析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等。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根据学段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这是难能可贵,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以“思维”做例说明。
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问题的解决就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最积极有效的刺激。数学教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积累普遍意识到“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本次活动中,大部分数学教师都能以问题促进思维启迪,通过问题来体会问题的核心;或抓关键信息来启迪思维破冰点,这点做得非常到位。如:刘莉莉等老师在数学问题方面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促进启迪、边提问边悟”的数学思维教学理念。每位课题研究老师都能带领学生充分分析问题,从不同思的维方式、不同的角度感悟数学、感悟生活。“问题意识促进初中生数学思维”尽显数学课堂魅力。
3、在扎实有效听评课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在这次研究教学活动过程,学校同时组织了改变教育观念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使得老师们能与先进的理念零距离接触,一方面给我们数学老师带来了丰盛的精神大餐,学习初中数学的新观点、新理念,同时在参与大实践的交流中对于平时教学的困惑亦有茅塞顿开之感,课题研究组内还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上课教师谈上课思路,教法学法,听课教师畅所欲言,既肯定执教老师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XX老师执教的“有理数”一课,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的评价语言优美,“让老师看到你可爱的笑脸”,“你很会倾听”“做对了给自己奖励一面小旗”等,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课程围绕着体会有理数分类规律——探索规律——应用规律三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为学生提供了“再创造” 的通道和平台。
XX老师的“整式乘法”一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在自主设计出教学文本的同时,发挥网上资源借鉴名家课例、丰富教材内容,提高课堂的实效。学生动手操作是本课的难点,刘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整堂课学生由感知分配的意义——操作——验证——应用,环节简约,环环相扣。教学效率明显有提高。
成功处见经验,失败处看偏差。当然这次活动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是有的教师学了新理念,却失去了原来非常优秀的教学机智、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二是个别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研读不够,对本册教材的理解欠准确,没有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三是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语言不够生动,缺乏感染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启迪数学思维问题设置的不够科学
在本次研讨课活动中,因为对于新课标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到位,因此在教学时没有根据学段特点只顾形式没有很好地估计学生的数学经验来合理备课,在课堂中出现了问题过于平庸、过多、过大,学生作了许多没有价值的回答或学生没有思考效度等不足。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质疑的层次感,难易度要适中,将想问的问题用最佳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掌握。
2、课堂内容设计不够合理,评价语言不够及时、准确。
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内容过多,从而出现一节课教学环节不完整的现象,亦出现设计内容过浅过少,没有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部分教师评价单一(好、棒等),激励性评价使用过多,未针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语。有必要加强备课的设计,内容安排要根据数学问题特点合理设计,多多学习不同类型评价语,评价语言要恰到好处。
总之,不论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置上;不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都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不论数学课堂如何组织,始终围绕着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纽带;不论什么样课堂,每时每刻不忘为师者传道解惑的责任。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这是我们共同追寻目标。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求索进取。
研讨课活动总结2
市教研室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从而实现课堂由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我校的教情与学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学初,我校就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研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我校于第七周开展“‘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开放周活动,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开设教学研讨课,本次活动共开设研讨课24节,涉及三个年级9门学科,听课人次达400多人次。
在课堂教学中,各位授课教师都能认真践行这一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每节课都提前印发相关学案给学生,学案能够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从而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需要,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几个模块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总体说来,文科类学科在交流展示、互动探究模块运用较多,理科类学科在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模块运用较多。但都建构起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较好地发挥。
研讨课后,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听课教师对研讨课进行认真评课,与开课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听课与上课教师都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深入的思考。
当然,对于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还处在探索阶段,仍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理科的部分学案内容偏难了些,完全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解决不太现实,文科的自学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浅表层。另外,对学生的互动探究如何有效引导也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做好充分准备的,而不应放任自流。
研讨课活动总结3
提起常态课,有老师就会说:常态课不就是我们天天上的课吗?是的,广义的说就是我们平时天天上的课,这样的课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常态课的高效,最能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从40—45岁教师开始,进行全校的常态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此做引领,促进常态课教学更正规,提高教师常态课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对中年老师的课堂促一促。
任务下达后,虽说是常态课,但这些老师十分重视的,不仅她们自己精心准备,连教研组也积极行动了起来,共同备课,研讨,修正,年轻的老师帮助她们准备课件等等,体现了教研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在闲谈中,有的老师告诉我:“刘校长,从接到任务,我就开始睡不好觉了,虽然你说的是常态课,但我们也不能不重视吧,不能在全体教师面前丢人吧。”可见,我们老师还是非常在乎的。所以课堂才会呈现出了高质量的课。赵瑞萍老师课堂上语言简练、干脆,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问题提的精确,各个环节的要求明确,学生听的明白,做的到位,并且能够围绕字词的理解展开学习,说明老师对课程标准中低年级的要求,理解十分到位;张青云老师的课,能够抓住课题展开学习,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感悟,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功底;刘霞老师声情并茂的文言文范读与表演,相信给学生和听课老师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时蕾、徐爱霞、张丽萍老师课堂的朴实、扎实;李亚老师的亲切,和蔼,让一年级的孩子能够无压力,童性大发;付军静老师作为音乐老师,对课堂常规的要求,值得科任学科老师学习;朱新会老师的语言简练、干脆,郑红青老师对字词的重视,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们积极听课,虚心学习。每次公开课,虽然学校没有严格要求,必须听课,但是,我们很多教师能够主动调课,进行听课学习,老师们听得专注、认真,有还几次,后面坐满了,大家站着听,很是令人感动。听课后,老师们能够积极撰写听课反思,把自己的思考形成撰写成博文,发到了博客中,如刘艳娜老师的博文上传及时,思考到位,还被“加精”。我想:只有认真学习,主动思考,我们的课堂才能走向更好,我们的教学才能提升的快。
同时,在活动中,我们也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改进与提升的。
1、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研读不够,没有搞清楚所教学段的要求,从而偏离了课标。如有语文课标中要求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到中年级要以句、段为主,高年级以篇为主进行教学,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课标基本要求,偏离了,就会让我们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
2、学习目标制定上还需要下功夫,学习目标叙写不标准,还出现了“培养学生……”的语句,说明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制定学习目标,还需要转变理念。
3、有些教师心中没有目标,或教学环节没有紧扣目标进行,造成目标是否达成了心中无数。
4、个别教师听课不积极,这样造成后续的撰写听课反思就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向被人学习,找差距,以此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了。
如何提升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是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思考的。只有我们每天认真备课,把握课标要求,制定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关注每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的课堂才是实在的,高效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宰者,才能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提升,只有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人才能从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让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我们努力着,不为别的,只为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让我们的教育生命更精彩。
研讨课活动总结4
为了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初三物理中考复习模式形成,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使课堂教学达到实效,20xx年3月7日至4月16日,我校成功举办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系列教学活动初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刘道海校长、刘军赫、陈士强、王传香副校长、王立武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自始至终全程参与,大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讲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全面具体,讲解清晰透彻,提高了课堂效率,活动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教学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每位教师的授课,都各具特色,突出了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流程合理,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表现了我校教研活动的亮点:
1、大部分教师课前都能认真备课,积极准备,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2、教师教学思想实现了新转变:课堂上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3、新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形成。上课教师能积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
4、教师能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注重运用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堂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5、教师能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学得自主、主动,有效。
6、课堂“双基”训练扎实。课堂上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双基”落实,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立足基础,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精当的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7、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发展学生个性既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8、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体现出复习课的特点,所讲知识脉络清楚,指明了该节课内容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在中考试卷中可能的命题方式及所占的分值。
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本次教研活动虽然有诸多亮点,但总的说来仍有一些不足。
个别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语言不标准,缺乏逻辑性。部分教师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彻,只是硬性的传授知识,而没有因学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的复习课上成了新授课,背离了此次教研活动的宗旨。个别教师做到了“精讲”,但没能够做到“精练”,有的甚至没有练习。部分教师没有能够指明该节课的知识在该学科中的地位以及中考命题中的分值比例。
三、提出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是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初三备考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有以上标准和要求为依据的教学与备考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初三教师必须认真通读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科学业考试要求,吃透其中实质,细化至每一知识点、考点。
2、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要进行初三复习备考,还要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毕竟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要求终究要通过考试的试题来实现,教师要认真把握命题的难度要求、命题变化形式。教师要做题。教师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命题,他主要想考察些什么,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中的什么理念与要求,类似的题型还有那些,倒过来让你去命题,你会怎么命题,又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好。
3、做好整体复习计划
要做好整体的复习计划,必须基于两点:
(1)查找、把握学生的弱点,须解决的重点、难点所在。
(2)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全盘计划各轮次的复习、模拟考试的时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复习,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突出针对性,克服随意性,提高复习课的实效。
4、教师要加强备课
(1)了解学生复习课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了解可从课堂、作业、考试、交谈等方面获得,要尊重学生在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2)创新备课复习课既是新课,又不是新课,复习课不是重复,不是在原地踏步,学生对某些知识既然存在缺陷甚至是基本没有掌握,在复习阶段如果还是用原来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可能仍然是难以掌握。复习时间又是那么有限,就要求教师创新备课,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难点、遗漏点,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你教师再怎样讲多少遍都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3)精选课题和精编试题复习课要精心选择针对学生学习疑难的课题,进行重点的复习,强化训练,力求全面过关。复习过程中,教师会接触到大量的各类型的试题,如何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精心编选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布置给学生练习的题目显得十分重要,凡是试题都拿给学生讲、拿给学生作,凡是试卷都给学生由头到尾讲解一遍的做法是非常盲目的,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4)加强实践模拟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系统的建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遗漏问题,还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包括准确性、完整性、灵活快速性、清晰整洁性,包括基础题、中等题、填空题、选择题、一般解答题等。要加强模拟考试等的演练,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
5、教师要想上好复习课,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构梳理性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建构梳理完整的知识系统形成学科知识与思维素养。
(2)解疑补漏性捕捉学生学习的疑难点、遗漏点,予以解决。
(3)技能训练性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快速寻求解答方法的训练以及完整书面解答考题的应试技能训练。任何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最终转化为书面解答能力的提高,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是没有成效的,要培养学生会考试的能力。
(4)分层拓展性克服二元极端、简单的全班同学统一的课堂教学思想和作法,努力把握学生的不同层次特点,使每一节课、每一阶段的教学均能使每个群体的学生学有所得、有所发展。
研讨课活动总结5
本学期我校结合区第xxx届教学节“绿色课堂、快乐成长”的主题活动,开展了“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初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学科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根据自己分工的学科进行全程跟踪听课、评课等,教研组长负责课务安排及其他各项相关工作。
本次活动涉及了五门中考学科,共有10位语文老师(参与率100%)、11位数学老师(参与率91.7%)、8位英语老师(参与率73%)、4位物理老师(参与率100%)和3位化学老师(参与率100%)参加上课,总参与率达到90%.从本次活动的组织情况来看,语文组和理化组相对比较好,尤其是语文组,各校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落实,理化组的参与率达到100%及评课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两位年长些的组长起好了带头作用,是我们年轻组长们学习的榜样。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氛围,现将简单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教师们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讲到底转变到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倡导自主学习。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8、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习。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还依然存在,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产生迷惑。
5、合作意识有所体现,但不够深入,尤其是要求开课前老师要把教案发给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教师一起研讨修改,做到二次备课后进行上课,但极少学科组能做到这一点。最终的说课、评课有时也只是做做样子,有些老师甚至不知道怎么说课、评课,听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到评课了就说不出道道来,这样的听课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当然,大家提到这些都是有客观原因的,如时间上排不过来、被其它活动冲突及大家都很忙等等,其实,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完全可以客服的。
活动已经结束,学校将要组织分管领导和学科组长对这次活动的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进行评选。同时,希望以后我们的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老师都要认真参加,教学是我们的根本,离开了教学,我们的教师生涯也就结束了,敬请各位老师务必珍惜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干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XXX中学教导处
研讨课活动总结6
我校研讨活动立足于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面向一线教师,发挥同伴互助、老教师引领作用,努力营造“比、学、赶、帮”的教学研讨氛围,给教师成长搭建一个研究平台,给教师的创造一个展示舞台;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力求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力求发挥好同伴互助的研讨形式,做好、做实每一次教研活动。
1、群策群力,制定活动方案。
学校领导与各学科组长开会明确了本学年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要求各科组制定教研活动方案,对怎样开展活动作了重要指示。
2、立足校本,开展课题研究研讨。
要构建“学习化、研究性、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应在立足校本的基础上开展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带来活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我校进行了各学科课题研究、从本校课题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坦诚地交流。各课题组通过相互学习,开阔了研究思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增强了研究的信心。
3、同伴互助,竞展教学风采。
教导处所辖的教研组,一学期来充分发挥老教师引领,同伴互助的优势,一年来各教研组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开展校内公开课。采用教师间互听互评,观看教学录相,做同伴指导教师等方式,全员参与了这次活动,其中教师间互听互评,观看教学录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师们业务能力和钻研业务的热情。
4、学科竞赛,海阔凭鱼跃。
一学期来学校开展了多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多次参加省级学科市县级竞赛,并取得了丰厚的成绩,获得了奖励,市县级多个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研讨课活动总结7
教务处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安排,认真组织了教研组长研讨课活动,老师们思想重视、准备充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此次活动的感悟总结如下。
一、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老师们都能准确地把握课堂标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在学校目标的制定上更具可操作性、可检测性,都充分考虑了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课堂效率与时间挂钩,离开了时间做参照系,就无所谓效率高低,每节课的学习任务都应当堂完成,课堂效率就是学科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研组长都能避免面面俱到,最大限度地节省了课上时间。启发、引导学生去评价,去总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
三、让学生怎样获得?
七步导学是我校坚持实践学习基本模式,就是放手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学们根据学案的引导,带着问题去看书解决疑难点,自己不能解决的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我们做的还有一定差距;纵观整个听课过程来看,存在三个需要我们今后注意的环节:
(1)教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放到什么时间完成?假若不能放在课前预习来处理的话,课上就应留给学生时间去处理,教师还应检查落实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情况,做到诊断清楚: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掌握了,哪些是需要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而我们的课堂上还存在不问实际情况就去讲解的环节,时间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有待于我们花大力气去解决。
(2)情景问题的设计上有待于细化。设计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会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激发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应避免单纯依据课本知识内容去设计一些不需要思考就能说出答案的白开水问题,从而利用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会提出问题。
(3)互助学习、小组讨论有待加强。在听评课活动中发展,学生个体学习时间、回答问题机会多,但缺少了同桌互助、小组互助。学生学习形式单一,学生易于疲倦,缺乏调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合作意识。四、是否每个学生都达到了学习目标。
当堂检测环节较为薄弱,表现在:
(1)只提问几个好一些的学生,就以为全班学生都达标了,这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议可采取合作小组互查的做法来弥补课上时间不充分的现实。
(2)对学习困难缺乏补救措施,容易造成更多的知识负积累。建议:可采用同桌补救或合作小组补救的措施。
研讨课活动总结8
为了能有效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模式更有特色,更有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学,我校决定开展课型系列研讨活动。
我们低年级语文组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先征求本组教师的意见,然后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本期我组进行系列课型研讨活动的方案。方案制定后,再由教师讨论,进一步修改,就这样制定了可行性非常强的活动方案。
我们教研组决定以校本教研为形式,重点研究语文学科讲读课教学的`内容、形式等,首先我们在组里讨论了讲读课有哪些特点?应该怎样上?通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在讲读上要;紧扣课文中心,精读精彩句段,采用多种手段,诱思深悟质疑,”努力把;读练思”落到实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四点:一是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底;二是着眼全体,时刻为;学”着想,三是千方百计,思考为;练”服务,四是质疑问难,保证时间充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自求获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紧接着我们又在本组进行了第一轮的公开课,这次公开课由我们组年轻教师冉艳楠老师来执教,她讲的是苏教版第三册的《小鹰学飞》。在讲课前我组先进行了集体备课,以说课的形式来进行。结合本课我组进行了研讨,研讨像这样的讲读课应该怎样来上?首先由于这是低年级的课,我们认为应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创设情境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其次,给低年级上课要用接近儿童的语言,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我们还认为课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化的。通过研讨,冉老师上了第一次公开课,在这次课上冉老师听取大家的意见,在讲课文时有条理地引入,也逐步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来来理解课文,但整堂课下来,感觉课堂气氛还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这句话深深地启迪了我们这一组,因此本组通过评课,大家都认为,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要尽量放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问觅疑学思。
通过这一次的研讨,冉老师又上了第二次公开课,这一次《小鹰学飞》这一课上的很精彩,课上老师创设的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小鹰学飞的境界中,加上创新的教学方法更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次评课,我们教研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认为在语文讲读课中要抓;五巧”,即巧导入、巧设问、巧用电教、巧结合、巧用板书。
但是通过这几次的研讨活动,我们组还提出了一些问题:讲读是不是要教师用很多的问题串起来,这样才能把课上好?怎样才会让我们的课堂变成有效的课堂?课上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怎样引导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
紧接着,我们教研组开展了第二轮公开课,这轮公开课由我来执教,讲的是苏教版第三册的《梅兰芳学艺》。先后讲了两次,在讲这课时:
首先,我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团花图案作背景,再辅以梅兰芳的头像做成课件出示,一开课,就营造出浓浓的民族味道,为学生了解京剧作了铺垫。通过让学生欣赏梅兰芳唱戏的片段,使学生对梅兰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由此导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读懂第一段,明白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唱戏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接着,由这样一个不具备唱戏条件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成就?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第三段,在这一段中抓住;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这些词来理解梅兰芳所取得的成就,并用讲故事来使学生明白大师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华的人。抓住;勤学苦练”来使学生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再接着由;勤学苦练”这个词引出第二段,在这段中抓住;紧盯、注视”这些词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先让学生说,再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眼睛会说话,这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结合实际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练习里学习的四字词语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的回忆和读,使学生结合梅兰芳学艺的事情,既弄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又使学生更加懂得梅兰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一次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和交流,我们的目的是想研讨交流一下低年级语文的讲读课应该怎样来上?下面几点是我们组积累所得的体会:
一、教学过程中要搞清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随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正在转变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是放任主体,并不是将学生放任自流,一方面,该讲的知识教师仍要做重点讲解;另一方面,也不要一味地迁就。例如,当在课堂中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更为合理的答案,在必要时也要做出果断的结论。
二、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位。因为只有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后,才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感悟。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可采取以下三个;角色转换”,以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增添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的不断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
低年级语文组课型系列研讨活动总结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三、要激发学生的情。
在激发时要讲策略,转换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联想、想象也同样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阅读中的表情是从句子中、词语中理解出来的,并不是强加进去的。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一株紫丁香》中学生轻轻地走进小院,载下紫丁香,用此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戴。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背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学生尊师的心情,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生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四、处理好语感和质疑的问题。
1、一点搞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其中知疑问难阶段是阅读教学最深入阶段,其任务就是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课文做深入的探究。
2、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和质疑在程序上谁先谁后,在实践上谁重谁轻,要因文而异,辩证处理。一般说,文学性较强的科文、古诗词、儿童诗歌,教学可以感悟在先,质疑在后,并在感悟上多花时间,构成;感悟型”教学模式;常识性课文、说理性较强的文艺性课文、语言故事等,教学时可以质疑在先,感悟在后,在质疑解疑上可以多花些时间,构成;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第三,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的帮助学生讲解疑。
五、合理反馈,适当拓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老师应少讲多引导学生读,让学生多说、多想。教师必要的讲并非是讲课文,而是启发、指点、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各种活动,以帮助学生合理课文脉络,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拓展性训练,如课本剧表演、看图复述和故事续编等。拓宽了学用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研讨课活动总结9
20xx年5月19日---5月21日,音四小尚老师受旗教研室的指派下,先后三次,全程参与了xxx四校教学联合组织的在五家户中心学校开展的英语学科集中听评课教学研讨活动。
尚老师首先进行了“引路课”示范,得到四校教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经“xxx四校教学联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定于本学期第十二周期间开展“四校英语学科集体备课、讲课、听课、评课”教学研究活动,尚老师再次来到五家户中心学校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本着“致力于集体备课有效性探索”的核心精神,不仅在集体备课中收获着多彩的教学建议,而且在听课中领略了各位教师的课堂风采,同时在评课中共享了各位教师的教学思路,着实是一次正能量的传递过程。
本次活动不拘泥于形式,旨在提升英语学科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各位教师对探索英语课堂,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方面有了更积极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相信这些新时代的英语教师,会不断给孩子的成长注入最需要的新“营养”!
研讨课活动总结10
“关注目标,关注有效”,娄东中心幼儿园高级教师优质课展示研讨活动在周三圆满结束。活动中,我们先观摩了两个活动:科学活动《蜻蜓转转转》、艺术活动《花婆婆》。围绕活动的目标设计,我们又进行了研讨,交流了大家对活动的感想。我觉得这样的形式非常地好,它打破了传统的只听课,不评课的形式。每位教师通过评课,对活动目标的制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目标在整个活动中的重要性,让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效地、科学地将教育目标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
一、选材的新颖。
两个活动的选材都比较新颖,科学活动《蜻蜓转转转》,来源于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到一些影响到“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艺术活动《花婆婆》是从绘本中挖掘教育资源,整合四季花开的科学知识,从而生成的一个音乐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绘本教学以语言为主的模式,大胆设计了音乐活动,创编了谱子,具有创新性。
二、目标的有效。
科学活动《蜻蜓转转转》,制定了两个目标: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同样的纸蜻蜓加重“尾巴”或改变“翅膀”后转落的速度不一样。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第一条是知识方面的,第二条是情感方面的。知识目标制定能依据幼儿的实际,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接触到“物体下落”,但对于下落的速度快慢不一样,通过实验,幼儿能够理解明白其中的原因。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动手做一做就能理解。此教学目标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促进幼儿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水平过渡,体现了目标的有效性。第二条是情感方面的目标,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体验到了“纸蜻蜓”的乐趣,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每一次探索,都能获得不同的结果,寻找到原因,此目标在活动中也非常地有效。
艺术活动《花婆婆》制定了三个目标:
1、理解故事,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尝试用对歌的方式表达对四季花卉的兴趣。
3、感受把四季开放的花唱出来也是件美好的事。
研讨课活动总结11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探索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了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取长补短的平台,12月20—21日,在区教研室政治教研员王康老师组织下,颍泉区20xx年初中思想品德送教下乡暨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分东、西两片,在伍明桥口中学和闻集中学分别举行,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阜阳九中张霖霖、宋秀萍,伍明三门中学张改胜,闻集中学胡继梅四位老师围绕八年级第十课第一框“诚信是金”分别作了观摩教学。四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设计。课后各中心校、直属学校共60多名政治学科教师参加了研讨。
一、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亮点
(一)领导重视,群策群力,全程服务
本次思想品德送教下乡暨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从区教育局到承办学校再到授课教师都十分重视,并且得到了阜阳市九中焦明珍老师大力指导,阜阳市师大附中徐淑红老师的精彩点评,阜阳市十九中邵先亮老师的协助和支持。组织的每一个细节,各级领导都很关心。区教研室政治教研员王康主任亲自为大家录象和拍照,请到政治专业的给年轻教师以指导,足见领导非常重视、大力支持。即使那两天阜阳突降小雪,气温很低,道路也不是很通畅,但参加活动的每个人的内心是火热的,充满了激情。正是因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与会老师的积极配合,从而确保了本次初中思想品德送教下乡暨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二)执教教师代表的态度端正,准备充分,展示风采
在活动中,执教教师态度端正,非常重视,准备充分。通过锻炼,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促进和提高,也让听课教师们受到触动和启发。在活动中,区教研室组织专家团队亲临指导,共同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分析学情,资源共享,合作意识强。执教教师认真准备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求学、钻研、上进的精神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展示了良好素质风采。如胡继梅老师在听取专家团队老师的意见基础上反复修改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有的老师在课件制作不是十分熟练的情况下利用幻灯积极参与本次活动。教师的求知探索的精神正在形成,可以说,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都是区教研室专家团队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精彩的展示。
(三)课改精神,已深入人心,课堂采用创新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教师们能努力创设学习情景,尽量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教师们能够利用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效果很好。很多好的做法都生动地说明课改精神已深入我区教师的心灵深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飞跃。老师灵活运用启发、探究等教学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逐步化解了难点。进行的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课堂上学生参与效率高,课堂学习氛围好,知识掌握效果明显。
四位老师在板书设计上都进行了创新,无论是宋秀萍老师的诚信之树,张改胜老师的诚信之人设计,还是张霖霖老师的诚信之门,胡继梅老师的诚信之书设计,都给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体现了原生状态下真实的授课情形。
因为我们是要求教师随堂授课,该讲到哪,就上哪节课,所以这就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每一节课都是在原生态下进行的,不虚假和矫揉造作,只是教师比平时多进行了一些准备的时间,课堂上允许学生有各种问题出现,关键看教师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教学手段解决的,最后看学生的反馈效果。在闻集中学会场,张霖霖老师以娴熟的教学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到的提升,到下课时学生还是念念不舍,希望老师送他们一个拥抱,而且让张老师再来闻集中学,当时的一幕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课师生,有的不禁流下了眼泪。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的确起到了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四位教师教师能够结合授课内容亲自制作或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制成课件,使课堂教学增添了许多魅力。如胡继梅老师《诚信是金》一课中,利用本校学生的案例图片来导入,贴近学生实际,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宋秀萍老师利用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将问题冰箱要全部砸掉,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这样的真实图片来展现海尔坚守诚信,真诚到永远的发展理念;她的不仅采用了电脑图片,而且教师还亲自制作了一些树叶,让学生写上诚信感言,作为本节课的板书,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课堂上不时地传出学生们的惊叹声和开心的、欢快的笑声,学生们在这样的课上自然收获了许多知识。
(六)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联系的,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或其他媒介引入或创设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这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的教师在课上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张霖霖老师以《乔家大院》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感知诚信,又以道德之光,德耀中华,来让学生理解诚信,特别是践行诚信环节,以诚信表现小测试,这样的互动活动,师生共同表演、参与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变单调的记忆为活泼生动的形象理解,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踊跃,效果颇佳;宋秀萍老师从诚信我来猜、诚信我来说、诚信我来做三个方面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张改胜老师创新性将电视中访谈类节目引进教室,就诚信话题进行访谈;胡继梅以变形计的形式,从体验诚信、感悟诚信、践行诚信三个方面组织教学。四位执教教师的课都给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与会教师的充分赞扬和肯定。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踊跃,效果颇佳。
二、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的不足
在总结经验优点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在本次送教下乡暨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也有些不尽人意之处,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如在课堂教学环节上安排得不够合理,所占用的时间分配上还需要进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上也存在教师讲解过多,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完成的现象;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在教师自身要有激情、要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上做得还不尽完美;学生不会认真听课,习惯很不好。陶行知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要靠我们教师来规范和培养。
只有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有所提高。衷心地祝愿我区的政治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努力钻研,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成为颍泉政治学科教学上的能手。
研讨课活动总结12
语文教研组于20xx年6月3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线上教研活动。其主旨是:通过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开展以基于“线上教学进行有效复习的学习活动设计”为主题。更主要的是为语文组教师搭建一个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线上平台,进而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一、活动概况
这次教研活动,全体语文组16名教师相约云端。针对语文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按照《新常规》的要求,基于“线上教学进行有效复习的学习活动设计”进行教学设计。观看两位老师的录播课后集体线上分享,研究成果自主汇报,分享研讨和评课活动。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课堂教学,及时给执教老师指出不足,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
二、查找不足
1、课堂教学
研讨主题还给学生,但是有些学习材料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迁移,需要选择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学习材料,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2、研讨
有个别教师的评价缺乏理论依据。在点评之前需要更多地了解该课例。
三、研讨反思
每位教师就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线上反思和汇报,交流成果,资源共享。学校领导鼓励教师深刻反思,积累资料,多出成果,写好相关教学设计,评课稿,论文或案例,及时推荐参评或发表;并建议我们加强科技手段,把活动过程拍摄下来,以便反复研究。源于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实用有效的培训。
以钉钉为平台,通过这样循序渐近的,持续的主题教研,老师们都认为:“其实不是我们没有什么可研究,而是我们对许多研究点视若无睹,就在我们教学中,就蕴涵着无限丰富的研究对象,以前是我们缺乏一种敏感性。”相信通过我们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主题教研将会更加出彩,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会更加出色!
研讨课活动总结13
20xx年9月3日,我校召开了校级课题研究研讨会。
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确立了“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工作宗旨,自教育局发出进行小课题研究的通知后,学校立即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制定激励措施,进行广泛发动。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教师热情高涨,踊跃申报,最终学校审核批准了18个校级小课题进行研究,参研教师80余人,参与率80%以上。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精细化管理,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研讨。根据计划,本学期要对校级课题进行结题鉴定。为确保校级课题研究结出实果,成绩显著,学校召开了这次校级课题研讨会。会上,有3个课题组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研究经验与研究心得。李主任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郭校长就研究方法进行了指导,白校长就校级课题的意义进行了强调。
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对校级课题的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讨课活动总结
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校内“课题研讨课”已结束。备课组教师围绕每节“课题研讨课”而进行集备、上课、评课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现对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课题研讨课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系列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校领导在百忙的工作中都挤出时间听课、评课,给广大的任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给大家传递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教学为本的信息,在校领导的的带动下,我们的课题研讨课活动顺利进行。
2、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课题研讨课,参与的一些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勇于在多次打磨中历练自己,尤其是语文组的老师,她执教的课进行三次试讲,不断地推翻,不断地重来;正是在这一次次认真的磨课中,她们对教材的认识一次次地深刻,对教学中细节逐步在意,对教学中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轻松。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加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课后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认真的提
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讨课的亮点
这次研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研讨课,我感觉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系列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系列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数学是最美的诗学。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再锤炼,数学课堂的语言是严谨的,精炼的,简单明了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数学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通过本次研讨课活动,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每节课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研讨课活动总结14
听了以上四位学科主任的的总结,我非常感动,汤主任以亲切而专业的语言,概述了我校数学教学深入、扎实的教研状态,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宁主任紧扣课程标准,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地欣赏和评价了每一节语文课,温婉的叙述中展示了语文教研的可喜进步。张主任能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审慎地评价每一节课,田主任的点评充满了对艺术学科的热爱和教师的欣赏。
我校的教研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从上学期的语文、数学学科,延伸到本学期的全科教研,每一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得带领下,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发扬集体的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开出了累累硕果,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是你们艰辛的努力,刻苦的专研,大胆的探索,给实验小学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的水平。
刚才每一位学科主任的观点,是经过我们沟通和推敲的。常言说好,话不说二遍,我就不在这里就具体赞美每一节课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认真备课上课,敢于承担任务的教师们,归功于专业、敬业、勤业,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当做自己家事情的教研组长们,归功于在百忙之中还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得教师朋友们,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些凝结老师们心血和智慧的教研成果,我们由衷地感动,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感动、感谢之余,作为教学校长的我深感身上责任之大。我们的研究是从下至上的,虽然我和学科主任也参与个别教学的研究,但是真正经历研究过程的,还是老师,老师们如此的尽心尽力地研究,我们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做些什么呢?说句心里话,我们有的时候很忙,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忙就放弃了我们责任与思考,不给苦心研究的教师们一个引领。所以每一次我与上课教师交流的时间都很长,我常问老师:你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你是怎样围绕重难点展开的,你感觉每一步目标是不是落实到位了?“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焦仪老师的课的,她的课也许不那么光鲜迷人,不那么振奋人心,但是,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在教学设计上,他不是最精巧的,在师生配合上,他不是最精妙的,在课堂评价上她不是最精彩的,在教学效果上他不是精确的,所以,她的整堂课不是最完美的!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敢与真实,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她能够把这样如此常态的学生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看到,她是如何按了葫芦又起了瓢,又巧妙地把瓢也按了下去,这就是课堂管理的艺术!在她的课堂中,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在老师的耐心引领甚至是手把手牵引着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学到会学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真真实实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耐心、爱心和课堂智慧!
焦老师的课引发了我对研究主题的思考,既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这里面有两个中心定位:一个是常态,这是最基础的定位,那么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呢,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家常课,如果说家常便饭最养人,那么家常课最育人。“常态课”就是摒弃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简简单单的教学。是一种亲切、朴实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许不美,但很实在、实用;也许磕磕绊绊,但很有启示,值得借鉴。这样的课堂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把那些真实的错误、那些蹒跚的思维脚步,那些细节中的种种意蕴收集整理后,变成我们的思考,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完善日常教学的阶梯。
我们这19节课中,像焦仪老师的这样常态的课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看到,有的课是因为平时学生训练很扎实,所以上出了常态的精品课,有的课是因为提前预设的太多了,包括学生的预设,顺利地展示了年组的教研成果。这些课都很成功,只不过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常态课而已。
展示课也是好课,它展示了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包括教学设计和学生准备,是预设的智慧。我们看到的评优课和观摩课常有这样的智慧,那红红的果实我们不知道是怎么长得这么好,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效仿。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真实。
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有效”,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突发的随即变化的情景下立即采取的有教育意义行为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怎样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机智。这是成功而精彩的预设之外,最为宝贵的看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真正的研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的常态课研究如果真正取得实效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出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教学风格,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老师能上一节个展示课不能代表他的教学水平,一节真正的常态课才能见到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功力。
研讨课活动总结15
作文讲评课,教师尽量占用较少的时间,在方法、要求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然后放手让学生修改作文,作文“三分作文七分改”就是这个道理。下面结合实际谈一谈,在本周通过听做课教师作文讲评课,谈谈我的感悟与收获。
一、点面结合,指导方法
现行教材与较早使用的教材相比,更注重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具体感受。同时,亦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如语文章节后缺乏具体的语基和作文的系统训练。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渗透作文知识的教学,以达到指导学生写作的目的。
1、布局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描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描写,没有清晰的结构,描写则无所依附;只有结构,缺乏细致的描写文章已具备雏形,修改起来自然容易多了。在语文内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特点,在结构上及时进行点拨,使学生掌握一些布局谋篇的方法,作文时才能精心选材,合理布局。李婷婷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怎样将作文写具体,她出示课文《卡罗纳》中的一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分析完后,李老师回到作文的主题,在生活中,讲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样,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说的时候就注意了自己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时间,锤炼语言
作文讲评课,时间的界定非常重要,教师应精心安排。马慧灵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马老师占用尽量少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腾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充裕的话时间里进行作文评改。
修改前,马老师先讲明本次习作讲评课的提示要求,然后集体评改一两篇作文指明评改方法和方向,继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评改时,马老师巡视指导,帮助评改有困难的学生。
对于作文中集中出现的问题,马老师师可在评改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修改中的困难,树立信心并掌握方法。作文修改的过程是一个锤炼语言的过程,需下功夫花时间进行练习。在听王素霞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就发现王老师平时注重了学生写作方法方面的指导,比如:王老师问同学们认为一篇比较成功的习作,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自如。题目别致,选材新颖,所举事例具体,开头,结尾精彩。
作文注重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在作文教学时几位做课老师都注重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这方面的习惯。
三、适时补给,欣赏佳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对于学生而言,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在作文时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分析疏导,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第三篇:研讨课活动总结
研讨课活动总结
研讨课活动总结1
20xx年2月26日,xx市中小学名班主任xx工作室在南沙xx举行班会研讨课活动。来观摩班会研讨课的有xx市教科所、xx市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万副教授、xx工作室全体人员及xx中学全体班主任及德育线领导。
班会课由工作室学员朱老师承担,班会课主题为:直面挑战,自信前行。上课班级是xx高三8班。班会课从目前班级出现的学生面临高考而感到巨大压力的现象入手,意图通过班会课,激励学生直面挑战,自信前行,在高考中取得胜利。班会课准备材料比较充足,有图片展示,有视频播报,有学生互动,形式多样,基本收到预期效果。
课后,全体工作室人员进行了评课,每个人都畅谈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工作室导师万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如何上好一堂班会课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阐述。
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朱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堂有价值的班会研讨课,同时,通过评课和专家点评,每个工作室的成员都从评课中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升了自我。收获颇大。
这次班会研讨课得到了xx李校长及学校德育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研讨课活动总结2
本学期,我校为了提升老师们的专业素质,提高老师们的理论基础,更是为了让老师们从思想上重视课型研讨,真正的明白课型研讨的重要意义,我们继续开展了课型系列研讨活动。
我们三年级语文组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制定了研讨计划,确定了课型和课例,刘梦悦老师主动的承担了授课任务。
一、主题确定原因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确定的研究主题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是因为: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入了诸多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健康成长。
2、有利于中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中低年级学生在意识水平发展上还不够成熟,他们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作用,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渐进入角色,使学生沉浸在欢乐中,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同时完成各个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3、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它的目的就是要让其为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服务。
4、能寓教于乐,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法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学中,避免了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游玩、锻炼中养成各种品质,形成道德规范。
二、研讨课例的选择
我们苏教版阅读课的形式多样化,童话篇的课文多是天真烂漫,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开学伊始,我们组认真研读了新课标,仔细翻阅了此教材,最终我们确定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露珠》一课作为这次研讨的课例。
《小露珠》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全文共7个自然段。
三、集体备课
刘老师先独自进行了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制作。设计出来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教研。教研时,大家各抒己见,针对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刘老师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开始着手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拿出来大家集体商量,讨论,再修改,再研讨。反反复复,设计修订了5稿,课件也跟着改了5稿。最终,我们敲定了教案和课件。
四、课例观摩,发现问题。
刘老师开始第一次的试讲。试讲结束后,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进状态;乐于讨论,但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语言表达简单;课件出示的图片不够美观、形象,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评价语言不够;老师没有能够通过有效的点评,启发引导学生来说;老师提问的语言不准确……
由第一次试讲我们发现,在进行创设情境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能够借助课件或者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进入状态,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动起来。
五、课例研讨,探究课型模式。
对第一次研讨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激烈的研讨。从情境的创设到过渡的语言,到对学生的引导、对课件图片的选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刘老师立马开始一一修改。很快,设计和课件的第二稿出来了。并准备进行二次的试讲。
刘老师第二次试课,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根据预设,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借助图片理解关键词课堂效果并不理想。什么时机指导学生看图理解词语最有效呢?如何恰到好处的演一演分角色朗读?确实很有难度,我们组的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两天后,刘老师第三次试课,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在讲课文时有条理地引入,也逐步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来理解课文,既让孩子了解了小露珠的生长过程和外观美丽的知识,也明白了小露珠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样,从知识目标到情感价值观目标都兼顾到了。但整堂课下来,感觉课堂气氛还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带着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又一轮的研讨,老师们积极的出谋划策,
1、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相信我们的孩子,真的放手,或许会有意外的精彩出现。
2、老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次评课,我们教研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认为在语文阅读课中要抓“四巧”,即巧导入、巧设问、巧用课件、巧用板书。
刘老师再一次的备课又进行第四次试讲。这一次,一入课,激发兴趣,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朋友,我们一起把我们的朋友给叫出来吧(三次呼唤小露珠)出示小露珠图片。紧接着刘老师创设情境,分层导入。
1、小露珠遇见了谁?
2、他们是怎么和小露珠打招呼的呢?三个可爱的小动物来了,向他们打个招呼,对应贴图,这样学生脑中建立起了三个小动物的可爱形象,很快就进入到了文本中,能够有激情的投入学习中。然后老师巧设问题,现在老师是小露珠,谁来跟我打个招呼呢?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品味品味。这样通过品读故事,来读懂课文。在品读故事的过程中,刘老师巧用课件,让学生在观看、感悟的过程中,进行分角色练读,激发想象,进行语感训练,通过内化语言,激发想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而且更深入的感悟到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最后刘老师巧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段落,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知道小露珠不仅外在美,内在更美,我们要向小露珠学习,不仅要外在美,心灵也要美!
六、课例展示,检验课型模式。
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基本上明晰了童话课的课型模式: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课前看图回忆课文,触动学生心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整体感知小露珠有形成到消失的过程。
精读课文,品读感悟----让学生明白动物和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喜爱,赞扬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朗读背诵,体会情感----理清文章脉络,从小露珠的形成
研讨课活动总结3
市教研室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从而实现课堂由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我校的教情与学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学初,我校就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研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我校于第七周开展“‘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研讨课开放周活动,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开设教学研讨课,本次活动共开设研讨课24节,涉及三个年级9门学科,听课人次达400多人次。
在课堂教学中,各位授课教师都能认真践行这一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每节课都提前印发相关学案给学生,学案能够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从而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需要,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几个模块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总体说来,文科类学科在交流展示、互动探究模块运用较多,理科类学科在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模块运用较多。但都建构起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较好地发挥。
研讨课后,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听课教师对研讨课进行认真评课,与开课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听课与上课教师都对“‘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深入的思考。
当然,对于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还处在探索阶段,仍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理科的部分学案内容偏难了些,完全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解决不太现实,文科的自学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浅表层。另外,对学生的互动探究如何有效引导也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做好充分准备的,而不应放任自流。
研讨课活动总结4
为了能有效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模式更有特色,更有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本学期开学,我校决定开展课型系列研讨活动。
我们低年级语文组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先征求本组教师的意见,然后经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本期我组进行系列课型研讨活动的方案。方案制定后,再由教师讨论,进一步修改,就这样制定了可行性非常强的活动方案。
我们教研组决定以校本教研为形式,重点研究语文学科讲读课教学的内容、形式等,首先我们在组里讨论了讲读课有哪些特点?应该怎样上?通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在讲读上要;紧扣课文中心,精读精彩句段,采用多种手段,诱思深悟质疑,”努力把;读练思”落到实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四点:一是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底;二是着眼全体,时刻为;学”着想,三是千方百计,思考为;练”服务,四是质疑问难,保证时间充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自求获得”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紧接着我们又在本组进行了第一轮的公开课,这次公开课由我们组年轻教师冉艳楠老师来执教,她讲的是苏教版第三册的《小鹰学飞》。在讲课前我组先进行了集体备课,以说课的形式来进行。结合本课我组进行了研讨,研讨像这样的讲读课应该怎样来上?首先由于这是低年级的课,我们认为应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创设情境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其次,给低年级上课要用接近儿童的语言,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我们还认为课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样化的。通过研讨,冉老师上了第一次公开课,在这次课上冉老师听取大家的意见,在讲课文时有条理地引入,也逐步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来来理解课文,但整堂课下来,感觉课堂气氛还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著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在不能用自己的力度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这句话深深地启迪了我们这一组,因此本组通过评课,大家都认为,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要尽量放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问觅疑学思。
通过这一次的研讨,冉老师又上了第二次公开课,这一次《小鹰学飞》这一课上的很精彩,课上老师创设的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小鹰学飞的境界中,加上创新的教学方法更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次评课,我们教研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认为在语文讲读课中要抓;五巧”,即巧导入、巧设问、巧用电教、巧结合、巧用板书。
但是通过这几次的研讨活动,我们组还提出了一些问题:讲读是不是要教师用很多的问题串起来,这样才能把课上好?怎样才会让我们的课堂变成有效的课堂?课上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怎样引导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
紧接着,我们教研组开展了第二轮公开课,这轮公开课由我来执教,讲的是苏教版第三册的《梅兰芳学艺》。先后讲了两次,在讲这课时:
首先,我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团花图案作背景,再辅以梅兰芳的头像做成课件出示,一开课,就营造出浓浓的民族味道,为学生了解京剧作了铺垫。通过让学生欣赏梅兰芳唱戏的片段,使学生对梅兰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由此导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读懂第一段,明白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唱戏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接着,由这样一个不具备唱戏条件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成就?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第三段,在这一段中抓住;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这些词来理解梅兰芳所取得的成就,并用讲故事来使学生明白大师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华的人。抓住;勤学苦练”来使学生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再接着由;勤学苦练”这个词引出第二段,在这段中抓住;紧盯、注视”这些词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先让学生说,再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眼睛会说话,这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结合实际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练习里学习的四字词语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的回忆和读,使学生结合梅兰芳学艺的事情,既弄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又使学生更加懂得梅兰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一次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和交流,我们的目的是想研讨交流一下低年级语文的讲读课应该怎样来上?下面几点是我们组积累所得的体会:
一、教学过程中要搞清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随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正在转变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是放任主体,并不是将学生放任自流,一方面,该讲的知识教师仍要做重点讲解;另一方面,也不要一味地迁就。例如,当在课堂中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更为合理的答案,在必要时也要做出果断的结论。
二、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位。因为只有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后,才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感悟。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可采取以下三个;角色转换”,以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增添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的不断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
低年级语文组课型系列研讨活动总结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思想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三、要激发学生的情。
在激发时要讲策略,转换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联想、想象也同样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阅读中的表情是从句子中、词语中理解出来的,并不是强加进去的。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一株紫丁香》中学生轻轻地走进小院,载下紫丁香,用此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戴。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背景、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学生尊师的心情,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生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四、处理好语感和质疑的问题。
1、一点搞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其中知疑问难阶段是阅读教学最深入阶段,其任务就是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课文做深入的探究。
2、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和质疑在程序上谁先谁后,在实践上谁重谁轻,要因文而异,辩证处理。一般说,文学性较强的科文、古诗词、儿童诗歌,教学可以感悟在先,质疑在后,并在感悟上多花时间,构成;感悟型”教学模式;常识性课文、说理性较强的文艺性课文、语言故事等,教学时可以质疑在先,感悟在后,在质疑解疑上可以多花些时间,构成;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第三,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的帮助学生讲解疑。
五、合理反馈,适当拓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老师应少讲多引导学生读,让学生多说、多想。教师必要的讲并非是讲课文,而是启发、指点、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各种活动,以帮助学生合理课文脉络,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拓展性训练,如课本剧表演、看图复述和故事续编等。拓宽了学用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研讨课活动总结5
提起常态课,有老师就会说:常态课不就是我们天天上的课吗?是的,广义的说就是我们平时天天上的课,这样的课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常态课的高效,最能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从40—45岁教师开始,进行全校的常态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此做引领,促进常态课教学更正规,提高教师常态课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对中年老师的课堂促一促。
任务下达后,虽说是常态课,但这些老师十分重视的,不仅她们自己精心准备,连教研组也积极行动了起来,共同备课,研讨,修正,年轻的老师帮助她们准备课件等等,体现了教研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在闲谈中,有的老师告诉我:“刘校长,从接到任务,我就开始睡不好觉了,虽然你说的是常态课,但我们也不能不重视吧,不能在全体教师面前丢人吧。”可见,我们老师还是非常在乎的。所以课堂才会呈现出了高质量的课。赵瑞萍老师课堂上语言简练、干脆,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问题提的精确,各个环节的要求明确,学生听的明白,做的到位,并且能够围绕字词的理解展开学习,说明老师对课程标准中低年级的要求,理解十分到位;张青云老师的课,能够抓住课题展开学习,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的感悟,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功底;刘霞老师声情并茂的文言文范读与表演,相信给学生和听课老师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时蕾、徐爱霞、张丽萍老师课堂的朴实、扎实;李亚老师的亲切,和蔼,让一年级的孩子能够无压力,童性大发;付军静老师作为音乐老师,对课堂常规的要求,值得科任学科老师学习;朱新会老师的语言简练、干脆,郑红青老师对字词的重视,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们积极听课,虚心学习。每次公开课,虽然学校没有严格要求,必须听课,但是,我们很多教师能够主动调课,进行听课学习,老师们听得专注、认真,有还几次,后面坐满了,大家站着听,很是令人感动。听课后,老师们能够积极撰写听课反思,把自己的思考形成撰写成博文,发到了博客中,如刘艳娜老师的博文上传及时,思考到位,还被“加精”。我想:只有认真学习,主动思考,我们的课堂才能走向更好,我们的教学才能提升的快。
同时,在活动中,我们也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改进与提升的。
1、部分教师对课标的研读不够,没有搞清楚所教学段的要求,从而偏离了课标。如有语文课标中要求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到中年级要以句、段为主,高年级以篇为主进行教学,如果我们没有把握课标基本要求,偏离了,就会让我们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
2、学习目标制定上还需要下功夫,学习目标叙写不标准,还出现了“培养学生……”的语句,说明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制定学习目标,还需要转变理念。
3、有些教师心中没有目标,或教学环节没有紧扣目标进行,造成目标是否达成了心中无数。
4、个别教师听课不积极,这样造成后续的撰写听课反思就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向被人学习,找差距,以此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了。
如何提升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是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思考的。只有我们每天认真备课,把握课标要求,制定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关注每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的课堂才是实在的,高效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宰者,才能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提升,只有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人才能从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让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我们努力着,不为别的,只为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让我们的教育生命更精彩。
研讨课活动总结6
“关注目标,关注有效”,娄东中心幼儿园高级教师优质课展示研讨活动在周三圆满结束。活动中,我们先观摩了两个活动:科学活动《蜻蜓转转转》、艺术活动《花婆婆》。围绕活动的目标设计,我们又进行了研讨,交流了大家对活动的感想。我觉得这样的形式非常地好,它打破了传统的只听课,不评课的形式。每位教师通过评课,对活动目标的制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目标在整个活动中的重要性,让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效地、科学地将教育目标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
一、选材的新颖。
两个活动的选材都比较新颖,科学活动《蜻蜓转转转》,来源于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通过活动了解到一些影响到“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艺术活动《花婆婆》是从绘本中挖掘教育资源,整合四季花开的科学知识,从而生成的一个音乐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绘本教学以语言为主的模式,大胆设计了音乐活动,创编了谱子,具有创新性。
二、目标的有效。
科学活动《蜻蜓转转转》,制定了两个目标: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同样的纸蜻蜓加重“尾巴”或改变“翅膀”后转落的速度不一样。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第一条是知识方面的,第二条是情感方面的。知识目标制定能依据幼儿的实际,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接触到“物体下落”,但对于下落的速度快慢不一样,通过实验,幼儿能够理解明白其中的原因。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动手做一做就能理解。此教学目标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促进幼儿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水平过渡,体现了目标的有效性。第二条是情感方面的目标,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体验到了“纸蜻蜓”的乐趣,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每一次探索,都能获得不同的结果,寻找到原因,此目标在活动中也非常地有效。
艺术活动《花婆婆》制定了三个目标:
1.理解故事,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
2.尝试用对歌的方式表达对四季花卉的兴趣。
3. 感受把四季开放的花唱出来也是件美好的事。
研讨课活动总结7
听了以上四位学科主任的的总结,我非常感动,汤主任以亲切而专业的语言,概述了我校数学教学深入、扎实的教研状态,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宁主任紧扣课程标准,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地欣赏和评价了每一节语文课,温婉的叙述中展示了语文教研的可喜进步。张主任能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审慎地评价每一节课,田主任的点评充满了对艺术学科的热爱和教师的欣赏。
我校的教研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从上学期的语文、数学学科,延伸到本学期的全科教研,每一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得带领下,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发扬集体的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开出了累累硕果,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是你们艰辛的努力,刻苦的专研,大胆的探索,给实验小学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的水平。
刚才每一位学科主任的观点,是经过我们沟通和推敲的。常言说好,话不说二遍,我就不在这里就具体赞美每一节课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认真备课上课,敢于承担任务的教师们,归功于专业、敬业、勤业,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当做自己家事情的教研组长们,归功于在百忙之中还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得教师朋友们,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些凝结老师们心血和智慧的教研成果,我们由衷地感动,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感动、感谢之余,作为教学校长的我深感身上责任之大。我们的研究是从下至上的,虽然我和学科主任也参与个别教学的研究,但是真正经历研究过程的,还是老师,老师们如此的尽心尽力地研究,我们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做些什么呢?说句心里话,我们有的时候很忙,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忙就放弃了我们责任与思考,不给苦心研究的教师们一个引领。所以每一次我与上课教师交流的时间都很长,我常问老师:你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你是怎样围绕重难点展开的,你感觉每一步目标是不是落实到位了?“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焦仪老师的课的,她的课也许不那么光鲜迷人,不那么振奋人心,但是,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在教学设计上,他不是最精巧的,在师生配合上,他不是最精妙的,在课堂评价上她不是最精彩的,在教学效果上他不是精确的,所以,她的整堂课不是最完美的!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敢与真实,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她能够把这样如此常态的学生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看到,她是如何按了葫芦又起了瓢,又巧妙地把瓢也按了下去,这就是课堂管理的艺术!在她的课堂中,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在老师的耐心引领甚至是手把手牵引着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学到会学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真真实实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耐心、爱心和课堂智慧!
焦老师的课引发了我对研究主题的思考,既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这里面有两个中心定位:一个是常态,这是最基础的定位,那么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呢,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家常课,如果说家常便饭最养人,那么家常课最育人。“常态课”就是摒弃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简简单单的教学。是一种亲切、朴实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许不美,但很实在、实用;也许磕磕绊绊,但很有启示,值得借鉴。这样的课堂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把那些真实的错误、那些蹒跚的思维脚步,那些细节中的种种意蕴收集整理后,变成我们的思考,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完善日常教学的阶梯。
我们这19节课中,像焦仪老师的这样常态的课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看到,有的课是因为平时学生训练很扎实,所以上出了常态的精品课,有的课是因为提前预设的太多了,包括学生的预设,顺利地展示了年组的教研成果。这些课都很成功,只不过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常态课而已。
展示课也是好课,它展示了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包括教学设计和学生准备,是预设的智慧。我们看到的评优课和观摩课常有这样的智慧,那红红的果实我们不知道是怎么长得这么好,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效仿。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真实。
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有效”,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突发的随即变化的情景下立即采取的有教育意义行为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怎样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机智。这是成功而精彩的预设之外,最为宝贵的看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真正的研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的常态课研究如果真正取得实效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出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教学风格,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老师能上一节个展示课不能代表他的教学水平,一节真正的`常态课才能见到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功力。
研讨课活动总结8
普天下凡是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无不为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各出奇招各出奇谋,都在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实践,而教学研讨课可以说是展现自己实践成果的最好方式,从9月初至9月中旬,课题研究组开展了以“问题意识促进初中生数学思维”教研课活动,活动中,每位老师都展现了自己独有风采。他们有的立意创新,有的勇于突破,有的扎实有效,彰显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立足课堂谈教学
1、参与积极,效果良好。
本次研讨课活动,各个课题研究老师都是提前准备、积极备课、勇跃参与,运用新型教学设备来设计课型。教师们不仅听课积极性高,而且评课时也是一针见血地进行指导和纠正,给授课教师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积极地推动课题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2、重视通过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以问题为依托进行训练,以达到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在这次研究活动中体现很明显,如: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表达推理能力、合作能力、抓关键信息分析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等。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根据学段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这是难能可贵,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以“思维”做例说明。
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问题的解决就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最积极有效的刺激。数学教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积累普遍意识到“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本次活动中,大部分数学教师都能以问题促进思维启迪,通过问题来体会问题的核心;或抓关键信息来启迪思维破冰点,这点做得非常到位。如:刘莉莉等老师在数学问题方面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促进启迪、边提问边悟”的数学思维教学理念。每位课题研究老师都能带领学生充分分析问题,从不同思的维方式、不同的角度感悟数学、感悟生活。“问题意识促进初中生数学思维”尽显数学课堂魅力。
3、在扎实有效听评课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在这次研究教学活动过程,学校同时组织了改变教育观念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使得老师们能与先进的理念零距离接触,一方面给我们数学老师带来了丰盛的精神大餐,学习初中数学的新观点、新理念,同时在参与大实践的交流中对于平时教学的困惑亦有茅塞顿开之感,课题研究组内还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上课教师谈上课思路,教法学法,听课教师畅所欲言,既肯定执教老师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XX老师执教的“有理数”一课,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的评价语言优美,“让老师看到你可爱的笑脸”,“你很会倾听”“做对了给自己奖励一面小旗”等,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课程围绕着体会有理数分类规律——探索规律——应用规律三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为学生提供了“再创造” 的通道和平台。
XX老师的“整式乘法”一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在自主设计出教学文本的同时,发挥网上资源借鉴名家课例、丰富教材内容,提高课堂的实效。学生动手操作是本课的难点,刘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整堂课学生由感知分配的意义——操作——验证——应用,环节简约,环环相扣。教学效率明显有提高。
成功处见经验,失败处看偏差。当然这次活动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是有的教师学了新理念,却失去了原来非常优秀的教学机智、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二是个别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研读不够,对本册教材的理解欠准确,没有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三是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语言不够生动,缺乏感染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启迪数学思维问题设置的不够科学
在本次研讨课活动中,因为对于新课标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到位,因此在教学时没有根据学段特点只顾形式没有很好地估计学生的数学经验来合理备课,在课堂中出现了问题过于平庸、过多、过大,学生作了许多没有价值的回答或学生没有思考效度等不足。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质疑的层次感,难易度要适中,将想问的问题用最佳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掌握。
2、课堂内容设计不够合理,评价语言不够及时、准确。
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内容过多,从而出现一节课教学环节不完整的现象,亦出现设计内容过浅过少,没有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部分教师评价单一(好、棒等),激励性评价使用过多,未针对不同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语。有必要加强备课的设计,内容安排要根据数学问题特点合理设计,多多学习不同类型评价语,评价语言要恰到好处。
总之,不论什么样的课,都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位置上;不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都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不论数学课堂如何组织,始终围绕着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纽带;不论什么样课堂,每时每刻不忘为师者传道解惑的责任。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这是我们共同追寻目标。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求索进取。
研讨课活动总结9
在20xx学第12届研讨课中,十四位出课教师各自发挥所长,一展风采,让我眼前一亮。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既可以让出课教师展示自我的教学研究成果,又给年轻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真正让教学落到了实处,很有意义。
此次活动中共有七节理科课,七节文科课,为全校型的大型听课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文理科老师能够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引发了大家一定的思考。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让不同学科的老师把有效的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更好地提高教学效。下面谈谈我对理科组几节课的看法:
张声明老师《正切函数性质与图像》和郎姝老师的《立体几何的向量方法》两节数学课,善于启发学生的解题思维,教学风格严谨,教态落落大方,教学思路清晰,板书书写规范合理。刘艳老师的《力的合成》和王晓东老师的《通电导线在磁场的受力》两课,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自如地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所收获。谭丽莹老师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虽是高二的学生,但课堂立足高考,颇有建树,运用能力强。
本次活动中高玉玲老师的《铝的化合物》一课,借助生活中常见宝石引课,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上教师敏捷的思维,精巧的教学设计,如在氢氧化铝的制备上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设计实验,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的新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另外,在问题设置上,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如胃药斯达舒的治疗原理,让学生通过分析主要成分,在进行性质探究,体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标要求。
张延新老师的《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一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教学设计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教学中,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教学,通过让学生分享“一周前进行的实验”进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另外在“问题讨论”中学生积极讨论、发散思维,“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得到真正落实,尤其在实验方案的的选择上进行优劣辨析,学生大胆去说,课堂效益最大化,使学生最终通过讨论得出最佳答案。在金属的防护上,教师又能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得出防护的方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学习地过程中来,学生活跃,课堂氛围和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以上化学组出课的两位青年教师,都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很好的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且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创新设计,立意新颖,发掘教材,同时两位教师也从充分运用多媒体,使资源最大化。
化学组年轻教师比较多,需要培养锻炼,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年轻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今后希望学校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类似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快速成长,投身体于教育事业。
研讨课活动总结10
听了以上四位学科主任的的总结,我非常感动,汤主任以亲切而专业的语言,概述了我校数学教学深入、扎实的教研状态,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宁主任紧扣课程标准,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地欣赏和评价了每一节语文课,温婉的叙述中展示了语文教研的可喜进步。张主任能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审慎地评价每一节课,田主任的点评充满了对艺术学科的热爱和教师的欣赏。
我校的教研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从上学期的语文、数学学科,延伸到本学期的全科教研,每一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得带领下,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发扬集体的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开出了累累硕果,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是你们艰辛的努力,刻苦的专研,大胆的探索,给实验小学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的水平。
刚才每一位学科主任的观点,是经过我们沟通和推敲的。常言说好,话不说二遍,我就不在这里就具体赞美每一节课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认真备课上课,敢于承担任务的教师们,归功于专业、敬业、勤业,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当做自己家事情的教研组长们,归功于在百忙之中还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得教师朋友们,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些凝结老师们心血和智慧的教研成果,我们由衷地感动,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感动、感谢之余,作为教学校长的我深感身上责任之大。我们的研究是从下至上的,虽然我和学科主任也参与个别教学的研究,但是真正经历研究过程的,还是老师,老师们如此的尽心尽力地研究,我们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做些什么呢?说句心里话,我们有的时候很忙,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忙就放弃了我们责任与思考,不给苦心研究的教师们一个引领。所以每一次我与上课教师交流的时间都很长,我常问老师:你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你是怎样围绕重难点展开的,你感觉每一步目标是不是落实到位了?“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焦仪老师的课的,她的课也许不那么光鲜迷人,不那么振奋人心,但是,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在教学设计上,他不是最精巧的,在师生配合上,他不是最精妙的,在课堂评价上她不是最精彩的,在教学效果上他不是精确的,所以,她的整堂课不是最完美的!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敢与真实,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她能够把这样如此常态的学生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看到,她是如何按了葫芦又起了瓢,又巧妙地把瓢也按了下去,这就是课堂管理的艺术!在她的课堂中,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在老师的耐心引领甚至是手把手牵引着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学到会学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真真实实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耐心、爱心和课堂智慧!
我们这 19节课中,像焦仪老师的这样常态的课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看到,有的课是因为平时学生训练很扎实,所以上出了常态的精品课,有的课是因为提前预设的太多了,包括学生的预设,顺利地展示了年组的教研成果。这些课都很成功,只不过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常态课而已。
展示课也是好课,它展示了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包括教学设计和学生准备,是预设的智慧。我们看到的评优课和观摩课常有这样的智慧,那红红的果实我们不知道是怎么长得这么好,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效仿。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真实。
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有效”,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突发的随即变化的情景下立即采取的有教育意义行为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怎样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机智。这是成功而精彩的预设之外,最为宝贵的看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真正的研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的常态课研究如果真正取得实效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出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教学风格,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老师能上一节个展示课不能代表他的教学水平,一节真正的常态课才能见到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功力。
那么,除了真实以外,什么样的课才是有效的呢?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有的很繁琐不便于操作,我简单地概括为:“三看、五性、八达成”,在这里与大家商榷:
(1)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知识目标——学生是否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并初步运用。
能力目标——教师的教法是否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学生是否乐学、善学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五性”。
学生主体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的目标性。
师生和谐的互动性。 内容方法的综合性。
教与学的开放性。
(3)看学生群体学习状态是否轻松和谐。
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独立思考。
是否主动探究。 是否乐于表达。
是否善于合作。 是否敢于否定。
是否展开想象。 是否兴趣盎然。
从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看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学生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角度看主体作用的发挥。
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有一下五个基本点与大家分享:1.清晰地授课;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3.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导向;4.能确保学生对学习的投入;5.及时地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在这次教研的基础上提醒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教参,把握有效教学的关键
功在备课,利在课堂。教材是教学的基本素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钻研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喜欢借用特级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那些设计充满了教学智慧,但是因为学生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在网络上查到的课例在借鉴时更要谨慎。
二、要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材与学生、教材与资源、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关系。我认为,在小学,知识目标是根本,在保住底线的情况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紧扣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四、要强化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进行,目标制定要有准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五、要强化课堂教学写的训练,增加课堂教学练习和反馈的时间,做到堂堂清。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数学课比语文课做得好。今后的常态课要求每节课至少要有10分钟的书面练习,语文的每篇课文结束,数学课每一主题教学结束,都要设计简单易行的当堂验收的内容,努力做到堂堂清,并加强课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教师朋友们,既然我选择了教书,我们就要为学生负责,以研究的心态迎接每一节课,有好的心态、明确的目标,才能有积极的行动,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实现优秀课常态化,我想只有增强教师自身的内力,才能克服无效的忙乱。如果课堂效率不高,天天炒“冷饭”、课后补,你累学生烦。只有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教学的“优质教育”,这才是我们开展常态课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
研讨课活动总结11
20xx年5月19日---5月21日,音四小尚老师受旗教研室的指派下,先后三次,全程参与了xxx四校教学联合组织的在五家户中心学校开展的英语学科集中听评课教学研讨活动。
尚老师首先进行了“引路课”示范,得到四校教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经“xxx四校教学联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定于本学期第十二周期间开展“四校英语学科集体备课、讲课、听课、评课”教学研究活动,尚老师再次来到五家户中心学校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本着“致力于集体备课有效性探索”的核心精神,不仅在集体备课中收获着多彩的教学建议,而且在听课中领略了各位教师的课堂风采,同时在评课中共享了各位教师的教学思路,着实是一次正能量的传递过程。
本次活动不拘泥于形式,旨在提升英语学科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各位教师对探索英语课堂,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方面有了更积极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相信这些新时代的英语教师,会不断给孩子的成长注入最需要的新“营养”!
研讨课活动总结12
本学期我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研讨课活动:信息技术课主题为《关注学习策略,提高课堂实效》,英语课主题为《教学内容直观化、生活化、活动化》,科学课主题为《做中学》,艺术课主题为《生活之美创意课堂》,我们综合教研组的教师呈现了精彩富有创新精神的十节研讨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留给我们是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从听课老师的褒奖中,我们感到每一节课都有精彩之处,可学之处。各位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从中讲课教师也看到自己不成熟的地方,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
在本次研讨课活动中,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的课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问题,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1.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艺术是美的课堂。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在锤炼,艺术课堂的语言是优美的,活泼的,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美,发现美,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
4.科学课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研讨课活动总结13
非常幸运得到了本次参加鄞州区“幼小衔接”研讨活动的好机会,本次研讨活动的内容安排的较丰富,我分别听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蜈蚣叔叔的袜子》、大班美术活动《帽子畅想曲》、一年级语文课学习拼音和美术课《新朋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美术组的研讨,杨老师在研讨中提到学前儿童做好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准备,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幼儿园和小学如何“为儿童作准备”,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产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转换,更存在着教师角色、同伴关系、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极大变化。
1、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2、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3、同伴关系的改变。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而且他们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平行协作的同伴关系在小学的学习中增加了竞争的因素。
4、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
研讨课活动总结14
作文讲评课,教师尽量占用较少的时间,在方法、要求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然后放手让学生修改作文,作文“三分作文七分改”就是这个道理。下面结合实际谈一谈,在本周通过听做课教师作文讲评课,谈谈我的感悟与收获。
一、点面结合,指导方法
现行教材与较早使用的教材相比,更注重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具体感受。同时,亦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如语文章节后缺乏具体的语基和作文的系统训练。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渗透作文知识的教学,以达到指导学生写作的目的。
1、布局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描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描写,没有清晰的结构,描写则无所依附;只有结构,缺乏细致的描写文章已具备雏形,修改起来自然容易多了。在语文内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特点,在结构上及时进行点拨,使学生掌握一些布局谋篇的方法,作文时才能精心选材,合理布局。李婷婷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怎样将作文写具体,她出示课文《卡罗纳》中的一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分析完后,李老师回到作文的主题,在生活中,讲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样,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说的时候就注意了自己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时间,锤炼语言
作文讲评课,时间的界定非常重要,教师应精心安排。马慧灵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马老师占用尽量少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腾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充裕的话时间里进行作文评改。
修改前,马老师先讲明本次习作讲评课的提示要求,然后集体评改一两篇作文指明评改方法和方向,继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评改时,马老师巡视指导,帮助评改有困难的学生。
对于作文中集中出现的问题,马老师师可在评改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修改中的困难,树立信心并掌握方法。作文修改的过程是一个锤炼语言的过程,需下功夫花时间进行练习。在听王素霞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就发现王老师平时注重了学生写作方法方面的指导,比如:王老师问同学们认为一篇比较成功的习作,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自如。题目别致,选材新颖,所举事例具体,开头,结尾精彩。
作文注重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在作文教学时几位做课老师都注重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这方面的习惯。
三、适时补给,欣赏佳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对于学生而言,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在作文时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分析疏导,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在教学时,几位教师可分门别类地挑选了几个学生的优秀文章,供学生欣赏,以达到激发兴趣、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对此范文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对作文的兴趣,总之,在作文讲评课中,几位教师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作文讲评课变成学生积累写作方法、锤炼语言的综合学习的过程,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
研讨课活动总结15
本学期我校结合区第xxx届教学节“绿色课堂、快乐成长”的主题活动,开展了“提高课堂有效性”为主题的校本教研--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初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学科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根据自己分工的学科进行全程跟踪听课、评课等,教研组长负责课务安排及其他各项相关工作。
本次活动涉及了五门中考学科,共有10位语文老师(参与率100%)、11位数学老师(参与率91.7%)、8位英语老师(参与率73%)、4位物理老师(参与率100%)和3位化学老师(参与率100%)参加上课,总参与率达到90%.从本次活动的组织情况来看,语文组和理化组相对比较好,尤其是语文组,各校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落实,理化组的参与率达到100%及评课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两位年长些的组长起好了带头作用,是我们年轻组长们学习的榜样。
经过一个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的氛围,现将简单活动总结如下:
值得欣赏的是:
1、教师们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不同程度的在向新课标的要求靠近,有意识的树立起创新型教师的理念并在积极实践。从知识的传授看,由一讲到底转变到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倡导自主学习。
2、参与者态度端正,每位教师对所讲的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查找了很多资料,并能精心制做各种教学课件,达到了更理想的效果。
3、课堂上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能立足生活,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
4、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5、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注重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8、教师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固步自封,不善于向别人学习。
2、有的还在走昔日陈路,没能把握课改的新动向,这样势必影响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3、机械照搬的现象还依然存在,没有自己的独创精神和风格。
4、鼓励学生发言,肯定学生成绩极其必要,但对知识的正确客观的评价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没有指导,这样容易使全班同学产生迷惑。
5、合作意识有所体现,但不够深入,尤其是要求开课前老师要把教案发给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教师一起研讨修改,做到二次备课后进行上课,但极少学科组能做到这一点。最终的说课、评课有时也只是做做样子,有些老师甚至不知道怎么说课、评课,听课的时候不够认真,到评课了就说不出道道来,这样的听课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当然,大家提到这些都是有客观原因的,如时间上排不过来、被其它活动冲突及大家都很忙等等,其实,这些问题有时候是完全可以客服的。
活动已经结束,学校将要组织分管领导和学科组长对这次活动的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进行评选。同时,希望以后我们的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老师都要认真参加,教学是我们的根本,离开了教学,我们的教师生涯也就结束了,敬请各位老师务必珍惜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干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XXX中学教导处
第四篇:研讨课活动总结
“三段五步”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总结
高二级部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三段五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和实施,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落实学校本学期的“课堂展示月”活动,高二全体教师于11月8日——18日组织了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课活动。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同课异设即有统一备课内容又有个人特色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学校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到了预期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活动过程
为了使研讨课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我们首先制订了计划,做好了安排,明确了主题,提出了要求;其次,扎实抓好活动过程管理。一是每节研讨课,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全部参加了课前的集体备课、听课、课后的探讨活动。二是研讨时先由做课教师简要说课(说教材的处理、说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说教学程序的设计、说关键性教学细节的设计和生成性教学细节的捕捉及处理。说研究的价值)。其次由听课教师评课研讨,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三是每个作课教师都认真写出了详细的课后反思,每个教师都认真写出了心得体会。
二、主要活动成效
(一)、“三段五步教学”落实到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精讲精练的原则普遍得到认可和重视。
1、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这个目标靠近,较为突出。
2、课后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及课后反思时大部分老师都从课题研究这个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二)、教具、学具的使用得到了重视。
大部分老师都适当使用了教具,指导学生使用了学具,很好地发挥了教具学具的辅助作用。特别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对板书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和板书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三、课后反思
活动结束后,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了同学科研讨。在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从组织课堂技巧,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语言是否科学规范,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提出见解,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学研讨氛围空前热烈,每个人在这种相互合作中感到了集体的智慧与大家庭的温暖。
四、存在的不足: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不敢放手、不习惯放手。
虽然“以学生活动为主、讲练结合”的意识正逐步加强并在课堂中逐步运用,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不敢大胆放手,不习惯大胆放手,尽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不足,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放不开,生怕学生不懂,讲的意识时刻在蠢蠢欲动。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知识面不宽,专业知识的深度不够,课堂教学的发挥受局限,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仅从基本功如语文教师的文通句顺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来讲,我们尚有差距,何况更高的标准呢?
给我们教师的三点建议:
(1)、多读书,包括专业的和非专业的。(2)、多听课,包括同事的课和名师的录像课。(3)、多反思,包括对自己的和对他人的反思,这是成为优秀教师、有思想的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根本途径。
希望教师遵从以上三点建议,以此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
总之,通过这次的研讨课,我们感觉到了新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有人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但这种遗憾也是一种美。它可以引领我们就我们的课堂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2011
年11月23日
第五篇:研讨课活动总结
我校召开校级课题研究研讨会
2012年9月3日,我校召开了校级课题研究研讨会。
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确立了“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工作宗旨,自教育局发出进行小课题研究的通知后,学校立即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制定激励措施,进行广泛发动。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教师热情高涨,踊跃申报,最终学校审核批准了18个校级小课题进行研究,参研教师80余人,参与率80%以上。学校对课题研究进行精细化管理,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研讨。根据计划,本学期要对校级课题进行结题鉴定。为确保校级课题研究结出实果,成绩显著,学校召开了这次校级课题研讨会。会上,有3个课题组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研究经验与研究心得。李主任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郭校长就研究方法进行了指导,白校长就校级课题的意义进行了强调。
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对校级课题的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研讨课活动总结
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校内“课题研讨课”已结束。备课组教师围绕每节“课题研讨课”而进行集备、上课、评课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现对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课题研讨课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系列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校领导在百忙的工作中都挤出时间听课、评课,给广大的任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给大家传递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教学为本的信息,在校领导的的带动下,我们的课题研讨课活动顺利进行。
2、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课题研讨课,参与的一些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勇于在多次打磨中历练自己,尤其是语文组的老师,她执教的课进行三次试讲,不断地推翻,不断地重来;正是在这一次次认真的磨课中,她们对教材的认识一次次地深刻,对教学中细节逐步在意,对教学中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轻松。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加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课后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认真的提
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讨课的亮点
这次研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研讨课,我感觉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系列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系列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
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数学是最美的诗学。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再锤炼,数学课堂的语言是严谨的,精炼的,简单明了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数学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通过本次研讨课活动,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每节课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