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焦课改,品味书香——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新闻稿
聚焦课改,品味书香 ——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为了深入推进学校课改进程和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共同聚焦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 月 23 日上午,在电教室开展“聚焦课改,品味书香”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暨两校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和新桥小学十多名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高老师上一节《鲁滨孙漂流记》阅读分享课,展示我校的读书特色。该节课形式丰富,有游戏“人物对对碰”、电影精彩片段赏析、读书卡片分享、知识擂台赛、感动人物颁奖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书本的内涵,对鲁滨孙的形象认识更丰满。整节课中学生积极勇敢地表现自己,回答响亮而精彩,博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接着,陈老师上阅读教学课——《触摸春天》。课上,陈老师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和四年级学生的特点,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读书归纳段意,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奇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课堂上书声琅琅、交流热烈、展示精彩,师生们共同体验了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使参与教师收益匪浅,感受颇多。此次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暨两校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推进了
我校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擦亮学校“书香校园”品牌做出了贡献。
第二篇:新闻稿 研讨课活动总结
学习日渐 成长无止尽
——神池县义井明德小学示范研讨课活动总结
为了推进我校“生本”理念深入课堂,进一步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增进学科间的交流互动,2015年10月11日至11月10日,义井小学开展了 全员参与的“示范研讨课 ”活动。
此次开展的研讨课活动较之前有了更高层次的深度和广度,参与者涵盖了全校在职教师,从幼儿园到小学、从语数英到音体美写综,校领导全程跟进。此次活动由两个大组组织进行,英语组归入语文组、综合组归入数学组。每位讲课教师都能结合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融入“生本”理念,展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魅力。课后认真组织评研课活动,对当天的示范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分析,从各位教师谈感受、说建议的过程可以看出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不虚此活动,感慨这样有益的活动应该多多组织。并且在活动结束以后,老师们都主动撰写了研讨课活动心得体会,进步油然。
王校长尤为欣慰的指出,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本着“简单、根本、开放”的生本理念去设计课堂,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适当整合教材,浅出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真正动起来,促进师生更好更快的共同成长。
此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和各学科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交流和研讨中感受不同风味的课堂,学习各家之长,提高自身的认识,同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升教艺。
本次研讨课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像小石子落入水中会激荡起阵阵水纹一样,这样的活动带给我们教师的将是源源不断的思考以及无止尽成长,让无止尽的思考与成长一直蔓延下去吧!
第三篇:聚焦课堂 研究教学 推进课改
聚焦课堂 研究教学 推进课改
——临邑实验小学教研室2009——2010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半年来,我校教研室按照学校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以“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为契机,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科研素质为主题,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把常规教研与主题教研、培训、学习结合起来,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把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立足校本,务实求真
教研工作是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我们立足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1、完善教研室制度建设,抓好教科研队伍培训
本学期,学校确定了“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在县教研室的要求和领导下,正式成立了学校教研室,建立并完善了校委会——教研室——课题组三级管理网络。教研室从学校实际出发,群策群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室工作职责》《课题组组长职责》《课题组成员职责》,由此,学校教科研的组织及制度建设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我们认识到,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搞好教科研的关键,本着“发展教科研师资先行”的原则,教科研处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教科研的意义,提高对教科研的认识,增强教科研的意识和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倡教师进行广泛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我校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沿,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现代教
育科研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本学期宿俊霞、杨海静、宫景丽、杨朝晖、周桂凤、马桂梅等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种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培训班。让教师们对教科研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2、聚焦常规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检查力度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研各项管理制度及常规要求,规范教师的常规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 :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一次教研组教研活动;每月写出一份小课题实施过程记录;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一节校级公开课及上交一份精品教案;每位教师上交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案例)一篇。每周检查一次听课记录,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员不少于30节,学校的中层干部及校级领导不少于40节。
本学期,我校将每周六上午确定为我校的集体备课日,各备课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具体备课的时间,学校教研室依据各组上报的时间,深入到各备课组了解备课情况,并及时检查集体备课记录,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集体备课的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即先由教师分单元备课,然后由教研组集体评议,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修改,上课后写出反思。反思要把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再次教学建议等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又可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备课效率。
3、继续实行推门课制度。在业务校长的带领下,校教研室全面展开对各年级的跟踪听课,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及时掌握班级动
态。并在集中听课后组织任课教师召开分析交流会议,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扎实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凝聚团队合力,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
我校的教研活动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为两周一次,备课组活动为每周一次,每次活动两个课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学习课程标准,学习学科业务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组内教师间进行信息交流,集体备课常规教学研讨;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富有特色的学科竞赛;开展教研课、示范课活动。
1、如期奏响“公开课活动月”集结号
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建社会满意的育人环境。我校的“公开课活动月”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要求我校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教师每人展示一节公开课,每个教研组利用一周的时间集中出课。此次活动得到了我校教师的高度重视,五十岁以下的教师出课率达到90%以上,授课教师巧妙构思,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把这次出课当作展示个人教学素质的舞台,反映出自己的授课特色。听课教师也表现出高涨的参与热情,一节课的最多听课人数达到63人。听课结束后,各教研组长都组织安排了互动式评课,大家畅所欲言,既肯定了老师们的教学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大家真正做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不管是公开课还是研究性专题教学研讨,教研室工作人员事先安排,发出通知,并积极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记录,课后教研室及时
安排好评课活动,听取教师意见,了解情况,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
写教学反思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实在的教研行为,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特别要求参加教研活动的每一位教师在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地反思了教学过程和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上交一份教学反思。
2、各学科第二课堂活动有声有色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开展了具有学科特色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语文组在学校设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自己筹备所需抢答仪器,集思广益完善竞赛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形式新颖的古诗词知识竞赛。这次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同学们展现各自才华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锻炼,并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知识竞赛的成功举办,为我校的教研工作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数学组的手抄报大赛,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普遍参与,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大赛中,每位同学都上交了自己的参赛作品,其中100余名学生获奖。学生的获奖作品在学校展厅展出。此项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充分肯定自己,欣赏自己。
英语学科,举办了英语小品大赛和英语故事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他学科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如期举行,如美术组的绘画比赛、音乐组的大合唱、古诗我来唱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息。
三、创新发展,把当堂达标教学研究引向深入
我校教研工作坚持以“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为契机,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制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余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我校根据教育局《当堂达标教学实施方案》的安排,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当堂达标”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号召全体教师对“当堂达标”教学理论进行了研习。首先是收集当堂达标教学学习材料和《当堂达标教学:从理念到行动》著作,印发给全体任课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其次是继续进行课堂改革和教育理念的通识培训,有针对性地选定了《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安全研究》、《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等理论书籍推荐给教师学习。并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就“当堂达标”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在网上开辟了“当堂达标”教学论坛。第三要求教师针对一课、一问题和一学生进行当堂达标教学反思,每月撰写教育教学随笔,40周岁以下3篇,40周岁以上1篇,班主任要有1篇班主任随笔,并积极上传实小教育在线。期末编辑优秀随笔集,不断积累教科研过程资料,推广教科研工作成功的经验。
2、积极实验,大胆探索
我校为深入贯彻“当堂达标”教学,在深化备课与教案改革的同时,各学科首先选出了“当堂达标”教学实验带头人,先进行当堂达标教学的实验,上探索课、研究课。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学校聘请了原德州市黎明小学校长张玉英老师来我校听课、评课、作报告。另一方面学校立足实际,准确定位,初步构建起教师培养体系。坚持以“名师工程”为龙头,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主体,将教师队伍的培养分为“新教师入门”、“青年教师成才”、“骨干教师成名”三个层次,形成抓“龙头”(骨干教师)带“重头”(青年教师),促“源头”(全体教师)的教师培养体系。学校还有针对性地派出骨干教师刘振华、宿俊霞、杨海静、宫景丽、杨朝晖、周桂凤、马桂梅等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种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培训班。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出头”,善于总结和反思,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然后由她们向全体教师上观摩课、做反思总结报告。一年来,各学科开展的探究课、观摩课达四十多节。
3、开展活动,全面推进
(1)、首先,“当堂达标”教学改革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思想,由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协调,把学生按照情况划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组,慎重选出了各组的小组长并进行认真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为当堂达标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第二是学校为每一位教师购置了小黑板,便于老师们写教学目标和当堂达标练习题。第三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李校长亲自担任组长。成立了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语文、数学、英语、艺体
4个学科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各学科的当堂达标教学指导工作。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要求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每学期不少于60节。定期由分管领导组织汇报交流,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的良好氛围。要求各学科指导小组要制定学科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便于各成员有针对性地听课指导。
(2)、集体教研,共同提高。今年学校把教研组集体备课、教研作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把每周六时间作为雷打不动的研讨时间,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分管领导每月要参加一次。集体备课的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即先由教师分单元备课,然后由教研组集体评议,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修改,上课后写出反思。反思要把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再次教学建议等记录下来,这样便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又可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备课效率。
(3)、五课拉动,整体提升。今年学校推行五课制,即优质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推门课。我校还组织语、数、外教师历时三个星期,听取了六场报告,观摩了九堂课。分别是语文教师听取了:特级教师李卫东的“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报告,观摩了三节课堂教学实录;数学教师听取了:特级教师钱守旺的“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的报告,观摩了三节课堂教学实录;英语教师听取了:特级教师李红英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报告,观摩了三节课堂教学实录。然后三科教师结合自己的当堂达标教学的实践,写心得,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求教师不能照搬宁津当堂达标教学的经验,更不去限制老师的思维,充分体现方法“方法活”的特点,但前提是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投入度、专注度,提高课堂达标率。
(4)、自我反思,专业成长。学校要求教师人人争做反思型教师,做到教案中每课有反思,教学中每周有反思,人人撰写反思案例,学校利用每周例会安排2名教师进行反思交流。学校建立教案反思录及时收录老师们的反思案例。
(5)、实施园丁读书工程。学校要求教师把读书作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最有效地渠道。学校每学期向教师推荐1-2本书。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并做好学习记录,每周读书笔记或感想随笔不少于500字,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写出读书体会。学校将此项工作作为教学常规来管理。
四、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在课题承担者中开展“五个一”活动:①学期初制订好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课题组每月举行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③每学期做好“课题研究反思”,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败得失。④课题组成员每月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至少一节实验课。⑤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和论文,并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教研室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上级有关征文、论文、优质课、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由教研室对教师的论文进行筛选,修改,把好质量关,做好推荐工作。
2、教研室组织各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开展学习。各课题组组长或负责人根据自身特点,每月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所承担的课题进行专题学习、交流,使课题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避免研究的盲目性,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学校教研室还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活动,让每位教师自觉地将新思想、新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3、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课题游离与教学,是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顽结。我们始终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着力与课堂,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在教学中体现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该举措的实施,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活动,目的是让教师间互教互评解决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在评课中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通过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活动使教师都能用心研究新教材,用心上好每节课,以实干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打造形象工程。
4、以“小课题大教研”为形式,落实校本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互动性,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在校本研究中的作用,促进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心态,从而推动我校教科研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本学期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教研制度。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继续发挥课题带动策略。
3、建立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显示校本教研的成果。
4、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将自己最满意、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研室,整理成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学期来,教研室工作虽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教研室全体成员将更加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新闻稿——“课改”评估
我区自去年被指定为
“课改”实验区以来,在各
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进展
顺利,于昨日进行了阶段性
评估,全区各中小学校近200
名教师参加。
在分组评估的现场,选用临时抽课题的方式,避免了老师们提前准备。老师和学生的组合,也选用随机搭配,这样更加考验了老师们掌控课堂的能力。老师们用他们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知识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生动、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孩子们在轻松与和谐的气氛下学到了课本中的内容,在场听课的 教师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仿佛自己也被融入到了现场的气氛 当中。
这种方式更加考验了老师平时的积累,看看老师们在日常的 教学活动中,是不是真正注意到了,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同时,这种授课方式,也对校领导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了学校领导对所在学校的核心人物——教学,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教育方式。
听课结束后,各个分组的老师就所听课程进行评估,对授 课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评估人员都拿出他们自身的经验参与进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为“课改”的深化进展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课改”就是将课本知识与学校特点、社区资源以及教师能力和学生需要相结合,本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活实践是第一”的观点,运用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就是要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和本校学生的需求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课程。
在随后的工作会议上,部分学校的教师代交流了在这四年中所积累的经验,他们纷纷表示“校本课程”是一项重大而又具深远意义的改革,要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其中,为我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上,区教育局领导还就对如何深化“课改”进行了部署与要求,突出今后的任务,务必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学生之间的差距,怎样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让每一个孩子将课堂知识,充分的吸收。希望在座的老师们再创辉煌。
本台记者报道
第五篇:品味书香读书活动方案
新场镇中心学校本部 “品味书香”读书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容合特色教育,引领广大师生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师生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品味书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
4、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活动措施:
(一)营造氛围(第二期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时进行)
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悬挂热爱读书的提示语等;图书阅览室布置读书文化,班级设立阅读园地等,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二)落实活动
1、保证读书场地和资源
(1)学校积极建设图书室和阅览室,图书室和阅览室图书数量符合省定要求,书目符合小学生特点,并不断更新图书。
(2)班级设立图书角,图书主要由学校提供,班级也可组织学生交流自有图书。班主任对学生交流图书要严格把关,严禁不适宜儿童阅读的图书进入校园。
(3)鼓励家长在学生生日或读书日时,购买老师推荐书目的图书做为礼物赠送给学生。
2、保证阅读时间。
(1)晨诵:教师要帮助学生规划好诵读的内容和要求。早读主要用来朗读课文和背诵一些文章或者片段。大体内容应该包括:已经学过(复习)、正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课文(预习)、课文中需要背诵的段落(含从其他书籍摘抄的精彩片段)、古诗文经典(含国学)。老师要定期检查学生晨颂的效果。
(2)暮读:学校图书阅览室每周二、三、四下午3:00——3:40(一、二年级);4:00——5:00(三——六年级)开放,无其他安排的学生可到图书阅览室自由选择阅读。
(3)在家阅读:学生利用在家时间,阅读图书室借阅书籍,班主任要指导家长督促学生的阅读。
3、落实阅读课
(1)一至三年级开展快乐阅读课,由语文老师负责,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落实,分为“阅读指导课”和“阅读分享课”,指导课主要是结合阅读要求和推荐阅读书目要求,带领学生学习如何选书,如何在图书室或阅览室查找书籍,如何调整情绪进入阅读状态,如何把握阅读步骤。分享课可开展读故事、讲故事、画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分享。
(2)四至六年级开展深入阅读课,由语文老师负责,为学生简要介绍国内外名家名作,品读经典篇章、片段,感悟思想情怀。同时,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报纸、杂志等阅读载体。展示课上,学生会复述故事或者与它们合作表演故事。
(3)明确读书要求
读书要爱护书,不能故意损坏;读书要带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读书要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可适当写读书体会。背诵重点(或者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优美的文章,要提倡全文背诵。要求学生把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目、页码、收获进行记录、整理。
要对学生如何爱护书、使用工具书帮助阅读、如何摘抄、如何制作书签、如何整理阅读笔记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4)推荐阅读书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课外读物书目(语文课标41页);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学生喜欢的其他书籍,如国学经典、小说、作文、小品文等;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
4、展示阅读成果
(1)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每学月末利用周五的班会课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阅读展示课可与“班级读书会”合并进行。
(2)结合校园广播站和德育讲堂,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好书介绍、美文推荐、经典诵读、读书中的故事等。
(3)设立“校园读书周”。结合4.23“世界读书日”,把该周定为“校园读书周”。期间,开展读书笔记展评、美文诵读比赛、读书征文活动、读书讲故事比赛等系列活动。
(四)落实评价:
建立学生的“读书成长册”: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读书记录(书名、页码)、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班主任可定期检查指导。
(五)档案整理。
以班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协助教务处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新场镇中心学校 2016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