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学校课改研讨汇报材料
培训学习汇报材料
陈华军
二O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我的培训学习汇报材料
2012年3月16 日,我受学校委托,前去江苏苏州参加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交流会。为期6天。
这次培训是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交流部主任陈嵘主持,吴全全教授做了《基于跨界视域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报告;华康清校长做了《改革创新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报告;麻来军校长做了《构建中职“界域式”课改实践模式的探索》的报告。无不例外的告诉我们,职业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基础文化课程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课程学习。)三段式教学已被打破,改革创新,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改得快,则见效快;改得慢,没有出路。最终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
这次苏州培训学习,基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提供的平台,主要对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做了培训和研讨,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我的感受谈点收获和体会。
一、关于“定界”与“跨界”新理念的职业教育
定界,是固定在职业学校教育层面的模式,按照专业课程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其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均停留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不能根据企业要求培养技能人才。这样的教育培训模式就是定界模式。
跨界,走出教育来谈职业教育,是由定界的教育模式转向跨界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跨界总的教育目标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与幸福奠基,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人才。
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东部沿海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这就形成了政府帮助学校,学校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政府的三角关系。如:永康职业技术学校下派教师到企业去了解企业,研究企业,根据企业的流程模式编写实用教材,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建立先进的生产实训车间。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师资队伍,还增强了学校实力,企业也就对学校刮目相看,让职业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且还要和企业合作搞开发科技项目,不断地更新和改革,因此受到当地企业的青睐。
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身份,也是从事行业的专业人员,既能从事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教学,也能从事教育理论的职业实践教学,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在职业学校占的比例很少,这是职业教育教学的软肋,职业学校下派教师去企业实践取经,使之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推行学分制
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实行学分制,推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借鉴成功经验,充分体现学校特色。
五、开发校本教材
华康职业技术学校和杭州西湖职业技术学校都编写有他们的校本教材,因为现行的教材内容太深太难了,学生一看就头疼,硬着头
皮去学,也学不了多少。我们无法改变生源状况。那么就要改变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应写些什么?写一点企业需要的内容,写一点学生喜欢的内容,写一点教师擅长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改革应解决什么问题
我县是农业大县,经济相对滞后,企业少,对技术人才需求少,要在这样的状况下搞好职业教育,关键是理念创新、教学改革,那么,针对现状,应该怎样改,改什么?我们办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学生在企业拿到更高的工资,这就需要教学改革。我们职业学校招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差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遗弃的弱势群体,就这些学生,10年前和10年后的差别很大,但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却没有变,这是主观设计的模式硬要学生来适应,因此,生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如果不变化,不能因材施教,(这个“材”,一是学生;二是教材;三教法。不认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是徒劳,势必无效果。面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老师埋怨学生,学生处于无奈,教与学,油水分家,两张皮,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何以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看来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那么,我们应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应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学生上课睡觉问题
家长对我们学生考不上大学时会原谅的,因为知道自己的孩子小学、初中没有学好,然而学生上课睡觉是无法原谅的。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在下边呼呼大睡,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老师讲课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学生想睡;二是学生知识过差,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想睡;三是教材不能结合学生实际,过深,想睡。
这就需要改革,因为我们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接受不了所讲的内容,那么教学内容就要改,改到让学生听得懂,喜欢接受,感到上课有乐趣,学生就不会睡觉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容易达得到,解决了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2、解决生源流失的问题
学生流失在我们学校非常严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的班级近50%流失,原因何在?家长选择学校会选择流失这么严重的学校吗?我们招进的学生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学生流失造成负面影响,也影响学校持续性发展。曾经问一个流失的学生,为什么不继续读下去,他说:“不是学校不好,因为学校管理严格,不是老师不好,老师上课兢兢业业,而是我上课听不懂,上课如同度日如年!”那么,我们要留住这样的学生,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成,我们就必须要改。
3、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成就感
普高是用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而职业学校的教师无升学压力,用什么来衡量呢?普高的学生很想学习,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教师上课感到有味道,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不一样了,教师教的东西学生不喜欢,上课不认真、作业做不好,教师感到索然无味,没有成就感,慢慢地,就失去了教学的自信心。所以,要让教师树立事业心和成就感就显得很重要了。
4、学生的就业问题
以前我们都说就业率很高,但我们的就业质量如何?值得我们去思考。这几年,我们的就业率很高,但就业巩固率怎么样?真的值得去思考。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不是有失却,思考学生为什么在企业呆不住?思考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不是真正学到了一技之长?一旦找
到了问题的症结,就要真实的去调研,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就业的学生才能在企业留得住,家长学校才能放心,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七、如何改革
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转变办学思想,学校尽可能的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材,删繁就简,删难就易,选实用性的教材施行教学,让我们换一种角度看学生,换一种方法教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让学生树立起信心和勇气,认为我能行,我能做的更好。只要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是健康的,教师工作起来才有信心。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至于教改如何进行,还请大家集思广益,以便更好地解决我校教育教学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况。
2012 年3月30日
第二篇:课改研讨材料
浅谈初中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
庙沟门中学 赵二雄
在学习初中物理新课改中,我真正体会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第四周星期二我校召开课改研讨会,虽然学习交流的时间较短,但收获不少,现谈谈我在新课改实施中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物理知识由教师做实验得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由于有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很明显的变化就是睡觉的同学明显少了,抢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多了。
二、抓好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课改之初,我们手中只有教材与课标,没有现成教案及其它教辅材料,因此,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去摸索、去尝试。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先进经验,建立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物理学案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实现了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在实行学案教学时,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学案
学生的预习,课内探究、课堂展示等环节都是依据导学案进行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物理学案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易错点、中考链接、教学设想(或教学资源)。其中教学设想这一环节最为重要,要求备课教师提出创造性地设想,可以是一个精彩的引入,也可以是一个有用的习题,或者是本节课的处理方式等。
物理学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书上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不仅仅是填空题或者是大量的练习题,而应有一定的思考题,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而且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符合学生思维的梯进性。
2、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在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时,教师请同学帮助打开一只沾上油的瓶盖,当连续几个同学都未能打开时,学生们开始积极地想出各种方法(裹上棉布、增大压力等等),最终在打开瓶盖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教学之中……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铁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3、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好导与学的关系
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会遇到限于学生的知识、阅历还不知、不懂且有必要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新课改并非不讲了,一切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该自学时自学,该合作时合作,该讲解时讲解,但讲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要强化“导学”功能,用启发式地教包括启发式的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课堂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与难点
新课改一大亮点就是课内探究,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什么都拿来探究,而应探究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重点,解释难点,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顺利完成教学。
三、在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太依赖于物理学案,好像没有学案就不知道怎么去看书,怎么去预习。
2、学生太看重评价加分,而忽略了本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的知识面窄,往往制约了他们点评与讲解的深度,而老师的引导有时会耽搁一定时间,从而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4、学生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些课没有预习的时间。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一定会翻开新的篇章。
第三篇:课改汇报材料 )
课改之我见
——课改交流汇报
天池中心小学
乔春玲
县局领导来我校调研中,深入课堂听了我的语文课,这节课发挥比较好,学生学的也很轻松。教研室主任这样评价我的课堂教学——“你可能是教研的领头雁”。听了这句话后,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而是倍感责任重大。我觉得也许在场所有人只有我真正理解了这个“领头雁”的意思,这不是一句简单普通的评价,而是更高的要求。第一,雁不单飞,因为那样生命不会长久,正如我们的教育不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集群体之力。常言道:一枝独秀难为春。第二、雁的领头者则承担了最大的压力,掌握整队的方向,这正是我现在的责任。怎样做个对得起全队的领头雁,和大家一起飞向课改的暖阳地。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思想,利用好身边的优势资源。
思想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在教育这条道上能走多远,怎样去走,取决于我们的观念。落后的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渐的吞噬,和铜化教师的思想。在几乎全部为农村家庭的环境中,有限的文化人,而周围都是大于我们数倍的农民。我们学到了憨厚、朴实,却无从获得先进思想和理念。这点我有深刻体会,能走到今天也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培养锻炼是分不开的,先后两次的骨干教师影子培训和北师大骨干班主任培训让我从教学方法,到教育工作方法都经历了的蜕变。当我第一次跳出井外看世界的时候,才让自信的自己感到愚昧,使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决心实验。因此,我觉得在课堂改革之前,先转变教师思想,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与其告诉教师“生本教育”课堂改革有多值得学习,不如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们所有教师除了参加网络研修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外,很少能得到亲临现场的震撼。哪怕是县内的一些优秀课例我们都很期待。
二、看轻课堂模式,看重时效性。
我们大量的提倡“生本教育”、“学案导学”、“同课异构”等教学模式,有时难免过于急于求成,致使抛弃了内涵而追形式。我们应该潜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去摸索,去尝试能够适合于自己,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材的方式方法。课改要实现的是理念的转变,而不是形式的转变。目的就是追求“高效”,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消化更多知识,而不是在最短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多知识。我认为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无所谓场合,无所谓教学方法。孔子没有总结自己的方法是什么?也没有追寻某种模式、没有确定教室,杏坛、溪水边,成就了名垂千秋的教育家。因此,我们要认准目标,否则华而不实则不如不改。我无论自己上课还是评课,首先考虑教师这种设计的实效性,花费这些时间来做是不是最值,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三、夯实基础,才能顺应发展。
近几年连续的大面积招考教师,教师学历上升了,但专业水平却降低了,尤其小学教师。知识学历的重要远不如专业技术的重要。直观来讲,小学课程初中、高中毕业后在知识层次上应该不成问题,但对待小学生的方法大学生也未必具备。我只是一个中专生,庆阳师范毕业,在我们学校我的学历很低了,但我们接受的是专业的训练,例如:“三笔字过关,普通话达标等基本功练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汉语基础知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好多校友都远超大学本科生,这并不是说本科生水平不高,而是很多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学习研究方向不对口。什么教育管理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法。但面对这种形式,我们应该加大在岗学习力度,不是抄抄学习笔记应付检查。而是有计划有标准的培训学习,比如主题演讲,各种经验交流。学科知识、技能大赛等活动,调动教师积极性,练就老师应对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目前的这种现状下,适当的逼逼教师我认为也是可行的,先强迫着去做,逐渐教师水平提高了,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就有了。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顺应万变、得到发展进步。人的多形式固有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四、教育资源分布尽可能的均衡化。
现在要求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却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教师,语文课、数学课上有我们的身影,音乐课、体育课上也有我们的身影。每个教师身兼数职,代课三四门,除语数外其他全为业余,还需要摸索学习,尤其是农村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的空缺,导致所有老师门门都教,但门门都不精。每天教学节数五节左右,身心的疲惫,事务的繁杂让老师无心研究。既保证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均衡发展很重要。我个人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学生为对象实验变形记,何不给老师也来个变形记。将条件优厚学校的教师与偏远山区的教师进行短期对调,即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基层学校学到方法,也让城镇教师多一份体验和感悟,同时都收获了一些经验,各有所获,两全其美。
五、我校目前的做法。
在学区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们也在上学期开始潜心实验,研究学习,确定了三名教师与我一起尝试,虽说效果不是很明显,但老师们的心态变了,尝试该放手则放手,解放学生思想,教师退居指导地位。这期也将加大力度,再有气色后继续带动其他教师。同时我们也去基层学校帮扶,让更多的教师明白课改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于教学,我本人想到和看到的就是这些了,也许太偏激,也许太短浅,也许太过主观,不合理的地方恳请领导海涵。我也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挥领头雁作用,和我校教师们一起飞向教育的暖阳地。
第四篇:课改汇报材料
扎实、稳步、有效的推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石桥镇回民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保障,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立足实际,人人参与,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汲取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双分管理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三疑三探”的优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改革目标
目标:以“双分管理教学法”模式为主,汲取“三疑三探”模式的优点和精华,结合我区小学语文“以一带多”和数学“双分管理”模式的特点,比较研究,相互渗透,熔炼吸收,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规划落实
1、(11月17日—21日)宣传发动,理论学习
本周为宣传发动和理论学习阶段,首先创造新课改环境氛围,学校制作课改宣传横幅一个,课改宣传版面三个,“双分管理”流程图、“以一带多”流程图、“三疑三探”流程图共计31块。另外班级制作新课改评比栏14个。其次组织全
体教师认真学习宛龙教体【2014】115号文件和石桥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方案》,营造课改氛围,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研讨“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2、(11月24日—28日)理论考试;教师上教改移植课
本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双分管理”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考试;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去西峡学习的四名教师上课堂教学改革移植课,使全体教师从理论到实际的全面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周三下午:语文
汪前果
王同春
数学
柏
静
周枫
3、(12月1日—5日)尝试运用
本周全体教师尝试运用新课改模式进行教学,为了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上课堂教学改革公开课,使全体教师进一步了解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为全面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扎实基础。
周三下午:语文
吕黄珞
潘东彦
数学
朱应鹏
甘海红
4、(12月8日—12日)全面运用
本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进入课堂,为激发全体教师的课改决心,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要求学校领导带头上课改公开课。
周三下午:语文
王国法
李春保
数学
王
伟
朱士保
5、(12月15日——)随机听课
从本周开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将按照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机听课,进行有效的帮扶和指导,择机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座谈和上示范引领课,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不力的教师,学校组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一对一的帮扶。
第五篇:课改汇报材料
课改汇报材料
花古中学谭长征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花古中学的谭长征。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谈谈我在课改中的一点感想。
我校是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确定七年级143、144班为课改班级。对于这一项工作,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他们宣传动员,购买资料,带老师外出学习,完善教学设备,制定方案,加强管理,做好后勤保障等。参与课改的老师也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我有幸担任了144班的班主任和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我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究。
一、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改革,对同学们来说,意味着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开始,他们充满期待与好奇,同时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胆怯与害怕,甚至会感到茫然失措。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做好发动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课改,认识到新课改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恐惧感,同时又让学生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需要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接下来就是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布置教室,建设班级文化,营造课改氛围,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学习合作小组,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那么怎样建立好学习小组呢?我先把学生按成绩的优劣分为三个层次,每组8个人,第一层次2个,第二层次4个,第三层2个,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对八个同学进行具体的分工,组内还实行“师徒结对”制,以便一对一,一帮一。这样成绩好的觉得有人欣赏自己而动力十足,基础差的为有机会表现自己而感到兴奋。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与口号,用以激励。另外我还制定了学生评价方案,既有课内评价,也有课外评价,既有老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评价的目的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组与组竞争,组内成员相互竞争,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不适应,课堂上胆怯,说话声音小,不敢主动的表达自己,就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并且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发现有问题及时矫正,慢慢的学生胆大了,课堂上就变得轻松了,有些同学就会乘机捣乱,因此纪律的约束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必须保证课堂活而不乱。
二、教学工作
我校实行严格的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前必须编写导学案,并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事先预习。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把预习落到实处,我采取的办法是先自主学习,不能讨论,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问收集在一起,在组内提出来讨论,讨论后组长再收集组内不能解决的所有问题,等上课时集体讨论解决。上课,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能弄懂的问题,学生讲解,学生弄不懂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完成,我时刻提醒自己,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当然,每个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他们的基础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我对他们的分工不同,布置的习题也不同,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在这里,我最想提的是我班同学自己发现的一种学习方式,数学复习课或自习课,各组利用自己的小黑板,组内同学相互出题,答题,讲解,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就做最基础的题目,成绩较好的同学就做较难的题目,大家争先恐后的,都想做做小老师,也都想表现表现自己,有时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还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有同学做错了,大家就争着讲解和更正,而做错的同学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想这与传统的在作业本上独自完成练习比较起来,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教学模式让许多学生由被动、胆怯变得主动、大胆,他们充满了自信,敢于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模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很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还积累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如我班的数学成绩在七年级四个班中是遥遥领先的,这应该与课改是分不开的吧。课外,我偷偷听同学谈论的话题也多了,他们会情不自禁的用普通话,会谈论这个题目如何讲解更好,会像模像样的发表对同学的看法。
当然,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
2、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很难兼顾。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学困生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达的机会。
3、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优生的数量较少,又加上学生资料较少,知识面教窄,因此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广度和深度不够,有些学生有想法,却表达不清,或找不到适当的词汇,这一问题在语文等文字课上表现得更突出。
4、老师的资料也远远不够,尽管现在网络盛行,但我在网络上找不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也看不到一节完整的课改示范课,我想我们还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老师在实施课改时没有明确目标,只是很茫然的学习外校的上课形式。
在以后的课改工作中,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理论指导,期待着更大力度的改革,让我们一起把课改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