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卓越的教师》的感悟

时间:2019-05-12 12:4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做卓越的教师》的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做卓越的教师》的感悟》。

第一篇:读《做卓越的教师》的感悟

读《做卓越的教师》的感悟

嫩江二小孙颖

一、细读《做卓越的教师》让你快乐

通过参加名优教师培训,使我知道做卓越教师是教师的最大幸福。细读《做卓越的教师》让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真谛。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学期,我认真细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中我获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 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与幸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因为,一旦 成为 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教会学生读书,就学会生活的本领。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细品《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实施课程改革,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博采众长,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受活化知识,才能厚积而薄发。书中很多话语,言简意赅,却让我颇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说得多好,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每一位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所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让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世界。从陶行知著作中,我读懂了三个字,那就是“真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典迸射着美丽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动人的教育情怀,给了我许多教育的启示。

阅读,让我充溢而快乐,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让我们以‘教唯以爱,学唯以笃’的思想公正地对待、欣赏每一位孩子;让我们怀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去接纳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吧!愿我们都能以书为友,在读书的世界里作一次心灵的长途旅行,来一番深邃的灵魂对话,掬一捧淡淡书香,做一名博览群书的教师!在读书中使我们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二 脚踏实地读书,让我在教学中感到幸福与快乐

我喜欢学习,喜欢读书,读书伴我走过了教学的风雨之路,在这27年来,我始终坚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在班级墙上挂着这样的读书条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所有这些,都不能表达出27年来,我读书所付出的辛苦,其实,最让我感到刻骨铭心的是我小学老师教导我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27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悟到:读透教材最重要。即读课本,读教参、读相关资料及预习指导。我认为,读透教材,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读透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基; 读透教材,是阅读其他与教学相关书籍的钥匙。

我想,这几句话,是我用一生的教学换来的体验,是我读书生涯最淋漓尽致的表达。读透教材,我把它当做我每天享受。

一位语文教师,每学期都会得到一本语文书,我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读全册教材。对整册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我送给语文书的见面礼。每一天,我们都会迎接一篇新课文,在上课之前,我们还会在备课中读课文,这时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似乎有熟读成诵的感觉,教学中我们要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没有细读深读,怎么能换来课堂教学的游刃有余?没有细研深钻,怎么能拥有学生语文学习的多姿多彩?怎有课上精彩的预设与生成?《课标》一再强调读书的个性化行为,一个连自己都没有个性化读书能力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有个性化读书行为的学生呢?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熟读是份内之事,是必修的基本功,我觉得老师要自己先热爱朗读,才能带动孩子。我每节课都和孩子一起读书。

我认为最有效的朗读是教师范读,一二年级时我们每天都要给学生范读。当学生看到你在用心灵读书的时候,他们所收到的感染,在你身上学的读书方法,技巧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有趣的朗读是分角色朗读。最激情的朗读是师生接读。最有生活气息的读书是演课本剧。最感动人的朗读是师生共读。每一节课,我们都会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消灭不认识的字,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再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当学生大声朗读的时候,我会在孩子们中间一边走动答疑,一边和学生大声地朗读,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遇到不会的字都愿意问我,后来我发现他们很少打断我读书,都去问字典老师去了,原来,他们看我在专心致志地读书都不舍得打扰我。学生这样做,我感动了,我更喜爱和同学们共同朗读了。最让我感动的还有每周一节的读书课,读书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每到读书课时,孩子们都会拿出他们最喜欢的书读,我也会抓紧时间,找到适合我的书和同学们一起阅读,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们都害怕会影响到他人读书,实事求是地说,读书课的学生表现是自始至终,始终如一,读书课是我们班纪律最好的课。学生也知道,我正在抓紧时间读我喜欢的书。学生从来都不用我管理。我记得非常清楚,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加上课前,再加上课后,又挤了点时间,两天的时间,我就读完了《弟子规》

另外,一篇课文要拓展的阅读更是无止境的。我们讲《草船借箭》,就想去读《三国》。我们讲《蝙蝠》就想认识动物世界。我们讲《中国魔稻》,就想去了解袁隆平,如此说来,我们要拓展读的书还数不胜数。

读教参,读教参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习惯,如果不读教参,就去上课,不用别人说,自己就会七八个吊桶——七上八下的,读透教材我就不缺乏导语,我的过程导语,和学生的文本对话很多都出自教参。再有,读透教参,我们就会找到教学的方向,所以,我认为,教参是随时随地跟着语文书的。

《语文课外阅读资源》也是我们必读的一本书,它的内容和课本是息息相关,一脉相连的,如果我们不阅读,或者略读就不知道该让那篇课文拓展到哪篇阅读资源,这个,你想读也得读,不想读也得读,我把它叫做强迫我读书。

如此说来,读透每一篇课文,熟读成诵,已成为习惯。读懂参考书的每一句话,了解《语文阅读资源》,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一种精神。我们能把教材读透,就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

在人人重视读书的当今社会,我认为,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是不是又给“读透教材”赋予了新的生命。我要大声地说,唯有如此,才能锤炼出内功,“读透”教材,才会引来源头活水。

三、读书 收获颇多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阅读历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生活体验。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读书,使我的教育理论越来越丰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可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读书,可以使人饱览世间万种风情,细品百味人生,在体验审美愉悦的同时,情满意溢其乐不知返。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培根说,书籍是时代波涛中远航的思想之舟。从这些对书的美誉中,我们不难相信,读书确是医愚、解惑、乐志和忘情的绝好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接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一种境界我们就有资格当老师了。读书读出境界,独处品味,读出快乐与幸福。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卓越成为教师的最高境界。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其实就是我们的影子甚至是化身。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而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读书让我更加充实。每当恬淡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夜晚,我会倚在床的一角,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默默地品味。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轻松诙谐的书,我可以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渐渐地我进入书的世界,一天学习的疲劳和一些生活琐事的烦恼便顿消大半。此时,我便拥有了一份绝美的愉悦心情。读书让我更自信。当我因辛勤工作而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会告诉我要笑对生活,这时我会浑身充满工作的激情;当我遇到困难,想打退鼓堂时,百折不挠的居里夫人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激励我鼓起勇气继续努力;当我抱怨自己一无是处,“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名言会告诫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时,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会在我耳畔响起;当我流连于书墨暗香,聆听谆谆教诲,就会仿佛置身于智者云集中,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弘扬。读书,让我对生活更加自信。让我快乐的生活。

第二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感悟

读《做卓越的教师》感悟

今年暑假,校长安排我们读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

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第一辑的开篇絮语中,作者谈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呢。作者高瞻远瞩看教育,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是啊!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其中对我思想触及最大的是第二项修炼“爱我所选终不悔”。

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当然快乐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开心的生活。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最开心和最充实了。作者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我们的境界提高了,我们的胸怀宽广了,我们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读《做卓越的教师》,好好研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第三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到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明灯。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到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师安·沙利文。沙利文用了毕生精力来陪伴这个可怜的孩子,将她由无知、粗鲁、暴躁的动物,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会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和温暖,在残疾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全国劳模、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索取、不为交换,更不求回报;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付出,只在奉献。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当然,我更不会忘记,前两周我生病了,当我拖着绵软的脚步走进教室时,原本乱哄哄的教室霎时间鸦雀无声,孩子们向我投来探寻的目光,我咬咬牙用沙哑的声音开始讲课,孩子们却听得专心异常。班长柏云耀不时用眼神提醒周围同学:看黑板、听老师讲。教学间隙里,我趴在讲台上,揉着昏重的额头,不想,一个凳子悄悄摆在我身旁,是谁?抬起头,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满含着关切,一股暖流在身体里缓缓流淌!再看看作文里,最调皮的侯思良这样写道:“老师大概生病了,听她讲课时有气无力,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总要揉一揉肩膀,我真想说:老师,您休息吧!耽误一节课,没有关系的,您的身体要紧啊!”这就是常常被我训斥的学生,他质朴的语言不禁让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特有的幸福和快乐,不由地在心中低吟浅唱:“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奉献的是自己„„”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将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十余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的种种滋味一一遍尝,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

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最富有,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与忠诚!

我不迷茫于远处的群山,我执著于脚底的泥沙,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我坚信:“星星也只能白了我的发,而不能灰了我那颗火热的心”。我坚信:从教人生,有泪无悔!因为,有爱就有一切,我要用爱耕耘终生!

第四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学期,我认真细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中我获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 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与幸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因为,一旦 成为 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教会学生读书,就学会生活的本领。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说得多好,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每一位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所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让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世界。从陶行知著作中,我读懂了三个字,那就是“真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典迸射着美丽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动人的教育情怀,给了我许多教育的启示。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彭兴顺老师运用演讲学的原理,以鲜活的事例、深沉的思考,让生动流畅的文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本书分六辑,其中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最吸引我,作者用轻松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作者在第四辑“做会上课的教师”——凸显七大理念中,反复的教导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习领域对儿童要个别对待。这就是中国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对一个学生来说,“打100分”是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打50分”就是了不起的标志。教师要善于明确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教育者就要发现孩子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并加以引导。

行文舒展洒脱地叙述的八项专题,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细细捧读,更是受益匪浅。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清新的文字、一样精巧的构思,不同的人对文本的解读各有不同。我在读《做卓越的教师》时,更多的是揉入了对现实的思考和自我的修炼。

“创魅力学校,做魅力教师”是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功到自然成的收获季节。那么,对于一

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我认为,也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与锻造。

第一境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反思自身素质,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抚育心灵。

第二境界:浓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状态。因为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平时忙于上课、忙于学生,可能无大量的时间投身书海,但是只要挤,时间总会有的,利用边角料的时间,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读读经典名著,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看看学术前沿,了解教育同行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翻翻文学作品,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沐浴智慧、遨游寰宇、充实自我。

第三境界: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助力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目前,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我原来以为,天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零碎而繁琐的平凡事件都是忙忙碌碌,谈何研究?其实,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课题,都值得研究。把教育教学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过程,则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平凡而伟大,大有文章可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与习作牵手,与思考为伴,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是我们记录的好材料,以随笔的形式整理与提升,大胆提炼自己的“一家之言”,成就自身发展。

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做魅力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愿我们经过专业成长的三重历练,能逐步形成魅力、走向卓越、创建辉煌!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要使自己感到幸福,首先要做到的是:

一、心中有爱(爱学生、爱教育事业)

爱,能让我们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所以,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的职业,你才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幸福的。

二、正视压力

每一份工作都有压力,特别是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教学工作的压力,有学生安全的压力等。但无论如何,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我们要正确看待任务,欢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权力的压力,憋着心去干,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令自己心情不愉快,并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要知道,自己尽力了,也无愧于心。

让我们抱着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做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师吧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阅读历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生活体验。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读书,使我的教育理论越来越丰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可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利

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读书,可以使人饱览世间万种风情,细品百味人生,在体验审美愉悦的同时,情满意溢其乐不知返。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培根说,书籍是时代波涛中远航的思想之舟。从这些对书的美誉中,我们不难相信,读书确是医愚、解惑、乐志和忘情的绝好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接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一种境界我们就有资格当老师了。读书读出境界,独处品味,读出快乐与幸福。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卓越成为教师的最高境界。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其实就是我们的影子甚至是化身。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阅读,让我充溢而快乐,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让我们以‘教唯以爱,学唯以笃’的思想公正地对待、欣赏每一位孩子;让我们怀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去接纳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吧!愿我们都能以书为友,在读书的世界里作一次心灵的长途旅行,来一番深邃的灵魂对话,掬一捧淡淡书香,做一名博览群书的教师!在读书中使我们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

第五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他拉哈中心学校辛丽丽

我在参加今年的暑期培训时,共发有六本书,其中,彭兴顺老师的《做卓越的教师》便是其中之一。畅游于该书的字里行间,犹如品味精美的精神盛宴,特作此文,与大家好书共享。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彭兴顺老师运用演讲学的原理,以鲜活的事例、深沉的思考,让生动流畅的文字诠释得淋漓尽致。行文舒展洒脱地叙述的八项专题,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细细捧读,更是受益匪浅。

“创魅力学校,做魅力教师”是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功到自然成的收

获季节。那么,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我认为,也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与锻造。

第一境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反思自身素质,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抚育心灵。

第二境界:浓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状态。因为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平时忙于上课、忙于学生,可能无大量的时间投身书海,但是只要挤,时间总会有的,利用

边角料的时间,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读读经典名著,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看看学术前沿,了解教育同行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翻翻文学作品,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沐浴智慧、遨游寰宇、充实自我。

第三境界: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助力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目前,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我原来以为,天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这些零碎而繁琐的平凡事件都是忙忙碌碌,谈何研究?其实,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课题,都值得研究。把教育教学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过程,则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平凡而伟大,大有文章可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与习作牵手,与思考为伴,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是我们记录的好材料,以随笔的形式整理与提升,大胆提炼自己的“一家之言”,成就自身发展。

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做魅力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愿我们经过专业成长的三重历练,能逐步形成魅力、走向卓越、创建辉煌!篇二: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学期,我认真细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中我获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 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与幸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因为,一旦 成为 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教会学生读书,就学会生活的本领。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说得多好,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每一位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所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让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世界。从陶行知著作中,我读懂了三个字,那就是“真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典迸射着美丽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动人的教育情怀,给了我许多教育的启示。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彭兴顺老师运用演讲学的原理,以鲜活的事例、深沉的思考,让生动流畅的文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本书分六辑,其中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最吸引我,作者用轻松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作者在第四辑“做会上课的教师”——凸显七大理念中,反复的教导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习领域对儿童要个别对待。这就是中国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对一个学生来说,“打100分”是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打50分”就是了不起的标志。教师要善于明确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教育者就要发现孩子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并加以引导。

行文舒展洒脱地叙述的八项专题,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细细捧读,更是受益匪浅。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清新的文字、一样精巧的构思,不同的人对文本的解读各有不同。我在读《做卓越的教师》时,更多的是揉入了对现实的思考和自我的修炼。

“创魅力学校,做魅力教师”是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功到自然成的收获季节。那么,对于一

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我认为,也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与锻造。

第一境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反思自身素质,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抚育心灵。

第二境界:浓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状态。因为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平时忙于上课、忙于学生,可能无大量的时间投身书海,但是只要挤,时间总会有的,利用边角料的时间,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读读经典名著,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看看学术前沿,了解教育同行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翻翻文学作品,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沐浴智慧、遨游寰宇、充实自我。

第三境界: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助力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目前,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我原来以为,天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零碎而繁琐的平凡事件都是忙忙碌碌,谈何研究?其实,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课题,都值得研究。把教育教学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过程,则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平凡而伟大,大有文章可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与习作牵手,与思考为伴,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是我们记录的好材料,以随笔的形式整理与提升,大胆提炼自己的“一家之言”,成就自身发展。

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做魅力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愿我们经过专业成长的三重历练,能逐步形成魅力、走向卓越、创建辉煌!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要使自己感到幸福,首先要做到的是:

一、心中有爱(爱学生、爱教育事业)

爱,能让我们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所以,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的职业,你才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幸福的。

二、正视压力

每一份工作都有压力,特别是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教学工作的压力,有学生安全的压力等。但无论如何,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我们要正确看待任务,欢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权力的压力,憋着心去干,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令自己心情不愉快,并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要知道,自己尽力了,也无愧于心。

让我们抱着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做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师吧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阅读历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生活体验。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读书,使我的教育理论越来越丰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可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利

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读书,可以使人饱览世间万种风情,细品百味人生,在体验审美愉悦的同时,情满意溢其乐不知返。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培根说,书籍是时代波涛中远航的思想之舟。从这些对书的美誉中,我们不难相信,读书确是医愚、解惑、乐志和忘情的绝好方式。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内容提要】:

教师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金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

【关键字】:幸福教师、教师幸福 【正文】:

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这是我苦苦追寻的目标。

一个整日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教师,谈何幸福!

一个整天忙忙碌碌、无所思索的教师,谈何幸福!

一个为追求高分、不顾学生死活的教师,谈何幸福!

教师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金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幸福。幸福是种感受和体验,也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

一、自己应先做一个内心和谐、健康的人。

国学大师王国维用宋词表达的人生三境: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式的明确方向,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执着追求,最后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的终有所获,其实也就是追求做一个幸福教师,追求幸福教育过程的三种境界。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教师必须用两袖清风,为自己留一份澄明洁净的心境,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用信念打造自己生命的辉煌。一片爱心、两行热泪、三秋血汗、四季躬行;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一生清贫。也曾有历经心力交瘁的迷茫和失意,但有一个声音总是提醒着自己:你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勇敢地选择了艰辛。不与经商者比财富——你“财源茂盛达三江”,我“桃李缤纷满天下”;不与从政者比地位——居庙堂之高,“高处不胜寒”,的苦恼,我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有寒暑假);不与他人花天酒地,任凭“你黄洋街上炮声隆,我自然不动”,做自己该做的工作。我们要适时调整好心态,使心理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平衡,这是我们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础,掌握了心理“平衡术”,就相当于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在专业知识上不断获得发展,在教学技能上不断取得进步,在道德层次上不断求得升华,使自己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永不落伍,才是真正善待自己。

二、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

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教师的工作量最大,并且具有延展性。即使下了班,也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思考一些班上尚要解决的事情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90%以上的老师患有颈椎病、咽炎、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慢性胃病等职业病。此外,由于精神紧张而失眠,情绪上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症状,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耐心等一些亚健康现象。因此,自己解放自己,释放压力,增强体质是当务之急。而坚持体育锻炼无疑是最佳途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数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情怀。读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所以,只有我们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的时候,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本属于我们教师自己的幸福。

三、善待学生——做一个慈母般的教师。

教师的生命是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中,我们由稚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衰老。在我们的学生中的长者、贤者成为社会栋梁时,我们便会自然地从三尺讲台上悄然消失,成为人生夕照景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身为教师,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善待学生正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那么,怎样善待学生,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开启教育成功之门呢?

一位特级教师在《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书中说:“有人说,教师像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教师在燃烧,但不像蜡烛燃烧形骸,而是燃烧永不熄灭的生活激情;点亮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优化的也不只是学生的素质,还优化着自己的生命。”说得真好!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找到幸福、快乐,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母亲”。只有这样,才可能发自内心去干干好这一行,才可能真正地把握幸福,拥有幸福。

四、善待同仁——开辟一方适宜生存发展的乐土。

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备的能力。合作多于竞赛,就更能搞好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人合作取长补短,使自己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善待同仁可以多一些情谊,少一些纠纷;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竞争;多一些

赞赏,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漠。人与人相处多了,又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关系,矛盾在所难免。处理矛盾时,应该少些冲动,多些理智。思考问题时严谨些,尽量使自己的言论与要求合法、合理、合情,不要伤害对方;采取行动时要慎重些,力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予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古训在人际交往中加以运用;坚持把“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群而不党”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我们将会发现,我们不仅具有改造自己心境的能力,而且还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人际生态环境的能力。有人说过,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教师节又到了,谨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送给自己,也送给我的同仁们。

下载读《做卓越的教师》的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做卓越的教师》的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四十里二中 袁家乡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彭兴顺老师运用演讲学的原理,以鲜活的事例、深沉的思考,让生动流畅的文字诠释得淋漓尽致。行文舒展洒脱地......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内容提要】: 教师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金钱、成......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他拉哈中心学校辛丽丽 我在参加今年的暑期培训时,共发有六本书,其中,彭兴顺老师的《做卓越的教师》便是其中之一。畅游于该书的字里行间,犹如品味精美的......

    做卓越教师

    读《做卓越教师》有感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 首先,“做幸福的教师”。书中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读做卓越的教师体会感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以书为友,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今年寒假,学校安排我们读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5篇模版]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今年署假,学校安排我们读一本书:《做卓越的教师》。打开书,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

    做卓越教师读后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甘绍明 彭兴顺老师所著的《做卓越的教师》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鲜活的事例、警醒的语言、充满文采的诗句将研究性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创幸福校园》心得体会 喜古小学王海花 有幸特级教师宋文娟老师的讲座,感受颇深,通过一天的学习,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感想: 一、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