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卓越教师

时间:2019-05-14 10:3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卓越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卓越教师》。

第一篇:做卓越教师

读《做卓越教师》有感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 首先,“做幸福的教师”。书中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其次,“做好读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及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最开心和最充实了。作者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我们的境界提高了,我们的胸怀宽广了,我们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再次,“做有爱的老师”。彭兴顺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并不是创新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鲁迅的“教育根植于爱”,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活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虽不尽相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对学生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爱”字。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我们应该去努力争取卓越,而不是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的卓越,因为当我们桃李满天下时,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做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卓越可以是很平民的“卓越”,可以是没有“丰功伟绩”的卓越,但当我们回首自己走过的这条教师的路时,应当是问心无愧的,若做到如此,谁能说你不卓越?

第二篇:做卓越的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读书感悟 孙吴县孙吴镇中心小学 郭 英

自从参加学习培训,得到三本书籍,就一直在学习,三本书从不同的方面让我读懂了相同的道理: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学习,才会适应学生的需要,只有学习,才会适应课改的变化,只有学习才会适应社会的进步,只有学习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这种学习,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步的才是顺应时代变化的,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时俱进,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三本书分别是《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卓越的教师》,每一本书都有可学之处,对于补充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充实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给我最多启示的还是这本《做卓越的教师》。读了这本书,我对于做一个卓越的教师对于教师自身成长的意义深有体会,记得曾经听过一句:教师传授知识可以留下的印象是一时的,而人格魅力带来的影响却是终身的,所以,学习这本书对于一个教师终身从教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教师的教学从一种教学行为变为教学艺术,而这种行为变艺术的过程,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成长过程,对于学生的意义更是尤为重要,甚至有些教师行为的转变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这绝不是虚言,教师的言行可以成就一个学生,也可以诋毁一个学生,而最终,我们要做 的是培养人才,所以,学习本书的意义很重要,相当于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我们这些从业有一定年限的教师,学习本书真的会有如饮清泉之感,多年的教学生涯在一定程度上也桎梏了我们的意识更新和观念转变,学习此书,正是一个理念的更新和弥补。

这本书共有八辑。第一辑 做卓越的教师,从教师专业的发展谈了六项训练。这六点是,差异有限,潜能无限,让我们学会开发潜能,不要认为我不行,只要自信,无所不能,主动很重要,努力很重要;不能离开,好好爱他,告诉教师,爱岗敬业既是态度,也是行动,更是一种奉献;勇于实践,善于积累,任何经验和底蕴靠的都是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读书,学习,反思,研究和探索将让我们在付出中不断进步,并且逐渐成长;博览群书,以书为友,会让我们的心灵更温润。读书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最佳渠道,也是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源泉,读书需要选择,还要善于积累,做到学以致用,不停读书,是求知态度的体现,更是打下深厚底蕴的基础,好书犹如良友,总会给人以引领,让我们在浮躁的现实中不仅冷静,更加充实,也让自己变得更有书香之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加强研究,勤于写作,笔耕不辍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从事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写下来,才是你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就会在思考中找到全新的自己。

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要

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仔细读了种种学会,仔细思考了种种幸福的源泉,最终,沉淀下来,我明白了:幸福靠自己。书中讲的很美好,教的很全面,当你眼中只有黯淡,如何会幸福?所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终靠的还是自己的思想要豁达,眼界要开阔,心胸要博大,待人接物要善良,当一种幸福的感觉开始滋生,所有的不愉快都会被冲淡,而这种感觉,来自于你内心的平和,源自对职业的爱,发自内心的感觉才会让幸福长远,我们自己的青春有限,孩子的童年更是短暂,当我们明白,自己手中攥着孩子童年最美好的期待,就会体会到做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让孩子幸福,一切,真心就好。第三辑,做会育人的教师。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之路。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项事业,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门艺术。读此部分内容,我们无需深入,先看事业这个词,可能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有一个职业,但是当职业的内涵上升到事业的层次的时候,这时候的重点就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追求理想的实现途径,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才会产生奉献的动力,才有拼搏的源泉,因此,定位很关键。要有事业心,才有职业幸福感。

再看科学,科学追求准确,求真,务实,而教学依然如此,这门科学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最终为之奋斗,才会有所收获。而这种收获,是通过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来体现。教育是对灵魂的唤醒,也是对心灵的启迪,教师要做到关怀,爱护,信任,帮助,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赢得教育的成功。

最后看艺术,艺术追求完美和灵动。当我们把教育当做艺术来看待,在工作中追求那种通过心灵的呼唤才能达到的美好境界,这就是教育的艺术性,委婉的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记住孩子就是孩子,没有忧劣,只有不同;体现赏识,注重尊重,在教育中得到艺术的效果,这就是优秀的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把职业当事业,将事业当科学探索,朝着艺术去追求。当我们这样去努力了,我们成功了,学生也幸福了。做一个会育人的教师,很关键,因为百年树人的教育,靠的就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提高,教育才会更加美好。这种美好,源于我们对待教育的态度。

第四辑 做会上课的教师。生本课堂的设计与创建。围绕一个目标,遵循三条规律,凸显七大理念,成为创建生本课堂的具体做法,这也是一个好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水平和站稳课堂的本领。围绕一个目标,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知识技能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课堂都不能忽视知识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让学习过程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遵循三条规律。一,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我认为,课堂是师生沟通主渠道,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之所,所以,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到学习效果的高低。好的课堂是师生琴瑟和弦的最美之律,课堂不是单项的付出,灌输,而是双向的交流,良好的互动对于师

生都有着重要意义。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进步都需要良好的互动。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智力因素是先天的能力储备,非智力因素是后天的兴趣,热情,习惯等,两者有机结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学习效果才会完整的体现。三,内化与外化的相互促进。学以致用是最好的内化,外化的促进只有学生把所学说出来,做出来,表达出来,让他们手脑眼口相互结合,知识才会深刻和巩固。好的教学效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我们都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求均衡发展。第五辑 做会写作的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导航。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意义,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投稿技巧。学习了这一辑,我明白了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做的好,更要善于积累,善于整理,勤于思考,把自己的经验整理出来,不仅是一个探索过程,更是一个梳理过程,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我们逐渐有了条理性,学会严密的组织语言,会了基本写作方法,行之有效的训练以后,一些论文,研究就会水到渠成。第六辑 做会当家长的教师 走进孩子心灵的艺术。家庭教育中有一些误区,比如攀比成绩,要求过高,强行塑造,过分溺爱等,这些误区都让家庭教育倍感艰辛。也许你可以做一名不错的教师,但是要做一名成功的家长,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能力,更是一份平常心。只有心态放好,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走进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孩子的思考理解孩子,我们才会在家庭教育中有所收获。

第七辑 做会培训教师的教师 打造魅力师训课堂的策略。这一辑内容是在教师自身成长,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引领者,才可以达到的境界。只有自身发展过硬,才有培训教师的功底,所以,读到此内容,我学习的同时,更多的思考是该如何去充实自己,多方面学习,提高,才可以做到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面对今后的成长之路。第八辑 卓越教师的培养 高效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这一辑内容是针对学校的培训来说的。优秀的教师必然来自优秀的团队,团队作为教师成长平台,需要对教师进行行之有效的业务培训。

通读此书,多次品味其中内容,真的不愧《做卓越的教师》这个题目,文中所有内容都在告诉教师,要想卓越,就要努力,不仅循序渐进,更要勤学苦练,没有辛劳的付出,就没有卓越的基础。我们都是一线工作中的普通教师,我们付出着自己的辛劳,为何不让自己的努力更有价值,更加完善呢?那就要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天工作的细节,只有厚积才会薄发,脚踏实地,求进步,求发展,不断向卓越靠近,再靠近!

第三篇:做卓越的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交流

特级教师“特”在哪里——黄爱华

王丽媛

2013年11月13日(第十一周)

黄爱华是深圳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近年来,他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曾先后多次代表深圳市和广东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大赛等活动,他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而且也征服了听课的专家和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润泉评价他的课“设计巧,效率高,气氛活”;全国尝试教学法理论研究部主任、中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部理事长邱学华评价他的课“趣、实、活”;全国引探教学法研究部主任陈永林评价他的课“匠心独运,颇有特色”。黄爱华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巨大成功,那么这成功的背后,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值得研究和探索呢?从他的成功中我们能否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呢?下面从他的课堂教学艺术以及他的课堂教学艺术给我们的启示这两个方面来作一些讨论。

一、黄爱华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主体的学习能力,而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所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它来源于教师个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反映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教学准备的艺术、教学过程的艺术、教学组织管理的艺术、教学的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教学的板书艺术、教学风格、教学机智与幽默等。下面我们仅从教学过程这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黄爱华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

1.开讲,体现了一个“趣”字。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不好的导入则窒息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定势,成为教学成功的障碍。一堂课的导入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它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教学风格的光华,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因此,优秀教师都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导入,黄爱华也不例外。他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或直观操作、强化感知,或基础训练、以旧带新,或开展竞赛、激发热情,或生动表演、寓教于乐,无不殚思竭虑,追求卓越。

例如,他用音乐课的“节奏练习”来导入“循环小数”,用“猴王分饼”的故事来导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发布亚运会新闻的课前谈话来导入“百分数的认识”,用“奶奶和孙子生日”的故事来导入“年、月、日”等,这些都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产生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功底。

2.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黄爱华在课堂教学非常的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他的课堂都是在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的课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源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做到了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首先,他的新授教学充分运用了迁移规律。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新知识互相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同化,即把新知识直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二是顺应,即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接纳新知识。这两种作用方式都以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建立联系为前提。因此,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充分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黄爱华老师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求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等课例就较好地体现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

其次,他的新授教学充分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他认为,知识发生过程蕴含着极丰富的推理方法、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它们是知识结构中最活跃的元素,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素材。例如,他在“百分数的认识”课例中就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一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知识发生的过程。先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百分数,获得对百分数的感性体验,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百分数的共性,再通过抽象概括得出百分数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起、承、转、合圆润自然、通达顺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次,他的新授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现代的数学教学思想。教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黄爱华老师就善于通过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思维。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例中,在基本讲完新课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书写10个百分号,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并且尽可能地快。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默默地数一数,自己写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老师写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并没有马上让学生回答,而是接着问:“你能用百分数来告诉老师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后,有的学生回答:“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有的学生回答:“我完成了任务的40%。”有的学生回答:“我还剩任务的60%没有完成。”有的学生回答:“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教师又问:“你们是如何想出这些百分数的呢?”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一学生回答说:“我写了4个,占任务10个 的十分之四,也就是百分之四十。”教师充分地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满足。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练习,体现了一个“精”字。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黄爱华老师在练习设计中,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注意应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联系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在练习的编排上做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练习结果的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例的练习就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色。

4.结束,体现了一个“活”字。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黄爱华老师在结束教学中或归纳小结,或设置悬念,或前后呼应,或辨析比较,或开拓延伸,或提出问题,或进行活动游戏,无不匠心独运,力求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结束就设计得颇有韵味,他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启发学号数是1号的同学先走,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再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走,最后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走。先走的学生要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数,让没有走的学生判断。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中,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二、黄爱华课堂教学艺术给我们的启示 1.教学艺术是不断学习的结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指出: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的教育素养的各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学习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爱华老师的成长历程更是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他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可以说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学习。为了掌握教学规律,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数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他的案头、床边,随处都是书,光近几年的学习笔记就有几十万字。正是由于有厚实而广博的知识基础,他才可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挥洒自如。

2.教学艺术取决于教师的创造精神。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黄爱华老师教学艺术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所谓“有法”是指教学有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情而定,教学的艺术性也正体现在这里。一堂课的最佳教法,只有教这堂课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来,而且严格说来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重复性。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一旦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停止了,其教学的活力就不再存在了。黄爱华老师熟悉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多种新教法。但他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他的课每次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他曾先后在重庆、深圳等地做过公开课,但是每次都不一样,而且是一次比一次好。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新的自我是他开拓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

3.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

教学艺术不仅取决于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完善的智能结构,如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生动的表演技巧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等,而且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法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教师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教学规律,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学艺术是教学规律性和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教师思想、业务、文化、人格、能力和方法的综合体现。因而教师要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教学艺术是教师对学生爱的凝结。

爱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这种爱必然促使教师对教学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必然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这种爱,是创造“教学美”的原动力,是教学艺术的灵魂。

第四篇:做卓越的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做卓越的教师》以鲜活的事例,引用哲理小故事的形式,引发对教师和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全文洒脱地叙述了八个专题,即做卓越的、幸福的、会育人的、会上课的、会当家长的、会培训教师的教师和卓越教师的培训,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让人受益匪浅。“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考虑,真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必须有卓越的教师!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是对人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要想走向卓越,必须自觉从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差异有限,潜能无限;不能离开,好好爱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研究,勤于写作。《做卓越的教师》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对这六个方面作出生动详尽的讲解。

“一个人想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己,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登新高”,走向卓越。

第五篇:做卓越的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读书心得

读了彭心顺教授一书,心情时而沉重,时而欣喜。里面的每一辑都令人回味悠长。仿佛作者的心与我在碰撞,让我心存感动。我也十分想做一名幸福的老师。现实工作的压力,常常让我体力疲惫,心情忧郁,总也不能释怀。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找到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那就是-----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守住心灵的宁静

每天想着自己的职业是神圣的,乐业才能有幸福感,在精神家园中,老师是最富有的。我们不必与名人比,有钱人比。他们未必有我们的轻松与快乐,未必有别人的尊重与掌声。能够教出一批批人才,我们有多伟大!孩子们的明天有我们倾心培育,我们是塑造灵魂的天使。工作的压力可以化作动力。充实的一天也是很美呀!假期放松一下更有时间的。谁说我们无趣,感激的目光定格在心中。

二、与书为伴,充盈心灵。

读书可以忘记忧愁,使人明智、聪慧。教师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读书。我们可以读专业书,文学书、经典书、教子书等。只有坚持长期读书,才能积淀文化底蕴,开阔视野,让能力不断提升,持之以恒必有收获。不要拿忙做借口,哪个教师清闲,只有甘于平庸的人才会无所事事。

三、养成写反思的习惯

人无完人,何人是完美的?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与遗憾,不断地反思可以长足发展,也要向同行学习,名师的教学风格怎样形成的?可以从何处展开教学?有了热情,有了进取心,就会有收获。收获了喜悦岂不幸福?

幸福并不遥远,需要我们去感受,去争取,去存储。我们幸福了,学生也得到幸福,教育该多么有成就感,有幸福感。为了学生的和我们的一生的幸福,我将努力完善自己,用纯真的心灵去引领心灵,用热情的态度去影响孩子们。

《做卓越的教师》,天津教育出版社,彭

兴顺著

[日期:2010-10-28]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做卓越的教师》,天津教育出版社,彭兴顺著。”:

“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本书分为八个专辑:个人认为其中第一辑“做卓越的教师”、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第四辑“做会上课的教师”写得非常出色。

本书正如作者所言,有很强的演讲稿色彩,很多篇章读来颇有气势。

就本书的意义而言,旨在给教师心灵铺就一条成功之路,书的前半部分是在梳理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中间部分是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上课、教研、班级管理和心理疏导,后半部分是作者个人演讲的一些体会。

作者的主要功力在鼓舞观者的斗志、疏导心理问题等方面,例如作一个卓越的教师、作一个幸福的教师等章节都很有煽动性和鼓舞性,估计是作者经常演讲的部分,有成功学的遗风。

从本书中收获了很多益处:

1.博览全书,以书为友——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强研究,勤于写作——留点文字在人间。2.如果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的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3.打保龄球的抽样统计分析:起初一点点的优势到最后就是巨大的鸿沟。4.61%成功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非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既然选择了,干脆好好地干。于是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5.教育教学中要多看、多想、多做。勤于积累,其中读书、反思、研究和写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我的感悟是:自己要经常反复做一些高考压轴题、竞赛题,自己有体会有感触上课才会有料。6.应当在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自己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些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也就是孙维刚老师所言:站在系统的高度讲基础知识才能深入浅出。

7.把读到的感悟和重要部分用笔记下来,最好是用电脑记录为电子笔记,对所读的东西加以梳理和提升,从而转换成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力量。

比如我们学校建立的网易博客圈,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

8.我曾经在网上见过一位金牌奥数教练对高中数学尖子生和竞赛生培养讲过一句经典的话:什么水平的老师教出什么水平的学生!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是如果选拔的学生智力水平高且好学的前提下,这句话我认为非常正确!本书关于这方面的论点是: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也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9.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以随感、格言的形式写下来,让“激情的火焰在纸上燃烧”。

博客就是一个很好地平台,而且专业内的朋友还可以互相交流。

10.我们要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缺口,因为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

11.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己的解放,对自己的宽容是心灵的解法。

12.学会开学地工作,学会承受冷落,学会感恩,学会经历磨难,学会创新地工作,学会开心生活,珍爱自我,充实自我,适当休闲,学会知足,学会放弃。

生命有限,快乐无限。

13.读了本书最后一点体会是,书中大量引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活,我想研究一下这个的所有著作,就在今天开始。作者的弱点在于对专业性把握有些差,比如写教案、备课、教研等,特别是写作教研章节,可以说是与其他相似书籍内容几乎完全雷同,应该不是作者的长项,没有切中要害。我个人认为教研和专业研究就如孙维刚老师所言:要站在系统的高度来看,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个别章节甚至有一些假大空的内容。

当然作为一个非教研中人而言,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看书要多看优点,看人要多看长处。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翻开首页,一段段文字让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中,作者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吧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如果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野心和渴求,这才是真正的伤残!”“走进学校,你们要学习怎样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而不是学习习近平庸!”“如果我们不停的朝前走,就会不断的满足,就会快乐幸福,”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前面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在等待我们去收获!教书育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她的魅力就在于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培养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读到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感触很多,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但爱需要通过教育艺术、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来实现。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说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强,总是跟家长或老师对着干。在抱怨之后,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对他付出的爱打折扣了吗?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爱永远是博大的爱、无私的爱。但孩子理解了你的爱吗?懂的了你的爱吗?接受了你爱的方式了吗?

„„读《做卓越的教师》,像这样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给人很多启迪、启示、引导、督促。

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

当轻轻扣上这本书时,突然有种感觉:文字是如此的奇妙,当有序的排列后,它就会变成一种思想,产生无穷的力量,成为一种动力,催人努力、催人奋发!

《做卓越的教师》精句摘录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于消极被动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梦想与希望。

蛰伏在生命中的潜能不可想象的巨大,人的使命就是激发潜能,为自己的潜能找到喷涌的出口!

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我们明天存在的状态。既然选择了,干脆好好干!

通过奉献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生命状态。

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阅读叫与经典,就是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就是请大师们走进我们的心灵,让人类共有的教育真理之光照耀着中国今天的教育。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户;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孩子的心,都象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翘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做卓越的教师》在第一辑的开篇絮语中,作者谈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真是语出惊人!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呢。作者高瞻远瞩看教育,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是啊!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作者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当然快乐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开心的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精神及其丰富的人,他们才能成为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适当的休闲和积极的运动以外,恐怕只有读书能使我们最开心和最充实了。作者告诉我们:“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够的,我们要在优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读书使我们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我们的境界提高了,我们的胸怀宽广了,我们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一会儿促膝谈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次”全校同读一本书“的机会,好好研读,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不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学习网(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孩子的心,都象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撬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读着一句句令人深思、催人奋进的警言、醒语,我的第一感触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当然《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的经典语还有很多很多,可谓不胜枚举!如上妙语、佳句,无不折射出两个“字”,一个是“情”字,另一个是“思”!字虽两个有限,意却多层无限,它要求我们教师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那就是: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有鉴于此,我结合个人的通读和理解,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

彭兴顺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并不是创新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鲁迅的“教育根植于爱”,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活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虽不尽相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对学生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爱”字。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优秀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我们应该去努力争取卓越,而不是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的卓越,因为当我们桃李满天下时,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做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卓越可以是很平民的“卓越”,可以是没有“丰功伟绩”的卓越,但当我们回首自己走过的这条教师的路时,应该是问心无愧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懈怠过„„

读得一本好书,如同结交一位挚友,给予勇气和信心;认知一位智者,犹如荒漠渴饮甘泉,获得力量和希望。今年暑假期我读了彭兴顺老师所著的《做卓越的教师》,本书分六辑,其中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最吸引我,作者用轻松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要使自己感到幸福,首先要做到的是:

一、心中有爱(爱学生、爱教育事业)

爱,能让我们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所以,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的职业,你才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幸福的。

二、正视压力

每一份工作都有压力,特别是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教学工作的压力,有学生安全的压力等。但无论如何,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我们要正确看待任务,欢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权力的压力,憋着心去干,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令自己心情不愉快,并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要知道,自己尽力了,也无愧于心。

让我们抱着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做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师吧!

读《做卓越的教师》心得体会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 “卓越”的老师看齐。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上学期,有幸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中我获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 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因为,一旦 成为 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细品《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实施课程改革,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博采众长,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受活化知识,才能厚积而薄发。书中很多话语,言简意赅,却让我颇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说得多好,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每一位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所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让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世界。从陶行知著作中,我读懂了三个字,那就是“真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典迸射着美丽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动人的教育情怀,给了我许多教育的启示。

阅读,让我充溢而快乐,更让我明白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让我们以‘教唯以爱,学唯以笃’的思想公正地对待、欣赏每一位孩子;让我们怀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那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去接纳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吧!愿我们都能以书为友,在书的世界里作一次心灵的长途旅行,来一番深邃的灵魂对话,掬一捧淡淡书香,做一名博览的教师!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第一次拿到书看到书名时,我想:自己工作十多年了,不算是刚上 班的 老师了?《致青年教师》这书是给刚上 班的 老师看的。然而,边读 吴非 先生的《致青年教师》,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却不由怵然。很多地方,我都与 吴非 先生对青年教师的期待相距尚远。读先生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浅。

书中拉家常式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触膝相谈一样亲切。读起来竟然爱不释手!

这本书 吴非 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如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 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对我的触动很大。联想到现在 许多 老师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对教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把完成任务当成目标,工作就是为了挣份儿工资,于是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领导推一推,他就动一动,教学没有激情,更没有幸福感,这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又会怎样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吴非 先生说的多好啊,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阅读随感

又一次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其中,努力构建师生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建议给我印象尤其深刻。

现在很多师生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对立和冲突,这既不是教师的本意,更不是学生的需要,只是受制于沟通时间不充分,教师处理问题过于简单,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而建议要求我们的教师创建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学会做一名“愉快教师”,有了“愉快教师”,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成为“愉快学生”。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愉快的学习,让学生愉快的成长,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质。建议提醒我们,实施愉快教学,使学生喜欢上你,对你有兴趣,教师首先要从“权威”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脱去“威严”的外衣,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融为一体。

“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凸现知识的乐趣。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听,不照本宣读,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语文,喜欢数学。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

有时我们常常叹息:自己付出了很多精力去教育这些孩子,可结果却让人失望,如果我们总是那样充满着积极的期待,孩子们现在或许不会领情,可将来只要他们有良知,他们也会感激,不仅感激,而且作为一种精神的火种,他们还会传递。教育从来不是一时一刻见成效的劳动,虽然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现在的不放弃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但我们不必悲哀和气馁,我们在做着天底下最傻又最可爱的事,这就足以自我夸耀一生了。惟有期待,积极地期待下去。惟有不放弃,积极学习,相信这种精神会照亮孩子们的未来的。

阅读滋养我的灵魂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完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以后,脑海里经常回响着这样的富有哲理的话语。

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我时时看到肖川博士对教育独特理解: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使我对“教育就是对话与分享”的理解更为深刻。是的,教育就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在对话中,教师不再以导师的身份自居,不再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走下“高高的”讲台,步入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对话中,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阵地,不是教师传经布道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讨论,激烈地争论,踊跃地表达。在对话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在对话与分享中,能力得以提高,想像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体验得以深化!

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又进了一层。创新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知必然无能,贫乏必然平庸。创新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总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淡化学科界线,增强知识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实现课程的综合化。知识的学习要达到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有赖于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可能,通过课外阅读、参与课外活动来扩充知识,扩大视野,经受各种锻炼。创造性教学则是民主、和谐、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在其中学生的个性得以舒展,创造力得以勃发。

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对一个好老师的了解更为全面。学会等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学生永远都说“你能行”!给与学生的是切心的理解、充分的信任、无间的亲密。学会分享,做倾心的听者,走进孩子的内心,蹲下身子平视他们。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苦恼。用真诚的语言赞美,用美丽的心情对待。学会宽容,用开阔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对待孩子,敞亮自己的心智,灵活自己的头脑,活泼自己的思想,阔宽自己的眼界,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化。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学会合作,对于不同能够理解,对于差异能够尊重,对于另类能够接纳。妥协与坚决并存,隐忍和张扬共处,退让与坚持同行,放弃和追求共振。学会选择,让教育走向民主化,走向个性化,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选择最优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会创新,从新的角度解释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新的视界审读理所当然的的事物,对那些似是而非、一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开放头脑、积极进取、主动探究,将教育的智慧变成信念和教养,落实在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中。

捧起《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伴着清新的香茗一杯,伴着优美的旋律一段,细细品读。越读越觉得眼前豁亮,越看越觉得春风拂面。读他的文字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读他的文字,就如在和一位极其念熟的朋友抵膝而谈,不急不躁,不温不火,随意随和。读他的文字,一种新奇的感悟和体验在不知不觉间升腾,一份鲜亮的纯净和喜悦在不经意中上扬。浸润在他的文字中,也学会了内省与自察。

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因为我们一生需要光明,所以我们一生需要阅读。肖川说他“要与经典为友”,我说要与好书结盟!因为有阅读的滋养浸润,我的灵魂才得以丰富提升!

下载做卓越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卓越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卓越的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

    学习《做卓越的教师》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做卓越的教师》,我对师德体会如下: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

    做卓越的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创幸福校园》心得体会 喜古小学王海花 有幸特级教师宋文娟老师的讲座,感受颇深,通过一天的学习,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感想: 一、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每......

    做卓越教师读后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甘绍明 彭兴顺老师所著的《做卓越的教师》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鲜活的事例、警醒的语言、充满文采的诗句将研究性教师......

    做卓越的教师考试题

    教师全员培训统一考试试题 《做卓越的教师》 一、填空(1分×30) 1、教师的专业成长包含三个重要目标,即 的提高、 的提高和 的提高。 2、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光昭教授提出了健康......

    做卓越的教师5篇

    做卓越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 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 “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爱成就卓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成就卓越》。 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俗话说,书是精神食粮,看书能填补精神上的空缺,当我们为买房、吃饭等琐事奔波忙碌时,常常把教师只是作为了一种工作,忽略了肩负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