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札记
(一)教育的基本准则
1.教育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是教育的根本。作为教师,有时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像孩子那样去思考,才能够真正的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2.雷夫在宣扬着努力付出的价值、诚实的自我反省,以及追寻自我道路的勇气。3.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我们可能无法像雷夫那样疯狂,至少雷夫让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
4.教师的表情,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可能有人从事了一辈子教育,但他仍然厌倦课堂,因为他始终是个门外汉,是个附庸者,也是无力者。
5.现代文化是一场灾难,想要在这个只重视高薪运动员和流行明星的世界里,培养出仁慈、杰出的科学家和消防员,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教育正是承担了这份责任。
6.从优秀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成功无捷径。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7.很多教师为了维持教室秩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这种无所不用的做法,虽然表面上使教室安静下来,但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无法评估的。而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一样东西——害怕。8.遇到学生不懂得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9.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
10.有些孩子会背叛你对他们的信任,然而,如果我们要求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用行动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优异表现的可能。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孩子们会在这样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展现他们让你惊奇的一面来。(二)引导孩子成长的六个阶段
1.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
2.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阶梯。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3.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4.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体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我常常和学生开玩笑说:你们是为了我才刷牙的吗?你们是为了我才系鞋带的吗?
5.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
6.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
7.我们的孩子是“傻瓜联盟”下的受害者。强大的“平庸势力”串联起来,让有能力的孩子无法通过学习爱上阅读。
8.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阅读能让人考虑他人的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
9.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老师有时需要超时工作,才能让学生读到伟大的文学作品,想想,这真的太荒谬了。雷夫发现,最好的指导阅读的方式,就是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
10.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未完„„
第二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全书字里行间处处渗透出雷夫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最初,抱着一种完成读书任务的心态,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却收获了一场意外的心灵之旅,从中领略了教育的魅力与奇迹。
雷夫埃斯奎斯——这个奇迹教室的缔造者,他提倡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的信任;他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坚持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教室的口号;“成功无捷径”是教室里每个孩子的信念。雷夫老师用知识、艺术,尤其是爱心撑起了56号教室的巨大课堂。从第56号教室走出的孩子,虽然生长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们不仅学业优秀,而且谦逊有礼、诚实善良,这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是教育的奇迹,这是人性的奇迹,这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对于一群学生的伟大的爱的奇迹!而这种伟大的师爱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爱有多大,教室就有多大!我不禁反问自己:我的教室会有多大?我有时会为学生的突发状况而生气,因此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批评而耽误了正常的教学;也有时因为对一个学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心血,可是这个孩子并没有你想象中得到进步;或者说是你教了很多遍的知识还有那么个别学生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感到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每每面对这些顽固不化让我头疼的学生时,我会认为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可让我苦恼的种种问题对于雷夫来说却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我想这些都是出于雷夫先生对于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没有了爱,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唯有出自内心的关怀与真爱才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当然,单单有满满的爱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学工作上的经验、总结。任何事物都是从错误中,从失败中前行的。教师这份工作真的是需要从自己的错误中不断学习、不断吸取经验,逐渐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法,才能进而有所提高。
教育是艺术,是科学,教育需要慧心与真心,更需要细心与耐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也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呈现。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整装待发,边走边播种,边走边浇灌,相信每棵小苗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每朵花都能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因为:爱有多大,教室就有多大,奇迹就有多大!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是美国霍伯特小学五年级的老师,在这个出自贫困家庭且非英语系移民的学生占多数的学校里,雷夫老师却以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大批成绩优秀、人品出众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如果只用奇迹二字来概括,似乎又不够贴切,因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必然是付出了爱、付出心血的必然结果。《第56号教室的奇迹》告诉我们,教育其实很简单,只有三个字:爱、方法。但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同样也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三个字,却也不简单。
1、分享“道德六阶段”。
雷夫老师就如同一般老师一样时也会用一些“错误”的方式去教学孩子。例如:用高压的方式,让孩子惧怕而遵守规定。然而他的心里一直认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他会与学生分享柯尔伯格的“道德六阶段”。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要取悦某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56号教室是学生的避风港,雷夫老师是上帝送給他們的礼物。学生们可以尽情享受莎士比亚、经济学与摇滚乐班上独有的经济制度等。他让孩子们了解团队合作、语言的力量以及正确处理金钱的态度。对这些孩子来说他就像是一位心灵导师。导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一再提醒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他们的品格、诚信、道德或胸襟都是教育的根本。“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漠视这些人生重要课题?或许是因为稍稍提高分数很容易教导诚信和道德的难度却很高。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他的学生不但成绩优异,而且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他们会在旅行途中帮助清洁工捡垃圾、放学路上帮助受暴力威胁的同龄人。
2、以信任取代恐惧。
在他的教室里没有“害怕”这两个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处罚合乎逻辑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就像雷夫老师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老师告诉学生:“只要尽力,考试不是那么重要,就算考坏,明天太阳照样升起,地球也不会毁灭。考不好只代表一件事,你还没有弄懂这个题目,老师再为你讲解一次。”雷夫老师的“以信任取代恐惧”引起了我对这件事的反思,不是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记过往往成反比,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如此声色俱厉的责骂,不仅把老师的修养咆哮的无影无踪,也是孩子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甚至于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学生,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对大声呵斥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老师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同学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不是宽容体谅,而是大声呵斥。
3、成功无捷径。
雷夫的教育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雷夫一直精心构想着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但“三剑客”还是伤害了他的感情。并使雷夫先生陷入艰难的境遇。但雷夫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并没有因此离开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而是领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我。雷夫给全班学生定的座右铭是“好好表现,勤奋学习”教室正面的墙上挂有“成功无捷径”标语。雷夫说,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我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友善、勤奋的人。因此,我必须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友善、最勤奋的人。雷夫把自己的热情传染给了孩子们,可以说雷夫是上帝送给孩子们的礼物。雷夫老师坚持“成功无捷径”多么利落又有力的一句标语。对孩子来说,学习的成功无捷径,对我们成人而言,事业的成功无捷径,对所有人来讲,一切的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
雷夫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雷夫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三点多从家里出发,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再反思自己,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村小,家庭教育存在差异。仔细回想一下,真的是当局者迷,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其实我在抱怨孩子之间的差异的同时却忽视了他们的起跑线并不一样。我应该再多点耐心。尤其是班级里家庭环境复杂的孩子,让人难以琢磨,行为粗野过于放纵,我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
读完此书我感受到雷夫·艾斯奎斯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怪不得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每日新闻》则誉他为“当代的梭罗”。
感谢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奇迹”!奇迹创造着天使!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今天终于看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可能是之前对它的期望值过高,看完后并没有感动的泪如雨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在讲授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感悟,其中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细细想来,其中还是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但是对于雷夫来说,教书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正如伊建立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是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得风风火火,却不过是一个附庸者,所以也是无力者。这一点,只要看一下那些年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甚至著作等身,但班里的孩子们叫苦连天,包括自己的孩子也很成问题的老师,即可得到验证。这样的人,教室于他们只是一个讲课的场地,他们天天站在教室里,却从来不能影响到教室,所以,40平方米的教室永远只有40平方米。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这里成为了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很专注,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老师也都能够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面的那是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也许一个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教学并不鲜见,也许一个教师为了工作而做出牺牲也实属正常,但是一个教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教学,并且将这种专注视为是正确前进方向的指引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已经超越了这个单纯的职业,而将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并且将这种精神转变为了自己的信仰。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谛。雷夫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一位可敬的教师楷模!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我想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重新理解。”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这句话也将成为我的座右铭。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近期,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读物《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看到这本书,我就被封面上那一句“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给吸引了。第一部分“家最温暖”所讲的内容,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作为一名新教师,面对这样一本读物,带着疑惑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书,慢慢才发现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教会我们如何与学生沟通,还教会我们如何去创造奇迹。
我佩服雷夫老师的智慧,更惊叹于他的谦和,耐心,毅力和对工作的热情。他提出的许多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身上。”“教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提醒我们“身教重于言教”以及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关键是有没有真正做到。我自认为能够以身作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可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真的都做到了吗?“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这是雷夫老师的“道德六阶段”中第五阶段对孩子们的忠告,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忠告呢?当我们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数落他们的不是时,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过吗?“绝对不可以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这句话给我的感触颇深,因为这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忽视的问题。
雷夫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问必答的人。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以前有没有人问过,我们老师是不是疲累,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看见我们热切希望他们理解,即使他们听不懂,我们也要不以为意。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我们老师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在56号教室里孩子没有恐惧,没有压力,惟有信任与快乐。开学第一天,雷夫就与孩子们玩游戏,让孩子们从游戏中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雷夫老师允许学生有原因的犯错误,但是不能破坏老师对他的信任。当然他也愿意给学生赢回信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雷夫老师更加注重身教,像他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与给孩子一个“下马威”不同,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物质的激励不同,他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前者其实在无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水准,只有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雷夫老师告诉学生:“只要尽力,考试不是那么重要,就算考坏,明天太阳照样升起,地球也不会毁灭。考不好只代表一件事:你还没有弄懂这个题目,老师再为你讲解一次”。雷夫老师以热情的教育态度,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在第56号教室学习是幸运的、是幸福的。
学习了这本书之后,我渴望自己也可以创造一个这样的第56号教室,让我的学生在如此幸福、自由的地方学习生活,并且得到知识。但是我知道要走到这一步仍然需要很大的努力以及不断地前行,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不断地向雷夫老师学习,让我的学生感受老师真正的爱。
第三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鄢家中学 叶菲
曾经,誓要将新接手的班级学生教育得最出色、最优秀,满腔热情的投入,力图凭借着师道尊严将学生左右得服服帖帖,认为带出一个规规矩矩的班集体,就是我作为班主任的最高荣耀。然而,随着班级班牌年级数字的增加,却发现了令我困惑的事情,安静稳定的班级,却如死水一样毫无生气,学生全体“沦落”为学习的奴隶,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热情、更没有了斗志,学习能力似乎到了尽头,一度我也随着一些类似经历的教师不负责任的把原因归咎为学生基础差,家长不管理,自己运气不好,接手的是烂班等等,但是,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却让我的教育思想受到了彻底的洗礼,从事教育生涯十五载,第一次颠覆了一度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本书就是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由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根据自己从教生涯编写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教育本可以是世间最美的行为,教师本可以是“普渡”学困生的天使,所有的学生在正确善良的引导下都可以是最出色、最优秀的人。激动之余,我整理了一下这本书让我震撼深思的地方,它们犹如一道道金光,指导着我、激励着我:
一、“道德发展六阶段”营造好班风。
在第一部分第二章里雷夫老师提到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即我不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原则、我能体贴别人和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六个阶段像一根深藏在时空里的红外线一样,探触着班级的每一个因素,每一个人,也在融合凝聚着每一个因素,每一个人。在我们现在的班级里,制定了大小制度及奖励惩罚措施无数,学生在恐惧不安里小心翼翼的度过这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又由于这种强制性措施以冷冰冰的方式呈现,面向学生没有温情,所以学生若即若离的抵触着、接受着,致使每天的学习生活成公式化,如果我能将这六个道德发展阶段引入到我的班级中,让”我不惹麻烦”深入学生内心,成为他们自我约束的一个准则,由“让我做”变为“我要做”,那么,班级将会因学生自觉遵守、全体热情参与,师生、生生互相信任而强大。“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这种作为一个人都会有的心理,合理的引入班级,并适时激起更大的诱惑力,可以使学生卯足劲的向前冲,当然教师一定要有预谋的“布局”,让学生在有意的偶然中达到目的,从而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我要遵守原则、我能体贴别人”,两个阶段可以让学生素质提升一个档次,进而提升班级素质,原则不等于制度,它可以与人的品质接轨,保持原则也就是时刻让自己拥有正义,而“体贴别人”则是一个人在道德领域里的一个飞跃,因为它接近“无私”一词了,学生心中装有别人,无私了,那么预示着这个班级将会拥有火炉一般的热度,而最后一个阶段“我北京单场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则是道德的最高阶段,雷夫老师在书中提到的约翰.诺斯的杰作——《独自和解》中的主人公菲尼亚斯在无人时破了游泳世界纪录却没有高调张扬,源于认为自己做到了即可,坚持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在班级中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个阶段,准确的认清自己,并有自己的准则,而且从不打破,那么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管理者,每一个学生都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并极其出色、极其优秀,班级整体将会所向披靡。
二、“终生阅读”丰富孩子人生
“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句话使我这个一线语文教师茅塞顿开,我终于明白了一直以来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错在了哪里,我只是强硬的逼迫学生去读书,去涉猎,在读之前通常讲一些大道理,用限字数的摘抄和写大段感悟强迫学生去读,结果阅读这样一个最美好的学习行为让我给亵渎了,变了味,学生面对阅读头疼、厌烦,失去了兴趣,今天,我知道了一切的行为都应源于一个爱字,教师也好,班主任也好一定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能够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人生最美的享受,对于阅读有急不可耐之感,在这种热爱的驱动下去走进各类文学世界,品读每一部小说,感悟每一篇美文,真正做到读完一部小说犹如走完一个人的一生一样。否则就会像雷夫老师所说:“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另外,在书里雷夫老师提到的善用图书馆对我启示也很大,目前,在通化市教育局深切关注下,为各个学校配置了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作为班主任平时只知道督促学生看书,监管的仅是有没有溜号的,有没有睡觉的,有没有做与阅读无关的事的,现在我知道了应该帮助学生挑选书籍,否则出现盲目随意阅读,会浪费大量时间,雷夫老师做法很实用,那就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在网上搜索出历年获得好评的书籍,之后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三、“另辟蹊径“的方式,带给教育一个明媚的春天 “数以万计的教师都在努力的另辟蹊径,我亦如此。”这是这本书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开头的一句话,也是我想说的一句话,但雷夫老师辟出了蹊径,潇潇洒洒的将教育解冻,使教育春光洋溢,而我还在孜孜以求的寻找,今天,雷夫老师让我停止了弯路,让我尽享他的风光之后,可以潜心学习,可以将这些漂亮的做法融合到我的经验中去,从而去到我的课堂中实践,以完成我教育生涯的一次蜕变。他的信任至上的理论,我可以用到我的班级中,主要是让学生信任我,不轻易答应学生某些事情,但只要答应一定做得,比如某项活动表现好可以做一节课游戏,如果真如所愿学生表现极佳,就不能因为玩游戏耽误学习为由取消,答应学生的就要做到。另外,雷夫老师终其一生所做的也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做老师一定做一个不平凡的老师,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去惠及所有有缘成为自己学生的人,这也将是我的准则并准备奉行不悖。
四、爱与信任,交给教育者的一把万能钥匙
明明是一个未写作业的孩子却还在假装寻找,在我们的班级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面对这样的孩子通常我会恶狠狠的盯着她,然后大声训斥,或罚写,或找其家长,但是雷夫老师却对孩子说相信她一定写了,之后婉转的批评她不会整理书包,这样淡化的批评让孩子虽有犯错,却会窃喜,老师是那样信任自己,下次一定会写作业,这种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应该完全建立在爱与信任上。反思我的班主任工作,武断的“判”一个孩子“有罪”是经常地事情,有时全凭个人喜好,伤害了学生心灵,也拉远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总认为一个学生、一件小事无所谓,但是其实一个不经意的善意行为,一句似无意而有意的话语会打开一个冰层,温暖孩子一生。班主任有如学生母亲一样,他们是非常有依赖感的,正确恰当的教育会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梦实现,爱与信任,会创造一个有一个的奇迹,它是交给教育者的一把万能钥匙。
以上是我在阅读完《第56号教室》这本书之后所感悟的,种种震撼和折服并不是这些短短文字所能表达的,但至少我知道了我今后从教的方向,即使无名无利,我也要想雷夫老师一样,用爱与信任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去创造无数个奇迹。
第四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心得体会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古荥小学
李晓
自从偶然一次机会我有幸参加了“雷夫”培训的讲座,我对雷夫这个伟大的教育家特别钦佩,于是我就疯狂地阅读他的作品《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这是每位教师的美好的愿景,更是56号教室的奇迹。同样作为一位老师,我是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啊!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呢?
当我读到这部分时,我对奇迹的产生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与了解。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看学校派发的基础读本时,第56号教室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品味经典名着了;他们通过旅游来学习历史,通过亲自的动手实践去接触自然科学,通过体育运动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艺术是他们的课余爱好„„这所有的成果无不源自 雷夫老师的创意。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是一名杂家,只有自己先做到触类旁通,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雷夫老师对阅读有这样的见解: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在我们阅读到的许多教育书籍中都提示到了阅读的重要性,雷夫老师在书中也详细地讲述了如何培养终身阅读孩子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
雷夫在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中其实与我们的方法大同小异,他在培养孩子阅读时注重:乐趣、热情、引人入胜。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时更多的是拥有乐趣,而我们在培养中为了有兴趣而扼杀了许多学习的热情。这主要是我们的做法遭到滥用,我们也给孩子推荐书,但我们却缺少引导性,常常是在全班,甚至全校推荐同一本书去读,怎能保护不同孩子的要求呢?我们善于使用有声读物,又是因为缺少引导,而变成课堂自学的内容。我们引导孩子走进图书馆,但又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我从未带学生走进过,更没为学生提供引导服务。雷夫老师在书中也提到孩子们在书店中更多喜欢读的是漫画书,也有些孩子不爱去,这不正是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吗?针对这些问题雷夫老师能用自己智慧的头脑进行解决,他为孩子挑选文学作品,他没有被必读书目给扼杀,而是在他精心挑选中培养了乐趣。回想我们的读书为什么达不到这种效果呢?一是缺少责任心,应付了事,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很难达到效果。有时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更是应付了事,比如开学不久,我让孩子们读课外阅读《爱的教育》,中午给足够的时间给他们读,下午辅导时间有时候也给了他们,但有同学反映里面的知识很深奥,因为怕吵到其他孩子读书,我只是偶尔给予解释,总觉得是学校经过挑选了的,不管怎么样也要提醒他们读,读完后都要交读后感,这又有什么指导呢?好的家长可能会有所指导,但更多的家长恐怕不会做。二是缺少个别辅导,雷夫老师的学生也有不爱读书的,他们往往制约着班级前进的步伐,而雷夫老师却能经常为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还会事先帮阅读程度兴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点上,从而树立信心。他们也写读后心得,但却给学生大量阅读时间后再进行,不是盲目的。他们还要进行阅读测试,但可以是学生自己出题,从孩子们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依然围绕着:乐趣、热情、引人入胜三个问题在设计。三是缺少系统的合力。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应由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甚至是体育老师,而我们很多时间的读书是低效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也带来了书,但又有多少孩子可以安心的读上一节课呢?更多的是在说话、打闹中度过。这样的读书课堂不仅不能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乐趣,还会带来更多负影响。
很喜欢雷夫的一句话: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的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我们常常用学会了多少字、看了多少本来衡量孩子的阅读成果,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
第五篇: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体会
Teach your hair’s on fire(教育需要有热情和耐心)
再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白的、黄的、黑的„„封面上10来个肤色不同容貌各异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却拥有同样灿烂的笑容,同样信任的目光,而目光都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眼神清澈、面带笑容的雷夫老师。再读这本书,就好像走进雷夫经营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感受到了教育不因文化差异而本质不同,感受到了五十六号教室里发生的奇迹,更感受到了五十六号教室缔造者——雷夫的艰辛与欢乐。
雷夫老师所从教的小学是一个处于充满暴力和贫穷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成长环境并不好,面对如此恶劣的教学环境时,雷夫也曾感到疲倦沮丧,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教下去,但是当他经历了“教室里的火”之后,他勉励自己只需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或许不一定做得很好,但起码努力过了。于是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用“头发着了火似的”态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回顾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能像雷夫老师一样下决心的老师比比皆是,特别是青年教师(包括我自己),但大部分的人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也慢慢的被燃烧殆尽。我想我们所缺乏的是牺牲的精神和敢于试错的勇气,就如雷夫所言“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成功无捷径。”对孩子而言,学习的成功无捷径;对成人而言,事业的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书中说,教师是一项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雷夫老师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做一个好老师不必随大流”。而在中国,随大流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大家习惯人云亦云,不管自己对该事物是否经过详细的分析、做出科学的判断,只要别人在做的,或者是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自己就认为这是对的。从心理学角度上看,这种叫做从众心理。在老师队伍中,这样的人也很多。自己也曾多次随泼逐流。我很赞同雷夫老师说的:“很多人认为顺应大众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个人虽然也很尊重这样的人,但这并不是我所追寻的标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有时我们的某个观点不符合大众的口味,就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一旦为自己的观点做解释,就会被说是固执己见、听不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自然而然的成为千夫所指。有时坚持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难!但我们需要的就是坚持!
身为一名科学老师,在细读本书第二部分第八章后深受启发。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因此特别强调科学探究。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教学成效最大化是我一直在摸索的问题。而反思自己的实验教学,感觉问题颇多,比如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不够,不敢放手让学生探究,担心实验课课堂纪律难以掌控等等。由于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生成性问题,常常为了减少学生在实验中失败的可能性而绞尽脑汁,原以为一堂成功的实验探究课的标志就是所有的小组都得出了预期的实验结论,一旦哪个小组出现误差就如临大敌,而一些所谓公开课就更是如此,老师往往在课堂下要做足功课,防止学生失败。而雷夫老师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科学课上必须让孩子们经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在一次有访客的自然课上,学生制作维京火箭,当一个组的学生火箭飞不起来时,雷夫并没有像其他访客一样急于“引导”,而是让学生自行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访客问道,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尽快找到错误呢,雷夫老师回答,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但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两个月却是最令学生惊喜、兴奋的时光。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所以有时我们有必要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第56号教室——雷夫老师在有限的空间里,为学生们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对于雷夫老师的教育模式,我们不能简单的复制与粘贴,但是我们可以去感受、去学习、去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很多时候,一个完美的提议会因不能坚持而就此搁浅。教育中,我们需要太多太多的坚持,坚持教师是一项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坚持教会学生们善待他人,坚持相信我们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而我们要学习的也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