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友寻访报告
**事迹简介
一、毕业时间:2009年
二、专业:土木工程
三、个人特点:兴趣爱好是篮球,足球,看书;专能特长是CAD OFFICE软件 PHOTOSHOP 3DMAX;性格开朗乐观,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事踏实谨慎,处事果断,有自信心及上进心,喜欢挑战能吃苦耐劳
四、个人成就:在校社会实践:2008年7月到2008年9月 广东泛珠咨询有限公司,在公司主要负责现场钻探监理,辨认并记录地层情况,目标构造物的定位及测量。2008年6月 岳阳工程公司 工地现场体验(施工员助手);在校曾获奖励:07 08年度三好学生,获校三等奖学金2次,国家一、二等助学金各一次。一直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工作扎实,兢兢业业。
五、成长历程:**自09年在二十三冶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工作认真负责,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工作钻研刻苦,不断积累经验
江西新钢热轧至冷轧运输链工程及长沙三一重工新员工小区装修工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二、科学组织施工,努力完成任务
2010-2011年是陕钢集团烧结项目的决胜年,由于工期紧,施工质量要求高,过程中更需要严格把关,最后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在此期间曾被总承包单位评选为先进劳动者。
在几年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刻苦踏实,获得了领导的好评及同事的信任,获得公司2012年度“先进生产者”及“优秀技术工作管理者”称号及奖励。
六、个人感悟:刘学长就读**,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对**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触,对大学深深的好奇,想要积极地探索大学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学长对大学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告诉我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在这里你可以结交很多的朋友,认识很多的朋友。大一你有着很多的激情,对专业不是很懂,觉得基本的课程很容易。大一的时间过的非常快,大二转眼就来了,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专业课程很重要,这是你大学的转折点,学好了,你以后的学习就容易多了,否则,大学真的就白学了。当然,除了理论的学习,实践也很重要,要抓住大学里的每一次实践的机会,这样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大学学习固然重要,但人际交往也必不可少,但不是要你急着找女朋友,大学里的爱情是一门选修课,有这个能力才行。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专业课加深了难度,这期间你会觉得课程很难,不要紧,也不要急,慢慢来,只要你大二的专业基础课过硬,拿下这些课程是迟早的事,不用担心。大四你将面临毕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岗位的应聘是你最主要的事情,这就需要你的能力和智慧了。听了刘学长的谈话,我感受良多,深受启发,大学真的很重要,要学很多的东西,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立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二篇:寻访校友
暑假实践论文
——庆祝60周年校庆寻访校友足迹
云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云南省财贸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云南财贸学院并开始全日制本科教学,1995年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1998年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后组建新的云南财贸学院,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学校坐落于春城昆明长蛇山下盘龙江畔,占地1021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目前已由单科性财经院校发展为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协同发展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已培养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学校实行二级管理,设有19个学院、3个教学部、8个独立专职研究机构和40余个院(部)所合一的兼职研究机构。固定资产总值8.26亿元,藏书166.9万册、电子图书63万余种,校园网现已覆盖全校所有工作、学习及生活场所。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培养模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着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泰国、越南等近30个国家8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十余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学校高度重视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不断奋斗,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经世济用人才的中心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加快现代进程,深化内部改革,夯实发展基础,强化高水平学科专业、人才队伍、育人环境。“求实 创新”是我校校风,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追求卓越,培育创造性人才,产生创新性成果。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会发展与进步。所以,我校师生脚踏实地,追求创新。“好学笃行 厚德致远”乃我校校训,鞭策我校师生诚心向学,勤于实践,知行统一,学行共长。我们应当志存高远,不断向前看,超越自我。“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是云财人不朽的精神,它容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彰显继往开来、永不停息的精神境界与理想追求。走进校园你能看见雄伟的建筑,楼群林立,气势宏伟。在校内有林荫小道,绿树红花,娇艳绽放。百花齐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校园的一角,你可以看见同学三五成群,有的静静地坐在石桌旁看书,有的在热烈的讨论着什么,有的在嬉笑打闹着„„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在大学里,恋爱不再像高中那样被视为一种违纪现象,老师都认为恋爱问题不是在那个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学校的教师或是领导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冒,都被视为禁忌,偶尔还有那么一两个幸存者。现如今,恋爱不再被视为禁忌——在大学里,这里充分的体现了“自由恋爱”这个词的现实意义,跟女朋友或男朋友牵手时不必再偷偷摸摸,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由于现在的大学生有的面相比较成熟,乍一看还以为是夫妻呢。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的迷你版,学生在这里演绎着现实百态。
首先,学长认为我们云南财经大学对他无论是学习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有着很重大地影响。诚然,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在这里,我们沉淀着浓郁的书香;校园里,充斥着爽朗的笑声;云南财经大学的一草一木都铭记着我们的欢歌笑语。晨曦与繁星可以为证,教室可以为证;在这里,我们度过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我们应该感恩母校!正是她以恢宏博大的学术底蕴,教会我们为人做事的道理和为国奉献的本领。
此后,学长着重的强调了大学三年应该有一个好的规划。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准备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你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力。作为学生,虽然学习仍然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是,大学阶段的学习,无论内容还是目的都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学学习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同时,也要求学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的目标,并且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年级为试探期:
首先要重视自己,要初步了解职业,大学新生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特长以及目前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做好自我评估。在客观审视自己的基础上,新生可以确定短期的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大学一年级要打牢基础。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以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打好坚实的基础。可以和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进行交流技巧。
二年级为定向期: 大学二年级,拓展职业地平线。应该清楚考虑三年后是立即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锻炼各种能力,同时检验知识技能。此时可以尝试兼职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等。应该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并开始有选择的学习其他知识来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和分化期:
三年级,细分你可能的选择,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 确定是否专升本等方面。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求职的情况。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的心得体会,希望专升本的同学,可以接触相关机构。此外,要先对之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职业是否明确,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的工作申请,积极参加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大学三年级,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专升本的专升本、继续深造的深造,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只要在大学前两年都能认真实践自己的计划,相信此时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他给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建议: 1.要沉得住气,不能眼高手低,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从自己的专业找,要学会“骑驴找马”。2.多读书,丰富专业知识。利用假期打工兼职,进而成熟自己的心态跳出书本看社会。3.4.5.6.7.8.依据自身情况,多考虑兴趣爱好和方向。掌握一种有效地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
利用好自己的每一天,不浪费时间,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经常锻炼身体,会使自己意志坚定,承受力强,每天反省自己。学会利用身边所有的资源发展自己。
实践时选择的工作要选择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不是和机器打交道的工作。9.10.11.12.13.求职时,放平心态,减小心理落差,放低姿态。对人际关系处理要做到:诚信待人。在求职时,不要怕吃亏。
大学生应该有青春活力,大学生应该是积极向上和多姿多彩的。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
通过这次与学长的交流,也是让我收获良多,同时也增添了我对母校的热爱。感恩母校,她给了我们友谊,像一股清冽的清泉,注入我的心潮,一洗我所有的苦痛。母校的友谊是清澈透明而沁人心脾的。感恩母校,她给了我们关心,像苦涩、甘甜的咖啡。母校的关心,在老师身上,苦甜掺半,正如咖啡。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
第三篇:寻访校友(推荐)
寻访总结
在2012年的这个暑假,我有幸与学院的一名学姐进行访谈,听她讲述南开故事,同时,也向她学习职场人生经验。这一次访谈,虽然历时不长,但却让我收获颇丰。学姐的每一句话,仿佛如同一缕清风,细细拂过我的心头,在这个炎炎夏日,让我那颗躁动的心有了一丝的平静,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多了一份思考。
在同一个学院学习,我和学姐多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刚上大学的我,对于这个学院,对于课程还充满了迷茫,回想大一时的自己,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时间是怎样的用的,看似忙碌的生活,却总感觉碌碌无为。和学姐的沟通,让我顿悟了许多。有时候时间真的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学姐出生在少数民族家庭,母语并不是汉语,所以在步入大学之初,跟不上课程是学姐面临最大的困难,然而,两年后,学姐不仅获得了三等奖学金,还双修了工商管理,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许多翻译的实习。老天是公平的,给了我们每人每天24个小时时间,但是,究竟我们能利用多少,就取决于我们每个人了。学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的确,大学的生活,不再像高中,被老师看管着,父母唠叨着,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我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时间分配能力。
我不仅感叹与学姐能够如此充分的利用时间,更加让我惊叹是学姐从行管领域到审计领域的跨越。现如今,在所有人都看重“专业对口”时,当所有人都向着热门专业进发时,又有多少人能够从广义上看待专业呢?我曾问过学姐,为什么选择最初的公司,选择审计,学姐的回答很简单,只是被公司的氛围所吸引,只是相信自己,就算是个“门外汉”也可以很快让自己变成“内行人”。我不得不佩服与学姐的勇气,毕竟敢做如此尝试的人少之又少。但也不得不说明,我们太多时间把自己的专业想的太功利了,总想看到“学有所用”在物质上的体现,而忽略了专业知识在个人能力塑造,在思维方式培养上的作用。这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多了一份思考,曾经我我为这个要做“冷板凳”,深入研究理论的政治学与专业所困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渐渐的,我体会到了,我学的不只是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日后,敢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篇:校友寻访调研报告
春风化雨 学生心中的太阳
——访1993级马晓红校友
华佳奕 张琰 单晓明 王菲菲 周佳倪
马晓红老师,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曾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太仓市学科带头人,指导学生分别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二,三等奖,教育论文多次获奖,参与太仓市“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研究,获得江苏省“五四杯”三等奖,关爱每一位学生,既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乐学、会学,得到全面发展。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年教学中形成了“乐教好学”的教学特色,利用自身热爱英语教学的热情,激励并感染学生喜欢英语学习,并享受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其乐无穷。
2013年7月9日,阳光正好,我们有幸赶赴太仓采访了太仓高中的高级教师马晓红老师,我们在必胜客餐厅中等待,大厅门被推开,伴着阳光,走进来的是一位长发披肩,面带微笑的女老师,她,就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马晓红老师。短短的采访完了,我们非常感谢马老师能够接受采访,通过老师的耐心的解答,我们受益匪浅。
追忆往事 似水年华
“我是1989年考进南师大的,我们住在随园不像你们都搬到仙林去了,大学生活真的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马老师跟我们回忆起她的大学生活,仿佛又回到了时候,那个春光流淌在青草地上,还在黛瓦白墙间游走的年华。“在大学里,我们的学业压力没有你们现在这样繁重,天气好的时候,几个小姐妹就会在没课的下午在校园的草地聊天散步。”马老师还兴致勃勃得跟我们谈起南师大随园校区“随园”这个名字的由来:“随园最初是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府第,曹家被抄后,雍正帝才把曹氏家园赐给了继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隋家衰落之后,又将园子卖给了时任江宁知县的清代诗人袁枚。取“随遇而安”之意,袁枚将“隋园”改名为“随园”,寓居于此,自号随园老人,写了著名的《随园诗话》。随园也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马老师略有遗憾得跟我们说:“当时我们那个时候是包分配工作的,班级有一些很积极的同学,当时没有跟着他们的步调走,有点浑浑噩噩的,有些遗憾。所以你们要跟着班级里积极的人的步调走。”马老师最后还说:“工作以后,去南京开会的时候我都会回随园看看。”
“那里曾是我的青春。”
认真负责 乐教好学
在采访之前,就听一位曾经被马老师教过的学生说:“马老师是他遇到的最有趣的英语老师,最负责的班主任。”
当问及“在教师这份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马老师说“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负责任,要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老师,较其他职业来讲,是相对来说比较辛苦的。因为作为一名老师,相对自己的自由时间较其他职业来说会比较少。你在学校中忙着备课,上课,教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段里可能完不成任务,你如果寻找资料可能你就没有时间批改作业,你批改作业就可能没有时间找资料,所以会带着工作回家,在休息时间可能有学生也会来请教你一些问题,所以要作为一名好老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马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确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她同时也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师。
马老师的个人语录是“Enjoy teaching, enjoy learning。”她认为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学生总把它当作辛苦的任务,她在教学上总是巧妙设计,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让他们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指点迷津 寄语南师
马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并为教学做了巨大贡献的人,从如何进入教师这个岗位以及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的相处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马老师说:“中学的考编分笔试和面试,大四准备考编的要做高考试卷。上次我去面试的三十几个人里面只取4个人,还不算那些笔试被刷掉的,竞争压力还是蛮大的,所以你们在大学里一定要上进。”这些话让我们有了紧迫感和压力感,我们认识到要胜任教师这个岗位真的不容易,从一个学生到一个职业人还有很长的距离,要求掌握的东西很多,所以我们觉得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做好准备,等毕业的时候才能顺利找到工作。
教师这个职业相对来说是比较辛苦的,她还给我们举例子,作为一名老师,要备课、上课、找资料、批改作业和教导学生,在白天有限的时间里,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例如作为班主任,你备课上课,在课间可能你要巡视班级督促学生,你吃饭的时候可能也会想着这一群孩子有没有胡闹有没有认真学习,你可能就会匆匆吃完饭就要去班级里去看看,那么剩余的一点时间,你只能在找资料和批改作业两件事情中二选其一,剩下的就要带回家完成。所以,做老师千万不要怕苦。环境在变,学生也在变,每一届学生都有不同特点。他说,“但要有责任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马老师告诉我们要有好的心态,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幸福感。马老师说“教师时间比较长,比如早上要7点就到学校,晚上5点下班,要比公务员这样的工作早两个小时。但是,你要抱着乐观的心态去工作”,“既然决定要当老师就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这些话都使我们在场的每个人感触极深。
马老师希望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语学院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让南京师范大学这一块牌子在社会中享有更高的声誉。
后记;
通过这次的访谈活动,我们学到了许多非常有用的东西,懂得了成为一个教师的不易,也对自己的理想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不断地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完善和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一定会使我们不断的和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地靠近。
第五篇:校友寻访心得
心得分为三人的:张潇荷、李莹莹、郝振艳。刘薇提供口述。
校友寻访心得
一、采访前的几天
这份心得,也可以说不是心得,只能说是一些采访前的感慨。虽然曾经也与一些社会工作者打过交道,但我不否认自己对这次访谈的紧张与重视。可能当面对曾经同样站在过山是这片土地并已经取得成绩的师哥师姐们,既有对他们的敬佩与羡慕,可能怀有一丝小小的妒忌。
当然,我必须得承认他们现在的成就来自他们的努力,不论是当年求学时的努力还是在职场上的拼搏,都是他们现在成就的基石。可以说我的嫉妒来的有些莫名奇妙,也许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让还是大一的我就开始心存焦虑,而师哥师姐已在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贡献多多。这些都让我心生感慨:可怜我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呵呵~~这个羡慕让人可笑吧!如果我真出生在那个年代,我还受不了那个苦,每个时代都有他自己的发展背景,这岂能是我能苛求的?真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让我有些无语的是,在学校给的84级名单中只有一人是教育学专业(与我同一专业)的,其它人都是学校教育的。我不禁想到教育学有这么差么?我看我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看来我还真得让老校友激发我的斗志,和老校友好好交流一下啦!
2012年二月五日
二、采访的前夕
夸张些说,我一想到明天的采访活动,我就有些睡不着觉,既怕达不到学校要求又怕老校友觉得我的能力不够。“参与活动的学生要注意仪表,着装整洁、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向校友展示个人良好素质和学校良好形象。”我不断的问自己我可以做到并做的更好吗?这儿没人给我答案,而妈妈对我说只要相信自己能就能,是不行也行,行也行。老爸就说,我的女儿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应该自信些,事情都是人做的不是么?电话预约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只是让我的心一直忐忑的原因。
路是走出来的,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能成为为他人开拓路径的人。这毕竟是山东师范大学首届“探寻校友足迹,启迪成功人生”活动,既为首届,就是你没人指导,要自己探求摸索。在此之前,队员们几乎没有多少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来说,采访校友这种社会实践是如此的陌生,我们也只能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在摸索中前行。
然而,我们可以在这摸索中成长与收获。就活动的意义来说,提前的认识校园之外的社会构筑,对于我们接下来三年半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也可以借此次机会,为在校大学生做出一份毕业投身社会的前期调查。很多时候在校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前途、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整体的蓝图。有着这一个社会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的学生知道如今的社会发展是怎样的。也能让在校的学生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如何利用好每一寸光阴,更加了解每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更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仅能让我们自己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师弟师妹与师兄师姐的关系更加紧密,能让校友们了解母校的发展,这样就更好的传承了校友对学校的眷恋。
有了这样的目的目标,我们前进就有了方向。现在在这个采访的前夕,我也只好闭上眼睛好好休息,为明天的采访养足精气神了吧!睡前,默默对自己说:加油↖(^ω^)↗!
2012年二月十四日
三、采访中的心得
总会有一些事情、一些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撼动我们的灵魂,恩赐于我们不可思议的成长还有很多人,很多曾经激荡着我们心灵的话语不能一一记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这方面付出的多了,在另一方面必然会失去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有多少人的仕途是在大学期间呼风唤雨到了社会还能泰然处事的?撒贝宁也许是让很多法科学生羡慕的一个神话,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撒贝宁只有一个。并且,成功从来都不可以被复制,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付出了多少,而在于他的成绩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访谈的时候,我们喜欢说谈一下经验,说一下体会。经验是自己经历的体验,没有亲身经历过怎么会有体验。哪怕很简单的一件事,长辈的经验告诉我们盐是咸的,我们从此知道盐之所以被称为盐,是因为它是咸的,可如果不亲口尝一下,怎么会知道咸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人生像是一个圆圈,走走停停,曲折去不曾走远。他人的经历中是作为标榜将我们的棱角磨平,于是,我们在原地几平米的地方兜兜转转。圆啊,这是一种标榜是的模仿,模仿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学习的前提是要确认所学的是适合自己的。对的就一定是好的吗?我们的路途中遇见的困难并在不断的克服中成长。这才是我们应该从师哥师姐身上学到的。今后的社会是由我们自己来闯荡的,没有人为我们开路,没有人为我们铺路,我们要成为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卫士,为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添砖铺瓦。这才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每正如程远臣师哥说的那样:这是我的经验与经历,如果可以给你们启发我会很高兴,如果说错了,你们也可以改正并给我提出来,这给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路去吧!(当然也要借鉴他人正确的意见!)
在采访时与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交流,了解他们成功的人生经历。几乎所有的学长学姐都婉谢“成功”一词,但在我看来,他们确实是成功的,至起码是人生阶段的成功。我也确实能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学长学姐,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有散发浓郁学者气息热情的纪委副书记程远臣师哥;也有从事栽培祖国花朵幼儿教育的王典美师姐;有在威海一中默默耕耘的政治老师黄进淑师姐;还有在威海一中高三前线工作的李丽学姐。他们既有各自的行业特征,也有各自独特的性格魅力。每个人的话都有它的道理,精辟有亲身的体会。采访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尤深:1.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是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前提是要有选择的资格。学习就是那必要的前提。口袋里只有十块钱的时候,你凭什么选择是吃牛排还是龙虾,你没得选择,即便是要一碗面还是不带炒肉的。自身的硬实力决定了生活的舒适程度。能够在自己所属的舞台上站住脚,靠的是硬实的两条腿,大学生活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它只是序幕。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2.时不我待,事不我待---为未来奋斗!师哥说他之所以成功,是他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他总是很积极的去追求。明白起点有多高,事业就有多大。。3.工作是为了让生活更好的途径,但不能为了工作丢掉生活。一个好好生活的人,他的时间应该分为三部分:劳动(工作或学习),享乐(多多的课外活动,接触社会),休息。
当然,在整个的交谈之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他们回味大学生活的陶醉。离校数十载,他们依然情系母校,总会找机会回母校看看,寻找当年梧桐树下的脚印。也许,等我们匆匆岁月行过。回首,我们也会抚手母校梧桐。
2012年二月十五至十六日
四、采访后的后期想法
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师哥程远臣说:继续开展探寻校友足迹活动,架起新老校友感情之桥梁,为弘扬母校广大母校做贡献。
为了这个采访活动,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根据通讯录分工,多头同时行动联系列表里校友。虽然一开始由于联系方式、工作等各种原因,有一部分校友联系不上,但是我没有气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联系上校友之后,我就开始做采访的准备工作,上网搜寻资料、准备访谈提纲、通知其它队员等。不过说真的,学校应该定期更新校友资料。有的不是已经退休就是换了工作,还有换电话的!我晕X﹏X我真想叹一句:哎呦我的妈呀~~还有就是,学校也应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多多开办些校友回访活动,扩大学校的号召力。
我们小组的缺点: 在访谈期间,师姐说一直认为有经验的采访者,应该善于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采访准备是指取得采访线索之后,在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前,对采访的人或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准备用什
么途径、方式、工具才能与采访对象接触。这种工作,就是采访前的准备。1.也许这是我采访前没有做好的部分。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一定的背景调查有些盲目。//一次访谈的成果最核心的来自于访问者现场的表现从而引出受访者最真挚的回答。在对话中,我们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其次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再次保持适度的沉默。因为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2.善于倾听我们是做到了,但是问题不够精辟,对话有些拘谨,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些只能说是做到了70%。也许还有许多的问题,不过,我相信,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中会越做越好!
记不清是哪位颇有阅历的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工作,30岁前靠专业,30岁后靠人脉。或许他是对的。总会有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天的,在这之前,我能做的,只是把每一门功课都修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小草永远不可能长成大树,但是雏鹰总会飞向蓝天的。我们都已成年,都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年龄,很多事情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决定和处理,无需依赖别人。而且我们也不想一直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
在这次社会实践所学到的东西,我必会牢记在心,也以每一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作为榜样,鞭策自己不断向他们靠拢。最后,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机会。相信,我们的活动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PS:之前提到的在学校给的84级名单中只有一人是教育学专业(与我同一专业)的,其它人都是学校教育的。当时我的心真是拔凉拔凉的。其实不然,在之后的采访中才知道,当时84级的学校教育是指幼儿教育和教育学。嘿嘿~~我的心这下终于放宽了!
2012年2月21日星期二
2011级教育学一班
张潇荷
校友寻访心得
今天采访了山师校友,收获颇丰。
这次采访的是高中母校一位年纪比较大的级部主任,也是一位历史老师。刚进他的办公室,老师就很热情,我也就减少了一份紧张。
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拘谨,但是老师聊天式的口吻慢慢的减少了生疏,也聊得越来越多。他询问了我的大学生活过得怎么样,而且对这次活动给予了肯定。也因为这次活动勾起了他当年的大学生活的回忆。他说他上学的时候喜欢并且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爬千佛山,一天可以去两次,早晨和下午,他说山上很好很陶冶人也很养人,并鼓励我们的大学生可以经常去玩儿。他说这几年他也经常去济南去山师,所以对现在的山师本部很熟悉,也很喜欢校本部的氛围和风景,他回忆说当年的山师还被一些人成为花园式庭院式的学校。
老师笑着说我们能在山师校本部学习可算是一种荣幸啊~~学生很自由而且周边也很繁华,学习之余可以多出去走走,开开眼界,增加一些社会经验,对未来也是一种帮助。
在聊天中,老师的一番话也让我领悟不少。当我对老师说现在有点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时,老师无奈的笑了。他说本来把学生们送入大学就是想让学生们可以不像高中初中一样为学习烦恼,可以比较自由的生活,没想到又增
车,有房有车后就愁结婚,婚后愁孩子,有了孩子愁孩子的学习,紧接着愁孩子的车、房子、婚姻……这样活着多累啊。他告诉我们该放松的时候就不要那么紧张,过好每一天就好了,以后就业的途径很多,工作总会有的,只要善于抓住机会。
对于学习,他说,现在的大学的学习任务很轻松,要是想拿奖学金,考研,那就认认真真的学习书本,要是想以后快点就业就有计划的学习,分清轻重,多出去积累经验,没有哪种工作只凭书本就可以胜任,就算当军师还得有实战,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启发。
老师还对于教师这个行业给予了一定分析。他说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分清什么是“严”,什么是“死”;什么是“乱”,什么是“活”。千万不能把严格当成一种死命令,不可以把学生的活跃当成是课堂的混乱。可现在的老师有些偏偏把“死”当成“严”,把“活”当成“乱”,让学生一点积极性也没用,老师们教的也累;对于活跃的班级,有些领导还会批评成扰乱学风。这次采访的老师思想很开放,他说我教过的班级不会用一些死板的纪律来约束学生,盯梢值班只会让学生逆反,丧失主动性。他说有经验的教师对于课上课下的老师小动作都会知道,只是有时候不去揭穿,只要不太过分,就不要大动干戈。老师应该体谅学生,毕竟老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这样学生也会尊重老师了。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如果只是苛责体罚,往往会使学生觉得两清了,内心也不愧疚,以后错误还会明
个明智的教师。
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下人们思想的问题,他说改革开放的今天正是新旧思想冲击的时候,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观点,也会否认别处的观点,乡村与城市,南方与北方,中国与外国。对于一些观点,我们取之有用即可,不必追究谁对谁错,也许出去见见世面自己的观点就会开放许多。生活在农村的人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思想迷惑,思想遇见识分不开,要扩大自己的见识不能随波逐流。有些观点听听就好了,所以人们才会努力的考大学,去大城市,多一份件事就多一份机会。
有句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次访谈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师在访谈的最后表示了对我们大学生的希望,也表示了对学校的希望,希望学校立足时代的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一个全国甚至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教育学院 教育学11级1班 李莹莹
2012 2 16
校友采访心得
2011年,一份秋意雨绵绵,使这个古韵雅致的山师校园笼罩上更惬意的味道。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并即将成为在这里生活四年的“老地户”。所以,彷徨、兴奋、好奇与无尽的期待。
半年的生活就要在喧闹中结束了,学院组织了一次寒假探寻校友足迹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大家都很兴奋的报名参加了。
采访,是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事迹,而激励我们的人生目标。听到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取得成就,我们都深有体味与启迪。虽然采访的过程会很艰难,会遇到许多不解,但还是乐此不疲。以前看过许多关于访谈的节目,我知道我们需要的不是采访本身而是从这个过程所学到的东西。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所得到的感受。
第一:团队,就是最大的后盾
这次采访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记得小时候就听过许多关于团结的故事与谚语,因为没有太多团队的活动,那时也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明白团结是办理一个事情的圆满完成最重要的因素。但这次,我亲身体会到了这里的精神,也尝到了如人参果般的养分。很得意我们拥有一个好的队长,办事能力的强悍使我们不是一群无头翁,还有队友的亲历合作,使这一切也变得轻松些许。的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是最重要的。尤其在现在这个日益冷漠的时代,在娇生惯养畸形发展的现代青年,这种精神会越来越具有地位。
第二:没有技巧,努力就对了
老校友与我们之间的谈话进行的很顺利,我们的到来也激起来他们对大学时代的追忆,也充满了对青年时代美好的赞誉。我发现,无论人长到多大年龄,那段年轻时代都是大家最珍贵最让人恋怀的记忆。所以,就在我们还没有走过的时候,就要选择珍惜,选择无悔。记得谈论的过程中,他说,其实,取得成就没有任何技巧,技巧是留给那些主宰人类的天神,而他们却在几千多年以前就牢牢地把自己留在了天宫里。所以,人类只能在有限的能力中选择无倦的努力奋斗。别找不弯的路子,也别问如何快速达到巅峰,努力就好了。的却,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期望以最小的努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可,这样浪费头脑莫不如脚踏实地的奋斗一番。我们年轻,别用年轻所谓的资本去无尽的挥霍。任何时候都只有默默的努力才可。
第三:心胸宽大气自显
大学了,我们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面对更多的强手与才人。我们可能会妒才,可能会愤懑,也可能会难过。但我觉得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都是你应该具有的最大财富。少抱怨,少嫉妒,少低沉。虽不需要把一切都看淡,但也要做到坦荡,把自己搞得过于功利化,最后才会发现伤痕累累的只有自己。大度看人看事,天下自然欢乐永随。虽不奢求绅士风采却也可以花中独秀。
要说的很多,要学习的很多。虽然采访中也碰到许多不理不睬的人,但我们也无权评判什么,这只是社会冷漠的一个缩影。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热情。未来的路很长,事情很多,人也很杂。但不管怎样,只有引着自己的心意好好走好每一段路程,就是莫大的幸事。访谈结束了,但那里的味道却依然停留,留在心灵的感叹也依然不息。或许,存在着一份对母校的祝福,就这样充满期待与幸福继续走下去······。
2011年2月17号
11级教育学一班
郝振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