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因西里法则学习心得
海因西里法则学习心得
一、海因西里法则起源: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二、海因西里法则原理:
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三、海因西里法则作用:
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的研究说明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工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论一样,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工人。从这种认识出发,海因里希进一步追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人的缺点来源于遗传因素和人员成长的社会环境
四、海因希里法则体会:
通过对海因西里法则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了安全管理工作带给我的压力,安全生产、幸福生活,没有安全的生产环境何来幸福的生活,2015年公司跟金川集团合作,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如何让安全文化深入人心,这将是我们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累计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影响较大,每一起事故都值得我们反思,因为通过学习海因西里法则告诉我们,每一次事故都不是偶然,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29起轻微、未遂事故和300起
安全隐患,在公司开展的一系列安全活动中,时常把安全检查放在第一位,隐患整改必须严格按照“五落实”原则,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下,只有把消除隐患,才能达到真正的人员、设备安全。“金川文化”能实现如何能本质安全,因为金川安全文化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不会发生三违现象。海因希里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这是提到的事故发生的根源在金川安全文化里面我们可以得到解决。在2015年里我们将努力学习“金川模式”汲取金川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我们将向“零违章”发起挑战,全面打造本质性安全企业。
第二篇:“海因里希法则”学习心得
“海因里希法则”学习心得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海因里希认为,在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有二十九件“轻度”的灾害,还有三百件有惊无险的体验。
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我们的安全生产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二十九件“轻度”的事故,还有三百件潜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很多人经常做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通过对“海因里希法则”的学习,我得到如下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
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员工存在着认识上和行动上的误区。有的认为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意外事件,由此产生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漠视心理;也有的认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可能控制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生产抱着“听天由命”的消极回避态度。
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警钟长鸣,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守操作规程;严格认真巡检,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小毛病;把任何一个异常情况都当成一个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来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自觉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努力实现本岗位安全生产零隐患。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是实现安全生产最有力的保障,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实践反复证明,有着良好安全习惯的人,不仅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还会主动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没有形成良好安全习惯的人,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即使暂时未发生事故,至少在他们身上埋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杜绝“三违”。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发现别的员工的不良习惯,也能够及时指出、纠正,防止习惯性违章。努力做到每个员工都能自觉按照日常行为规范、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办事,为安全生产打牢基础,真正做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
三.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仅认真学习与生产设备设施有关的安全知识,还要学习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在头脑中将生产和生活的安全融为一体,把良好的安全习惯体现在生产和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安全自律,紧绷安全之弦,确保本岗位安全生产,从而保证每个岗位生产安全,进而保障本车间、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海因里希法则浅谈
海因里希法则浅谈
伴随着企业和员工对于安全的不断重视,如何更好地消除和控制安全隐患、如何更好地避免安全事故成为重要的课题,其中海因里希法则作为成熟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
海因里希法则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得出了安全隐患、轻伤事故、重伤死亡事故的比例300:29:1,300起安全隐患产生29起轻伤事故,产生1起重伤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产生,一定要注重安全隐患的防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
图中,工人在积水路面上行走,差些滑到,其实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安全隐患,既有物的不安全状态(下雨积水),也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在湿滑的路面上行走)。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深层次思考,挖掘事情的根源,制定相应的措施,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具体到图中情形,应该分析为什么地面会有积水,是因为排水设置堵塞、此处地势
偏低还是其它原因,若排水设施堵塞,就应该及时疏通排水管道,若地势偏低,就应该填高地势,让水及时流入排水管道中。当然,可能由于一部分原因,这种改造设施无法马上进行,因此在现有情况下我们应该制定一些应急措施,做好预案。比如下雨天,此处积水,一方面我们组织人员及时清扫,将积水消除,另一方面我们考虑在水消除之前,考虑让员工让道而行,如果无法让道而行,可以考虑让员工穿上防滑鞋子,此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依据这些措施,形成下雨天的预案或者程序文件,一到下雨天就执行此规定,并且让员工积极参与和配合。
在进货检验实习时,自己很注意劳保用品的穿戴,劳保鞋、防护手套等穿戴及时,例如检验包装箱时很容易划伤手部;检验铝型材时尽量不要站在物品堆垛的中部,防止型材垮塌造成砸伤危害,一定要穿戴劳保鞋,避免垮塌砸到脚;检测真空管一定要带手套,因为包装箱里面的玻璃管可能存在破碎,容易划伤手,尽管带手套不方便检验记录的填写,但是为了安全一定要带。
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海因里希法则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尽管没有出现工作失误,但是面对工作中的不好苗头和隐患,一定要及早排除,及早消除,及早处理,避免形成大的失误后造成重大的损失。
第四篇:海因兹偷药(范文)
丈夫是否应该偷药,为什么?
1.水平1 前习俗性道德:
在这一水平,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律道德
社会视角:自我中心的世界观,不能考虑不同行动者在利益与视角方面的差异。
道德判断:行善避恶的原因是避免来自权威的较高权力的惩罚
他去药店偷药对不对,如果对,为什么?:只要他不被警察抓住,就行,因为这样他可以帮助他的妻子;如果他被警察抓住,就不行,因为这样他就帮不了他的妻子。
·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
社会视角:个人学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和世界观,因此他们处于冲突之中,因此必须进行利益调适;
不行:商店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做法,而当你想要别的东西,老板会把你撵出商店。
可以:对于海因茨来说,他妻子的生命的重要性,要比对于药剂师药的重要性重要。
2.水平
二、习俗性道德
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
·第三阶段:人际的相互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
社会视角:个人开始意识到他所属于的群体,以及他与别人分享的情感、期待和异治。个人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服从那些他与别人分享的利益,并站在别
人立场考虑问题
不该: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对你评价很糟。
应该:否则就对他的妻子不好。
·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
个人能够采纳整个社会系统的视角,超出与朋友和同伴的人际视角来看待问题。个人之间的关系被放在了社会的整个社会系统中来理解。
行为正确就意味着做社会的法律所规定的事。如果人人为所欲为,社会的秩序就会崩溃。
不行:这违反法律。
可以:偷窃是违法的。但它也如果不帮助垂死的人也同样是违反法律的。因为对于任何社会来说,社会成员的生命都重于任何物质财产,所以海因茨做得没错。
3.水平3。后习俗的道德
逻辑推理: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
个人将社会关系看作是由人们基于平等的权利与社会机会自愿达到的契约性协议来调控的。
做正确的事要求考虑他人的权利。人们必须彼此达成协议,以确保所有人的权利。这样做的原因是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
偷窃:偷窃冒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
可以:每个人都有生命权和财产权。这里妻子的生命权与药剂师的财产权相冲突,不过当生命与财产发生冲突时,生命更高。
·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
个人力图从人性和理性的普遍视角来看待社会关系。
做正确的事就是做普遍有效的原则提供了根据的行为。一旦法律不能从这样的原则获得根据,人们就必须偏离法律,对抗法律。
不对:因为这个行动基于武断地运用权力,而不是以普遍根据为基础的合法行为
可以:任何不迫使药剂师的财产权让位于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的义务的法律都是不正当的。
药剂师不采取行动来挽救生命冒犯了道德法则。海因茨应该向药剂师指明这一点,如果他不能说服药剂师,也不能从法庭获得支持,他就不得不自己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一困境。但在这样做时,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药剂师的损失。
第五篇:迎风西里感谢信
感谢信
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迎风西里社区迎风二里10#楼前有一处200多米的空地,以前地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积水,夏季蚊蝇滋生,居民既无停车场地,又无活动场所,而且出入也极不方便居民的困难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急需有效解决。恰值燕化天钲建筑工程公司在我们社区施工,为此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你们,你们了解社区实际情况后,看在眼里,记载心里,把社区居民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二话不说,不计投入,马上安排人员实地勘察、指定方案、购买材料、组织施工,在短短的一周内就将原来坑洼不平的地面全部铺上了整齐的方砖,真是旧貌换新颜,解决了我们社区的一个大难题!社区巨门走在干净整洁的地面上,而且今后又有了一个大的自由活动场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感激的话说不尽,要我们一定要把感谢之辞带给燕化天钲建筑工程公司的领导们。再次,我们迎风西里社区代表巨门同志们,对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心系居民、服务社区、乐于助人的好精神!感谢你们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好品德!我们要向你们学习,以你们的精神鼓舞我们居民同志们,把我们的迎风西里社区建设的更和谐美好!
我们再次对北京燕化天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
迎风街道迎风西里社区居委会
二〇一一年七月四日
天钲为民修路,群众喜送锦旗
近日,迎风街道迎风西里社区委员会的杜主任,将一面绣有“心系居民,服务社区”的锦旗送到我公司第二项目部,感谢我公司为老百姓修缮了一条盼了多年的水泥路。
迎风西里社区迎风二里10#楼有一处200多平米的空地是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因年久失修,该段路面已破损不堪,尤其是近段时间的连续大雨使路面变得泥泞难行,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我公司领导了解社区实际情况后,对该路段进行修缮改造,把黄泥路改造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方便了群众的出行,社区容貌加大改观,这一利民行为使得居民们交口称赞。
“以后,幼儿园的孩子从这儿走,我们这些家长就再也不用担心他们跌着、绊着了,这路修了真好!”居委会的一位大妈高兴地说。
“这下可好了,路修好了,我以后出门买菜再也不用只顾低头看路了。”社区委员会的杜主任表示: 感谢天钲公司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