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阳第一小学语文创新课心得体会
宁阳第一小学语文创新课
——心得体会
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宁阳第一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名师创新课研讨会。会上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听取了他们的教学思路介绍以及专家的现场点评。短短一天,内容丰富而紧凑。之前也曾在网上拜读过专家及名师的论文、教学案例,如今,进入课堂亲身体验,真有“白闻不如一见”之感叹。听完后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课堂需要情趣化、生活化、艺术化。
一、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师的引导
1、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的特点。另外,汉语拼音有高低起伏的四个声调,很容易产生音乐般的旋律,这两个规律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大纲也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听的这节课中,课堂上先后采取了朗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快速读、引读等多种形式,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
2、小学阅读课是教师指导下的言语实践课,是读书指导课,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在讲课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善于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让学生尽情交流自己对词语及文本的体会而且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走进文本轻轻松松地读出人物情感、品出味道、读出感情。比如:老师在教学《丑小鸭》让学生感受“丑小鸭的痛苦”这一段时,她是这样指导朗读的:画出表现丑小鸭痛苦的地方交流汇报——再找出其中最痛苦的地方交流——交流“痛苦”的原因——创设情境——读出感受——评价指导后再读。
师:用直线画出哥哥姐姐怎样对他,用曲线画出养鸭的小姑娘会怎样对他。
生:汇报交流
师: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生:丑小鸭很痛苦
师:为什么痛苦?
生:交流汇报(激发思维、创设情境、发挥想象)
师:放丑小鸭被欺负的图片(创设情境,深刻感受)能把刚才感受到的痛苦的样子读出来吗?——生读——读的怎么样?(生„„)好在哪儿?
师:愿意读的更好吗?边读边想象,你会读的更好更有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生再读,并读出了丑小鸭的痛苦。
二、语文课堂展现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老师用她那挥洒自如的声音带我们感受了丑小鸭经历的磨难和幸福„„当我听着老师们的课时我不禁惊叹:“原来名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语言准确、精炼而不失幽默。他能把学生带进广袤的沙漠,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三、语文课堂突现强烈的语文意识
1、重视字词教学
比如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对学生说过一句话“读准字音是读通文章的基础”。老师在教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时让学生对“期”和“欺”进行了比较发现。为了让学生进行深刻记忆老师非常形象的解说了这两个字的不同含义。可见名师课堂中的字词教学不仅快乐而且扎实。
2、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们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老师们则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程,关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使其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四、给阅读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利用“文章空白”启发想象、突破难点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旺盛,在接触周围世界时,会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在他们的头脑中会产生出许多新鲜、奇异、与众不同的想法,创建出许多新的形象。而老师们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利用了文章的空白来诱发学生的想象,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情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
老师讲《丑小鸭》一课时,讲到丑小鸭望着美丽的白天鹅时也是十分巧妙的利用了“文章的这一空白”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丑小鸭在想什么。通过想象交流,学生很容易地体会到丑小鸭那种渴望美丽向往幸福的心情。
有人曾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成了点燃火把的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点燃了学生想象的火花;给阅读教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短短的一天的学习时间,我感悟到了语文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了我们要对对语文心存热情,激情;感受到了教师要对教法进行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对三维目标要准确落实,也感受到了作为老师要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关注。为我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的方向。
第二篇:小学语文观课心得体会
《2014年全国小学名师优质课示范教学 观摩活动暨云南小学青年教师课堂大赛》
观课心得
泸西县建设小学:亢利波
在阳春三月,我有幸观摩了由云南大学科技咨询发展中心联合云南大课堂中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在昆明市举行的“2014年全国小学名师优质课示范教学观摩活动暨云南小学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活动。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来自云南省各个地州的十余位老师的精彩语文阅读教学,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收获颇多。听名师上课,听专家解读,让我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美妙感受,如聆听荡气回肠的名曲,又似品余香缭绕的香茶。
课堂上老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昆明之行,不但让我有幸认识了方茹、温雅、龚桥花、杨清、俞玲、陆赟、王雪、李娟、张丽君九位个性鲜明、多才多艺的老师,而且有幸聆听了来自北京的王文丽和吴琳两位名师的两节精彩绝伦的示范课。她们端庄沉稳、语文综合素养深厚,在课堂教学上的游刃有余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和追崇。
她们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师生水乳交融;她们的教学设计精巧,极富感染力,令人心仪,油然而生敬意。到现在想起来,我依然仿佛置身于那一堂堂鲜活的观摩课中,随着这些一线名师一起情感起伏,被这些老师所牵引、感化、折服,从而惊叹教学艺术魅力的至高无上!
从她们身上看到的是为教的激情,为学的严谨,为人的真诚与坦荡。我深深感到教育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幸运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可以“活到老,学到老”,同时我也领悟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听名师授课后,我不断地反思,感悟很多,受益匪浅,像这样朴实无华,通俗实用的好课,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特别有指导意义,现在说给大家分享。
一、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教学目标就像指向标,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所观摩的这十几节课中,各位老师都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将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比如张丽君老师执教《学与问》中,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学与问的关系与联系,从用导入,注重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法,注重拓展资源,注重语言的应用„„这样的教学安排,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三顾茅庐》中王雪老师根据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来品读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的好词好句,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二、教学内容更加丰厚。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比如在方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老师以小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用文中话归纳课文梗概并采取了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配乐朗读、教师导读等多种多样的朗读方法,尤其是用各种各样的节奏来朗读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更是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兴趣。
2、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每位教师都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学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比如在王文丽老师所执教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一文中,老师以小游戏的形式出示诗歌,让学生自由编写诗歌,在一种轻松、自由、有趣的环境中学会了诗歌的押韵及简单的诗歌撰写技巧。
3、朗读训练与读写结合。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所在。朗读,更是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情感的重要方法。各位讲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对孩子的朗读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从读中学,从读中品,从读中悟。除此之外,几乎每一节课,都注重了孩子们的书写。不管是低年级的写字训练还是高年级的写作训练,都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1、教师语言具有艺术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如,陆赟老师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朗读指导和训练到位,板书行云流水,体现了深厚的语文功底。温雅老师执教《生命,生命》一课时,声音甜美,声情并茂,既烘托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2、教师的字体工整。新修订的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语文老师,就要起到示范作用,在课堂上,不管是板书还是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每位教师都很认真,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尤其是李娟老师所执教的《“红领巾”真好》一课,不但老师的字体很漂亮,而且还对上台板书的学生做了及时的书写纠正。
3、教师有着很强的综合知识素养,渊博的知识功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的调用已有知识对学生新学知识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很好的疏导。同时,还能在新学与旧知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即利用旧识辅助记忆新学,利用新学辅助回忆旧识,是学生的知识面无论上在横向上还是纵向上都有了一个很好的调动与积累。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课的教学中,王文丽老师所教学的是现代诗歌《月之故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穿插进了《乡愁》、《思乡》等现代诗,同时引入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长相思》等几首较为有名的思乡古诗,最妙的是王老师还设计的师生合作歌曲《月之故乡》一环节,不但很好的帮助了学生理解、体会诗歌的情感,还调动的学生极强的求知欲望和创作欲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创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简练,学生学习更加充分,课堂训练有效,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五、课堂教学注重鼓励性评语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堂课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采用多形式的表扬,让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这对于平时听到都批评多的学生来说是很少有过的,因而上起课来兴趣更浓,劲头更高。因此讲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
这次培训学习,名师们的语文素养、教学艺术和教学技能非常值得我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我们语文课中所缺乏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有待改之。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也在呼吁这种课堂氛围,我们的授课方式应进行转变,虽然我们都在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实效并不大。这些老师的教学机智更是我要学习的,这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学生的问题做到“开口即答”,对于学生出现的理解偏差能及时引领。
课后,崔峦专家点评指出,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应做到以下六点:①教学目标要更加明确;②教学内容要更加丰厚;③教学环节要更加简化;④教学方法要更加简化;⑤学生学习要更加充分;⑥课堂练习要更加有效。专家的点评和指导像一盏指路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这次活动我的收获真是很大,对我的触动很深。这得感谢学校对我们老师的支持,不惜花费资金送我们去学习,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培养,我一定要将所学到的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艺术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完善,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短暂的一天半,听了11节课,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相比较而言,顿生许多感慨:教书难,教好书更难!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小结这次听课的感受:身为新课程改革一线语文老师的我们,更应注重锤炼语文功底,加强文化底蕴,焕发语言魅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负众望的好老师!
第三篇:小学语文观课心得体会
“2014年全国小学民师优质课示范教学 观摩活动暨云南小学青年教师课堂大赛”
观课体会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非常幸运地观摩了由云南大学科技咨询发展中心联合云南大课堂中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在昆明市举行的“2014年全国小学民师优质课示范教学观摩活动暨云南小学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活动。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来自云南省各个地州的十余位老师的精彩阅读教学,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老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就像指向标,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所观摩的这十几节课中,各位老师都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将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比如《三顾茅庐》中王雪老师根据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来品读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的好词好句,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学与问》中,张丽君老师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学与问的关系与联系„„
二、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比如在方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老师以小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用文中话归纳课文梗概并采取了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配乐朗读、教师导读等多种多样的朗读方法,尤其是用各种各样的节奏来朗读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更是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兴趣。
2、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每位教师都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学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比如在王文丽老师所执教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一文中,老师以小游戏的形式出示诗歌,让学生自由编写诗歌,在一种轻松、自由、有趣的环境中学会了诗歌的押韵及简单的诗歌撰写技巧。
3、朗读训练与读写结合。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所在。朗读,更是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情感的重要方法。各位讲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对孩子的朗读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从读中学,从读中品,从读中悟。除此之外,几乎每一节课,都注重了孩子们的书写。不管是低年级的写字训练还是高年级的写作训练,都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1、教师语言具有艺术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如,温雅老师执教《生命,生命》一课时,声音甜美,声情并茂,既烘托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2、教师的字体工整。新修订的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语文老师,就要起到示范作用,在课堂上,不管是板书还是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字,每位教师都很认真,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尤其是李娟老师所执教的《“红领巾”真好》一课,不但老师的字体很漂亮,而且还对上台板书的学生做了及时的书写纠正。
3、教师有着很强的综合知识素养,渊博的知识功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的调用已有知识对学生新学知识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很好的疏导。同时,还能在新学与旧知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即利用旧识辅助记忆新学,利用新学辅助回忆旧识,是学生的知识面无论上在横向上还是纵向上都有了一个很好的调动与积累。不如,在《轻叩诗歌的大门》一课的教学中,王老师所教学的是现代诗歌《月之故乡》,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穿插进了《乡愁》、《思乡》等现代诗,同时引入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长相思》等几首较为有名的思乡古诗,最妙的是王老师还设计的师生合作歌曲《月之故乡》一环节,不但很好的帮助了学生理解、体会诗歌的情感,还调动的学生极强的求知欲望。
四、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五、课堂中,鼓励性评语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堂课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采用多形式的表扬,让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这对于平时听到都批评多的学生来说是很少有过的,因而上起课来兴趣更浓,劲头更高。因此讲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
2、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老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授课老师们那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语言,对课堂氛围的巧妙营造,让我羡慕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尤其是在这个突飞猛进的信息时代,我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要博览全书,让这些知识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还有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教学中要真正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我们引路人的职责。
第四篇:宁阳十二中语文教学模式
各子课题组:大家好!为了加强课题组之间的交流,我们申请了初中语文课题研究专题博客。请大家把已做好的教学设计、导学案、检测试卷等发到我的邮箱(ywkt12@126.com), 另外,希望课题组也将本校语文教学模式(最好有详细解读)也发到该邮箱,未来作
为课题结题成果,以便结集出版!
宁阳十二中语文教学模式(讨论稿)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师要“‘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怎样“教好每一个学生”?于漪老师有一条宝贵经验是:“教师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这启发我们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真正“以学为主”。“以学为主”也是我县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理念,即: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整合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真正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目的。据此,我们制订了“三环节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设计为:课前预习,整体感知----课中实施,研读揣摩(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整体升华)----限时作业,巩固提高。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步:课前预习,整体感知。
作为培养学生自学愿望和能力的一个突破口,本环节关键是教师充分地设计好预习任务。预习学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初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文学常识,扫清文字障碍;(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畅谈个人的初读感受;(3)梳理预习中的疑难。
对于阅读教学,我们将预习任务设为以下五点:
1、走近文本,朗读预习:有感情地诵读全文,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学案中出示重点字词,便于集体纠正与强调)
2、资料助读:补充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课文的写作背景,便于理解文章主旨。
3、速读感知: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再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疑难问题?试写在下面。第二步:课中实施,研读揣摩。
此环节进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初期的预习成果进行“预习展示”,其方式灵活多样,如对字词我们可以指名学生板演后集体强调,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可采取组长汇报的方式,由此自然过渡到“研读揣摩”一环节。(研读揣摩中,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涵咏其丰富内蕴,进而学会阅读。学习中,我们要引领学生熟悉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都应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指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对课文整体感知。
(一)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学习一般的记叙文或者是小说类的文学作品:(1)对所叙述的事情能用一两句话做出简洁的概括与归纳,(2)能对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复述或转述,(3)能对作者的叙述艺术进行初步感知。
2、学习议论文:
(1)能正确理解并说出文章的主要观点,(2)读过以后受到了什么启发,并初步体会文章说理的严密性、逻辑性,从中受到一种理性的启迪,以丰富自己的心灵;
3、学习说明文:
(1)能概括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2)初步体会文章说明的准确性,从中获得以前未曾了解到的知识,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4、学习古典诗词:
(1)要能初步懂得诗歌写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从其中极为简练的描写中抓住关键词品析、想象,获得美感,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涵养学生的心性。
(二)对文章语言获得初步欣赏。
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对语言能做出怎样的评价,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感能力的高低,究其实还是语文素养的高下。
整体感知特别强调对于文章语言的初步把握。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就实实在在地感知着语言,通过阅读语言与作者对话。文章语言风格——或朴素平实、饱含深情;或简洁流畅、明白如话;或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或发人深省、富含哲理;或清新淡雅、宝灵秀丽;或优美生动,诗情画意;或情文并茂,理趣并重;或风趣幽默,轻松活泼;或留有余地,意味深长;或多种表达,引起共鸣;或工对整饰,骈散结合等。
(三)感受与评价文章的主要写法
针对初中阶段常用的写作方法,我们概括了18种:1.欲扬先抑2.对比、烘托3.一线贯通(明、暗线结合)4.开篇点题(前后照应)5.卒章见志,画龙点晴(深化主题)6.寓情于景,情景交融7.象征8.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10.以物喻人11.联想、想象12.以小见大13.细节描写14.典型事例,选材恰当15.详略得当16.多种修辞并用17.多种感觉并用18.人物四大描写手段(小说)
(四)体验与感受文章的情感。
为保证“研读揣摩”的实效性,我们指导老师做到以下四点“精心”。
一、精心设计课堂的主问题,发掘深层次课堂的引爆点。
主问题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者问题。构筑主问题的途径也是多样的:首先,透过题目去提炼,第二,抓住文眼打开窗,第三,巧借导入引主题等,二、精心组织好组内的合作交流,凸显小组合作的智慧性。
小组讨论前留给个人充分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学习任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交流内容可以是个人疑问,也可以是同一问题的多元看法。交流时可按学习程度的由差及好的顺序逐一发言,组长作好记录与总结,并随时准备汇报。切忌合作交流变成了个别优秀生“个人论坛”。
三、精心预设好学生的共性疑难,随时进行“二次备课”。
学生的共性疑难,即教师需精讲点拨的内容。发现疑难,可以抽查学生的预习学案,更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提取问题,发现问题,重组问题,调遣个人对教材的深入解读,立即进行“二次备课”,准备精讲点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升华学生的情感。
四、精心设计拓展点,丰富文本知识,拓展学习空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两种尝试:
1.内引——凸显课堂的深度。拓展课文的本身,体现拓展使教学对教学内容的纵向拓展,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就课文本身的语言、情景、立意、写法等,结合已学课文及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纵深拓展。
2.外联——凸显课堂的宽度。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并与课文进行比较,体现拓展式教学对教学内容的横向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联系生活世界、科技世界和学生心理世界的相关知识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观点谈认识,拓宽学习的领域,增强兴趣,达到“用教材教” 的目的。
第三步:限时作业,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应在让学生进行知识、思维方法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总结后进行。留于学生5分钟的自我反刍时间后,再进行本堂课的达标检测。为真正体现“限时作业”的有效反馈,我认为我们需认真抓好以下几点:首先,精心设计限时作业,题型多样,内容覆盖面广,题目由易及难,时间可控制在10-15分钟,分值要明确。其次,学生的限时作业最好单独设出,当堂即发即做,闭卷完成。
最后,组间互批,教师点拨,同时将每组的达标率或得分率公布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让学生在集体的督促下,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弥补不足,以求共同进步与提高。
以上是我们对于三环节的一些粗浅的实践与思考。当然其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因生而异,因文而异的。
补充说明: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五篇:创新思维课心得体会
创新思维心得体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本质是前进是对周边事物积极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国富民强,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探索才能知道的更多,也更加先进,一个只知道跟随的人是没有热和前途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我是一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想起以前在队里训练,教练常提到八个字“快、长、准、顺、轻、紧、强、变”,这其中的“变”就是所谓的变化创新。我的肩关节柔韧性相对于别人来说不够好,做出来的操化动作较为僵硬,这就会在比赛中影响到艺术分,长期的针对性训练始终弥补不了先天性的不足。当时记得时间是靠近全国锦标赛了,也是考学前的最后一次关键性比赛,时间很紧,感到周围的环境都在向我施压,教练与我探讨、做工作,队友们也与我沟通。训练课后一次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那天练得比较晚,健美操馆在训练局体育馆的八楼,我从楼上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楼下,更糟糕的是楼下阿姨那天有事,看到人基本走了以后就关门了。我只好又爬到八楼从安全通道下楼。当时天色已晚,安全通道灯全部打开,很是明亮,出口离校门也近。心情有所好转,就在这时我想到了我操化动作的创编。我想为什么非要一味追求与肩关节柔韧性有关的动作呢?可以像走安全通道一样,走另外一条创编路子。第二天我便增加了许多小臂的动作、动作空间的变化以及身体方位的变化来使我的操化动作增加亮点。通过努力,我在08年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单人操第六名的好成绩,顺利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所以直到现在在同济大学训练我也常常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创编操化的过程中。这样操化看起来就在与队友有共性的同时更加个性化了。
我来到同济大学,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同济大学的体育特招生,我要用我的特长为学校增光添彩,同时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踏入社会之后为国家做贡献。我现在担任副班长一职,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运用到了创新思维。体育班同学在文化课学习中出勤率与普通生比较相对低些,这也是让体育部领导最为头痛的一件事。而我们班委则商量出了一套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让同学们了解到自身文化课的欠缺,了解现在就业的现状,让同学们有危机感,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出勤率。我想这样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角度出发管理学生比从官方硬性施压要强得多。
作为班干部,我必须以身作则,在训练和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我们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类,其下设有高等数学等科目。我在学习这些科目的同时也运用到了创新思维。就拿高等数学来说,摒弃传统的按章节的复习方法,我把能联系的知识点都做一个总结,把一学期所学的公式分类来记忆,实现纵向的联想。例如本学期在前面先讲到的空间平面与直线的表示方式可以与后面讲的怎样求解空间平面与切线联系起来记忆,增加学习的效率。
创新思维可以能运用到大部分领域,同样包括我的专业课——市场营销。我想今后在大三开设市场营销学以后,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实战营销中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商管理类 095009
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