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总结(xiexiebang推荐)
总结
白沙小学 二0一三年一月九日
白沙镇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实验教学总结
一学期来,在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工作计划的具体安排和指导下,我校科学实验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以争创先进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这一些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设想,为将工作做的更好,特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科学教学不仅是为儿童储备日后的现成知识,更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技能的爱好和智慧才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探索动机,善于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探索情境,善于启迪诱导学生的集体研讨,集中集体的智慧,使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答案。而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就必须坚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课的目的。在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借助课程目标中的“活动建议”,在内容、形式、程序上,把目标融入其中,以科研指导教学,以探究为中心,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
一、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1、一学期来,各年级都能按照实验计划执行,上好开足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均能记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能做到先备课再上课,同时,在实验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参与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的学习、实验态度。经过努力,师生的实验水平都有所提高。
2、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科学实验教学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室活动
1、在期初,实验室即制订了各年级的实验计划,组织成立了科学教研组,间周一次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学习讨论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2、实验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以举办科技小制作和科技小论文等竞赛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3、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在实验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4、开齐、上足、教好实验课,尽可能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5、及时整理实验使用后的器材,发现损坏及时记录。
6、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搞好实验室安全与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7、加强科学教学的常规管理,促使教师上好实验课,在实验课上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8、加强请示汇报,及时向领导汇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取得领导支持。
9、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学习,注重自身的提高。明确科学课程的要求,重视科学的重要性,上好实验课。充分利用仪器设备,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教材料(如多媒体、光盘资料等)。
10、鼓励教师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11、强化实验教学日常管理.(1)按要求制订实验室主管职责,实验员职责,科任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守则,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借用,领用,损失赔偿制度。
(3)实验室在借用、领用、仪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时必须进行填写登记,手续要完备。
(4)建立完整的管理帐册,资料档案,定册清查帐、物、卡,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
(5)各种仪器、设备的存放根据其性能和学科特点,进一步科学分类摆放,并加强防护工作。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目前,由于我校教师太少,实验教师队伍还不壮大,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2、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观念还不够开放,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进一步培养还没有抓到实处,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开放思想。
3、由于班级多,实验室仅有一个,导致一些学生分组实验只能上演示实验,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今后实验室要尽可能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科学教研组 2013年1月9日
第二篇: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
复兴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总结
本次实验考核我们认真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总校部要求并对所有监管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使监考人员熟悉每个实验步骤的操作要求进而准确进行评价打分。此次考试比较成功,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完成了实验,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教大的提高。
实验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新事物,平时接触的教少,在实验 过程中少数学生进入考场不知所措、思维混乱、不敢动手。部分学生在实验 前未认真检查实验器材即开始实验,还有个别同学在做完实验未将实验器材整理复位。操作过程中学生手忙脚乱,实验步骤错误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同学实验不能够做出正确结果,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记录错误。
实验器材部分短缺,部分器材由师生临时制作,比较粗糙,实验结果精确度不高,影响实验操作效果。实验过程性设计比较单一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较少,有的实验在实验结果取得上比较困难。
总之,此次实验考试是成功的,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学生操作步骤。实验室器材要继续充实。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总结
科学实验总结
一、花生中含脂肪,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1、材料用具:花生、纸
2、实验过程:把花生放在两层纸之间,使劲挤压,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纸上留有油渍。
4、实验结论:花生中含有脂肪。
二、植物的根是否吸收水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1、我的猜想: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2、材料用具:有根的月季花、玻璃杯、棉花、水
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
b、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c、用棉花把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水面
处做标记;
d、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4、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5、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三、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叶子是否有蒸腾作用?
1、我的猜想:植物的叶子有蒸腾作用。
2、材料用具:一盆有叶的植物、一个透明塑料袋
3、实验过程:在植物上套上塑料袋,扎紧,浇足水,放在阳光下,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
5、实验结论: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植物蒸腾作用形成的。
四、设计实验将叶子中的叶绿素除去。
1、材料用具:2个烧杯1大1小、新鲜绿叶、浓度95%的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
2、实验过程:a、把一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b、把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
C、在三角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3、实验现象:会看到小烧杯中无色酒精变成绿色
4、实验结论: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
五、设计实验证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1、材料用具:凤仙花、水、滴入几滴红墨水的水、玻璃杯、刀片等
2、实验过程:a、剪取一支凤仙花的枝条;
b、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玻璃杯内;
c、将插好凤仙花枝条的玻璃杯放在较强的阳光下照射,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液体上升到叶脉;
d、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中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3、实验现象:看到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被染红
4、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方向是自下而上。
六、设计实验探究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1、材料用具:塑料袋、蒸发皿、酒精、火柴、木块
2、实验过程:a、把蒸发皿放在木块上,往蒸发皿内倒入适量酒精;
b、将塑料袋展开,罩在蒸发皿上方;
c、点燃蒸发皿内的酒精;
d、过一会,塑料袋膨胀起来,当感觉到有种向上的冲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点燃酒精后,先看到塑料袋充满气,膨胀变鼓,然后上升。
4、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
七、设计实验证明纸蛇旋转的原理
1、材料用具:纸片、铁架台、酒精灯、剪刀
2、实验过程:a、在纸片上先用铅笔画出螺旋纹,然后用剪刀沿纹路剪出一条纸蛇;
b、把纸蛇挂在铁架台上;
c、点燃酒精灯放在纸蛇下面;
d、观察纸蛇的变化
3、实验现象:悬挂的纸蛇旋转起来。
4、实验结论:热空气会上升,带动纸蛇旋转。
八、设计实验证明“瓶吞鸡蛋”的原理
1、材料用具:火柴、熟鸡蛋、广口瓶
2、实验过程:a、将鸡蛋剥掉壳;
b、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
c、迅速将剥了壳的鸡蛋小头朝下塞人瓶口,把瓶口堵严不漏气;
d、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
3、实验现象:鸡蛋被“吞”进瓶子。
4、实验结论: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降低,大气压力将鸡蛋“推”进瓶子里。
九、设计一个证明水流是否有力量的实验
1、我的猜想:水流有力量
2、材料用具: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
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均匀地倒水;
b、观察水轮的变化
4、实验现象:当用水冲小水轮时,小水轮转动起来
5、实验结论:水流有力量。
十、观察木屑在水中运动的实验报告
1、我的猜想:木屑在热水中,有的向上运动,有的向下运动
2、材料用具:烧杯、锯末、火柴、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
3、实验过程:a、在三角架上放上石棉网,把装有冷水和锯末的烧杯放在上面;
b、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中锯末的变化
4、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有的锯末循环运动,有的一会上升,一会下降
5、实验结论:加热烧杯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相对流动,使整杯水逐渐变热,这就是对流。
十一、对比试验:搅拌能加速某种物质的溶解,设计实验证明
1、材料用具: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白砂糖(食盐)
2、实验过程:a、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b、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c、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3、实验现象: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的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的慢。
4、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用热水、研碎的对比实验同上)
十二、对比实验:设计实验证明,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
1、材料用具: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
2、实验过程:a、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30厘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
b、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60厘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保持不变;
c、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小水轮转动情况
3、实验现象:水位低时,小水轮转的慢;水位高时,小水轮转的快
4、实验结论: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
(流量越大,水流力量越大的对比实验同上)
十三、对比实验: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吸水与根毛多少的关系
1、材料用具:有根的凤仙花(一根根毛多,一根根毛少)、玻璃杯2个、棉花、水
2、实验过程:a、在两个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水量一样多;
b、把植物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
c、用棉花把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水面处做标记
d、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3、实验现象:根毛多的玻璃杯液面下降得多;根毛少的玻璃杯液面下降的少
4、实验结论:根毛多,根吸收水分多;根毛少,根吸收水分少。
第四篇:科学实验总结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总结
在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在开学之初,认真做好实验计划,在具体安排中,做到既科学,又不互相冲突,保证每节课都能在实验室中进行。
本学期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完成了教学任务。三年级演示实验开出了24个,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操作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推理能力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养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实验能正确规范地操作,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总结。并能将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能够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及生活现象。
小学《科学》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确实转变了观念,构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自学相关知识,及时查阅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确立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总结规律、交流互补”的教学模式,课堂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根据年级特征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扶放有度,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在教师的适当帮助下可进行自主探究(除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外),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浓厚,实验室成了学生爱去、常去的乐园。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安排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研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技能,培养学生长期坚持实验、连续观察记录、查阅资料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探究科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学期中,大部分同学自愿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性非常高。每周有两名同学负责观察每天的天气状况,记录气温、风向、风力、干湿情况等,一个学期结束后,引导小组同学分析数据,总结当地的气候变化特点,据此推理下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从中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小激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对于实验器材做到认真负责,定期清洗、整理、保养、核对仪器、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上帐下帐,做到帐物相符,仪器得到了有效使用,平时填写好各种表册,学生参与进度表的填写。
今后,我将继续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法的培养、指导,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保证实验开出率达100%。
第五篇:科学实验总结
科学实验总结
平寨小学:张时元
2011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2012的到来,回顾过去的一年,有收获,有进步,但更值得反思,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我本人在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结合这学年科学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这次教学观摩学习,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的东西挑战。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同时,《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等,让孩子亲自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让我们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