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课程心得

时间:2019-05-12 12:3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诗宋词课程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诗宋词课程心得》。

第一篇:唐诗宋词课程心得

首先我想感谢您这一学期给我带来了这样的一门唐诗宋词,每周二的晚上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候。让我在枯燥的学业中找到我所喜欢的文字,让我可以在每周二的晚上和您一起穿梭古今与大师对话,让我可以在闲暇时手捧一本唐诗宋词静静阅读。通过您的讲解,使我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名家、名篇,原来诗词可以如此美丽。这种美是人文的美,是思想的美,她感染、陶冶并提升了我们的人文素养。我想真诚的向您说一声谢谢。

我对语文一直有着浓厚兴趣,很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散文,尤其喜欢诗,所以当我看到有这样一门课程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选了。我总觉得读诗,不论是什么诗,都是一种享受,抑或是精神上的,抑或是感情上的。通过您的讲解,这些祖宗传下来的艺术瑰宝不再是沾满历史风尘的冰冷语句,更像是一位位先哲娓娓道来的亲切叮咛,或悲或喜,或平静或激昂,它们都成了有情绪有生命的艺术品,向后人尽情展示着个时代的魅力,述说着湮没在滚滚大浪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每节课,赫老师都能带动课堂气氛,让大家全神贯注地听讲。在一节节轻松的课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欣赏唐诗,站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上俯瞰众山小,遍览唐朝诗歌的风采,倾倒于唐诗的魅力,那几千几百年前传下来的精炼的文字,陶冶了性情,更造就了一个传说。我也因此对中国唐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您向我们讲述着您对于不同作品的感受,从历史层面看,从文字层面看,从思想主题方面看,您带着我们在唐诗的漫漫长途上且吟且行,那些或者优美或者拗口的诗句在您的讲述下也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通过您生动的讲述,使我看到了诗词的魅力在于她的包容,她的多样,她和读者的心灵的那种踏实而温柔的触碰。

在每一讲中,我非常喜欢赫老师对历史背景、诗词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文学大类的发展史的介绍,我想这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俯视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学理论的修养。每一堂课,都让我进一步的更加了解唐诗的魅力

对唐诗宋词鉴赏这门课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赫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每一张ppt都充满了古典韵味,同时又与所讲的内容相匹配,精美绝伦,极大地激发了我听课的兴趣。通过那一张张精美的PPT课件,带领我们领略了唐诗的深邃。每句诗中所描摹的美景,每句词中所蕴含的深情,每个典故中所承载的历史底蕴,一一在赫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解中呈现。而且每次上课,赫老师都会提前到教室,播放一些充满古韵的音乐,使整个教室充满了安宁的文化氛围,也让我们的心静谧了下来。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首次对唐诗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同以前那种割裂式的、零散的学习完全不同。这次的学习让我对唐诗有了一个全局性的了解,这是我受益最大的地方。

唐诗宋词这门课面向大学生开放,能够向大学生传播古典文学的积极思想,能够引导大学生关注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所处的困境,号召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篇:唐诗宋词选讲 心得

《唐诗宋词选讲》学习心得

陈子循 北京老年电视大学赵仁珪老师讲唐诗学习心得(七律七首;五律三首)

次韵王维《山居秋暝》读后

摩诘诗中画,空山暝色秋。仰观明月照,俯视碧泉流。听感归喧竹,音闻远荡舟。构图精错落,怡静美长留。

李白《月下独酌》读后

孤傲夸张美,奇瑰想象丰。擅长吟酒月,清丽见诗风。六转情深切,三人兴不穷。云天何日会,舞影永相同。

杜甫《垂老别》读后

从军垂老去,慰藉已心酸。且复添寒服,还闻劝加餐。明知是死别,岂敢尚盘桓。沉郁传佳语,英雄泪未干。

王昌龄《从军行》读后

七绝擅长有盛名,昌龄几赋《从军行》。红旗半卷风尘仆,前敌生擒日色明。巧妙结构欹侧写,虚惊悬念解开轻。耐人寻味传神笔,未到沙场已计赢。

王昌龄《出塞》读后

讽古刺今巧构思,安能飞将永奔驰?缅怀故史拦胡马,想念边疆折柳枝。万里征途常戍卒,千年关月亦秦时。纵横捭阖苍茫远,不愧唐人压卷诗。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读后

浓郁哀伤离别情,昌龄贬谪寄愁心。子规啼血回春唤,柳絮碎萍流水寻。明月邀君斜影醉,东风送我梦魂侵。夜郎莫道西行远,永伴情怀似海深。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后

黄鹤饯行酒尚温,风流且与故人论。孤帆影远离情笃,美景春浓笑语喧。似锦花溪红萼艳,如烟柳浪绿阴繁。而今秀丽华西美,富冠神州第一村。

李白《独坐敬亭山》读后

一静能除万绪纷,敬亭独坐两难分。六朝佳都寻幽谷,七到宣城洗俗氛。契友高朋飞众鸟,功名富贵去浮云。而今我爱青山媚,夕照丛峦乐轶群。

李白《玉阶怨》读后

怨句怨言志未酬,玉阶伫立数更筹。庭中房内望秋月,袜湿帘疏寄夜愁。三曲玲珑澄雅致,一辞不着尽风流。心灵净化抒情笔,宇宙光明述我求。

杜甫《蜀相》读后

欲访祠堂且远望,衷心倾佩永流芳。老臣韬略千秋鉴,诸葛英才万世扬。怎奈春光空自在,敢叫碧草尽荒凉。未酬壮志身先死,触景生情暗感伤。

北京老年电视大学杨敏如老师讲宋词学习心得(词十二首)

(一)次韵晏殊《蝶恋花》读后

采采蒹葭秋白露。兰菊庭院,双燕差池去。深婉伤离闺阃苦,幔垂月入西南户。

奋发追求求建树。倚托无媒,难觅仙乡路。高亢悲凉名有素,醇浓寥廓凄清处。

(二)渔家傲〃范仲淹《渔家傲》读后

希文笔下关塞泪,苍凉景象尽秋意。落日长烟边声起。孤城垒,燕然未展英雄志。

万里一杯人不醉,地霜明月催乡思。羌管悠悠难入睡。悲壮里,杨师讲彻范词美。

(三)蝶恋花〃欧阳修《蝶恋花》读后

思妇幽深游子隔。院闭楼高,不见萍踪迹。一片芳心怀玉勒,缠绵欲向章台觅。

情切便成痴态急。门掩黄昏,泪眼花前泣。悲我青春今已失,飞红偏向秋千逼。

(四)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读后

丙辰中秋节,欢饮赋《歌头》。清新飘逸,乘风浑欲去琼楼。天上光明虽好,挚爱人生更俏,弄影乐忘忧。读罢东坡句,遐想正悠悠。

可用典,能唱和,喜相酬。语言解放,辞采开拓创新流。跌宕昭彰超类,爽朗抑扬堪贵,转折八层求。千载同人月,哲理永长留。

(五)念娇奴 苏轼《念娇奴〃赤壁怀古》读后

雄奇豪放,爱山河大好,英雄人物。赤壁垒营依旧在,千里长江涛雪。俊秀周郎,小乔初嫁,万载功勋列,感今忧国,幽情怀古抒发。

且看制胜从容,翩翩儒将,羽扇纶巾阔。吊战场神游缅想,高亢歌声奇绝。自笑东坡,未成事业,愧早生华发。举杯邀月,犹存挥洒清豁。

(六)卜算子〃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读后

谁欲喻孤鸿?可觅东坡影。缥渺生平甘寂寞,那怕沙洲冷!

惊起神态真,抑郁心难静。拣尽寒枝不随俗,人雁都同境。

(七)生查子〃辛弃疾《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序》读后

学习稼轩志,矻矻当年蹙。深沉博大怀,欲造人间福。

我辈耄耋翁,老亦谋归宿。景仰禹功高,永记杨师祝。

(八)江城子〃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读后

悼亡词美洒泪痕,忆亲人,爱情真。十年千里,何计再逢君?即使能从梦里会,虚幻境,怎能分?

莫道霜鬓满面尘,梳妆新,又芳春。相对无言,只有笑含嚬。醒后还为王弗想,凄凉夜,一孤坟。

(九)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读后

清照惜春慰恤,红瘦绿肥妙极。语度虽寻常,白描创新丽笔。平仄!平仄!上去抑扬声律。

(十)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读后

洒落豪情昂耸,不作女儿吟弄。乘兴去郊游,沉醉心将懵懵。如梦!如梦!惊起鹭飞莲动。

(十一)永遇乐〃李清照《永遇乐》读后

寄托芳心,追怀往事,清照幽思。国破家亡,自悲身世,洒尽闺中泪。灯花千树,飞星如雨,怎个元宵节美!帘儿底,听人笑语,任他酒朋沉醉。

四层跃宕,比兴联对,绚烂晚晴空媚。忆昔伤今,两时两地,别有辛酸味。异乡漂泊。容颜憔悴,意境索然难寐。凄凉景,李词读罢,为之下涕。

(十二)清平乐〃辛弃疾《清平乐》读后

稼轩词美,写尽农村味。低小茅檐青草蔚,翁媪温吴音相媚。

喜欢朴素情真,憎恶争斗尘氛。语言自然简洁,笔意生动清新。

作者简介

陈子循,1922 年 10 月生 , 江苏如皋人。1948 年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64 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 离休干部。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理事。中国铁路老年大学文学教师 , 老人诗会会长。诗词作品曾在《华夏吟友》、《中华诗词十五年年鉴》、《中国老年杂志》、《华夏长寿杂志》、《老同志之友杂志》、《北京诗苑杂志》以及《中国当代诗词优秀作品集》上发表。此为陈子循学习《唐诗宋词选讲》课程后所做。

第三篇: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

第一周

1—1唐诗繁荣的表现

一.唐诗是唐代之文学的原因:后世难以或很少创作出超越唐诗的作品。

二.唐诗繁荣的表现:

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现今保存3200位诗人,5000多首诗歌 2.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体裁:三言 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杂言 古诗 乐府 律师 绝句 名家:初唐四杰,王维,李白,杜甫,高适,李商隐,杜牧等 风格:清新流利

沉郁顿挫 田园 边塞

三.诗体 作家 流派 风格 衡量诗歌繁荣参数 唐代皆备

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典范,唐代刚才说了 三千多位诗人名家辈出,大家如林,我们发现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清新流利,有边塞诗派,有田园诗派,所以我们说唐代这些诗歌风格具有多样化,而在唐代这些都已经具备了,所以我们说唐代诗歌它是繁盛的

1-2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丰裕的经济基础,二.清明的政治环境(对文学政策 文化融解和文化共荣

帝王对诗的热衷)。三.风行的诗赋取士(有群众基础),四.活跃的社会思想(侠—风骨,儒—兴寄,释—兴象,道—文辞)。五.深厚的文化积累六.庞大的寒士群体

1-3唐诗的划分

一.唐诗的划分与时代变迁划分不同 二.划分

初 100年 情怀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超越之处:无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礼赞生命 陈子昂 盛

50年

气象,中 70年 格调,晚 70年

风韵

一.唐诗的划分与时代变迁划分不同 二.划分

初 100年 情怀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超越之处:无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礼赞生命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8首《感遇》 盛

50年

气象

李白 杜甫

中 70年

格调

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元稹 现实主义诗人 晚 70年

风韵 李商隐 杜牧

时代造就的感伤

1-5唐诗与宋词的区别

1.后世文者对宋文化评价极高2.宋代的哲学思维更通向于心灵3.宋代文学特征内省与思辨

1-6宋词的起源 1.词起源于何时目前无定论 可以自己查阅资料,2.词是一种音乐文学 从这个角度 词起于隋唐,3.《云瑶集》 事实角度 词源于隋唐,4.思考:词起源于隋唐,为什么大唐文化如此繁盛,却没有多大成就呢?

1-7宋词的城市化

1.词与宋代的城市化生活息息相关;2.词用来娱乐,不载道;3.宋代文学的俗是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为代表的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排斥的民间文学的新兴;4.宋词的俗是世俗之俗;5.词是一种城市文学——宴饮词居多,与城市生活有关

1-8宋词的江南化

1.不同地域造就不同文化

江南化表现1.从词人籍贯 60.5%多都是江南;2.南宋都城在临安;3.江南建筑风景独特而多,大多数词中名胜皆在江南;4.以忆江南,望江南为词牌的词非常多;5.不在江南写,却有江难的风景和特点,课下欣赏皇甫松的《梦江南》;

1-9宋词的女性化

1.词是一种女性哲学 多以女性口吻叙述 例如 温庭筠 《菩萨蛮》代言体 以民间,青楼,宫廷女子表达自己的哀怨愁苦

综上 词是音乐文学 城市文学 南方文学 女性文学

2-1爱情 永恒的文学主题 元稹《离思》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2 张仲素《燕子楼》楼上残灯伴晚霞,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长,地角天涯不是长。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升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杜牧 《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6 顾 《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北宋 晏殊 《玉楼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司马光 《西江月》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8 柳永 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李之仪 《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外国 康格里夫 没有爱情的人生叫受罪。爱情 中西方文学 永恒的主题 9 《思帝乡》 韦庄 爱德华八世 辛普森夫人 11 唐玄宗李隆基

杨玉环

爱情,对每个人来说,不一定都是最重要的,谁又真的清楚几百年前的李杨之恋。有时候,它只是生命的点缀而已。

2-2 白居易的爱情故事 白对李杨的态度 既饱含深情,饱含同情,一篇长恨有风情,无讽喻,看轻。白居易之所以对李杨有如此深切感悟和精彩描写,源于他自己经历过一段深刻的爱情。3哲学意义 甚美必甚恶

2-3爱情的四种境界

爱情的类别

无爱 三个因素都没有;喜爱 只有亲密关系;痴迷的爱 只有激情体验;空洞的爱只有承诺;浪漫的爱 亲密 激情 无承诺;伴侣的爱 亲密 承诺 无激情;愚昧的爱 激情承诺 无亲密;完美的爱 三者皆备;

不过不符合中国文人爱情; 惠洪 《千秋岁》倦怠 情含无限

独特的个性情怀和对爱情的追求 乃人之常情

爱情的四种境界(下)

功利境界 杨孜 李商隐 王茂元女儿 理想境界 李清照 赵明诚

天地境界 贾宝玉 林黛玉 杰克罗斯 梁祝 爱情可以人人拥有 境界各有差别

2-5鱼玄机和李冶的爱情观 男女爱情观不同

女性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男性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与中国古代男尊女卑 男外女内有关 男子主四海之事 女子主一室之事 2 古代女子的身份 三姑六婆

鱼玄机(鱼幼薇)晚唐诗人 《赠邻女》 易求无价宝 难得有情郎 3 嫉妒 房玄龄 的妻子 李冶 《八至》至亲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2-6 孤独寂寞的空闺生活 深闺女子渴望丈夫早日归来 唐诗宋词里写到女子时总会出现花楼 门墙 小楼 2 苏轼《蝶恋花 春景》 荡秋千 仿若生活在一个监狱般的世界 而秋千是她们眺望世界的窗口 虽只是简单的一瞥 距离时间有限 但也成了一种放风 正是女子监狱般的生活 狭窄的生活场所 才导致她们思夫 闺怨 以致有这么多的闺怨词

2-7 古代男子眼中的女子 男子大多以一种色情的眼光审视歌姬 刘永 《小镇西》2 古代文人士大夫比较自恋 对歌姬并没有他们词中表达的那样深情 3 填词俗套 相聚 离别 分手后

2-8 好男人的代表:姜夔 姜夔 陆游的深情

1《踏莎行 自远东来》以梦开端 以魂离去结尾 幽邃清冷 深情怜香惜玉 惭愧 至情至性 2 《鹧鸪天》姜夔 清新刚健之笔 写出来了刻骨的相思

2-11 青楼春梦(上)

当婚姻阻断了色欲和情感的的通道的时候,文人便在婚姻外寻找理想的爱情 因此 传统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青楼情节和春梦情怀 青楼是传统文人的理想爱情的现实实现场域,而春梦是他们的色欲幻想空间 现代妓女 卖身 古典妓女 卖艺

传统中国的爱情文学大多是成熟男女的青楼文学

肉欲不是第一,文人与艺妓关系的描写总是充满悲情的色调

青楼与春梦的区别 文人在青楼赏识艺妓,在春梦遭遇奔女 青楼的艺妓是被动的 春梦里是主动的

晏几道 《小山词》 家道衰落,历经仕途波折 前后生活的骤转,心理失衡 故作姿态 很少回到现实世界 活在自己构造的虚拟世界 沉醉醉梦 无拘无束 没有勇气超越现实 改变命运,恰恰自作多情,自负才情,只活在自己的白日梦中,蕴含着眼前的失落,却难掩背后的悲哀。牡丹亭徐君猷 胜之 张厚之

我认为 文人与歌妓之间肯定有爱情,不过不是每个文人都能遇到吧了,有的是郎有情,妾无意,还有的恰恰相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双方都有感情的时候,正是一段情。此外,这里的情或许并没有某些诗词中那般缠绵凄切,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是在某段时间内的真心而

3-1 科举制度的起源

1金榜题名从隋朝的科举制度开始。2 春秋到秦 世卿世禄制3 汉 察举制 只是推荐 凭品行4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 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因为前朝选拔制度的弊端,科举应运而生,并广为赞赏。被称为中国的第六发明5隋 公元 605~1905 持续1300 6科举制度在唐代的意义

1.科举面前人人平等2.唐代以诗取士,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3-2 科举的应试条件

1唐代可以参加科举的三种来源 生徒 乡贡 参加制举的考生 2 不可以参加科举 女子 工商子女 曾经犯法者 官私奴婢,州县小吏 居丧期间或犯父祖名讳者

3李白未参加科举的可能原因,排除追求个性自由1曾在西域生活过,接受西域文化;2不是官吏,极有可能是商人之家;3 脱离蜀地的流民,蜀地不是其祖籍;4很少写农民生活,熟悉商人生活;

不管是商人还是犯罪,只其一就不可

犯父祖名讳例子李贺 李贺父 李晋肃 ”晋'与“进“谐音《剧谈录》卷下《元相国谒李贺》说元稹提出来的可能是错误的 3-3 行卷与温卷

行卷 送诗文 为了引起文人和知举官的关注 温卷 初次不行,多次行卷

行的不好,效果适得其反 例崔颢 第一首《王家少妇》 李邕斥“小儿无礼” 大多都效果不错 例朱庆馀 《闺意献张水部》张水部即张籍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仅从字面看就不错,写出来了新嫁娘的谨小慎微,娇羞妩媚,见公婆的紧张认真。背后意义,把自己比作新嫁娘,张籍比作夫婿,考官比作舅姑。张籍大赞此诗

3-4 省第诗 及第

一甲 状元 榜眼 探花

孟郊 《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依照看尽长安花。考中进士的得意 一朝成名天下知,故文人对进士极其看重

3-5 文人入幕的原因 因为考中进士极难,就算考中也离功成名就很远,故入幕成了另一种方式。

入幕必先了解”方镇“: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

文人入幕多数经由:科举及第——服务方镇——入朝为官

幕府为文人的入朝升迁提供了重要途径。使府僚佐 文职 武职 文人入幕高潮 唐肃宗到唐德宗年间

唐朝入幕规律:盛唐少,安史之乱后有重大变化;西川,淮南是唐朝方镇盛地,是文人入幕集中的地方;从入幕文人的素质看,进士居多;从入幕职掌看,为掌书记甚多;从籍贯来看,北方人居多;但在南方参幕较多

3-6 文人入幕的心理特征

1求名躁进 ;2纵情于乐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杜甫;3追名逐利 欧阳詹《送张尚书书》;4并不是每个人入幕都是为了名利——张籍《节妇吟》字面看:节妇拒绝追求者,同丈夫共同走下去;深层含义:以节妇喻己,拒绝李师道的入幕邀请

3-7 文人入幕与盛唐边塞诗 从仕途和文学角度

文人入幕和唐朝边塞诗有关

文人入幕和不入写的边塞诗较大差异 例 描写战争 1入幕的从具体战争胜负,双方力量转移近玩 2不入幕从人道主义考察 远观 对边塞体验不一样

未入幕 大多描写边塞疾苦,军士体寒,受传统征士诗影响 陆机 《从军行》没有很多体会感受

王昌龄《从军行》常规的关于边塞的想象,没太多关于边塞的体会 入幕跟游边不同

王维《使至塞上》 有句无篇 犯合掌大忌 借鉴 沿袭 不深入

3-8 非入幕文人的边塞诗

《旗亭画壁》 王昌龄 王之涣 高适 《登鹳雀楼》是否是王之涣的有待考证 理由有三

1唐朝的时候有一部唐人选的唐诗集,这218首都是编选者芮挺章同时诗人的作品,这本书卷下选有王之涣的诗三篇,按照当事人的说法这首诗歌不是王之涣的

2南宋的时候范成大编撰的《吴郡志》里面曾经引用了唐人所著的《翰林盛事》中的一段记载。说有一次,武则天吟诗吟到“白日依山尽”问是谁的诗歌?当时李峤回答说是御史朱佐日的诗。我们说武则天是天后她问话人家一般不会撒谎,否则就是欺君之罪,李峤进士出身,对这首诗的作者应该是知道的,这所以首诗歌可能不是王之涣的。

3最早把《登鸛雀楼》这首诗放在王之涣名下的大概是在宋代的《文苑英华》里,可是《文苑英华》这本书是经常有错误的,所以不能依据。

像王之涣,王昌龄这样的没有入幕经历的诗人,写的边塞诗大多是对传统的沿袭。

3-9 唐代边塞诗之高、岑

边塞诗著称 高适 岑参

高适 代表作 《燕歌行》 官位较高,诗不是很出色 岑参 三个超越

超越自我—— 1.从内容上看,超越了过去对和谐的自然景观的偏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审美情趣,表现了对纤细的疏远核对悲壮的追求

3.形式上,克服了吴均,何逊体的疑惑,努力用七言古诗表现边塞风光,中亚风情 超越历史 超越时代

3-10 仕途畅通的代表:晏殊

十四岁神通入仕,50多年仕途通顺 晏殊的词特点 寿词

折射出他对死亡的一种恐惧,害怕哪一天突然离去,总能在他词里读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身居高位,渴望长期拥有,却又害怕失去。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11-1 人生得意之知赏

拥有知己乃人生一大乐事 知己的解读

1.知赏 功利性 唯有得到上位者的赏识,才能实现抱负。李白 文人的资本 文学才华,司马相如《子虚赋》 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愿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李白的自荐书 历史的大浪淘沙,总会给我们留下沉重的思考和黑色的幽默。1韩朝宗没有赏识李白,唐玄宗赏识他。2.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玄宗只是把李白当作文学侍从,事例说明,文人总想得到赏识,而这种意识导致出现大量干谒诗。

张碣《东都望幸》 讽刺高湘提携邵安石 白居易想顾况行卷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陈人杰 认为刘叉的成名是韩愈的举荐 不恨穷途,所恨吾生,不见古人。

这些充分说明,在中国古代能够得到高位者的赏识,自己就能够得到提拔和重用,所以说赏识情节是古代文人的一个重要的内心隐蔽的心理。

3-12 人生得意之知音

若知赏是功利性的,知音更深邃诗意。

真正的知音在于庄子的“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知音双方处于平等,互赏的位置上。1.屈原“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2.唐代 典型对吧 元稹白居易;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同年登科,一起任职,同年被贬,同年得子。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文学素养。

4-1 宫女失恩

1.宋《方岳》“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一二” 2.四大悲 南宋 洪迈《客斋笔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子心。” 3.婚姻不幸 朱淑真 《愁怀》 汉代 班婕妤《怨歌行》

文人以宫怨诗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也表达了对宫女的同情,对自己不受重视的哀叹,也是对统治者的讽刺。

4-3 落第的原因

落第原因

客观 录取率低 集权的干预 考官取人的随意性 主观 个人性格【贾岛】【罗隐】性格倨傲 考场捣乱 温庭筠

4-4 落第后的归宿

落第后的选择

1.不考2.入幕3.再考 陈子昂

4.浪迹天涯 黄巢 待到花开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充斥着杀气。

4-5 文人遭贬

不如意之文人遭贬

韩愈被贬 《谏迎佛骨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文人被贬大多到岭南之地原因 张九龄“放逐之臣不宜居善地“ 被采纳

4-6 永贞革新 刘禹锡柳宗元的被贬

永贞革新,引起了宦官集团及与其勾结的强烈反对,王叔文被罢,双柳被贬

永贞革新不仅仅是中唐前后期文学发展的重大指标,还在于中唐时期的文学是以史风为代笔,革新后出现革新精神。例 元稹白居易 ”新题乐府' 所以说永贞革新对唐代文学有重大影响

4-7 刘、柳与南方文学

1.柳宗元与刘禹锡的被贬与唐代其他文人的被贬不同:不是犯罪;不是党争的牺牲品,是唐宪宗李纯的关系。

2.柳宗元 《江雪》 一个倔强 藏头诗 千万孤独 傲岸 不妥协 不屈服,《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二人被贬是一种客观的结果,白居易《舟中读元九书》 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闻乐天书》 白居易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长安凉州山水相隔,心理感受竟如此相似,不得不说千古奇闻。始以诗交,终以诗诀。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柳永《雨霖铃》”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只能与青楼歌妓说。岳飞《小重山》 身系国家安危却不被理解的沉重。知己难求。

知己难在何处?难在曲高和寡,难在音书垄断,难在以意逆志,正因为“知己”的难得一遇,人生得一知己的快乐便得以凸显,而“他乡遇故知”又尤值得庆幸。

4-8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之间的关系

1.韩愈对柳宗元刘禹锡的文学作品逐步肯定。但在人品上不同 2.韩愈对永贞革新反对的原因: 1 出身高门,不屑于寒士结交 2.受长兄的教训 3 与宦官关系微妙

韩愈在政治活动上全面否定柳宗元,《永贞新传》,表里不一,背后诟病柳宗元,遭贬没做一个朋友该做的事 人品不值得称赞

唐代文人的被贬,不仅促进了文学上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些文人的阴暗面 在人最落寞最孤独最失意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理解自我的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知己的更高境界 知己知彼的双向进行,即相知,达到完全的信任和契合。

知己难求,在现在的含义,即理解。做不到:士为知己者死,但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9 身心患病之身病

除却宫女失恩,举子落第,文士遭贬都是不幸。身心患病乃第四个失意

安史之乱后,诗人的作品多从身边生活写起,从身体上的病痛,反映出病衰的痛苦,折射出国家的命运被贬后多到不卫生之地,杂病多生,诊断会出现失误,无钱医治,诊断方式比病更可怕,不过像苏轼等的人,会自己调节,积极面对心理的病忧国忧民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侯” 辛弃疾怀才不遇 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怀才不遇比比皆是 杜甫 相思之苦 李之仪 李白 相思不一定就局限在爱情这个狭隘的天地。

4-11 疾病对诗歌的影响

影响两个方面

描绘病痛的症状,抒发内心的苦闷

刘禹锡 “两目金光暗,中年似老翁。看书渐成碧,羞日不禁风。”。白居易《眼疾》因为病痛,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李贺的诗病的影子无处不在,隐含的病让李贺发现了生命的短暂,激发了他的创作苦 衰 成就了李贺的诗歌

4-12 人生在世不称意之李商隐

典型代表 才命相仿的李商隐 三个方面

一.时世 经历了唐代六朝皇帝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晚唐不比盛唐 二.家世 累世孤孑 四海无可归之地

三.身世 幼年丧父 佣书贩春 艰难度日 仕途坎坷 党争牵累 人生感慨来得早而深

1.特别敏感又特别执着 预感到王朝的没落但依然做深情的哀婉 体会到爱情的间阻但依然做炽热的追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内心特别内向软弱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感慨

1.命运的感慨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希望之于失望 人生之于幻灭 无法改变

2.世情的感慨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成共厨为细腰” 《梦泽》 3.情绪的感慨

间阻之慨 : 政治上 “君前剖心肝,九重黯已隔”

友谊上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爱情上“刘郎已隔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迟暮之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孤寂之慨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迷惘之慨 “觉来正是平价雨,独背寒灯枕手眠”

4-13 李商隐诗歌的人性表达

事情有好有坏

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是对生命的叩问 例《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秋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 回环往复

《闺情》 红楼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 哲理 人与人的相处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夫妻,也不一定了解对方。可以用唐朝李冶的《八至》解读

《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生命的珍贵和活跃是以生命的不长久为代价,生命的来龙去脉又是生命难以预料的,所以生命 的底色是悲伤的,'“何事”不仅仅是周穆王已经死了的委婉说法,更是有关生命结局的真正设问 《锦瑟》主题

令狐青衣说 永瑟说 调和以上两说 情诗说 悼亡诗说 知赏兼悼亡说 无解

感知当下,要觉知生命中伟大的当下力量,否则只会留下惘然的回忆以及无尽的迷思 人是以痛苦和遗憾为代价获得真理的,真正的知识来自于那个事物的不在场不存在或消失 活在当下 积极通脱

5-1 古地废墟之于诗人

咏史诗:临故地,念昔人 忆往事

诗人站在废墟的“时间性”和“瞬间性”的节点上,以某个残留的片段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中国文士的思想浸透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融化到诗歌创作中,折射出他们独特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作家意识:理性分析,启迪当时的人们 政治意识:以史为鉴,告诫当下。

时间意识:王朝更迭,时代交替,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旧和新,兴和亡 《乌衣巷》《越中览古》 自我意识 寻找历史教训,抒发自己的情感,时间的无涯,历史的广阔,感到自身的渺小《念奴娇赤壁怀古》

5-2 都城怀古之金陵

金陵 姑苏 洛阳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积淀

2.六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名郡地位《金陵三省》 3.反复的历史变迁

4.伤悼之情《桂枝香 金陵怀古 都城怀古主题 缅怀昔日风流 感慨今日凄凉

《金陵歌送别范宣 》 《乌衣巷》《咏史》李商隐 “钟山何处有龙盘”

5-4 怀故居之骊山

骊山怀古主题

1.政治装点的骊山咏唱,历史价值不高2.一改往日风格,通过骊山进行批判,批判权贵的醉生梦死 《长恨歌》《过华清宫绝句》

5-6 念昔日帝王

1.历代的帝王 权威性 绝对性 治世明君 尧舜禹《行次昭陵》毁誉不一的开国明主或盛世明君 秦始皇 汉高祖 汉武帝 唐太宗 对历史进程有卓越贡献《秦王扫六合》杨忆《始皇》秦始皇 焚书坑儒 荒淫无道,忠奸不辨 夫差 隋炀帝 周昙《隋门 炀帝》

5-7 念嫔妃之王昭君 历代的嫔妃 名姬

才智聪明 容貌美丽 西施 王昭君 杨贵妃 班婕妤

三个象征意义

政治方面 通过王昭君表达对和亲政策的看法 戎昱《咏史》 文化观念 严华夷之辨姜夔《疏影》

人生层面 人才被埋没的千古事实才子在昭君身上找到共鸣 揭露嫉才妒能 感慨人生仕途变化

5-8 念历代文人贤士

诗人容易同情寒士 才华横溢屈原 陶渊明士不遇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针砭时弊 对当时社会埋没人才,嫉贤妒能的现象进行批判 慨叹古人,实际暗喻自己生不逢时

5-10 忆李、杨往事

爱情和政治的双重悲剧

《长恨歌》 抒情叙述诗 矛盾 震撼 悲情 李杨自己是爱情悲剧的承担者和批判者

李杨的故事,发生在千年前,作为后世的我们,没有亲眼见证,只通过厚重的史书记载的篇章得以了解,更不是他们本人,我们无法评判他们的故事,只是纯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此事。自古以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兴衰更替岂是一两人之力得以改变,都说红颜祸水,其实到底是红颜本身,还是那些不受控制的君王或有成就的男性呢,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本就低下,身为君王,既然拥有别人无法掌握的权利,就必须承担这份权利带来的责任,就要经受住美色的诱惑,正常处之,如果不能,趁早下台,是对百姓的负责。

5-11 李煜忆故国兴亡

追怀昔日繁华,感慨今日沦落《浪淘沙》 《子夜歌》

对往事的追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忆往事,有喜有忧,有积极有消极。“眼界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

6-1 贪欢之文人贪恋围棋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后主 《浪淘沙》四好 琴棋书画围棋 艺术性的技艺 例白居易。唐玄宗好羯鼓,陈叔宝好玉树后庭花,李存勖宠爱伶人 致亡国身死

6-3 寡欢之文人的隐逸情节

贪欢告诉我们

对一件物品和事情的痴迷 需要一定的限度 寡欢 隐逸之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代文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两条出路 出仕 隐逸

隐士的称呼

高士 齐国鲁仲连 处士 逸士 高人 逸民 畸人 狂士 6-4 隐逸的类型 隐士的类型 范晔分六类

《后汉书 逸民列传》

隐居以求其志 以退为进 李白 《与韩荆州书》 曲避以全其道 消极避世 在改朝换代时表现明显

静己以镇其躁 王维 《山居秋暝》 刘禹锡《陋室铭》

去危以图其安 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对内在价值的重新认识和珍惜

垢俗以动其概 周敦颐《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疵物以激其清

隐士分类

终身不仕 许由 巢父 林逋 先隐后仕 诸葛亮 姜子牙 李泌 先仕后隐 王通 范蠡 张翰 陶渊明

忽隐忽仕 种放 “我本厌虚名,至深天下庭。不终高尚事,有愧少数星。北阙空追悔,西山羡独醒。秋风旧期约,何日去冥冥” 仕而趋隐 东方朔

隐而趋仕 卢藏用 陈继儒

隐逸原因

或求其志 或静其心 或图己安 或避己祸 或动其概 或清其情,文人大多自恃清高 罗隐 名声大 但却未中进士失败后隐逸

6-7 文人隐逸倾向的三个支持条件

客观因素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传统的逃避哲学思想深入中国文人 的心中(儒——正义原则 道——自由原则 佛——宗教原则)3.历代主流舆论对隐逸的推崇

6-8 隐逸文化的影响

隐逸文化积极方面

1.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隐是初级境界 逸是一艺术审美境界 2.对中国艺术样式和风格具有较大影响

6-11 既可爱又可敬的苏轼

苏轼可爱

1.纠结穿官服还是囚服接旨而被指可爱,2.苏轼在给弟弟的书信中也表现了他对死亡的害怕,与常人无异,3.被贬蛮荒之地,依然没有气馁,故我依旧,自得其乐,可敬

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依然有自己的原则,人生逆旅之选择: 1.逃避:醉酒沉沦 李太白 寻梦追忆 晏几道 2.执着:落寞 柳宗元 洒脱 刘禹锡 超脱豁达的情怀

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苏轼遭遇很多离别,却不感伤“离别是常叹,相聚是例外”;”人生是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行走 思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苏轼的乡愁 “此心安处是吾乡”;白居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底安处是吾乡” 关于年华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于生命的流逝,对于年华的消失,中国人难免遗憾。苏轼“流水尚能西,谁道人生无再少”改变了对时光流逝的态度

达观的体现

《定**》 超脱豁达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荣辱全无

因为无所畏,所以无所谓。因为无所谓,所以无所畏。“人间有味是清欢”

7-1 儒家生死观对死亡的态度:

1在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中继续创造不朽 立德 立功 立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子孙家族的嗣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安死

7-2 道家、佛家生死观

道家 全身保真 自然的 重道轻礼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对别人的无用就是对自己的有用 “鼓盆而歌”庄子 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佛家 生死轮回观;积极地人生观 ;生是苦死是苦;珍惜当下,懂得放开;提高自身修为 深刻久远的影响

7-3 诗人之死(上)死亡的种类

寿终正寝

横死;病逝;孟浩然 李白 杜甫;文人相争,遭遇横祸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之问《有所思》

7-6 英早逝之王勃(下)王勃最伟大作品

《滕王阁序》 重在内容:

1.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2.众人皆乐我独悲的挫折3.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经历4.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

王勃的死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它的宽度,并非长度,生若夏花,死若秋叶亦是一种幸福

7-77-7 为国家、民族英勇就义

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就义岳飞文天祥 志士仁人是否死的其所???

反面 进无以效成劳于国,退不保自身,于国未能恢复中原,扭转政局,于己又未能保全自身,缓图再起。对政治和自身毫无益处

正面 精神象征 为真理的奋斗精神,舍身取义的大爱

已经融入到中国二千年来的精神文化中,对后世具有极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7-8 死亡的文学主题 死亡在文学上的体现

一、死亡主题的历史土壤 1.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

对内发现自身心灵,对外发现宇宙自然 2.天灾人祸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安史之乱,战争的频繁,自然灾害

二、文人对死亡的理解 行为方面

求仙炼药,放浪形骸于山林 精神方面

儒释道三家对死亡的态度

三、生命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

对疾病痛苦的无助 生命与疾患 病理学角度 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生命与宇宙社会学角度 晏殊的死亡意识主要表现在落花词和祝寿词上

李贺生平对其诗歌创作影响的死亡氛围尤其是他的身体也非常的虚弱,终年生病所以他体味着死亡的孤独,心里充斥着对生老病死的忧虑和烦恼,李贺不幸的个人经历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使他的诗歌显示出不一样的诗歌死亡氛围和死亡意象

李贺的诗歌中弥漫着浓郁的死亡氛围。诗人以浓烈的色彩、奇异的想象,对死亡世界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写下了一首首满是死亡意象的诗歌,死亡意象的画面感非常强烈 他笔下的死亡意象十分的阴森灵异,青烟缭绕着的坟冢、森森的白骨殷红的血迹和哇哇惨叫的乌鸦等凸显出强烈的画面感,而且李贺的诗歌中的死亡意象集中体现了他的匠心独具,他所使用的死亡意象是奇诡冷艳的,神仙是会死的,彭祖巫咸这些古代传说中的老寿星们也是会死的,山也是会死的。

7-9 “死亡意识”的集中体现——边塞诗

死亡意识集中体现在边塞诗上 1生死守望《兵车行》《出塞》;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2深闺与大漠的守望;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闺中只是空想象,不见沙场愁杀人

前途:怀乡寄托里的生死茫茫

琵琶一声肠应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战争 无奈的生死较量中的死亡阴影

积极态度 惋惜和伟大精神的褒扬 视死如归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消极 同情战死的边塞士兵,对盲目发动战争的批判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人生下来应该好好活着,活着不需要太多理由,只要好好的

8-1 唐诗宋词里的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到了宋代,词与人生更深,人生短暂 例: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西江月》

新绿旧春红又老,少选老白人生几 蒋捷《满江红》 人生感悟宋词

给人的情感感悟的因素: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

《一剪梅 乙卯中秋》人生能有几中秋,人自多愁,月又何愁。老娥今夜为谁羞。云意悠悠,雨意悠悠。自怜踪迹等浮萍。去岁荆州。今岁荆州。可人谁与共斯楼。{离别的铃声}归去休休,睡去休休。

8-2 人生如梦 人生如寄(上)

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宋代描写人生短暂

急急修行,细算人生,能有几时《沁园春》张继光 人生几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

人生几许,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百岁为极限 人生如寄 人生如梦 庄子

人生短暂如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人生荣辱穷搭都如梦般虚幻 人生如梦,个中堪把心卜 南柯一梦,黄粱一梦 邯郸记 红楼梦

美梦的塑造者不得不面对现实 西方

卡尔德隆 《人生如梦》

不管真实还是梦境,都需要奋斗。

真谛:生命的真谛是奋斗,在奋斗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不是一直的蒙昧沉沦,无知,不管结果怎样,至少我们体会到人生奋斗的过程。

8-4 人生如萍 人生如舟(上)人生如舟,人生如萍 从空间的角度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

朝有时,暮有时,潮水犹知日两回。人生常别离。来有时,去有时,燕子犹知社后归。君行无定期。刘克庄《长相思》生动的写出人生离别的无奈 易别难聚 多离别 聚散

1人生聚散如弦苦,老去风情犹惜别

2人生聚散浮云似,回首明年。何处尊前。长望星河共一天。3水无定,花有尽。会相逢。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 4人生自古多离别。多离别。年年辜负,海棠时节。5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兮鸳侣。

6若要人生长美满,除非世上无离别。算古今、次恨似连环,何时绝。要眇宜深

萍蓬

世事难穷,人生无定,偶然蓬转萍浮 人生飘聚等浮萍。谁知桃叶,千古是离情。时序去如流矢,人生宛似飞蓬

漂泊感夹在在诗词中

遥远的距离隔开了诗人与家人的联系,在情感上产生断裂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行旅的悲哀 乡情的羁绊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李煜的思归更深刻深远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离乡者精神客居的宿命,并不能阻遏诗人精神返乡的冲动和相关的尽言 返回家乡在时间上就是返回童年

童心未泯,无忧无虑,对少年的怀恋和对生活的讴歌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秦观 《江城子》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时间的角度 人生如梦 人生如寄 空间的角度 人生如萍,人生如舟

8-6 及时行乐 面对人生的态度--因应之道 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的态度 解救消愁

离别前尽情欢歌

主要 及时行乐 适时怡情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辜负平生弄泉手。叹青山短帽,还自喜,卓发沧浪依旧。认识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钟,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辛弃疾 《洞仙歌》人生行乐

人生无事须行乐,富贵何时且健身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算人生行乐,不须富贵,官居游适,必就高明 好景良辰,人生行乐 行乐的方式和感悟

尊前休话人生事,人生只合樽前醉 江城风雪天,绮窗灯自语 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人生如意享欢荣,得酒娱情 人生有酒,得何处,开怀且醉

除却酒 在歌舞女中游荡

酒非狂欢烂醉,而是超脱物事,内心豁达

例 陶渊明 有花赏花,有酒饮酒,痛苦便可烟消云散

8-7 适时怡情的人生态度(上)

以达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苏轼 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事 人生只何随它去,便不到天涯,人生一世,思量争甚底 看开人事,及时行乐 造园

文人提到园林的诗词不少 庭院 西园 南园

一方面过隐士的生活,一方面又享受生活的乐趣和条件

沧浪亭 园林之盛与苏舜钦的悠然之情昭然若见;大隐生活太险恶,小隐山野太荒凉;王安石 半山园 半山夕照精神生活上的安憩之所;叶梦得 吴兴石林 园林是宋代词人表4适时怡情的一个重要实践; 古典园林和古典诗词相辅相成

8-9 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生命的无定性和未知性 但可做到: 珍惜光阴

改变对生活的漫不经心,学习古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留恋 真情在现代社会尤其可贵 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或及时行乐,或及时怡情,或立功显名

但无论何种态度 珍惜生命,活在当下,感悟人生

一、你觉得唐朝和宋朝有在精神气度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在文学上有什么表现?

对精神气度不同的阐释:唐朝是上升期,雍容、大气重外表;宋朝是成熟期,雅俗并存,重视内省

二、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在这里说说我对初唐情怀的理解,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自古以来,因着交通的不便,文人们饱受离别的愁楚。送别诗亦成了文人笔下的主题。这首离别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王勃一改离别的惆怅,用开阔的胸襟和洒脱的情怀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深思念和祝愿。作者送好友来到城外,在风烟中眺望渡口,想到友人要去远方上任,和自己分别,再见已不知是何日,一种淡淡的无奈之情漫延作者的心头。但后来笔锋一转,告诉友人和自己,只要心念彼此,距离不是障碍,天涯也可以咫尺。悲伤的情感顿去,潇洒情怀毕现。在这首诗里,我们没看到类似盛唐诗歌的恢弘气象,有的只是作者自己心中的情感,对友人的的思念和洒脱不愁苦的情怀。初唐诗歌的风格在这首诗里有明显的体现。

一、宋朝的词人晏几道可谓是一个沉湎在睡梦中的词人,其《小山词》中“梦”字出现了达六十次之多,试结合晏几道的生平经历、词人性格等方面,谈谈晏几道多写春梦词作如此之多的原因。

答:1.晏几道是著名词人晏殊的儿子,起初因父亲原因,生活殷实,后来父亲离世,好友下狱,家道由此衰落,历经仕途波折,而这前后生活的骤转,导致他心理失衡,从而很少回到现实世界,由此写下众多春梦词,活在自己给自己构造的虚拟世界里,沉醉醉梦; 2.词人本身,性格懦弱,没有勇气超越现实,改变命运,恰恰自作多情,自负才情,内心失落,悲叹命运,这也是他自卑的另一种体现,因此,他寄希望于春梦,醉心于春梦词的创作,活在自己的白日梦中,只有在梦中方可无拘无束,醉生梦死,以此逃避现实。题目解析:

1)能够结合晏几道前盛后衰的家境变化,和词人相对偏于懦弱的性格方面来谈的,得基本分3分。

在结合诗人生平、性格特点的同时能够联系具体词作分析的,得4分。

能例举晏几道父亲晏殊去世、好友郑侠入狱、监颖昌许田镇、任开封府推官等几件对晏几道生平影响比较重要的事情,并分析其对晏几道的性格特点的影响,如变得颓唐自任、懦

二、唐宋文人喜欢写与歌妓的交往,来极尽他们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姜夔《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但是歌儿舞女有时在文人心目中却并没有那么重要,文人兴之所至,往往可以将心爱的歌妓转赠给他人,或者与他人分享。请结合唐宋时代背景以及相关史实,关于文人与歌妓之间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爱情,谈谈你的看法。

我认为:文人与歌妓之间存在真正的感情,但是这种感情少之又少,并不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亦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描述的那般之多,至深。据史实和野史记载,很多歌妓往往被转增他人,这虽然说明歌妓在文人眼中不是很重要,但是不能完全说明文人歌妓之间无爱情仅是合作双方的欲望而已。例如秦观的词中,歌妓女子都具有真实的感情和个性,他以一种平等的略带同情的态度对待她们,从而发现了她们灵魂深处的诱惑和魅力。只要这种发现存在,我们就可以相信,文人与歌妓之间存在爱情,不只是简单的风花雪月。当然,由于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特点,以及青楼女子更卑下的位置,这种爱情少而短暂。

4著名的省试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谁的作品? A、孟郊 B、钱起 C、章孝标 D、杜牧 答案 B 9、杜牧的著名诗歌“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中的“三十三”指的是 A、进士及第的人数B、参加科举的人数C、外出上任的人数D、外出游玩的人数 参考答案: A、12 [单选题]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唐代哪位诗人之手 A、张籍B、张继C、韩愈D、李商隐参考答案: A、答:《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解读: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的水流尽了,我刚刚静下来,却时常见幽人独自来去,缥缈中孤单鸿雁的影子在空中飞过。我受惊而起,频频回头,心中有很,却无人能解,孤鸿选尽了所有凄凉的树枝而不肯栖息,寒冷的沙漠寂寞难忍,这是孤鸿不肯栖,亦是诗人自己以孤鸿自喻,语意双雕,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孤独寂寞而又不肯随别人同流合污的形象,表达了词人高尚的精神。[单选题] 帝王或名人的故居,因所住之人的特别性,或者是发生在此的故事的传奇性,尤其得到诗人的关注。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此种类型?

A、骊山;B、始皇陵;C、浣纱石;D、武侯祠; 参考答案: A、答:材料一借回答客人的疑问说明六一居士的含义,材料二抒写自己晚年陶醉于五种物品的乐趣,这两则材料是欧阳修借嗜好这五种物品,表露自己在政治上想摆脱忧劳烦扰,急流勇退的思想。材料三出自苏轼《(观棋诗)序》。由此我认为,唐宋大多文人跟欧阳修和苏轼一样,他们并不是真的对棋有很深的感情,棋于他们只是一种寄托,他们或以弈棋为雅事,或以棋会雅友,或以棋遣胸怀,或借棋抒性情„„他们嗜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下棋作为休闲方式,就像我们现在的运动一样,只是为了让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缓解疲劳,品味生活。大多是像欧阳修这样的官场人士。

2.下棋当作修身养性的工具,在棋中思考,参悟棋理和人生,希望在棋中摆脱苦闷,得到超脱。这类人多为隐居之士或仕途失意之人,杜甫、苏轼为其中代表。

3.用下棋磨砺斗志,韬光养晦,意图获得重用或东山再起。这类人多半怀才不遇,空有雄心壮志,却不得朝廷重用。以陆游、文天祥为代表。

4.观棋者,他们身在局外,心在其中。他们沉浸在局势的变化之中,与弈者共同体会荣辱得失,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是他们又端着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观棋心态,对棋局有更清醒的认识,可以比当局者领悟到更多生活的、人生的乃至历史的哲理。答:《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被贬黄州后,并没有一般文人的失意无措,反而豁达处之。在人生的逆旅中,他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回首萧瑟处,他发出了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叹,体现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一个豁达洒脱的诗人形象闯入我们眼前。

《望江南 超然细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面对乡愁,诗人 并没有文人的那般缠绵忧愁,他率性而行,发出“休对故人思故国”的感慨,反而想着泡一壶茶,趁着年华正好,饮酒品茶作诗,这种潇洒天真可爱的情怀也只有东坡才有。还记得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心安处是吾乡”,"门前流水尚能西,谁道人生无再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的笔下,总能出现震撼我们心灵的语句,我想这是因为他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荣辱全无,超脱世外。他因为无所畏,所以无所谓,因为无所谓,所以无所谓。也正如此,在面对挫折时,他保留了天真丰富的情感。我想,在现在的这个社会,我们需要这种洒脱宠辱不惊的心态,我们要保持生命的本真,踏踏实实做事,做人,保留着孩童的天真烂漫,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会更好,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13 [单选题] 学了此课,你认为“生死意识”、“死亡意识”体现在唐宋哪一类诗歌题材中最为深刻? A、离别诗;B、边塞诗;C、怀古诗;D、咏怀诗; 参考答案: B “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出自谁的作品 A、晁补之;B、苏轼;C、柴望;D、李曾伯; 参考答案: B、4 [单选题] 以下哪两个感觉是从时间的维度入手的①人生如萍②人生如梦 ③人生如寄 ④人生如舟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参考答案: D、根据所学课程,“人生如逆旅”体现了对人生的哪种感悟? A、人生的充实感;B、人生的虚无感;C、人生的短暂感; D、人生的失败感; 参考答案: B、

第四篇:唐诗宋词

课程名称:唐诗宋词 班级: 学号: 姓名: 论文: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 ①:《百家讲坛》苏轼之初出茅庐 ②:《百家讲坛》苏轼之天伦之乐 ③:《百家讲坛》苏轼之手足之情 ④:《百家讲坛》苏轼之东山再起 ⑤:《百家讲坛》之陆游是否变节之谜

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答:

具体内容:

《百家讲坛》 苏轼之手足之情 唐宋八大家中有苏轼父子苏洵、苏轼和苏辙,民间更有诸多传言苏轼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妹妹苏小妹,关于苏小妹巧妙填词等的趣闻。这节课从历史事实上证明的苏小妹只是民间杜撰出来的一种美好的假想,而真正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亲生兄弟苏辙,苏轼的弟弟苏辙比苏轼小3岁,兄弟间的情谊非常深,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中秋》就是苏轼想念弟弟不得相见而写下的。至于《醒世恒言》中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物,因为后人太喜欢苏轼了,想象他应该有个和他一样有才学的妹妹。至于他和苏轼学生秦观的爱情也就无从谈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千古有名的表达手足情深的词。心得体会: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百家讲坛》苏轼之手足情深的观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代大文豪的深深手足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里共婵娟。”最是千古名句,用来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它的序中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

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苏门三学士”中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在27岁那年才开始发奋读书做学问,为苏轼、苏辙兄弟做表率。“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被写进《三字经》,激励后世。

苏轼、苏辙就是在苏洵言传身教之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成就“苏门三学士”的不二法宝。苏轼十分疼爱弟弟,有一块糖他总是塞到弟弟嘴里,有两块他也不肯吃,全留给弟弟。看着弟弟开心,苏东坡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学习是枯燥的,当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学习也是快乐的。多年父子成朋友,一起读书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清风明月之际,父子三人对月抒怀不亦乐乎,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巩固学习成果。

北宋嘉年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个翩翩美少年从老家四川挺进中原开封,哥俩在那年科举中一鸣惊人。北宋文坛大家欧阳修十分推崇苏轼,宰相韩琦则喜欢苏洵的老道,力荐苏洵出山,苏洵推说多病。苏轼天资绝伦,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苏辙知道月亮只有一个,尽管自己也可以发光,但只能是一颗星星。苏辙淡泊名利,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照顾多病的父亲,膝下承欢尽孝,为苏轼免除后顾之忧。

苏轼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的词开豪放先河,大手笔大写意,一泻千里。他是北宋顶尖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墨竹遒劲挺拔,呼之欲出。他为人正直,敢说敢为。为官清正廉洁,杭州西湖的苏堤是他被贬后修建的“民心工程”。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挨刀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作恶多端,一种是作秀到了顶峰。无以匹敌的艺术成就,文人自身的狂狷和不肯苟同,让一些人无法遏制心中的羡慕、嫉妒化作有形无形的力量,把他像线偶一样提捏着。起落之间,让他受尽坎坷磨难。但苏轼依然从容淡定,竹杖芒鞋,笑对风雨人生。

对于苏轼来说,最大的打击是“乌台诗案”,他被关进开封监狱。一直沉默的苏辙站了出来,上书皇帝要求自己效法缇萦,替哥哥坐牢。奔走呼号未果,他烹制鲜美的鱼到狱中送饭。耳目繁杂,不通音讯,苏轼不知道这顿饭是苏辙送的,见到鱼大惊,继而万念俱灰。因为他和妻子约定,如果事态平静就一直送些简单的蔬菜和米饭果腹,如果事态恶化,就送鱼告知。

苏轼以为自己不会有出头之日了,他写了一首诗《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绝望之际,能够托付的只有苏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上人间,悲欢离合,我们共有一轮月亮。

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由此体现的淋漓尽致,也堪称后世我们所推崇的一种经典。即

使后来兄弟二人各自遇难,也互相忘不了同胞的那种骨肉深情。现在的社会,很多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恐怕已经很难体会到那种不是父母却跟你最亲近的年龄相仿的知心亲情了吧。索性我们还有那些陪着我们一起成长见证者彼此的伙伴们,也算是一种弥补了吧。

第五篇: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精选:

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读唐诗,崔颢的《黄鹤楼》一定要品鉴一番的: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鉴赏全文)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孤篇横绝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所以欣赏唐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不得不品鉴一下的: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鉴赏全文)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宋词精选: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元曲精选:

阳春曲•题情•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锨。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碧玉箫•关汉卿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

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

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

宽尽衣,一搦腰肢细;

痴,暗暗的添憔悴。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

归,学取渊明醉。

蟾宫曲•叹世•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

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白鹤子•关汉卿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

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

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扬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作者: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把酒问青天: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②今夕是何年: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③琼楼玉宇: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宫殿。

④不胜寒:抵不住寒冷。

⑤“起舞”句:在月光下舞动优美的影子。

⑥转朱阁:月亮转过了红色的楼阁。

⑦低绮户:月亮低低的照进雕花的窗户。

⑧照无眠:照着心事重重的失眠者。

⑨“何事”句:为什么偏偏老是在人有离愁别恨时才圆?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⑩“千里”句:相隔千里,共赏美好的月色。婵娟:指月中的嫦娥,这里指代月亮。

【赏析】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

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下载唐诗宋词课程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诗宋词课程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唐诗宋词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

    课程心得

    成绩 职业规划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 职业规划 授课教师: 李宁院 系: 国际商务学院 班 级: 2015级四班 姓 名: 雍雪 学 号: 150440424 在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刚......

    课程心得

    课程心得 商务谈判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整个过程还是值得回味和反思。因为这门课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只是听老师讲,还能亲自参与整个模拟谈判的过程,这无疑让自己对商务谈判有了更......

    课程心得

    幼儿园实习对幼儿园课程的感想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繁难、最易被误解的教育问题,是因为幼儿园课程涉及了太多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 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

    唐诗宋词之最

    唐诗宋词之最 最快的船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最多的愁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 最消瘦的人 -......

    唐诗宋词演讲稿

    吟诵中华诗词,传承爱国热情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吟诵中华诗词,传承爱国热情》。 工作之余,我喜欢吟诵中华诗词,拈几串唐诗,捡几阕宋词,选几首革命......

    唐诗宋词(合集5篇)

    唐诗宋词,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诗词。他们或给人“相聚时难别亦难”的伤感,或给人以“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念……教师在组织教学诗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