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书五经》有感(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2:1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四书五经》有感(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四书五经》有感(共)》。

第一篇:读《四书五经》有感(共)

读《四书五经》有感

近段时间来,由于空闲时间比较多吧,把《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基本看完了,我看《四书五经》绝不是为了用上面的一些哲理来附庸风雅,主要是想大体窥探一下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的精神支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种东西几千年来为我们祖先所信仰,它的核心到底什么,为什么这种思想在当今的中国没有传承下来?

我不是学文学的,也不是学哲学的,思考的很肤浅,其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看了之后,大可嗤之以鼻,我欣然接受。

总的来说,《四书五经》最为核心的东西就是中庸,强调中和,反对极端,反对矛盾,有一种比较柔弱的东西在里面,和当今人人都在强势的为自己争取利益有点相反。比如,从政,“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强调明哲保身,进退自如,而当今政治,官员一天到晚是想着怎么把上面的人搞下台,自己好往上爬,政治越黑暗越好,自己就可以在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粉墨登场,而不是“默足以容”;做官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而我们现在的公务员,找他办事态度极其的不好,想别人欠了他什么似的,根本做不到什么“无倦”了。做人方面强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而今天的社会绝不是这样的,别人给你一巴掌你绝对给人两巴掌;做学问方面,强调“士志于道”,而如今,教授不教书育人,不搞科研,而整天“走穴”;等等。

为什么中庸的品质在当今的中国是无法生存的呢,这种中庸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软弱,遇到矛盾采取一种回避矛盾的做法而不是去解决矛盾。而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大家都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高速发展的经济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只有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的。中庸的品质只有在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里才能生存下去,和中国现今高度趋利化矛盾尖锐化的社会是不相容的,俗话说钱是罪恶的根源,我说钱是矛盾的根源,钱牵连着矛盾的两边,你到商店买东西时,钱牵连着你和商店老板之间的矛盾,你在公司工作时,钱牵连着你和上司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更加的明显,在古代这种矛盾相对缓和些,基本没有什么商品经济,所以经济利益矛盾少些,顶多就是和封建地主和官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由于缺少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而使矛盾变得少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中庸思想能过在古代生存而和当今的中国是不相容的原因吧。

《四书五经》中的思想一直以来为我们祖先所信仰,这种思想其实根植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子里,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一位教我们人文素质教育教授曾经说过,他说他女儿从小就是看外国文学长大的(那老师是研究外国为学的,家里基本都是外国文学方面的书)但是他发现女儿的思想还是带有很传统的儒家思想,他说儒家思想其实已经根深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奉行的而是儒家思想,是我们的信仰,可是经过五四运动之后,打倒了孔家店,我们中国人从那时起其实就像是一个幽灵,已经没有了精神支柱,我们心中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信仰的了,我们做坏事已经没有罪恶感了,因为没有最根本的道德在约束我们。所以才会出现“小悦悦事件”,所以才会有看到老人摔倒了而装着没看见的现象。

我是多么的希望那种根植在我们炎黄子孙骨子里的儒家思想能过显现出来,因为其中做人的道理的却是对的,他可以弥补法律的漏洞。如果我们人人都按照上面的准则来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应该会是很和谐吧,当然这需要共产党不要只看重经济的发展,把社会中的经济利益矛盾降低下来,这样我们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才会显现出来,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2011/11/15

第二篇:四书五经心得体会

我最近在翻文学典籍《四书五经》,看得很有兴致,发现我们生活中受这套书的影响太大了。你可能从来没读过《四书五经》,可它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影响着每个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无数的成语或典故都出自这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受这部古老典籍的影响,只是很多时候没觉察到罢了。

中国人的身体里流淌着至圣先贤的血液,也继承了先人的文化和思维。这套书给中国人的生活定了调子,西方世界有《圣经》,伊斯兰世界有《古兰经》,我觉得四书五经就是东方智慧的起点,就是我们民族的《圣经》。

这套书,我目前还只翻看了一点点,主要在《论语》和《孟子》部分。至于深涩的《易经》,真是太难懂了。也难怪,要是谁都能一看懂,也不会有那么多穷其一生去研究它了。我写这个关于《四书五经》的题目,主要是要引出对《易经》的长篇大论。先摩拳擦掌,热热身吧。

如果说那些生活在上古时代的先贤们生活的世界是灰色的,我们这个现代世界确实算所色彩斑斓。先人们所谓的“天圆地方”的世界现在正变成一个地球村,各种文化和思想在这里激荡。我们在精神和物质上,比起先人,不知有多少倍的飞跃。可是,这又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民族的很多光辉思想和传统美德都被像破抹布一样仍掉了。老子提倡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完全是褒义词哈,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境界)”的大同社会到现在也没实现,孔子提倡的“仁义”和“礼仪”更是被放到一边,中庸(儒家最高境界)之道也没有被贯彻实行,什么对天地君亲师统统被仍到了一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人放弃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甚至于对外语的重视程度都比自己的传统文化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廖若星辰,我们正在亲手制造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太危险了。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和灭亡。

一个文化大革命,颠覆了我们民族很多的价值观念,一时间,老子、孔子这些至圣先贤们都成了民族的罪人,很多碑刻、文物都作为“罪证”被砸被毁了,比如说泰山上的很多记载孔子的碑刻都毁于文革一旦,有些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对文化的毁坏会延续到几代,比如说,父母一代人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充足的文化教育,他们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匮乏和漠视就会影响到我们。不能怪他们漠视,他们不了解,他们被剥夺了学习的机会。

也许是刚经历过文革的浩劫,马上就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西方世界要400年经历的变迁我们用40年就完成了,跨度太快了,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生活在变迁、躁动的时代,节奏之快、变化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一时间,所有洋节、洋文、洋人,所有西方文化的东西都成立顶礼膜拜的对象,把自己民族的东西臵之脑后了。老实说,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上,我们大陆做的甚至不如台湾和新加坡好。

我们的小孩子从刚会说话就开始学外语,会的古诗还没有英文单词多。我承认,这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需要,是人发展的需要,可是,皮之不存,毛之嫣附?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我们还有自己古老高深的东方智慧。常此以往,国将不国。

学习别人的东西固然没错,可是不能仍了传统,不能数典忘祖。说实话,日本人很不讨人喜欢,可小日本就很善于模仿和学习,而且并没有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放弃了自己的大和文化。相反,他们一直在努力弘扬自己的文化。像茶道、剑道、空手道、相扑、和服和一些理解,他们都保留了下来。在全盘西化的日本,至尽和服仍然是被认为是最高贵最美丽的服饰。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所以没法举什么例子。

西方人崇尚科学,有他们的一套东西,可是在海外,不也掀起了中国热吗?比如说美国西点军校把《孙子兵法》、《韩非子》列如必学教材。很多西方人醉心于中国文化,研究《易经》的权威专家里还有日本人。西方人已经意识到,不能用自己的原则去度量人类,而我们一些中国人却沾沾自喜的去学人家的老一套,对自己的文化漠视甚至是不停在践踏。真是让人发恨!从这个角度讲,很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就让他们安静的呆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里吧,因为在那里,它们可能被保管的更好,回到中国,再来一场浩劫,估计都毁了。我说的都是气话。不过能把自己的民族精粹像破抹布一样仍掉,中国人还有什么干不出来?全盘西化中国就完了。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老外来中国旅游,就是看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你以外他是看中国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经济发展有多么好吗?

有人说,中国这个高度智慧的民族之所以在近代没有科学成就,就是因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深,受易经思维的影响太深。在散布一种言论,暗示人们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我承认儒家思想给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定式了,可是在现代,儒家思想包括诸子百家的东西还是能给我们的生活做行动指南,其中关于爱国、忠孝、仁义这些东西对我们仍有很大指导意义。学习古代文化,和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并不矛盾,而且前者对修身养性更有帮助,后者是用来吃饭的学问,前者是用来做人的学问。

有些中国人屏弃传统文化,我们也懒得和他们争论什么,因为中国道德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有容乃大,提倡一种宽容精神。道理不是辩出来的,犯不着和别人争执不休。到什么时候,《论语》还是《论语》,《易经》还是《易经》,还是照样去有人研究。就像孔子在《论语》中对子贡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传达的思想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类似。

在看《论语》《孟子》的时候,我真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这种乐趣和平时读书的不一样,我看市面那些包装精美的畅销书和小说之类的也是很有乐趣的,那是一种娱乐之趣。在看《论语》《易经》的时候,我觉得那种乐趣是来自于心灵,它是一剂心灵良药,是人生的咨询师,解答了我很多问题,给思想以很大的荡涤和震撼。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如果你想的话,这个境界我们也可领略一二。

作为我个人来讲,《四书五经》的学习对我帮助还是很大的,传达的是一种人生定律,时刻找到你要的问题的答案,能让你终身受益。可我只是沧海一粟,只能代表我自己,不能指望别人和我有一样的爱好。见谁劝谁,那是法轮功才干的事儿。况且,自己的一屁股屎还没擦干净,没精力去教化别人;做普罗米修斯?为了把火种带给人间而自己却被上帝钉在峭壁上惩罚?对不起,我还没有那个情操。

朋友们在读书或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别人的话不可信,包括名家。因为名家未必是名言,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我认为《四书五经》有用,你可能已经看腻歪了,或是根本志不在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大家的意见可以求同存异,但有一点要说明:不懂的东西最好不要乱放炮,否则更显示了无知。打个比方吧,谁要想否定《易经》,认为这东西不可信,最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要在初步的了解和研究上才能有结论。毛主席说过:“不调查,没有发言权”。本人最讨厌人云亦云,或是什么都不懂根据个人的喜好乱说。就像是谁要否定我的博客文章,你最起码要先看一遍吧,我最伤心的就是轻易下结论的人,太不尊重人了。这样的事在工作上也有,比如有人来求职,连个机会都不会、简历都不看上一眼就直接被扫地出门了。有的时候领导也是没办法啊,任你有匡复宇宙之才,我们不需要人了,或者想要男的你恰恰是女的,进行面试翻看简历也只是哄你玩玩,还耽误大家的时间,还不如坦诚点好呢。

读《四书五经》有感

近段时间来,由于空闲时间比较多吧,把《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基本看完了,我看《四书五经》绝不是为了用上面的一些哲理来附庸风雅,主要是想大体窥探一下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的精神支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种东西几千年来为我们祖先所信仰,它的核心到底什么,为什么这种思想在当今的中国没有传承下来?我不是学文学的,也不是学哲学的,思考的很肤浅,其中一些观点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看了之后,大可嗤之以鼻,我欣然接受。总的来说,《四书五经》最为核心的东西就是中庸,强调中和,反对极端,反对矛盾,有一种比较柔弱的东西在里面,和当今人人都在强势的为自己争取利

益有点相反。比如,从政,“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强调明暂

保身,进退自如,而当今政治,官员一天到晚是想着怎么把上面的人搞下台,自己好往上爬,政治越黑暗越好,自己就可以在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粉墨登场,而不是“默足以容”;做官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而我们现在的公务员,找他办事态度极其的不好,想别人欠了他什么似的,根本做不到什么“无倦”了。做人方面强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而今天的社会绝不是这样的,别人给你一巴掌你绝对给人两巴掌;做学问方面,强调“士志于道”,而如今,教授不教书育人,不搞科研,而整天“走穴”;等等。为什么中庸的品质在当今的中国是无法生存的呢,这种中庸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软弱,遇到矛盾采取一种回避矛盾的做法而不是去解决矛盾。而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大家都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高速发展的经济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只有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发的。中庸的品质只有在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里才能生存下去,和中国现今高度趋利化矛盾尖锐化的社会是不相容的,俗话说钱是罪恶的根源,我说钱是矛盾的根源,钱牵连着矛盾的两边,你到商店买东西时,钱牵连着你和商店老板之间的矛盾,你在公司工作时,钱牵连着你和上司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更加的明显,在古代这种矛盾相对缓和些,基本没有什么商品经济,所以经济利益矛盾少些,顶多就是和封建地主和官僚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由于缺少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而使矛盾变得少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中庸思想能过在古代生存而和当今的中国是不相容的原因吧。《四书五经》中的思想一直以来为我们祖先所信仰,这种思想其实根植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子里,我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一位教我们人文素质教育教授曾经说过,他说他女儿从小就是看外国文学长大的(那老师是研究外国为学的,家里基本都是外国文学方面的书)但是他发现女儿的思想还是带有很传统的儒家思想,他说儒家思想其实已经根深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奉行的而是儒家思想,是我们的信仰,可是经过五四运动之后,打倒了孔家店,我们中国人从那时起其实就像是一个幽灵已经没有了精神支柱,我们心中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信仰的了我们做坏事已经没有罪恶感了,因为没有最根本的道德在约束我们。所以才会出现“小悦悦事件”,所以才会有看到老人摔倒了而装着没看见的现象。我是多么的希望那种根植在我们炎黄子孙骨子里的儒家思想能过显现出来,因为其中做人的道理的却是对的,他可以弥补法律的漏洞。如果我们人人都按照上面的准则来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应该会是很和谐吧,当然这需要共产党不要只看重经济的发展,把社会中的经济利益矛盾降低下来,这样我们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才会显现出来,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第三篇:《四书五经》读后感

四书五经是大学、论语、孟子、商书、易经组成的,是对古文爱好者专心打造出来的,可谓是九文齐全。

我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里面的内容如蓝天一样,非常多,但是后来,我一直坚持每天读十页,读了一个月后,我不禁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可是握着只剩半册的书,我却犹豫了“只剩这么少?这也不够我看呐!”我小声嘀咕着,于是,我又买了本续册,又读起来,发现里面的完全和上册不一样,只有一个章节是完全相同的,再其他的都是不一样的,不过,我才不会管那么多呢!于是我又埋头苦读起来,有一次,我读的把筷子当作勺子来用,结果一直没喝到,我低头一看,原来是筷子,并不是勺子,爸爸说我是“古文爱好者”,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有一次,班里开古文背诵会,我一下就把一篇古文背下来了,班里都称我是“古文诗童”,我可高兴了!于是我就继续读,知道读完为止……

我希望你们也能读这本书,尤其是古文爱好者哦!

第四篇:四书五经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

◆《大学》名言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

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

4.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名言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论语》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名言名句:

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7.贫而无谄,富贵无骄。(学而)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9.君子务本。(学而)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3.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1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16.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17.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18.君子周急不继富。

1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3.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2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2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31.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3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 《孟子》 ◆ 名言名句:

33.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梁惠王上)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3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

3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

3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公孙丑上)

3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3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4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离娄下)

4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内心震动,坚韧本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4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子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尽心上)

4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 《尚书》 名言名句:

4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4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4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

47.以公灭私,民其允(信)怀(归向)。《尚书.周官》 48.满招损,谦受益

4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50.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51.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礼记》

名言名句:

52.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5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礼记 ·学记》 55.故学然后知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5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周易》

名言名句:

5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 58.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坤卦·第二》 5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乾卦·第一》

6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系辞 上》 6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系辞下》 6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6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卦·第四十二》 6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65.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6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6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68.慎言语,节饮食 69.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70.君子以虚受人

71.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7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7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74.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春秋左传》

名言名句:

75.多行不义必自毙。

7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7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7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诗经》

名言名句:

79.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8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81.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8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8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8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8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8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8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88.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8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9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9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9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93.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9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95.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96.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9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9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9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10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10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第五篇: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第2章)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

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

【注释】

①鲜:少,不多。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

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

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

子日:“人皆日:‘予(1)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2),而莫之知辟也(3)。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4)守也。”(第7章)

【注释】

(1)予:我。(2)罟(gu):捕兽的网。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3)辟(bi):同“避”。(4)期月: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读解】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

------------------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

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第8章)

【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读解】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

------------------

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注释】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读解】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

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9),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3)报:报复。(4)居:处。(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8)矫:坚强的样子。(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深的道行。

------------------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

【注释】

(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4)见知:被知。见,被。

【译文】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读解】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

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1)。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

【注释】

(1)费:广大。隐:精微。(2)夫妇: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3)与:动词,参与。(4)破:分开。(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老鹰。戾,到达。(6)察:昭著,明显。(7)造端:开始。

【译文】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读解】

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如此两方面的性质结合起来,使道既广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可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唱歌,卡拉0K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个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下棋,知道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思议的人满街都是,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匹夫匹妇与“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

下载读《四书五经》有感(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四书五经》有感(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书五经之经典语句

    四书五经之经典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

    读有感(共五则)

    读有感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老师特意为我们印发的《雷锋日记》。这可不是一篇普通的日记,他是一位共产主义战士,认认真真的为人民服务的光辉记录。 深深打......

    《师生共读》有感

    师生共读一本书心得 今天读了钱裙老师的“读绘本,玩创意”这篇文章,我获益良多。 为了提升绘本阅读的效能,钱群老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学习单,开发孩子的多元智能,从不同角度挖掘......

    亲子共读有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许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期都酷爱读书。以书为友、以书为乐。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读......

    亲子共读有感

    亲子共读有感 二年级四班宋晨歌家长:陈晓燕 近几年,除了工作需要的书籍,几乎没有读过其它书籍。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一直以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感受......

    亲子共读共读有感

    亲子共读 共读有感 作为一名学生的家长,对于学校开展的这次亲子共读让我感触万千,让我受益颇多,同时也对我的女儿有着一种歉意。 说实话,我的女儿一直是比较喜欢阅读的,很多的课......

    亲子共读有感

    亲子共读有感 荣荣妈每次买回一套好书,我就会和女儿一起共读。通过亲子共读,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

    亲子共读有感

    亲子共读有感 604班 邹妮家长 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了女儿的《写给优秀女孩的羊皮卷》这本书。感觉受益良多,思绪万千!也终于明白了女儿为什么这么爱读书的原因了。书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