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版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2011版)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对新版的音乐课程有了更深刻认识和理解,现将本次的学习做出以下总结:
一、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音乐课程以美育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新课程教学主要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为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音乐有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十条合并为以下五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 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其中删除了“完善评价机制”,这样删减合并体现了新版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明确性、针对性、强调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思路”为新增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标学段目标及相应的内容标准。
5、课程内容标准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行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我们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课程目标
新课程目标分为两个部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总目标是:“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总目标为新增内容,把原有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修订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从中强调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不仅仅在音乐课堂上,要让音乐长期持久地浸润在生活的每一处。强调“双基”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听觉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学年分为三个学段,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分别为:
(一)1~2年级: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3~6年级: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三)7~9年级:增进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四、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四大领域:
1、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因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
3、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课程内容中把“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创造”改为“编创”,更加适合了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降低了本领域的标准要求,更加注重了中华民族音乐的教学,在每学年应背唱的歌曲中要必须要有民族歌曲1-2两首。
五、音乐链接学生生活
音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应该链接学生生活,让其成为“艺术”之源。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涉及的知识都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聆听和反思,感受身边环境中的声音、节奏和图像等,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从而使学生选择表达音乐、理解音乐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因此音乐课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多姿多彩的生活表象为学生学习音乐储备了多种资源,有利于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这一点。
六、发挥内在的评价功能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多鼓励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样不少老师便片面认为,课堂教学上鼓励的力度越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会越高,因而在音乐课堂上频繁出现了老师“号召”同学们“掌声鼓励”,同学们就一起伸出小手拍着,“你最棒!”,同学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评价同学也只是仅限于“你真棒!”,“你真勇敢”……这些表扬方式,使得音乐课堂上掌声不断,“你真棒”的赞扬声不绝于耳。这种外在激励,在学生一开始接触时,都会视为一种动力,一种鞭策,但是长此以往,鼓励者会变成一种机械动作,被鼓励者也会习以为常,而起不到鼓励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的外在鼓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提倡鼓励学生,并不意味着就是要在课堂上说几句简单的赞扬语,做几个赞扬的动作,而是要使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要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七、注重师生自身潜能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因此许多学校评价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实践了新课程理念,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至于出现许多音乐教师都喜欢在电脑上做文章的现象,本来用大歌片、小黑板可以解决的问题,却不惜一切代价,请人,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人授课,后面千军万马为其服务。而效果呢?音乐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在条件,设备不具备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自身潜能,利用自身优势,创作性的开展教学,同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参加新课程培训学习后的几点总结,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我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一定会让自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使自己的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浓浓的音乐馨香!使自己的课堂开出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花来!
第二篇: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七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唱 歌 新世纪的新一代
配乐诗朗诵 中学时代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音乐欣赏 飞来的花瓣
校园的早晨
学吹竖笛
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
唱 歌 歌唱祖国
音乐欣赏 祖国颂
祝福祖国
祖国歌
伏尔塔瓦河
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音乐欣赏 金色的秋天
四季──秋
庆丰收
丰收锣鼓
扬鞭催马运粮忙
唱 歌 西风的话
配乐诗朗诵 秋
学吹竖笛 秋声
秋收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
唱 歌 牧歌
音乐欣赏 牧歌
辽阔的草原
我们的新毡房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万马奔腾
金色的阿勒泰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
唱 歌 樱花
音乐欣赏 春之海
清津浦船歌
祖**亲让我上前线
竹板琴合奏
划船曲
甘美兰
曼德
印度鼓乐
小竞赛 知识竞赛 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第六单元 旋转舞台
新星擂台
新年音乐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七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 春之声
配乐诗朗诵 春
唱
歌 渴望春天
音乐欣赏 新疆之春
春晓
春节序曲
春天奏鸣曲
学吹竖笛 春游
第二单元 红旗飘飘
唱
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音乐故事 国歌的故事
音乐欣赏 绣红旗
红旗颂
红旗飘飘
国旗颂
第三单元 华夏古韵
音乐故事 流水
唱
歌 阳关三叠
音乐欣赏 楚商
秦王破阵乐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2)──江河万古流
唱
歌 江河万古流
音乐欣赏 黄河船夫曲
保卫黄河
长江之歌
乌苏里船歌
塔里木河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2)──欧洲漫游
唱
歌 乡村花园
音乐欣赏 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阿尔卑斯牧场
丰收之歌
玛莱卡莱
弗拉门戈舞曲
玛祖卡
霍拉舞曲
苏格兰风笛
学吹竖笛 丰收之歌
音乐游戏 “西游记” 第六单元 银屏之歌
唱
歌 送别
音乐欣赏 敢问路在何方
滚滚长江东逝水
好汉歌
枉凝眉
我心依旧
啦呀啦
《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
卧虎藏龙
音乐情景剧 一个真实的故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八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青春的旋律
唱
歌 青春舞曲
音乐活动
音乐欣赏 手拉手
共青团之歌
十六岁的太阳
表
演 青年友谊圆舞曲
四季歌
第二单元 动物狂欢节
唱
歌 小鸟,小鸟
音乐欣赏 蝴蝶
百鸟朝凤
蜻蜓点水
动物狂欢节(节选)
音乐活动
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
音乐故事 十面埋伏
音乐欣赏 姑苏行
光明行
十六板
行街
小放驴
认识打击乐
音乐欣赏 十番锣鼓
学打锣鼓经 冲头
急急风
音乐表演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3)──锦绣山川
唱
歌 青藏高原
音乐欣赏 太行颂
黄土高坡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唱
歌 沂濛山小调
听乐·吟诗·赏画 蜀道难
忆秦娥·娄山关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3)──走进非洲
唱
歌 当太阳降落
音乐欣赏 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
键盘乐器“冬哥”与歌唱
鼓的语言
音乐活动
第六单元 电子空间站
音乐欣赏 西班牙斗牛舞曲
《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命运变奏曲
橄榄树
圣火
雨林
器乐小合奏 新年好
音乐工作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八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唱
歌 茉莉花
音乐欣赏 茉莉花
好花红
牡丹之歌
玫瑰三愿
绒花
梅花三弄
配乐朗诵 二月兰
音乐活动 对花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唱
歌 唱脸谱
音乐欣赏 京剧《铡美案》选段
打虎上山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豫剧《花木兰》选段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音乐活动
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认识乐器
音乐欣赏 查尔达什舞曲
梦幻曲
西西里舞曲
拿波里舞曲
单簧管波尔卡
音乐故事 舍赫拉查达
音乐欣赏 在中亚细亚草原
音乐小编辑
对号入座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唱
歌 森林之歌
音乐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小 设 计
音乐欣赏 山林之歌
山林
北方森林
音乐活动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
唱
歌 剪羊毛
音乐欣赏 理发师
哈卡·马努马努
卡拉卡拉
学吹竖笛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唱
歌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欣赏 太阳岛上
六月──船歌
仲夏夜之梦
雷鸣电闪波尔卡
配乐朗诵 荷塘月色
学吹竖笛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夏令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九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月亮颂
唱
歌 月之故乡
音乐欣赏 二泉映月
月儿高
弯弯的月亮
月夜
花好月圆
音乐活动
听乐·吟诗·赏画
第二单元 说唱天地
唱
歌 重整河山待后生
音乐欣赏 贺新春
风雨归舟
布谷鸟咕咕叫
蝶恋花·答李叔一
音乐活动
第三单元 西洋乐话
音乐欣赏 G弦上的咏叹调
哈利路亚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欢快的农民集会
音乐瞬间
进行曲
斯拉夫舞曲
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
俄罗斯舞曲
唱
歌 摇篮曲
音乐知识测验
音乐家肖像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5)──海滨音诗
唱
歌 鼓浪屿之波
音乐欣赏 西沙,可爱的故乡
大海啊,故乡
海滨音诗
学习竖笛 大海啊,故乡
音乐创编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5)──北美略影
唱
歌 红河谷
音乐欣赏 红河谷(合唱曲)
歌唱伙伴
列·布朗底
仪式歌
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音乐活动
第六单元 冬之旅
唱
歌 踏雪寻梅
音乐欣赏
学吹竖笛
音乐活动
表 演 唱
我爱你,塞北的雪
咏雪
十一月·雪撬
铃儿响叮当 菩提树
铃儿响叮当
第三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制定的新的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凸现的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它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极具时代性的理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段话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而提出来的。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根据素质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关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研究的课题,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发生的潜移默化。这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比如《再见吧,亲人》这样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我们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会抓词抓句,体会课文重点。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以这样说,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三个维度所创设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新型玻璃》这一课后,可以开展一个‚商品促销‛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训练学生用说明的方法来表达的能力。再比如,学完《长征》一课,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室里观看长征之路的录象,阅读有关红军的故事,在网上找找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等。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试析‚语文素养‛结构
一、困惑
新课改实施三年多了,‚语文素养‛是什么,依然是一线教师无法直面的内容。尽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但未能澄清语文素养的要素是如何确定的,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具体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怎样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些疑惑,导致了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只能依据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句话对语文素养作简单理解。而对于知识与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过程与方法要学会哪些,情感态度要培养什么则难以更精确把握。老师们更多的只是跟着感觉走,不知三个方面如何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因此,要真正消解对‚语文素养‛的困惑,使一线教师能更为明确而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语文素养,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必须澄清三个问题:课程目标为何从三个维度设计,三个维度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语文素养的结构怎样。
二、明晰
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语文素养,必须根据‚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这一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进行定位。这就必然要求以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语文素养的主导取向。而在经验学习中,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绪过程的统一,是思维与行动的统一:学习者的需要、动机的发展与其智力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相辅相成的;学习者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及其操作能力(行动能力)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因此,把情意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理智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便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实质,这两方面也成了语文素养结构的第
一、第二维度。
在知识与能力维度中,理智知识是‚概念原理知识‛与‚过程方法知识‛的集合。前者表征一门学科的探究结果,后者表征的是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但在我国传统的课程知识观里,承认和强调的只是前者,而忽视、排斥后者,使学生的理智过程与整个精神世界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此,新课标中为了突出过程方法的知识而将之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中抽离出来,形成第三个维度:过程与方法,以资强调。
因此,语文素养的三个维度取向并不是并列平行的。如图1所示: 根据三个维度结构,本文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部分。
形成如图2结构:
三、语文素养结构内涵
(一)语文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信息性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知识间联系性差,迁移性差,一般通过记忆获得。语文陈述性知识可分为静态语言知识和动态语文知识(语用知识);我国传统语文课程中所明确的主要是静态语言知识。如在新课标中,这种知识包括汉字知识、发音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实用文章的表达方法知识等。而动态的语用知识,如语境的知识、语言成分的知识、选词炼句的知识、语段和语篇的知识、语体的知识等还没能真正引进语文教学,至于如何使用更无暇顾及。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主要用于对外办事的实际操作,也称方法性知识。这种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形成定向,直接指导技能的练习和形成。语文课程需要养成学生多种言语技能,因此,也就需要有多种相关的方法性知识来指导这些技能的练习。如:如何品评和选用词语,怎样辨识和选择句式,怎样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如何搜集和处理信息,怎样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如何观察大自然等等。有效的语文课程应该对这些方法性知识都有所交代,以有利于在言语实践中养成熟练的技能。以方法性的知识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它还是比较贫乏的。
策略性知识是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的知识。它实质上用于调控认知过程,因此也叫过程性知识。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策略有:识字策略、写作中生成语境的策略、假想读者的策略、选择语料的策略、言意转换的策略、组成语篇的策略、言语创新的策略、阅读中感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联想意义的策略、全程阅读的策略等。因此,用策略性知识来审视,我们又可以发现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存在大量的空缺。
这三类知识共分三个层次。从结构内外层次上看,语文信息性知识处在外层,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疏松,而方法性与过程性知识处在内层,越向内,知识间的联系越紧密:从迁移上看,信息性知识处于外层,几乎没有迁移性,方怯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处于内层,越往内,迁移性越强;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看,越处于深层次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越紧密,即语文能力与其拥有的语文信息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大,而同其方法性知识、过程性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语文知识在言语活动中,具有直接的工具性作用,它是语文能力‚运作‛的对象,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容易得到、也容易遗忘的特点,故语文知识处于语文素养结构的最外层。
(二)语文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完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那么语文能力就是指完成语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语文活动就是语言运用的活动。简单地说,语文能力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过程主要靠语感,因此可以说,语文能力在个体素质能力结构中的心理特征就是语感。
语感是个体认知结构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快速、直接进行言语构建的能力,其本质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
首先,语感是一种言语的建构能力。建构是指主体在把握客体时用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来解释和说明客体,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言语主体吸收言语材料的信息必须与言语主体的语感图式相适应,同时这些被吸取的言语信息又反过来调整改造主体的语感图式。言语主体如果真正把握了一个言语对象,也就是在他的感知中出现了一个以这一言语对象为蓝本的新的整体。这是言语主体的语感对言语对象进行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构。这种组织和建构通常表现为两种:主体的语感图式同化言语材料、主体的语感图式顺应言语材料。因此,建构的实质就是通过主体语感图式的同化和顺应功能使主体与言语材料由最初的不平衡过渡到逐步稳定平衡,从而把握言语材料。这就决定了语感的生成不是完成于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完成于学生自己的建构。
其次,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是直觉性。直觉并不是‚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恰恰相反,它是‚逻辑思维的高度浓缩‛。语感直觉思维并没有超出人由感性到理性、由经验到思维的一般的认识过程,但语感是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回到感性和经验的层次上。这不是简单的回退,而是在理性和思维的基础上实现的理性直觉和思维直觉。理性和思维的内容退隐到幕后,沉降到底层,成为一种蕴含在言语直觉背后的深层的内容。语感之所以在简明直接的形式中能够实现深刻丰富的意义建构,微妙之处就在于这个由理性到感性、由思维到经验的过程。当然,这种语感直觉的产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长时间言语活动体验的稳固积累息息相关。
再次,语感须在语境中形成。语境是指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语感体现于言语活动中,而言语活动是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受动机支配而表现于外的活动。言语行为的本质是合于目的。所以要真正理解言语材料,不但要弄清按一定语法规则说出的音义结合的话语的字面意义(话语行为),而且要弄懂包括说写者言语目的和情感态度在内的话语的实在意义(语外行为),还要顾及话语在听读者那里产生的实际效果(言致行为)。而无论是传达还是接受话语的实在意义,都不能脱离语境。语感的语境性决定了语言学习不能脱离语境,过去那种机械背诵字词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之所以无法培养语感,就是因为无视语感的语境性。
最后,语感是个体化的,以个体以往的社会和语言的经验为基础的。语言的差异必然导致语感的不同。即使同操一种语言的人,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所属的民族、所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所走过的生活道路以及其它千差万别的影响,他们赋予语言的意义,或者说某一言语对象所能唤起的感受经验,也会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个性的烙印。因而语感具有鲜明的个体性。这便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学生语感图式的言语材料、如何拓宽学生的生活阅历、如何熏陶学生的情感这些问题是语感培养所必须注意的。语感相对于语文知识而言,比较稳定,它在形成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但是,它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消失‛。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运作上,故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结构的中间层。
(三)语文品质 语文品质是语文素养结构中情意因素的统称,它是整个语文活动的‚动力一一维持调节‛系统。语文学习的欲望靠动机,语文学习的习惯靠养成,克服语文学习的困难靠意志,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靠情感支撑、靠态度保证。
语文学习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言语活动的特殊倾向。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地听说读写。同时,它也是确立正确语文学习态度的开端。
语文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使学生的言语活动得以激发、维持和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外部客观条件(诱因)和内部心理因素(内驱力)两方面考虑。因此,更新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将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语文行为意志是一个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某项任务(如听说读写),以实现语文学习动机的心理状态。它是调节、控制言语行为的内部力量,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特点。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固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由此可知,态度是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态度,实际上就是学生对语文的高级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上;具体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为良好的审美情趣。它将有利于完善语文课程目标,增强语文学习效果,渲染语文学习气氛,提高言语活动的质量。
总之,语文习惯、语文动机、语文行为意志、语文态度这四大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标示着言语主体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的个性特征。(四)语文素养结构的动态生成
语文品质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比较起来更抽象、更稳定,它对言语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有动力性功能,故处在语文素养结构的中心位臵。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构成了语文素养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一认识,本文提出了语文素养产生机制的模型及结构如图3。
图中的行为空间是由个体素养所决定的个体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或问题)的空间的总和。人的行为空间是有限的,圈内代表个体能够达到的行为,圈外代表个体能力达不到的行为,即未知世界。语文行为空间实际上便是听说读写的空间。空间越大,意味着语文素养的能量越高,语文水平越强。反之则说明语文素养的能量越低,语文水平越弱。而听说读写行为空间的大小则是由语文知识、语感、语文品质共同决定的。从知识结构上看,听说读写可以看成是一组相关知识的‚组合体‛,当个体语文知识能够‚组合‛成某个知识组合体时,听说读写行为便产生了,语文知识是听说读写行为的‚原材料‛;从能力结构上看,听说读写是探索答案的过程,是个体语文知识的排列、组合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自动完成的,是需要语文能力去支持,需要语文能力对知识进行‚运作‛的;从语文品质结构上看,听说读写是语文品质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的激发和控制过程。语文品质是听说读写行为的开端和动力,因而在语文素养结构中,它处于核心的位臵,具有定向、动力和调节的功能。由语文品质‚激发‛相应的语文能力,再由语文能力因素去建立个体内部相关语文知识间的联系,通过语文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外化成具体的言语行为。这便是听说读写行为产生的本质与机理,如图4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同等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是这三者的乘积决定了听说读写行为空间的大小。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结构设臵必须符合三者之间的平衡性、互补性和敏感性要求。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是平权的,对行为空间的贡献是同等重要的。三者缺一不可,一项为零,行为空间就为零。
个体语文素养结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某一因素存在一定缺陷时,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由另一项长处来弥补,如我们常说的‚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便是互补性的体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者尽管对听说读写作用是平权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三者对行为空间的大小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存在一个‚敏感项‛的问题,即最弱的因素,它的变化对行为空间的影响最大。
四、启发
语文素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以‚语文品质‛为核心动力的运动系统,对它的深入了解将启发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为什么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课堂效率低下或高效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应该在哪些环节着力最能提高教学效能等等,这将引发教师更深层次的对自身素质的反思: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与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否对应,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与增补,以尽快融入新课改,实现理念与实践的转化。这样的反思恰恰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动力源。
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养成系统,它的形成与发展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界限。这不仅更凸显了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过程意识‛一一不仅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成‛,更关注隐性的目标、长远的目标,使教师们能更从容地面对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使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更增强合作意识,能协同一致,连续一贯地努力
语境〃语用〃语感与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育的任务与语文素养的内涵
教育的任务是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社会学告诉我们,人类为完成自身精神、肉体上的延续,必须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这一过程,即为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进程是由教育来完成的,教育的直接目的便是把人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我们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交际工具的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人做为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而存在,其借助语言文字与别的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进行交流,完成信息的传递、感情的交流等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环节。由此可知,做‚社会人‛最基础的问题便是做‚语文人‛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任务便是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语文人。
当然,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育阶段,对培养学生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和语文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①这是对这一阶段的‚社会人‛的要求,具体到对‚语文人‛的要求上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②的要求,则表现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简言之,在此阶段,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为此阶段合格的社会人的基础。所以,语文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承担的是培养社会化人的最基础的任务,即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语文人。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相加之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不是语文素养可以分成这样的三个部分):一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语文素养侧重于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是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三是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语境的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由于交际与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均处于由语文信息构成的语文交际圈里。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它的外延应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与运用同样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语文教育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单个的交际主体是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话题进行交际,构成语文交际圈。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交际主体通过交流学会使用语言;交际主体在一定语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以此培养语文素养,获得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是语文交际圈的基本特征。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场所的设备、布臵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广义的生活环境或学生所处的生活场景在某些时间固然能对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有所帮助,但若要使这种生活环境或场景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必须加以优化。这种优化了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是学习者得以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最佳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学习者得以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带着学得的收获走出。这样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对每个交际主体而言都是平等的语文化了的交际圈。笔者认为,交际圈的外在表现一是课堂,二是课外语文活动,三是家庭和社会。
课堂语文教学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教学,有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基于课文的语文教学只能在由写作者、文章所展现的环境、学习者、从教者等构成的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交际主体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这里获得。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或开展与之有关的语文活动,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文素养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语文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语文人,这与其他学科的任务是不同的,是高度优化了的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语文这一方面的目标。在课外语文活动场所,交际主体大多进行专题或类似专题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针对性则体现了此语文交际圈的优化特色。课外语文活动是学习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实验的最佳场所,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主体性方面也只有在这个环境里,才能得以最佳发挥。而家庭和社会做为学生社会化活动的‚终点‛,是语言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自由天堂‛,是语文活动不很优化的场所,语言学习者进行语言运用的最宽泛场所。在这个场所,交际主体处于完全自由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角色,也只有在这个场所里,语言学习者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化‛。
由此可知,无论是课堂语文交际圈、还是课外语文活动,都是从教者、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极佳场所。怎样的语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圈效应‛,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育研究者应研究、探索的问题。语境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同时,又是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环境。她就象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形成自已的语文甚至独特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将一个语言交际主体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影响和教育。语文课或语文活动就是让学习者进入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境当中,收到最好的‚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文学素养,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语文有自身的规律,语言运用有种种方法,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教学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课堂和语文课外活动做为优化的语文交际圈,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创设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把读写听说活动当作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把培养语文素养当做一种自觉行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直接来自于他的读写听说实践,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多个交际主体放在同一个环境里,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教学。既然如此,那么从教者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使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回归‛就尤为重要。因为现代语文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平等交往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就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是对人类大观所经历的某些必要过程的‚亲历和再现‛,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做的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一种‚去问题教学‛,即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若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成为教师教学的最明显特征。学生把教师的解读或教材编写者的观点当作对课文的最佳的解读,如此的教育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教者的观念、教法也应发生变化。
三、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在语用中培养语感
汉语教学,与其他国家的母语教学有所不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语是一种‚人治‛的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其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形成不依靠形态的变化,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此,学习语言,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直觉感受;理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这些语言所蕴涵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所以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通过汉语认识社会生活、获得语文生存能力的过程。语文能力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能力,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的一种能力。知识和技能不是语文能力,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它们才表现为语文能力。基于此,中、小学语文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培养。那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文素养呢?
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不是一个知识点,也不是某一个概念,她的内涵极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形成,主要靠的是他对语言文字的‚悟‛,没有学生自己的悟,他便不可能有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学生对语言的‚悟‛,我们将其称为语感。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知道,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运用不是分段、概括大意,说中心思想,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实现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能动地认识、理解自我和社会生活,进行语感迁移,进而形成自己的用语习惯和语言风格。语感属于人的认识范围,不能超出根本的认识规律的制约,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以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以上理论告诉我们,语感实际上是在语用过程中,学习者借助精选的文本材料(这种材料往往贯穿着写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蕴含着写作者个人的语用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宜昌市语文教学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是在课堂,通过‚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二是在课外,进行以‚四大支柱‛为主体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衔接教学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纵观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教学层面,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好解决了‚在语文交际圈里教师如何教语文的问题‛。在衔接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了回归,教师与学生同课文之间,真正实现了对话,做到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第一,所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衔接教学努力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臵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写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写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言活动中心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同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交际主体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和语感的迁移。
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做为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理应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由语文资源、教师与学生所营造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主、一种合作、一种探究。
交际主体和单个语言活动中心在从事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时,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是学生做为一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能否进行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是否学会学习的根本标志。在语文交际圈里,在师生的‚聚会‛里,学生做为单个的活动中心,应是充分自由的,他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取决于他自己。这表现为一种自主。所谓自主,就是在交流中,交际主体主宰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需要,主宰自己的学习环境、兴趣领域和合作伙伴,主宰自己的意志、情绪等心理品格,主宰自己的选择力等等。人的语言活动是在群体中进行的,合作学习因为群体生活而显得尤为必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下的互助性学习。对课本知识、教师知识、互动产生的知识做更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探究中获得语感体验、学得语用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便很有必要,这便是一种探究式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在优化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此的语文教学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在这种情景与氛围里,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真正解读、语用的训练和语感体验的转移、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成为一个能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社会的人。‛
[摘 要]《语文课标》明确地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教学理念,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教师正确理解把握这一理念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它的实质和重点,是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的具体实施都从‚三维目标‛出发、做到整体协调推进,是关键、是核心。
[关键词]语文素养;三维目标;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首先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据统计,‚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在整个文本中前后出现了十次。那么,以‚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究竟有何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念如何才能变成实实在在、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行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切实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呢?
一、正确理解把握理念
《语文课标》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我们知道,语文教育改革,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双基训练‛;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牢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很明显,《语文课标》提出‚语文素养‛这一理念,丰富并扩展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对‚语文素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可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入手:
1、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标》中对‚语文素养‛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很明确,‚语文素养‛体现了对培养对象在语文方面的要求;‚语文素养‛中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与‚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对应过程、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说‚语文素养‛是上述诸方面的有机融合。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更加具体形象地说,就是语文课程既要求教师要教学生做人,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学生既要学习做人,又要学习语文。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的界定,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巢宗祺认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崔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雷实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认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彭小明从语文行为层面对‚语文素养‛作了以下的定义: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对‚语文素养‛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理解和认识:是指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所达到的母语素质和运用能力水平;《语课程标》将‚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2、语文素养的外延:
《语文课标》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外延)。比如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能力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要求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出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等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外延也是十分丰富的,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表现为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其基本点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语言界的专家学者对‚语文素养‛的外延有很多研究探讨,学习这些论述对我们全面、正确把握‚语文素养‛这一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会有很大地帮助:何惠、李东航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出发,揭示了‚语文素养‛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等;二是过程和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绪、审美情趣、文化品质、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李山林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语文‚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彭小明把‚语文素养‛分为四个层面:语文知识层面,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语文能力层面,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语文心智层面,包括和语文有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情意层面,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等方面。
笔者通过研读《语文课标》和对语文课改实践的总结后认为,‚语文素养‛虽然内涵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但重点是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三个方面。下面着重对其内容加以阐述
关于语文学习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独立识字能力;较熟练、规范的写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为标志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里必须明确的是,语文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步生成的。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不能单靠‚做题目‛,而要靠语言实践,要靠孩子对生活和语言的兴趣。兴趣是最伟大的动力。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教师是榜样,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与情趣,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再提得高一点,培养语文能力实际是提高学生语言智慧问题。传递知道不难,传承能力也不难,能给学生以语言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明师。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充满语言智慧的明师。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其内容主要是指:识字、写字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的技能;精读、略读、浏览的一般方法;不同文本的阅读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简单的记叙、说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这些语文学习方法归结为一点,就是善于识字,善于阅读,善于习作。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断发现、习得学习方法,才能逐渐学会学习。这说明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我国古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熟读精思,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博览多闻;知行结合,躬身实践,这些见解先于‚课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课改‛精神,我们要发扬光大,为我所用,养成习惯。
关于语文学习习惯。其主要内容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学习理念和语文学习目标。
总之,‚语文素养‛这一核心理念的要义,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的话来理解就是:‚小学生从语文课程中要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探索科学实施策略
[案例展示]《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片断:
镜头一:
(出示图片:一座高大的丰碑)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石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英灵筑起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个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出示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生齐:我的战友邱少云。
师: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生:我的战友邱少云。师:请再自豪些。生:我的战友邱少云。
镜头二:
师:哪些同学和他同样读了第八自然段,但从内容上、感情上有不同的、更深的感受。生:从‚烈火在全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中的‚才‛字,我体会到了火烧得大,烧的时间长,从中我体会到了邱少云牺牲时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
师:抓住一个不起眼的字来谈自己的感受、看法,很好。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哪些词最能反映邱少云的光辉形象。用波浪线画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老师巡视,把学生画出的重点词写到黑板上;纹丝不动、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学生齐读黑板上的重点词;……)
师:大家看,‚一动不动‛是这里边哪个词的意思? 生:纹丝不动。
师:没挪动一寸地方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没发出一声呻吟还是—— 生:纹丝不动。
师:怎样读才能把‚纹丝不动‛的感觉读出来? 生:声音要轻点儿。生:声音短促点儿。师:(读)生:纹丝不动。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来解释这个中心词,‚纹丝不动‛就是—— 生:‚纹丝不动‛就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生:‚纹丝不动‛就是一动也不动。
镜头三:
师:‚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课文中描写邱少云潜伏的地方读到过它,在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时候想象过它,也在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刻强烈地感受过它。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读懂了‚纹丝不动‛这个词,‚虽然敌人已经感觉……拿了出来‛。师:‚看家本领‛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战友们潜伏得特别好,可以肯定大家一直都是‚纹丝不动‛。师:很会读书,从侧面读懂了战友们‚纹丝不动‛。
生:第三自然段中写‚我‛看到一团烈火把邱少云包住了,也是纹丝不动。师:火把他包住了,还‚纹丝不动‛,书上写了吗? 生:没有直接写。师:这段写的是什么? 生:作者的想像。
师:你读懂了,通过自己的想像读懂了‚纹丝不动‛。
镜头四:
生: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这一次作战的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做不到‚纹丝不动‛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你再读一遍。生:但是这样一来……
师:战斗计划全部落空。角度新颖,从反面的角度来题解,即做不到‚纹丝不动‛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给同学们提个建议:读书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谁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
生:(紧张地朗读这一段)师:谁能读得更让人感到紧张? 生:(更加紧张地朗读)
师:你们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
师: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师:如果你现在就是邱少云,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 生:这样一来,我们整个班……
镜头五: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读懂了。师:读出来。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是从结果读懂了‚纹丝不动‚。仔细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够更清楚、更强烈地表达这一点。
生:(读此段)
师:还有没有从原因的角度读懂‚纹丝不动‛的呢? 生:太阳渐渐爬上山头……都可能被敌人发现。
师:这就是直接原因。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战士,联系课文,60多米远的地方就是居高临下的敌人,甚至讲话都听得见你会怎么样?
生:紧张,担心。生: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师:对,就是这种感觉,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生练读,指名读)
师: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我们心中怎能不充满崇敬之情呢?…… [案例评析]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本节课教者紧紧围绕‚邱少云‛这一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在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字品析的基础上.以情带读.读中感悟。学生在用心灵体会着文中语言表达特色的同时。这些充满深情的语言文字也同样在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在老师饱含对英雄崇敬之情的教学语言感染下,在绘声绘色的范读中,学生不知不觉身临其境,于是在人文合—中,在多元感悟中,在多维的视角中,在多向的对话中,我们清晰而深切地看到了一位‚组织者引导者‛,把设臵的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完美地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整节课紧紧围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读书过程的体验与方法的感悟与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不断地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完全把自己放在了课文中,和文中的主人公一同演绎着那难忘的时刻。
回顾本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者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臵充分考虑了新课程目标体系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融合,目标全面具体地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如知识和能力方面,在品析和积累‚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重点词句乃至段及全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进邱少云的内心世界: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段来读懂课文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了爱集体、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再一次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教者在潜心研读、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既明确又具体,教学中目标的落实自然是成竹在胸。正是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整节课开放灵活,重点突出、情思奔涌、效果显著。
教学过程中,教者把本课的‚三维‛目标充分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本课从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语开始,作者就精心创设,实现了读者心、教者心、作者心的‚三心‛合一,唤起了学生心中对英雄的无限崇敬之情,从情感这一目标出发,首先唤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与渴望。叶圣陶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者锁定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胸.直至渗入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对文中语言的感悟达到了极至。如教者引导学生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原因、从后果等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悉心揣摩,充分领悟这个词表情达意之精妙:再如抓住‚为了整个班……没发出—声呻吟‛这一段,通过比较、想象等引导学生多元感悟,从而激起了学生内心全部的激情,使段的积累与理解水到渠成。而之后顺势承接饱含深情的朗读:老师的引读、范读,学生理解后的读、感悟中的读、个性飞扬的读、情荡难抑的读……在品中、读中,积累了语言文字,得到了读书方法.感悟了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而最后引导学生怀着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来为英雄写碑文,深情、自豪地读碑文,更是将学生的情感引向了高潮,回应全文。整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情感为主戏,用情感去触摸语言文字,用情感去领悟字词句篇,用情感去与作者、与文本交融,情动而辞发,披文以人情,教者充分、彻底地将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培养,情感的激发与升华,扎扎实实地落实在了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学目标的每—个点,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巧妙串联,浑然一体,使目标的实现达到了‚天成的直觉,直觉的天成‛的境界。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认识某件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心理和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教学。教者艺术地运用教学语言这—手段,与学生交流情感,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和理解了相应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犹如臵身于语言文字所展现的意境中。如课始引读的导语: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让我们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顿时群情激昂。课中,教者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光理解没感受不行,光分析没感情更不行,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接着就通过‚纹丝不动‛、‚千斤巨石‛、‚刀绞‛等重点词、重点段,让学生来细细品味,使目标的实现如‚春风化与雨‛。过渡的语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铿锵有力:这就是艰苦卓绝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意义重大的纹丝不动。对这样一位英雄,学生怎能不充满热爱与崇敬?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怎能不包含深情呢?可以说,教师恰当而准确地把握了课文与学生的特点,以语言的引读、情感的激发为主要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合二为一,再通过灵活多样的‚读‛这一突出的手段入情入境,从而把文章的精髓活现于外,融会于心。[操作要点]
通过阅读案例和评析,我们会感悟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打牢协调持续发展根基‛这一核心理念,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完全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行为。其操作要领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施都要从‚三维目标‛出发。
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三维目标‛出发。这是因为《语文课标》确立总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方面,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和听话、说话、阅读、习作、写字等方面的语文能力;过程和方法方面,包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具体到一堂语文课、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学目标在体现多元、全面的同时,也应当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难点。每堂课的具体目标一个个夯实,总目标才会落实。从这个意义出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各级目标都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海纳百川,每一堂语文课的目标都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同层面的不断积淀。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也要从‚三维目标‛出发。首先要紧紧围绕已确立的‚三维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一堂的‚三维目标‛细化、分解;怎样将所学课文的内容转化为目标具体的行为目标;达到‚三维目标‛的最佳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哪些评价手段来保证鼓励、反馈和矫正,确保学生完成好学习任务,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其次要按照教学方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留心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调节教与学的和谐平衡;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思维的‚受阻点‛,及时引领点拨;要创造进行语文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充足时空,使教学不断接近‚三维目标‛,使学生语文素养逐渐生成。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四篇: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在认真学习的假期里我们赴北京听取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解读,受益匪浅,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二、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内容标准更加具体
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 1.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感受与欣赏(注:原标准中是“感受与鉴赏”)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2.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
3.识读乐谱的要求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罗定市黎少镇中心小学
黎凯
第五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比如,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等。这都给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有效教学”的理念的贯彻实行则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到:“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然而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许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可以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实施有效教学。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
现在很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所确立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偏离语文教学本身:《愚公移山》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愚公的问题,从《孔乙己》出发讨论绍兴的酒文化。也许这些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的角度看,似乎有点舍本逐末,放弃言语形式和语感教学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错失。这样的教学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无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的第一部分说得很明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重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文学不是语文的全部,语言也不是语文的全部,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不应忽视了学文学,更不应该漠视甚至否定学语言走上另一个极端,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艺术欣赏课等。
三、强调对语言的品味与揣摩
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就不得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诵读,增加课堂上学生诵读的机会,给予同学品味与揣摩语言的尝试。例如,教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设计让学生速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的环节。同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致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更好的与文本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