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异里》有感
读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初遇此书,是在南京依旧闷热的秋夜。去年的九月下旬,当年的夏蝉早已完成了使命,接受另一个轮回,庆幸着不用再为夏秋更迭的余热而撕喊了。初至金陵,这一座古色古香的除我的出生地杭州外的另一个古都,却是两样光景。
闷得热得吃不下东西,便闲庭信步地走下宿舍楼,想寻一些大自然的清净与舒凉。转角便看到了快要收摊的书摊,便留步瞥了几眼,捡了几本夺人眼球的新鲜标题的本子,就成交了老板今天的最后一笔生意。
其中便有这本书。初至大学,有着对新城市新景象的未灭的新鲜感,还没有完完全全涉及到真正的社会与现实。对所谓的“社会差距”一词还一直处于新闻联播程度,说不上原委,一知半解。出于对真实世界的好奇以及自己年轻的物质,我对这本书瞬间产生了强烈的渴求与疑虑。虽然在高中学的文科,但也只是浅浅粗泛地懂得一些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具体,更不透彻。
我原以为这是一本经国伟略、针砭时弊的时论文,是一剂具体到要开几斤几两药草的医治社会畸形的救世良方。
我错了。
说来惭愧,从前未有拜读过余华的任何著作。也许是所谓的舆论导向,也许是备受争议的作者作品,也许是害怕披“先锋文学”外衣的文字所暴露出的深意过于露骨和禁忌,也许是犹豫自己是否已经有接受摒弃传统打破陈旧这类思想的心境与层次。说到底,还是年轻时的胆怯和逃避。也许,不因读一本书而认为这就是全世界,也是人走向成熟与理性的一点吧。
老实说,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活着》以及《许三观卖血记》更有读者基础,毕竟出版的时间更早。在读完《差异》之后,我也读了几本余华的长篇小说,以加深扩充我对余华的认识与了解。包括这本杂文集,他的作品大多反映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聚焦点——现实。作者用近乎冷漠的笔触,用完全从众抽身出来的旁观者的客观角度,平铺直叙地陈述着剧中人现世的因果,无关痛痒,无足轻重。别人的现实,都很难成其为故事。正如作者在本文集中提到的,“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他以一双犀利和决然不同的目光审视每个人的生平,有点像鲁迅笔下那些麻木不仁的悠闲的看客,嘻嘻哈哈的闹剧一过,自己的生活还是照过。而那个所谓的主人公,只是在没有高潮的一生中就走入结局。余华叙述的就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这本文集是余华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以同样严冷的眼光的余角用看似无意粗放实则细致入微的笔法刻画了中国当今社会现实中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没有从公众所看到的大视角去着手,而是以小角度切入的创举,也是继承了其“先锋文学”的精髓所在。同样的冰冷,现如今更多的是一种难掩的戏谑,戏谑之中,又不难看出担忧与愁惘。当我们走入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摩天大楼和高架大桥之下,有谁注意过那些隐藏域华美锦绣下密密麻麻深深浅浅的针刺下可怕的针脚。这些错综复杂和利益相关,又何以解开?
余华口中的差距已经不仅仅是物质、金钱与权力的不平衡了。外部因素的不平衡必定会走向内部的极端差异,即心理差异。而这种心理的不平衡着实让人更加辛酸与无力。正如余华在杂文集中的同名文章中举的例子所说,一个大城市的男孩所想要的节日礼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然而,对一个西北女孩来说,一双白球鞋已经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了。“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就是梦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
余华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他可以用阴暗冷漠的笔触去申诉社会的不公与残酷,也可以用同样冷淡的言语去讲生活中的热情和欢愉,比如去南非看世界杯和与作家朋友们的交往,却也能从中得出完全与本书主旨相搭调的论述与结论。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这样的文笔的。就好比是一杯苦茶,你品出苦味感叹人生的五味杂陈没什么难得,伤春悲秋,多愁善感谁不会;而要从一杯甜到心里的糖水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并拥有新的社会认知,却着实很难。
渐渐读下去,你会完全改变初读时候的看法与初衷。就像一本前任留下来私密性很强的日记本,记叙了日常的心理活动和出游出访经历与一些私人的看法,这却给了读者一些通过透视文人心理从而透视生活的机会。我从来都觉得描写日常生活,特别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的日常文字最为难写,就像曹公在写《红楼梦》时一些府内无事的光景,仿佛午后的暖阳斜斜地照下来,每个人都闲闲懒懒地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慵懒的丫头们倚在门廊上,整个叙述节奏变得缓慢,无事却不乏味,这实在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这本杂文集中的叙事就是闲散和慵懒的,但绝不是没有思想。也并不是说余华的文辞就没有原来的激烈了。虽然表面平平淡淡,却处处藏了隐喻和暗喻,深深浅浅,错综复杂。有时明明平淡无奇结尾却实实的“欧亨利”了一把,想来意味深长,读来实在快哉妙哉!
我自己是一直跟着父亲看球的,也算是半个球迷了,因此对其中的《南非笔记》印象颇深。文章以简简单单的日记形式,记录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各型各色的球迷以及球队,还不忘调侃性地“吐槽”以下国足以及国媒,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国足的不争气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有时候是没有“民族主义情绪”,比如世界杯。而国媒对朝鲜队忽冷忽热的态度,反而显得自己的幼稚可笑,到最后也是啪啪打脸引人嗤笑。这些都是一些大众可以看得到的时事现状,而且我们也会冷嘲热讽地说上一句国足的笑话,可我们大没有看到的是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人性。
总而概之,只是一本集游记、时论、叙事、文学研究于一体的标准的杂文集。虽然看似主旨不定,难以捉摸,实则万流同源,平淡之中实有意趣,冰霜般的文字背后却是一颗忧国忧民的热血与渴望。希望今后,在我真正历经社会之后,再回首,会因看过此书而更有顿悟,看透更多,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一大幸事。
每一本书都有它的灵魂,我能在躺着几千本书中的快要收摊的书摊上遇上它,也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当我们的灵魂在时空中面对面时,有彼此的交流和感受,那它便是我值得读上一遍又一遍的好书,更是值得深交的挚友和偕同。
这短短几千字难以谈尽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只能作一个自己粗浅的评论。老实说,我并没有对此书作一个完完全全的细读和精读,还只处于浏览的状态,加上自己学术不精,涉世未深,就写了这样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以有感自称,实在难堪。(地科院 1503班 10150317 吴劲草 ***)
第二篇: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有感
作者:陶梦柯
余华文字,给大家的印象多是血腥和暴力,例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以及《兄弟》。《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的余华,文笔随和,关于差距、关于现实、关于梦想,向我们娓娓道来。
差距,无处不在。书中,余华通过一次次的追忆,一段段的旅程,将现实与历史的差距、个人与他人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现在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可是人均收入排名很靠后,收入差距带来了生活差距,生活差距带来了心理诉求的差距。
差距,带来了不平衡,最后甚至让梦想都不平衡了。余华说,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只要还有梦想,就能够卷土重来。可是,不平衡的生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带来了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那梦想都不平衡了。这是作者发出的呐喊,饱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伤感。在书中,余华举了六一儿童节的一个新闻报道为例,问小朋友想要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小男孩想要的礼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而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羞涩地希望得到一双白球鞋。小朋友的话总是最真实,最能反应现实。同样纯真的童年时代,愿望却是两个极端,这种生活上的差距导致了梦想的不平衡。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小朋友的梦想都这么不平衡,大人们的世界该是什么样呢?
巨大差距里的我们还好吗?余华在书中反问道,这四十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就像社会社会变化那样天翻地覆。当社会面目全非之后,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他直言到,我们人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害怕,这样的心理或多或少地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我想,深处时代浪潮里的我们,问问自己,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每个人沿着自己的答案试着找找人生的方向,寻寻人生的真谛。
正视差距,直面差距,将差距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现实的差距,我们没法逃避,也无法摆脱,差距,是我们上升的动力,努力的空间。差距,让我们清醒,差距,让我们明智,差距,让我们勇敢。挪威的易卜生说过: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通过我们每个个体的自身努力,就有打破固有差距的权利,就有改变现状创造新未来的可能。
认识之旅
读着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仿佛是跟着他的生活脚步经历了一次对差距的认识之旅。面对差距的我们,不要沮丧颓废,让我们将差距化作前进的动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我们生活在巨大差距里美文
四十多年前,也就是“文革”后期,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当时男生和女生之间是不能说话的,虽然非常想说话,可是不敢说,就是爱慕对方,也只能偷偷地用眼睛看看而已。四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中学生谈情说爱早已在心理上合法化,甚至有女中学生竟然穿着校服去医院做人流。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这几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在这个光荣的数据后面,却是一个让人不安的数据——人均年收入始终在世界的九十多位和一百位之间徘徊。
当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摩天大厦此起彼伏,商店、超市和饭店里人声鼎沸时,西部的贫穷落后地区仍然是一片萧条景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沿海地区城市里的人普遍在喝可乐了;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湖南山区外出打工的人,在回家过年时,给乡亲带去的礼物还是可乐,因为他们的乡亲没有见过可乐。
社会生活的不平衡必然带来心理诉求的不平衡,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央电视台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小男孩狮子大开口,说想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梦想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对这个西北小女孩来说,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那个北京小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平衡的生活,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了。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可是我们今天的梦想已经失去平衡了。
我举的两个例子中,两个孩子的梦想,显示的是现实的差距,四十多年前的女生和今天的女中学生,显示的是历史的差距。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巨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就像前面说到的北京小男孩和西北小女孩,让人恍惚觉得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欧洲,另一个生活在四百年前的欧洲。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现实和历史双重的巨大差距里,可以说我们都是病人,也可以说我们全体健康,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今天和过去相比较是这样,今天和今天相比较仍然是这样。
第四篇:《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读后感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第一部杂文集。
他走遍世界,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作者认为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对这个童年时就拥有的基本图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当然有些人可能改动得多一些,另一些人可能改动得少一些。
书中提到:如何一种能够测量的心理特征,包括智商、兴趣爱好、性格、体育、幽默感、甚至爱不爱打手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后天环境对智力和性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后天因素是次要的。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自然选择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的基因所喜欢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把自己的基因发扬光大——这难道不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人生意义吗?
这本书中提到的天赋大于后天,每个人天生都有别与他人的地方,你只能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挥自己的长处,你才可能成功。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第五篇:生活在美的世界里———读《朱自清文集》有感
生活在美的世界里——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秋之美,莲之美,玉之美„„万物之美,构成了我们所处的,美的世界。——题记 陶醉在清歌的曲调中,耳畔仿佛响起了“中西丝竹合唱”的三区清歌;享受着荷塘月色的恬静,眼前好像浮现出了月光下美丽的荷塘景色。感悟于匆匆的时光,沉醉在绿的唯美,泪下于父亲的背影,笑谈着自己的梦„„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的笔触是温和的,但他的性格并不是一直温和的,挡在列强要瓜分中国的时候,他站了起来,当亡国灭种的危机摆在所有国人面前时,朱自清先生毫不犹豫的投身于五四运动中,不仅如此,朱自清先生还参与了营救被捕学生,对农民工演讲的行动中,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让中国成为一个美的世界。因此,不管在何时,我都能在他的文中找到他的激情与对未来的信心。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月,那么美,那么柔,我的心也不禁和作者一起去游历,蓝得可爱的天映衬着盈盈的月,让人不禁想要溶化在当中了。《温州的踪迹》又分为了四小节,每个小节看似独立,可仔细去读去品味,就会发现其中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线索连接着。《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诗情画意,朦朦月,朦朦鸟,令人难以割舍,舍不得那淡淡的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朱自清先生眼中,是满满的美,满得快溢出的美。所以他的散文,才会那么美,那么令人沉醉的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像朱自清先生那样,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与一支情感细腻柔和的笔。不仅仅是朱自清先生,还有冰心奶奶:安琪儿的笑,买花孩子的笑,老妇人的笑。冰心奶奶是慈祥的,她的文中有一股母爱的味道。她也生活在一个爱的世界中,有爱就有美丽,她的世界一定是美丽的。
花开是美,花落亦是。一枝一叶中可以看出一个美的世界,博大的世界,人之初,便入了世,在尘世间沉浮了几十年,漫漫时间中,体验到了尘世之美,世界繁复之美,之后,我们又要飘然出世,体验高致之美„„我们的一生,都是在美中度过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种美,把它们珍藏。
后记
我的世界,花开遍地,笑语满堂,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永远的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