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年轻干部要弯下腰沉下心(精选)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年轻干部要弯下腰沉下心
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发行的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一经发行,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如何在本职工作中“定好位、起好步、走好路”,最基本的就是要弯下腰、沉下心。
基层是广大年轻干部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基层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千头万绪,对于年轻人而言要做好基层工作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有字书”中的理论知识作指导,更需要从工作实践的“无字书”中汲取经验教训。
第一,“既来之,则安之”。年轻干部在选择基层工作之初都怀抱美好的憧憬,想象着在这一方热土大展宏图,然而理想与现实总会产生差距。基层单位待遇低、工作繁琐、辛苦,处理微观的具体事务的时间多,参与宏观管理、决策的机会少,一旦产生大材小用的想法,便很难再对这份工作产生热情。有句话说“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是一种坚毅,也是一种信念。年轻便拥有资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二字同样也代表着经验和耐性的缺乏,若是遇到困难不思解决,沉不下心、吃不得苦、受不得累,那结果肯定是半途而废、办不成事,因此,年轻干部需要时刻让自己的心态“冷静下来”,给自己的热情“降降温”,莫让一腔热血变成了急躁、不稳,好高骛远。端正心态、平心静气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不做那“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气球干部”,才能够融入基层,扎根基层。
第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往往身在崇山峻岭,却是梦寐红火都市。当脚下的泥巴缠满了裤腿,山上的露珠弄湿了才买的新衣,不免心生怨气。基层工作诸多困苦,唯一能支撑的就是朴实的信念。“褪去书生气、染上泥土香”,总书记不满16岁时便坚决去农村接受磨炼,吃苦是总书记当时的勇敢选择。而今,物质条件极度改善,作为人民的干部更应该发扬不怕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要将腰身弯下去,要脱下西装换农装,脱下皮鞋换布鞋,摘下官帽戴草帽,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访到百姓家中,坐坐百姓的热炕头,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将党的政策说给群众听,将党的关怀播散到每位群众心中。
第三,“笃信好学,学思践悟”。年轻干部如何能不断适应新的工作挑战,如何能对工作中的难题应对自如?答案便是不断学习。七年的知青岁月,养成了总书记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他积淀厚重广博的文化素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年轻干部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广泛阅读、博览群书、领悟政策、总结经验。在本职工作中兢兢业业、努力钻研、一丝不苟,不能眼高手低、支差应付、敷衍了事。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基层干部要以饱满的学识,深刻的见解,丰富的工作经验,来适应群众工作,助力基层党建,为打好扶贫攻坚战进言献策。
第四,“坚定信仰,砥砺奋进”。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想读本,生动诠释了作为一个青年人,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朴实的信念、崇高的信仰,作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中的实干家。坚定的党性是党员干部的根本,始终坚持头脑清醒,清浊分明,不断锤炼党性,做到党性坚强,立场坚定。要抓住理想信念“总开关”,提高政治觉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按政策办事、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不能以感情代替原则。要严于律己,做到慎言、慎独、慎微,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
第二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中央党校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社会上受到热烈欢迎,身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的我们,也积极地涌入了学习热潮之中,于平凡、质朴、真实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习近平那七年的知青岁月。这对于我们新一代的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励志成才具有十分深刻的作用,读之后,感触深刻。
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首先我深刻的感受到总书记是一个及其热爱读书的人。总书记15岁时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其实当时的他并没有到插队的年龄,但是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下乡的路程。总书记在当年梁家河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仍然不忘记读书,下乡时书就带了两个沉沉的皮箱,在那个考试交白卷、得“鸭蛋”很光荣的年代,但是近平没有受那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他热爱读书,“痴迷”读书,每时每刻都汲取知识。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同时用自己的影响身边的人,例如和戴明一起读了,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并展开讨论,以及注重村里人学习文化知识,为此办了扫盲班等方式。总书记同样热衷于了解基层的生活状况,将真理运用于实践之中。作为一名当代的研究生我们的学习环境比起总书记来说要优越的多,而我们在如今的优渥的环境中,要经常在书香中静思,多读书,读好书,不能让手机、游戏,磨灭了我们最初的梦想,每当我们懈怠的时候要要时常想一想初心,要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次,总书记拥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书中写道习近平将一生中最青春的年华献给了梁家河的百姓,作为最小年纪的知青,谁也没有想到会是最后一个走的人。初到的“过五关”让一位北京的青年吃尽了苦头,但是随后的艰苦岁月却磨练了他的意志,明确了人民的重要性。离开之后习近平多次回到梁家河,那里虽然给了他苦难,但是也教会了他在象牙塔所学不到的东西。正如书中所说“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你能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你无论将来成为工人、农民、学者、医生、教师,或者国家干部,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才。”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在今天学会吃苦是人生必修课要不怕,艰难困苦的意志,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未来的我们必然走上工作岗位,但是我们一定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拥有为人民奉献的心,做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发光发热,为新疆梦,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书记是一个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远大理想的人。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时,深情地说:“当年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从政,就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在那七年的岁月中在总书记的心中播撒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种子,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长成了参天大树。在这一理想的引领下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回想小时候我们也都是有梦想的人,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渴望成为人民教师,有的想当老板等等,为什么我们的理想不见了,我们要值得深思,有人说是现实磨灭了我们最初的梦想。但人终归要有目标,有理想的“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样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我们的人生刚刚开始,要不怕困难,要勇于“仰望星空”并为之而“脚踏实地”,每到迷茫的时刻回想一下最初的梦想,让每天清晨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总书记用七年的知青经历来教会我们当代青年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我们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此刻北宋张载四句名言才能表达我的心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三篇: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王东平
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之后,人生历程中拉开的差距,除了所处的不同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青年时代的主观世界、主体努力与人格状态不同直接相关。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在今天能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并明确为全党的核心,应当说,与他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积极努力,有追求
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它可以锻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毁害一个人,它可以成为摧毁你的借口,究竟如何,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他有追求,志存高远。曾任延川县文安公社知青专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 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之所以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一是与他这7年努力拼搏、自强不息、刻苦锻炼有关,他不甘于平淡生活,认为人活一世,要做一番事业,要在“修齐治平”方面有所作为,这是他成长的内因;二是外部因素。如党组织的培养,家庭与环境的影响,陕北老乡的关怀教育,等等。今天,总书记的“有追求”,主要体现在“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
能吃苦
在困境中生存和生活,首先意味着要经受苦难。能吃苦者,就能经受苦难的考验,能磨其心志,苦难会成为他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怕吃苦者,会整天处在抱怨之中而不可自拔。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是说,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和担子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经受饥饿,使他们受到贫困,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警觉,使他们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们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把7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梁家河这个山沟里。7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爱学习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另外两个与习近平一起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赵华安、张春富也说:“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政治能帮助他明确政治方向,哲学能帮助他抓住事物的矛盾、本质、问题、重点,历史能使他看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文学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了解五彩缤纷的人生。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力求知其所以然。
办实事
只有心里想着、装着群众,才会想着为群众办实事,进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一心想着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试图改变当地落后面貌。为群众做实事,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无论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在当大队书记的时候,习近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要为群众办实事,就要先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一个党的工作者,只有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才能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重辩证
习近平所读的书,最多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习近平认为,简单孤立地谈论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顾其他方面,是片面的。如果认为辩证法仅仅是一个“斗”字,就把整个问题简单化了。习近平强调,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习近平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做各种细致的工作。他做群众工作很注意方法,也很人性化,从不采取强势、高压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认为把人的思想做通了,心理疙瘩解开了,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做好了。习近平看问题,习惯从多方面考虑,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式,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而不是简单地只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问题,更不自以为是。这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雷平生说,习近平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较多思考。当今,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树立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与他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注重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关。
敢担当
敢担当才能办大事,敢担当才能成伟业,敢担当才能为人民。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与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相关。
敢于担当与具有战略定力有关。不论大事小事,习近平遇事总是沉着淡定,始终保持情绪上的冷静,因为他认为,做大事者要具备冷静的心态和自控能力,这样即使事务再紧急,也可以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当今,总书记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就与他在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和战略定力是直接相关的。
第四篇: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心得体会
广河县教育局
马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表了富有创见的讲话,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列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读习近平在原陕西省延安地区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感悟的访谈录,是我们理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把钥匙。
青春是形成信仰的佳期。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之一,也是形成终生为之奋斗的信仰的黄金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1969年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落户,直到1975年10月离开。从15岁到22岁离开,人生的第一步,风华正茂的年纪,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在延川的7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同志基本信仰、基本观念和“人生目标”形成时期。习近平回忆他这段岁月的时候就说过:“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是强调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陕北高原是我的根”,“陕西是我的根,延安是我的魂。”…… 应该说,在延川的知青岁月这个“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一个启承点”中,习近平形成了他坚信并愿意为之终生奋斗、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这里,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他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和担当的情怀由朦胧到清晰、强烈。在这里,培养了他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了他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形成了他人生道路的“既定不变的目标”和“基本观念”:他“既定不变的目标”就是“为人民做实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他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是群众”、“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共产党干部应该怎么样”,以及对“法治和制度的崇尚”,等等。这些是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后治国理政思想与实践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艰难是锻造坚强的熔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习近平插队落户前后时期,陕北一带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当时下放知青后来回忆说:“在那个时候,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宁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重要职务。不难想象,习近平所处的家庭环境与延川县梁家河插队落户的生活环境比起来,会有多么大的不同。也就是因为在当时延川县的知青家庭里面,习近平父亲的级别最高,家庭遭遇的冲击最大,习近平插队当农民以后,在入党、上大学方面遇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其他的知青都大得多。但是,他从来不诉苦,不抱怨什么,从不向困难低头,而是凭着超常的坚韧和苦干精神,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赢得了老乡们的信任。在这里,他先后经历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等“五关”。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经历了这些困难后,习近平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正如他自己回忆所说的:“插队本身是一个标志界定的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
基层是孕育伟大的土壤。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正是在“文革”那个动荡年代,在延川县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中,在同农民兄弟朝夕相处的2400多个日日夜夜,培养了习近平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处变不惊和乐观自信的品质、不畏艰难和勇于挑战的勇气,以及敢于担当、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品格。习近平后来说过:“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他还说:“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如磐石般的沉稳、乐观和自信、高超的政治智慧,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 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特别是敢于动硬、敢于出招,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风党貌为之焕然一新。从总书记这些意志、气度和精神上,可以看到他年轻时拼搏奋斗的经历,特别是知青生活磨练对他的影响。
为民是党员干部的信念。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延安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和当地的老百姓真正融为了一体,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群众,树立了群众观念,培养出一个不变的信念,那就是要多为老百姓,多为群众办实事!众所周知,“文革”时期,习近平的父亲被迫害,他也被扣帽子、被歧视。1969年1月,他是作为所谓的“黑帮子弟”,从北京来到陕西延川县插队落户。延川的乡亲们把习近平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教他生活、教他干活,并且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熏陶着年轻的习近平的心
灵。“我人生逆境中、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延安人民向我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当地的干部和老乡们,一直都在帮他摆脱种种不利局面,也就是在梁家河的这些年,他先后摘掉了“黑帮子弟”的帽子,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后来入团、入党,当村支书,被清华大学录取。习近平同这里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等他成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社员一道辛勤劳动,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1975年,习近平同志被推荐上清华大学深造,临走时大家舍不得他走,依依惜别。习近平也哭了,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在7年的知青生活中,习近平受过那么多委屈和苦难,他都坚强地挺过来了,这是习近平知青岁月中唯一一次当着众人的面流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流泪是舍不得乡亲们,这其中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融合,是精神上融为一体后的难舍难分!“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人虽然离开了梁家河,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却没有离开,心里留下了对人民群众的关切和牵挂。习近平把他与延川梁家河群众的鱼水之情,升华为他人生中“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我在总书记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7年的知青生活悟到了很多,扎根教育基层,服务责任学校,履行工作职责,促进学校发展,是督学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用心做事,开拓思路,让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到延伸是我的夙愿。
2017年10月19日
第五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赵伟
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引擎。总书记说过,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以实践做出了诠释。即便作为“黑帮子弟”处境艰难,但他坚持追求真理和进步,始终对党充满信心,矢志要为群众办实事。与他同窑洞住过的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7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方入团入党。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外化成行。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
学习这本书,可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众口述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历史时空共振共鸣,震撼心灵洗礼精神,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无数党员,照亮着把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
同人民一起奋斗是亮丽青春的厚重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化,与祖国共成长、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路,都是青春永恒的主题。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所要求的知识青年的人生选择。习近平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革命圣地广袤的黄土地上。青年习近平的苦难辉煌,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做了最好注脚。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磨刀石”。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面对的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从15岁刚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2013年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细品《岁月》,青年学子无疑会对这段话有更感性深刻的体悟。
勤学实干、创新创造是青春飞扬的通行证。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崇学尚读,留下了许多好读书善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熏面看书,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他的博学多识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在梁家河的几年里,他一直苦干实干,同他一起劳动过的王宪平说“很卖力气,肯吃苦,一点儿都不惜力”,因而被誉为“好后生”。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格外熠熠发光。